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考点
1.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整理、分析、报告和传递,为企业的决策规划、计划预算、评价与控制等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2.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确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定量与定性信息并重。
3.管理会计师四大品质:胜任competence、严守秘密confidentiality、诚信integrity、客观objectivity。
4.产品成本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所耗用经济资源的货币金额,如材料成本、人工工资及设备费用等。期间费用是与产品制造无关的,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利息费用等,也称非存货成本。
5.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原材料及主要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加班费和津贴)、制造费用(间接成本,如辅助材料、厂房和设备折旧费、维修保养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调整调试费)。还可分为:主要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和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6.分批成本法也称订单成本计算发,主要适合于按订单或批别进行的多步骤复杂生产。
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领用原材料:借:在产品——*批号产品工作单***
贷:原材料***
发生直接人工成本:借:在产品——*批号产品工作单***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生各项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
贷:各有关账户***
分配制造费用:借:在产品——*批号产品工作单***
贷: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入库:借:产成品***
贷:在产品***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
7.预定制造费用分配率=预计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分配基础预计总量
制造费用分配基础有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加工小时、处理的材料数量或加工的产品数量。调整制造费用差异有分摊法(在产品存货、产成品存货和产品销售成本见按比例分配)和直接冲销法(处理制造费用分配差异:借:产品销售成本***(差额)贷:制造费用***)
8.分布成本法适合于大量的重复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一个步骤的产成品是下一步骤的半成品。
9.在产品约当完工产量=在产品生产数量*完工率,把所有过程数量折合为已完工产品的数量。
单位成本=成本总额/约当完工产量完工产品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在产品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完工量
10.起初在产品存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加权平均法:产品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投入的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此方法下数量要约当,成本不用约当。
*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位成本(分成本要素)=本期投入的成本总额(分要素)/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分要素)=(总成本-期初在产品存货成本)/(本期完工+期末约当-期初约当)
11.联产品是指具有重要的销售价值并且在产量上差别不太大的主要产品。副产品是在销售价值上相对不重要或销售价值很小,伴随其他主要产品生产出来的。
12.联产品在分离点后增加的加工成本称为可分离成本或专属成本。
A.实物量分配法,适用于联产品的实物单位可以反映其经济价值,或者产品在分离点后还要经过多次加工步骤方可销售的情况。产量比例*总成本=分配成本
B.分离点销售价值法,适用于不同产品销售价值差别很大的情况。销售额占比*总成本=分配成本
C.估计可实现净值分配法,适用于分离点后不能直接销售需要分别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可实现净值=最终销售价值-分离后进一步加工成本。可实现净值占比*共同成本=分配成本
13.副产品成本计算分为两种。
A.副产品的预计可实现净值作为生产期间主要产品成本的扣除。可实现净值是指副产品的估计销售价值减去分离点后需要追加的加工成本和销售费用。此时,制造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总制造成本-副产品预计销售收入=主产品制造成本净额,再-主产品存货成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B.副产品的销售净收入在销售时作为其他销售收入或作为销售成本的扣除。此时,制造成本只由主产品分摊。主产品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收入=总收入总制造成本-主产品存货成本=销售成本总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14.间接制造费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发生的间接费用,还包括生产部门使用服务部门劳务而由服务部门分配来的间接制造费用。先归集各项费用的初始支出,然后将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于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然后分配至产品或劳务。
15.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不考虑服务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服务部门的全部成本根据生产部门使用服务的数量,直接向生产部门分配),顺序分配法(按提供服务量和接受服务量的对比排序,从提供比例最大的开始往后分配),交互分配法(联立方程或矩阵,只要接受其他部分)。有时还应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6.作业成本法下作业和成本分为四大类:产品产出单位类(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设备动力成本等)、批次类(订货成本、设备调试、材料整理、包装发运成本)、品种或生产线类(产品开发设计、功能改进、质量改进)和生产条件及设施类(管理人员工资、厂场设备折旧和维护、供暖、照明、工厂治安和环境维护、财产保险及财产税,由于较为主管,可以不分配于产品直接列为期间成本)。步骤为:核算成本动因作业量和预计作业成本,计算分配率,根据实际消耗动因作业量,计算分配成本。
17.成本形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成本的业务活动也称成本动因,一般为业务量,具体可表现为实物量、价值量和时间量。
18.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特定期间、特定业务量水平)下,业务量发生变动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制造业常见的固定成本包括房屋设备租赁费、财产保险费、财产税、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金、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广告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约束性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是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短期内不能改变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费、财产税、房屋设备租赁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只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和促销费、研发费、职工培训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19.变动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设计变动成本由产品工艺设计确定不受管理层影响;酌量性变动成本如不同价格的同质原材料,受管理层影响。
20.常见的混合成本包括阶梯成本(成本随业务量阶梯递增)和半变动成本(成本=固定成本+业务量*变动成本,如电话费)。
21.混合成本分解方法:工程分析法(技术测定法,需要分析出成本函数,最精确最复杂耗时)、账户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推测出成本函数,受制于管理会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程度)、合同确认法(参考与供应单位订立的经济合同中的费用支付规定和收费标准)、历史成本分析法(高低点法(用的最多)最高业务量(x1,y1)最低业务量(x2,y2)算出b=(y1-y2)/(x1-x2),a=y1-bx1=y2-bx2.;散布图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