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分析
典型的分数应用题和讲解
用不变的量作“桥”1.把含糖10%的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稀释成含糖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加蒸馏水多少毫升?2.某班原有54名学生,男生占5/9,转来几名女生后,女生占全班的9/19,转来了几名女生?3.甲乙两桶水,甲桶有28千克,甲桶喝了1/4,乙桶喝了2/5后,剩下的水一样重。
乙桶原有水多少千克?4.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共360袋,其中大米占3/4,后来用了一些大米后,面粉的袋数恰好是大米的3/5。
用了多少袋大米?5.现有含盐率是8%的盐水200克,需要加入多少克淡水才能变成含盐率是5%的盐水?6.书店有故事书和科技书共300本,故事书和科技书的比是3:2,后来又运来一些科技书,这时故事书和科技书的比是9:8,求又运来科技书多少本?7.图书馆原有文艺书和连环画630本,其中文艺书与连环画之比是1:4,后来又买进些文艺书,这时文艺书与连环画之比是3:7,问买进文艺书有多少本?8.二班原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占3/7,后来又转来女生若干名,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之比是5:6,现在全班有学生多少人?9.两筐水果共重130千克,如将甲筐水果的1/6装入乙筐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之比是7:6,求甲乙两筐原各有水果多少千克?10.有两堆煤,第一堆运走1/4,第二堆运走一部分后还剩60%,余下的第一堆和第二堆的重量比是3:5,第一堆原有煤120吨,第二堆原有煤多少吨?用不变的量作“单位一”1.某校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人数占3/8,后来又增加了4个女同学,这时,女生人数正好占全组的4/9,现在小组共有多少人?2.某小学组织手工比赛,开始入选的学生中有60%的男生,后来作了调整,用1名女生替换了一名男生,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0%,现在参加比赛的同学中有几名男生?3.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是3:2,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后与乙车间人数的比是2:3,两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4.甲乙二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
小学数学应用题典型例题(一)(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典型例题(一)(含答案解析)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
案例介绍
在一所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张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一
支香蕉每天长半截,请问十天后,香蕉会长多长?”学生小明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但是得到的答案与其他同学不同。
本报告将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
分析过程
小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把第一天的香蕉看作完整的,那么第二天长的是
原长度的一半,第三天是原长度的四分之一,以此类推。
通过计算,小明得到了香蕉十天后还剩下原长度的1/1024。
而其他同学得到的答案是原长度的1/2的10
次方,即原长度的1/1024。
可以看出,小明的解答与其他同学不同。
结果分析
从小明的解题思路中可以看出,他采用了一个递推的方式来计算香蕉的长度。
而其他同学则采用了简单的等比数列的方法。
由此引发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两种解法得到的结果是否都正确?
反思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小明的解答是正确的,他的解题思路
更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而其他同学的解答则局限于等比数列的计算方法,不能涵盖一些特殊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方法。
小结
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应该多样化思维方式,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解题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鼓励,创造出更有趣、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六年级下册典型应用题20道及讲解
数学六年级下册典型应用题20道及讲解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
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解:9-(16-9)=9-7=2(千克)答:桶重2千克。
2.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
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桶里原有水的(5-2)倍正好是(22-10)千克,由此可求出桶里原有水的重量。
解:(22-10)÷(5-2)=12÷3=4(千克)答:桶里原有水4千克。
3.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
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解题思路: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解:小华有书的本数:(36-5×2)÷2=13(本)小红有书的本数:13+5×2=23(本)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4.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解题思路: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解:9÷(3-1)×(5-1)=18(分)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
5.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
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解题思路: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女工仍比男工少35人。
这时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也就是说少的35人是女工人数的(2-1)倍。
这样就可求出现在女工多少人,然后再分别求出男、女工原来各多少人。
小学数学应用题典型详解17-按比例分配问题
17 按比例分配问题【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解总份数为 47+48+45=140一班植树 560×47/140=188(棵)二班植树 560×48/140=192(棵)三班植树 560×45/140=180(棵)答: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解 3+4+5=12 60×3/12=15(厘米)60×4/12=20(厘米)60×5/12=25(厘米)答: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1/2,二儿子分总数的1/3,三儿子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
解如果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显然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
如果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很容易得到1/2∶1/3∶1/9=9∶6∶29+6+2=17 17×9/17=917×6/17=6 17×2/17=2答:大儿子分得9只羊,二儿子分得6只羊,三儿子分得2只羊。
小学数学30类典型应用题分析(试题)
解由面积比二长可知,当长一定时,面积与宽成正比,所以每一上下两个小矩形面积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宽的正比。
又因为第一行三个小矩形的宽相等,第二行三个小矩形的宽也相等。
因此,A : 36 = 20 : 16 25 :B = 20 : 16解这两个比例,得 A = 45 B = 20所以,大矩形面积为45+ 36 + 25+ 20+ 20+ 16= 162答:大矩形的面积是162.十七、按比例分配问题【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170/17 6 17 /17 2答:大儿子分得9只羊,二儿子分得6只羊,三儿子分得2只羊。
例4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 :12 :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个车间共多少人?解80- (12-8) X( 8+ 12 + 21)= 820 (人)答:三个车间一共820人。
十八、百分数问题【含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分数常常可以通分、约分,而百分数则无需;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率”分数的分子、分母必须是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有一个专门的记号“ %。
在实际中和常用到百分点”这个概念,一个百分点就是1%,两个百分点就是2%。
【数量关系】掌握百分数” 标准量”比较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百分数=比较量书准量标准量=比较量却百分数【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1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720千克,剩下6480千克,用去的与剩下的各占原重量的百分之几?解 (1)用去的占720- (720+ 6480)= 10%小学数学30类典型应用题分析(试题)例1爷爷有16%的糖水50克,(1)要把它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2)若要把它变成3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解(1)需要加水多少克?50X16沧10%—50 = 30 (克)(2)需要加糖多少克?50X (1 —16%) -(1 —30%)—50=10 (克)答:(1)需要加水30克,(2)需要加糖10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分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 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 点而不同时出发,或者在 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 追及 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 问题 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 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 些,在一定时间内,后面 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 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 植树 离、棵距、棵数三个量之 问题 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题型 名称
含义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
倍比 问题
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 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 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
出要求的数。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
例: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
要求第三个量。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例: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 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 公式,复杂的题目变 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通后利用公式。 解:392÷(28+21)=8(小时)
公式。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
题型 名称
含义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
年龄 问题
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 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 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
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
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
要弄清楚船速与水速,船
速是船只本身行的速度,
行船 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易错应用题附讲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易错应用题讲解1、每盆花16元,买3盆送1盆,一次买3盆,每盆便宜多少钱?(1)先算出买3盆花需要多少钱?16×3=48(元)(2)实际上用48元是买了4盆,所以第二步算48元买4盆时,每棵多少钱?48÷4=12(元)(3)每盆便宜多少钱? 16-12=4(元)答:每盆便宜4元。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村庄送肥料,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速度是40千米/时,回来时用了2小时,回来时的速度是多少?分析:从问题出发,知道是求速度,找关系式:路程÷ 时间(回来)=速度(回来)其中,回来的时间已知2小时,路程不知道,就通过去时的时间和速度求出。
(1)求路程40×3=120(千米)(2)求回来时的速度120÷2=60(千米)或(千米/时)答:回来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
或者答:回来时的速度是60千米/时(两种答法一定要弄清楚)3、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路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分析:此类型是属于判断“够不够”,“能不能”的问题,要注意步骤(1)先求出燕鸥20天能飞多少千米?780×20=15600(千米)(2)比较大小15600千米<17000千米(3)答:20天不能飞到。
4、东风广场有一段路(如图),路面要加宽到12米,长不变,(此题其实是考查积的变化规律)普通做法:(1)求出这段路的长是多少?长方形的长=面积÷宽144÷4=36(米)(2)再算出扩宽后路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6×12=432(平方米)此种做法不是万能的,因为此题的第一个步骤刚好能除尽,如果除不尽,此种方法不可行。
正确方法分析:同学们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将公式和此题联系起来,分析出:长没变(一个因数没变),宽从4变到12,也就是扩大了3倍(1 2÷4=3),也就是说另一个因数扩大了3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面积)也要扩大3倍,所以:144×3=432(平方米)(1)先算出宽扩大了倍数12÷4=3(2)再求面积144×3=432(平方米)答:加宽后这段路的路面面积是43 2平方米。
(典型)小学数学应用题《路程问题》试题附答案解析
(典型)小学数学应用题《路程问题》试题附答案解析1、一辆汽车原计划6小时从A城到B城。
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因故在途中停留了30分钟。
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就应该提高12千米/时,那么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0分=0.5小时 6÷2=3小时 12÷(3-0.5)÷0.5=60千米60×6=360千米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分钟行 750 米,预计 50 分钟到达.但汽车行驶到路程的3/5时,出了故障,用 5 分钟修理完毕,如果仍需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乙地,汽车行驶余下的路程时,分钟必须比原来快多少米?750×(1-35)×50÷[50×(1-35)-5]=1500米/分 1000-750=250米3、甲每分钟走80千米,乙每分钟走60千米.两人在A , 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E相遇,如果甲在途中休息7分钟,则两人在F地相遇,已知为C为AB中点,而EC=FC,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0×7÷(80-60)=21 (80+60)×21=2940米4、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0.8倍.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它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后,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却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求小轿车追上大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2倍都按照上山速度计算,把下山路程转化为上山路程以上山路程为1,下山路程就是12甲到达山顶,又返回山脚,路程为1+12=1.5乙到达山顶,又返回半山腰,路程为1+12×12=1.25甲乙上山的速度比就等于路程比,为1.5:1.25=6:5甲到达山顶的时候,乙行了上山路程的5 6上山路程:400÷(1-56)=2400米山顶到山脚的路程也就是2400米18、如图21-l,A至B是下坡,B至C是平路,C至D是上坡.小张和小王在上坡时步行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平路时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下坡时步行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小张和小王分别从A和D同时出发,1小时后两人在E点相遇.已知E在BC上,并且E至C的距离是B至C距离的15.当小王到达A后9分钟,小张到达D.那么A至D全程长是多少千米?设AB长 x 千米,BC长 y 千米,CD长 z千米x÷6 +45y÷5 = z÷6+y÷5÷5 =1x÷4 +45y÷5 = z÷4 +Y5÷5 -320解得,y=2.5,x=3.6,x=5.4全长 2.5+3.6+5.4 = 11.5千米19、游乐场的溜冰滑道如下图。
小学数学中遇到的典型的工程和行程应用题及详解
小学经常遇到的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常遇到的,解决起来往往有些困难,因为还没有深入学习方程,所以有些题目很不好理解,可以利用单位1解决问题,这里举一些例子,由浅入深,结合方程的解法,同学们自己比较一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行程问题的公式: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一、相遇问题1、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货车行了180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相遇。
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A地还有60千米,一直两车速度比是3:2。
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成相对开出,甲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全程的10%,乙车从B城开往A城,每小时行8千米,当甲车距A城260千米时,乙车距B地320千米。
(典型)小学数学应用题《奥数立体几何》试题附答案解析
(典型)小学数学应用题《奥数立体几何》试题附答案解析1、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8平方厘米,若将木块截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问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6÷4×6=2平方厘米2、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如果把它锯成8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要块(如图),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一个面96÷6=16(平方厘米)小正方体面积16÷4=4(平方厘米)4×6=24平方厘米3、一个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并且都等于长的一半(如图).将这个长方体切成12个小长方体,这些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600平方分米.求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4、设长方体侧面积为1平方分米,它表面积为1×2+1×2×4=10平方分米切成12个小长方体后新增表面积(1×3+1×2×2)×2=14平方分米600÷(10+14)=25平方分米25=52大长方体的体积.25×(5×2)=250(立方分米)5、从一个长方体上截下一个体积是32立方厘米的小长方体,剩下部分正好是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问: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截面积:4×4=16(平方厘米);截下来的长度:32÷16=2(厘米);4+2=6(厘米);原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4厘米和6厘米;表面积为:2(4×4+4×6×2)=128(平方厘米)答: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28平方厘米.6、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木块,长8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把它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______(单位是平方分米).题意,可以拼出边长为4分米的大正方体,其表面积为:4×4×6=96(平方分米),答: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为96平方分米7、一个正方体被切成24个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小长方体(如图),这些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162平方厘米.请问:原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正方体被切成24个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小长方体,则需要切6次,共增加12个大正方体的面,一个面的面积:162÷(12+6)=9(平方厘米),因为3×3=9,所以可知大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大正方体的体积:3×3×3=27(立方厘米),答:原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8、一个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伯片,剪去四个角后,剩下部分可以拼成一个无盖长方体,问所得长方体容积最大多少当长=宽=高时;容积最大;此时;长=宽=高=60÷3=20;此时体积=20×20×20=8000立方厘米9、一块长方形铁皮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图,从四个角上剪去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少升?盒子的长是: 60-10×2=40(厘米),盒子的宽是: 40-10×2=20(厘米),盒子的高是: 10厘米,盒子的容积: 40×20×10=8000(立方厘米),8000立方厘米=8立方分米=8升;答:这个盒子的容积是8升.10、右图是由120块小立方体构成的4×5×6的立方体,如果将其表面涂成红色,那么其中一面、二面三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体各有多少块?三面红色的小立方体位于长方体的8个顶点,共8个;二面红色的立方体位于长方体的12条边,每边的个数是原边长-2,(因为要去掉2个顶点),一共有4×((6-2)+(5-2)+(4-2))=36个;一面被涂色的立方体是长方体表面剩余的立方体,每个表面的数量是原边长-2的矩形面积,一共有2×[(2×3)+(3×4)+(4×2)]=52个11、如图所示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构成的塔,请你数一数共有______块.由图可得:(1)第二层小立方体有:1+3=4(块);第三层小立方体有:4+5=9(块);第四层小立方体有:9+7=16(块);(2)把各层小立方体的个数加起来求和得: 1+4+9+16=30(块)答:图中共有小立方体30块.12、在一个表面涂满了红色的正方体,在他的每个面上都等距离的切三刀.三个面图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一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没有涂到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三个面红的,就是8个顶点,所以是8个两个面红的,就是12条棱上了,每条有2个,一共12×2=24个一个面红的,就是6个面上的,每个面有4个,一共6×4=24个没涂到红色的就是心里的,2×2×2=8个13、有 6个相同的棱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把它们的某画面染上红色,使得有的长方体只有1个面是红色,有的长方体恰有2个面是红色的,有的长方体恰有3个面是红色的,有的长方体恰有4个面是红色的,有的长方体恰有5个面是红色的,还有一个长方体6个面都是红色的,染色后把所有长方体分割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分割完毕后,恰有一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最多有多少个?解答:一面涂红色有:4×5=20个两面涂红色有:20×2=40个(选择对面)三面涂红色有:40-4=36个(选择4×5两面和3×4一面)四面涂红色有:36-4=32个(选择4×5两面和3×4两面)五面涂红色有:32-5=27个六面涂红色有:27-5=22个一共有:20+40+36+32+27+22=177个13、用棱长是1厘米的立方块拼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问该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上下面:9×2=18cm²左右面:7×2=14cm²前后面:7×2=14cm²14、如图,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l米,沿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长条,每条又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那么,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水平切两刀,增加4个面,竖直切三刀,增加6个面,另外一个维度方向切四刀,增加8个面。
五年级数学的典型的工程和行程应用题及详解
小学经常遇到的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常遇到的,解决起来往往有些困难,因为还没有深入学习方程,所以有些题目很不好理解,可以利用单位1解决问题,这里举一些例子,由浅入深,结合方程的解法,同学们自己比较一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行程问题的公式: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一、相遇问题1、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货车行了180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相遇。
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A地还有60千米,一直两车速度比是3:2。
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成相对开出,甲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全程的10%,乙车从B城开往A城,每小时行8千米,当甲车距A城260千米时,乙车距B地320千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典型详解26-幻方问题
26 幻方问题【含义】把n×n个自然数排在正方形的格子中,使各行、各列以及对角线上的各数之和都相等,这样的图叫做幻方。
最简单的幻方是三级幻方。
【数量关系】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相等,这个“和”叫做“幻和”。
三级幻方的幻和=45÷3=15五级幻方的幻和=325÷5=65【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要确定每行、每列以及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即幻和),其次是确定正中间方格的数,然后再确定其它方格中的数。
例1 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填入九个方格中,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解幻和的3倍正好等于这九个数的和,所以幻和为(1+2+3+4+5+6+7+8+9)÷3=45÷3=15九个数在这八条线上反复出现构成幻和时,每个数用到的次数不全相同,最中心的那个数要用到四次(即出现在中行、中列、和两条对角线这四条线上),四角的四个数各用到三次,其余的四个数各用到两次。
看来,用到四次的“中心数”地位重要,宜优先考虑。
设“中心数”为Χ,因为Χ出现在四条线上,而每条线上三个数之和等于15,所以(1+2+3+4+5+6+7+8+9)+(4-1)Χ=15×42 7 69 5 14 3 8即 45+3Χ=60 所以Χ=5接着用奇偶分析法寻找其余四个偶数的位置,它们分别在四个角,再确定其余四个奇数的位置,它们分别在中行、中列,进一步尝试,容易得到正确的结果。
例2 把2,3,4,5,6,7,8,9,10这九个数填到九个方格中,使每行、每列、以及对角线上的各数之和都相等。
解只有三行,三行用完了所给的9个数,所以每行三数之和为(2+3+4+5+6+7+8+9+10)÷3=18假设符合要求的数都已经填好,那么三行、三列、两条对角线共8行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8,我们看18能写成哪三个数之和:最大数是10:18=10+6+2=10+5+3最大数是9: 18=9+7+2=9+6+3=9+5+4最大数是8: 18=8+7+3=8+6+4最大数是7: 18=7+6+5 刚好写成8个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及剖析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 (千米)(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需要多少天?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31 ) =45 (天)(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6 天修完。
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
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
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 6 ÷ 4=1200 (米)(4)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大数-差=小数(和-差)÷2=小数和-小数= 大数例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
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
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 5+7=97 (辆)(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乙绳长 29 米,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各减去多少米?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 3-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
列式( 63-29 )÷( 3-1 )=17 (米)…乙绳剩下的长度, 17 × 3=51 (米)…甲绳剩下的长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乙每小时行 9 千米,甲几小时追上乙?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追击路程), 28 千米里包含着几个( 16-9 )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
列式 2 8 ÷( 16-9 ) =4 (小时)(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
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
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路程=顺流速度×顺流航行所需时间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例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 28 千米,到乙地后,又逆水航行,回到甲地。
逆水比顺水多行 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 4 千米。
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
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列式为 284 × 2=20 (千米) 2 0 × 2 =40 (千米) 40 ÷( 4 × 2 )=5 (小时) 28 × 5=140 (千米)。
(9)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
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例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分析:当四个班人数相等时,应为 168 ÷ 4 ,以四班为例,它调给三班 3 人,又从一班调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数减去 3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
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2+3=43 (人)一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2=38 (人);二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4-6+6=42 (人)三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3+6=45 (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
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株距=总路程÷(棵树-1)总路程=株距×(棵树-1)沿周长植树棵树=总路程÷株距株距=总路程÷棵树总路程=株距×棵树例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
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
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11 )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