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检验规范
WI-QC-IQC-052IQC-油墨检验指导书
![WI-QC-IQC-052IQC-油墨检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d2f8525aaea998fcc220eff.png)
缺陷类别 CR MA MI ● ● ● ● 旋转粘 度计 目视
外包装箱有破损、变形、受潮. 标签与实物不符. RoHS材料:外包装箱和开箱后的最小包装必须有RoHS 标识. 颜色,光泽与样品不一致。 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油墨的粘度 是否合格。
2 3
RoHS标识 外观检验
4
粘度
●
5
渗色性
将油墨置于滤纸上经一定时间 后,观察滤纸吸收油墨渗出的油 圈上是否带色,以检视油墨渗色 情况。 油墨脱离墨辊的离散情况是否合 检查时参照样板, 以承认书所提供数 格。 据为依据。 对油墨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冻和加 热试验,观察油墨是否有胶化情 况或反粗现象。
●
调墨刀、 定性滤纸 AQL 无 棉纱、秒 表 擦洗溶剂 油墨粘性 仪 流动度测 定仪、调 墨刀、直 尺。
6
飞墨检验
●
7
稳定性
●
8
着色力
以定量标准白墨将试样和标样分 别冲淡,对比冲淡后油墨的浓度 是否合格。
调墨刀、 不锈钢片 制刮片、 ● 刮样纸.分 析天平, 圆玻璃片
缺陷类别
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二.特殊检验项目 抽样为MIL-STD-105E G抽样方案或按具体规定数量抽样
检验工具
CR MA MI目检验时要求客户提供材料规格书、样品、工装具及可靠性试验申请,我司方 可作上述特殊项内容检验,如客户未能满足我司要求,则视客户认可接受此物料常规检验质量
来料检验规范(SIP)
文件名称 规格型号 拟 制 缺陷类别 AQL 油墨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 审 CR 0 本 核 MA 0.4 MI 1.5 A0 页 码 第1页 共1页 2012-8-8 修定日期 批 准 检验工具 检 登 查 录 量 数
15油墨验收标准2011-1-19
![15油墨验收标准2011-1-19](https://img.taocdn.com/s3/m/589a4165f5335a8102d220bd.png)
FLD 编号:FLD-01-2011凹版印刷油墨质量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双向拉伸聚酯(BOPET)、双向拉伸尼龙(ON)、吹塑聚乙烯(PE)等塑料薄膜的印刷油墨。
2.油墨的分类2.1 油墨分表印油墨和里印油墨两类。
2.2 油墨包括有黑、兰、红、黄、白、金、桃红、群青等多种颜色。
3.技术要求3.1油墨外观应为粘稠状流体,无分层、严重沉淀,轻微搅拌后流动均匀,不含机械杂质和凝胶块。
3.2油墨的颜色应与厂商提供的色标卡颜色一致。
3.3 标识:完整清晰的合格证标签,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供应商名称、重量、有效合格证。
3.4 重量与合格证标签的相符。
3.5 油墨在承印物上附着良好,印刷时粘胶带粘接合格;复合时,油墨处的剥离强度满足规定的材质结构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3.6 固含量测试合格,粘度测试合格。
3.7 溶剂释放效果良好,在正常印刷工艺条件下,残留溶剂合格。
3.8里印油墨之表面对粘合剂(溶剂型、无溶剂型)的亲润分散性良好,在正常工艺条件下,外观无白斑。
3.9在正常印刷工艺条件下,薄膜的印刷面无异常异味,油墨层无“反粘”现象。
3.10 耐老化:印刷膜(或复合膜)在自然光照条件下7小时,不褪色。
3.11 耐热性:对于PET、ONY, 250℃、0.2Mpa、1.5S;对于OPP, 180℃、0.2Mpa、1.5S;对于PE, 160℃、0.2Mpa、1.5S。
在上述热封条件下,油墨不变色。
3.12耐内容物性:装上用户要包装的等量内容物,在90~100℃条件下敞盖杀菌1小时,油墨层无脱落、迁移、分层及揉搓后不分层,包装内容物在60~70℃热灌装后,表印后油墨不粘连,不退色。
即判定为合格。
4.检验规则4.1 原材料进厂后由物料部通知质保部进行入厂验证。
4.2每批原材料按富利达公司《检验规范》规定的抽样方法,对合格证标识进行验证。
4.3外观的检验由质保部不定期在机台使用时进行抽检,原则上两次抽检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个月;车间在油墨的使用时如发现异常问题,质保部应在接到通知的24小时以内会同有关部门加以确认。
油墨质检报告
![油墨质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9704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2.png)
油墨质检报告
报告编号:INK-2022-001
报告日期:2022年3月15日
检测单位:XXX质检中心
检测标准:GB/T 25457-2010
1、检验目的
本次检测旨在对样品进行质量评定,判定其是否符合GB/T 25457-2010《油墨及相关涂料珠光涂料用颜色测定规范》要求。
2、检验样品
样品编号:INK2022-001
样品名称:黑色胶印油墨
生产日期:2022年1月5日
生产厂家:XXX印刷有限公司
3、检验结果
3.1 外观质量
样品外观色泽均匀,无颗粒状物,无气泡、皮膜、白点、溢出等现象。
3.2 颜色测定
样品颜色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编号 | 颜色系数(K/S值)
---|---
INK2022-001 | 1.562
符合GB/T 25457-2010标准中对黑色胶印油墨的K/S值要求(≥1.5)。
4、结论
样品INK2022-001黑色胶印油墨经GB/T 25457-2010标准的测定,其外观质量良好,颜色系数测定符合要求,检测结论为:合格。
检测人员:XXX
审核人员:XXX
附:样品照片
(此处插入样品照片)。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650b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e.png)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标题:油墨控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油墨控制管理是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建立规范的油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墨采购管理1.1 确定油墨品牌和型号: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印刷机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油墨品牌和型号。
1.2 质量检验:在油墨到货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颜色、粘度、干燥速度等指标。
1.3 存储管理:将油墨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或者受阳光直射。
二、油墨配制管理2.1 配制标准: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印刷机的特性,确定油墨的配制标准。
2.2 混色管理:控制好油墨的混色比例,避免浮现色差。
2.3 混合均匀:在配制油墨时,要确保各种颜色的颜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浮现颜料沉淀或者分层现象。
三、油墨使用管理3.1 油墨调试:在使用油墨前,要进行油墨调试,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控制用量: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生产工艺,控制好油墨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3.3 清洗保养:及时清洗印刷机的油墨系统,保持系统清洁,延长设备寿命。
四、油墨废弃管理4.1 废弃处理:对于废弃的油墨,要及时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2 回收利用:可以考虑对部份废弃油墨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4.3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油墨废弃物,保持生产环境整洁。
五、油墨质量监控5.1 质量检测:定期对油墨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
5.2 质量记录:建立油墨质量记录档案,追溯油墨的使用情况。
5.3 持续改进:根据油墨质量监控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油墨质量和生产效率。
结语:建立规范的油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印刷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希翼通过对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认真执行,印刷企业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2af61cff00bed5b9f31df2.png)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
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
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1. 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呈90°。
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
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
凹版油墨标准
![凹版油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e1a3047fd5360cba1adbb0.png)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 —————————————————————————————化工材料内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细度μm粘度s(25℃)固含量% 着色力% 初干性%附着牢度%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 ≥25 ≥20 95~100 25~50 ≥93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油墨进料检验规范
![油墨进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417eb1f81c758f5f71f67bd.png)
1、目的
规范油墨的检验方法及标准
2、适用范围
丝印用油墨进料时的检验
3、定义
油墨指我厂所用的各类油墨、油漆、稀料、助剂等
4、职责
品管部严格按本规范进行检验作业
5、作业内容
按《品管部检验抽样方案》进行检测,检验项目及标准如下:
备注:进料时,IQC对公司采购进的油漆和油墨进行检验,对有效期进行确认.油漆、油墨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初始采购进的油漆和油墨的有效期不可少于10个月,如产品进到公司时有效期少于10个月,则要求供应商退回货品,重新送货。
6 、REACH/ROHS检测报告
油墨供应商必须每年提供REACH/ROHS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由品管部存档。
油墨耐酒精测试标准
![油墨耐酒精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615f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d.png)
油墨耐酒精测试标准
油墨耐酒精测试是指在印刷油墨的应用过程中,油墨在遇到酒精时的稳定性和
耐久性测试。
酒精在印刷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油墨的耐酒精性能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持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油墨耐酒精测试的标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油墨耐酒精测试前,需要准备测试样品和测试设备。
测试样品应选
取代表性的油墨样品,测试设备包括酒精、玻璃棒、玻璃片等。
其次,进行测试时,首先应将玻璃片用酒精擦拭干净,确保表面无污染物。
然后,取适量的油墨涂抹在玻璃片上,利用玻璃棒均匀涂抹,形成一定厚度的油墨膜。
接着,将涂有油墨的玻璃片放置在通风处,待油墨表面干燥后,用酒精浸泡玻
璃片表面。
在浸泡一定时间后,观察油墨表面的变化,包括脱落、变色、起泡等情况。
最后,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评定。
油墨表面出现脱落、变色或起泡等现象较少的,可以认为其耐酒精性能较好;反之,则表示其耐酒精性能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油墨耐酒精测试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方法操作,确保测
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不同类型的油墨可能具有不同的耐酒精性能,因此在进行测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参数。
综上所述,油墨耐酒精测试是印刷行业中重要的质量检测手段之一,通过测试
可以评估油墨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正确进行油墨耐酒精测试,有助于提高印刷品的质量,保障印刷品的持久性,对于印刷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油墨耐酒精测试标准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升油墨质量,推动印刷行业的发展。
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
![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3aef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e.png)
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油墨耐磨性是指油墨在受到摩擦或磨损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其色彩和质量不受影响的能力。
油墨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标识等行业,因此其耐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为了保证油墨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以便对油墨产品进行评估和检验。
首先,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橡皮擦法、磨损试验机法、砂轮磨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出不同的使用场景,如书写、摩擦、磨损等,从而全面评估油墨的耐磨性能。
同时,测试条件也需要详细规定,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需要规定评定指标和标准数值。
评定指标主要包括颜色变化、光泽度变化、磨损面积等,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油墨在受到磨损时的表现。
标准数值则是对这些指标的具体要求,例如颜色变化值不得超过多少,光泽度变化值应在多少范围内等,这些数值可以作为评估油墨耐磨性能的依据。
另外,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样品的制备和试验过程。
样品的制备应符合实际使用情况,包括不同类型的油墨、不同基材的印刷品等。
试验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括试验设备的校准、试验操作的规范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需要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报告进行规定。
评定应根据标准数值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判断油墨的耐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报告则应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评定结论等内容,以便对油墨产品进行溯源和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油墨耐磨性测试标准是保证油墨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其制定需要明确测试方法和条件、规定评定指标和标准数值、制定样品制备和试验过程规定、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和报告规定。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有效评估油墨产品的耐磨性能,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油墨检测报告
![油墨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b66e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7.png)
油墨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旨在对市面上常见的油墨产品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用户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检测范围。
本次检测主要针对常见的印刷油墨、墨水和打印油墨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UV油墨等。
三、检测方法。
1. 检测油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分析。
2. 检测油墨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进行分析。
3. 检测油墨的印刷性能,包括附着力、耐磨性等指标的测试。
四、检测结果。
经过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油墨样品A的VOC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存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过高的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2. 油墨样品B的重金属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风险,不符合安全要求。
3. 油墨样品C的印刷性能较好,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五、建议。
1. 针对油墨样品A存在的环保问题,建议生产厂家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2. 针对油墨样品B存在的安全隐患,建议生产厂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减少重金属含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
3. 对于油墨样品C,建议生产厂家继续保持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油墨检测,我们发现了部分油墨产品存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发现了部分优质油墨产品。
希望生产厂家能够重视检测结果,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油墨产品。
七、致谢。
感谢各位参与本次检测的厂家和合作伙伴,感谢他们对本次检测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油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油墨检验规范
![油墨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88c47c8e9951e79a892700.png)
4.1银胶类
检验项目
质 量要求
测试仪
检验方法
备注
体积电阻率
1.M/S用银胶:体积电阻率<20mΩ/sq/25μm
2.ITO用银胶:体积电阻率<40mΩ/sq/25μm
如适当超过公差,以生产适用为原则)
万用表
千分表
卡尺
a.使用我司定作之标准银胶测试网版(250-300目),用黄刮刀印刷一刀于Mylar材料上。
易燃液体类化学品
粘度
LS-415C-KC2:350+50 d.pas
LS-504ET-3:450+50d.pas
其他未规定之银胶以样品评估或满足生要求为依据
RION
冰箱取出回温1小时以上,搅拌机或调墨刀搅匀10分钟后放置15分钟,用VT-04,2号阻体测试,测试温度:25+/-3℃,<80%RH
印刷效果
b.剪切25mm宽度mylar材料贴合于粘胶面,2KG滚轮来回碾压2次;
c.静置20MIN,沿贴合胶面180度方向使用弹簧拉力计匀速拉动胶面,记录拉力波动范围值。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剥离力
双面涂胶之180°剥离力应大于1kg/25mm。
弹簧拉力计
a.将粘胶分别印刷于mylar材料上、ITO FILM上或ITO GLASS及绝缘油墨上;
b.剪切25mm宽度mylar材料贴合于粘胶面,2KG滚轮来回碾压2次;
c.静置20MIN,沿贴合胶面180度方向使用弹簧拉力计匀速拉动胶面,记录拉力波动范围值。
*绝缘性
绝缘电阻大于200MΩ
绝缘表
a.印刷于线路银胶表面上;
测不相连的两平行银胶线路绝缘电阻。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faf83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9.png)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控制是印刷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成本。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制定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墨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质量要求和监测方法。
二、标准操作流程1. 油墨配制1.1 确保使用的油墨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1.2 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量油墨原料,避免误差。
1.3 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油墨的混合和搅拌,确保颜色均匀。
1.4 对配制好的油墨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粘度、颜色、干燥时间等指标。
2. 油墨供给2.1 确保油墨供给系统的清洁和密封性,避免杂质和氧化。
2.2 定期检查和维护供墨设备,确保油墨供给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3 对供墨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油墨的用量和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4 对供墨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避免油墨积累和堵塞。
3. 油墨应用3.1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种类和配色方案。
3.2 控制油墨的施加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确保印刷效果的一致性。
3.3 定期检查印刷机的油墨传递系统,确保油墨的均匀施加。
3.4 对印刷品进行抽样检验,包括颜色、清晰度、附着力等指标。
三、质量要求1. 颜色一致性油墨的颜色应与样品或标准色卡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色差。
2. 干燥时间油墨的干燥时间应符合印刷品的要求,避免因干燥不完全而造成印刷品粘连或模糊。
3. 附着力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避免脱落或剥离。
4. 光泽度油墨的光泽度应符合印刷品的要求,避免过于暗淡或过于亮眼。
5. 环保要求油墨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监测方法1. 油墨配制质量检验通过粘度计、色差仪、干燥时间测试仪等设备对油墨进行检测。
2. 油墨供给稳定性监测通过油墨供给系统的压力计、流量计等设备对供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3. 油墨施加量控制监测通过印刷机上的油墨传递系统的传感器和仪表对油墨的施加量进行监测。
油墨检验标准
![油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a4a1946bec0975f465e2e2.png)
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1046-91凹版塑料薄膜油墨以及GB/T13217.1~13217.8-91凹版塑料油墨这3个标准检验油墨,不同油墨品种因后加工工艺与要求差异很大,进行检验的项目也有所区别。
表面张力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CTF,待干燥后,用3.8×10-2N/m的表面张力处理液(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体积比)=54.0:46.0)在墨膜上涂布6cm2,在2秒内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的表面张力值达到3.8×10-2N/m。
溶剂残留量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一般取面积为200cm2的样品上海光华,置入输液瓶中用反口塞紧,在80±2℃的恒温烘箱中保温30分钟,用注射器抽取1ml瓶中的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
凹印油墨的行业标准规定烘箱的温度是50±1℃乳品包装,但是GB/T 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复合膜、袋的标准中规定的是80±2℃,我们建议采用后者。
其他技术指标与检验方法油墨的光泽度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在印刷基材上用丝棒刮样,待干燥后,在固定光源的照射下,采用光电光泽度计来测定试样与标准面反射光量度的比值唐山玉印,来表示试样油墨的光泽度(标准面反射光的能量为100%)。
供水/润版在实际油墨样品的比较中,常将不同的油墨同时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在光线明亮处,对比墨膜的光泽度。
抗粘连性能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绿色印刷,放置2分钟,相对折叠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将此体系置于50±1℃的烘箱中,压上2kg砝码放置2小时后,打开对折部分观察印迹粘连的情况。
在实验中防伪印刷,可以将多个油墨样品进行制样后共同比较。
随着现在印刷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油墨的抗粘连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几大胶印油墨最新国家与行业标准
![几大胶印油墨最新国家与行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a984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labeling products Offset printing ink技术内容一、产品中不得人为添加表1中所列的物质表1 产品中禁止人为添加物质三、产品使用的矿物油中芳烃的百分含量应小于3%。
四、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表2要求表2 油墨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五、企业应向使用方提供符合GB 16483要求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六、产品中所使用的植物油含量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植物油的含量要求七、发布时间:2007/11/02,实施时间:2008/02/01.检测检验标准与方法1.取样标准: GB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在101.3 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3.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4.GB/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GB/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6.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7.GB/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8.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9.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GB/T 2624-2012 单张纸胶印油墨》Sheet-fed offset ink单张纸胶印油墨产品技术要求一、本标准代替GB/T 2624-2003、GB/T 3598-1999;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油墨检测SOP
![油墨检测SOP](https://img.taocdn.com/s3/m/d1833521bd64783e09122b2c.png)
1-适合不同体系液体油墨的承印基材2-试样3-标样5.2着色力的检测5.2.1 检测工具5.2.1.1 刮样纸80g/㎡胶版印刷纸(符合QB/T1012-1991中的A等级)规格210mm×70mm,顶端往下130mm处有20mm宽的黑色实体横道。
5.2.1.2 同系列的白墨和黑墨5.2.1.3调墨刀5.2.1.4 称量瓶:容量50ml5.2.1.5分析天平,精度为0.001g5.2.1.6刮片5.2.1.7 擦洗溶剂:不同体系液体油墨使用同系专用溶剂。
5.2.2 检验条件5.2.2.1 检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5.2.2.2 检视面色时,应在入射角45°±5°的D65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5.2.3 检测步骤5.2.3.1 在分析天平用称量瓶称取1g试样油墨和10g白墨,用同样方法,相同比例,称取标样油墨和白墨,用调墨刀充分调匀。
5.2.3.2 冲淡调匀的油墨,取少量标样,至于刮样纸的左上方,取少量试样,至于刮样纸的又上方,相邻但不相连,用刮片自上向下刮至墨长80mm~100mm,减小刮片内角角度,使油墨涂成较厚的墨层,如图2所示:1-刮样纸;2-冲淡试样;3-冲淡标样;4-厚墨层5.2.3.3观察试样与标样的面色、墨色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改变试样的白墨用量,至冲淡样与标准样达成一致,按式1计算,得出着色力的百分比;5.2.3.4 刮样后,以30s内观察的墨色为准。
5.2.4 检测结果着色力的公式按式(1)进行计算S=D/C×100 (1)式中:S—着色力百分比(标准样为100%)D—冲淡试样中白墨的用量,单位为克(g)C—冲淡标样中白墨的用量,单位为克(g)5.3细度的检测5.3.1 检测工具5.3.1.1 调墨刀5.3.1.2 0um~50um的刮板细度仪5.3.1.3 棉纱5.3.1.4擦洗溶剂:不同体系液体油墨使用同系专用溶剂。
油墨 标准
![油墨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c82e89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9.png)
油墨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1. 引言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液体或粉末,用于通过印刷技术将图像或文本传输到印刷媒介上。
在印刷行业中,油墨质量的标准化非常重要,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色彩准确性和持久性。
因此,制定、执行和遵守油墨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墨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2. 油墨标准的制定制定油墨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家标准化组织(如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
制定标准的过程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2.1 确定标准的需求制定油墨标准之前,需要明确标准的需求。
这通常通过调查和研究油墨行业的相关方面得出,包括油墨的用途、应用领域、所需特性等。
2.2 召集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召集油墨行业的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
这些专家来自于油墨制造商、印刷公司、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他们将共同讨论和制定油墨标准。
2.3 制定标准草案专家委员会根据评估和讨论的结果,制定油墨标准的初步草案。
草案通常包括油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色彩准确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并对相关测试方法进行规定。
2.4 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制定的标准草案需要公开征求相关行业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征求意见,可以收集到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修订和完善初稿。
2.5 正式发布标准经过多轮修订和讨论后,油墨标准的最终版本将被正式发布。
这将成为行业内油墨质量的参考标准。
3. 油墨标准的执行油墨标准的执行涉及三个主要方面:油墨制造商、印刷企业和监督机构。
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责任。
3.1 油墨制造商的责任油墨制造商是油墨标准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他们应确保其生产出的油墨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标,制造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接收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生产出的油墨品质稳定。
油漆油墨检验规范
![油漆油墨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9ec94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a.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
1、抽样方案
按GB/T2828.1-2012 (AQL:主0.65 次1.0)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
15 2、检验依据
检验卡、油漆油墨检验规范
3、检验流程
仓库开立送检单至IQC,IQC接送检单后应对产品标识单品名,型号及判定状态进行初步核对,若出现品名,型号或不合格产品直接做退货处理(外购产品除外),并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部门进行确认并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环保检查
若有需要,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
5、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
A、主要缺点:材料错误、油污、凝固、杂色、等不良现象。
B、次要缺点:颜色稍有差异等轻微不良现象。
6、颜色检验
参照检验卡抽取数量,对来料进行颜色调配试验,检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IQC检验记录表。
7、保质期检验
参照产品外包装生产日期和佳使用日期,对来料进行日期核对,检查是否一致并记录。
8、负荷检查
产品试验后是否能够保证使用3M胶带3次拉拔无脱漆现象。
9、判定、处理
依据检验卡对检验结果参照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进行综合判定,完全符合
要求则在产品识别标识单判定为合格并签名确认,若产品状况出现任一条件不相符超过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应判定为不合格处理,描述不合格原因并附不合格样品装订于产品识别标识单左上角,加盖红色NG印章。
随货移至不合格品区域,立即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领导进行审批,并将审批后异常通知单分发相关单位办理退货处理、如实对送检单进行判定返送仓库,并对各项检验状况记录于IQC 检验记录表报上级审批后存档。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课件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4154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0.png)
试验操作
显微镜观察
将制好的样品放在显微镜 下,调整焦距和光源强度 ,使观察到的油墨样品清 晰可见。
测微尺测量
使用测微尺对观察到的油 墨样品进行测量,记录每 个测量点的数据。
重复试验
对同一油墨样品进行多次 试验,以获得更准确的数 据。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 平均值、标准差等。
超声波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 由于超声波法不受油墨粘度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 油墨的细度检测。但是,超声波法的设备成本较高,对于 一些小型企业而言可能难以接受。
03
油墨细度检验流程
准备工作
01
02
03
仪器准备
准备好油墨细度检验所需 的所有仪器,如显微镜、 载玻片、盖玻片、测微尺 、天平等。
案例三:油墨细度与印刷质量的关系
总结词
油墨细度与印刷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 系,油墨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印刷质 量产生不利影响。
VS
详细描述
油墨细度过低会导致印刷过程中出现堵塞 、起泡、干燥不均匀等问题,影响印刷质 量和效果;而油墨细度过高等于或小于网 目数时,会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和色彩效 果。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油墨品种和品牌 时,需根据印刷品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适 合的油墨细度。
油墨细度检验的重要性
油墨细度对于印刷过程和印刷效 果具有重要影响。
细度高的油墨流动性好,易于印 刷,但过高的细度可能导致油墨 干燥缓慢,影响印刷品的干燥和
色彩鲜艳度。
细度低的油墨流动性较差,但干 燥较快,适合用于需要快速干燥
的印刷品。
油墨细度检验标准与规范
油墨细度的检验应遵循相关的标准与 规范,如ISO 1596-1998《印刷油 墨细度的测定方法》。
油墨检验操作规程
![油墨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0e3f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d.png)
油墨检验操作规程油墨检验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手段,用于保证油墨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下面是一份油墨检验的操作规程,共1200字。
一、检验目的油墨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油墨样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油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范围油墨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油墨的颜色、光泽度和透明度检测;2. 油墨的干燥时间和流变性质检测;3. 油墨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检测;4. 油墨的pH值、挥发物含量和溶解性检测;5. 油墨的墨层附着力、耐磨性和耐候性检测;6. 其他油墨质量指标的检测。
三、检验设备和试剂1. 光电比色计、光泽度仪和透射仪;2. 干燥时间测定仪和流变仪;3. 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显微镜;4. pH计和挥发物检测仪;5. 黏度计和离心机;6. 其他必要的设备和试剂。
四、检验方法1. 油墨颜色、光泽度和透明度检测方法:(1) 取适量油墨样品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中;(2) 使用光电比色计测定油墨样品的颜色;(3) 使用光泽度仪测定油墨样品的光泽度;(4) 使用透射仪测定油墨样品的透明度。
2. 油墨干燥时间和流变性质检测方法:(1) 将适量油墨样品均匀地涂覆在标准试纸上;(2) 将试纸置于干燥时间测定仪中进行干燥,并记录干燥时间;(3) 使用流变仪测定油墨样品的粘度和黏度。
3. 油墨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检测方法:(1) 将适量油墨样品稀释后放入激光粒度分析仪中;(2) 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油墨样品的粒径分布;(3) 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油墨样品的颗粒形态。
4. 油墨pH值、挥发物含量和溶解性检测方法:(1) 将适量油墨样品与水混合均匀后,使用pH计测定油墨样品的pH值;(2) 使用挥发物检测仪测定油墨样品中挥发物的含量;(3) 将适量油墨样品放入溶液中进行溶解度试验。
5. 油墨墨层附着力、耐磨性和耐候性检测方法:(1) 使用划格试验仪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测定油墨样品的墨层附着力;(2) 使用耐磨仪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测定油墨样品的耐磨性;(3) 使用人工气候箱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测定油墨样品的耐候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静置20MIN,沿贴合胶面180度方向使用弹簧拉力计匀速拉动胶面,记录拉力波动范围值。
*绝缘性
绝缘电阻大于200MΩ
绝缘表
a.印刷于线路银胶表面上;
测不相连的两平行银胶线路绝缘电阻。
4.5彩色油墨类
检验项目
品质要求
测试仪
检验方法
c.space dot橡皮擦来回擦拭.不脱落,整块绝缘则以3M810胶带做破坏测试
1.根据供货商指定或我司规定用途印刷于相关材质上测试附着力
2.特殊绝缘烘干以材料规格为准
绝缘性
绝缘电阻值>200MΩ
100V兆欧表
.Mylar材料上印刷银胶线路烘干后,再印刷整面绝缘.
b.250目测试网版印刷整面绝缘.
油墨检验规范
1.目的:
为有效控制外购物料的品质,确保验收作业的顺畅,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2.适应范围:
适应以下物料的检验
3.检验方式:
3.1,依GB/T 2828.1-2003/ISO 2859-1:1999一般Ⅱ级检验标准抽取样品数,AQL值:MAJ1.0 MIN2.5 CR:0.0。
3.2,目测及设备测试等。
印刷中无易干版渗透现象
目测
观察粗细线路,静置5~10分钟
印刷应无干版和难印.
4.2耐酸油黑类
检验项目
品 质 要 求
仪测试
检验方法
备 注
外观
采用合适容器密封包装,无泄漏,且贴有相应的安全标识。油墨稠稀均匀.无杂质.沉淀.无异味
目测
原罐检测
粘度
200-300d.pas
目测
搅拌机或调墨刀搅匀10分钟后放置15min,测试温度:25+/-3℃,<80%RH
b.剪切25mm宽度mylar材料贴合于粘胶面,2KG滚轮来回碾压2次;
c.静置20MIN,沿贴合胶面180度方向使用弹簧拉力计匀速拉动胶面,记录拉力波动范围值。
180°剥离力
双面涂胶之180°剥离力应大于1kg/25mm。
弹簧拉力计
a.将粘胶分别印刷于mylar材料上、ITO FILM上或ITO GLASS及绝缘油墨上;
备注
外观
采用合适容器密封包装,无泄漏,且贴有相应的安全标识。油墨稠稀均匀.无杂质.沉淀.无异味
目测
原罐检测
易燃液体类化学品
粘度
TB1555C:100-250 d.pas
MTA-006:250-400 d.pas
VT-04粘度计
印刷效果
印刷应无干版.渗透.拉丝
目测
100目网版.绿刀印刷
初期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
大于2.5Kg/c㎡(如超出公差,以适用生产为原则)
印刷效果
印刷时应无渗透.无干版,锯齿,无透空。
目测
350目网版.蓝刀印刷。
表面硬度
表面硬度应大于2H
2H铅笔
过MV用铅笔的45度角用力划过线路。
铅笔尖应无尖棱角。
附着力
应在我司现用之各种ITO材料之导电面附着良好
3M810胶带
蚀刻效果
酸蚀时不易脱墨.碱蚀时易除去.不留污物,表面电阻无明显变化
目测、万用表
备注
外观
采用合适容器密封包装,无泄漏,且贴有相应的安全标识。油墨稠稀均匀﹑无杂质、无结块和沉淀
目测
搅拌机或调墨刀搅拌10分钟后直接目测
*硬度
2H铅笔划过彩色油墨后不脱落
2H铅笔
用铅笔以45度角用力划过线路。
铅笔尖应无尖棱角。
粘度
60-300 d.pas
VT-04
搅拌机或调墨刀搅匀10分钟后放置15min,粘度100以下用1#阻体,100以上,2#阻体测试,测试温度:25+/-3℃,<80%RH
4.检验标准及方法:
4.1银胶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测试仪
检验方法
备注
体积电阻率
1.M/S用银胶:体积电阻率<20mΩ/sq/25μm
2.ITO用银胶:体积电阻率<40mΩ/sq/25μm
如适当超过公差,以生产适用为原则)
万用表
千分表
卡尺
a.使用我司定作之标准银胶测试网版(250-300目),用黄刮刀印刷一刀于Mylar材料上。
*印刷效果
印刷中无易干版及渗透、透空现象。
目测
用300目网版印刷,如油墨配有稀释剂,可按比例加入稀释剂后再印刷
*附着力
覆盖在其它厂牌油墨上无裂开﹑附着不良现象,彩色油墨在各种PC或PET上附着良好
3M810
测试胶带
目测
(1)面版材料上用350目网版印刷各种厂牌的彩色油墨烘干,测试附着力。
(2)再用350目印刷待检验油墨于各种厂牌彩色油墨上烘干.
4.3保护胶类
检验项目
品质要求
测试仪
检验方法
备注
粘度
300-500 d.pas
粘度计
搅拌机或调墨刀搅匀10分钟后放置15min,用VT-04,2号阻体测试,测试温度:25+/-3℃,<80%RH
外观
采用合适容器密封包装,无泄漏,且贴有相应的安全标识。油墨稠稀均匀,无杂质
目测
原罐检测
易燃液体类化学品
印刷效果
印刷时应无渗透,无干版锯齿、透空。
目测
按印刷条件烘烤后,材料表南无油污。
剥离效果
用粘尘笔易从ITO Glass或ITO Film导电面成片剥落,在产品表面不能留下污渍
目测
耐UV性
UV照射后,保护胶未被溶掉并易剥离
目测
按实际生产条件
耐高温效果
高温烘烤易撕开
目测
4.4粘胶类
检验项目
品质要求
测试仪
检验方法
AIKOH
a.将胶面背于Mylar上
b.用2.4 - 2.6Kg压力压截面为一平方厘米的铁块于需测试的胶带上1min。
c.以0.15mm/sec的速度拉起时的最大拉力表示。
特殊粘胶之粘性以材料规格或样品评估为准
180°剥离力
双面涂胶之180°剥离力应大于1kg/25mm。
弹簧拉力计
a.将粘胶分别印刷于mylar材料上、ITO FILM上或ITO GLASS及绝缘油墨上;
易燃液体类化学品
粘度
LS-415C-KC2:350+50 d.pas
LS-504ET-3:450+50d.pas
其他未规定之银胶以样品评估或满足生要求为依据
RION
冰箱取出回温1小时以上,搅拌机或调墨刀搅匀10分钟后放置15分钟,用VT-04,2号阻体测试,测试温度:25+/-3℃,<80%RH
印刷效果
手感
外观
采用合适容器密封包装,无泄漏,且贴有相应的安全标识。油墨稀稠均匀、无杂质。
目测
搅拌机或调墨刀搅拌10分钟
印刷效果
无气泡、干版和渗透现
象。
目测
钢网或丝网印刷
5、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相关表格
《内部品质异常联络单》
《IPQC检验报表》
测试胶带
a.将银胶印在每种类型的ITO导电面上。
b.印刷于ITO film上银胶烘箱烘130±5℃、40分钟;印刷于ITO glass上银胶烘箱烘160±5℃、50分钟。
c.用刀片在银胶上划"#"形伤口后,再用测试胶带用力粘在银胶线路上,以45度角快速撕起。
*仅有供货商指定或我司特定用于ITO的银胶须要印刷在ITO材料上。
硬度
铅笔划过银胶后银胶不脱落,不透空(ITO用银胶大
于3H。M/S用银胶大于2H)。
2H铅笔
3H铅笔
用铅笔以45度角用力划过线路
铅笔尖应无尖棱角
外观
采用合适容器密封包装,无泄漏,且贴有相应的安全标识。
罐装:无杂质、稠稀均匀﹑无结块﹑沉淀。
线路:线路光滑平整;应无明显分层现象
目测
罐装:搅拌机或调墨刀搅匀10分钟后目测线路:线路烘干后目测
c.黄刀刮一刀后烘干,连续
三次.
d.绝缘胶上再印刷银胶线路.
e.用兆欧表测绝缘性(测不相连上下两条银胶出线)。
印刷后绝缘总厚度为0.04mm
硬度
M/S使用绝缘2H铅笔划过绝缘胶后不脱落。T/P使用绝缘3H铅笔划过绝缘胶后不脱落。
2H铅笔
3H铅笔
用铅笔以45度角用力划过线路。
铅笔尖应无尖棱角。
弹性
印刷绝缘点应成形好.有一定弹性.但无明显响声
ITO银胶:L=100mm;W=1mm)
1.用于计算体积电阻率之银胶线路不能有明显干版、渗透、透空现象。
2.特殊电阻银胶或银碳胶之体积电阻率以材料规格为准或样品确认评估为准,以适用生产为原则。
附着力
银胶在ITO以及绝缘胶上不脱落;附印刷附着良好(如轻微脱落,以确认不影响质量或适用生产为原则).
3M810
4.6绝缘点类
检验项目
品质要求
测试仪
检验方法
备注
附着力
应在我司各种Mylar. ITO
FILM及ITO GLASS上
附着良好(如轻微脱落,以适用生产为原则)
橡皮擦
a.用250目线路测试网版,黄刀刮一刀(印七张)。
b.使用不同点径的网版印刷大小不同的space dot或将整块绝缘胶印刷在Mylar上,以及ITO蚀刻区和未蚀刻区及Glass背面或面版材料上。烘干条件:按生产实际烘干条件过UV,。
观察有无裂开,并用3M810测试该油墨在其它厂牌油墨有无附着不良.
根据供货商指定或我司生产使用分别印刷于PC或PET材料上
*寿命测试
PET油墨应大于100万次不脱落,PC油墨应大于10万次不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