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1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215632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6.png)
一、(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4.A、B、C、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读右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1.写出左图A、B、C、D 的地理坐标:A:B:C:D: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A 点位于C 点的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2目中各点中位于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方向。
3.A、B、C、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__________,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 点在B 点的________方,c 点在D 点的________方,B 点在C 点的D 点______方,D 点在E 点的______方,E 点在A 点的方。
(4)赤道穿过的是_________点,该点应该属于______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____。
1/15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指向。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地球公转至A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读“地球光题:照图”,回答下列问圈内有现象。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1)在N 附月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头,以正确表(2)此时太近的弧线上补绘箭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阳直射_______纬线(填纬线的度数)。
这一天是一年中的日(节气)(3)图示的当天,A、B 两点中,____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2/15D 两点中,______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4)图示的当天,B、E 两点中,首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点,这两点见到日出的时间相差______小时。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78c0f4ff00bed5b8f31d94.png)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由图8中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8A.甲地海拔为50米B.丙地的绝对高度为200米C.丙地海拔为150米D.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烟台中考]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2~3题。
图92.图中虚线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B.山脊C.鞍部D.陡崖3.图中A点的高度大约是( )A.180米B.290米C.330米D.450米[济宁中考]暑假期间,一野外考察组对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济宁市某区域考察。
读图,完成4~5题。
图10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B.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C.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D.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5.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 )A.①地B.②地C.④地D.⑤地6.[威海中考]铁路工程师为修建某高速铁路进行地形测绘时,绘制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该路段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1A.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B.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C.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D.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40千米7.[连云港中考]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 )图12A.甲山峰高于乙山峰B.①处河流较②处河流水流平缓C.①处河流流向东南D.李村周围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日照中考]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8~9题。
图138.AB两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A.200米B.360米C.460米D.560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能看到C点B.地图三要素全部缺失C.该区域的地形以丘陵为主D.图②是沿CD线的剖面图10.我们学了五种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下面四种,你能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图14A.盆地、丘陵、高原、山地B.山地、丘陵、高原、盆地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二、综合题11.[福建中考]图甲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读图填图训练(解析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读图填图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2ca1faa58da0116c174926.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读图填图训练1.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_点,位于温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点。
A在C的____________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图二乙的位置时,一年当中郴州的白昼时间达到最_____(长或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京沪高速铁路2010年11月15日全线贯通,这一天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图二中的_________(甲乙或丙丁)【答案】(1)0°,60°W (2)西北(3)13:00 (4)6000【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从经纬网图观察得知,A、B、C三点中,位于赤道上的是A点,温带的纬度范围为23.5°~66.5°,C点的纬度为40°,应在温带地区,A在C的东北方向.【2题详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公转到图二乙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一年当中通辽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2016年中秋节是9月15日,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乙丙之间.考点:地球的公转2.读地球的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__________不停地旋转,自转周期是_____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从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__________;从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__________。
(4)判断昼夜情况:济南__________,新德里__________,悉尼__________。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读图综合训练习题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读图综合训练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95ba0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9.png)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9.读“世界的主要语言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C 处是英英 语,主要使用在英英国国、美美国 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印度、菲律宾和南非。 (2)E 处是汉汉 语,集中在中中国国 。 (3)A 处是俄俄 语,主要使用在俄罗斯及邻近国家。 (4)B 处是西西班牙班牙语,主要使用在西班牙和南南美洲美洲。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2.读“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少 。两地降水差异 的主导因素是纬 纬度度不同。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少少雨雨,大陆东岸多多雨 雨。 (3)中纬度地区,沿沿海海地区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少雨 雨。导致沿海和内 陆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海陆 陆因素。 (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迎风 风坡,降水多,被称为“世界的 雨极”。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4)图中 C 处是温温带季带风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亚欧欧大大陆东陆岸东岸。气候 特点是冬季寒寒冷干冷燥干燥,夏季高高温多温雨多雨。 (5)图中 E 处是温温带带大陆大性陆性气候,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5.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气温受海陆位置影响的表现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A地气温在
同纬度,
0~0~1 10℃0℃之间, 海洋气
B地气温在
→ 温比陆
→
这是冬冬 季(季节)
1010~2~0℃20℃之间 地高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3)气温受地形影响的表现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 下降 0.0.6 6°C。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ea0f635fbfc77da269b1ac.png)
一、(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写出左图A、B、C、D的地理坐标:A : B: C: D: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读右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目中各点中位于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c点在D点的________方,B点在C点的D点______方,D点在E点的______方,E点在A点的方。
(4)赤道穿过的是_________点,该点应该属于______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填纬线的度数)。
这一天是一年中的日(节气)(3)图示的当天,A、B 两点中,____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4)图示的当天,B、E两点中,首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点,这两点见到日出的时间相差______ 小时。
三、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B. ,E. 。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34bcdfc4ffe473268abbe.png)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2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43米B.9266.43米C.7844.43米D.8844.43米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与泰山玉皇顶(1532米)的相对高度是()A.10380.43米B.1532.43米C.7312.43米D.8380.43米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于表示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颜色是()A.棕色B.黄色C.蓝色D.浅绿色5.M点的海拔是1500m,N点的海拔是500m,则M,N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500m B.1000m C.2000m D.2500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时,该处地形是()A.山脊B.陡崖C.山谷D.鞍部7.等高线地形图属于()A.平面图B.电子地图C.专题地图D.普通地图8.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A.植被B.丘陵C.水域D.平原10.如图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A.100m B.50m C.20m D.10m1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1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13.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C.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D.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1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A.海拔较高的山地B.深度较大的海洋C.海拔较低的平原D.深度较小的大陆架17.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0米B.410米C.48米D.200米18.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地气温较a地高B.c为山峰,海拔高度为1100米C.a和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599米D.d地附近地势比较缓,b地附近地势比较陡19.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20.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甲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陡崖D.山峰二、解答题21.读图回答。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5f265a00242a8956aece43c.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C.方案3 D.方案4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
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可知,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则高差为600~800米,故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
第2题,山区修建公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该方案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较小。
注意:方案2在甲处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坡度太大而不合适。
方案1在乙处附近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多且密集,因此不合适。
方案4沿线高差太大,且穿越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因此不合适。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3.C 4.B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
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6.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7.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C 6.B 7.B解析第5题,图中等高距为10 m,瀑布处有320 m、330 m、340 m三条等高线相交,则瀑布落差大于20 m;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350 m,因桥梁处河流水位为314 m,则瀑布下部海拔高于314 m,故瀑布落差小于36 m;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d27b60b1c59eef9c7b473.png)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训练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 方流向 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 方向,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
(3) 若学校与农机站图上距离为2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米。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图中A 、C 两地的地理位置:A 、 C 、(2)在图中A 、B 、C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 A 地位于C 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纬度;C 在 纬度。
(5)从五带看,A 在 ;B 在3、读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12分)4、经纬网的判读(13分)(1).写出A 、B 、C 、D 的地理坐标:A : B : C : D : (2).A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
(3)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填代号)(4)A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⑶AB 一线和CD 一线和E 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经度纬度东或西半球北或南半球低、中、高纬度在五带中的A B(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____,原因是_______。
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②;③;④。
(2)图中乙AB和C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为什么?(3)C的海拔是米;EF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4)图中丙在在乙的方向,甲在乙的方向。
(5)小河的流向是自向。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f23d10172ded630a1cb634.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be034cbe009581b6bd9ebcc.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D点的海拔为_________米,它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2)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_米。
(3)分别从B处和C处向A处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点在A点_______方向,C点在A点________方向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最高峰海拔米,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2)②、③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
(填序号)(3)①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
4.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米。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
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5.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
(2)图中甲山位于湖泊的方向。
(3)图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4)A、B两河相比,流量较稳定的是河,理由是。
七年级地理七大洲四大洋读图练习
![七年级地理七大洲四大洋读图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f22d13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9.png)
地理第二章读图练习一.解答题(共30小题)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H点位于洋。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洋,被欧洲、北美洲和洲包围(填名称)。
(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和(填字母)。
(4)AB两洲的分界线是,该分界线沟通的两个大洋是和大西洋(填名称)。
(5)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和亚洲、大洋洲。
(填名称)(6)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填字母)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D 、F 。
(2)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填名称)(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4)图中的③山脉是由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形成的。
(填名称)(5)读图,图中①②③④山脉中地震频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读不同半球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中,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半球和半球。
(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填名称)。
(3)赤道横穿洲和洲的大陆部分,位于两大洲之间的大洋是(填名称)。
(4)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中表示太平洋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有人却把地球成为“水球”。
请你用图示信息说出其中的缘由。
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半球更合适。
4.2017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5日在当地时间20点30分启动,全球4000多城市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接力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中甲为半球,乙为半球,③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经线,它的经度为。
(2)接力活动开始时,北京处于季,此时南半球的悉尼处于季,这一现象是地球的引起的。
(3)悉尼25日20点30分时,美国还在白天,这是地球的引起的。
(4)关灯接力活动从澳大利亚的悉尼开始,经过①洋,跨过北京所在A 洲,欧洲,B洲,越过②洋,到达C洲,最后在D洲西部的④洋沿岸的城市结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b47a0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4.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乙地的海拔为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2.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5月25日22时27分在菲律宾北部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0km。
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内部B.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内部C.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开福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4.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B.C.D.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黑龙江省政区图D.哈尔滨市政区图6.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B.C.D.7.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两座山峰的连线大致为山脉的走向。
下图为过甲地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
图中山峰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9.济南七星台被评为最美夜空拍摄地,下图是七星台风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丘陵B.平原C.山地D.高原10.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12.下图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B.C.D.13.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14.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15.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B.放开二孩政策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6.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2021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a6c0950e2524de4187e2d.png)
2021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有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读图回答:(1)图中的大圆圈是。
(2)左图是半球,右图是半球;南北两半球中陆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是半球。
(3)A点是,纬度:纬度;B点是,纬度:纬度。
2读图回答:(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B .C.。
(2)从东西半球看:A 半球;B 半球;C 半球。
3.读图回答:(1)五带分界线:①,②,③,④。
(2)五带名称:A ,B ,C ,D ,E 。
(3)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一年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我国地跨五带中的。
(填字母)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3)一年中,黑龙江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6)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5.一些常用的图例。
6.读图,甲地海拔高度为乙地海拔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A B C D(2)G点的海拔高度为米。
A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为米。
(3)图中E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4)图中小溪的流向是向流(填南或北)。
(5)同一时间测得的A、G两处气温,气温更低的是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8.读下图,在东西半球图上填注:(1)判断东西半球。
左图: 右图:(2)七大洲的名称:A ;B ;C ;D ;E ;F ;G 。
(3)四大洋的名称:①;②;③;④。
(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附:请指出下列的轮廓图分别是哪一个大洲9.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①板块;②板块;③板块;④板块;⑤板块;⑥板块.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是.(2)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填图专题训练: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填图专题训练:海陆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6ea5962bad51f01dc381f1b3.png)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板块名称:A______板块 E______板块 F______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______(填名称)板块。
(3)世界上形成两大火山与地震带:环______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______和______。
2.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 ______学说?该学说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_____最先提出的。
(2)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什么学说?简述该学说的主要内容。
(3)图中大洲A__________ ,该大洲所属板块名称为__________。
(4)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
但是在大西洋两岸都存在有海牛和鸵鸟,其原因是:______(只有一项符合题意)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 两大陆之间的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变近,他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3.某班学习“板块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
阅读下面试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图1),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图2)。
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
图1与图2实验中模拟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的是______。
图中a、b、c、d四处中______处为这种运动形式。
(2)读图3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_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我国主要位于_____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该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3)图中a、b、d所在位置有世界最高高原的是______处,b所在大洲的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4881d72af90242a995e544.png)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第1~2 题。
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和丘陵B.高原和平原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2.M 村和N 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部位。
据此完成第3~5 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高的山峰海拔是( )A.900 米B.1 200 米C.900 米以上1 200 米以下D.1 200 米以上1 500 米以下4.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
判断该陡崖在( )A.甲地B.丙地C.丁地D.戊地5.老师告诉同学们:“图上甲、丙、丁、戊四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不同地形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
”图中甲、丙、丁、戊依次是指( )A.山峰、山脊、山谷、陡崖B.山峰、陡崖、山脊、山谷C.山峰、陡崖、山谷、山脊D.山峰、山谷、山脊、陡崖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6~7 题。
6.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8.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其最有可能与图乙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是( )图甲图乙9.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 地山峰的海拔为500~ 米。
(2)图中B 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
(3)图中甲城镇位于乙城镇的( )方向。
A.正西 B.正东C.西南D.西北(4)若C 地到D 地的图上距离是1.2 厘米,则两地的水平距离是千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原卷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8a7d2203d8ce2f00662326.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D点的海拔为_________米,它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2)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_米。
(3)分别从B处和C处向A处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____处,因为____。
(4)B点在A点_______方向,C点在A点________方向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最高峰海拔米,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2)②、③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
(填序号)(3)①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
4.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米。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
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5.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
(2)图中甲山位于湖泊的方向。
(3)图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4)A、B两河相比,流量较稳定的是河,理由是。
(5)概括图中居民点分布的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 (读图训练)
一、大家约好明天去春游,可天气怎样呢?小明同学说他刚看过电视,为了表现一下自己,小明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下面就是小明画的图形,请你说出天气状况。
(1)天气由_________转__________。
(2)风向__________,风力__________。
(3)最低气温______℃,最高气温______℃。
二、读右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A 、B 、C 三地的地理位置:
A :经度_____ 纬度_____
B :经度_____ 纬度____
C :经度____ 纬度______
(2)在图中A 、B 、C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
(3) A 地位于C 地的__________方向。
(4)有太阳直射的是 点
三、读下图后回答: (1)图中A 处与B 处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原因是该地地处 ________________
(2)A 处与C 处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 ,原因 是该地 _________________。
如C 处海拔为100米,A 处海拔为500米,气温相差 。
四、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大洲、大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图中A 代表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线。
3、图中B 代表东亚,该处的主要人种是 。
4、图中B 、C 两处,人口最稠密的是 ,降水较多的是 。
(填字母)
5、图中D 处是 运河,该运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线。
6、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的国家位于的大洲是 (①、②、③)
五、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示的当天,A 、B 两点中,_____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 、D 两点中,______点将首
先进入黑夜。
(3)图示的当天,B 、E 两点中,首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点。
六、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⑥
⑦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A点的海拔是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AB线路或CD线路)
(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米。
七.读下面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⑵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⑶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和________。
⑷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____(扩张、缩小)。
⑸澳大利亚少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⑹、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____洋周围。
⑺、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____板块、____
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⑻、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⑼、我国处在____板块、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
较为频繁的国家。
八.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A___, B___, C____,D____。
⑵甲地海拔为____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____米。
⑶甲地在乙地的____方向。
⑷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__处。
(第八题图)
九.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
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
(2) 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
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
(3) 地球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地轴的方向是____的,
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
(4)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
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
(5)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吴忠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6) 由于地球在图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________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形
成春、夏、秋、冬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