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标准范本(2篇)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标准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9537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4.png)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标准范本引言:咳嗽作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
咳嗽的诊疗方案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咳嗽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2024年咳嗽诊疗方案的发展进行总结和优化分析,以推动咳嗽诊疗的进一步发展。
一、咳嗽的诊断技术进展在2024年,咳嗽的诊断技术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咳嗽的精确诊断。
传统的诊断方式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临床症状判断,但存在主观性和误判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咳嗽诊断技术。
首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咳嗽样本进行分析,建立了咳嗽声音库和模型。
当患者咳嗽时,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咳嗽声音,并通过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咳嗽的类型和病因。
例如,相对于传统的有刺激性气管炎和阻塞性气道疾病导致的咳嗽,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咳嗽有其独特的声音特征,可以通过AI算法进行鉴别。
其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咳嗽病因分析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收集全球范围内的咳嗽病例数据和相关临床信息,构建了咳嗽数据库。
医生可以通过这一数据库进行病例对比和病因分析,从而更好地确定患者的病因和诊断。
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咳嗽病因分析方法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咳嗽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二、咳嗽治疗策略的优化在2024年,咳嗽治疗策略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治疗和综合干预上。
个性化治疗是基于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准确的咳嗽诊断,可以明确咳嗽的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咳嗽,可以采用扩张支气管的药物等。
个性化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干预是指通过多种手段结合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咳嗽治疗常常仅仅采用药物治疗,但这种单一的治疗方式效果有限。
咳嗽西医诊疗方案
![咳嗽西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96ea349649b6649d74745.png)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诊疗方案一、中医病名:咳嗽西医病名: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
(3)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4)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属于急性咳嗽(病程<3周)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1)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
(2)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病毒感染者,血中淋巴细胞可增加。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
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部X线片、呼吸功能等),亦可作出诊断。
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7de07ed630b1c58eeb502.png)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儿科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069bf219e8b8f67c1cb99c.png)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小儿慢性咳嗽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心因性咳嗽)的门诊患儿。
一、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2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心因性咳嗽(ICD-10编码:J98.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慢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阴虚肺热证外寒内饮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慢性咳嗽病。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咳嗽病和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心因性咳嗽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血常规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肺炎支原体检测、胸部X线片、过敏原检测、呼吸道病毒检测、肺部CT、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心电图检查等。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2708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6.png)
我们要明确咳嗽的病因。
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通常由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引起,而慢性咳嗽则可能源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了解病因是制定诊疗方案的基础。
一、病史采集在接诊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咳嗽的起始时间、咳嗽的性质、伴随症状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初步判断病因。
例如,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伴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而哮喘引起的咳嗽则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胸闷等。
二、体格检查是体格检查,通过听诊、叩诊等手段,观察患者呼吸音、啰音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呼吸困难、喘息等表现,要高度怀疑哮喘等疾病。
三、辅助检查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辅助检查。
包括胸部X光片、肺功能测试、过敏原检测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我们发现潜在的病因,如肺炎、肺气肿等。
四、治疗方案1.急性咳嗽对于急性咳嗽,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止咳药物等。
同时,注意保暖、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2.慢性咳嗽(1)哮喘: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同时进行过敏原脱敏治疗。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并进行肺康复训练。
(3)支气管扩张:使用抗生素、祛痰药物等,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五、优化分析1.加强病因诊断在诊疗过程中,要重视病因诊断,避免盲目治疗。
对于病因不明的慢性咳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找到真正的病因。
2.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哮喘患者,要根据病情轻重、过敏原种类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3.关注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进行肺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能力。
4.跨学科合作咳嗽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如呼吸科、过敏科等。
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咳嗽的诊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因、病情制定,同时注重病因诊断、个性化治疗、生活质量等方面。
通过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我们能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a7f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1.png)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内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内科疾病在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上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1.感冒:中医认为感冒都是由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
治疗上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方剂,如解表药膏剂(葛根黄芩汤)、辛凉解表法(薄荷石膏)、清热解毒法(连花清瘟胶囊)等。
2.咳嗽:中医大多将咳嗽分为寒咳和热咳两大类。
寒咳多因感受寒邪或肺气虚寒所致,治疗可采用温肺化寒的方剂,如川贝雪梨膏、蜜炙白矾散等;热咳多因热邪侵袭或肺火上炎所致,治疗可采用清肺降火的方剂,如川贝清肺糖浆、桑白皮饮等。
3.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主要由肝火上炎、肾虚、痰湿内阻等多种因素引起。
治疗上可采用消除因素、平衡阴阳的方剂,如天王补心丹、安宫牛黄丸,同时还可辅以针灸、推拿或气功等疗法。
4.糖尿病: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由脾胃虚弱、肾气亏损、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
治疗上可采用补气健脾、滋阴降糖的方剂,如正酣脾气丸、小蓝盖降糖胶囊,并结合针灸、推拿、运动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
5.胃炎:中医认为胃炎可分为寒证和热证,常伴有脾气虚弱等情况。
治疗上可采用温胃祛寒、清胃降火的方剂,如四君子汤、大黄龙牡丹皮汤等,并结合饮食调理和中药泡脚等进行综合治疗。
除了上述常见疾病外,中医内科还包括甲亢、冠心病、胃溃疡、慢性肾炎、哮喘、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方案。
总体而言,中医内科的治疗思路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中医内科诊疗也非常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具体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的诊疗方案基于中医理论,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调理治疗。
在疾病治疗的同时,中医内科也注重预防和调理,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
当然,中医诊疗方案中的具体用药和疗法应由专业中医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本(3篇)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5e73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b.png)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本2024年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引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许多疾病的表现。
在过去的几年里,咳嗽诊疗方案有了许多进展和改进。
本文旨在总结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探讨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一、诊断方案的改进:1. 细化咳嗽分类:将咳嗽分为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干咳和咳痰四类,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咳嗽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2. 应用先进技术:旨在提高对咳嗽患者的初步评估,如胸部X射线、CT扫描、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发现咳嗽的潜在原因,优化诊断。
二、优化治疗方案:1. 个体化治疗:考虑到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咳嗽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行为疗法等多种手段。
2. 发挥抗炎药物作用:修订咳嗽治疗指南,推荐更加有效的抗炎药物,在治疗慢性咳嗽和支气管炎等疾病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加强症状管理:结合咳嗽伴随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止咳药物、去痰药物等,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三、优势与挑战:1. 优势:(1)提高了咳嗽的准确诊断率:通过细化分类和应用先进技术,能够更好地确定咳嗽的病因。
(2)个体化治疗能够更好满足患者需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2. 挑战:(1)各种咳嗽病因的鉴别仍面临一定困难:咳嗽病因复杂,有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性才能进行最终的确诊。
(2)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某些抗炎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和其他不良反应,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结论:总结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可以看出在细化分类、应用先进技术、个体化治疗和症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然而,面对各种咳嗽病因的鉴别和药物治疗的潜在不良反应,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探索。
相信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咳嗽诊疗方案将继续优化,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2篇)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6fc86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3.png)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____年对咳嗽的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引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既可以是疾病的表现,又可以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自我保护反应。
____年对咳嗽的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对咳嗽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将从病因分类、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一、病因分类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类。
急性咳嗽主要由感染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咳嗽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心脏病等。
二、诊断方法1. 详细病史询问:包括咳嗽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性质(干咳或有痰)、伴随症状等。
2. 体格检查:特别关注呼吸道病变的体征,如肺部啰音、胸膜摩擦音等。
3. 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可帮助鉴别是否有肺部病变,如肺炎、肿瘤等。
(2)支气管动力学检查:对判断咳嗽的原因和发生部位有一定帮助。
(3)痰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咳嗽的原因,如细菌感染、痰中癌细胞等。
(4)过敏试验:对于咳嗽伴有过敏性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过敏试验以确定致敏原。
三、治疗方案1. 根据咳嗽的病因进行治疗:(1)感染性咳嗽: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炎症性咳嗽:如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3)过敏性咳嗽:如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肿瘤引起的咳嗽: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2. 对于干咳患者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使用咳嗽抑制剂:如可待因、右美沙芬等,可以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次数。
(2)使用咳嗽祛痰药物:如氨水脉、盐酸羟考酮等,促进痰液排出,改善症状。
3. 对于有痰咳嗽患者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进行痰液黏度调节:如使用纤维化痰药物,可改善痰液的排出。
(2)根据痰液情况使用合适的病因治疗药物:如抗生素、抗炎药物等。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4e56be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d.png)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摘要】【关键词】彭慕斌(1962年-),男,60岁。
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孝感市首届知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从医43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见解。
现将彭老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和治法介绍于下。
1 遵从经典名言业师认为《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乃经典名言,给我们指明了咳嗽的论治方略。
人体各脏腑之间是一个充满着生克制化的有机体,咳嗽虽然是肺脏疾病的反映,但因肺“朝百脉”、“主气”、“主治节”、“主行水”、“外合皮毛”等等[1],而各脏腑之气皆通于肺,各脏腑之津液输布均与肺相关。
任何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均可致咳嗽发生。
临床上对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一定要审证求因,不仅要着眼于肺脏,同时也不能忽视它脏所致的咳嗽。
只有对咳嗽一症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才能有利于明确咳嗽的病因、病情,从而做到治疗用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 重视问诊《难经·六十一难》:“问而知之谓之工”,这个“工”字指功夫、技巧、细致,问诊在咳嗽的诊断上十分重要。
首先,询问病史可以缩小诊断范围,有些病史直接提示相应病因,如吸烟、环境刺激、服用ACEI、基础疾病等病史。
不仅要详细了解咳嗽性质、节律、时间、季节,以及诱发因素,还应仔细了解呼吸系统和肺外伴随症状。
临证时还要问清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咳声强弱,以及痰的色、质、量、味等,以便谴方用药,切忌“相对期须,并处汤药”。
3 辨证与辨病结合业师主张慢性咳嗽的诊疗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咳嗽一定要辨证施治,不要指望一法一方,包治百病。
教科书上将咳嗽分为急性和慢性共7型,虽略显复杂,但临证处方有章可循。
从现代医学来看,除考虑呼吸系统疾患外,还应考虑心血管、消化、耳鼻喉、心理等问题,借助肺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过敏源、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等现代检查方法,可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610f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c.png)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许多疾病的表现,根据咳嗽的时间、性质、伴随的症状、体征等,可以区分出多种类型的咳嗽,如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干咳、咳痰等。
因此,制定咳嗽诊疗方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分类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一、急性咳嗽的诊疗方案急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短、发作突然、症状重、伴有其他症状的咳嗽,如喉痛、咽痛、流涕、发热等。
急性咳嗽的病因最常见的是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因此治疗方案需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对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建议在家中进行自我治疗,如饮食上注意营养,避免吸烟、喝酒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饮用温水,多休息。
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检和症状询问,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予以相应的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止咳药、退烧药等。
二、慢性咳嗽的诊疗方案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长、发作频繁、症状轻、但持续存在的咳嗽。
慢性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如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间质性肺炎等。
因此,慢性咳嗽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分类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针对症状的治疗。
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注意饮食健康等。
针对症状的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剂、支气管扩张剂、免疫调节剂等。
三、干咳的诊疗方案干咳是指咳嗽时没有伴随咳痰,咳嗽声音干燥的一种咳嗽。
干咳通常由气道刺激、过敏反应等引起,因此治疗方案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止咳剂、抗过敏药等。
同时,干燥的环境也会使干咳加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湿度,并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四、咳痰的诊疗方案咳痰是指咳嗽时伴随有痰液排出的一种咳嗽。
咳痰的病因也比较多,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
针对咳嗽诊疗方案的优化针对咳嗽的诊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地制定,以确保治疗效果。
中医内科学—咳嗽(2)
![中医内科学—咳嗽(2)](https://img.taocdn.com/s3/m/267388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9.png)
类证鉴别
2、肺虚咳嗽当与肺痨、肺痿相鉴别:严 格讲肺痨、肺痿均属肺虚咳嗽之中,然 肺痨咳嗽以咳嗽伴有消瘦、咳血、潮热、 盗汗为特征,而肺阴虚咳嗽不一定都是 肺痨;肺痿是因肺脏的慢性虚损所致的 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咯吐唾沫为主症, 咳嗽并非必见。无论虚寒或虚热肺痿病 情均较重,且病程长。
类证鉴别
3、与喘证鉴别
喘证也可以兼有咳嗽症状,但是主要以呼吸困难,甚 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咳嗽日久 不愈,可转变为喘证。
4、与肺胀鉴别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而致,除咳嗽症状 外,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则肢体 浮肿,面色晦暗等,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 水饮与瘀血互结,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4、“清”:清法指用清肺化痰,清肺泻火, 清暑益肺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 般有桑皮、栀子、生石膏、寒水石、黄芩、知 母、青黛、滑石、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 锦灯笼等。
5、“润”:润法是运用生津润肺、滋阴润肺, 润燥化痰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 般有麦冬、沙参、阿胶、天冬、梨及梨皮,生 地、元参、杏仁泥、柿霜等。
《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 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
《景岳全书·咳嗽》中,首次执简驭繁地把咳嗽归纳为 外感、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 理过程,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在分类上,有繁有简,明李挻以因分证,《医学入门》 曰咳嗽诸证,有风嗽、寒嗽、湿嗽、热嗽、郁嗽、劳 嗽、食积嗽、气嗽、痰嗽、干嗽、血嗽、酒嗽、久嗽、 夜嗽、天行嗽共15种;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纲 挈领提出咳嗽一证,“诸家立治太繁、以余观之,止 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以后医 家多拥景岳之说,如叶天士亦云“咳嗽一证,有外感 内伤之分,阴阳虚实之别。”
支扩诊疗方案
![支扩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62833a55270722192ef790.png)
支气管扩张(咳嗽病)诊疗方案西医病名:支气管扩张中医病名:咳嗽病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是指直径大于2mm 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导致的一支或多支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或反复咯血,易于反复发作急性感染,严重者后期可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与呼吸衰竭,其病因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支气管阻塞,全身性疾病,以及支气管先天性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早年有麻疹、百日咳、肺炎、或肺结核等病史。
西医诊断依据参照《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制定。
中医诊断依据参照上海市卫生局制定《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基础上制定。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症见咳嗽、吐脓痰、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咯血或痰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3)主要体征:肺部局部叩诊可有浊音,听诊有湿罗音,或有哮鸣音。
(4)主要辅助检查:肺部X线可有炎性改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增多。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成人2012年发布《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
(1)多有长期咳嗽、咳脓痰病史,部分患者可无咳嗽、咳痰,而仅表现为反复咯血。
(2)咳嗽,咳大量脓痰,咯血,伴有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常伴有焦虑、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及生活质量下降。
在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以肺底部最为多见,可闻及哮鸣音或粗大干啰音,可合并杵状指(趾)。
(3)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ESR、CRP升高。
(4)X线胸片或高分辨率CT提示支气管扩张和管壁增厚。
(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咳痰、气急、咳嗽和咯血等症状。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支扩属于中医学“咳嗽” 、“咯血” 、“肺痈”等范畴,支扩的病机重点是痰,热,瘀,虚,病位在肺,与脾,肾,肝,胃有关,病情为本虚标实。
2023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文
![2023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3fad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0.png)
2023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范文____年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摘要: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症状之一,根据病因和症状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等多种类型。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____年的咳嗽诊疗方案已经得到了许多优化和改进,本文将对这些改进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急性咳嗽的诊疗方案1. 临床诊断:急性咳嗽一般由感染、过敏等病因引起,临床医生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因。
2. 治疗原则:对于急性咳嗽,治疗的主要原则是针对病因,例如,对于感染引起的咳嗽,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过敏引起的咳嗽,应给予抗过敏治疗。
3.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可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选择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等;对于过敏引起的咳嗽,可以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止咳药等。
二、慢性咳嗽的诊疗方案1. 临床诊断: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胃食管反流等。
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因。
2. 治疗原则:对于慢性咳嗽,治疗的主要原则是针对病因,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可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可以选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等;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可以选择使用抗酸药、促胃动力药等。
三、____年咳嗽诊疗方案的优化和改进1. 精准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被应用于咳嗽的诊断中,例如,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咳嗽的病因,从而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因和症状特点,咳嗽诊疗方案也越来越个体化。
例如,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 综合治疗:咳嗽常常伴随着其他症状,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
例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咳嗽患者,除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外,还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和呼吸治疗。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4259e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6.png)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辨病辩证、施治原则、药方选用等内容,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304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呼吸系统疾病方案1、急、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胸闷等症状。
施治原则:清肺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防风、杏仁、黄芩、生地、黄芪、桔梗、甘草、茯苓、山药。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方案1、高血压辨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等症状。
施治原则:疏肝清热,益肾健脾。
方药:茯苓、白术、山药、黄芪、龙胆、何首乌、生地、天冬、川芎、桂皮。
三、消化系统疾病方案1、胃炎辨证: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施治原则: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方药:人参、茯苓、黄连、黄芩、甘草、白术、炒苦杏仁、木香、橘红。
四、神经系统疾病方案1、帕金森病辨证:表现为肢体震颤、肌肉僵硬、步态异常等症状。
施治原则:舒筋活络,补益气血。
方药:当归、黄芪、枸杞、桑椹、五味子、白术、黄连、石菖蒲、川芎、蒲公英。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方案1、糖尿病辨证:表现为多饮多尿、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施治原则:滋阴清热,调理气血。
方药:黄芪、当归、三七、白术、苦瓜、桑叶、玄参、绿豆、枸杞子、人参。
六、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方案1、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乏力等症状。
施治原则:祛风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乌梅、川芎、当归、黄芪、桑椹、赤芍、杜仲、黄连、蓼蓝、细辛。
七、血液系统疾病方案1、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表现为乏力、皮肤苍白、心悸、耳鸣等症状。
施治原则: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川芎、枸杞、三七、熟地、枸杞、山药、杜仲、鹿角霜、丹参。
八、肾脏疾病方案1、肾结石辨证:表现为腰痛、尿频、尿血等症状。
施治原则:通淋化瘀,利水通关。
方药:淫羊藿、当归、山茱萸、石菖蒲、鸡内金、龟板、牛膝、赤苏子、灯盏花、鱼腥草。
九、妇科疾病方案1、子宫肌瘤辨证:表现为月经不调、腰背酸痛、腹胀等症状。
咳嗽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ecf9eb77232f60dccca145.png)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诊疗方案2012 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诊断标准。
①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②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③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④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⑤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⑥肺部X 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①临床有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 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②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又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③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二)证候诊断①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②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③风燥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④痰热壅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⑤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⑥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
舌苔白腻,脉滑。
⑦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一)辩证选择中药汤或中成药1、风寒袭肺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炙麻黄、杏仁、荆芥10g、白前、炙紫菀、百部、桔梗、陈皮炙、甘草等2、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炙甘草等3、风燥伤肺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1a1c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b.png)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过敏、气道异物、气道炎症、药物副作用等。
对于咳嗽的诊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咳嗽的诊疗方案进行总结和优化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咳嗽的分类及特点咳嗽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咳嗽(<3 周)、亚急性咳嗽(3 8 周)和慢性咳嗽(>8 周)。
急性咳嗽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如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亚急性咳嗽常见于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早期等。
慢性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 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变应性咳嗽(AC)等。
不同类型的咳嗽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CVA 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UACS 除咳嗽外,还常有鼻后滴流感、频繁清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EB 以干咳为主,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GERC 常伴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等胃食管反流症状;AC 多为刺激性干咳,具有过敏体质,过敏原检测阳性。
二、咳嗽的诊断方法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咳嗽的发生时间、性质、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既往疾病史、过敏史、职业暴露史、用药史等,对于明确咳嗽的病因具有重要意义。
2、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哮鸣音、湿啰音等,检查鼻部、咽部、喉部有无异常,观察有无杵状指、发绀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等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EB。
4、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可排除肺部结构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鼻窦 CT 有助于诊断 UACS。
5、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舒张试验等,对于诊断 CVA 等气道疾病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咳嗽 ZYYXH/T4~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及《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
(1)咳嗽,咯痰或无痰。
(2)病程>8周。
(3)由外感反复发作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可伴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属于慢性咳嗽的患者。
(1)病程:咳嗽时间>8周。
(2)病因: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②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PNDS);③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3)症状:咳嗽,有痰或无痰。
有时呈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咽痒,对异味、冷空气、油烟等敏感;或胸骨后烧灼感或反酸、嗳气;或鼻塞、鼻后滴流感。
(4)辅助检查或体征: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
①CVA: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变异率≥20%。
②UACS: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
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多表现为粘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部分患者口咽部粘膜可呈鹅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
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苍白或水肿,非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充血或/和淋巴滤泡增生。
③EB: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2.5%,排除其它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
④GERC:食管24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12.70,和或SAP≧75%。
(5)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二)证候诊断1.风盛挛急证: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性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滑。
2.风痰袭窍证:咳嗽反复发作、咳痰,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涕,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鼻后滴流感,或咽痒、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
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3.胃气上逆证:阵发性呛咳、气急,咳甚时呕吐酸苦水,日间或直立位症状加重,平素上腹部不适,常伴嗳腐吞酸、嘈杂或灼痛,舌红,苔白腻,脉弦弱。
4.肝火犯肺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盛挛急证治法:疏风宣肺,解痉止咳。
推荐方药:苏黄止咳汤加减。
炙麻黄、蝉蜕、紫苏叶、紫苏子、前胡、五味子、牛蒡子、枇杷叶、地龙等。
加减:偏于寒者,加细辛、干姜以温化寒饮;偏于热者,加金荞麦、黄芩以清热化痰;体虚者,加太子参、山萸肉以益气养阴;兼瘀者,加赤芍、丹参以化瘀通络。
中成药:可选用苏黄止咳胶囊等。
2.风痰袭窍证治法:疏风通窍,利咽止咳。
推荐方药:过敏煎加减。
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僵蚕、蝉蜕、桔梗、射干、白芷、辛夷等。
加减:痰热甚者,可加竹沥、天竺黄、竹茹以清热化痰;久病脾虚,酌加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
3.胃气上逆证治法:降浊化痰,和胃止咳。
推荐方药: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旋覆花、赭石、法半夏、党参、干姜、黄芩、黄连、枇杷叶等。
加减:若呃逆、泛酸较重者加吴茱萸、(煅)瓦楞以降逆制酸;痰多者加浙贝母、紫菀以化痰止咳。
4.肝火犯肺证治法:清肺泻热,化痰止咳。
推荐方药: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桑白皮、地骨皮、黄芩、青黛、海蛤壳、栀子、牡丹皮、浙贝母等。
加减:胸痛配郁金、丝瓜络以理气和络;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酌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诃子以养阴生津敛肺。
以上证候有明显兼夹证者,可在上述证候基础上根据兼夹证加减用药。
(二)针灸根据病情可选择主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天突、合谷。
风盛挛急证,加风门、外关;风痰袭窍证,加迎香、廉泉;胃气上逆证,加中脘、内关;肝火犯肺证,加行间、鱼际。
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平补平泻。
(三)穴位贴敷根据病情可辨证使用疏风宣肺、止咳化痰药敷贴胸背部腧穴,可选:天突、膻中、肺俞、定喘、风门、脾俞等。
(四)刮痧、拔罐、砭石疗法用刮痧油涂擦后背膀胱经、督脉,用刮痧板反复刮、擦,以微现红瘀为度,可配合大杼、肺俞、定喘、风门、脾俞等部位拔罐、砭石治疗。
(五)其他疗法: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针刺手法治疗仪治疗。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以咳嗽症状积分为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1)咳嗽症状积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积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积分=日间积分+夜间积分。
咳嗽症状积分表可作为病情评价和判断药物疗效之用。
表1 咳嗽症状积分表(2)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用于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
使用方法为让病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选择一个分值评价自己咳嗽的程度。
0分为没有咳嗽,分数越高表示咳嗽越剧烈。
表2 视觉模拟评分(3)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评估是咳嗽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方法,通过填写专门的咳嗽生活质量量表进行。
可使用莱赛斯特咳嗽量表(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
莱赛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1)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胸痛或腹痛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2)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被咳痰困扰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3)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因咳嗽而觉得疲倦乏力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4)在最近的两周里,您能控制您的咳嗽吗?1.从来没有2.几乎不3.偶尔能4.有时能5.经常可以6.大部分时间可以7.一直可以(5)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因咳嗽而觉得尴尬难堪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6)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焦虑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7)在最近的两周里,您的学习、工作或其他计划受到咳嗽的影响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8)在最近的两周里,您的休闲或娱乐受到咳嗽的影响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9)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闻到油漆、灰尘、烟雾等刺激气味而咳嗽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0)在最近的两周里,你的睡眠受到咳嗽的干扰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1)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每天都有阵发性的咳嗽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2)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觉得失落或沮丧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3)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厌烦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4)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声音嘶哑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5)在最近的两周里,您觉得精力充沛吗?1.从来没有2.几乎不3.偶尔能4.有时能5.经常可以6.大部分时间可以7.一直可以(16)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担心咳嗽暗示着某些严重疾病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7)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担心别人认为您有病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8)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中断谈话或电话交谈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19)在最近的两周里,您觉得咳嗽干扰您的同学、朋友或家人吗?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