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论文模式创新论文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浅探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背景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因此,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上述精神,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地理思维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六大理念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达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效率,必须寻求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另外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学地理教材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增设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板块,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大充实。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参考模式来进行研究,让课改和课程标准在尝试中得到贯彻。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教育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改革要有实效,如果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再好的形式都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都是空谈改革。
既然课改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能否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摒弃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就直接影响课改的深入,直接关系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实现。
在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的实效性,在科学和谐的课堂下完成教学目标。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地理教学观认为”知识只能通过个人的经验与探索发现、建构,不能被训练或吸收。
”因而知识的习得是在一定的情境活动中实现的,所以应该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设定的,学习同时也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教育论文【课题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共6篇)第一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切实实施。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
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2.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
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探究精神。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初中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
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一把斧头,四川省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
(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实践论文
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摘要: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繁杂,教学难度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运用各种手段使之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是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结合作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重点的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实践0 引言高中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课程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大,而且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教学难度较大。
在现代高中教育中,由于地理教学侧重于解决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倡导通过探究地理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学好高中地理已成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素质的重要手段。
针对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高中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师教学应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创新者,而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1 突出学科特色,提高教学实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色。
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案例,都应当在区域背景下加以讨论。
讲究区域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属系统地理,体现综合性也至关重要。
必须使学生掌握从哪些联系上加以综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
2 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设计。
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还要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初中地理教师肩负的重任。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管理的权威者,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单纯的受教育地位。
这种权威式的教育关系,难以建立和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通关系,学生主体性、学习自主性的发挥难以实现。
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的分析符合新时期的理论动向,使学生在思维上有一个全新的概念。
高中地理课“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我以启发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仅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值与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相近时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气温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两者差别较大时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气温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
)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五十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由此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
因为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比自然变化模拟值高很多。
由此可知,近五十年来的气候变暖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自然因素影响。
)然后接着提问:人为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加以讨论。
最后同学们认识到: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通过上面的教学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在学法变革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创新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等为基础的,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阐释了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具优势,并结合地理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创新意识一、高中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具优势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要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科学知识,还需要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述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还要有独特的创新能力。
而高中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优势,因为地理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部分,还涉及到人文地理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它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将学科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1.教师深厚的知识底蕴有助于开展更具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
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要具备以下基本功:如课堂教学能力、板书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版图技能等。
但是只有具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能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比如,一些好的诗词,像《朝发白帝城》对长江三峡雄姿、《敕勒歌》对内蒙古草原景观的的描写,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到地理教学中,就能够大大增强地理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
在学习气旋、反气旋知识时,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判断出其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流动方向,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科中电磁学部分经常用到的左右手定则。
这样,教师巧妙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创新地理学科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创新地理学科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着重于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培养,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文章论述了创新地理学科教学手段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迫切需要,并在结合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如何使用创新教学手段的几点策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创新型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学生创新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其中空间智力必不可少。
地理学文理兼备,自然地理尤其“地球运动”一节具备强大的空间动态立体思维培养功能,必然能够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创新地理学科教学手段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进而为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服务,是地理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前苏联教育家沙塔诺夫指出:“教育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其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的创新,其中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们当前提高自身教学素质首先要躬行的要事。
事实上,在地理日常教学实践中,最常运用到、教学效果最明显的往往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也是我们地理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创新地理学科教学手段应当注重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的结合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较有流畅性、求异性、综合性和图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指导教师在创新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较强的针对性,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1、综合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促进思维的流畅性: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如果从正面难以突破,那就要颠倒过来考虑,就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想法。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提到,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非洲西部的海岸线和南美东部海岸线彼此吻合现象,打破“海陆固定论”这一思维定势,运用逆向思维这个锐利武器,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世纪的中国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灵魂。
而地理学是一门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科学,地理教学具有培养创新思维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就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学地理教学能力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多处反映出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关注。
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
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方式。
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然首先加强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地理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地理教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行为1.地理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地理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
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教学创新做起。
教学创新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探讨教学的得失成败,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
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
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了,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初探【摘要】高中地理新课改,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地理知识素养。
为学生构建“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新模式,成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学体系改革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主动参与合作竞争展现自己高中地理教师在充分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前提下,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构建好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合作竞争学习的新模式。
一、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高中地理新教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精神,在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等很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地减少教师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从而逐渐树立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1、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上主动获取信息如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轮廓特征,可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读图抢答拟出下面几个问题:“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哪些大洲的大陆?哪个大陆主要分布在寒带?哪个大陆主要分布在热带?”让学生抢答,激发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同时,加强新旧知识的纵向联系,温故而知新。
2、让学生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在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例,并指出不同的色彩表示不同的气候类型,再让学生观察图中各种色彩的分布地区,从而讨论、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同时,因材施教,不断地鼓励基础较差、读图较弱的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为他们设计难度较小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循序渐进,逐步培养他们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能否有效的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灵魂。
【关键词】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地理教学的需要。
以下为个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一、意识为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了解的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有了这种愿望和动机,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才有内在的动力。
1、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创新氛围课堂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养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课堂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来考虑。
2、鼓励大胆质疑,塑造创造性思维人格创造的大敌是因循守旧,迷信权威。
创造就是出新,出新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走这条路的前提则是对前人创造中不合理的成分的怀疑和否定。
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用尊重知识,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学风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组织学生围绕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营造竞争的气氛,集思广益,沿着疑虑深入研究,从而获得新发现。
3、贴近生活识“地”析“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地理学科教学具有时空跨度大,社会实践强,教学内容开放的特点。
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感知而提出问题,既能使学生在兴趣和视野范围内,从多角度、多侧面开拓思路,对已知信息比较分析、使知识迁移,又可使学生从某一点出发,寻求变异。
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
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地理兴趣论文
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地理兴趣摘要: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学习能力,联系实际选择合理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达到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规律的目的,最终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兴趣培养方法创新初中地理学科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一直是副科,始终不被大家重视,初中大多数学生的地理课,一直处在”没好好学,也没学好”的状况下。
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学法,让许多学生更加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呢?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能力1.把发现和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地理是文科,课堂是讲堂,知识主要由老师通过直接的告诉、直观的演示或精辟的概括后灌输给学生。
教师不是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发现,而是让学生”不劳而获”地知道了地理知识和规律,学生发现的机会让教师们无情地剥夺了。
其实,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地理知识往往蕴含在广阔的生活实际中,因此需要学生有一颗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而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发现能力,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细心呵护,大胆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把发现知识的机会留给学生。
2.要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课堂气氛的融洽,就要平时真心对待学生,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教学中尽量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情趣化,让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如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当课堂流程受阻时,用轻松的语言解除课堂的沉闷。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六篇(可供参考)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六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六篇【篇一】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跨度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确保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和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认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上课内容的充实、完整。
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课堂的引导环节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教学知识融入课堂的导入中,做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需要教师做到:(1)吃透教材,将教材、教参和参考资料融为一体,结合学生学情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将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设置,()如一级识记、二级理解、三级应用、四级拓展;(3)结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要顾及学习程度、等级不同的学生。
例如,在《中国地理》中要讲的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自己家族(3~4代)、社区人口的增长变化状况,初步了解其变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
这样可以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有效的补充和点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如,在《世界地理》中,地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短片展示,通过壮观的火山喷发、剧烈的地震以及模拟板块的运动过程等景象来吸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要确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将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有效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创新摘要:由于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地理科学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所以地理教师运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是必须的,大多数地理教师具有这种意识,因而能够做到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运用。
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创新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地理课程则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在运用专业语言上已经注意到学科语言的重要性,绝大多数教师注重运用地理语言阐释地理概念、说明地理事实、解释地理原理与规律。
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需要运用语言形式来表述和解释地理原理与规律,因而严谨性也是衡量地理教师语言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
调查反映,极少部分教师的地理语言还缺乏严谨性,这在今后的教师培训和研修中,还是要给予重视的。
1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特点1.1课前行为。
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前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准备工作。
他们都能够认识到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能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但是多数教师对学生情况分析不足,在讲解新课前,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没有做到量化的测试,因而其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就有可能失去针对性,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部分地理教师的教学取向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会考纲要和考试大纲,而不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来制定,这是“应试教育”的做法,应当逐步改观。
1.2课堂行为。
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讲解教学仍然是地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从问卷看,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学生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程式,多数学生赞赏讲解、活动、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提问方面,多数学生喜欢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而地理教师的提问存在的问题是:提问难度把握不住、提问缺乏针对性、提问后给出的思考时间比较短和问题随意性较大等。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很长一段时期,初中地理一直处于“副科”的尴尬地位而被普遍忽视;近几年许多地区将地理纳入“小中考”,学科地位有所回升,但是毕竟还属于“小科”。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实现高效课堂,这是摆在每一位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激趣导入、组织自学、精讲多练、反馈提高”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妙引入,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必须高度重视。
几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
现行教材非常讲究新课导入,能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设计精心,体现了趣味性的特点。
新课导入要紧扣内容,注重“新颖”“巧妙”。
其方式主要有“讲述故事式”“地理谜语式”“地理趣闻式”“地理诗歌式”“巧设悬念式”“警示忧思式”等。
在讲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我运用了“警示忧思式”导入。
“我们人类目前大量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用完了不能再生,因此用一点少一点。
据估算,全球的石油按目前的探明储量再有40年将用完,煤炭也只能维持人类100多年的使用。
全球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寻找新能源迫在眉睫。
那么新能源究竟在哪儿呢?”这样的导入既暗示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又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了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鼓励参与,组织自学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课堂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化、丰富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自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导入新课后,我一般都要安排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本节课的内容。
有时是教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看书思考;有时是让学生自行拟写提纲;有时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写出自己的收获和发现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优选4篇)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12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 112356687989-0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优化初中地理课堂之我见摘要: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特色,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地理教学创新模式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的创新模式摘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尝试和体会:一、摒弃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
三、改变单一性课堂问答模式。
四、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创新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地理教育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更应积极参与教育的创新 ,以实现创新教育。
而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我认为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尝试和体会:一、摒弃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 .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
教与学双边互动的和谐、协调、默契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而教学模式对课堂双边互动和教学效益影响很大。
听过一节课,教师首先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这个设计的目标应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事实上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还有太阳能吸收系统......或许因为教师不甚了解各种系统、或许担心进度完不成、或许不想内容偏离课本。
总之教师只是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就转回了自己的思路。
这位教师如果能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回家查资料,了解其设计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还可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我们提倡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悟,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交给学生一把学好地理的”金钥匙”。
高中新课改地理课教学模式论文
高中新课改地理课教学模式摘要:虽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建立模型,将知识模块化、规律化,对于初次进入新课堂教学的年轻教师会有一定帮助,使他们能更迅速进入角色。
关键词:探讨地理新课改教学模式通过一年半的课堂教学实践,浏览一些相关杂志,收集新课程理念,在网上倾听内地专家讲座,摸索总结出以下两个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是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
一、新课模式: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展示课题课标。
1、情境导入要求搜集、归纳、整理包括教材内容所涉及问题的情境材料,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展现给学生,情境材料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浅显、易懂、具体、直观的现象材料。
2、创设的情境大致可以分为:视觉情境(图片、照片、动画、影像、实物、模型等),听觉情境(广播、朗诵、寓言、故事、俗语明言、警句、成语等),活动情境(实验、游戏、模拟表演、角色扮演等)3、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课标的展示。
第二环节: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建立导学案制度,指导学生确定自学目标,熟悉本节课的结构。
2、指导学生建立本节课的心理地图。
3、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应该把握自学进程、控制课堂次序、辅导困难学生。
第三环节:教师学生质疑,学生分组探究1、在上步自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自己不懂或有疑惑的问题。
2、对这些问题,教师不急于回答,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寻找答案。
3、对于开放性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
4、对于每组,教师要指定一名学生负责,引导讨论分析不偏离主题,另一位学生负责记录、归纳、总结、发言。
5、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课堂讨论秩序,放而不乱,统而不死。
第四环节: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本环节是一堂课的精华之处,学生发言可能不全面,或者逻辑思维不顺畅,教师引导并给予精当的评价,激励学生继续思考。
2、教师通过前面建立的课堂内容心理地图总结本堂课的内容。
重点、难点的突破全在此。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创新思维寓于地理教学之中,地理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积极引导无疑是前提和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共同努力才能水到渠成。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29-001长期以来,我国的地理教育一直是以考试为评价标准,学校成为考试的训练场,强化了学习行为的结果。
要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教学策略的选择与确立是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关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习目标狭窄地理课程大纲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目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在地理学习中过度进行以应试为目标的习题训练,忽视了地理课程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的教育功能,不少地理后进生的出现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普及性。
2.学习内容上的问题我国学生在地理观上具有片面性,学生一般认为地理就是做题,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事实上,地理发展到今天,应用性越来越强,中学地理课程应该从本质上反映这种趋势。
学生应该知道地理的应用价值,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社会,形成正确的地理态度。
3.地理考试对地理学习的影响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反映出学生现阶段对所测试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起到一定的选拔和检测的功能,但是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学生对地理考试有抵触情绪,很多学生认为考试前紧张,害怕公布分数,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学生感到考试的次数最多,强调知识点的大集中,思考性、开放性问题偏少,不少问题的设计、答案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有影响。
二、养成地理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1.提高业务素质敬业精神是教师应履行职责,它使教师不仅把工作视为一般谋生存的职业,还要求教师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做有理想有作为的人。
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论文
刍议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摘要: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出发,本着对祖国未来接班人负责的态度,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方法,希望能对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实际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前言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往的教学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好的成绩,以应试为第一目的,新的课程则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风貌。
作为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地理老师则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他们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直接决定着新的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改革以往地理课程的教学弊端,探索新时期教学方法的新路子,也是摆在地理老师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转变教学主体———老师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教两三年就轻车熟路了,因此,从教两三年后就开始吃老本,看看教材就上课。
而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最多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约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
所以,现在的地理教师都应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如果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如有的课会因多媒体操作不熟悉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课上新、上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在关系课堂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跟随教师转,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师生交往应侧重对话、参与及师生关系的相互构建,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说出来,从而锻炼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
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课上得很吃力,学生跟不上,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经常是课上完了,学生还一头雾水。
当我听了高一必修(新课改)《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堂课后,学生基础不好,但教师同样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一、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探讨了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地理信息技术(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本文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研究地理教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策略,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地理教学中的乡土资源利用研究乡土资源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地理教学中的户外实践活动研究七、地理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策略,提出了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八、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九、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了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作用,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
十、地理教学中的评价改革研究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评价改革策略,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实施评价改革的方法,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一、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论文7篇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论文7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论文【篇1】一不留神,半年的顶岗时光已经匆匆过去,身为实习生教师的半年地理教学路也已经走完了,收获还是颇多的。
再次,借着学校要求写一份教学工作总结的机会,谈一谈这半年来的体会。
地理是一门在初中教学中比较尴尬的学科,中考不考,在如今学校教学依然以升学为目标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学校并不重视地理教育。
但是,地理的的确确是一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很多知识也是对生活非常有用的,学好地理,不仅仅能够走遍天下,还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同时,作为初二学生,也必须对中国的地理状况有大致的了解,作为教师也就很有必要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半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点对点的尝试。
一、加强地理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提高基本功在地理教学方面,我除积极认真的`学习资环学院编著的地理教学指南外,还主动向指导老师学习,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上好每一节地理课,我在一下几个关键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1、课前: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教材。
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②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和面对新课程的基本困难,有准备的开展教学活动。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编写教案,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和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课中:激情讲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把课堂气氛尽可能的活跃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课后:反思总结。
针对课上暴露出的不足,认真反思,做好课后总结,避免类似状况再次出现。
也做到查漏补缺。
二、时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注重将知识趣味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示地理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积极去思考,充分给予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产生疑问、辨别正误、探究科学、发展思维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采用“发现法”“、问题研究法”,“范例教学法”等多样方法灵活教学,让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多向启导,在思维活化区推陈出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一、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地理教学活动应该要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
首先,好奇心是创新信念形成的重要起点,地理知识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神秘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比如:宇宙中的物质有哪些?人类是怎样起源的?有无外星人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念,产生好奇,促使创新信念的形成。
利用丰富多彩的地理事物,使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地理联想就是用某些地理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并具有内在联系的地理事物,地理联想并不是将地理知识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体现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例如:学生对地外文明都非常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静的宇宙环境和自身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生物生存基本条件去推测
和寻找地球以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二、地理创新教学的策略
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什么学科,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始终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一大前提。
在课堂内外,师生之间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老师的话也不一定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一种友好平等的交流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摆脱心理上的紧张,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轻松甚至像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思考并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如果学生发挥了一“技”之长,教师就应当及时加以鼓励和指导,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注视并期待着他们的创新。
优化课堂教学。
前面已经提到过,创新教学意味着“老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我们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创新”开展教学。
坚决抛弃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切实让学生当上课堂的主角。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精心安排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环节与过程,适当增加探究力度,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讨,让学生的思维从“定势”转为“发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敢于打破常规思维,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维获取独特的见解。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学的
一种策略。
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也就是说,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也可能就非常的一般。
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学,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
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我们在提醒学生适当注意成绩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
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组”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
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
通过“自议”,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感到探究有收获,合作有好处。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渗透环境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等相继提出,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的环境科学素养正成为新时期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
而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地理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环境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必将为地理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因此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的环保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中学生作为未来改变中国社会的主力军,培养其环境意识、良好的环保行为及环境道德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此,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也将是对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的地理活动。
教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学方式,课内课外两手抓,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积极去思考,充分给予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产生疑问、辨别正误、探究科学、发展思维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采用“发现法”“、问题研究法”,“范例教学法”等多样方法灵活教学,让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多向启导,在思维活化区推陈出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地理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