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及人物画的特点是头、手、脚画成侧面,胸肩部却画成正面。 每样东西以最能表现它的角度画出来。以某些学者的观点,之所以 这样画,是因为别的角度很难表现出立体形象。虽然这样的组合比 较别扭,但是单独看确实有一定立体感。这种画法体现了古埃及艺 术的独特美感。

古代希腊人为了使所画舞台布景中的房屋达 到视觉真实的效果,有意识的运用了图象缩减变 形的处理。为了弥补透视带来的视觉偏差,他们 还会修正建筑的某些尺度。古希腊人还没有成熟 的透视理论,绘制的图像也不完全符合视觉真实。 其后的中世纪,对这种科学画法的研究一度中断,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得以发展。

近大远小法是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 体小。 虚实变化:由于空气的阻隔,空气中稀薄物杂 质造成物体距离越远,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以 把近处的物体画实而远处的物体画虚。 色彩变化:由于空气中孕含水气,同样颜色的 物体距离近则色彩鲜明,而在一定距离之外物体 偏蓝偏灰,色彩纯度降低,距离越远这种倾向越 明显,绘画中常用这种方法造成画面的真实性。
透 视 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2013年2月
第一章 概述

一、透视概念 二、透视规律


三、透视学
四、透视绘图的发展历史

五、产品设计中透视绘图的意义
一、透视概念 透视是一个外来词,现代意义上有三个方面: 绘画的透视、X光透视、看清事物的本质。 绘画的透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 定义如下:“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 法和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透视学利用物体远 离观者时其尺度明显减小及平行线条汇聚等视觉 现象,在平面或者浅薄的表面上再现空间。透视 并非存在于所有时代和所有民族的艺术之中,在 原始先民、古埃及、儿童绘画中通常是忽略透视 现象的。



近缩:为了减弱透视变形的效果,在同一个物体上,有意缩小 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画面效果。如大型建筑的廊柱、在佛寺中的大 佛塑造得往上逐渐膨大,使人在其下仰视时避免过度的近大远小变 化并得到完整的视觉印象。

从物体的形状、色彩、质地等属性来看,在绘画和设 计中透视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三个部分:①研究物体轮廓线 的变化,即上、下、左、右、前、后的形的变化,为线性 透视研究内容,是这门课程研究的重点。②研究距离造成 的色彩变化。物体的色相、明度、纯度随着远近差别而产 生变化。在自然光线下,远处的物体纯度逐渐降低,明度 上比画面整体色调暗的物体愈远愈显得淡;反之物体愈远 愈显得暗。③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模糊程度。远方的 物体细部不易辨认,物体越远越模糊,即所谓的“远山无 树、远人无目”。第② 、③点是色彩、表现技法等课程 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现代计算机及其绘图软件的发展,使三维图 像的绘制更加便捷。设计师可以利用3DMAX、 SOLIDWIRKS、PRO\E等软件随心所欲地绘制出 透视图、轴测图并以想要的任何角度和任意效果 展现出来。尺寸修改,材质编辑,灯光、摄像机 的应用变得轻松随意。设计师一下子从繁琐的手 绘线条中解放出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给设计 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立体图能较准确地反映产品形体各部分的结构关系、尺度关系、 光影关系,有较强的立体感、空间感和真实感,它可以表达设计思 想,说明产品的结构、尺寸、功能等,应用非常广泛。立体图的绘 制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士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最 准确、最符合人眼观察到的视觉效果的立体图就是透视图。
对一个没有透视知识的人来说,会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来绘图, 比如在画面中把正方形的物体化成斜的,把正圆的物体画成椭圆的。 但是如果没有透视作图理论的指导,是很难画好一个复杂的物体的。 学习透视作图理论,对正确绘制物体形体,把握物与物之间的主次、 空间、远近、虚实等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六、设计中透视绘图的意义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经常需要将构思方案 立体直观地表现出来,以便进行分析比较,讨论 研究,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在作品的提交过程 中,立体表现图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晰、 直观、立体的效果往往比语言和工程制图更有说 服力。当设计者与消费者、委托人沟通时,立体 表现图无疑是最直观、最具感染力和最经济的途 径之一。

狭义的透视绘图是根据数学、投影几何等原理绘图的 专业技法理论,这是几何学的一部分。 科学地再现物体实际视觉效果的线性透视,是文艺复 兴时期的产物。最初研究透视时曾以透明玻璃板放在眼睛 正前方作为画面,通过这个透明画面去看物体,然后在平 面玻璃板上把立体形状描绘下来。其后画家们从数学和几 何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使透视绘图逐渐成熟并进而发展 成为一门学科-----透视学。 按照透视规律和透视作图方法作的图,模拟的是人们眼 睛观察到的真实效果。
重叠手法是把前景物体遮住部分后景物体。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最早 提出“三远”论的是我国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其所著 《林泉高致集》中始有此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 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 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 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 三远也。由此可见,“三远”即是一种将各种视角(仰视、 俯视、平视)所见之自然放在同一幅作品中来表现的透视 法,这种方法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即忠实于科学 上的透视原理),因而被称之为“散点透视”。

15世纪意大利画家、建筑师阿尔贝蒂的画论专 门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 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 德拉弗兰切斯卡曾致力 于概括其他画家的经验并作出理论上的结论,把透 视学发展到较为完善的地步。在研究这种画法的画 家当中,德国画家丢勒(1471-1528)成就突出。 与达芬奇一样,丟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 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把几何 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 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主张艺术必须真实 再现自然。达•芬奇指出,画家的作品应像镜子似 地反映客观事物。这种“模仿论”的观念,导致 了艺术家对人自身的重视。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宇宙中最富于智慧、最伟大的创造物。鉴于此, 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是作为个体的人, 是以骨骼和肌肉表现出来的人的形象,必须尽可 能地自然、真实和准确,而不能像中世纪艺术中 象征性和抽象性表现的人物形象那样僵硬、超然 和变形。

我们应该看到,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没有很好的画图读图能 力,没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没法胜任设计工作的。设计师只 有通过传统绘图技法的学习,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利 用现代绘图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重视对艺术技巧的钻研。 他们认识到,艺术既然摹仿自然,就必须以自然科 学为基础。这里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艺术家 对自然要有精确的和科学的认识,其二是艺术家若 要把所认识自然逼真地再现出来,就必须掌握一套 科学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画家们在重视对自然事 物进行精细观察的基础上,孜孜不倦地研究艺术表 达方面的科学技巧,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于透视、解 剖及明暗技法的热情研究上。在这一学科中,达芬 奇等其他画家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 的绘画透视技法已较为成熟。

广义的透视学方法在距今 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 洞窟壁画中就有所运用。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已 经出现了多种再现空间或避免透视变形的方法:如 纵画、斜画、近大远小、重叠、虚实变化、色彩变 化、近缩等等。

纵画法即在平面上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 近的物体上面。中国古代构图法中称高远法。 斜画法是把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排列。


四、透视绘图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上来看,透视学的发展与绘画、雕刻 等艺术活动有密切关系。在远古时代,人对自然 物象的表现是简化抽象的、没有立体感的二维形 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观点的不断变化,人 们发现,要使画面获得更符合视觉特点的空间深 度感,必须能在二维的画面上表现出物体的大小、 前后、远近等关系。
二、透视规律
wenku.baidu.com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眼睛观察到的物体都存 在着透视,人们对这一现象已经习以为常,所以 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若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 现,同样高的物体(如电线杆等),距离人眼近 的感觉高,距离人眼远的感觉低,即近高远低; 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人眼近的感觉大,距离人 眼远的感觉小,即近大远小;同样间距的物体, 距离人眼近的感觉间距大,距离人眼远的感觉间 距小,即近疏远密;笔直的铁轨向远处消失于一 点,即空间平行直线其透视消失于一点。

所以,可以简单的把透视规律概括为:近高 远低、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空间平行直线透视 消失于一点。
三、透视学
透视学主要研究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透视绘 图(即在平面上真实再现物体空间感、立体感的方 法)。从广义上来讲,泛指各种空间表现的方法; 从狭义上来讲,特指14世纪开始逐步确立的描绘物 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到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所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 正确描绘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即线性透视。至今,通用 的透视画法基本确定,但有关透视绘图方法的研究仍未终止。

和西方强调写实的线性透视绘图方法不同(视点固定),中国 传统绘画强调写神写意,注重的是示意空间、意识空间和想象空间, 不太注重视觉真实,从而有了所谓散点透视的独特绘图技法(视点 不固定)或用类似轴测图的绘图方法营造空间感。在传统画论中, 多是一些经验之谈如远山无树、远人无目、远水无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