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翻译武者小路实笃剧作_一个青年的梦_的态度与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鲁迅翻译武者小路实笃剧作
《一个青年的梦》的态度与特色
□ 杨英华
一 序
《一个青年的梦》是武者小路实笃32岁时创作的戏剧作品。连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6年1月到10月的《白桦》杂志上。次年由洛阳堂出版了单行本。全剧共四幕,内容是一个青年由不识者带领参加各种有关反战活动。他有时是听众,有时是参与者。登场人物有亡灵、乞丐、神、恶魔等,四幕的内容各不相同,可独立成篇。3年后的1919年,鲁迅着手翻译此剧,题为《一个青年的梦》。连载于8月到10月的《国民公报》。途中因此杂志被禁止发行,后由《新青年》全部连载发表于第七卷第二号到第五号(1920年1月到4月)。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了单行本,5年后又由上海北新书局再版,共发行了7版。鲁迅后来在《壁下译丛》(1927年)中又翻译收录了实笃的4篇文章①。1936年鲁迅在上海曾与实笃见过一面,鲁迅告诉他《一个青年的梦》销路很好②。
鲁迅在《译者序》中对此剧作了这样的评价:“我因此便也搜求了一本,将他看完,很受些感动,觉得思想很透彻,信念很强固,声音也很真”。③
翻译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选择作品的问题。译者首先要赞同作品的思想,对内容产生共鸣。但仅此还不够,还必须使读者和译者一样对作品的价值有共同的认识。否则,翻译出的作品就
没有意义。鲁迅也在翻译《一个青年的梦》时,遇到了选择的问题。他在《译者序》中直言道:“《一个青年的梦》却很可以翻译。但当这时候,不很相宜,两面正在交恶,怕未必有人高兴看。晚上点了灯,看见书脊上的金字,想起日间的话,忽然对于自己的根性有点怀疑,觉得恐怖,觉得羞耻。人不该这样做,———我便动手翻译了”。④
鲁迅为能否得到读者的理解犹豫过,但《一个青年的梦》是反战的呐喊和促进人性觉醒的作品,读者读了一定会得到理解的。鲁迅抱着这样一种强固的信念,翻译了长达31万字的剧作《一个青年的梦》。这是鲁迅翻译日本文学的第一篇作品。
第二个问题是对作品的翻译态度。是忠实地直译原作的文体、氛围、语感呢?还是不拘于原作,考虑本国的社会、文化、语言习惯等而意译呢?这完全取决于译者的态度问题。野口丰一郎表示了这样的见解:
“容纳式的态度是凝视原作者的态度。理解原作者说什么和怎么说,然后忠实地容纳。(中略)与此相反,采取适当态度的译者是不看后面只观前面。后面是原作者,前面是读者。所以,其态度具有远见性。只考虑如何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适合于社会的读者”。⑤
作为译者的鲁迅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呢?他采取了“容纳”和“适当”这两种态度。鲁迅有时直译,有时意译,并不统一。比如:既有
66
把日文的词汇原封不动地照搬现象,又有原作中没有,但中文加上了更自然的加译现象。有很多增加了语气词、副词、动词的例子。
本论文通过比较实笃的原作和鲁迅的译本,通过分析鲁迅直译和意译的典型例子来考察鲁迅的翻译态度和译文的特色。
二 终助词的加译
在日本,实笃的作品一贯被评为简明易读。但鲁迅的译文比实笃的原作更加口语化。特别是随处加译了语气词“哩、罢、呵、呢”,极为显著,形成了一大特征。据统计,全篇共达72处。这种语气词相当于日语的“よ、わ、ね、ぞ、ぜ”等的语感。
下面就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一下鲁迅加译“哩、罢、呵呢”的意图和效果。加译的四个语气词“哩”最多,有27个,“呵”21个,“罢”12个,“呢”12个。
使用最多的语气词“哩”,在中文里表示强调和感叹,举例说明如下:
(1)あの神よりももっと人间を信じこゐます。
(《武者小路实笃全集》第五卷 603页 以下只表示页数)
比那位神尤其相信人们哩。
(《鲁迅全集》第12卷 278页 以下只表示页数)
此句是登场人物“乞丐”诉说停止战争之方法的台词。可以认为译者为了传达强烈的共感加译了表示强调的语气词“哩”。把此句翻译为日语就成了“あの神ももっと人间を信じこゐるぞ”。“哩”的使用使整个句子的调子自然提高,译者对人的强烈信赖的心情如实地被反映出来了。
下面看使用第二多的“罢”的例子。此句显然是包含译者深有所触的心情而被加译的。“神”在指出人的缺陷时说的这句台词,对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引发战争的人们,作为创造人的“神”自然十分愤慨。译为“自
作自受罢了”,由于加译了“罢”和“了”,中文的肯定语气更强,再译成日文就成了“自业自得なのよ”。希望人类早日觉醒,停止一切互相残杀的行为,从此句中可体味到译者切齿扼腕的心情。
关于第三多的语气词“呵”:
(2)金がないのごすから。(582页)
就因为金钱为难呵。(226页)
“日太郎”感叹不能扩大军备的场面。此兄的“ない”应该译为“没有”,可是译者译为“为难”,而且还加译了副词“就”和句末的“呵”。可以说通过译者的细微感觉使译文表达更加丰富了。
(3)人间の价值や、祖国の爱を无视した制度ごす。(592页)
抹杀了人的价值和祖国的爱的制度呵。(253页)
“英大”批判“德大”的台词。这句话中将动词“无视”改为中文的“抹杀”,又加译了“呵”。虽然中文中有“无视”这个动词,但译者选择了程度和性质都要强烈几倍的“抹杀”,使之与句末的“呵”相呼应,达到批判程度更尖锐的效果。与其说是意译,倒不如说是再创作。译者鲁迅的感情比原作者实笃更加高扬。
(4)民众ごす。(603页)
全在民众呵。(278页)
这是“乞丐”在诉说民众的力量最重要的场面。此句是判断句,可是译者把它改成叙述句之后,又加译了副词“全”,动词“在”和语气词“呵”。这些中文的加译使内容和语感更加强化是一目了然的。但,看上去并不是有意识地附加,而是很自然的一种意译。这句话的前后内容是:“根ごす。根ごす。民众ごす。もろ少し人间が进步すればいいのごす。もろ一步ごす。もろ二步ごす。”鲁迅用一气呵成的气势译为“全在根,全在根,全在民众呵。人们再进步些就好了。再进一步、再两步。”把希望寄托于民众的觉醒,这一原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