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PPT课件(5篇)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 些扫墓人的心情,渲染了一种悲愁、哀伤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一个“借问”,一个“遥指”,话不多, 动作也不多,却写得极富韵味,同时兼具人物情态。牧童俏 皮一指,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言语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回 答了作者,抹去了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诗的气氛豁然明快。
活动指导
一、确定要了解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 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二、查找资料。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查找资料时,可以询问长辈, 到图书馆查阅,也可以参观民俗展览馆,收集或制作民俗物品等。

异乡异客


现实
逢佳节
日 忆
倍思亲
孤寂之感

登高处
思乡之情
东 兄
想象
插茱萸

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独在异乡的游子 逢佳节更加思念亲人,想象远在家乡登高的兄 弟也在思念自己,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传统节日传感情 本课三首古诗,介绍了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 清明节、重阳节的节日习俗,展现了传统文化深厚的文 化内涵,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读古诗,感受中国文 化的魅力,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当时的情景。在感叹诗 人高超的艺术、高尚的情怀之余,我们要好好地把祖国 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清明
雨纷纷 ——欲断魂 问酒家——杏花村
愁闷
振作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 孤身行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失落 的情绪和对生活的希望。





山唐

东 兄 弟
王 维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 请你说说《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一诗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的儿工子作如职果位大,学作一为毕母业亲就的能我得. 得((déd)ěi到)多一高个兴满呀意。 .
朗读诗歌
再读古诗,注意节奏,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者简介
曾几: 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 (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 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 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 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 淡。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 均见功力。
zhēnɡ( 正月)
lóu hāo
一种野生 的植物, 茎可食。
蒌蒿 正是
满地芦
tún
河豚欲
芽 上
短,芦苇的 时。嫩芽。
将要。 逆江而上。
再读诗歌,划出节奏。
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 春 江 / 水 暖 / 鸭 / 先 知。 蒌 蒿 / 满 地 / 芦 芽 / 短, 正 是 / 河 豚 / 欲 上 时。
“飞”“睡”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 出了动物们悠闲自在的神态,突出了春天的 生机盎然。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写出了春天泥沙湿润柔暖的特点。
诗意: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 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 泥筑巢。河滩上的沙子被 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 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绝句》描绘了 一幅春天到来,万物 复苏、山水秀丽的迷 人画面。
布置作业
1.背诵《绝句》 2.抄写你喜欢的诗句。
第一单元 · 第1课
惠崇春江晚景
情景导入
观看《惠崇春江晚景》视频, 这首诗歌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

三年级语文(下)-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优质课件

三年级语文(下)-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优质课件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唐代杰出诗人,因其晚年居住 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 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主要 作品有《泊秦淮》《秋夕》等。
xiōng
bèi
牧兄倍
tú sū
hún
屠苏 灵魂

xiōnɡ
牧童 兄弟
jiǔ
酒家
bèi
加倍
我会写
旧符欲魂借酒 何牧兄独异佳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古诗, 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
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 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 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层次梳理
元日
点燃爆竹 欢乐气氛
饮屠苏酒
曈曈日 换新符
万象更新
除旧布新 革新政治
主旨归纳
《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 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思想 感情,充满欢快与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 一个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清明
[唐]杜 牧
山东:华山以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同学们,你 知道这首诗描写 的是哪个节日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 九,二九相重,称为“重 九”,民间在这一天有登 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 称“登高节”。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 ,字摩诘(jié),祖籍山西。因其官至尚 书右丞,人称“王右丞”。盛唐诗坛上极 负盛名的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 然齐名,合称“王孟”。主要作品有《山 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53页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53页PPT)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梅雨时节,难得有 这样“日日晴”的
时间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好的天心气情,自因然此愉诗悦人。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乘船 尽头 再 再走山间小路。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乘小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春天多雨,土地湿润,燕子们忙着衔泥筑巢, 在空中不断地飞来飞去。日照沙暖,鸳鸯便惬意地 睡在沙洲上,相亲相近,羡煞旁人。此二句是工笔 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 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层次梳理
主旨归纳
层次梳理
惠崇春 江晚景
竹 桃花 江水 写实
鸭 蒌蒿 芦芽 想象—河豚欲上—充满情趣
喜爱春天 赞美春天
主旨归纳
《惠崇春江晚景》是 一首题画诗,诗人运用虚 实结合的手法,将画中所 绘之景展现得令人神往, 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早 春时节,大地上江山秀丽、 花草芬芳、燕子翩飞、鸳鸯 慵睡的旖旎风光,流露出诗 人欢悦安适的心情,表达了 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主要作品:著有《茶山集》8卷。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惠崇春江晚景
曾几(jī):(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祖籍赣州人。
鸳鸯惠崇豚减
yuān yān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共28张ppt)

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
、 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是河豚上游产
卵 繁殖的季节。
惠崇芦 芽 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 有
一点。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 “卢”。 3“崇、芦、芽”都是上窄下宽,“惠” 上 宽下窄。
三衢道 中
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 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 西 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 、礼 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 政事。 他作诗讲究用字炼句,不用 奇字、僻 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 重神似。
3
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梅溪泛减
形近字比较:海—梅 喊—减 眨 —泛
“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2月25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总结技巧(一) 下 载 后 此 页 可 删 除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三首古诗。这三掉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语
写字有方
融燕鸳 鸯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 “春日迟迟。” 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 , 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 首 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 七 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 是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阅读与交流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 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品读释疑
一、诗人在去“三衢”的路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人看到了杨梅黄了、天晴、小溪、山,绿阴不减,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品读释疑
二、诗人在去“三衢”的路途中心情有哪些变化? 1.梅子黄时日日晴 江南梅雨时节遇好天,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2.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 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不减来时路,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
添得黄鹂四五声。情状也跃然纸上。
我会写
三衢道中
méi xī
【宋】曾几
梅溪
梅子黄时日日晴,
泛 减 小溪泛尽却山行。 fàn jiǎn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课后小练
《三衢道中》这首诗第一句点明了此行 的 时间 ,第二句交代了诗人先走___水__路____, 再走山路,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 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 诗人__舒_畅__愉__悦__的情怀。
预习检测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A.诗仙
√B.诗圣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所以说“迟日”。
春风花草香。 泥土湿软。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 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 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 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 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 春意盎然。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却:再,又。
阴:树荫。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 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 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 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 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 黄鹂的欢鸣声,比 来时更增添 了些幽趣。
阅读思考
三、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泥融飞燕子: 这里指泥土湿软。
2.蒌蒿满地芦芽短: 芦苇的嫩芽。
3.小溪泛尽却山行: 再,又。
本课反思
1.请你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本课学习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下 课
课后交流
你能参加这次教研活动,非常感 谢。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不同看法。
⑤泛滥。
宽泛
秋夜泛舟江 上,清风明月,水 波不兴,令人神 爽情怡。
jiǎn 部首
减冫 结构
左右
笔画
11
字意:①从总体或 组词: 造句:
某个数量中去掉一 部分。 ②降低;衰退。
减少 减轻 衰减
他能读能 写,还能做不 错的减法。
削减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 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 头。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苏轼,字子 瞻、和仲,号铁 冠道人、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法 家、画家。
苏轼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 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 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 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
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 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 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 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01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01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句段导读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 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 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 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 ,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练一练 连一连。
杜甫 曾几 苏轼 李白
第1课
古诗三首
课文情景图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 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课文情景图
《绝句》这首古诗的诗题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诗题不同, 绝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 绝句、七言绝句。
课文情境图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会认的字
róng yàn yuān yāng
融 燕鸳 鸯
识 字 (融化) (燕子)(鸳鸯) (鸳鸯)
词汇积累
多音字辨识

yān(燕山) yàn(燕子)
词汇积累
迟日:春天。 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会写的字
róng
组词:(融化)(金融) 造句:春天来了,山上的积 雪融化了。
会写的字
yàn
组词:(燕子)(燕尔) 造句:燕子在衔泥筑巢。
会写的字
yuān
组词:(鸳鸯)(鸳侣) 造句:一对鸳鸯在湖中戏 水。
会写的字
yāng
组词:(鸳鸯) 造句:一对鸳鸯在湖中戏 水。
词汇积累

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

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

朗读诗歌:
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重新命名:
美好的春光 春光明媚 春到人间 ……
理解诗题:
诗题中的“惠崇”是什么意思?
题画诗
朗读古诗: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理解诗意: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 诗善画,这首诗是苏 轼为惠崇的画作《春 江晚景》所写的题画 诗。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 的鱼,有毒性。
想象画面:
读着这首诗,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
下列图画,哪一幅图与你想象中的最像?
导入新课: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你觉得三衢道中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和பைடு நூலகம்图,理解诗意。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本单元写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生灵
导入新课:
本单元有哪些学习要求?
了解绝句:
“绝句”是什么意思?
格律诗
一首诗有 一首诗有
四句
八句
绝句
律诗
《惠崇春江晚景》《三衢 道中》属于什么体裁?
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zǐ yāng
古诗中的韵脚,不读轻声。
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插图,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注释: [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 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 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 结对生活。
理解诗意: 说一说诗意:
春天的阳光照耀下,江山更 加秀丽了;暖暖的春风吹过,风 中带来了花草的芬芳。地里的泥 土湿润了,燕子叼着泥回家筑巢; 水边的沙子暖了,鸳鸯们快乐地 睡在沙滩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绝句》《三衢道中》精讲优秀图文展示课件PPT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绝句》《三衢道中》精讲优秀图文展示课件PPT

二、默写古诗《绝句》。
___绝___句____ __[_唐_]_杜___甫__ ___迟__日__江__山__丽__,___ ___春__风__花__草__香__。___ ___泥__融__飞__燕__子__,___ ___沙__暖__睡__鸳__鸯__。___
通过《绝句》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 大好春光中美丽生灵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 景》这首诗。
春天的景物
诗人的感觉
注释:【迟日】春日。
大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 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由“迟日江山丽”,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视觉
想象:“春风花草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嗅觉
加一加
春风 花儿 青草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温暖的春风 五颜六色的花儿 翠绿的青草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梅雨时节不能出去玩耍,多烦恼啊! 现在阳光明媚,梅子熟了,溪水潺潺, 小朋友们,快放飞心情,跟随诗人一起 去浙江《三衢道中》游玩吧!
三衢道中
学习目标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1.认识“减”字,会写“梅、溪、泛、减”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衢道中》。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三衢道中》,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课堂演练 一、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 chónɡ tún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_____竹__林__外__两__三__枝__桃__花__初__放__,__鸭_子__在__水__中__游__戏__,___ _它__们__最__先__察__觉__了__初__春__江__水_的__回__暖__。__河__滩__上__已__经__满___ _是__蒌__蒿__,__芦__笋__也__开__始__抽__芽_,__这__些__可__都__是__烹__调__河__豚___ _的__好__佐__料__,__而__河__豚__此__时__正_要__逆__流__而__上__,__从__大__海__回___ _游__到__江__河__里__来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pt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pt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课文讲解
读 一 读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课文讲解
这首古诗告诉我们 什么呢?
课文讲解
这首古诗告诉我 们什么呢?
春节这一天,人们放爆 竹,和屠苏酒,贴春联。表 现出春节热闹欢乐、万象更 新的美好景象。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课文讲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酒
在爆竹声中一年过 去了,人们喝屠苏酒感 受美好春天的来临。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巧记生字
加一加
谷+欠=欲 亻+ 昔 = 借 氵+ 酉 = 酒
云+鬼=魂 口+儿=兄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巧记生字
换一换
错 - 钅+ 亻= 借 挂 - 扌+ 亻= 佳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课堂小结
元日
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象。
清明
表达了诗人怀念逝去的亲人,内心凄凉愁苦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表达了诗人身居外地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下语文优质p p t 课件 古诗三首部编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水,到处都 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燕子衔着湿 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燕子和鸳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 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 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 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再来 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结构梳理
迟日、江山——丽
绝 春风、花草——香 喜爱春天 句 泥融、燕子——飞 赞美春天
沙暖、鸳鸯——睡
风景秀丽
春风花草香。
春风 花草
温暖柔和 芳香扑鼻
温暖的春风挟 带着百花和芳草的 清香,一股又一股 扑鼻而来。
泥融飞燕子,
这里指泥土湿润柔软。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
沙暖睡鸳鸯。
一种鸟,常在水 边嬉戏,雄鸟与 雌鸟常结对生活。
暖和的沙洲 上睡着成双成对 的鸳鸯。
结合注释我们理解诗句意思,想象 画面,说说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春天的大自然 中有许多美丽可爱 的生灵,今天我们 来学习《古诗三首》 看看古代诗人是怎 样描写春天,描写 这些可爱的生灵的。
绝句——诗歌体裁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 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 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1500多 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Hale Waihona Puke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梳理
爆竹 春风





曈曈 换上新的桃符

主题概括 “这是一首写 古代迎接新年 的即景之
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 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 节:点燃爆竹, 饮屠苏酒 , 开门迎新 , 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朗读古诗 了解重点词语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
排比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朗读《清明》这首诗的前两句时,要 读出细雨纷纷而下的凄凉感;读后两句的 时候,要注意“借问”轻声读,“遥指” 重读,“杏花村”读的要清晰。
互动课堂
大声朗读古诗《清明》: 1.用“ ”画出清明时节的天气。 2.用“ ”标出最能体现当时人特点的词。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朗读古诗 了解重点词语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 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 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初升时光亮而温暖的太阳。
新桃,旧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 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灵 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现在则指春联。
读读古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 了怎样一幅画面?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纷纷:细雨不停地下。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此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 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魂:指心情惆怅。
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 逝去亲人,伤心欲绝, 悲思愁绪。
在噼噼啪啪的 爆竹声中,旧的 一年过去了,新 的一年来到了。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互动课堂
自行朗读古诗《元日》: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 2.想一想:诗中写到了哪些节日特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 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到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 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为庆祝 新春,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说一说:《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节日特点? 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 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 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指由暗转明的 朝阳。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 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 “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 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意: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 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元日》是一首与( A A.春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有关的诗。
二、判断对错。
1.“桃符”的 “符”读fú ,不读hú。 (√)
2.“欲”的的拼音是yǜ。( )
×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爆竹声中 春风送暖 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
曈曈日 一岁除 入屠苏 换旧符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日》,看到了 我国古代新年的风俗习惯,这节课让我们 继续去看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的4月5

日前后。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


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
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杜牧(803-825)字牧之, 唐代晚期著名的诗人。人 们把他与李商隐称为“小 李杜”。
整体感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方面,王安 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创作实 践上别具一格,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 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
元日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 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识字方法
加一加:口+儿=兄 云+鬼=魂
字理识字: 酒 + 会意字。用水和粮食酿造的酒精饮品。
易写错

不要写成“攵”

巧记:左边谷右边欠 谷欠欲吃粮食。
mù 不要写成“欠”。

牧童 放养牲畜的儿童
点灯笼
识字游戏
屠苏 断魂 牧童 加倍 桃符
元日
整体感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 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 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 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整体感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朗读古诗 了解重点词语
忆:想念。 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 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结构梳理
景 雨纷纷 清明
人 行人 诗人 牧童
主题概括
这首诗描写 清明 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 了 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 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 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 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 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又要冒雨赶路, 雨湿衣衫、春寒料峭。 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 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遥指:指向远方。 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 杏花村。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元日:农历正 月初一,即节。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我会认 屠苏
hún
断魂
jiǔ
喝酒

牧童
xiōng
兄弟
bèi
加倍
我会写
旧 符 欲魂借酒 何 牧 兄 独异 佳
生字归类
左右 结构
旧 符欲 魂 借酒
上下 结构
何 牧兄 独 异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