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创新助力中国走向世界作文
![创新助力中国走向世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206f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2.png)
创新助力中国走向世界作文
标题:以创新之力,驱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正文: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凭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而稳健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首先,科技创新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引擎。
从“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到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无不彰显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与决心。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使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引领者之一。
其次,制度创新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推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等,这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举措,都标志着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者,文化创新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独特名片。
我们以包容并蓄的态度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深厚又活力四溢的中国形象。
同时,我们也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创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总结来说,创新是助力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它涵盖了科技、制度、文化等多个维度。
面对未来,中国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持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深化改革开放,用创新的力量,推动中国稳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eb5aa09b89680203d825bc.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小山子中学朱凯一、课程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讲述了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也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反映;“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改善,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与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都表明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
三、学情分析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2对于新中国的外交,八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学习中已经涉及。
在日常的《新闻联播》和《时事政治》的相关资料中也有所了解,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帮助。
3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建交等有关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
因此以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认知的载体,顺应了中学生当前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这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c1fc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8.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向往公平”,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则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念和国情认识,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学生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于这个话题较为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课件3.案例材料:挑选适合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4.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情境教学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展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时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专题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走向世界新舞台PPT共32页
![专题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走向世界新舞台PPT共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f325603ba0d4a7303763ad4.png)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走 向世界新舞台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形势政策——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
![形势政策——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1a60ee242f60ddccda38a03c.png)
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摘要: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表现在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体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都少不了中国的参与。
关键字: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正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60多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
中国正在稳步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在经济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跃升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典范、经济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这与西方发达经济体形成强烈反差。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近几十年来最广受关注、最富有戏剧性、最引人入胜的经济发展过程。
她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这时才真正的标志着中国的经济跨上了世界的舞台。
2008年从美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幷不断蔓延以来,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和衰退,随后由希腊债务引发的欧债危机波及全欧洲,继续导致全球经济经一步恶化。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b6f884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3.png)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理知识体系自主学习——主干梳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________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
(2)国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外交方针(1)基本方针:奉行________________政策。
(2)基本政策①“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一边倒”: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________________一边。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知识拓展] “一边倒”的实质及意义(1)实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它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
(2)意义:“一边倒”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贷款、物资设备和技术,有利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3.外交成就(1)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与苏联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________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_______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知识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沃土中。
它谋求各国的和平共处,争取各个主权国家的和谐共存状态,体现了中国“和”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
(3)参加日内瓦会议①概况: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________》。
②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___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新中国走向历史舞台
![新中国走向历史舞台](https://img.taocdn.com/s3/m/84ce1ded4afe04a1b071de81.png)
第二单元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课型:新授课审核:历史组时间:2010年3月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
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
知识网络
()
D、第27届
化,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
D、印度和韩国
()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④尼克松访华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
5、下列是中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三个外交上的重大事件,其中不包括()
A、尼克松访华
B、中日建交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课后提高:
一、填空题:
1、1972年2月,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
2、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列举题:
列举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外交上的重大成就。
课后记。
2021高三联考作文“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联考作文“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854cf4866fb84ae55c8dd1.png)
2021高三联考作文“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恐怕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从一出生,就具有令人称羡的国际化基因,这是现代中国在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最鲜明烙印。
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进入新时代,也同样为你提供了一个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
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比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
也正因此,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
如果说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那么今天,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你的心中应该有十足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
(摘编自《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2018年2月《人民日报》)围绕“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申论。
要求:①归纳材料观点,分析其中反映的问题;②提出对策、列出方案并进行论证;③观点明确,客观中肯,逻辑性强;④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申论的能力。
要点: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功能。
“申论”简言之“申而论之”。
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观点,并展开论述。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申论五种常见形式的文章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类试题;综合类试题;对策类试题;总结概括类试题。
【课标分析】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_历史
![【课标分析】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_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2fd27d50508763231121260.png)
课标分析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沿袭了五十年代的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又为九十年代的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在新中国国力增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推动了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提高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也为我国接下来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因此,本课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益和中美建交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逐步强大的中国开始走向国际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我的看法和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我的看法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bdf27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f.png)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我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战略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作为中国新时期的重大外交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建设和发展跨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加深沿线国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和共同发展。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的重要手段。
下文将从多角度展开逐一分析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和意义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当今全球格局,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和意义非常重要。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不仅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也逐渐成为了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塑造者。
同时,在区域内,中国也实现了对话和协商取代对抗和摩擦,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了深入、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经济和外交环境,是中国在大国竞争中谋求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和优势的重大举措,是为了从“made in China”走向“created in China”打造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是为了到达中国式现代化的下一步。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和凸显的挑战在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和带来了挑战。
其中一方面表现为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带动作用。
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主动的国际合作,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得到了更多丰厚的回报,进一步推进了改革、发展和开放。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也面临着一些国际政治、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其中之一是需要避免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引发或加剧地方冲突和民族问题,以及有效应对海外风险和安全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问题,确保整个战略的正常实施和领导。
新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新中国登上历史舞台](https://img.taocdn.com/s3/m/d5e0231a650e52ea551898a0.png)
C.1972年
D.1974年
)
2.1972年访华的日本首相是(
A.铃木
C.中曾根康弘
B.田中角荣
D.田中义一
3.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是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 D.1979年 ) D.第28届
4.我国重返联合国是在那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 第25届 B. 第26届 C.第27届
一、中国是如何重返联合国的,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二、中美建交的过程是怎样的? 有什么历史意义?
——理查德· 尼 克松《尼克松回忆录》P.61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 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 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 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乔治· 桑特尔《尼克 松传》成都出版社1996年版P.260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握手言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小球转动大球”有何寓意?
1972年9月 日本 (国家)首相田中角荣访
华 ,中国同 日本 (国家)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 )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
强盛中国 喜 迎 八 方 来 客
笑 观 北 京 奥 运
20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北京奥运会
课后练习:
1.尼克松总统访华是在( A.1970年 ) B.1971年签署
共识: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 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 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
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及启示
![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61ae6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2.png)
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及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这种变化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体现在国际地位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高,很多国家都对中国采取着冷淡的态度。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上升。
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参与了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密切。
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蓬勃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与此中国还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政策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平发展理念等,这些倡议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合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其他相关国家的合作得以加强,这有利于地区内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和平发展理念则提出了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为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做出了积极努力。
这些对外政策倡议的提出,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不断适应和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2000字】。
入世15年: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
![入世15年: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70fb040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58.png)
COVERSTORY39本刊记者/于佳欣 林晖 刘红霞 毛振华 周蕊15年前,随着卡塔尔多哈世贸部长会议上的一声槌响,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
15年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站在15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将以更开放的胸襟,引领全球化新进程,走近国际治理舞台的中央。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入世一小步,发展一大步。
“这15年,我们和中国一起成长。
”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说。
得益于上海对跨国企业研发总部的政策支持,集团过去10年在华研发总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
15年来,中国攀越诸多“高峰”: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加入WTO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可以为证: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3.96万亿美元,接近入世前的8倍。
贸易规模和发展速度的背后,更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4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由10%下降到5%,而工业制成品中机械与运输设备的出口份额由36%上升为46%,出口增加值不断提升。
在中国钢管行业有“巨无霸”之称的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入世红利的受益者。
15年来,公司出口的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殊扣系列产品,年出口量从2003年的3900吨增至2015年的27万吨。
在国际商海的历练中,抵御贸易变化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入世红利不只是数字的巨变——制度改革与时俱进。
外贸经营权的改革,让所有履行法定程序的市场主体都可以成为外贸经营的主体;以开放促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从无到有,“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推广,外资外贸管理规则不断与世界接轨。
开放意识不断提升。
简政放权推进,企业活力不断释放,“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对外投资迈上新台阶,于2014年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
![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a0c9ec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0.png)
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当时的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援助朝鲜,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
参与这场战争,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军事实力,而且也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次积极表现。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针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求,中国逐渐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和合作。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并在G20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更是标志着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员。
第三阶段则是新时代的全球治理。
当前,中国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基于这一背景,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角色也开始越来越重要。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举成为了全球治理的中坚力量。
之后,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开展更广泛和密切的合作,加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提出了一系列对于全球治理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总结来看,“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文力求分步骤阐述新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的表现和对于全球化进程的贡献,其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的全球治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在全球舞台上持续增强,这也将给全球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建国周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地位
![建国周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638044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c.png)
建国周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地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新的篇章的开始。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取得了引领地位。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地位。
一、经济引领地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
例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亚洲与欧洲、非洲之间的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二、政治引领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成为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首先,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始终秉持维护国家利益与维护世界和平的统一,通过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提供了全球治理方面的新思路。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发挥建设性作用。
例如,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维护国际安全和促进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文化引领地位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独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诸如“和谐”、“包容”、“孝道”等传统价值观念,为世界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全新视角和思考方式。
其次,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例如,中国的电影、音乐、武术等文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欢迎,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在建国周年之际展现出的引领地位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从经济、政治到文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中国将继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反思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143860767f5acfa1c7cd35.pn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重返联合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5.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对新中国外交活动的总结
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与反思-邓清卫
1.课题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八年级下)
2.课型
新授
3.辅助工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4.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时间和意义。
2、能说出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展自主性学习,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认识其重要意义。
这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动手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与我国建交的主要国家和建交时间,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学生背诵知识点
9.反馈
课下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得也不错,积极搜集了很多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发言很积极,学生能够很客观的分析理解中美关系发展遇到过各种问题,甚至曲折,但总体上是在向前推进,合作是主流。觉得讲的还是多,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以后要多注意一下。
图说历史,出示图片,回顾中美关系的历程。
出示教材提纲,学生自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六、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学生看图回答
学生认真欣赏课件图片,交流搜集到的联合国知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讲述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
从材料中得出结论: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各自利益的需要
总结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事例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aa1371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d.png)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事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大国。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以下是一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事例。
一、中国的入世中国的入世(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标志着中国加入国际贸易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加入WTO后,中国逐渐将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借助全球市场和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WTO框架下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倡议,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带来了新的机遇。
该倡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打造更加开放、繁荣、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贸易投资、推进人文交流等方式,加强与沿线各国的整合力度,并且通过“一带一路”向海外输出了中国的发展模式、技术和规范标准,为推动中国品牌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
尤其是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搭建,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
中国的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逐渐成为全球金融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此外,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中国已成为国际清算银行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先驱者之一。
这些努力也为中国推动本国品牌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中国的“两会”中国的“两会”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标志。
每年两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代表,就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决策,展示了中国新时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
国庆的召唤走向世界的中国
![国庆的召唤走向世界的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71daab6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8.png)
国庆的召唤走向世界的中国今年的国庆,对于中国来说,更加特别而意义非凡。
随着国庆大阅兵的举行,整个国家仿佛沐浴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而这背后所展现的实力与自信,也让世人瞩目。
中国,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复兴的坚定步伐回首历史长河,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
然而,近代以来的挣扎与辛酸,让这个曾经的帝国陷入了不少困顿。
然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与不屈不挠,让国家得以屡次重振。
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增长。
国庆,更像是中国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个展示自信与力量的舞台。
打造世界的中国国庆不只是一个庆典,更是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时刻。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以越来越坚实的步伐走向世界。
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政治舞台还是文化交流中,中国都展现出了持续增长的实力。
中国制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各个领域展现着责任与担当。
中国梦,世界梦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也是世界的福祉。
中国致力于构建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美好的世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国庆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阅兵式的庄严,更是中国倡导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
中国梦,连接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照亮着人类发展的道路。
国庆的召唤,走向世界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迎接全球挑战,承担更多责任,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不懈努力!中国,让世界共享未来!。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张佐元共24页文档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张佐元共2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548412fc850ad02df80414b.png)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讲述了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也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71 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反映;“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改善,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与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都表明在国际舞台上 , 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
本课中的小字部分内容、“每课一得”、“材料阅读”和六幅图片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补充作用,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阅读。
学情分析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2. 对于新中国的外交,八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 3 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学习中已经涉及。
在日常的《新闻联播》和《时事政治》的相关资料中也有所了解,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帮助。
3.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建交等有关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
因此以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认知的载体,顺应了中学生当前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这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教学目标1 .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能说出“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录像资料,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认识其重要意义。
开展自主性学习,了解“乒乓外交”及“小球”如何转动“大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初步培养学生的简述、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及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政府为什么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教学方法根据八年级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主要采用课堂上分组竞赛形式的活动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影音材料重现历史,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创设情景教学法;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适当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授课类型:新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查阅关于新中国外交的资料,利用文字、视频、音乐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前认真预习教师提出的问题和编演历史情景短剧。
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英美等国提交的制裁叙利亚的决用学生熟悉的视频引发共议草案。
提问:中国投了什么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票?这项决议草案通过了吗?认真观看视频,思考老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出的问题。
过渡: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投了反对票,决议草案没有通过。
新中国从诞生到现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呢?讲授新课:一、一、提出一项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介绍屏幕上出示周恩来会见尼赫鲁学生根据两幅周恩来外了新中国诞生时就提出的和在万隆会议上发言的照片。
提交工作的照片,联想到和外交政策。
本部分不要求学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生掌握,只作为背景了解即现在两个方面?存异方针。
可。
它是对重点知识的补充说明。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查阅的关于联合国的资料。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内教师采用分组竞答的活动教学容,分组竞答教师的问法引导学生答题。
题。
二、迈上一个平台:重返联合国播放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视频,出示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①背景②重返联合国的时间、会议名称、参与国、结果等知识。
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用竞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视频中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场景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作好铺垫。
播放新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两观看视频播放,阅读课利用视频,直观呈现出新中则新闻,提问:新中国重返联合文,找出答案,男女分组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国的历史意义?竞答。
重大贡献。
合作探究: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原因?教师给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东方红 1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和号”的三幅照片提示。
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设身处地:屏幕上展示照片——学生观看视频后畅所欲《乔的笑》,请学生设想一下,言,得出结论。
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课你是乔冠华先生,你在笑什么?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竞答中主动接受历史知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讨论识。
三、打开一扇大门:中美建交问题。
分组竞答,教师归纳。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概括出中美建交的过程。
1.乒乓外交屏幕上展示相关的两张照分组竞答,根据自己的理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片,邀请学生充当运动员讲解乒解,设想乔冠华先生笑容在设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去乓外交的时间、地点、人物、结背后的含义。
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果等情况。
认识的升华。
学生是学习的2.基辛格访华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播放尼克松访华的视频,提问:尼克松访华的时间、人物、《中美建交公报》的时间、内容和意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竞义答。
视频再现了当年的历史画3.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公报》教师展示照片《历史性的握手》,邀请学生课堂上表演历史剧。
学生发言踊跃。
4.《建交公报》和中美正式建交合作探究:教师出示《建交公报》的内容,提问:①中美建交的时间和意义、②中国政府坚持的立场、③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面,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历史剧。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多项能力得到锻炼。
四、交了一帮朋友:“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师提问:“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共建一个世界:美好、和谐学生观看视频展开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课堂上表演历史剧《历史性的握手》。
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历史作进一步深入探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把握。
的世界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讨论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和教师展示江泽民、胡锦涛出席国问题。
分组竞答,教师归概况有效信息的能力。
际会议的两幅图片,并显示他们纳。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运用识图法,培养学生识图代表中国在会议上的发言。
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根和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新问: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据教师提示,学生展开讨中国外交的全面认识和理新时期后,中国提出愿意与所有论,得出结论:共建一个解,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爱好和平的国家共建一个怎样美好、和谐的世界!点和难点。
的世界?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通过视觉、听觉等几方面的心语心愿: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景音乐声中,观看屏幕上刺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满爱》,屏幕上出示战争与和平的几张照片。
和价值观的教育。
的几张图片。
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合本课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形成知识能力,加强历史事件的衔观看一幅世界地图,带领学生回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接,吃透教材。
顾本课大事件,理顺事件之间的材。
要求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及关系,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当堂完成。
时巩固。
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课堂巩固:见课件练习题。
布置作业:课后反思题让学生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下,通过近现代外交的对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联系近现代外交,课下得感。
清政府的外交软弱可欺,而新中国的外交硕果累累。
你认为发生出认识。
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十一、板书设计第九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提出一项政策——独立自主二、迈上一个平台——重返联合国三、打开一扇大门——中美建交四、交了一帮朋友——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五、共建一个世界——和谐、美好世界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课程三维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多提问、多鼓励,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作为组织者、促进者和欣赏者,要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中的各种体验,共同进步。
但由于初二的学生活泼好动,活动课上极易出现混乱,如何提高课堂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有待提高的问题。
历史教学所谋求的不仅是学生掌握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要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情感,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本课注意将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自然渗入课堂教学中,如讲到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基本史实,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其历史意义,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