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中毒
化学物中毒机理及表现
化学物中毒机理及表现化学物中毒是指人体受到化学物质的长期或短期暴露,导致身体损伤或疾病的情况。
化学物中毒的机理主要有三种:吸收毒素、代谢毒素和作用于细胞。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各种机理及表现。
一、吸收毒素1.化学刺激:化学物质直接作用于人体组织,在短时间内引起接触部位的疼痛、发红、水泡等表现。
例如,浓硫酸、浓碱液等强酸碱的溅入眼睛会导致眼睛剧痛、红肿、视力模糊等表现。
2.气体中毒:常见的气体中毒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
吸入含有这些有害气体的空气,引起人体中毒,表现为头晕、乏力、眩晕、呼吸困难、昏迷等。
3.吞食中毒:误食含有有毒成分的物品,例如鼠药、农药等。
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二、代谢毒素1.肝脏中毒:肝脏是代谢体内有害物质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受损,会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
肝脏中毒的症状表现为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等。
2.肾脏中毒:肾脏是体内异物的重要排泄器官,如果受损,会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
肾脏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异常、尿毒症等。
三、作用于细胞1.神经毒素:神经毒素是针对神经细胞的毒素。
它们通过干扰神经元的传递过程,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神经毒素导致的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肌肉痉挛、意识混乱等。
2.细胞膜损伤:一些物质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进而损伤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损伤在体内可以导致机体无法正常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而出现发热、腹泻、多味、排黑便等一系列症状。
综上所述,化学物中毒机理及表现非常广泛且复杂。
如果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暴露源,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我们要提高对于化学物的认识,注意防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山东莘县一化工厂发生有害气体泄露导致附近多名村民中毒住院
山东莘县化工厂气体泄漏原因6月30日下午,山东省莘县北晨公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晨公司”)烯酮泄露中毒事件调查组在莘县莘亭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举行村民问题答疑,并通报了事故发生原因及相关调查结果。
6月21日下午2时左右,位于山东省莘县莘亭街道岳庄村附近的莘县北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晨公司”)发生有害气体泄露爆炸中毒事件。
当地政府称造成部分人员身体不适,而当地村民对界面新闻称,截至6月29日深夜,已经有上百人中毒,其中有15名症状严重者已转往北京就医。
此前在6月27日,莘县安监局邀请山东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在北晨公司查看了现场,初步查明,双乙烯酮蒸发气体是造成附近人员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通报,当日下午,北晨公司工作人员将双乙烯酮由地面储罐用泵打入生产车间二层操作平台的计量罐中。
计量罐的底部安装了一只手动阀门,通过阀门调节加入计量罐下部反应罐中双乙烯酮的流量。
现场操作员阐述,当时备料和冷冻循环水正常。
双乙烯酮和氨水同时滴加五分钟后,操作员发现温度计及其他管口均有泄漏现象,随后关闭进料,通知企业内人员撤出。
根据调查通报,当时加料估算总量为80千克左右,物料突出时最多有30千克双乙烯酮突出,总突出体积约8立方米。
氨水突出是释放出少量氨气。
氨气(分子量为17)随风向飘到高空,对人体影响不大。
事故原因分析为反应失控。
双乙烯酮蒸发气体被吸入和经皮肤吸收途径造成附近人员身体不适。
相关中毒人员出现眼灼痛、头痛、窒息感,伴随咳嗽、流泪、流涕,“肺部有干湿罗音”。
事发后第二天,双乙烯酮等物料已经全部清除。
6月30日,调查组卫生医疗组相关责任人告诉界面新闻:“截止到30日下午,已有131人住进医院,其中有15名出院”。
目前村民仍然对有毒气体处于恐慌状态。
界面新闻在北晨公司现场看到,事故现场车间破损,铁皮厂房有两个几平米的铁皮损洞。
车间玻璃完好无损。
厂房正对面矗立着几棵树及树后的草皮等植被皆已枯黄。
氰化物中毒原理
氰化物中毒原理氰化物是一种极其有毒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导致中毒。
氰化物中毒的致命危险性极高,因此了解氰化物中毒的原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氰化物中毒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用的帮助。
一、氰化物中毒的来源氰化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界的物质。
在自然界中,氰化物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组织中,包括一些蔬菜、水果、种子和肉类等。
而在工业界中,氰化物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电镀、制药、纸浆制造、农药制造等领域。
氰化物还被用于杀虫剂和毒气等方面,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致命危险性。
二、氰化物中毒的原因当人体吸入氰化物时,氰化物将被迅速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到达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氰化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导致中毒:1. 抑制细胞呼吸氰化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线粒体呼吸链,阻断氧气在细胞内被利用的过程,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呼吸,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理功能。
中毒者会感觉到呼吸困难、乏力、虚弱等症状,最终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2. 影响细胞氧合作用氰化物能够结合血红蛋白,阻碍其正常运输氧气,从而导致身体缺氧。
中毒者因此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
3. 干扰神经系统氰化物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对大脑造成损害,导致患者出现头痛、晕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三、氰化物中毒的症状氰化物中毒的症状表现得十分迅速、急剧和严重,常常在接触后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出现,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应急措施。
中毒者会出现以下症状:1. 头痛、头晕、眩晕等2. 心慌、胸闷、气喘等3. 恶心、呕吐、腹泻等4. 眼泪、流涎、流汗等5. 肌肉抽搐、呼吸困难等6. 意识丧失、昏迷等中毒程度越深,症状越严重。
在大量吸入氰化物后,会形成严重的代谢酸中毒,患者面部和四肢会出现红斑和发绀,呈口唇、舌根等黏膜和周围部位的青紫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青紫色症”。
四、氰化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当发现有人中毒后,需要马上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有害化学物质
1氮氧化物(NO2)轻度中毒为呼吸道刺激症及恶心无力,重度为紫绀、极度呼吸困难,体温可略升高。
2 二氧化硫(SO2)具辛辣及窒息性气味。
吸入引起胸闷和鼻咽喉烧灼样痛还会有咳嗽等不适。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肺水肿,甚至立即死亡。
一刺激性气体中毒 3 氯化氢(HCL)刺激眼鼻喉的黏膜,引起流泪、鼻干、咽干、咽痛等症状体征;高浓度可引起剧烈咳嗽、多痰和胸闷。
刺激皮肤见皮炎,长期见鼻炎、咽炎和气管炎,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4 氯(CL2)黄绿色有剧烈窒息性的气体,吸入对鼻咽喉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头痛、剧烈咳嗽、憋气胸痛和呕吐,甚至咳出粉色泡沫痰。
眼刺痛、烧灼感和流泪。
5 氨氮(NH3)有强烈刺激味气体,低浓度引起鼻咽喉的刺激,引起眼流泪,高浓度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紫绀,吐粉红色泡沫痰。
6 硫酸二甲酯无色或微黄的油状液体,有葱头味,对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声音嘶哑、咽痛和烧灼感,结膜刺激,眼痛、流泪、视物不清、眼睑水肿、充血、结膜高度充血,似“烂桃状”1 氮(N2)无色无味气体,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
高浓度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紫绀等窒息性症状。
严重者迅速昏迷二窒息性气体中毒 2 硫化氢(H2S)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低浓度吸入引起呼吸道和眼黏膜局部刺激,浓度高时全身性作用明显。
3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无刺激气体,轻者头痛、眩晕,重者昏迷4 氰化氢(HCN)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气体,低浓度吸入有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
高浓度立即昏迷。
眼、皮肤也吸收中毒。
1苯(C6H6)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吸入较低浓度苯蒸汽对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倦睡、眩晕、头痛、头昏、恶心动作协调能力下降。
高浓度引起判断和感觉力下降,平衡障碍。
耳鸣、意识丧失、死亡,麻痹作用表现突出。
对眼刺激。
皮肤脱脂2汽油引起头痛、视力模糊、头晕、面色潮红、胸部不适、言语不清、呈醉酒态,进一步可昏迷三有机溶剂中毒3甲醇(CH3OH)无色透明,略带乙醇气味,吸入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步态蹒跚和失眠,重症有复视、眼球疼痛、手颤、指鼻不准,幻觉,精神失常、昏迷4二硫化碳(SC2)一种易挥发、无色的液体。
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中毒、窒息
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中毒、窒息矿山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到众多的危险、有害因素。
其中,非煤矿山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但其危险、有害因素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非煤矿山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和窒息两个方面。
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非煤矿山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涉及到了许多有害、危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物质一些化学物质会通过空气、水或粉尘的形式进入到人体中,导致中毒。
比较常见的有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此外,一些井下作业中使用的化学品,如溶剂、油漆、清洗剂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可燃气体,进一步增加了爆炸风险。
辐射一些辐射物,如放射性气体、射线等,可能会导致职业性疾病的发生,如肺癌、皮肤癌等。
因此,在进行非煤矿山开采时,需要对辐射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调查,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噪声非煤矿山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过高的噪声可能会导致耳损伤害。
因此,除了加强个人防护外,还要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
粉尘非煤矿山在进行开采、破石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粉尘。
过多的粉尘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相关作业时需佩戴相应的口罩或呼吸器,同时工作现场也需做好粉尘的控制。
有害因素中毒即便在前述危险因素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非煤矿山的工作人员依然有可能发生中毒事件。
最常见的原因是工作人员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等环境中,从而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
具体表现为常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中,一些重金属的中毒还可能会引起肝、肾等器官受损。
在应对中毒事件时,可根据症状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比如及时送医、做好疏通呼吸道、使用抗毒剂等,同时可做好治疗相关病因方面的工作,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窒息除中毒事件外,窒息也是非煤矿山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
窒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井下火灾非煤矿山井下的开采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煤气爆炸、火灾等事故。
家庭中毒:远离有毒物质
家庭中毒:远离有毒物质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注重家居装修。
但是,在舒适美观的家居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室内空气污染、化学污染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人们患上各种疾病。
其中,家庭中毒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家庭中毒导致的伤害甚至可以致命。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家庭中毒呢?一、常见的家庭中毒方式1. 吸入有毒气体:室内可能存在各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甲醛、氯气等等,这些气体通常由室内装饰、建材、清洁剂等释放出来,长期吸入会导致慢性中毒,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2. 误食有毒物质:误食农药、化肥、杀虫剂、清洁剂等有毒物质,这类物质通常存放在室内,如不慎食用或接触皮肤都会导致中毒。
3. 吸入有毒粉尘:室内可能存在各种粉尘,如沙尘、石棉、颜料等,这些粉尘通常由建材、装修材料等释放出来,长期吸入会导致慢性中毒,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二、家庭中毒的预防1. 选购环保材料:在装修、选购家具时,应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避免过多使用污染物质。
如需使用含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在安装后应密封处理,避免释放污染物质。
2. 定期开窗通风:定期对家中进行开窗通风,清除室内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流通。
尤其是厨房、浴室等地方应该保持通风,避免水汽滞留产生霉菌、细菌,也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
3. 存放有毒物品:将家中的有毒物品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如高处或上锁的柜子中。
特别是儿童对颜色鲜艳的物品更为好奇,应该特别注意。
4. 定期打扫卫生:家中应定期打扫卫生,清除室内的灰尘、污染物质等,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干净。
5. 选择安全的清洁剂:使用清洁剂时应选择安全、无毒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毒性化学成分的清洁剂。
也可以尝试使用天然的清洁剂,如醋、柠檬汁等,对环境更加友好。
6. 环境监测:在家庭中安装空气净化器、空气检测仪,定期监测室内的污染物质含量,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问题。
三、家庭中毒的应急处理1. 误食有毒物质:吸入有毒气体或误食有毒物质后,应立即切断毒源,如有意识障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物质中毒名词解释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物质中毒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物质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某种有害物质后,导致身体功能异常或受到伤害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潜在的物质中毒风险,例如食品中毒、药物中毒以及化学物品中毒等。
因此,了解和认识物质中毒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影响与后果对于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总结并简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将详细说明物质中毒的定义以及不同类型的分类,并探讨其对人体的影响与后果。
在第三部分,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物质中毒类型进行解释,并通过举例来加深理解。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将重点探讨预防物质中毒的重要性与方法,并介绍应急救治措施和后期康复治疗与支持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重点内容,并提出展望和建议,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物质中毒问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介绍和解释物质中毒的概念、分类以及其影响与后果,增强读者对物质中毒问题的认识。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预防和救治措施,以帮助读者减少遭受物质中毒的风险,并在不慎发生中毒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最终,我们期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物质中毒问题更多的重视,并促进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为保障公众健康作出贡献。
2. 物质中毒的定义与分类2.1 什么是物质中毒物质中毒是指当个体接触或摄入某种有害物质后,该物质进入体内并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这些有害物质通常被称为毒素或毒性物质。
2.2 物质中毒的分类根据引起中毒的物质类型和机制,可以将物质中毒分为以下几类:2.2.1 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生在人们摄入受污染、变质、有害或不洁净食品后。
常见的食品中毒有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化学性食品中毒(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和真菌性食品中毒(如霉菌、蘑菇等)。
例子:2018年中国江苏省发生了一起大规模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到了因使用含有兽用抗生素镉阳离子过量导致牛奶受污染,在市场销售造成多人中毒的事件。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中毒和窒息事故是指因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粉尘等物质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以及因缺氧导致的窒息事故。
此类事故往往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对人员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为了确保中毒和窒息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特制定本方案。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化学物质泄漏: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容器、管道等设备损坏,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2. 有害气体释放: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产生、储存或运输不当,造成气体泄漏。
3. 粉尘爆炸:生产过程中,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高温等引燃源发生爆炸。
4. 缺氧环境: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通风不良,导致氧气不足。
5. 个人防护不当:作业人员未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吸入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三、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 立即切断事故源:迅速关闭泄漏的阀门、切断电源等,停止有害物质的产生、储存和运输。
2. 疏散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对撤离路线进行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3. 通风换气:对事故现场进行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提供新鲜空气。
4. 急救措施:对中毒和窒息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5. 检测环境:使用专业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有害物质浓度检测,评估环境风险。
6. 联系专业救援:立即联系消防、急救、环保等相关部门,请求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7.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查明事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对全体员工进行中毒和窒息事故防范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严格操作规程: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4.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5. 改善作业环境:优化生产布局,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降低粉尘浓度。
2024年注意火灾现场毒气的危害
2024年注意火灾现场毒气的危害
1. 一氧化碳(CO):火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之一,无色、无味、无臭。
一氧化碳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能力,导致缺氧。
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劳、嗜睡甚至昏迷,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 硫化氢(H2S):火灾燃烧过程中含硫材料燃烧产生的气体。
具有刺激性气味,呈无色。
硫化氢对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中毒,症状包括眼痛、咳嗽、呕吐、肌肉酸痛、头痛、昏迷甚至死亡。
3. 氰化物(CN):在某些火灾中可能产生,特别是在燃烧塑料、橡胶和泡沫等材料时。
氰化物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干扰细胞呼吸作用,造成中毒。
氰化物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4. 氮氧化物(NOx):在火灾中,燃烧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空气中的氮和氧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可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损伤。
5. 烟雾:火灾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颗粒物、有机物、气体等。
吸入烟雾会导致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并且其中的毒物可以进入血液,对心脏、肺部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在火灾现场,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吸入烟雾和有害气体。
如果被困在火灾现场,应尽量呼吸新鲜
空气,用湿布或衣物遮住口鼻,躲到低矮地方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暴露。
尽快向救援人员求助,并接受必要的治疗。
职业中毒急救措施
职业中毒急救措施引言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导致的中毒症状。
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存在不同的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气体、尘埃等。
当职业中毒发生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中毒急救措施。
确定中毒种类在急救过程中,第一步是要确定中毒的种类。
不同的有害物质会产生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急救措施。
常见的职业中毒种类包括化学物质中毒、气体中毒和尘埃中毒。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工作环境,可以初步判断中毒的种类。
化学物质中毒急救措施化学物质中毒是最常见的职业中毒。
如果患者接触到化学物质并表现出中毒症状,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确保患者远离有害物质的环境,尽快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2.评估呼吸情况:化学物质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并在需要时使用急救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
3.洗净暴露部位:如果患者的皮肤接触到化学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直到将有害物质冲洗干净。
4.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将情况报告给医护人员,并遵循他们的指示进行急救。
气体中毒急救措施气体中毒是在某些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险。
如果患者暴露在有害气体中并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提供新鲜空气:将患者转移到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2.呼叫急救: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向医护人员描述患者症状和暴露情况。
3.脱离有害气体的源头:如果可能,迅速将患者从有害气体的源头迁出,以减少进一步的暴露。
4.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尘埃中毒急救措施尘埃中毒是一些工业环境中常见的问题。
当患者吸入有毒尘埃并出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提供新鲜空气: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尝试让患者保持坐姿,并鼓励其慢慢吸气和呼气。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的是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这类事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一旦发生,后果往往相当严重。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这类事故。
1.化工厂、制药厂等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2.煤矿、地下作业等环境中,瓦斯、煤尘爆炸。
3.家庭装修、维修等过程中,油漆、胶水等挥发性有机物中毒。
我们具体聊聊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发生后,要做的是迅速撤离现场1.确保自身安全,迅速佩戴防毒面具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2.快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
3.切勿乘坐电梯,以防电梯故障导致被困。
二、报警及求救1.立即拨打119、120、110等报警电话,告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及伤亡情况。
2.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现场处置1.切断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源,如关闭阀门、封堵漏洞等。
2.打开窗户、门等通风设施,加速室内空气流通。
3.使用风扇、鼓风机等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4.对于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四、人员疏散及安置1.确保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确保其得到及时救治。
3.对撤离人员进行登记,确保人员安全。
五、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1.事故发生后,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查找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进行处理。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1.工人迅速佩戴防毒面具,组织撤离现场。
2.工人拨打119、120报警,告知事故情况。
3.工厂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气体泄漏源,打开通风设施。
4.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将受伤工人送往医院救治。
5.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6.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
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汇总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汇总一、化学试剂1.腐蚀性试剂:酸、碱、盐、氧化剂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眼睛、呼吸道和消化道损伤,严重者可致中毒。
2.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乙醇、氯仿等,长期接触或吸入这些溶剂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引发癌症。
3.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氯气、氨气等,少量吸入即可引起身体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
4.剧毒试剂:如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等,如不慎接触或吸入,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二、高压气体1.高压气体容器:化验室中使用的压缩气体钢瓶或高压反应釜等设备,如操作不当或压力过高,可能引发物理爆炸或化学爆炸。
2.高压气体泄漏:高压气体泄漏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并伤害附近人员。
三、微生物与病毒1.细菌:实验室操作中的细菌可能导致感染并引发各种疾病,如败血症、脑膜炎等。
2.病毒:如HIV、肝炎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对实验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生物毒素:生物毒素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神经中毒等。
四、辐射1.X射线:长期暴露于X射线下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白内障和癌症。
2.UV射线:长期暴露于UV射线下可能导致皮肤灼伤、皮肤癌和白内障。
3.电离辐射:如放射性元素,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癌症。
五、高温与低温1.高温:高于人体正常温度的环境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和中暑。
2.低温:低于人体正常温度的环境可能导致冻伤和体温过低。
六、机械与电气1.机械伤害:高速旋转的设备、搅拌器等可能造成手部或其他部位受伤。
2.电击:不正确的电气操作可能导致触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电火花: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
七、火灾与爆炸1.化学反应失控:一些化学反应在不当的操作下可能失控,导致火灾和爆炸。
2.高压气体爆炸:高压气体的意外泄漏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物理爆炸。
3.电火花引发火灾:电气设备短路或电火花可能引发可燃气体火灾。
八、其他潜在风险1.噪音:化验室内的高噪音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2.跌倒:实验室内地面湿滑或设备摆放不当可能造成人员跌倒。
实验室化学中毒及处理措施
实验室化学中毒及处理措施介绍实验室化学中毒是指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接触、吸入或摄入化学物质而引起的身体损害。
化学中毒可能导致轻微的皮肤刺激或呼吸困难,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因此,在实验室中,了解化学中毒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常见的化学中毒原因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中毒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吸入有害气体或蒸汽:这些有害物质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蒸汽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吸入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呼吸道刺激、肺部损伤甚至窒息。
2.摄入有毒物质:实验中,有时会发生错误的摄入了有毒物质,例如误食实验用的试剂。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胃肠道刺激和中毒症状。
3.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直接皮肤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皮肤灼伤、过敏反应或吸收毒素入体。
化学中毒症状化学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会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化学中毒症状:1.呼吸不畅: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急促等。
2.皮肤刺激:皮肤可能出现发红、瘙痒、灼热、水泡或脱皮等症状。
3.消化系统问题: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4.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包括头痛、头晕、昏迷、抽搐、意识丧失等。
5.肺部症状:包括胸闷、咳血、肺水肿等。
处理措施如果发生化学中毒,以下是一些处理措施,但请注意,具体处理应根据不同的中毒情况和确切的中毒物质而定,以下内容仅供参考:1.吸入有害气体或蒸汽:–立即离开污染区域,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呼吸困难,立即就医或呼叫急救。
–在呼救过程中,如果安全,可以为中毒者提供辅助呼吸,例如使用人工呼吸器。
2.摄入有毒物质:–不要诱发呕吐,因为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更多的伤害。
–尽快就医,尽量带上包装物和试剂标签,以供医生参考。
3.吸入有毒化学物质:–立即从实验室中把受污染的衣物脱掉,冲洗皮肤和眼睛。
–尽快就医,尽量带上安全数据表。
4.皮肤接触有毒物质:–迅速将受污染的部位冲洗至少15分钟。
救助有害气体中毒伤员的急救措施
救助有害气体中毒伤员的急救措施
有害气体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可能发生在工作场所、
家庭或其他环境中。
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这
些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严重伤害。
当发现有
人中毒时,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首先,当发现有人中毒时,应立即将其移出有害气体的环境,
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如果可能的话,应戴上呼吸器或口罩,以防止自己也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
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请求专业医护人员前来救助。
其次,对中毒伤员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其呼吸和心跳正常。
如
果伤员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同时,应检查伤员的意识状态,如果伤员昏迷或意识不清,应保持其
呼吸道通畅,避免其窒息。
接着,应尽快将中毒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送往医
院的过程中,应继续观察伤员的呼吸和心跳情况,确保其状况稳定。
医院会根据伤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吸氧、药物治疗等。
最后,为了避免有害气体中毒的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有
害气体的防范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有
害气体的积聚。
同时,应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伤员。
总之,对于有害气体中毒伤员,我们应该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确保其得到及时的救治。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有害气体的防范
意识,预防中毒事故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自己和他人
的安全健康。
有毒有害气体理化性能、中毒判断及急救措施--.知识讲解
有毒有害气体理化性能、中毒判断及急救措施一、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为无色气体。
具有臭鸡蛋气味。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8。
相对密度1.19。
可燃上限为45.5 %,下限为4.3%。
接触机会:石油炼制、沟渠、下水道、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
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
毒理学: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
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人吸入70~150 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
吸入300 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
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
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数分钟后可发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数分钟内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
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察觉到硫化氢气味时可立即嗅觉丧失,少数病例在昏迷前瞬间可嗅到令人作呕的甜味。
死亡前一般无先兆症状,可先出现呼吸深而快,随之呼吸聚停。
部分病例可发生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肌损害。
判断:诊断急性硫化氢中毒时患者的衣着和呼气有臭蛋气味可作为接触指标。
急救: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危险性分析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危险性分析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危险性分析涂装前处理工艺是许多行业的重要环节,包括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
然而,这个过程涉及到多种危险因素,包括化学物质中毒、皮肤刺激、吸入有害气体、电气危险、高处作业危险、机械伤害和火灾危险等。
本文将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化学物质中毒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包括酸、碱、溶剂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腐蚀皮肤、刺激呼吸道、引起中毒等。
例如,接触有机溶剂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肝脏损害;接触碱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和眼结膜的腐蚀和刺激;接触酸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和呼吸道的腐蚀和刺激。
2.皮肤刺激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一些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例如,酸性和碱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腐蚀和刺激;高温和低温环境可能导致皮肤烫伤和冻伤。
3.吸入有害气体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涂料可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如有机溶剂、甲醛、苯等。
这些气体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刺激呼吸道、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
长期接触这些气体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4.电气危险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可能存在电气危险,如漏电、短路、过载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电击事故,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此外,一些设备可能存在高温和高压等物理危险因素。
5.高处作业危险涂装前处理工艺中可能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在高处作业时,操作者可能面临坠落、摔倒等危险。
此外,高处作业还可能受到风力、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增加操作者的风险。
6.机械伤害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存在机械伤害风险。
例如,机械运转时的夹挤、割伤等事故可能导致操作者受伤。
此外,一些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维护不当等问题,增加机械伤害的风险。
7.火灾危险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涂料可能存在火灾危险。
一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质,遇到明火或高温环境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中毒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常见中毒物质 中毒预防措施 中毒应急处理 中毒防范知识普及 总结
引言
引言
中毒是指人体遭到有毒物质侵害而 引发的不良反应或损害。 中毒可能由于吸入、食入、接触或 注射有毒物质而发生。
引言
本课件将介绍中毒的预防和措 施,以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
常见中毒 物质
。 - 尘埃和纤维:如石棉和煤尘。 - 辐射:如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
射。
中毒预防 措施
中毒预防措施
安全使用化学物质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
套和眼镜。 - 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 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中毒预防措施
检查食物质量 - 保持食物良好的储存条件
。 - 避免食用过期或受污染的
食物。 - 定期清洁食品加工设备。
中毒预防措施
职业安全和健康 -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口
罩和防护服。 - 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
。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中毒应急 处理
中毒应急处理
中毒症状 - 呼吸困难、头晕和恶心等。 - 皮肤发红、疼痛和瘙痒等。 - 意识丧失、抽搐和昏迷等。
中毒应急处理
急救步骤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将受害者转移到通风良好
常见中毒物质
化学物质中毒 - 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
一氧化碳。 - 有毒药品:如误服过量的
药物。 - 重金属中毒:如铅和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中毒物质
食物中毒 -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和
大肠杆菌。 - 食物添加剂:如防腐剂和
人造色素。 - 自然毒素:如毒蘑菇和毒
藤蔓。
常见中毒物质
职业中毒 - 有害化学物质:如苯和汞蒸汽
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为了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应急响应小组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处理 , 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由公司成立应急响应工作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组长:总经理成员:办公室主管、生技部主管具体分工如下:总经理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办公室主管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工作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生技部主管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问讯记录。
生技部主管负责妥善处理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办公室主管负责派人在路口引导救护车辆。
办公室主管协助生技部主管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三、应急措施1、当操作人员发生轻微中毒(轻度过敏、呼吸困难等)应停止操作,检查是否违规操作,检查防护用品、通风设备,如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直至达到规范要求,人员离开现场待身体恢复后方能进场重新操作。
2、当发生严重中毒(窒息昏迷)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人员撤离现场。
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救护或立即联系医疗单位救治等一切有效手段,并组织有关人员清理现场。
采取一些紧急有效措施对现场设备、化学物品进行清理、处理,防止化学物品对环境及空气的污染。
必要时,通知主管部门协助进行清理、处理并报告主管。
3、事故的报告:发生易燃、易爆物泄露事故,第一发现人要立即通知抢险小组进行应急处理,同时将泄漏物的具体情况向质量安全部门或物业管理及行政保卫部门汇报,主管部门同时要向有关领导汇报。
4、事故的处理:临时设置现场警戒范围,禁止与各种明火接触,同时注意防止静电。
抢险小组要控制物料流向,避免范围扩大。
泄漏物在有限空间内时,要及时加强通风,尽量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和气体。
5、事故的调查:泄漏事故得到处理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组织调查组。
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气体中毒
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气体中毒
火灾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中最致命的危险之一就是气体中毒。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认为最危险的是火焰和烟雾,但实际上,大部分火灾死亡案例是由于气体中毒导致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火灾中的气体中毒?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火灾过程中,燃烧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其中最常见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氰酸、氯化氢和一氧化氮等。
这些有毒气体在燃烧过程中迅速扩散,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或者眼部接触进入人体,导致中毒症状。
缺氧导致窒息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雾会占据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缺氧情况。
缺氧会引起
呼吸急促、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加重火灾中人员的伤亡情况。
化学物质释放
火灾现场通常存放着各种化学品和材料,这些物质在高温下易发生变化并释放
出有毒气体。
这些化学品与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混合扩散,增加了火灾中气体中毒的风险。
烟雾导致呼吸道受损
火灾时产生的大量烟雾中含有大量烟尘、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如果长时间暴
露在这种环境下,会导致呼吸道受到损伤,引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
结语
综上所述,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气体中毒。
在火灾中,要尽量减
少吸入有毒气体的数量,迅速疏散人群,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戴好呼吸防护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气体中毒造成的伤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火灾安全意识,积极预防火灾发生,提高自救逃生能力,减少火灾造成的悲剧发生,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中毒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前者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等。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如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有的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和加强个人防护。
而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等,它们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危害。
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密闭、通风,严格安全操作规章,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急救和预防知识。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中毒之后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尽快将中毒者移离中毒现场,立即脱去污染衣服。
经皮肤中毒的,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
毒物污染眼内,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
用催吐排除胃内毒物,对于神志清楚的口服毒物者,立即催吐可避免胃内容物进入小肠,使未吸收的毒物从口中吐出。
但是需要注意,服用了腐蚀性毒物及惊厥发作时不宜催吐;有严重心脏病、动脉瘤、食管静脉曲张及溃疡时不宜催吐;孕妇慎用催吐。
以下介绍了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的中毒及解救。
一、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CO)即煤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燃料,也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大量吸入时易致中毒。
及时进行氧疗可清除CO。
(一)中毒机制CO经呼吸道吸入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后,立即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由于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高200倍,而HbCO的解离速度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很多,所以造成组织缺氧。
此外,CO还可与肌球蛋白结合,影响细胞内氧弥散,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抑制组织氧化呼吸。
急性CO中毒的程度取决于HbCO的含量,含量越高缺氧越严重,中毒程度也越重。
(二)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患者有头痛、眩晕、乏力、心悸、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等,血中HbCO 的含量达10%~20%。
2.中重度中毒患者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多汗、呼吸及心率加快,四肢肌张力增高,并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3.后遗症严重中毒患者经抢救存活后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如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继发性脑病等。
(三)治疗原则1.立即让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组织缺氧是CO中毒的主要病理特征,因此氧疗是治疗CO中毒的最有效措施,轻度中毒患者可鼻导管吸入高浓度的氧,中重度中毒患者须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供组织、细胞利用,加速HbCO解离,促进CO清除。
3.对症支持治疗改善脑组织代谢,采用利尿脱水药防治脑水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对心跳、呼吸已停止的患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或消除脑水肿,防治并发症。
1.用20%甘露醇l00~250ml快速静脉滴注,8~12小时一次,或呋塞米20~40mg静推,8~12小时一次,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一般用3~5日。
2.如脑缺氧、脑水肿导致抽搐,可用地西泮、氯丙嗪等镇静药加以控制。
对于昏迷时间较长(10~20小时以上)、伴高热中毒患者应给予头部降温为主的冬眠疗法。
3.促进脑代谢药物能量合剂,如辅酶A、ATP、细胞色素C等可作为重度CO中毒者的辅助治疗药物。
4.预后CO中毒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与CO接触浓度与时间,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尤其是否及时进行了高压氧治疗。
二、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刺激性无色气体,有机物腐败及很多工业生产中都有硫化氢的产生,亚硝酸钠或亚硝酸异戊酯、高浓度亚甲蓝等氧化剂均为特效解毒药。
(一)中毒机制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与水分接触后很快溶解,与钠离子结合成具有腐蚀性的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硫化氢经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及组织细胞,与呼吸链中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及二硫键(-S-S-)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
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最先受到影响。
(二)临床表现1.接触低浓度硫化氢的患者常有眼刺痛感、流泪、咽痒、咳嗽、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在数秒或数分钟后即感头晕、心悸,继而产生不安、躁动、谵妄和惊厥,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可发生中毒性细支气管炎及肺水肿,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窒息死亡。
如吸入气体的硫化氢浓度超过1000mg/m3,可因呼吸中枢麻痹立即昏倒死亡,称为“电击样”中毒。
(三)治疗原则1.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现场并移至空气新鲜处,尽早吸氧。
2.维护脑、循环、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对症治疗,对于中毒不重仅有眼部和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可局部用药。
3.使用特效解毒药。
(四)药物治疗亚硝酸钠或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高浓度亚甲蓝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三价铁可夺取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硫离子,使细胞色素氧化酶恢复活力。
1.轻度中毒眼部刺激患者可用2%碳酸氢钠液清洗,然后用2%~3%硼酸溶液洗眼,再用可的松液滴眼,2~4次/日。
呼吸道刺激患者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喷雾呼入,如有呼吸困难,肺部有哮鸣音可静滴氨茶碱和氢化可的松,发生支气管炎或肺炎时予抗生素治疗。
2.中重度中毒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给患者吸入15~30秒,间隔2~3分钟再吸1支;或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有低血压或休克者不宜用亚硝酸盐类药物,可予亚甲蓝10mg/k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亚硝酸盐使用过量导致青紫症可用1%亚甲蓝5~10ml稀释后静推,或维生素C,l~2g静滴,必要时输血。
三、氰化物中毒氰化物分为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均属于高毒类。
工业中使用也很广泛,如电镀、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
在桃、李、杏、枇杷、木薯等植物的种子中含有氢氰酸,其中苦杏仁含量最高。
氰化物主要是通过口服、吸入及皮肤粘膜吸收中毒,药物硫代硫酸钠、亚硝酸盐、亚甲蓝、二甲氨酚和对氨苯丙酮均有治疗作用。
(一)中毒机制氰化物进入体内后析出氰离子(CN—),可迅速与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阻断了细胞氧化呼吸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导致细胞缺氧窒息。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常最先受累,尤以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为甚。
(二)临床表现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或吞服大剂量的氰化钠(钾)后可引起猝死。
一般将氰化物急性中毒症状分为四期:①前驱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震颤、大便急迫感等;②呼吸困难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瞳孔先缩小后逐渐扩大、有恐怖感、意识逐渐模糊甚至昏迷、痉挛等;③痉挛期: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严重者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晚期可出现肺水肿;④麻痹期:意识完全丧失,痉挛停止,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呼吸循环中枢麻痹死亡。
(三)药物治疗1.作用机制氰离子能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在正常情况下,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很少,故氰离子多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但很不稳定。
当用药物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迅速转变为大量高铁血红蛋白后,后者就能夺取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氰离子形成比较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若给予硫代硫酸钠,在硫氰酸酶参与下,游离的或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中的氰离子与硫结合成毒性很低的硫氰酸盐从尿中排出。
促使高铁血红蛋白形成的药物主要有亚硝酸盐和亚甲蓝,以及新药二甲氨酚和对氨苯丙酮。
2.吸入中毒者应立即移至通风场所,施行人工呼吸、吸氧。
误服中毒者在经上述处理后进行催吐并用大量10%硫代硫酸钠、1:5000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溶液洗胃。
3.轻度中毒者口服二甲氨酚180mg或对氨苯丙酮90mg。
较重中毒者立即肌注二甲氨酚0.4g。
重度中毒者立即肌注二甲氨酚0.4g,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0g,必要时l小时后重复半量。
使用此类药者严禁再用亚硝酸类药品,防止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过度。
【习题】(一)简答题1.化学物质中毒进行催吐时,需要注意什么?2.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药物治疗?机制是什么?3.氰化物中毒治疗应使用哪些药物?作用机制是什么?(二)病例分析患者,男性,65岁,昏迷半小时,半小时前晨起其儿子发现患者叫不醒,未见呕吐,房间有一煤火炉,患者一人单住,昨晚还一切正常,仅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未用其他药物,未见异常药瓶。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无肝、肾和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8℃,P98次/分,R24次/分,Bp160/90mmHg,呼之不应,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未触及,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樱桃红色,颈软,无抵抗,甲状腺(-),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无杂音,肺叩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克氏征(-),布氏征(-),双巴氏征(+),四肢肌力对称。
讨论:1.该患者的临床诊断。
2.该患者还应做哪些检查方可明确诊断?3.该患者的治疗用药如何选择?如何制定用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