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质控指标

合集下载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简版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简版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引言概述: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是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药物成分分析1.1 药物成分鉴定:通过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对药物的成分进行鉴定和确认。

1.2 成分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药物中各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二、药物纯度分析2.1 杂质检测:通过使用色谱分析、电泳分析等技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的纯度符合要求。

2.2 有害物质检测:对药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2.3 溶解度测定: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评估药物的溶解性能,确保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三、药物稳定性分析3.1 药物降解产物分析:通过使用质谱、色谱等分析技术,对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3.2 保存条件研究:通过对药物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药物的最佳保存条件,保证药物在有效期内的质量稳定。

四、药物制剂分析4.1 制剂成分分析:对药物制剂中各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制剂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4.2 制剂质量评估:通过对制剂的外观、溶解度、溶出度等进行测试,评估制剂的质量和性能。

五、药物质量控制体系建立5.1 质量标准制定: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临床要求,制定药物的质量标准,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5.2 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建立适用于药物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分析等。

5.3 质量控制流程建立:建立药物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规范,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总结: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涉及药物成分、纯度、稳定性以及制剂等方面的分析。

药剂科质控指标

药剂科质控指标

药剂科质控指标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公共部分见“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科室药事工作的考核细则”,每项指标达不到扣一分(每分扣绩效工资10元:责任到人的扣个人、无责任人的扣科室):一、药剂科质控指标:1、有与药事相关的各种管理制度、组织、流程、培训、演练。

2、制定本院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每年药品增减调整率≤5%。

3、制定本院的“高危位药品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精麻药品目录”和“抗肿瘤药品目录”、“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

4、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5、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6、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7、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8、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10、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11、临时采购抗菌药物每年不超过5次。

12、建立药品质控体系(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13、执行药品招标制度,无违规采购,供应商资质齐全。

14、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资质、工作记录)。

二、药房质控指标:1、质控小组(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2、药学人员熟练掌握与调剂相关的各种制度、流程、并有会议和检查记录。

3、处方(医嘱)总复核率100%(抽查100张处方)。

4、处方合格率≥95%(抽查100张处方)。

5、通用名使用率≥95%(抽查100张处方)。

6、年发药出门差错率<0.01%。

药剂科质控指标范文

药剂科质控指标范文

药剂科质控指标范文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质控在药剂科的工作中十分重要。

药剂科的质控指标是对药剂科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通过对质控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确保药剂科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药剂科的质控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品品质指标:包括药品的杂质限量、制剂的含量一致性、稳定性等指标。

对于每种药品都有规定的质量标准,药剂科需要进行抽样检测,并且要建立药品台账,进行药品采购和库存管理,确保药品的品质符合要求。

2.药品使用指标:包括药品使用率、合理用药指标等。

药剂科要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指南,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同时,药剂科还需要对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及时调整药品的采购和配送,以适应患者的需求。

3.药品配送指标:包括药品的配送准确率、配送时效性等。

药剂科要建立完善的配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及时准确地送达到各个临床科室。

在配送过程中,需要进行配送记录,并定期进行配送质量评估,及时纠正配送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配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药品废弃指标:包括药品的废弃率、废弃处理规范等。

药剂科需要对药品的过期和损坏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及时处理废弃药品,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要规范废弃药品的处理程序,确保废弃药品的安全处理。

5.药品信息指标:包括药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等。

药剂科要及时更新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目录、价格、使用指南等,确保医疗人员和患者能够准确获取需要的药品信息。

药剂科还需要管理药品文献资料,以便医疗人员进行参考和查询。

药剂科质控指标的监测和评价可以通过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测、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控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药剂科的质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此外,药剂科还应加强对质控指标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为药剂科的质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药剂科质控指标

药剂科质控指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公共部分见“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科室药事工作的考核细则”,每项指标达不到扣一分(每分扣绩效工资10元:责任到人的扣个人、无责任人的扣科室):一、药剂科质控指标:1、有与药事相关的各种管理制度、组织、流程、培训、演练。

2、制定本院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每年药品增减调整率w 5%3、制定本院的“高危位药品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精麻药品目录”和“抗肿瘤药品目录” 、“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

4、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5、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6、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7、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精心整理10、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11、临时采购抗菌药物每年不超过5次。

12、建立药品质控体系(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13、执行药品招标制度,无违规采购,供应商资质齐全。

14、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资质、工作记录)。

二、药房质控指标:1、质控小组(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2、药学人员熟练掌握与调剂相关的各种制度、流程、并有会议和检查记录。

3、处方(医嘱)总复核率100%(抽查100张处方)。

4、处方合格率》95%(抽查100张处方)。

....■■'■ I5、通用名使用率》95% (抽查100张处方)。

6、年发药出门差错率V 0.01%。

\ \ \ ]7、药品帐物相符率99.9%,有记录。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3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3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药剂科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部门,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制备、配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药剂科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药品采购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采购清单,明确采购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要求。

2.确保采购药品的来源合法、质量可靠,与药品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

3.建立采购药品的验收制度,对进货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药品及时退换。

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分类和分区储存制度,确保不同品种的药品分开储存。

2.定期对药品储存环境进行检测和监测,如温度、湿度等指标。

3.制定药品储存标准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三、药品制备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制剂配方和操作规程,确保制剂过程符合药典规定。

2.制定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3.建立药品制剂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备查相关制剂过程记录和质量检测报告。

四、药品配送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配送流程和责任制,确保配送及时、准确。

2.建立药品配送车辆和容器的洁净、卫生管理制度。

3.制定药品配送的记录和追溯制度,方便对配送过程进行检查和查找。

五、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对进货药品和制剂进行质量检测。

2.建立药品质量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3.制定药品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整改。

六、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2.加强药品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药剂科人员的安全意识。

3.建立药品不良事件和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和追溯不良事件的原因。

以上是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2)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其职责1、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简称质控小组):药剂科主任任组长,各组室组长及主管以上药师担任组员。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1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1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1引言概述: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药品质量控制标准1.1 物理性质:药品的外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是药剂科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药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外观要求,如颜色一致、无异味等。

1.2 化学成分:药品的化学成分直接关系到其疗效和安全性。

药剂科应根据药品的化学成分要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符合规定的成分含量。

1.3 纯度要求:药品的纯度是指药品中除有益成分外的杂质含量。

药剂科应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对药品进行纯度检测,确保药品纯度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标准2.1 生产工艺:药品的生产工艺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

药剂科应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合理的工艺验证,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2.2 质量控制点:药剂科应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的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

如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等。

2.3 检测方法:药剂科应建立合适的检测方法,对药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方法要准确可靠,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三、药品包装质量控制标准3.1 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药剂科应对包装材料进行选择和检测,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包装工艺:药剂科应制定合理的包装工艺流程,并进行工艺验证,确保药品包装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3.3 包装标识:药品包装上的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药剂科应对包装标识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标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药品储存质量控制标准4.1 储存条件:药品的储存条件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和有效期。

药剂科应制定合理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或变质。

4.2 储存容器:药剂科应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如密封瓶、铝箔袋等,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准则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准则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准则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药剂科质控检查表的准则,以确保药剂科的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药物质量和安全。

2. 检查表内容
质控检查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2.1 药剂科基本信息
- 药剂科名称
- 药剂科编号
- 质控检查表编号
- 检查日期
- 检查人员
2.2 设备状态检查
- 药剂科设备是否齐全
- 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设备保养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2.3 药物贮存检查
- 药房内药物储存是否符合规定
- 药物是否存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药物包装和标签是否完好
2.4 药物配制检查
- 药物配制工艺是否规范
- 药物配制区域是否清洁
- 药物配比准确性检查
2.5 药物发放检查
- 药物发放是否按照医嘱和规定进行
- 药物包装和标签是否正确
- 药物发放记录是否完整和准确
2.6 不良事件报告检查
- 不良事件报告是否及时上报
- 不良事件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 已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3. 使用指南
- 检查人员应按照质控检查表的内容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 检查结果应由质控部门复核,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以上为药剂科质控检查表的准则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填写。

---。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引言概述: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药品的调配、配送和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药品质量,药剂科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药品采购管理1.1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在药品采购过程中,药剂科应当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生产许可的药品供应商,确保采购的药品来源可靠。

1.2 严格执行采购程序药剂科应当建立健全的采购程序,包括制定采购计划、评估供应商、签订合同等步骤,确保采购过程合规、规范。

1.3 药品质量抽检药剂科应当对采购的药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药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避免采购到假冒伪劣药品。

二、药品储存管理2.1 分类存放药品药剂科应当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药品相互污染或交叉感染。

2.2 控制储存环境药剂科应当控制药品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影响。

2.3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药剂科应当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避免使用过期药品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三、药品配制管理3.1 严格遵守配制流程药剂科在进行药品配制时,应当严格按照配制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药品配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质量控制记录药剂科应当建立药品配制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配制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记录,为后续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3.3 配制后质量检查药剂科应当对配制完成的药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配制的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四、药品配送管理4.1 制定配送计划药剂科应当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确保药品能够及时准确送达各个临床科室。

4.2 配送过程监控药剂科应当对药品配送过程进行监控和跟踪,确保药品的配送过程安全可靠。

4.3 配送记录保存药剂科应当保存配送记录,包括配送时间、数量、接收人等信息,为药品配送的追溯和管理提供依据。

五、药品使用管理5.1 制定用药规范药剂科应当制定用药规范,明确药品的使用范围、剂量、频次等信息,避免患者用药错误。

药剂科质控督导检查细则

药剂科质控督导检查细则

1项不符扣2分
33 2
是否具有调剂差错防范措施;
1项不符扣2分
34 2
查出现调剂差错是否及时报告,并做 好记录(查差错事故登记本);
1项不符扣2分
35
2
差错防范
查发生差错的资料是否存档,如处方 复印件;
1项不符扣2分
36 2
查是否针对差错事件进行调查并提出 整改措施;
1项不符扣2分
37 2
查是否定期对差错进行总结,并持续 改进;
1项不符扣2分
41
2
业务学习
检查学习记录(时间、参加人员、学 习内容等);
1项不符扣2分
42 2
每月至少1次。
1项不符扣2分
总分 100
检查小组签名:
日期:
督导检查细则
检查发现的问题
整改建议
西药房扣:

查门窗结构是否严密,能否起到防 盗,防水、鼠、虫等效果。
1项不符扣2分
52
是否整齐;
1项不符扣2分
62
有无按剂型、药理分类摆放;
查药品摆放
72
查货架标签是否正确清晰;
1项不符扣2分 1项不符扣2分
82
对看似听似、一品多规、高危药品做 统一“警示标识”,符合率100%。
1项不符扣2分
92
是否集中摆放,无其他药品混放; 1项不符扣2分
检查部门: 西药房
年 月####医院药剂科质控督导检查细则
序号 分值 项目
基本要求
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 扣分
12
查墙壁、地面是否清洁;
1项不符扣2分
22 32 42
查环境
查各功能区(待验区、合格品区、不 合格品区、退货区、调配区、发药 1项不符扣2分 区)是否按要求摆放;

药剂科质控指标

药剂科质控指标

药剂科质控指标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公共部分见“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科室药事工作的考核细则”,每项指标达不到扣一分(每分扣绩效工资10元:责任到人的扣个人、无责任人的扣科室):一、药剂科质控指标:1、有与药事相关的各种管理制度、组织、流程、培训、演练。

2、制定本院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每年药品增减调整率≤5%。

3、制定本院的“高危位药品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精麻药品目录”和“抗肿瘤药品目录”、“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

4、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5、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6、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7、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8、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10、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11、临时采购抗菌药物每年不超过5次。

12、建立药品质控体系(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13、执行药品招标制度,无违规采购,供应商资质齐全。

14、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资质、工作记录)。

二、药房质控指标:1、质控小组(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2、药学人员熟练掌握与调剂相关的各种制度、流程、并有会议和检查记录。

3、处方(医嘱)总复核率 100%(抽查 100 张处方)。

4、处方合格率≥95%(抽查 100 张处方)。

5、通用名使用率≥95%(抽查 100 张处方)。

6、年发药出门差错率<%。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要求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要求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要求
1. 概述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是用于检查药剂科室在药品配制、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运行情况的一项工具。

通过全面、系统地检查,可以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改善药剂科的质量管理体系,确
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2. 检查表要求
以下是药剂科质控检查表的一般要求:
2.1 检查内容
- 药品配制环境的清洁卫生情况
- 药品配制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
- 药品、药品配制材料的存放和管理情况
- 药品配制操作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操作记录
- 药品配制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情况
- 药品质量控制的过程和结果
- 药品配制过程中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情况
2.2 检查频率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应定期进行,具体频率可根据药剂科室的实
际情况而定。

建议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重
点检查。

2.3 检查记录和整改
每次检查应当记录相关的情况和问题,并及时整理出问题清单。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
时解决和改善。

2.4 检查表的编制和更新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应由质控部门或专门的责任人负责编制和更新。

检查表的内容应与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药品质量管理
的要求相一致,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更新。

3. 结束语
药剂科质控检查表是提高药剂科质量管理水平和保证药品质量
的重要工具。

通过严格执行检查表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
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药剂科工作的科学、规范和安全。

药剂科质控检查标准

药剂科质控检查标准

药剂科质控检查标准药库部分1、库管、验收、养护、采购、药品会计职责分工明确,有相应的职责和制度。

2、执行药品遴选和新药引进审评制度,新药审批需有药师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执行。

3、临床临时使用的药品有临时采购审批程序。

4、成套低值易耗材(如吸痰器、雾化器、血压计等)有采购审批程序。

5、库管员根据各药房的采购申请,科学的制定采购计划。

交由药剂科审核后,呈阅主管院长审批同意后,由药品采购员进行采购。

6、严格执行《湖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应达到所有采购药品(以采购金额和品种数计)的95%以上。

7、因临床需要,确需采购非中标药品,需要有完备的审批手续。

8、在库药品摆放整齐划一,标识明确;环境整洁,有防尘、防鼠、防虫等措施;药品储藏的温、湿度符合有关规定,做到按药品性质分类储藏,并设有养护记录和温湿度检查记录。

9、采购药品的计划、票据、台账、采购审批表、验收等记录按时完成,保存完整。

10、遵循‘一品两规’要求,不得重复采购同一通用名称而规格剂型相同的药品超过两种。

11、设有医院药品处方集,确定本院的基本用药目录范围。

12、效期药品分类相对集中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每季度填写效期药品报表,囊括半年内的近效期药品。

13、特殊管理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柜、双人双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

14、按季度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中心药房、门诊药房部分1、有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2、门诊采用窗口式发药模式,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调剂过程有第二人核对,中心药房按日剂量发放病区注射剂、临时医嘱、和不可拆分的整包装口服药品。

3、效期药品分类相对集中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每季度填写效期药品报表,囊括半年内的近效期药品。

4、特殊管理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柜、双人双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

麻醉、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齐全、安全设施完备;明确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限,有权限的医生在药房有签名留样。

药剂科质控标准

药剂科质控标准

医院药学部关于成立药学部质控小组的通知
各班组:
为进一步规范药学部工作流程,提高药学部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特成立药学部质控小组.(附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刘光喜
副组长:谭敬红刘年开
成员:曾梅龙欢周罗瑛谭姣章胡格平秦卫刚周红玲程繁荣匡正元
工作要求:质控小组每月对各班组进行质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报科主任审核。

每半年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按得分高低评出前三名并奖励,奖金分别为600元、400元、200元,最低分处罚200元,检查结果并与年终评先评优挂勾.
工作安排:每个月由质控小组成员对药学部各班组进行一轮质控检查,具体安排
煎药室考核标准(100分)
中药房考核标准(100分)
制剂室考核标准(100分)
临床药学管理组考核标准(100分)
西药房考核标准(100分)
中心药房考核标准(100分)
加工组考核标准(100分)。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报告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报告

2017年第三季度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内容简介:一、质控指标:(一)全部药品库存周转天数(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四)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排名(六)药品使用金额排名(七)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八)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二、检查情况三、处方、医嘱点评分析一、质控指标:(一)全部药品库存周转天数7月为47.25天;8月为31.68天;9月为34.28天。

(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311.81% 20%,此项指标达标。

(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进一步严格控制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严格考核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我院3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95%,低于二甲标准60%,此项指标达标。

(四)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我院3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7.19DDDs,远高于二甲标准40DDDs ,此项指标未达标。

其中内一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14.04DDDs,比上季度略有增高,内一科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联用现象非常普遍,下一步要进一步控制抗菌药物联用以及抗菌药物疗程,降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排名1、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2、抗菌药物DDDs排名通过统计,我院2017年3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为70.4万元,占总用药金额(579.9万元)的12.1%。

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频度来看,排名前十位的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单环类、三代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氨基苷类、硝基咪唑类八个类别。

由上表可见,我院3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金额过大、未优先使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我院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宣传培训,严格监控临床应用,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六)药品使用金额排名(七)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3季度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由于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院3季度药占比继续明显下降,为30.50%,但距离目标值30%还有一点差距,还需继续努力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自治区二
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
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公共部分见“赤峰学院第二附
属医院对科室药事工作的考核细则”,每项指标达不到扣一分(每
1
2
3
4
5
似或相
6、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7、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
不超过5
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8、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10、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11、临时采购抗菌药物每年不超过5次。

12、建立药品质控体系(小组、职责、检查记录、会议记录、
分析、总结、整改、落实)。

13、执行药品招标制度,无违规采购,供应商资质齐全。

14、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资质、工作记录)。

1
2
3
4
5
6
7
8
9、病区(房)无需要使用的药品定期办理退药,有管理记录。

10、有药品分装的制度、设施、流程、记录。

11、审核处方人员资质符合要求,对不规范处方有:干预、沟通、
分析和整改。

12、严格“四查十对”,有第二人核对和双签字。

13、设用药咨询窗口并由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人负责、有记录。

14、有发药差错报告制度、流程、登记、分析、整改。

15、月报近效期药品预警,有记录。

16二级库药品有养护记录。

三、药库质控指标:
1
药品。

2
管理执
3
4
5
6
7
8、做好药品采购计划和药品在库养护工作,有养护记录。

四、临床药学质控指标:
1、协助药剂科做好科内教学、培训、和质控工作并做好记录。

2、协助药事委员会做好药品的遴选和淘汰工作。

3、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建立药物使用评价体系。

4、每两月编辑一份药讯。

5、收集药学资料做好药学咨询和用药指导工作。

6、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每季一小结,每年一总结。

7、参与临床查房、会诊、个体化和临床路径用药的制定,有记录。

8、做好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工作,有记录、干预、分析、总结、
整改。

药剂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