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无机化学万题库(是非题)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1章气体一、单选题1、某气体AB,在高温下建立下列平衡∶AB(g)==A(g)+B(g).若把1.00mol此气体在T=300K,P=101 kPa下放在某密闭容器中,加热到600K时,有25.0%解离。

此时体系的内部压力(kPa)为( )A.253 B.101 C.50.5 D.1262、一敞口烧瓶在7℃时盛满某种气体,欲使1/3 的气体逸出烧瓶,需加热到()A.100℃B.693 ℃C.420 ℃D.147 ℃3、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低压 D. 低温低压4、A,B两种气体在容器中混合,容器体积为V,在温度T下测得压力为P,V A ,V B 分别为两气体的分体积,P A ,P B 为两气体的分压,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A. PV A = n A RTB. P A V A =n A RTC. P A V= n A RVD. P A (V A+V B )= n A RT,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5、某容器中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O和Cl2NOCl(g)。

平衡时,各物种分压的结论肯定错误的是NO(g)+1/2Cl2()) B. P(NO)=P(NOCl)A. P(NO)=P(Cl2) D. P(NO)>P(NOCl)C. P(NO)<P(Cl26、The height of a column of liquid support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nsity of the liquid. Mercury has a density of 13.6 g/mL. How high a column of water (density = 1.00g/mL) would be supported by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of 0.876 atm? ( )A. 9.05×103 mmB. 1.03×104 mmC. 49.0 mm7、If you purchase a balloon filled with helium and take it outside on a cold day, you will notice that it shrinks and becomes less buoyant. What gas law explains this observation? ( )A. Boyle'sB. Charles'sC. Avogadro'sD. Graham's8、A sample of gas occupies 10.0 L at 50°C. Assuming that pressure is constant, what volume will the gas occupy at 100°C?( )A. 10.0 LB. 20.0 LC. 11.5 LD. 5.0 L9、What is the Charles's law constant (in L/K) for 200 mg of carbon dioxide at 600 mm pressure? ( )A. 4.73 10–4 L/KB. 5.64 10–3 L/KC. 42.0 L/KD. 2.11 103 L/K10、At a give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hich gas occupies the smallest volume per unit mass? ( )A O2B. ArC. CO2D. Xe11、At what temperature (in °C) will 25.0 g of carbon dioxide (at1.00 atm) occupy. ( )A. 188°CC. –263°CD. –270°C12、What is the molar mass of a gas that has a density of 3.11 g/L at 100°C and 1.50 atm pressure? ( )A. 0.152 g/molB. 95.2 g/molC. 17.0 g/molD. 63.5 g/mol13、What volume of Ngas would be produc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2solid? (Assume that the gas is produced at 1.00 atm35.0 g NaN3pressure and 150°C.)( )A 28.0 LB. 9.95 LC. 18.7 LD. 56.1 L14、At what temperature would CO2 gas have the same average molecular speed as O2 gas has at 400 K? ( )A. 250 KB. 550 KC. 400 KD. 600K15、How much faster does nitrogen escape from the balloon than oxygen? ( )A. 1.07 times fasterB. 1.14 times fasterC. 0.875 times as fastD. 0.935 times as fast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打“√”;错,打“×”。

无机化学万题库答案

无机化学万题库答案

1、A2、B3、D4、D5、B6、B7、B8、C9、B 10、C 11、A 12、A 13、D 14、D 15、B 16、B 17、C 18、A 19、D 20、C 21、C 22、D 23、C 24、A 25、A 26、D 27、C 28、C 29、C 30、C 31、D 32、C 33、D 34、C 35、C 36、A 37、D 38、B 39、B 40、D 41、C 42、D 43、A 44、C 45、C 46、D 47、A 48、B 49、D 50、D 51、B 52、C 53、A 54、C 55、B 56、A 57、D 58、A 59、C 60、B 61、D 62、E 63、E 64、A 65、E 66、E 67、D 68、D 69、B 70、C 71、D 72、C 73、B 74、C 75、B 76、A 77、B 78、D 79、B 80、A 81、A 、C 82、B 83、C 84、D 85、D 86、C 87、A、C 88、D 89、B 90、D 91、D 92、C 93、B 94、C 95、C 96、C 97、D 98、D 99、A 100、D 101、C 102、D 103、C 104、A 105、A 106、D 107、A 108、C 109、B 110、C 111、C 112、E 113、B 114、E 115、C 116、C 117、B 118、A 119、C 120、C 121、D 122、C 123、B 124、C 125、C 126、A 127、B 128、D 129、A 130、B 131、C 132、A 133、D 134、C 135、C 136、D 137、B 138、D 139、A 140、C 141、D 142、C 143、B 144、C 145、A 146、D 147、B 148、C 149、D 150、C 151、D 152、B 153、B 154、C 155、D 156、B 157、D 158、D 159、C 160、C 161、C 162、D 163、A 164、B 165、C 166、C 167、B 168、C 169、A 170、C 171、B 172、B 173、B 174、C 175、C 176、D 177、B 178、A 179、A 180、A 181、C 182、C 183、B 184、C 185、C 186、C 187、D 188、C 189、D 190、B 191、C 192、B 193、B 194、A 195、B1196、C 197、C 198、B 199、D 200、B 201、C 202、A、D 203、B 204、C 205、C 206、C 207、A 208、B、D 209、A、C、D 210、A、C 211、B、E(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B2、D3、D4、B5、C6、B7、C8、D9、B 10、C 11、D 12、C 13、B 14、B 15、D 16、A 17、D 18、B 19、B 20、D 21、A 22、D 23、A 24、B 25、C 26、B 27、D 28、D 29、C 30、D 31、B 32、C 33、D 34、D 35、C 36、B 37、D 38、D 39、C 40、C 41、A 42、C 43、A 44、B 45、D 46、B 47、A 48、D 49、D 50、C 51、D 52、C 53、A 54、B 55、C 56、A 57、B 58、A 59、C 60、B 61、C 62、B 63、A 64、A 65、C 66、D 67、B 68、D 69、D 70、D 71、C 72、B 73、A 74、A 75、C 76、A 77、C 78、B 79、A 80、D 81、A 82、A 83、D 84、D 85、D 86、C 87、C 88、B 89、C 90、C 91、B 92、A 93、D 94、C 95、C 96、D 97、A 98、A 99、A 100、A 101、A、B 102、B 103、B 104、C 105、A 106、C 107、C 108、B 109、D 110、A 111、C 112、D 113、A 114、B 115、D 116、D 117、D 118、C、D 119、A、D 120、D 121、D 122、C 123、A 124、D 125、C 126、D 127、A 128、D 129、C 130、B 131、D 132、B 133、C 134、D 135、A 136、D 137、C 138、D 139、D 140、D 141、B 142、A、B 143、D 144、D 145、A 146、C 147、A 148、C 149、C 150、B2151、C 152、C 153、D 154、C 155、D 156、A 157、A 158、A 159、B 160、B 161、A 162、C 163、B 164、B 165、C 166、B 167、C 168、C 169、C 170、A 171、A 172、B 173、D 174、D 175、C 176、D 177、C 178、B 179、A 180、D 181、C 182、B、C 183、B 184、C 185、C 186、B 187、A 188、B 189、B 190、C 191、A 192、D 193、D 194、C 195、B 196、B 197、C 198、A 199、B 200、A 201、B 202、C 203、C 204、B 205、D 206、C 207、D 208、C 209、C 210、D 211、A 212、D 213、C 214、D 215、A 216、A 217、B 218、C 219、C 220、C 221、B 222、C 223、C 224、D 225、B 226、A 227、B 228、D 229、C 230、C 231、B 232、C 233、A 234、B 235、B 236、B 237、C 238、B 239、A 240、B 241、A 242、D 243、B 244、A 245、B 246、A 247、A 248、B 249、A 250、D 251、D 252、A 253、D 254、A 255、C 256、C 257、C 258、C 259、C 260、C 261、B 262、A 263、C 264、B 265、D 266、C 267、D 268、B 269、B 270、A 271、B 272、B 273、C、E 274、B 275、E 276、C 277、A 278、E 279、D 280、B、C 281、C、E 282、C 283、A 284、B 285、D 286、D 287、B 288、B 289、C 290、C 291、C 292、D(四)化学热力学初步1、D2、C3、D4、C5、B6、C7、B8、D9、D 10、C 11、D 12、B 13、B 14、C 15、D 16、D 17、C 18、C 19、D 20、C 21、D 22、C 23、B 24、D 25、C 26、D 27、D 28、D 29、C 30、B 31、D 32、A 33、B 34、D 35、C336、A 37、A 38、C 39、D 40、D 41、B 42、C 43、C 44、C 45、D 46、D 47、C 48、A 49、B 50、B 51、C 52、C 53、C 54、C 55、D 56、A 57、D 58、C 59、D 60、C 61、D 62、B 63、D 64、A 65、D 66、B 67、D 68、D 69、D 70、C 71、C 72、D 73、D 74、C 75、D 76、B 77、B、C、D 78、C 79、B 80、B 81、A 82、B 83、B 84、D 85、D 86、B、C 87、C 88、D 89、A 90、C 91、D 92、A 93、B 94、D 95、B 96、C 97、C 98、B 99、D 100、B 101、C 102、A 103、D 104、B 105、D 106、B、C 107、C 108、D 109、D 110、B 111、A 1 12、A 113、B 114、E 115、C 116、B 117、A 118、B 119、C 120、B 121、C 122、C 123、B 124、B 125、C 126、C 127、B 128、B、C 129、C 130、B 131、A 132、A 133、C 134、C 135、A 136、A 137、C 138、D 139、D 140、C 141、D 142、B 143、C 144、A 145、A 146、B 147、A 148、A 149、A 150、D 151、A 152、B 153、C 154、D 155、C 156、D 157、C 158、C 159、C 160、C 161、B 162、D 163、A 164、B 165、A 166、A 167、C、D 168、C 169、A 170、B 171、B 172、C 173、D 174、A 175、B 176、B 177、D 178、A 179、A 180、A 181、A 182、D 183、D 184、B 185、C 186、C 187、A 188、A 189、D 190、D 191、C 192、C 193、B 194、B 195、C 196、D 197、B 198、C 199、B 200、C 201、B 202、B 203、D 204、A 205、A、B 206、B 207、E 208、D 209、B、D 210、C 211、C 212、A 213、C 214、D 215、D 216、D、E 217、A、D 218、C4(五)化学反应的速率1、C2、D3、C4、D5、C6、C7、A8、C9、B 10、D 11、B 12、D 13、B 14、A 15、D 16、A 17、D 18、D 19、B 20、A 21、D 22、C 23、D 24、D 25、B 26、A 27、C 28、B 29、D 30、A 31、C 32、B 33、B 34、D 35、B 36、A 37、A 38、A 39、C 40、D 41、D 42、A 43、A 44、C 45、B 46、A 47、B 48、D 49、D 50、C 51、A 52、B 53、D 54、D 55、B 56、B 57、D 58、C 59、A 60、A 61、D 62、D 63、D 64、D 65、B 66、C 67、D 68、B 69、C 70、C、D 71、A 72、D 73、D 74、A 75、C 76、C 77、C 78、B 79、D 80、D 81、B 82、D 83、D 84、D 85、C 86、A 87、A 88、C 89、C 90、B 91、A 92、B 93、B 94、A 95、A 96、C 97、A 98、B 99、A 100、D 101、C 102、B 103、C 104、D 105、C 106、D 107、A 108、C 109、C 110、D 111、B 1 12、A 113、B 114、D 115、B 116、D 117、D 118、C 119、B 120、A 121、D 122、D 123、C 124、D 125、A 126、A 127、B 128、C 129、B 130、D 131、B 132、C 133、A 134、A 135、D 136、B 137、A 138、A 139、C 140、D 141、B 142、C 143、D 144、B 145、B 146、D 147、B 148、C 149、A 150、D 151、D 152、D 153、A 154、A 155、C 156、A 157、C 158、C 159、C 160、C 161、B 162、C 163、A 164、D 165、C 166、D 167、C 168、A 169、D 170、D 171、C 172、C 173、D 174、C 175、C 176、B 177、B 178、B 179、D 180、B5181、C 182、C 183、A 184、B 185、B186、B 187、B 188、C 189、B 190、C191、C 192、A 193、B、E 194、A、B 195、C 196、B、C 197、D 198、B 199、C 200、A 201、A 202、C 203、B 204、C 205、B206、D 207、B 208、C 209、B 210、B、C、D 211、B、C 212、A 213、A 214、D 215、C216、D(六)化学平衡1、D2、B3、B4、D5、C6、A7、D8、A9、D 10、C11、B 12、A 13、A 14、B 15、D16、B 17、A 18、C 19、B 20、B21、A 22、C 23、B 24、C 25、A26、C 27、D 28、D 29、A 30、C31、B 32、D 33、D 34、C 35、A36、B 37、A 38、A 39、C 40、C41、B 42、C 43、B 44、B 45、D46、D 47、B 48、D 49、C 50、D51、B 52、C 53、C 54、B 55、C56、B 57、A 58、C 59、B 60、D61、B 62、C 63、C 64、B 65、D66、B 67、C 68、B 69、C 70、C71、C 72、B 73、C 74、C 75、B76、C 77、C 78、A 79、D 80、B81、C 82、C 83、B 84、C 85、C86、C 87、D 88、C 89、C 90、D91、D 92、C 93、C 94、C 95、D96、A 97、D 98、D 99、D 100、B101、C 102、C 103、D 104、A 105、A106、A 107、C 108、B 109、C 110、A111、C 112、A 113、D 114、B 115、A116、B 117、C 118、B 119、D 120、A121、D 122、C 123、D 124、C 125、E126、E 127、D 128、C 129、A 130、B6131、B 132、A 133、D 134、A 135、C 136、D 137、C 138、C 139、D 140、B 141、D 142、B 143、A 144、D 145、B 146、B 147、B 148、D 149、B 150、C 151、C 152、A 153、B 154、B 155、C 156、A 157、D 158、C 159、B 160、B 161、A 162、B 163、C 164、D 165、D 166、B 167、B 168、B 169、B 170、A、B 171、C 172、C 173、B 174、D 175、D 176、B 177、C 178、C 179、C 180、C 181、D 182、C 183、D 184、C 185、D 186、C 187、A 188、D 189、B 190、C 191、C 192、B 193、C 194、D 195、B 196、A 197、B 198、A 199、D 200、C 201、B 202、C 203、C 204、B 205、D 206、D(七)溶液与胶体1、C2、B3、A4、D5、C6、D7、C8、C9、C 10、C 11、C 12、D 13、D 14、D 15、C 16、A 17、B 18、A 19、C 20、B 21、A 22、B 23、B 24、B 25、C 26、A 27、A 28、B 29、D 30、C 31、A 32、C 33、D 34、A 35、D 36、D 37、C 38、B 39、D 40、B 41、D 42、D 43、D 44、A 45、C 46、C 47、B 48、B 49、A 50、D 51、D 52、C 53、D 54、A 55、A 56、D 57、A 58、D 59、C 60、C 61、C 62、A 63、D 64、B 65、D 66、C 67、B 68、A 69、C 70、A 71、B 72、B 73、C 74、C 75、C 76、D 77、B 78、B 79、B 80、B 81、A 82、D 83、C 84、D 85、B 86、B 87、A 88、C 89、C 90、D791、B 92、C 93、C 94、D 95、A 96、B 97、C 98、D 99、B 100、B 101、A 102、C 103、B 104、A 105、C 106、D 107、B 108、B 109、D 110、D 111、D 112、B 113、A 114、A 115、C 116、D 117、D 118、C 119、A 120、B 121、D(八)电解质溶液1、C2、D3、D4、B5、B6、B7、A8、B9、B 10、D 11、A 12、B 13、A 14、B 15、D 16、D 17、B 18、C 19、D 20、A 21、B 22、C 23、D 24、D 25、B 26、D 27、C 28、B 29、C 30、C 31、A 32、A 33、D 34、C 35、C 36、B 37、B 38、D 39、D 40、C 41、C 42、C 43、A 44、B 45、B 46、C 47、D 48、A 49、B 50、A 51、A 52、D 53、D 54、A 55、C 56、D 57、D 58、A 59、C 60、D 61、D 62、B 63、B 64、B 65、B 66、D 67、C 68、C 69、D 70、C 71、A 72、C 73、C 74、D 75、B 76、D 77、B 78、C 79、A 80、D 81、A 82、A 83、D 84、C 85、C 86、B 87、D 88、D 89、B 90、B 91、C 92、D 93、A 94、B 95、C 96、B 97、C 98、B 99、B 100、A 101、B 102、D 103、C 104、D 105、A、D 106、C 107、B 108、B 109、C 110、A、B 111、D 112、B 113、B 114、D 115、C 116、D 117、A 118、D 119、B 120、B 121、C 122、B 123、A 124、D 125、C、D 126、B、C 127、B 128、A、E 129、C、D 130、C 131、D 132、D 133、B 134、C 135、D8136、C 137、D 138、A 139、C 140、A 141、C 142、A 143、C 144、D 145、D 146、B 147、C 148、C 149、D 150、A 151、C 152、A 153、B 154、C 155、A 156、C 157、D 158、A 159、B 160、B 161、B 162、C 163、B 164、C 165、B 166、C 167、A 168、B 169、D 170、B 171、D 172、B 173、D 174、C 175、B 176、B 177、B 178、A 179、C 180、D 181、B 182、A 183、C 184、C 185、C 186、D 187、C 188、B 189、C 190、C 191、B 192、A 193、B 194、A 195、D 196、D 197、B 198、B 199、D 200、B 201、C 202、A 203、C 204、A 205、D 206、C 207、D 208、B 209、B 210、D 211、C 212、C 213、B 214、A 215、D 216、B 217、A 218、B 219、C 220、B 221、A 222、C 223、D 224、D 225、B 226、B 227、B 228、B 229、D 230、A 231、D 232、D 233、C 234、C 235、C 236、B 237、D 238、B 239、C 240、D 241、C 242、B 243、A 244、C 245、D 246、C 247、B 248、B 249、B 250、C 251、B 252、A 253、B 254、D 255、D 256、C 257、B 258、D 259、B 260、B 261、A 262、C 263、B 264、D 265、D 266、D 267、B、D 268、C 269、B 270、D 271、D 272、D(九)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B2、B3、A4、B、C5、C6、A7、B8、A9、D 10、D 11、A 12、D 13、B 14、A 15、D 16、A 17、C 18、A 19、D 20、B 21、C 22、D 23、B 24、C 25、C 26、B 27、D 28、B 29、A 30、B 31、B 32、D 33、B 34、B 35、C936、B 37、D 38、D 39、B 40、B 41、A 42、B 43、D 44、D 45、B 46、B 47、A 48、B 49、B 50、B 51、A 52、D 53、C 54、C 55、B 56、B 57、B 58、B 59、A 60、A 61、A 62、A 63、B 64、C 65、D 66、B 67、D 68、B 69、B 70、B 71、B 72、D 73、A 74、C 75、B 76、B 77、D 78、C 79、D 80、B 81、B 82、B 83、C 84、C 85、C 86、E 87、A、B 88、B、D 89、C 90、C、D 91、C 92、C 93、A 94、D 95、D 96、B 97、B 98、D 99、A 100、D 101、B 102、B 103、B 104、A 105、C 106、D 107、B 108、D 109、C 110、B 111、B 112、C 113、B 114、C 115、D 116、A 117、A 118、C 119、C 120、D 121、B 122、D 123、D 124、A 125、D 126、D 127、A 128、B 129、C 130、A 131、B 132、C 133、B 134、A 135、D 136、B 137、D 138、D 139、B 140、C 141、B 142、C 143、D 144、D 145、C 146、D 147、A 148、B 149、B 150、B 151、C 152、A 153、C 154、B 155、A 156、C 157、B 158、A 159、D 160、C 161、B 162、B 163、C 164、B 165、D 166、D 167、D 168、D 169、C 170、C 171、C 172、B 173、C 174、C 175、D 176、D 177、A 178、B 179、D 180、B 181、C 182、D 183、B 184、D 185、B 186、C 187、D 188、A 189、C 190、A 191、D 192、D 193、C 194、C 195、D 196、C 197、B 198、B 199、D 200、D 201、C 202、D 203、A(十)氢稀有气体101、D2、D3、C4、B5、D6、A7、B、C8、B9、C 10、A、C 11、A 12、B 13、D 14、B 15、C 16、C 17、C 18、C 19、D 20、D 21、D 22、D 23、D 24、C 25、B(十一)卤素1、C2、B3、B4、D5、A6、D7、D8、A9、D 10、C 11、B 12、B 13、C 14、A 15、C 16、C 17、B 18、B 19、C 20、B 21、A 22、D 23、A 24、C 25、C 26、C 27、D 28、C、D 29、A、B 30、D 31、C 32、A 33、C 34、D 35、D 36、D 37、A 38、B 39、B 40、C 41、B 42、A 43、D 44、C 45、C 46、A 47、A 48、B 49、D 50、C 51、C 52、C 53、A 54、B 55、B 56、C 57、C 58、C 59、D 60、A 61、C 62、A 63、B 64、B 65、A 66、A 67、C 68、B 69、B 70、C 71、C 72、C 73、D 74、D 75、C 76、D 77、A 78、A 79、C 80、D 81、B 82、C 83、A 84、C 85、B 86、C 87、A 88、C 89、A 90、B 91、D 92、C 93、A 94、D 95、A 96、A 、C 97、B 98、C 99、D 100、D(十二)氧硫1、D2、C3、B4、A5、B6、D7、C8、A9、B 10、A 11、A 12、B 13、C 14、B 15、C 16、D 17、B 18、C 19、C 20、C 21、D 22、D 23、B 24、A 25、D 26、D 27、B 28、A、C 29、B、C 30、B 31、A 32、A、C 33、A 34、A、B 35、D1136、B、C 37、B 38、B 39、D 40、C 41、B 42、D 43、B 44、D 45、A 46、A 47、B 48、D 49、C 50、D 51、C 52、C 53、B 54、B 55、A 56、C 57、A 58、B 59、C 60、B 61、B 62、C 63、B 64、A 65、D 66、C 67、D 68、A 69、D 70、B 71、A 72、D 73、C 74、A 75、D 76、A 77、A 78、C 79、C 80、A 81、D 82、C 83、B 84、A 85、C 86、D 87、A 88、B 89、D 90、D 91、B 92、A 93、D 94、C 95、C 96、B 、C 97、D 98、C 99、D 100、D(十三)氮磷砷锑铋1、C2、A3、B4、A5、C6、A7、B8、D9、C 10、A 11、D 12、D 13、A 14、D 15、C 16、B 17、A 18、A 19、A 20、D 21、D 22、B 23、A 24、C 25、B 26、D 27、D 28、C 29、D 30、B 31、B 32、A 33、C 34、A 35、B 36、D 37、D 38、B 39、D 40、B 41、A、B 42、C 43、D 44、A 45、D 46、D 47、D 48、A 49、C 50、A 51、D 52、C 53、C 54、B 55、D 56、D 57、C 58、D 59、A 60、A 61、B 62、D 63、C 64、A 65、B 66、C 67、C 68、C 69、C 70、D 71、D 72、C 73、B 74、D 75、B 76、B 77、D 78、C 79、D 80、B 81、B 82、A 83、C 84、D 85、A 86、B 87、B 88、D 89、D 90、C 91、B 92、D 93、C 94、B 95、C 96、D 97、B 98、A 99、D 100、B 101、B 102、A 103、B 104、C 105、B12106、C 107、B 108、D 109、D 110、B 111、B 112、A 113、C 114、D 115、A 116、A 117、D 118、C 119、C 120、B 121、A 122、D 123、D 124、B 125、D 126、D 127、B 128、B 129、D 130、B 131、C 132、A 133、D 134、B 135、A 136、C 137、D(十四)碳硅锗锡铅1、C2、A3、B4、D5、B6、B7、B8、D9、D 10、A 11、B 12、B 13、B 14、C 15、B 16、A 17、A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A 25、D 26、D 27、C 28、A 29、B 30、C 31、B 32、C 33、D 34、C 35、A 36、B 37、A 38、C 39、D 40、B 41、C 42、C 43、C 44、D 45、C 46、B 47、B 48、A 49、A、B 50、A 51、C 52、C 53、B 54、C 55、C 56、D 57、A 58、C 59、D 60、B 61、B 62、C 63、D 64、A 65、C 66、D 67、D 68、B 69、C 70、D 71、B 72、C 73、C 74、D 75、B 76、C 77、D 78、D 79、D 80、D 81、C 82、A 83、C 84、D 85、C 86、D 87、B 88、D 89、A 90、D 91、C 92、D 93、D 94、B 95、D 96、D 97、C(十五)硼铝镓铟铊1、C2、D3、D4、D5、C6、D7、C8、A9、C 10、C1311、A 12、B 13、B 14、A 15、C 16、B 17、C 18、A、B 19、A、C 20、C、D 21、A 22、C 23、C 24、B 25、D 26、C 27、D 28、B 29、D 30、C 31、A 32、D 33、A 34、A 35、D 36、C 37、A 38、C 39、D 40、A 41、A 42、A 43、D 44、A 45、B 46、B 47、C 48、A 49、D 50、A 51、B 52、A 53、B 54、D 55、D 56、B 57、C 58、D 59、A 60、B 61、C 62、C 63、C 64、D 65、C 66、D 67、B 68、B 69、D 70、B 71、B、C 72、D 73、D(十六)碱金属碱土金属1、C2、A3、D4、D5、C6、D7、C8、C9、A 10、A 11、B 12、B 13、B 14、B 15、A 16、D 17、D 18、B 19、A 20、D 21、A 22、D 23、A 24、B 25、D 26、B 27、D 28、B 29、A 30、B 31、B 32、C 33、B 34、D 35、D 36、C 37、A 38、C 39、D 40、A 41、C 42、B 43、C 44、D 45、A 46、B 47、A 48、D 49、C 50、A 51、A、D 52、B 53、D 54、A 55、D 56、C 57、A 58、A 59、C 60、A 61、A 62、D 63、C 64、A 65、B 66、C 67、D 68、C 69、A 70、B 71、A 72、D 73、C 74、B 75、D 76、A 77、B 78、D 79、A 80、C 81、C 82、D 83、C 84、B 85、B 86、D14(十七)铜银金锌镉汞1、B2、C3、D4、C5、B6、D7、C8、C9、B 10、B 11、B 12、A 13、C 14、D 15、C 16、D 17、C 18、D 19、C 20、A 21、D 22、B 23、A 24、D 25、B 26、C 27、B 28、A 29、B 30、C 31、C 32、C 33、D 34、C 35、B 36、D 37、B 38、C 39、D 40、D 41、C 42、D 43、A 44、C 45、B 46、C 47、C 48、D 49、C 50、D 51、C 52、D 53、B 54、B 55、A 56、C 57、D 58、B 59、C 60、A、C 61、C 62、B 63、D 64、D 65、B 66、D 67、C 68、D 69、C 70、C 71、D 72、B 73、A 74、D 75、A 76、B 77、B 78、D 79、B 80、C 81、C 82、A 83、C 84、C 85、B 86、B 87、D 88、D 89、C 90、D 91、A 92、A 93、C 94、B 95、D 96、B 97、A 98、C 99、C 100、B 101、B 102、A 103、A 104、B 105、C 106、D 107、C 108、D 109、A 110、D 111、A 112、D 113、D 114、A 115、D 116、A 117、A 118、B 119、C 120、B 121、B 122、C 123、D 124、D 125、C 126、D 127、B 128、C 129、D 130、D 131、C 132、D 133、A 134、C 135、B 136、C 137、D 138、C 139、B 140、C 141、C 142、A 143、D 144、D 145、D 146、B 147、A 、D 148、A 149、C 150、D 151、C(十八)配合物1、C2、B3、B4、C5、C156、A7、D8、D9、C 10、D 11、D 12、D 13、D 14、C 15、C 16、C 17、B 18、B 19、D 20、A 21、C 22、B 23、B 24、B 25、B 26、C 27、B 28、A 29、D 30、B 31、B 32、D 33、C 34、C 35、B 36、A 37、C 38、D 39、A 40、C 41、A 42、D 43、D 44、B 45、B 46、D 47、A 48、D 49、A 50、B 51、D 52、B 53、C 54、C 55、D 56、D 57、D 58、D 59、D 60、B 61、B 62、C 63、B 64、D 65、D 66、D 67、B 68、B 69、C 70、C 71、D 72、A 73、B 74、D 75、C 76、D 77、D 78、C 79、C 80、B 81、B 82、B 83、C 84、D 85、A 86、B 87、A 88、D 89、B 90、A 91、D 92、C 93、B 94、B 95、B 96、B 97、A 98、C 99、A、B 100、A、C 101、C 102、A、D 103、B、D 104、D 105、B 106、C 107、A 108、C 109、A 110、B 111、A 112、B 113、C 114、B 115、B 116、D 117、C 118、C 119、E 120、B 121、B 122、D 123、B 124、D 125、C 126、A 127、C 128、C 129、C 130、B 131、A 132、B 133、C 134、C 135、D 136、C 137、C 138、D 139、A 140、B 141、C 142、C 143、B 144、A 145、D 146、B 、C 147、D 148、A 149、D 150、C 151、C 152、A 153、C 154、C 155、D 156、D 157、B 158、D 159、D 160、C 161、A 162、B 163、D 164、C 165、A 166、A 167、B 168、D 169、C 170、D 171、A 172、D 173、D 174、C 175、D 176、B 177、C 178、C 179、A 180、D 181、A 182、B 183、A 184、A 185、C 186、C 187、C 188、C 189、A 190、C 191、A 192、B 193、D 194、A 195、D 196、D 197、C 198、A 199、B 200、D16201、A 202、C 203、D 204、A 205、A 206、D 207、C 208、C 209、A 210、C 211、B 212、B 213、C 214、C 215、B 216、B 217、B 218、C 219、C 220、B 221、B 222、C 223、B 224、D、E(十九)钛钒铬锰钼钨1、C2、C3、A4、B5、A6、B7、A8、A9、D 10、A 11、B 12、A 13、B 14、B 15、B 16、B 17、D 18、B 19、D 20、B 21、C 22、B 23、B 24、C 25、C 26、B 27、D 28、D 29、A 30、B 31、D 32、C 33、B 34、B 35、C 36、D 37、C 38、C 39、B 40、B 41、D 42、D 43、B 44、B 45、D 46、C 47、C 48、D 49、D 50、D 51、C 52、A 53、B 54、B 55、B、D 56、C 57、B 58、A 59、A 60、A 61、C 62、C 63、C 64、C 65、B 66、A 67、B 68、A 69、B 70、B 71、B 72、D 73、B 74、A 75、C 76、D 77、B 78、B 79、D 80、C 81、A 82、C 83、D 84、C 85、C 86、B 87、D 88、A 89、D 90、B 91、C 92、B 93、D 94、D 95、B 96、D 97、C 98、B 99、B 100、B 101、A 102、A 103、D 104、B 105、D 106、C 107、C 108、D 109、B 110、D 111、B 112、A 113、C 114、B 115、C 116、D 117、A 118、C 119、C 120、D 121、A 122、C 123、C 124、B 125、C 126、D 127、A 128、C 129、C 130、B 131、A 132、C 133、A 134、B 135、B 136、C 137、A 138、B 139、C 140、C 141、D 142、B 143、D 144、C 145、D17146、B 、D 147、D 148、D 149、B、D 150、D 151、A、B 152、C、D 153、C(二十)铁钴镍铂系1、C2、A3、D4、B5、A6、A7、D8、A9、A 10、C 11、B 12、C 13、D 14、C 15、D 16、A 17、B 18、D 19、D 20、D 21、D 22、D 23、D 24、D 25、D 26、D 27、A 28、B 29、A 30、D 31、A 32、A 33、B 34、A 35、B 36、B 37、B 38、D 39、B 40、C 41、A 42、A 43、B 44、C 45、D 46、C 47、B 48、A 49、D 50、C 51、C 52、C 53、D 54、B 55、C 56、C 57、A 58、B 59、C 60、B 61、A 62、C 63、C 64、C 65、A 66、D 67、B 68、B 69、C 70、D 71、C 72、A 73、B 74、C 75、B 76、C 77、B 78、A 79、D 80、B 81、D 82、D 83、C 84、B 85、C 86、B 87、C 88、C 89、A 90、B 91、C 92、A 93、C 94、B 95、B 96、A 97、D 98、B 99、D 100、C 101、C 102、B 103、C 104、D 105、D 106、B 107、A 108、D 109、C 110、D 111、C 112、C、D、E 113、E 114、B(二十一)镧系锕系核化学1、D2、D3、C4、B5、A6、C7、C8、C9、D 10、A 11、B 12、D 13、D 14、B 15、B 16、D 17、D 18、C 19、C 20、C 21、A 22、B 23、D 24、D 25、C 26、B 27、C 28、C 29、B、C 30、C、D 31、B 32、B 33、B 34、C 35、D1836、B 37、C 38、D 39、A 40、D 41、B 42、C 43、C 44、B 45、C 46、C 47、C 48、B 49、A 50、D 51、C 52、D 53、C 54、B 55、B 56、D 57、A 58、A 59、D 60、D 61、A 62、D 63、A 64、B 65、B 66、D 67、D 68、D 69、A 70、C 71、E 72、C 73、D 74、D 75、D 76、D 77、D、E 78、B 79、B 80、D三、填空题参考答案(一)物质的状态1.11.72.240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体积。

无机化学万题库答案(方程式和俗名题)

无机化学万题库答案(方程式和俗名题)

无机化学万题库答案(方程式和俗名题)无机化学万题库参考答案六、方程式和俗名题参考答案一、方程式的配平1.Si +2 NaOH +H2O =Na2SiO3+2 H2↑2.Si +Ca (OH)2+2 NaOH =Na2SiO3+CaO +2 H2↑3.2 CO2+BaH2 (热) =2 CO +Ba (OH)24.2 LiH +B2H6 2 LiBH45.4 LiH +AlCl3LiAlH4+3 LiCl6.LiAlH4+4 H2O =Al (OH)3+LiOH +4 H27.6 XeF4+12 H2O =2 XeO3+4 Xe +24 HF +3 O28.XeF6 +H2O =XeOF4+2 HF9.XeF6+3 H2O =XeO3+6 HF10.5 KI +KIO3 +3 H2SO4=3 K2SO4+3 I2+3 H2O11.3 Br2+3 Na2CO3=5 NaBr +NaBrO3+3 CO212.3 I2+6 KOH =KIO3+5 KI +3 H2O13.IO3-+ 5 I-+ 6 H+= 3 I2+3 H2O14.2 KMnO4+10 NaCl +8 H2SO4=K2SO4 +2 MnSO4+5 Na 2SO4+5 Cl2+8 H2O 15.KClO3+6 HCl =KCl +3 Cl2+3 H2O 16.4 KClO3 ( s ) 3 KClO4+KCl17.I2+5 Cl2+6 H2O =2 H IO3 +10 HCl18.2 NaBr +2 H2SO4(浓) =Na2SO4+Br2+SO2+2 H2O19.8 NaI +5 H2SO4(浓) =4 Na2SO4+4 I2+H2S↑+4 H2O 20.2 KMnO4+16 HCl =2 MnCl2+2 KCl +5 Cl2+8 H2O21.2 NaI +3 H2SO4+MnO2=2 NaHSO4+I2+2 H2O +MnSO4 22.2 P +3 Br2+6 H2O =2 H3PO3+6 HBr↑23.2 P +3 I2+6 H2O =2 H3PO3+6 HI↑24.2 NaClO3+SO2+H2SO4 2 ClO2+2 NaHSO425.2 ClO2+2 NaOH =NaClO2+NaClO3+H2O26.I2+10 HNO3=2 HIO3+10 NO2↑+ 4 H2O27.4 HBrO3=2 Br2+5 O2+2 H2O28.8 HClO3=4 HClO4+2 Cl2+3 O2+2 H2O29.2 Zn (ClO3)2=2 ZnO +2 Cl2+5 O230.H2S +4 Br2+4 H2O =H2SO4+8 HBr31.3 SeO2+4 NH3=3 Se +2 N2+6 H2O32.4 SO2+2 H2S +6 NaOH =3 Na2S2O3+5 H2O33.2 Na2S +Na2CO3+4 SO2=3 Na2S2O3+CO234.Na2S2O3+4 Cl2+5 H2O =Na2SO4+H2SO4+8 HCl35.2 KMnO4+5 H2O2+3 H2SO4=2 MnSO4+5 O2+K2SO4+8 H2O 36.2 Na2S2O3+I2=Na2S4O6+2 NaI 37.8 NH3+3 Br2 (aq) =N2↑+ 6 NH4Br38.2 NH3+3 CuO N2↑+ 3 H2O +3 Cu39.4 NH3+5 O2 4 NO +6 H2O40.2 NH2OH +2 AgBr =2 Ag +N2+2 HBr +2 H2O41.2 NH2OH +4 AgBr =4 Ag +N2O +4 HBr +H2O42.2 H2O +5 HNO3+3 P =3 H3PO4+5 NO↑43.3 Cu +8 HNO3=3 Cu (NO3)2+2 NO↑+4 H2O44.6 Hg +8 HNO3=3 Hg2 (NO3)2+2 NO↑+4 H2O45.4P +3 NaOH +3 H2O =3 NaH2PO2+PH346.2 Ca 3 (PO4)2+6 SiO2+10 C 6 CaSiO3+P4+10 CO↑47.2 P +5 CuSO4+8 H2O =5 Cu↓+2 H3PO4+5 H2SO448.11 P +15 CuSO4+24 H2O =5 Cu3P↓+6 H3PO4+15 H2SO449.8 CuSO4+PH3+4 H2O =H3PO4+4 H2SO4+4 Cu2SO4 50.4 Cu2SO4+PH3+4 H2O =H3PO4+4 H2SO4+8 Cu51.As2O3+6 Zn +6 H2SO4=2 AsH3+6 ZnSO4+3 H2O52.2 AsH3+12 AgNO3+3 H2O =As2O3+12 HNO3+12 Ag↓53.5 NaClO +2 As +3 H2O =2 H3AsO4+5 NaCl54.NaH2AsO3+4 NaOH +I2=Na3AsO4+2 NaI +3 H2O 55.3 As2O3+4 HNO3+7 H2O =6 H3AsO4+4 NO56.Bi (OH)3+Cl2+3 NaOH =NaBiO3+2 NaCl +3 H2O57.4 Zn +10 HNO3(极稀) =4 Zn(NO3)2+NH4NO3+3 H2O 58.3 As2S3+28 HNO3+4 H2O =6 H3AsO4+9 H2SO4+28 NO59.4 Mg +10 HNO3(稀) =4 Mg(NO3)2+N2O +5 H2O60.7 PbO2+2 MnBr2+14 HNO3=7 Pb(NO3)2+2 Br2+2 HMnO4+6 H2O 61.5 PbO2+2 MnSO4+6 HNO3=3 Pb(NO3)2+2 PbSO4+2 HMnO4+2 H2O 62.Si +2 NaOH +H2O =Na2SiO3+2 H2↑63.2 B +3 H2SO4 (浓) =2 B (OH)3+3 SO2↑64.2 B +2 NaOH +3 KNO3 2 NaBO2+3 KNO2+H2O65.2 Al +2 NaOH +6 H2O =2 Na[Al (OH)]4+3 H2↑66.3 LiAlH4+4 BF3 2 B2H6+3 LiF +3 AlF367.3 NaBH4+4 BF3 2 B2H6+3 NaBF468.8 Al +3 NO3-+18 H2O +5 OH-=8 Al(OH)4-+3 NH369.2 KNO3+10 K =6 K2O +N270.2 Na2O2+2 CO2=2 Na2CO3+O271.Au +HNO3+4 HCl =HAuCl4+NO↑+2 H2O72.3 HgS +2 HNO3+12 HCl =3 H2[HgCl4] +3 S +2 NO +4 H2O73.N2H4+2 Cu(OH)2=N2+Cu +4 H2O74.2 CuFeS2+O2=Cu2S +2 FeS +SO2↑75.2 Cu2S +3 O2=2 Cu2O +2 SO2↑76.2 Cu2O +Cu2S =6 Cu +SO2↑77.4 Ag +8 NaCN +2 H2O +O2=4 Na[Ag (CN)2] +4 NaOH78.3 Cu2S +16 HNO3 (浓) 6 Cu (NO3)2+3 S↓+4 NO↑+8H2O79.3 Ag2S +8 HNO3 (浓) 6 AgNO3+3 S↓+2 NO↑+4 H2O 80.2 NH2OH +2 AgBr =N2↑+2 Ag↓+ 2 HBr +2 H2O81.4 HgS +4 CaO 4 Hg↑+3 CaS +CaSO482.2 NH4VO3V2O5+2 NH3+H2O83.K2Cr2O7+14 HCl =2 KCl +2 CrCl3+3 Cl2+7 H2O84.4 FeWO4+4 Na2CO3+O2=4 Na2WO4+2 Fe2O3+4 CO285.2 Mn +4 KOH +3 O2 2 K2MnO4+2 H2O86.2 MnO2+4 KOH +O2 2 K2MnO4+2 H2O87.3 MnO2+6 KOH +KClO3 3 K2MnO4+KCl +3 H2O88.4 Fe (CrO2)2+8 Na2CO3+7 O28 Na2CrO4+2 Fe2O3+8 CO289.Cr2 (SO4)3+3 H2O2+10 KOH =2 K2CrO4+3 K2SO4+8 H2O90.2 MnSO4+5 NaBiO3+16HNO3=2 HMnO4+5 Bi(NO3)3+NaNO3+2 Na2SO4+7 H2O 91.2 KMnO4+Na2SO3+2 NaOH =Na2MnO4+K2MnO4+Na2SO4+H2O 92.2 KMnO4+3 Na2SO3+H2O =2 MnO2↓+ 3 Na2SO4+2 KOH 93.2 CrCl3+3 H2O2+10 KOH =2 K2CrO4+6 KCl +8 H2O 94.K2Cr2O7+3 Na2SO3+4 H2SO4=K2SO4+Cr2(SO4)3+3 Na2SO4+4 H2O 95.3 H2O2+Cr2O72-+8 H+=2 Cr3++ 3 O2+7 H2O96.10 FeSO4+2 KMnO4+8 H2SO4=5 Fe2 (SO4)3+K2SO4+2 MnSO4+8 H2O 97.6 FeSO4+K2Cr2O7+7 H2SO4=3 Fe2 (SO4)3+K2SO4+Cr2(SO4)3+7 H2O98.Fe2O3+3 KNO3+4 KOH 2 K2FeO4+3 KNO2+2 H2O 99.3 Fe +NaNO2+5 NaOH =3 Na2FeO2+NH3+H2O100.6 Na2FeO2+4 NaNO2+8 H2O =6 Na2FeO4+4 NH3+4 NaOH二、完成并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1.KClO3+6 HCl =KCl +3 Cl2+3 H2O2.4 KClO3 ( s ) 3 KClO4+KCl3.I2+5 Cl2+6 H2O =2 H IO3 +10 HCl4.3 I2+10 HNO3 =6 HIO3+10 NO↑+2 H2O5.I-+2 IO3-+5 H2S +2 H+=I3-+5 S↓+6 H2O 6.5 I -+IO3-+6 H+=3 I2+3 H2O7.2 NaBr +2 H2SO4(浓) =Na2SO4+Br2+SO2↑+2 H2O 8.8 NaI +5 H2SO4(浓) =4 Na2SO4+4 I2+H2S↑+4 H2O 9.3 I2+6 KOH =KIO3+5 KI +3 H2O10.I2O5+5 CO =5 CO2+I211.KIO3+5 KI +3 H2SO4= 3 I2+3 K2SO4+3 H2O 12.2 KI +H2O2+H2SO4=I2+2 H2O +K2SO4 13.HClO +H2O2=HCl +O2↑+H2O14.KClO +2 K2MnO4+H2O =KCl +2 KMnO4+2 KOH 15.Ca(ClO)2+CaCl2+2 H2SO4=2 CaSO4+2 Cl2+2 H2O 16.3 Br2+ 3 Na2CO3=5 NaBr +NaBrO3+3 CO2↑17.2 Mn2++5 IO4-+3 H2O =2 MnO4-+5 IO3-+6 H +18.(SCN)2+2 S2O32-=2 SCN-+S4O62-19.KBrO3+F2+2 KOH =KBrO4+2 KF +H2O20.2 Na2S +Na2SO3+6 HCl =6 NaCl +3 S↓+3 H2O 21.4 KO2+2 CO2+2 K2CO3+3 O2↑22.2 H2S +SO2=3 S↓+2 H2O23.H2S +2 H2SO4(浓) =S↓+SO2↑+2 H2O24.H2S +2 FeCl3=2 FeCl2+S↓+2 HCl25.2 Na2S2O4+O2+4 NaOH =4 Na2SO3+2 H2O26. 3 S + 6 KOH(浓) = 2 K 2S + K 2SO 3 + 3 H 2O27. SO 2Cl 2 + 2 H 2O = H 2SO 3 + 2 HCl28. (CN)2 + 2 OH -= CN -+ OCN -+ H 2O29. SeO 2 + 2 SO 2 + 2 H 2O = Se + 2 H 2SO 430. 5 (NH 4)2S 2O 8 + 2 MnSO 4 +8 H 2O ??→?+Ag 2 HMnO 4 + 5 (NH 4)2SO 4 + 7 H 2SO 431. 5 Na 2O 2 + 2 MnO 4-+ 16 H += 2 Mn 2++ 5 O 2↑+ 10 Na ++ 8 H 2O 32. 2 KMnO 4 + 5 NaNO 2 + 3 H 2SO 4 = K 2SO 4+2 MnSO 4+5 NaNO 3 +3 H 2O33. 2 NO 3-+ 6 Fe 2+(过量) + 8 H += 6 Fe 3++ 2 NO + 4 H 2O Fe 2++ NO = [Fe(NO)]2+34. Ca 3P 2 + 6 H 2O = 3 Ca(OH)2 +2 PH 3↑35. P 4 + 3 NaOH + 3 H 2O = 3 NaH 2PO 2 +PH 3↑36.MgCl 2·6 H 2O Mg(OH)Cl +HCl ↑+5 H 2O ↑37. NaH 2PO 4(s) Na 3PO 3 + H 2O38. 2 Na 2HPO 4(s) Na 2P 2O 7 + H 2O39. NaH 2PO 4(s) + 2 Na 2HPO 4(s) Na 5P 3O 10 + 2 H 2O 40. N 2H 4 + HNO 2 = HN 3 + 2 H 2O41. N 2H 4 +4 AgNO 3 =N 2↑+4 Ag ↓+ 4 HNO 342. 2 NH 2OH + 2 AgBr =N 2↑+2 Ag ↓+ 2 HBr + 2 H 2O 43. NH 4Cl +HNO 2 N 2↑+ 2 H 2O + HCl44. KClO 3 + HNO 2 3 HNO 3 + KCl45. 2 KMnO 4 + 6 HNO 2 2 Mn(NO 3)2 + KNO 3 + KNO 2 + 3 H 2O46. 4 P 4S 3 +36 H 2O 4 PH 3↑+12 H 2S ↑+ 12 H 3PO 3 47. 3 P 4S 3 + 38 HNO 3 + 8 H 2O = 12 H 3PO 4 + 9 H 2SO 4 +38 NO ↑48. AsCl 3 + 3 Zn + 3 HCl = AsH 3 + 3 ZnCl 249. AsH 3 + 6 AgNO 3 = As(NO 3)3 +6 Ag ↓+ 3 HNO 3 50. 3 As 2S 3 + 28 HNO 3 + 4 H 2O = 6 H 3AsO 4 + 9 H 2SO 4 +28 NO ↑51.As2S3+3 (NH4)2S2=2 (NH4)3AsS4+S↓52.2 (NH4)3AsS4+6 HCl =6 NH4Cl +As2S5↓+3 H2S↑53.As2O3+6 Zn +12 HCl =6 ZnCl2+2 AsH3↑+3 H2O54.2 [Ag (NH3)2]++AsO33-+2 OH-=AsO43-+2 Ag↓+4 NH3↑+H2O 55.10 NaBiO3+4 MnSO4+16 H2SO4 =5 Na 2SO4 +5 Bi2(SO4)3 +4 HMnO4+14 H2O 56.NaBiO3+6 HCl(浓) =BiCl3+Cl2+NaCl +3 H2O57.2 (NH4)3SbS4+6 HCl =Sb2S5↓+6 NH4Cl +3 H2S↑58.Bi(OH)3+Cl2+3 NaOH =NaBiO3+2 NaCl +3 H2O59.3 Na2[Sn(OH)4] +2 Bi(NO3)3 +6 NaOH =2 Bi↓+3 Na2[Sn(OH)6] +6 NaNO3 60.C +2 H2SO4(浓) =CO2↑+2 SO2↑+2 H2O61.HCOOH H2O +CO↑62.COCl2+4 NH3=CO(NH2)2+2 NH4Cl63.3 Na2CO3+Al2(SO4)3+3 H2O =2 Al(OH)3+3 CO2↑+3 Na 2SO464.6 NaHCO3+Al2(SO4)3=2 Al(OH)3+6 CO2↑+3 Na 2SO465.Na2SiO3+CO2+H2O =Na2CO3+H2SiO3↓66.Na2SiO3+2 NH4Cl =2 NaCl +H2SiO3↓+2 NH3↑67.Sn(OH)62-+CO2=CO32-+H2SnO3↓+2 H2O68.2 CuSO4+2 Na2CO3+H2O =Cu2(OH)2CO3+2 Na 2SO4+CO2↑69.Pb3O4+4 HNO3=PbO2↓+ 2 Pb(NO3)2+2 H2O70.Pb3O4 +11 HCl(浓) = 3 HPbCl3+Cl2↑+4 H2O71.5 PbO2+2 Mn2++4 H+=5 Pb2++2 MnO4-+2 H2O 72.Pb3O4 +11 HI(过量)= 3 HPbI3+I2+4 H2O73.SiH4+3 H2O =H2SiO3↓+4 H2↑74.Sn +4 HNO3(浓) =SnO2·2 H2O↓+4 NO275.SnO2+2 NaOH Na2SnO3+H2O↑76.GeCl4+2 H2O =GeO2↓+ 4 HCl77.GeCl4+3 (NH4)2S(过量) =(NH4)2GeS3+4 NH4Cl78.GeS +(NH4)2S2=(NH4)2GeS379.NaAl(OH)4+CO2=Al(OH)3↓+NaHCO380.NaAl(OH)4+NH4Cl =Al(OH)3↓+NaCl +NH3↑+H2O81.Al +6 HNO3(热浓) =Al(NO3)3+3 NO2↑+ 3 H2O82.Na2B4O7+H2SO4+5 H2O =Na2SO4+4 H3BO383.3 NaAl(OH)4+AlCl3=4 Al(OH)3↓+ 3 NaCl84.2 AlCl3 +3 Na2S +6 H2O =2 Al(OH)3↓+3 H2S +6 NaCl85.Al2O3+3 K2S2O7 3 K2SO4+Al2(SO4)386.Al2(SO4)3+12 NaF =2 Na3Al F6+3 Na 2SO487.2 Al (NO3)3+3 Na2CO3+3 H2O =2 Al(OH)3↓+6 NaNO3+3 CO2↑88.2 Al(OH)3+12 HF +3 Na2CO3=2 Na3AlF6+3 CO2↑+9 H2O 89.B +HNO3(浓) +H2O =H3BO3+NO↑90.2 B +2 NaOH (浓) +6 H2O 2 Na[B(OH)4] +3 H2↑91.2 B +2 NaOH +3 NaNO3 2 NaBO2+3 NaNO2+H2O 92.Mg3B2+6 H2O =3 Mg(OH)2↓+B2H6↑93.3 CaF2+B2O3+3 H2SO4(浓)=2 BF3↑+3 CaSO4+3 H2O94.4 BF3+3 H2O =3 H[BF4] +H3BO395.4 BF3(g) +3 LiAlH4(s) =2 B2H6(g)+3 LiF(s) +3 AlF3(s) 96.B2O3+3 C +3 Cl2 2 BCl3+3 CO97.4 BF3+2 Na2CO3+2 H2O =3 NaBF4+Na[B(OH)4] +2 CO2↑98.Na2[B4O5(OH)4] +3 H2O +H2SO4(浓)=4 H3BO3+Na2SO499.6 KHSO4(s) +Al2O3(s) Al2(SO4)3(s) +3 K2SO4(s) +3 H2O↑100.Tl2O3+3 H2SO4=Tl2(SO4)3+3 H2O101.Tl2O3+6 HI =2 TlI↓+2 I2+3 H2O102.Cu +CuCl2+6 HCl(浓) 2 H3[CuCl4]103.3 Cu2S +16 HNO3(浓) 6 Cu(NO3)2+3 S↓+4 NO↑+8 H2O 104.Cu2S +6 H2SO4(浓)=2 CuSO4+5 SO2↑+ 6 H2O 105.2 CuS +10 CN-= 2 [Cu(CN)4]3-+2 S2-+(CN)2↑106.2 Cu2++4 I-=2 Cu I +I2107.CuS +2 Cu2O 5 Cu +SO2↑108.Cu2O +2 H+=Cu2++Cu +H2O109.2 Cu2++4 OH-+C6H12O6 Cu2O↓+C6H12O7+2 H2O110.2 CuFeS2+O2Cu2S +2 FeS +SO2↑111.2 Cu (NH3)42++4 I-=2 CuI↓+I2+8 NH3112.2 Cu +O2+CO2+H2O =Cu(OH)2·CuCO3113.Zn +2 NaOH +2 H2O =Na2[Zn(OH)4] +H2↑114.3 HgS +2 HNO3+12 HCl =3 H2[HgCl4] +2 NO↑+3 S↓+4 H2O 115.2 [Ag (NH3)2]++2 OH-+CO =2 Ag↓+(NH4)2CO3+2 NH3↑116.2 AuCl3+3 H2O2+6 KOH =2 Au +3 O2↑+ 6 KCl +6 H2O117.8 AuCl3+3 H2S +12 H2O =8 Au +3 H2SO4+24 HCl 118.3 [HgS2]2-+2 Al +8 OH-(过量) =3 Hg↓+2 Al(OH)4-+6 S2-119.2 K2HgI4+NH4Cl +4 KOH =HOHgNHHgI↓+7 KI +KCl +3 H2O 120.Hg2Cl2+2 NH3=HgNH2Cl↓+Hg↓+NH4Cl 121.3 HgS +2 Al +8 OH-(过量)=3 Hg +2 Al(OH)4-+ 3 S2-122.2 Cu2O +8 NH3+8 NH4Cl +O2=4 [Cu(NH3)4]Cl2+4 H2O123.Au +HNO3+4 HCl =HAuCl4+NO↑+2 H2O124.2 KMnO4+10 NaCl+8 H2SO4 =K2SO4+2 MnSO4+5 Na 2SO4+5 Cl2↑+8 H2O 125.2 KMnO4+10 FeSO4+8 H2SO4=K2SO4+2 MnSO4+5 Fe2(SO4)4+8 H2O 126.2 KMnO4+5 H2O2+3 H2SO4 =2 MnSO4+5 O2↑+K2SO4+8 H2O 127.2 MnSO4+O2+4 NaOH =2 M nO2↓+2 Na2SO4+2 H2O 128.MnO(OH)2+2 KI +2 H2SO4=K2SO4+MnSO4+I2+3H2O129.4 MnO4-+4 H+=4 MnO2↓+3 O2↑+2 H2O130.2 KMnO4+3 MnSO4+2 H2O =5 MnO2↓+K2SO4+2 H2SO4131.2 VO2++H2C2O4+2 H+=2 VO2++2 CO2↑+2 H2O 132.HVO3+HNO3=VO2NO3+H2O133.2 HVO3+6 HCl =2 VOCl2+Cl2↑+4 H2O134.V2O5+6 HCl (浓) 2 VOCl2+Cl2↑+ 3 H2O135.V2++Cu2++H2O =Cu +VO2++2 H+136.VO2++Fe2++2 H+=VO2++Fe3++H2O137.V2O5+2 NaOH(热) =2 NaVO3+H2O138.5 VO2++MnO4-+H2O =5 VO2++Mn2++2 H+139.V2O5+Na2CO3 2 NaVO3+CO2↑140.2 NH4VO3V2O5+2 NH3↑+H2O141.2 Cr(OH)3+4 NaOH +3 H2O2=2 Na2CrO4+8 H2O142.2 [Cr(OH)4]-+3 Br2+8 OH-=2 CrO42-+6 Br-+8 H2O143.12 MoO42-+3 NH4++HPO42-+23 H+=(NH4)3PO4·12 MoO3·6 H2O +6 H2O144.3 MnO2+6 KOH +KClO3 3 K2MnO4+KCl +3 H2O145.2 Cr(OH)4-+3 Cl2+8 OH-=2 CrO42-+6 Cl-+8 H2O146.K2Cr2O7+3 H2O2+4 H2SO4=K2SO4+Cr2(SO4)3+3 O2↑+7 H2O147.W +2 HNO3+8 HF =H2[WF8] +2 NO↑+4 H2O148.6 MnO4-+10 Cr3++11 H2O = 6 Mn2++5 Cr2O72-+22 H+149.2 KMnO4+3 KNO2+H2O =2 MnO2↓+3 KNO3+2 KOH150.2 KMnO4+5 Na2SO3+3 H2SO4=2 MnSO4+5Na2SO4+K2SO4+3 H2O 151.2 KMnO4+S =K2SO4+2 MnO2↓152.4 [Fe(CN)6]3-+4 Ag =Ag4[Fe(CN)6]↓+3 [Fe(CN)6]4-153.2 MnSO4+O2+4 NaOH =2 MnO2↓+2 Na2SO4+2 H2O154.TiO2++H2O2=[Ti(O2)]2++H2O155.2 Co(OH)3+6 HCl =2 CoCl2+Cl2↑+ 6 H2O156.2 Co2O3+4H2SO4=4 CoSO4+O2↑+ 4 H2O157.2 [Co (CN)6]4-+2 H2O 2 [Co (CN)6]3-+2 OH-+H2↑158.4 Co(NH3)62++O2+2 H2O =4 Co(NH3)63++4 OH -159.2 K2FeO4+2 NH3+2 H2O =2 Fe(OH)3↓+4 KOH +N2↑160.Ni2O3+6 HCl =2 NiCl2+Cl2↑+3 H2O161.2 Ni (OH)2+Br2+2 OH-=2 Ni (OH)3+2 Br-162.2 Fe(OH)3+KClO3+4 KOH 2 K2FeO4+KCl +5 H2O 163.FeCl3+6 NaF=NaFeF6+3 NaCl164.2 Fe(OH)3+3 Cl2+10 OH-=2 FeO42-+6 Cl-+8 H2O 165.Co2O3+6 HCl =2 CoCl2+Cl2↑+ 3 H2O166.3 Fe(CN)63-+Cr(OH)3+5 OH-=3 Fe(CN)64-+CrO42-+4 H2O 167.3 Pt +4 HNO3+18 HCl =3 H2PtCl6+4 NO↑+8 H2O 168.PdCl2+CO +H2O =Pd↓+CO2↑+2 HCl 169.K2[PtCl6] +K2C2O4=K2[PtCl4] +2 KCl +2 CO2↑170.H2PtCl4+C2H4+KCl =K[Pt(C2H4)Cl3] +2 HCl171.2 LiH +B2H6 2 LiBH4172.CaH2+2 H2O =Ca(OH)2+H2↑BaSO4+H(原子氢)173.BaSO4+8 H(原子氢) =BaS +4 H2O174.XeF6+6 HCl =Xe +3 Cl2↑+ 6 HF175.XeF2+2 NO2=2 NO2F +Xe176.9 XeF2+24 NH3=3 N2+9 Xe +18 NH4F177.2 XeF6+3 SiO2=2 XeO3+3 SiF4+H 2 CO2+3 H2O +2 Xe178.2 XeO3+C2H5OH ?→179.6 XeF4+12 H2O =2 XeO3+6 HF180.XeO3+6 FeSO4+3 H2O Xe +2 Fe2(SO4)3+2 Fe(OH)3↓181.5 Na4XeO6+2 MnSO4+7 H2O 5 NaHXeO4+2 NaMnO4+2 Na2SO4+9 NaOH 182.Na4XeO6+2 H2SO4(浓) =Xe +2 O2+2 Na2SO4 +2 H2O183.XeO3+4 NaOH +O3+6 H2O =Na4XeO6·8 H2O↓+O2↑184.2 Ce(OH)4+H2O2+3 H2SO4=Ce2(SO4)3+O2↑+8 H2O185.2 Ce(OH)4+8 HCl +4 H2O =2 CeCl3·6 H2O +Cl2↑186.CeCl4+H2O =CeOCl2+2 HCl187.2 Ce(NO3)4+4 H2C2O4=Ce2(C2O4)3+2 CO2↑+8 HNO3188.2 Ce(NO3)3+H2O2+6 NH3·H2O =2 Ce(OH)4↓+6 NH4NO3189.5 Ce2(SO4)3+2 KMnO4+8 H2SO4=10 Ce(SO4)2+K2SO4+2 Mn SO4+8 H2O190.ThO2+CCl4ThCl4+CO2↑191.Th(NO3)4+4 NaOH =Th(OH)4↓+ 4 NaNO3192.U4++3 Fe3++2 H2O =UO22++2 Fe2++4 H+193.2 UO2++4 H+=U4++UO22++2 Fe2++ 2 H2O194.2 Ln2O3+3 CCl4 4 LnCl3+3 CO2↑195.6 UO3U3O8+O2↑196.UO3+2 HF(aq) =UO2F2+H2O197.UO3+2 HNO3=UO2(NO3)2+H2O198.2 UO3+2 NaOH +5 H2O =Na2U2O7·6 H2O↓199.UO3+3 SF4UF6+3 SOF2200.2 UO2 (NO3)2 2 UO3+4 NO2↑+O2↑三、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1.将氟通入溴酸钠碱性溶液中F2+BrO3-+2 OH-=BrO4-+2 F-+H2O2.氯酸钾受热分解4 KClO3 3 KClO4+KCl3.次氯酸钠溶液与硫酸锰反应ClO-+Mn2++2 OH-=MnO2↓+Cl-+H2O4.氯气通入碳酸钠热溶液中3 Cl2+3 Na2CO3NaClO3+5 NaCl +3 CO25.浓硫酸与溴化钾反应2 KBr +3 H2SO4(浓)=2 KHSO4+Br2+SO2↑+ 2 H2O6.浓硫酸与碘化钾反应8 KI +9 H2SO4 (浓)=8 KHSO4+4 I2+H2S↑+4 H2O7.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2 FeI2+3 Cl2=2 FeCl3+2 I28.向碘化铬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2 CrI3+6 ClO-+4 OH-=2 CrO42-+3 I2+6 Cl-+2 H2O 9.用氢碘酸溶液处理氧化铜2 CuO +4 HI =2 CuI↓+I2+2 H2O10.将氯气通入碘酸钾的碱性溶液中Cl2+KIO3+2 KOH =KIO4+2 KCl +H2O11.硫酸介质中溴酸钾与碘化钾作用KBrO3+6 KI +3 H2SO4=KBr +3 I2+3 K2SO4+3 H2O 12.硫酸介质中氯酸钾与硫酸亚铁作用KClO3+6 FeSO4+3 H2SO4=KCl +3 Fe2(SO4)3+3 H2O 13.硫酸介质中碘酸钾与碘化钾作用KIO3+5 KI +3 H2SO4=3 I2+3 K2SO4+3 H2O14.氯气通入冷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 NaOH =NaClO +NaCl +H2O15.氯酸钾与浓盐酸作用KClO3+6 HCl (浓)=KCl +3 Cl2↑+ 3 H2O16.漂白粉在潮湿空气中久置后失效Ca (ClO)2+CO2+H2O =CaCO3+2 HCl +O217.向KBr 固体加入浓硫酸2 KBr +3 H2SO4 (浓) =2 KHSO4+SO2↑+Br2+2 H2O18.I2与过量双氧水反应5 H2O2+I2=2 HIO3+4 H2O;2 HIO3+5 H2O2=I2+5 O2↑+6 H2O 19.硫代硫酸钠溶液加入氯水中Na2S2O3+4 Cl2+5 H2O =Na2SO4+H2SO4+8 HCl20.向溴水中通入少量H2S4 Br2+H2S +4 H2O =8 HBr +H2SO421.向Na2S2溶液中滴加盐酸Na2S2+2 HCl =2 NaCl +S↓+H2S↑22.将Cr2S3投入水中Cr2S3+6 H2O =2 Cr (OH)3↓+3 H2S↑23.过氧化钠分别与冷水、热水作用Na2O2+2 H2O (冷)=2 NaOH +H2O2;2 Na2O2+2 H2O (热)=2 NaOH +O2。

无机化学题库与答案

无机化学题库与答案

无机化学题库与答案【篇一:无机化学试题与答案1】t>试卷号:b170058校名___________系名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页)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错误的画 ? )(本大题分9小题, 每小题1分, 共9分)1、铜与浓 hno3 反应生成 no2,铜与稀 hno3 反应生成 no,所以稀 hno3的氧化性比浓 hno3 强。

2、金刚石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由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的△rh 0。

...........()3、硼酸是三元酸。

..................................................................................................... .............()4、kmno4 在酸中、碱中、受热、见光都不稳定。

......................................................()5、氢氧化铁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气。

..................................................()6、ni (Ⅱ) 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是外轨型配合物。

....................................................()。

7、硫酸锌溶液与硫化钡溶液反应可以制取锌钡白颜料。

( ....................................................................................................... ................................ )8、pb2+、mg2+ 是无色的,所有的镁盐都是无色的,而铅盐由于极化作用强,能呈一定的颜色。

无机化学测试题

无机化学测试题

无机化学测试题一、填空题⒈无机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取决于()步电离。

⒉通常,反应速率常数k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⒊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和(),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是()。

⒋医学上常用()来表示溶液(或体液)的渗透压大小,它是指溶液中()的总浓度。

⒌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范围内的溶液叫等渗溶液。

⒍胶体渗透压是由()产生的,其主要生理功能为();晶体渗透压是由()产生的,其主要生理功能为()⒎波函数?又称为()⒏沉淀生成的条件是Q()Ksp⒐根据酸碱质子论理,酸是(),碱是()。

⒑质子酸和碱不是孤立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⒒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⒓若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的离解度将变(),溶液pH()。

⒔能抵抗外加的少量(),()或(),而保持溶液()基本不变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⒕决定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和()。

⒖某难溶电解质(MA),其溶解度(Smol/L)与 k SP的关系是()。

⒗配位数等于配位()总数。

⒘。

共价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分为()和()。

⒙核外电子排布应服从(),()和()。

⒚共价键具有()和()。

⒛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中( )的能力;并指定()是最大的元素。

答案:⒈第一,⒉浓度,温度⒊半透膜,膜两侧有浓度差,由稀向浓溶液⒋渗透浓度,渗透活性物质⒌ 280-320mmol/L⒍大分子物质,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子平衡,电解质小分子物质,调节细胞内外之间水的转移⒎原子轨道或原子轨函⒏大于⒐给出质子的物质,接受质子的物质⒑共轭关糸⒒质子的转移⒓小,升高⒔强酸,强碱,稀释,pH ⒕缓冲比,总浓度⒖S=√K sp ⒗原子⒘?键,?键⒙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⒚方向性,饱和性⒛吸收成键电子,氟二、是非题⒈电子云的界面图可表示电子云的形状(T)⒉所谓物质的“浓度”就是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

(T)⒊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F)⒋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各取100ml混合,与血浆相比较,此混合液不是等渗溶液。

(2021年整理)无机化学题库

(2021年整理)无机化学题库

(完整)无机化学题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无机化学题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无机化学题库的全部内容。

温州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科无机化学练习题选择题第一章溶液1、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分子式表示)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B、质量摩尔浓度相同C、质量浓度相同D、渗透浓度相同2、下列几组用半透膜隔开的溶液中,水由右向左渗透的是A、5%C12H22O11(蔗糖)│5%C6H12O6(葡萄糖)B、0。

5 mol·L—1CO(NH2)2(尿素)│0.5 mol·L—1NaClC、0。

5 mol·L—1Na2CO3│0.5 mol·L—1 NaClD、0.5 mol·L—1Na2SO4│0.5 mol·L-1CaCl23、用半透膜将0.10 mol•L-1Fe(NO3)3溶液与0。

10 mol•L—1[Cu(NH3)4]SO4溶液隔开,A、水分子由Fe(NO3)3溶液向[Cu(NH3)4]SO4溶液渗透B、不发生渗透现象C、水分子由[Cu(NH3)4]SO4溶液向Fe(NO3)3溶液渗透D、无法确定水分子的渗透方向4、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A、0。

1 mol · L—1的葡萄糖C6H12O6B、0.1 mol · L—1的NaClC、0。

1 mol · L—1的MgCl2D、0.1 mol · L—1的蔗糖C12H22O115、难挥发非电解质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 fA、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B、只与溶质的性质有关C、是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为1 mol·L-1时的实验值D、A、B两种说法都对6、下列符号中表示质量的是A、MB、mC、WD、7、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1mol kg-1C6H12O6溶液B、0。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答案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答案

⽆机化学考试试卷答案⽆机化学考试试卷答案⼀、是⾮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X)(每⼩题1分,共10分)1、( X)在周期表中,处于对⾓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线规则。

2、( X)SnS溶于Na2S2溶液中,⽣成硫代亚锡酸钠。

3、( X )磁矩⼤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4、( X)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次序为H2O>H2S>H2Se>H3Te。

5、( √)已知[HgCl4]2-的K=1.0?10-16,当溶液中c(Cl-)=0.10mol·L-1时,c(Hg2+)/c([HgCl4]2-)的⽐值为1.0?10-12。

6、( √)如果某氢化物的⽔溶液为碱性,则此氢化物必为离⼦型氢化物。

7、( X)硼是缺电⼦原⼦,在⼄硼烷中含有配位键。

8、( √)在浓碱溶液中MnO4-可以被OH-还原为MnO42-。

9、( √)配合物Na3[Ag(S2O3)2]应命名为⼆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10、( X)Pb(OAc)2是⼀种常见的铅盐,是强电解质。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在下列各种酸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B)。

(A)HClO3;(B)HClO;(C)HClO4;(D)HCl。

2、下列浓酸中,可以⽤来和KI(s)反应制取较纯HI(g)的是............... ( C)。

(A)浓HCl;(B)浓H2SO4;(C)浓H3PO4;(D)浓HNO3。

3、⽤于说明Pb(Ⅳ)具有强氧化性的是............... ( D)。

(A)熵效应;(B)螯合效应;(C)屏蔽效应;(D)惰性电⼦对效应。

4、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的天线是⽤钛镍合⾦制成的,这是因为钛镍合⾦. ............... ( C)。

(A)机械强度⼤;(B)熔点⾼;(C)具有记忆性能;(D)耐腐蚀。

无机化学试题库完整

无机化学试题库完整

无机化学水平测试题<Ⅰ>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1个或2个答案,将其代号写在括号中,每题1.5分,共24分>1.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A.Li<g>B.Li<s>C.LiCl ·H 2O<s>D.LiCO 3<s>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SnO 2<s>+2H 2<g>===Sn<s>+2H 2O<g>1K Θ= 21.0 CO<g>+H 2O<g>===CO 2<g>+H 2<g>2K Θ=0.034因此,下列反应SnO 2<s>+2CO<g>===Sn<s>+2CO 2<g>的3K Θ=< >A.21.0B.0.714C.0.0243D.21.6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 A.NaOHB.CaCl 2C.CH 4D.NH 4Cl4.已知φΘ<Cu 2+/Cu>===0.34V,φΘ<Cu +/Cu>= 0.52V,则φΘ<Cu 2+/Cu +>为< > A.–0.18V B.0.16VC.0.86VD.0.18V5.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Mg>B>Si>Ar B.Ar>Mg>Si>B C.Si>Mg>B>ArD.B>Mg>Ar>Si6.反应3A 2++2B===3A+2B 3+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的电动势E Θ为1.8V,某浓度时,反应的电池电动势E 为1.6V,则此时该反应的lg K Θ值为< >A.3×1.8/0.0592B.3×1.6/0.0592C.6×1.6/0.0592D.6×1.8/0.05927.下列离子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5、26、27、28,其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 6表示的是< > A.Mn 2+B.Fe 2+C.Co 3+D.Ni 2+8.已知H 2S 的1a K Θ=1.0×10–7,2a K Θ=1.0×10–13,在饱和的H 2S 水溶液中c <S 2–>应为< >mol ·L –1A.1.0×10–7B.1.0×10–13C.1.0×10–4D.1.0×10–20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放热反应均为自发反应B.I 2<g>的∆f m G Θ <298.15>=0C.某反应的∆r G m >0,并不表示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若反应的m H ∆Θr 和m G ∆Θr 均为正值,则升高温度m G ∆Θr 将增大10.配合物K 3[FeF 6]的磁矩为5.9玻尔磁子,而K 3[Fe<CN>6]的磁矩为1.9玻尔磁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Fe 在这两种配合物中具有不同的氧化值B.K 3[Fe <CN> 6]不是配合物C.F 原子比C 原子的电负性大,使CN -比F -有更强的配位能力 D.在配体CN -的影响下,中心离子d 轨道的电子发生了重排11.某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加入BaCl 2有白色沉淀产生,用HCl 酸化,沉淀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NaOH 至强碱性,加热有刺激性气体逸出。

04、无机化学万题库(是非题)

04、无机化学万题库(是非题)

无机化学万题库是非题(一)物质的状态1.()1 mol 物质的量就是1 mol 物质的质量。

2.()溶液的蒸气压与溶液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蒸气压也越大。

3.()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实际气体性质接近于理想气体。

4.()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修正的,所以修正后范德华方程中的压力指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是理想气体的体积。

5.()对于任何纯物质而言,熔点总比凝固点高一些。

6.()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7.()通常指的沸点是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的温度。

8.()三相点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9.()临界温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液化。

10.()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如何加压,气体都不能液化。

11.()任何纯净物质都具有一个三相点。

1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与其物质的量的大小成正比。

13.()气体扩散定律指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成反比。

14.()单独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单独加压则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

15.()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强,称为临界压强。

16.()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最几速率数值最大。

17.()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平均速率数值最大。

18.()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均方根速率数值最大。

19.()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最几速率分子数最多。

20.()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平均速率分子数最多。

21.()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均方根速率分子数最多。

22.()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液面面积有关,液面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大。

23.()凝聚和蒸发的过程是分别独立进行的,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定量关系。

24.()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仅与液体的本质和温度有关,与液体的量和液面上方空间的体积大小无关。

25.()若液体的蒸气压为p,实验证明lg p与绝对温度T成直线关系。

无机化学测试题库

无机化学测试题库

无机化学测试题库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21小题, 每小题1.02380952380952分, 共21.5分)1、HNO3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2、氯的含氧酸酸性强弱次序为HClO < HClO2 < HClO3 < HClO4。

.......................()3、因AlCl3分子中Al 为缺电子原子,所以AlCl3中有多中心键。

.....................()4、铁(Ⅲ)、钴(Ⅲ)、镍(Ⅲ) 氧化性强弱的次序为:Fe (Ⅲ) > Co (Ⅲ) > Ni (Ⅲ)。

()5、实验室使用的铬酸洗液是用重铬酸钾和浓硫酸配制而成的。

..........()6、[ Cu (NH3 )4 ]2+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u2+ 以sp3 杂化轨道与NH3 形成配位键。

.................................. ......()7、Li3N 的稳定性比Na3N 高。

....................................................()8、卤化银全部都难溶于水。

........................................................................()9、氯的电负性比氧的小,因而氯不易获得电子,其氧化能力比氧弱。

()10、SnS 溶于Na2S2溶液中,生成硫代亚锡酸钠。

..........................................................()11、S2O32-的构型与SO42-相似。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12 章S 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 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3. NaN0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Na2O,NO2,O2;(B)NaNO2,O2;(C)NaN02,N02,02;(D)Na20,N0,0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 Li (B) Be (C) Na (D) Mg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Li+ (B) Na+ (C) K+ (D) Mg2+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02 (B) Na202 (C) K202 (D) Rb202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03 (B) CaC03 (C) K2C03 (D) Na2C03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 Na202 (B) Sr0 (C) K02 (D) Ba02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B) 在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 除Be、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13. 关于Mg , Ca , Sr , B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C) M(HC03)2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03 的溶解度(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 错的填“x”)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2.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大一无机化学复习题库有答案

大一无机化学复习题库有答案

一、 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2.pH=6的溶液的酸度是pH=3的溶液的多少倍 (A )3 (B )1/3 (C )300 (D )1/10003.等温等压过程在高温不自发进行而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的条件是(A )△H<0,△S<0(B )△H>0,△S<0(C )△H<0,△S>0(D )△H>0,△S>04.已知在室温下AgCl 的 sp K = 1.8×10-10,Ag 2CrO 4的 sp K = 1.1×10-12,Ag 2CO 3的 sp K = 8.5×10-12,Ag 3PO 4 的sp K =8.9×10-17,那么溶解度最大的是(不考虑水解)(A) AgCl (B) Ag 2CrO 4 (C) Ag 2CO 3 (D) Ag 3PO 4 5.用Nernst 方程式[][]还原剂氧化剂lg 0592.0z+= ϕϕ,计算+-24Mn /MnO 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温度应为298K (B )+2Mn浓度增大则 ϕ减小(C )+H 浓度的变化对ϕ无影响(D )-4MnO 浓度增大,则ϕ增大 6.已知E (Ti +/Ti) = - 0.34 V ,E (Ti 3+/Ti) = 0.72 V ,则E (Ti 3+/Ti +)为(A) (0.72 + 0.34) / 2 V (B) (0.72 - 0.34) / 2 V (C) (0.72 ⨯ 3 + 0.34) / 2 V (D) (0.72 ⨯ 3 + 0.34) V7.40℃和101.3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2.0dm 3,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40℃时的水蒸气压为7.4kPa ) (A )0.072mol (B )0.078mol (C )0.56mol (D )0.60mol 8.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ϕ值最大的是(A )Ag /Ag+(B )Ag /AgCl (C )Ag /AgBr (D )Ag /AgI (最小)9.下列哪种变化为熵减变化(A )一种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B )炸药爆炸 (C )将NaCl 晶体溶于水中 (D )冰融化成水 10.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 )放热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B )△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C )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 (D )因为G ∆=—RTInK,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11.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O H NH 23⋅的解离度变小的是(A )加Cl NH 4 (B )加HCl (C )加热 (D )加水稀释 12.下列几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A )H 2O ——NaAc (B )HCl ——NaCl (C )NaOH ——Na 2SO 4 (D )NaHCO 3——Na 2CO 313.0.1mol ·L -1H 2S 溶液中,其各物种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________。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 ?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 ? L-1的NaCI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 ? L-1的NaCI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 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 L-1的溶液称高渗液()7. 在相同温度下,0.3 mol 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 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 ? 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 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 0.2mol ? L-1 NaClB. 0.1mol ? L-1葡萄糖C. 0.3mol ? L-1葡萄糖D. 0.4mol ? L-1 NaCl2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 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 NaClC. CaCl2D.无法比较3. 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 0.1mol ? L-1 NaClB. 0.1mol ? L-1葡萄糖C. 0.3mol ? L-1葡萄糖D. 0.2mol ? L-1 NaCl4 .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 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0.1 mol ? L -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6?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8. 欲使同温度的A 、B 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 、B 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 ? L -1CaCl 2 (M=111.0 g ? mol -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1 1 1 1A. 100mmol -L 1B.200mmol -L 1C.300mmol -L 1D.400mmol -L 1三、填充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g - L -1NaHCO 3 (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 - L -1。

无机化学试题库完整

无机化学试题库完整

无机化学水平测试题(Ⅰ)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de)1个或2个答案,将其代号写在括号中,每题分,共24分)1.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de)是( )(g)(s)·H 2O(s)(s)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SnO 2(s)+2H 2(g) === Sn(s)+2H 2O(g)1K Θ= CO(g)+H 2O(g) === CO 2(g)+H 2(g)2K Θ=因此,下列反应SnO 2(s)+2CO(g) === Sn(s)+2CO 2(g)(de)3K Θ=( )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e)物质是( )4.已知φΘ(Cu 2+/Cu) === V,φΘ(Cu +/Cu)= V,则φΘ(Cu 2+/Cu +)为( )A.– V VVV5.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排列顺序正确(de)是( )>B>Si>Ar >Mg>Si>B >Mg>B>Ar>Mg>Ar>Si6.反应3A 2++2B === 3A+2B 3+在标准状态下电池(de)电动势E Θ为 V,某浓度时,反应(de)电池电动势E 为 V,则此时该反应(de)lg K Θ值为( )× 2× 2× 2 × 27.下列离子(de)原子序数分别是25、26、27、28,其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 6表示(de)是( )++++8.已知H 2S(de)1a K Θ=×10–7,2a K Θ=×10–13,在饱和(de)H 2S 水溶液中c (S 2–)应为( )mol ·L –1下列叙述正确(de)是 ( )A.放热反应均为自发反应(g)(de) f m G Θ =0C.某反应(de) r G m >0,并不表示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若反应(de)m H ∆Θr 和m G ∆Θr 均为正值,则升高温度m G ∆Θr 将增大10.配合物K 3[FeF 6](de)磁矩为玻尔磁子,而K 3[Fe(CN)6](de)磁矩为玻尔磁子,这种差别(de)原因是( )在这两种配合物中具有不同(de)氧化值 [Fe (CN) 6]不是配合物原子比C 原子(de)电负性大,使CN -比F -有更强(de)配位能力 D.在配体CN -(de)影响下,中心离子d 轨道(de)电子发生了重排 11.某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加入BaCl 2有白色沉淀产生,用HCl 酸化,沉淀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NaOH 至强碱性,加热有刺激性气体逸出.此白色固体为( )A.(NH 4)2CO 3B.(NH 4)2SO 412.根据R —O —H 规则,下列次卤酸(de)酸性由强到弱(de)正确顺序为( )>HBrO>HClO >HIO>HClO>HBrO>HIO >HIO>HBrO1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de)是( )C.△HD.△U14.某反应(de)速率方程是v=kc a(A)c b(B),当c(A)减小50%时,v降低至原来(de)14,当c(B)增大2倍时,v增大倍,则a、b分别为( ) ,1 , , ,215.所谓原子轨道是指( )A.一定(de)电子云B.核外电子(de)几率C.一定(de)波函数D.某个径向分布函数16.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de)是( )二、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1.已知 K时,CaF2(de)spKΘ=×10–11,其在纯水中溶解度为 (也可只列式).2.下列各电极(de)φΘ大小(de)顺序是 .(1)φΘ(Ag+/Ag) (2)φΘ(AgI/Ag) (3)φΘ(Ag2S/Ag) (4)φΘ(AgCl/Ag)3.由于惰性电子对效应,Pb(Ⅳ)具有较强(de) ,所以Pb(de)化合物以氧化值为主.4.如果发现了第121号元素M,则其所在周期表中(de)位置为周期, 族;其金属活泼性较同族元素要 .5.下列碳酸盐K2CO3、CaCO3、ZnCO3、SrCO3中,对热稳定性由强到弱(de)顺序为 ;三卤化硼BF 3、BCl 3、BBr 3、BI 3,熔、沸点(de)高低顺序是 .6.在HgCl 2分子中,Hg 原子采取(de)杂化方式是 杂化;HgCl 2分子为 分子;H 2O 分子中O 原子采取(de)是 杂化,其分子(de)空间构型为 .7.写出氧化值为+3和+6(de)铬电对(de)电极反应:酸性介质 ;碱性介质 .8.晶体与非晶体相比,有如下特征:(1) ;(2) ;(3) .9.对一给定(de)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 ;r mΔG Θ越小,平衡常数 . 10.将100 mL mol ·L –1(de)NH 3水溶液与50 mL mol ·L –1(de)HCl 溶液混合,混合后(de)溶液为 溶液,其溶液(de)c (OH –)(de)计算式为 (注明混合后物质(de)浓度).11.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判断下列物质H 2+、N 2+、Be 2、O 2,具有顺磁性(de)物质是 .12.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de)酸度,水(de)离子积常数________. 13.下列各组物质HCO 3–和CO 32–、NH 3和NH 4+、H 3PO 4和HPO 4–、H 3O +和OH –中,不是共轭酸碱对(de)有 ;下列分子NH 3、BCl 3 、CO 2、H 2S 、SiCl 4中,属于极性分子(de)是 .14.由反应进度定义(de)反应速率(de)量值与表示反应速率物质(de)选择 ,但与反应(de)计量数 .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在正确(de)答案后打√,在错误(de)答案后打×,共10分,每题1分)1.某化合物溶于水后,已检出有Ag +和Ba 2+存在,则在阴离子3NO -、2243SO CO --、、3NO I --、中,可能存在(de)是3NO -. 2.已知298 K 时ϕΘ(H 2O 2/H 2O)= V,2+4(MnO /Mn )=1.51V ϕ-Θ,则H 2O 2(de)氧化能力大于4MnO -,因此4MnO -不能氧化H 2O 2.(de)熔点、沸点比H 2S 和H 2Se 高,主要与H 2O 形成分子间氢键有关. 4.按配合物(de)价键理论,[Cr(H 2O)6]3+为外轨型配离子,而[Cr(CN)6]3-为内轨型配离子.5.在酶催化反应(de)前后,酶(de)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杂化轨道是由原子中(de)1s 轨道和2p 轨道组合后形成(de)杂化轨道. 7.晶体场理论认为,当配合物(de)晶体场稳定化能为零时,该配合物不能稳定存在.8.将CrCl 3溶液与Na 2S 溶液混合后,可生成Cr 2S 3沉淀. 9.所有单质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10.当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de)浓度项(de)幂指数等于各反应物(de)化学计量数(de)绝对值时,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共10分,每题2分)+HNO 3(稀)−→−N 2O –(碱性介质)+SO 32–−→−(OH)4–+H 2O 2+OH –−→−CrO 42–+SnCl 2 −→−+H 2O 2 −→−PbSO 4五、简答题(共6分,1题2分,2题4分) 1.如何配制SnCl 2溶液2.已知Co(OH)3+eCo(OH)2+OH – ϕΘ= VCo 3++eCo 2+ ϕΘ= V试判断Co(OH)3(de)spK Θ和Co(OH)2(de)spK Θ哪个大为什么 六、计算题(共24分,1题4分,其余各题均5分)1.已知 mol ·L –1(de)钠盐NaX 溶液(de)pH=,试计算弱酸HX(de)解离平衡常数2.化学反应HC 2O 4–(ag)+C 6H 5O –(ag) === C 2O 42–(ag)+C 6H 5OH(ag) (1)计算反应在 K 时(de)m G ∆Θr ;(2)当反应物(de)浓度皆为 mol ·L –1,生成物(de)浓度皆为 mol ·L –1时,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已知H 2C 2O 4 2a K Θ=×10–5,C 6H 5OH(de)a K Θ=×10–10)3.已知Cu 2++Cl –+e CuCl(s)(de)ϕΘ= V,ϕΘ(Cu 2+/Cu)= V,ϕΘ(Cu +/Cu)= V,试计算:(1)CuCl(de)spK Θ;(2)Cu +在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de)平衡常数.4.在含有 1 mol ·L -1(de)Ba 2+和 mol ·L -1(de)Ca 2+(de)溶液中加入(NH 4)2C 2O 4溶液:(1)哪种离子先沉淀(2)当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第一种离子沉淀(de)百分数为多少 (已知spK Θ(CaC 2O 4)= ×10–10,spK Θ(BaC 2O 4)=×10–7)5.已知f K Θ([Ag(CN)2–])=×1021,f K Θ([Ag(NH 3)2]+)=×107,在 1 L 浓度为mol ·L –1(de)[Ag(NH 3)2]+(de)溶液中,加入 mol(de)固体NaCN(忽略体积变化),计算溶液中(de)[Ag(CN)2]–、[Ag(NH 3)2]+、CN –、NH 3(de)浓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 、D)4.(B)5.(B)6.(D)7.(B 、C)8.(B)9.(C) 10.(C 、D) 11.(A)12.(C) 13.(A) 14.(C) 15.(C)16.(D)二、填空题1. ×10–4 mol ·L –1或S3.氧化性 氧化值为+24.第八周期 ⅢB 强 >SrCO 3>CaCO 3>ZnCO 3 BI 3>BBr 3>BCl 3>BF 3 杂化 直线型 不等性sp 3 V 字形–+6e+14H +2Cr 3++7H2O CrO 42–+3e+2H 2O CrO 2–+4OH –8.有一定(de)几何外形 固定(de)熔点 各向异性 9.越快 越大 10.缓冲溶液 c (OH -)=3b 4(NH )(NH )c K c +⋅Θ11.+2H +2N O 2 12.不变和HPO 42–,H 3O +和OH – NH 3和H 2S 14.无关 有关 三、是非题1.√2.×3.√4.×5.√6.×7.×8.×9.× 10.×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0HNO 3(稀) === N 2O+4Zn(NO 3)2+5H 2O 2.2MnO 4–+SO 32–+2OH - === 2MnO 42–+SO 42–+H 2O(OH) 42–+3H 2O 2+2OH – === 2CrO 42–+8H 2O +SnCl 2 === 2Hg+SnCl 4 +4H 2O 2 === PbSO 4+4H 2O 五、简答题1.加浓盐酸使SnCl 2溶解,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以防水解;再加Sn 粒,以防Sn 2+被氧化.(OH)3(de)sp K Θ小于Co(OH)2(de)sp K Θ.因为32(Co(OH)/Co(OH))ϕΘ3+2+<(Co /Co )ϕΘ,说明溶液中(de)c (Co 3+)远远小于c (Co 2+),即Co(OH)3解离出(de)c (Co 3+)远远小于Co(OH)2解离出(de)c (Co 2+),所以sp K Θ(Co(OH)3)一定小于sp K Θ(Co(OH)2).六、计算题是一强碱弱酸盐,pH=,pOH=,c (OH -)=×10–5 mol ·L –1(OH )-c 142a 1.010(OH )0.2c K -⨯=⨯-Θ解之:aK Θ=×10–5 2.(1)2a 2245a65(H C O ) 5.7110(C H OH)==⨯K KK ΘΘΘm G ∆Θr = –RT ln KΘ= –×298××105= –(kJ ·mol –1)(2)反应商:22520.1010(5.7110)0.010==<⨯c Q K Θ,所以反应正向进行. (或根据 r G m (de)正、负判断: r G m === m G ∆Θr +RT ln Q = –+RT ln100= –+= – (kJ ·mol –1)<03.(1)根据电势图求2Cu /Cu ϕ++()Θ:2Cu /Cu ϕ++()Θ=2×2++Cu /Cu Cu /Cu 0.16V ϕϕ()-()=()ΘΘ2+2++2+2+++Cu Cu /Cu Cu /CuCl =Cu /Cu +0.0592lg Cu c c ϕϕϕ()()=()()()ΘΘsp10.16+0.0592lgCuCl K =()Θ解之,sp lg =K Θ– ,7sp =3.810K ⨯-Θ(2)2Cu+Cu 2++Cu++2Cu /Cu Cu /Cu lg ==0.05920.0592z K ϕϕϕϕ+(+)(-)(-)()-()ΘΘΘΘΘ将φΘ代入得:lg 6.10K =Θ,61.2610K =⨯Θ.4.(1)Ba 2+开始沉淀时,[C 2O 42-]1≥spK Θ(BaC 2O 4)/[Ba 2+]=×10-7 mol ·L –1;Ca 2+开始沉淀时,[C 2O 42-]2≥spK Θ(CaC 2O 4)/[Ca 2+]=×10-8 mol ·L –1.因为[C 2O 42-]2<[C 2O 42-]1,所以Ca 2+先沉淀.(2)当[C 2O 42-]≥×10-7mol ·L –1时,同时满足两种离子沉淀,即Ba 2+也开始沉淀.此时Ca 2+浓度为[Ca 2+]=sp 247CaC O 1.010K ⨯-()Θ= mol ·L –1,其百分数为0.010.0010.01-=90%.5.[Ag(NH 3)2+]+2CN - === [Ag(CN)2-]+2NH 3,其反应(de)K Θ为:K Θ=[][]2232+32([Ag(CN)])(NH )([Ag(NH )])(CN)-⋅⋅c c c c f 2+f 32([Ag(CN)])=(Ag(NH )])K K -ΘΘ = 211471.010=1.0101.010⨯⨯⨯ 由于K Θ=×1014很大,可认为[Ag(NH 3)2+]几乎完全转化为[Ag(CN)2-],平衡时[Ag(NH 3)2+]+2CN -=[Ag(CN)2-]+2NH 3c 平(mol ·L –1)x 2x –x –2x由于x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将数据代入可得:x ≈10- mol ·L –1 故:c [Ag(NH 3)2+]≈10- mol ·L –1,c (NH 3)≈ mol ·L –1c [Ag(CN)2-]≈ mol ·L –1,c (CN -)≈2× 10-·L –1无机化学水平测试题(Ⅱ)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出符合题意(de)1个答案,写在括号中,每题分,共24分)1.下列说法正确(de)是( )A.放热反应均为自发反应B.r S m为正(de)反应均为自发反应H m为负(de)反应均为自发反应C.r S m为正、rH m为正(de)反应均为自发反应D.r S m为负、r2.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 )A.降低了反应(de)活化能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增加了活化分子总数D.增加了分子(de)碰撞次数3.下列各组量子数,不合理(de)是( ) (按n 、l 、m (de)顺序)A.(2,2,–1)B.(3,1,–1)C.(1,0,0)D.(4,3,1)4.分子中有极性键且偶极矩不等于零(de)是( )5.室温下,稳定状态单质(de)标准摩尔熵是( )A .0C.>0D.<06.既能用浓H 2SO 4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de)物质是 ( )7.已知H 2S(de)1a K =×10–7,2a K =×10–13,在1 L 饱和(de)H 2S 水溶液中通 mol(de)HCl 气体,c (S 2–)为( )mol ·L -1将pH= 与pH=(de)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值为( )既溶于过量氨水,又溶于过量NaOH 溶液(de)是( )(OH)2(OH)3(OH)2(OH)310.配制I 2溶液时,加入固体KI,目(de)是为了( ),增大I 2(de)溶解度.A.增加盐效应B.利用同离子效应 C .降低水分子极性 D .生成I 3-离子11.在Al 2(SO 4)3溶液中加入Na 2CO 3,其主要产物是( ).(CO 3)3+Na 2SO 4++CO 32-(OH)3+CO 2(CO 3)3+CO 2mL mol·L –1HAc 与20 mL mol·L –1NaOH 混合后,溶液(de)pH 值为( )已知ϕΘ(Fe3+/Fe2+)= V,ϕΘ(Fe2+/Fe)= – V,则ϕΘ(Fe3+/Fe)=( )A.– V V V V元素Co(de)[Co(NH3)6]3+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sp3d2 ,sp3d2 ,d2sp3 ,d2sp31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43π键(de)是( )-+16.按热力学上通常(de)规定,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de)是( )(金刚石) (白磷) (g) (g)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M2+离子(de) 3d轨道半充满(de)元素(de)原子序数为 ,其价层电子构型为 ,属于周期, 族.2.[Fe(OH)2(H2O)4]Cl(de)系统命名为 ,形成体是 ,配位原子为 ,配位数为 .3.判断化学键是否有极性(de)标准是两成键原子(de) 相对大小,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de)标准是等于零.4.已知A+B === 2C(de)平衡常数为K1;C+D === E(de)平衡常数为K2;而反应A+B+2D===2E(de)K3= .5.已知 2NO2(g) === 2NO(g)+O2(g)是基元反应,r mΔHΘ为113 kJ·mol–1.其正反应(de)速率方程为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Θ;降低压力,平衡移动.中B原子采取(de)是杂化,分子(de)空间构型为 .7.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de)原子序数依次为14、8、6和29,它们(de)单质属于分子晶体(de)是;属于原子晶体(de)是;属于金属晶体(de)是;既有分子晶体又有层状晶体(de)是 .8.在分子间力中, 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中.9.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de)电离度 ,是难溶电解质(de)溶解度 .K,101 325 Pa(de)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φΘ(H+/H2)= V,在碱性溶液中,(c(OH-)= mol·L–1),φ(H+/H2)= V.11.化学平衡最主要(de)特征是 .12.在原电池中,流出电子(de)极为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13.配合物(de)价键理论(de)基本要点是:在配位个体中,形成体与配体以________结合,为了提高成键能力,形成体所提供(de)价层空轨道首先________.14.浓度为 mol·L–1(de)一元弱碱(KΘ=×10–8),其pH= .b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在正确(de)答案后打√,在错误(de)答案后打×,共10分,每题1分.)1.需要加热才能进行(de)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分子是由3个O 原子组成(de),因此为非极性分子.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可以配成缓冲溶液,条件是NaOH 适当过量. 4.将10 mL mol ·L –1HAc 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由于HAc(de)解离度增大,因此氢离子浓度必然增大.5.由能斯特方程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减小电对中还原型物质(de)浓度, 电对(de)电极电势增大.区元素(de)外层电子构型为n s 2n p 1~6.7.分子轨道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对称性匹配(de)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8.中心原子(de)配位数等于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相结合(de)配体(de)数目.9.同浓度(de)NH 4Cl 溶液与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de)标准平衡常数等于NH 3标准解离常数(de)倒数.10.在NH 4HCO 3、Ag 2CO 3、Na 2CO 3、CaCO 3四种物质中,Na 2CO 3(de)热稳定性最高.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共10分,每题2分)-+SO 32-+H 2O −→−MnO 2+SO 42-+KI −→−Cu 2I 2 –+Fe 2++H +−→−Cr 3++Fe 3++H 2O +H 2SO 3−→−S +I -+H +−→−五、简答题(共6分,1题2分,2题4分)1.已知H 2O 为弱场配体,CN -为强场配体.利用晶体场理论说明[Fe(H 2O)6]3+和[Fe(CN)6]3–是低自旋配合物还是高自旋配合物,并写出中心原子(de)d 电子排布.2.欲从废铁屑制取硫酸亚铁铵复盐[NH 4Fe(SO 4)2·12H 2O],下列氧化剂H 2O 2、HNO 3、(NH 4)2S 2O 8,选用哪种最合适为什么六、计算题(共25分,每题5分)1.计算:(1)CaF 2在纯水中(de)溶解度;(2)CaF 2在 mol·L –1(de)CaCl 2溶液中(de)溶解度.(已知spK Θ(CaF 2)=×10–11)2. 有一含有 mol ·L –1(de)NH 3、 mol ·L –1(de)NH 4Cl 和 mol ·L –1(de)[Cu(NH 3)4]2+(de)溶液,问该溶液中是否有Cu(OH)2沉淀生成[f K Θ(Cu(NH 3)42+)=×1012、spK Θ(Cu(OH)2)=×10–22、bK Θ(NH 3)=×10–5] 3.已知电对φΘ(H 3AsO 4/H 3AsO 3)= V,φΘ(I 2/I -)= V,试判断下列反应:H 3AsO 3+I 2+H 2OH 3AsO 4+2I -+2H +(1)在标准态下,向什么方向进行(2)溶液中c (H +)=10–8 mol ·L –1,反应向什么方向进行 4.在749 K 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CO(g)+H 2O(g) === CO 2(g)+H 2(g) K c =,求:(1)当H 2O 与CO(de)物质(de)量之比为1时,CO(de)转化率为多少 (2)当H 2O 与CO(de)物质(de)量之比为3时,CO(de)转化率又为多少 5.在50 mL mol ·L –1AgN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de)1 mol ·L –1(de)NH 3·H 2O,计算达平衡时溶液中Ag +、[Ag(NH 3)2]+和NH 3(de)浓度.(已知f K Θ(Ag(NH 3)2+)=×107)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D)5.(C)6.(B)7.(D)8.(C)9.(C) 10.(D) 11.(C) 12.(C) 13.(A) 14.(D) 15.(A) 16.(B)二、填空题 3d 54s 2 四 ⅦB2.一氯化二羟基·四水合铁(Ⅲ) Fe 3+ O 63.电负性(de) 偶极矩是否 ·K 22 =k [c (NO 2)]2 增大 右 平面三角形 A D C 8.色散力 9.降低 减小 –正=v 逆 12.负极 负极13.配位键 进行杂化 三、是非题1.×2.×3.×4.×5.√6.√7.√8.×9.√ 10.√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3SO 32-+H 2O === 2 MnO 2+3SO 42-+2OH —+4KI === Cu 2I 2+I 2+2K 2SO 4–+6Fe 2++14H + === 2Cr 3++6Fe 3++7H 2O+H 2SO 3 === 3S+3H 2O +2I -+2H + === I 2+2H 2O五、简答题为弱场配体, O <P ,因此[Fe(H 2O)6]3+为高自旋配离子;中心原子(de)d 电子排布为(d ε)3和(d γ)2.CN -为强场配体, O >P ,因此[Fe(CN)6]3–是低自旋配离子,中心原子(de)d 电子排布为(d ε)5和(d γ)0.2.应该是选(NH 4)2S 2O 8,因为(NH 4)2S 2O 8既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SO 42–),又能提供[NH 4Fe(SO 4)2·12H 2O]复盐中(de)NH 4+和SO 42–.六、计算题1 (1) CaF 2−→−Ca 2++2F -平衡浓度(mol ·L –1): s 2 sspK Θ=(2(Ca )c c +Θ)((F )c c-Θ)2=s ·(2s )2=×10–9,解之:s =×10–3 mol ·L –1 (2) CaF 2 −→− Ca 2+ + 2F -平衡浓度(mol ·L –1): s +≈ 2sspK Θ=(2(Ca )c c+Θ)((F )c c-Θ)2=·(2s )2=×10–9,解之:s =×10–5mol ·L –1 2.平衡时: Cu 2+ + 4 NH 3·H 2O === [Cu(NH 3)4]2+ + 4 H 2O平衡浓度(mol ·L –1): x21234f 2443([Cu(NH )]/)0.154.810{(Cu )/}{(NH )/}0.1c c K c c c c x ++===⨯⋅ΘΘΘΘ c (Cu 2+) = x = ×10–11(mol ·L –1)b 33+4(NH )(NH )OH (NH )K c c c ⋅-()=Θ=×10–4(mol ·L –1)J =c (Cu 2+)·c 2(OH -)=×10–18>spK Θ(Cu(OH)2)所以,有沉淀生成.3.(1)因为φΘ(H 3AsO 4/H 3AsO 3)= V>φΘ(I 2/I -)= V,所以在标准态下,反应向左进行.(2)φ(H 3AsO 4/H 3AsO 3)=φΘ(H 3AsO 4/H 3AsO 3)+0.05922lg [c(H +)]2=+0.05922lg(10–8)2=(V)<φΘ(I 2/I -)所以,反应向右进行.4.由于在一定体积(de)容器内,物质(de)量之比即等于浓度比,故当H 2O 与CO 物质(de)量之比为1时,则c (H 2O)/c (CO)=1.CO(g)+ H 2O(g) === CO 2(g)+ H 2(g)原始浓度(mol ·L –1) c c 0 0 新平衡浓度(mol ·L –1) c –x c –x x xK c =222 (CO ) (H ) (CO) (H O)c c c c ⋅⋅=22( )-x c x =解之: x c=1.62.6α(CO)=x c×100%=%(2)设达到平衡后,已转化(de)CO(de)浓度为x ′ mol ·L –1222 (CO ) (H ) (CO) (H O)c c c c ⋅⋅=2( )( 3)x c x c x '''--=解之:x c'= 故α′(CO)='x c ×100%=%5.混合后尚未反应前:c (Ag +)= mol ·L –1,c (NH 3·H 2O)= mol ·L –1 又因f K Θ([Ag(NH 3)2]+)较大,可以认为Ag +基本上转化为[Ag(NH 3)2]+,达平衡时Ag + + 2 NH 3·H 2O === [Ag(NH 3)2]+ + 2 H 2O平衡浓度(mol ·L –1) x +2x –x732f232([Ag(NH )])1.1210(Ag )[(NH H O)]++==⨯⋅⋅c K c c Θ,将数据代入得 720.10 1.1210(0.302)xx x -=⨯+ 解得x =×10–8即c (Ag +)=×10–8 mol ·L –1,c ([Ag(NH 3)2]+)=–x )mol ·L –1≈ mol ·L –1c (NH 3·H 2O)=+2x )mol ·L –1≈ mol ·L –1无机化学水平测试题(Ⅲ)一、选择题(每题有一或两个合适(de)答案,将所选(de)答案符号填入题后(de)括号内,共24分,每题分)1.下列氢化物中,热稳定性由高到低(de)正确顺序是( )A .CH 4>NH 3>HF>H 2OB .CH 4> HF> NH 3> H 2OC .HF>H 2O>CH 4>NH 3D .HF>H 2O> NH 3> CH 42.下列物质中,为一元酸(de)物质是( )A .H 2CO 3B .H 3BO 3C .NH 3D .H 3PO 4 3.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指出下列分子中键级为零(de)是( )A .Be 2B .N 2C .O 2D .He 2 4.将H 2S 气体通入Hg 2(NO 3)2溶液中,得到(de)沉淀物质是( )A .Hg 2SB .HgC .HgS+ HgD .HgS5. 已知298 K 时,NH 3(g)(de)f m H ∆Θ= – kJ ·mol –1,反应N 2(g)+3H 2(g) ===2NH 3(g)(de)r mS ∆Θ=–198 J ·mol –1·K –1,欲使此反应在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所需温度为( )A .<193 KB .<466 KC .>193 KD .466 K 6.已知下列反应在25℃时,K Θ=×10–4,欲使CuSO 4·5H 2O 变成CuSO 4·3H 2O 时,空气中(de)水蒸气压力为( )CuSO 4·5H 2O(s) ===CuSO 4·3H 2O(s)+2H 2O(g)A . PaB .> 96 PaC .<1 056 PaD .< Pa 7.卤化银(de)溶解度依Cl —Br —I(de)次序减小,能解释这种现象(de)理论是( )A .杂化理论B .分子间力C .共价键D .离子极化8.下列电对中,若改变电极反应(de)pH 值,则电对电极电势不变(de)是( )A .Cl 2/Cl-B .C 2O 72–/Cr3+C .Fe 3+/Fe 2+D .SO 42–/SO 29.下列物质与微酸性K 2Cr 2O 7溶液反应没有沉淀生成(de)是( )A .KBrB .H 2SC .Ba(NO 3)2D .Pb(NO 3)210.单电子原子中电子(de)能量取决于( )A .nB .n 和lC .n 、l 、mD .n 、l 、m 、m s11.已知φΘ(Ag +/Ag)、φΘ(AgI/Ag)、φΘ(AgBr/Ag)、φΘ(AgCl/Ag)分别用1、2、3、4表示,其φΘ值从大到小(de)顺序是( )A .2 > 3 > 4 >1B .1 > 4 > 3> 2C .4> 3> 2 > 1D .3> 1 > 2 > 4 12.欲配制pH=和pH=(de)缓冲溶液,应先用( ) (已知:aK Θ(HCOOH)=×10–4,a K Θ(HAc)=×10–5,b K Θ(NH 3 )=×10–5,H 2CO 3(de)2a K Θ=5×10–11,H 3PO 4(de)2a K Θ=×10–7)A .HCOOH —HCOONa 和NaHCO 3—Na 2CO 3B .HAc —NaAc 和NaH 2PO 4—NaHPO 4C .HCOOH —HCOONa 和NH 3—NH 4ClD .HAc —NaAc 和NH 3—NH 4Cl13.欲将溶液中(de)Cl -、CO 32–、S 2–分别沉淀出来,可采用AgNO 3、Ba(NO 3)2、Cu(NO 3)2试剂,其加入试剂(de)正确顺序为( )A .Ba(NO 3) 2 AgNO 3 Cu(NO 3) 2B .AgNO 3 Ba(NO 3) 2 Cu(NO 3)2C .Ba(NO 3) 2 Cu(NO 3) 2 AgNO 3D .Cu(NO 3) 2 Ba(NO 3) 2 AgNO 314.已知b K Θ(NH 3·H 2O)=×10–5,在含有 mol ·L –1NH 3·H 2O 和 mol ·L –1KOH 混合液中,c (NH 4+)等于( )A .×10–4 mol ·L –1B .×10–5 mol ·L –1C . mol ·L –1D .×10–4 mol ·L –115.将含某阴离子(de)溶液先用H 2SO 4酸化后,再加入KMnO 4.在加KMnO 4前后只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存在(de)阴离子是( )A .S 2O 32–B .SO 32–C .NO 3-D .PO 43–16.下列氢氧化物中,加入过量氨水(必要时可加入NH 4Cl)后,不能被溶解(de)是( )A .Ni(OH)2B .Fe(OH)3C .Cu(OH)2D .Zn(OH)2二、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注明者除外)1.波函数ψ是描述 数学函数式,它和 是同义词;|ψ|2(de)物理意义是 .2.CCl 4中C 原子以 杂化,其分子(de)空间构型为 .3.已知:f m G ∆Θ(S 2–)= kJ ·mol –1,f mG ∆Θ(HS -)= kJ ·mol –1,则H 2S(de)第二级电离常数为 .(2分)4.HgCl 2是共价型分子,在水溶液中大部分以 存在,所以有 之称.5.KMnO 4在下列介质中与还原剂反应(de)还原产物为:(1)强酸性_____,(2)中性或弱酸性______,(3)强碱性 .6.已知:[Zn(OH)4]2–+2e === Zn+4OH - φΘ= – VZn 2++2e === Zn φΘ= – V,则f K Θ(Zn(OH)4)2-= .(只列式)(2分)7.四氯·二氨合钴(Ⅲ)酸钾(de)化学式为 ,中心离子是 ,配位原子是 .8.分子间最普遍存在(de)作用力为 . 9.在饱和(de)PbCl 2溶液中,c (Cl-)为×10–2 mol ·L –1,则PbCl 2(de)sp K Θ= .(不考虑水解)(2分)10.已知反应:2O 3(g)3O 2(g)(de)K 1=y ,求下列反应:O 3(g)32O 2(g) K 2= .3O 2(g)2O 3(g) K 3 = .11.在Na 2S 2O 3(de)溶液中加入 ,则产生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这是鉴定223S O -(de)常用方法.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在正确(de)答案后打√,在错误(de)答案后打×,共10分,每题1分.)1.将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混合后,生成碳酸铝沉淀. 2.在Na 2HPO 4溶液中加入AgNO 3生成Ag 2HPO 4沉淀.3.标准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都可以表示可逆反应进行(de)程度,它们都与浓度无关.4.每个CsCl 晶胞中含有4个Cs +和4个Cl -. 5.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6.在CCl 4、CHCl 3和CH 2Cl 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sp 3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是正四面体形.7.所有含氢化合物(de)分子之间,都存在着氢键.8.同类分子,分子越大,分子间力也就越大;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9.磷酸和亚磷酸分子中都含有三个氢原子,因此它们都是三元酸. 10.浓硝酸(de)还原产物为NO 2,而稀硝酸(de)还原产物为NO.因此,稀硝酸(de)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共10分,每题2分) 1.MnO 4-+C 2O 42–+H +−→− 2.K 2Cr 2O 7+KI+H 2SO 4−→− 3.Zn+HNO 3(极稀)−→−NH 4NO 34.324MnO -+H +−→−4MnO -+MnO 2+H 2O5.Mn 2++S 2O 82–+8H 2O +Ag−−−→ 五、简答题(共8分,每题4分)1.为什么说双氧水(H 2O 2)是一种“洁净”试剂2.Au 不溶于HNO 3,但能溶于王水,为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 六、计算题(共30分,每题6分)1.PCl 5加热分解:PCl 5(g) === PCl 3(g)+Cl 2(g),在10 L 密闭容器内盛有2 mol PCl 5(g),25℃时,有 mol(de)PCl 5(g)分解,求该温度下(de)平衡常数若在该密闭容器内通入1mol(de)Cl 2(g),温度不变,PCl 5(g)分解(de)百分数是多少2.等体积(de) mol ·L –1(de)HAc 和 mol ·L –1(de)NaAc 混合后,溶液(de)pH值是多少若配制 L pH=(de)溶液,问上述溶液各需多少亳升相混合(KΘ(HAc)=×10–5)a3. 通过计算说明 gAgBr能否完全溶于1 L mol·L–1(de)氨水中(M(AgBr)= ,KΘ(AgBr)=×10–13 ,f KΘ([Ag(NH3)2]+)=×107).sp(KΘ(Cu(NH3)4)2+=×1012,sp KΘ(Cu(OH)2)=×10–20,b KΘ(NH3)=×10–5) f(101 325 Pa)∣H+().该电极作用(de)溶液由浓度均为4.含有氢电极H2mol·L–1(de)弱酸(HA)及其钾盐(KA)所组成.若将此氢电极与另一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E=,并知氢电极为正极,另一电极(de)(–)= – V.问该氢电极中溶液(de)pH值和弱酸(HA)(de)KΘ各为多少a5.已知KΘ(Cr(OH)3)=×10–31,反应Cr(OH)3+OH === [Cr(OH)4]-(de)平衡sp常数KΘ=.刚(1)计算Cr3+沉淀完全时溶液(de)pH值;(2)若将 mol·L–1 Cr(OH)3好溶解在 L NaOH溶液中,则NaOH溶液(de)初浓度至少为多少(3)计算]-(de)标准稳定常数.[Cr(OH)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A、D)4.(C)5.(B)6.(C)7.(D)8.(A、C)9.(A) 10.(A) 11.(B) 12.(B) 13.(D) 14.(B) 15.(B)16.(B)二、填空题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de) 原子轨道电子在核外某处出现(de)几率密度2.等性sp3杂化正四面体 3.2×10–134.共价分子 假盐 5.Mn 2+ MnO 2 MnO 42–6.×10157.K[CoCl 4(NH 3)2] Co 3+、Cl —NH 3 8.色散力 9.×10–510.y(1K Θ) 11/K Θ 11.稀HCl S 2O 32– +2H +=== S ↓+SO 2↑+H 2O 三、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2.K 2Cr 2O 7+6KI+7H 2SO 4===Cr 2(SO 4)3+4K 2SO 4+3I 2+7H 2O 3.4Zn+10HNO 3===4Zn(NO 3)2+NH 4NO 3+3H 2O4.324MnO -+4H + === 24MnO -+MnO 2+2H 2O5.五、简答题1.H 2O 2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是 H 2O ;H 2O 2作还原剂时,氧化产物是O 2.由于在反应中不引入其他离子,所以H 2O 2是一种“洁净”试剂.2.浓HNO 3有很强(de)氧化性(还有很强(de)酸性),HCl(浓)中有大量(de)可与金属离子配位(de)Cl -,当把Au 放入王水中后,由于形成配合物,使Au 3+/Au(de)电极电势大大降低.其反应式为:Au+HNO 3+4HCl === H(AuCl 4)+NO ↑+2H 2O六、计算题1.解: PCl 5(g)PCl 3(g) + Cl 2(g)平衡浓度(mol ·L –1):c K =235(PCl )(Cl)0.150.45(PCl )0.05⋅==c c cPCl 5(g) PCl 3(g) + Cl 2(g)新平衡浓度(mol ·L –1):–x x x +35(PCl )(Cl)(0.1)0.45(PCl )0.2⋅+⋅===-c c c x xK c x解之:x =·L –1,PCl 5(分解百分数)=65%2.解:(1)a (HAc)pH=p lg (Ac )--c K c Θ,将数据代入得:pH= (2)=–(HAc)lg (Ac )c c -(HAc)(Ac )c c -= 原始浓度相同,浓度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即(HAc)110(Ac )V V -= V (HAc)+V (NaAc)=解之:V (HAc)=1 L,V (NaAc)= L3.设1 mo l·L –1(de)氨水浓溶解AgBr(de)最大量为x mo l3AgBr +NH === +32[Ag(NH )]+Br -平衡浓度(mo1·L –1) –2 x x x2+f 32sp2=([Ag(NH )]) (AgBr)(1.02)-⋅x K K x ΘΘ=×10–6 将数据代如解之,x ≈×10–3 mol ·L –1M(AgBr)≈ g < g,所以1 mol ·L –1(de)氨水不能溶解 g AgBr. 4.解:φ (H +/H 2)–(–= φ(H +/H 2)= – Vφ(H +/H 2)=φΘ(H +/H 2)+ lg c (H +)–= 2 lg c (H +)c (H +)=×10–5 mol ·L –1 pH=c (H +)=a (HAc)(Ac )c K c -⨯Θ=a K Θ,即a K Θ=×10–5 5.(1)pH= (2)c (OH -)= mol ·L –1 (3)f K Θ([Cr(OH)4]-)=×1029。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绪论一.是非题: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γ──射线D.地球外的物质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碳元素B.碳化合物C.二者都对D.二者都错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 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2n2(n为主量子数);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规则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元素由单质构成;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中, 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ψn,l,m是( ),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 ).8.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9.Mn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10.在电子构型 a.1s22s2, b.1s22s22p54s1, c.1s22s12p13d13s1,d.1s22s22p63s13d1,e.1s22p2,f.1s22s32p1,g.1s12s22p13d1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纯属错误的是(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无机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2MnO4- + 10Cl- + 16H+ 2Mn2+ + 5Cl2 + 8 H2O 已知:E θ(MnO4-/Mn2+)=1.51V; E θ(Cl2/Cl-)=1.36V. (本题8分)
=
混合后, C(HAc)=0.2 mol/L C(-OH)=0.1 mol/L 反应后,C(HAc)= C(Ac-)=0.1 mol/L 设平衡时C(H+)=x mol/L HAC = Ac- + H+ 起始浓度(mol/L) 0.1 0.1 0 x (3分) (1分) 平衡浓度(mol/L) 0.1-x 0.1+x 所以, x=1.75*10-5 (mol/L) (1分)
1 B
2 A
3 C
4 C
5 A
6 B
7 D
8 D
9 A
10 C
4
三、 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42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 ),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 族,( )区。 2、配合物[Co(en)3]SO4 的命名是 ( ),中心离子为( ), 配体为( ),配位原子( ),配 位数为( ),是否螯合物( )。 3、n = 5, l i =1 的原子轨道符号为( ),有 ( )种空间取向( ),最多可容纳 电子数为( ),假设该轨道容纳了3个电子, 用量子数描述这三个电子的运动状态为 ( )( ) ( )。
Free template from
混合后,C(Cu2+)=0.05mol/L, C(NH3)=3 mol/L 设平衡时Cu2+的浓度为x mol/L Cu2+ + 4 NH3 = [Cu(NH3)4]2+ 起始浓度(mol/L) 0.05 3.0 0 平衡浓度(mol/L) x 3.0-4(0.05-x) 0.05-x Kθ稳{[Cu(NH3)4]2+}=[Cu(NH3)42+]/{[Cu2+][NH3]4} =(0.05-x)/{x*(2.8+4x)4} 0.05-x ≈ 0.05, 3.0-4(0.05-x)≈2.8 ∴Kθ稳 {[Cu(NH3)4]2+ }≈ 0.05/{x*2.84} (3分) Kθ稳{[Cu(NH3)4]2+}=1/Kθ不稳{[Cu(NH3)4]2+} =1/(4.79*10-14)=2.1*1013 所以,0.05/{x*2.84}=2.1*1013 (2分) 解得:x=3.9 X 10-17 (mol/L) (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万题库是非题(一)物质的状态1.()1 mol 物质的量就是1 mol 物质的质量。

2.()溶液的蒸气压与溶液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蒸气压也越大。

3.()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实际气体性质接近于理想气体。

4.()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修正的,所以修正后范德华方程中的压力指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是理想气体的体积。

5.()对于任何纯物质而言,熔点总比凝固点高一些。

6.()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7.()通常指的沸点是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的温度。

8.()三相点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9.()临界温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液化。

10.()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如何加压,气体都不能液化。

11.()任何纯净物质都具有一个三相点。

1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与其物质的量的大小成正比。

13.()气体扩散定律指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成反比。

14.()单独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单独加压则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

15.()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强,称为临界压强。

16.()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最几速率数值最大。

17.()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平均速率数值最大。

18.()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均方根速率数值最大。

19.()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最几速率分子数最多。

20.()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平均速率分子数最多。

21.()气体的最几速率、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中以均方根速率分子数最多。

22.()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液面面积有关,液面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大。

23.()凝聚和蒸发的过程是分别独立进行的,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定量关系。

24.()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仅与液体的本质和温度有关,与液体的量和液面上方空间的体积大小无关。

25.()若液体的蒸气压为p,实验证明lg p与绝对温度T成直线关系。

26.()维持液体恒温恒压下蒸发所必须的热量,称为液体的蒸发热。

蒸发热与液体的本质有关,还与蒸发时所处的温度有关。

27.()气体分子可以看作一些小的弹性颗粒,其理由是压力减小气体可以膨胀,压力增大气体可以压缩。

28.()四组分混合气体和三组分混合气体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容器中,则前者的总压力必定大于后者。

29.()水的冰点就是液态水和固态冰平衡共存的温度。

30.()水的冰点是标准大气压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与冰处于平衡时的温度。

31.()0℃是冰的蒸气压与水的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

32.()相同温度下,相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

33.()相同温度下,相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

34.()1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蒸发热。

35.()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

36.()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

37.()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

38.()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

39.()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的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40.()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的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41.()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 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体积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42.()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 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体积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43.()分压定律适合于任意压力的气体体系。

4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相等,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45.()同温、同压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气体,密度也大。

(二) 原子结构1.(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按照其离核的远近呈现连续增大的变化。

2.( )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大小均由主量子数n 所决定。

3.( )所有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有特定的空间取向。

4.( )主量子数n 为4时,可能的原子轨道总数为16,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32。

5.( )所有非金属元素(H 除外)都在p 区,但p 区元素并不都是非金属元素。

6.( )原子半径是指单独存在的自由原子的半径。

7.( )一个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相等;最外层电子数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族数相等。

8.( )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4个,根据洪特规则,这4个电子的排布轨道图如下: s 3↑ ↑↑↑p3 9.( )对于同一原子,同层电子失去时电离能差值较小,而不同层电子失去时电离能差值较大。

所以电离能数据也是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佐证。

10.( )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都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孤立气态原子失去和获得电子的能力,电负性则反映了化合态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

11.(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分子总比原子重。

12.( )原子和分子都是电中性粒子,因此在它们的组成中正负电荷必相等。

13.( )原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它不能再分。

14.( )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所以不能说元素就是单质。

15.(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 个微粒,1摩尔氯化钠中则应含有6.02×1023个分子。

16.( )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

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17.( )一个带有 +1 电荷的离子要比相应的原子重。

18.( )在A 和B 组成的两种不同化合物中,相同原子与一定量某原子化合的量为简单的整数比。

19.( )核外电子的自旋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种方向。

20.( )对于氢原子的1s 电子,其玻尔半径就是它的界面图的半径。

21.( )对于氢原子的1s 电子,其玻尔半径小于它的界面图的半径。

22.()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它总共只有四条谱线。

23.()核外电子的运动会消耗能量,其速度会逐渐变慢,因此只要时间足够长,电子最终会掉进原子核里去。

24.()波动性是微观粒子的普遍特征,但一个电子短时间的运动并不能显示波动性,只有长时间运动的统计性结果才显示出波动性。

25.()现代原子结构理论把波函数ψ所确定的空间范围称为原子轨道。

26.()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相同时,n值越大的电子能量越高。

27.()鲍林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既能反映电子的填充顺序,也能表示电子的失去顺序。

28.()鲍林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能表示电子的填充顺序,但不能反映电子的失去顺序。

29.()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合能都是正值,而第二电子亲合能都是负值。

30.()p区各族元素的电子亲合能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31.()p区各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32.()副族元素都是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33.()副族元素中除ⅢB 族外,从上至下金属性一般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34.()电子的波动性是一种统计性的几率波。

35.()电子的波动性是一种特殊的机械波。

36.()电子的波动性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

37.()电子的波动性是表明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ψ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38.()电子云是波函数239.()电子云是波函数ψ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40.()电子云是波函数径向部分R n,l ( r ) 的图形。

41.()电子云是波函数角度部分平方Y2l,m (θ,φ) 的图形。

42.()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表示波函数随θ,ϕ变化的情况。

43.()电子云角度分布图表示波函数随θ,ϕ变化的情况。

44.()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表示电子运动轨迹。

45.()电子云角度分布图表示电子运动轨迹。

46.()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即波函数。

47.()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

48.()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密度。

49.()原子中某电子的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的空间运动状态,这种状态也称为“原子轨道”。

50.()角量子数l表征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51.()原子轨道波函数ψ( γ,θ,φ) 的具体形式代表了电子的完整运动状态。

52.()p电子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呈“8”字形,所以p电子是沿着一个“8”字形的轨道在运动。

53.()n=3的第三电子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

54.()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是相同的。

55.()外层电子构型为n s1~2的元素,都在s区,都是金属元素。

56.()原子序数为33,K,L,M,N各层电子数依次为2,8,18,5。

57.()氢原子1 s轨道的玻尔半径为52.9 pm ,也是1 s轨道电子云界面图的半径。

58.()电离能的数值可以比较元素在气态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相对大小,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59.()钼原子的电子排布为[Kr] 4 d 5 5 s1,由此可得出结论:洪特规则与能量最低原理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60.()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

61.()所有副族元素都是从上至下,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62.()某元素原子难得到电子,不一定就容易失去电子。

63.()副族元素中,同一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一般说与主族元素中的变化趋势不同。

64.()周期系各主族的第一种元素都有着不同于同族其它元素的独特的性质。

65.()s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一球形,表示s轨道上的电子是沿球面运动的。

66.()首先提出核外电子运动波动方程的是薛定谔。

67.()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称为里德堡线系。

68.()磁量子数m=0 的轨道都是球形轨道。

69.()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使得镧系元素中两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减程度超过d区中两相邻元素间原子半径递减程度。

70.()镧系元素中原子半径递减程度不如d区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减程度大。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应满足最大重叠原理,所以沿键轴以“头碰头”方式才能形成共价键。

2.()当分子中存在单电子时该分子具有顺磁性。

3.()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的共价键。

4.()BeCl2分子与XeF2分子的偶极矩为零,由此可以推断Be原子和Xe原子均采用s p杂化轨道成键。

5.()SiH4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是非极性分子,其化学键也是非极性的。

6.()发生轨道杂化的原子可以具有成对电子。

7.()硼原子不可以发生s p 3 d 2 杂化。

8.()原子轨道理论是建立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

9.()只有极性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所以取向力总是大于色散力和诱导力。

10.()分子的极化率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

11.()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12.()由于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因此任何离子周围可以吸引数目不定的异号离子,并且能任意堆积成固态离子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