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的若干思考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cebedcd0b4c2e3f562763ea.png)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的若干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逐渐接受俚语这种语言沟通方式。
俚语的社会功能亦愈来愈明显和强劲,已逐渐融入了英语标准语的范畴,成为标准语不可或缺的表达手段的补充。
因此,对于所有母语为非英语的人们而言,要想准确把握并“原汁原味”将美国俚语翻译过来,就要把握好美国俚语的各项特点,并遵循相应的翻译准则。
1 美国俚语的特点1.1 生动幽默生动幽默是美国俚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它通过语音、词汇和修辞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这个特点。
首先,许多俚语采用谐音达到节奏明快、易记易懂、生动有力的效果,幽默感强,尤以押尾韵手法为最。
如:razzle-dazzle(狂欢,陶醉)、dilly-dally(游手好闲的)等。
其次,在词汇上通过采用缩略词、截短、重复等方法,减少冗余的部分,更因其叠字而出的音节凸显生动幽默、简练达意,语效极高。
如,so-so(“极其普通”)、dum-dum(“傻瓜,笨蛋”)。
而G-Man是government-man的截短,指的是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因G亦是Garbage缩写,故G-Man的工作与Garbage-man如果等同,其讽喻效果自不必赘言。
另外,美国俚语也经常使用比喻、夸张、委婉等修辞手法,比喻的使用尤为突出。
如,as cool as a cucumber(镇定自若);couch potato(电视迷);Zip your lip(别开口;闭嘴)等。
1.2 凝练简洁在美国人的日常人际交往中,俚语大多简洁明晰、短小精悍,这主要源于语用上的“省力”原则。
如:sitcom=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3-D flick=three-dimensional flick(立体电影);又如:kick(摇滚乐带来的)一时快乐;踢;开心:Bill gets a kick out of listening to rock music.比尔从听摇滚乐中得到快乐。
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https://img.taocdn.com/s3/m/cc00a3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b.png)
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与外界接触机会的日渐频繁,在日常生活中,从书刊杂志或是电影电视上,随处都可以听到或看到英语俚语的使用。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和课本所选用的材料通常并没有把俚语列入学习范围内,所以在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中,往往会出现学了很多年英语的人没办法理解某些常用的俚语表达,造成了交流障碍的现象;或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也会因为俚语基本功的欠缺,而出现误译或错译的例子,这些都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那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并翻译好这些俚语以达到成功的交际,便成了值得各位译者思考的问题。
二、英语俚语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英语俚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通常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并富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和内在涵义( connotation) ,常常在非正式或活泼、友好的场合中使用。
对于俚语的定义,《朗文现代汉英双解词典》解释为“在严肃言语或文章中通常难以接受的字句;被视为很不正式或不礼貌的字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定义为“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之间谈话,但不适于好的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
”从这两种版本的释义不难看出,作为英语学习,如果只通过正规的课堂和严肃的课本教育,是很难真正体会到英语俚语的含义和魅力。
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多年的留学背景或在国外生活的经验,要全面掌握俚语的运用并做到英汉双语俚语自由的切换,的确是非常不容易。
(二) 暗语、黑话、行话与俚语的关系与差异大部分俚语的形成源自黑话( argot) 、暗语( cant)或行话( jargon) 。
但是随着使用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俚语同这三者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黑话”(Argot)一词起源与法语,意为“为数很少的人才能理解的语言。
”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起犯罪团伙或黑帮社会所用的语言。
“暗语”(Cant) 一词意为“某一阶层、宗派等所用的惯用语、隐语、或术语,目的是为了保守秘密防止他人知道而采用的一种语言形式。
从科勒等值理论分析英语谚语的汉译
![从科勒等值理论分析英语谚语的汉译](https://img.taocdn.com/s3/m/5bfbe64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7.png)
从科勒等值理论分析英语谚语的汉译作者:于俊靓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1年第10期【摘要】英语谚语的汉译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英语谚语的汉译是比较困难的。
如何做到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的等值是值得译者深究的。
科勒提出了五种等值概念,包括外延等值、内涵等值、文本规范等值、语用等值和形式美学等值。
本文笔者将科勒等值理论与英语谚语的汉译相结合,探讨科勒等值理论在具体的英语谚语汉译中是如何得到应用的。
【关键词】英语谚语;汉译;科勒等值理论【作者简介】于俊靓,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翻译。
一、引言谚语往往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出来的,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并且能反映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引人深思。
做好英语谚语的汉译对于促进中西方交流至关重要。
由于从科勒等值理论方面分析英语谚语的汉译研究较少,所以本文笔者将从科勒等值理论出发,探讨它在具体翻译实例中是如何指导翻译实践的。
二、科勒等值理论科勒是一位来自瑞典的语言学家,他对翻译等值概念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等值概念的五类分法,分别是外延等值、内涵等值、文本规范等值、语用等值和形式美学等值。
简单来说,外延等值,指的是语言结构之外的文本内容上的对等;内涵等值与词汇的理解、选择与引申相关;文本规范等值涉及不同的文本类型,其译文与原文之间会呈现出不同层面的等值关系;语用等值则是侧重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形式美学等值与美学效果相关。
由此可见,科勒所归纳整理的这五种翻译等值概念较为全面,涵盖的信息也较广。
所以认为,科勒等值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它的缺陷在于并没有指出五种等值类型中哪些需要被优先考虑,哪些必须保留在译文中,哪些只是在翻译过程中起到补偿作用。
因此,针对科勒提出的等值概念,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到底是全部采纳,还是有选择地应用,就要依靠译者自己的决定了。
科勒等值理论可以为译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和广泛的翻译指导,但是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译者需要自己确定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该采用何种翻译方法。
浅析英汉互译中语义等值问题
![浅析英汉互译中语义等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30c23227d3240c8447ef98.png)
浅析英汉互译中语义等值问题作者:李栋海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4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不断与国际进行接轨,因此翻译这门学科越来越重要,英汉互译中语义等值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点,怎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语义等值也是争论的焦点。
因为世界各地文化等各方面之间的差异想要做到完美的语义等值几乎是完成不了的事情。
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各种因素,尽可能地符合翻译标的当地文化因素,就能将语义等值翻译到最切合实际的水平。
作者通过英汉互译中语义等值的内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策略,希望对有关学者有帮助。
关键词:英汉互译;语义等值;影响因素;研究一、英汉互译中语义等值的定义语义等值指的是翻译中较为抽象的意义等值,只有掌握了语义是什么、知道了语义对等的含义,才能搞清楚语义等值的问题。
1.语义语义一般指的是话语、语言的意思,在翻译中来说就是翻译对象的意思,可以指一个英语单词,也可以是一句话或者整篇文章。
对于意义的理解,奈达(美国翻译理论家)曾将翻译过程中的意义笼统的归纳为语义以及文体。
奈达在解释过程中也用到信息这两个字,这明显表达的是语义上的信息。
等值问题很容易理解就是尽量达成翻译完成的语言意思与原来语句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因此语义等值是所有翻译专业学者们重点把握的方向。
2.语义等值的含义语义等值在翻译中属于高级对等,一般都是在达成表面对等的前提之后才追求的。
比如说词性、格式还有语法和韵律等。
语义等值就是达成原文和翻译文的表达一致,原文中的潜在意思要能在翻译文中看的出来,例如作者想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和给人的启发,让两种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让读者感触到的一模一样,就像是一首歌、一幅画给来自不同国家的欣赏者带来相同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一样,那就是无文化差异。
语义等值就是要追求这种无文化差异的感觉。
二、英汉互译中影响语义等值的原因1.文化差异欧洲国家有很多说英语的民族,他们的语言、历史背景等都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国家之间也产生了很大的文化差异,让翻译这门学科很难完没地进行下去,要想实现语义完全等值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从英汉等值翻译谈词
![从英汉等值翻译谈词](https://img.taocdn.com/s3/m/b00d72cfa58da0116c17493d.png)
of a word)联想意义是说话者由词的指称意义经过联想而产 生的意义,表情意义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评价和态度。 例如:Why does the idea of progress loom so large in the modern world? ── “The personality of man”。 这句话中loom这个词的指称意义是appear in an unusually large shape (庞然大物出现在眼前)。这个词在此文 的语境中,loom的解释意义是appear great and very worrying in the mind (赫然耸现令人不安)或appear indistinctly and in a threatening way (隐隐呈现,迫在眉 睫)。因此译成“主宰”,表明作者对the idea of progress(进步的观念)既褒又贬的矛盾心理。所以此句译 成:“为什么进步的观念主宰着现代世界呢?”这样词的语用修 辞层等值了,也兼顾了表层和深层。李赋宁教授的译文 (《英语世界》82年6期):“在现代世界上为什么进步这 个概念显得这么突出,这么令人不安?”和新概念英语的译 文:“为什么进步这个概念在现代世界如此受人重视?”的 不足之处,在于把内涵意义(connotation)说白了。如上所 述内涵意义是一种语用修辞意义,体现一种含蓄的言外之意, 不宜像翻译指称意义(denotation)那样明明白白的说出来。
着重词的语用修辞等值,兼顾词的语符 表层和语义深层等值
二、着重词的语用修辞等值,兼顾语符表层和语义深层 词的修辞色彩有时不能从表层结构中看出来,只是在一 定语境中,特别是在作者用词的特殊风格中表现出来。而只 有准确反映词的修辞色彩才能反映词的深层含义。在这种情 况下,处理好修辞等值是能否保证表层等值和深层等值的关 键。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一个重要的符号哲学命题,认为: “一切人类经验可由符号sign,所指referent和所释 interpretant的三角形关系来表达。”用这个意思来观察语 言中的词,我们认为词也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词的语符表 层是由音位学法则和形态学法则构成的符号,词的语义深层 是词的符号所表示的指称意义(denotation),反映所指事 物的概念,词的语用修辞层是运用词的符号进行社会交际时, 在指称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解释意义(或称内涵意义 connotation),解释意义主要包括联想意义和表情意义 (the associated and emotional meanings
关于英语中的俚语及其翻译的感想
![关于英语中的俚语及其翻译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7ef5ee7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d.png)
关于英语中的俚语及其翻译的感想第一篇:关于英语中的俚语及其翻译的感想关于英语中的俚语及其翻译的感想俚语(slang),是一种并非能够用常规翻译思路翻译的英语词汇或句子,即一种所谓的“不标准词汇”。
俚语对于中国及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学习着来说是个难点,但是它的作用却是非同小可的。
如果电影中、小说中、文章中多了一些俚语的修饰和加工,文章会增添丰富的色彩和感情,并且能够更加形象化的表达作者的意思和文章的主旨,并且是其中情节更加生动活泼。
它的使用不仅在电影、小说、散文中广泛应用,生活中人们的对话也少不了它的出现。
经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关于俚语的几个特性和功用:1、其构成形式很多都不规范,有些俚语是省略或者缩写的形式,有些是采用改变的词或新造的词语具有随意性2、其涵义复杂多变或者过分夸张、滑稽而不正式3、俚语如时装流行快,过时也快电影中俚语的出现频率是相当高的,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一般以两种方式来解决对俚语的翻译难题。
一类是以表意功能为主,其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另一类是以表达功能为主,通过一些特别的表达方式和词汇,来表达剧中人物所表达的情感。
仅仅概念性的说,电影中俚语的翻译是没法真正体会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用我看过电影《功夫熊猫》作为例子来深入剖析电影中俚语的魅力。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 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这句话,这是龟仙人桃树下教导熊宝宝时的一句话。
它的翻译其实很简单,我的翻译是,昨天已经成为历史,明天还是一个谜团,但是今天是一份礼物,那就是为什么它被叫做当下(礼物)。
显而易见,这句话的亮点在于present的运用,今天之所以是一份礼物,就在于present的两个意思——礼物和现在。
作者很巧妙地运用了它的两个意思,而给予这句话以哲学意味,从而使之成为这部电影中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之一。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0aff316c5da50e2534d7f07.png)
Ci dctnIoao Hrd 嵋 haEuai nvt n a — n o —— i— e lE: n :
美 国俚 语 特 点 与 等 值 翻 译 技 巧 ①
唐 金 燕
( 东 省 烟 台 市 鲁 东 公 证 处 山 东 烟 台 2 4 0 山 6 0 0)
L o i ral a o e ma h n . 奥 可 e s e ly lv c i e 里 真 是 个 万 人迷 啊 1
2. 2移 情 式 2. 2 1达意 与传 神兼 备 . 译 者 必 须 熟 知 源 语 中 角 色 的性 格 与 特 达 意 即 意 达 , 将 其 “ 思 ” 主 要 讯 性 , 译 时 方 能 将 人 物 说 晤 的 风 格 词 , 是 意 即 翻 选 息 表 达 出来 之 意 ; 神 , 为 传 达 神 采 , 传 即 包 语 气 等 “ ” 入 目标 语 , 出 符 合 该 人 物 情 移 译 括 源 语 语体 、 风 、 辞 等 一 因 素 , 可 风 格 的 语 汇 , 助读 者 了解 源 语 中 人物 的 语 修 应 尽 帮 o t f lse ig o o k m ui . 尔 从 听 能 原 汁 原 味 。 u o itnn t r c sc 比 个性等特点。 同时 , 者 还 应 了解 目标 语 国 译 摇 滚 乐 时 得 到 快 乐 。 ik与 词 汇 基 本 意 已 l Kc 2 1 1直 采 式 .. 家的风土 人情 、 活 习惯 、 新流行 语等 , 生 最 不 相 去 甚 远 , 只 用 一 个 kik就 将 比 尔 的 快 但 c 在 翻译 过程 中对 源语 语汇 的直 译 、 音 在 选 用 对 应 的 本 国 字 词 时 , 至 于 发 生 词 乐表 达 得 鲜 活 生动 , 洁 而 不 罗嗦 , 简 因而 极 译或 原封 不动 的借 用 。 : t o 译 成 “ 如 ho d g 热 穷 的 窘 况 。 翻 译 sp、 o e e d、 u 、 o f 以 a b n h a b m g o、 e k、o l i i t 翻 为 生 动 而 富 于 个性 和 表 达 力 。 狗 ” 直 译 ) “ 子 ” 成 J ao i音 译 ) 用 j r fo 、d o 等 骂 人 笨 的 语 汇 为 例 , 译 ( 、饺 译 i ( z 、 Itr e ” 互 ( 。 笨 “ 、傻 “ 、 请 再 看 : w t t o a e n h “ n e n t 而 不 说 “ 联 网 ”借 用 ) 一 旦 源 时 除 “ 蛋 ”、 蠢 蛋 ” “ 瓜 ”、 蠢 驴 ” “白 No ha y u r i t e mo e n y, I up s yo w a t pa n h s po e u nt o itt e 语 文 化 里 特 有 的 风 俗 人文 的 词 语在 目标 语 痴 ” 外 , 应 考 虑 其 它 流 行语 , “ 之 还 如 脑残 ” 、 ( 下转67 ) 页 twn e ( 现在 有钱 , o r d.你 我想 你 一定要 玩 个 文 化 中 找 不 到 对 应 或 类 似 的 词语 时 , 从 不 ①作 者 简 介 : 金 燕 ( 7 唐 1 6~) 女 , 9 : 山东 省 烟 台人 , 山东 省 烟 台市 鲁 东 公 证 处 涉 外 公证 科 翻译 , 本科 。 究 方 向 : 用 语 言。 研 应
“等值”翻译原理评析
![“等值”翻译原理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6de3d480eb6294dd886c82.png)
“等值”翻译原理评析摘要:“等值”翻译是翻译教材中的必不可少的反映奈达翻译思想的翻译原理,然而它曲解了奈达翻译思想。
汉语“等值”二字中的“等”的意义是相等。
奈达不要求译文与原文相等,只要求译文与原文相似、相当。
“值”字含混不清。
翻译理论家对“值”的理解和解析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奈达翻译理论中根本没有“值”这个概念,“等值”是对西方翻译理论核心术语equivalece/equivalent的误读和误译。
equivalece/equivalent的意义是“相当”、“相似”或“对当”。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等值;原则中图分类号:h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57-02一、引言“等值论”是中国翻译理论经典,翻译教材的金科玉律。
汉语“等值”二字中的“等”的意义是相等。
奈达不要求译文与原文相等,只要求译文与原文相似、相当。
“等值”二字中的“值”字含混不清。
翻译理论家对“值”的理解和解析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奈达翻译理论中根本没有“值”这个概念,“等值”是对西方翻译理论核心术语equivalece/equivalent的误读和误译。
equivalece/equivalent的意义是“相当”、“相似”或“对当”。
“等值论”是中国翻译理论经典。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翻译理论界将西方翻译理论核心术语equivalece/equivalent的误读和误译为“等值”,围绕文学作品《红与黑》的不同译本所采用的翻译原则,即所谓的“等值论”(翻译理论界将“等值论”视为“直译”)与中国的“再创造论”(以许渊冲为代表)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规模宏大的大调查、大讨论。
用所谓的西方翻译理论“等值论”打败了中国的文学翻译理论《再创造论》。
研究发现“等值论源于西方翻译理论核心术语equivalece/equivalent的误读和误译”。
“等值论”是翻译教材的金科玉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第三章第二节专门讨论“等值论”,标题是《功能目的论和等值论》。
论英汉等值翻译的标准 皮方於
![论英汉等值翻译的标准 皮方於](https://img.taocdn.com/s3/m/c278a6220722192e4536f670.png)
着重于客观效果的检验,符合认识论的实践第一观点。 着重于客观效果的检验,符合认识论的实践第一观点。等值概念 的内涵是建立在思想与语言统一的基础上的,不但包括作品思想 的内涵是建立在思想与语言统一的基础上的,不但包括作品思想 艺术内容的等值,而且也包括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 这就是说, 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 艺术内容的等值,而且也包括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这就是说, 不但要求译作与原作有相同的信息 相同的思想、相同的形象、 相同的信息, 不但要求译作与原作有相同的信息,相同的思想、相同的形象、 相同的意境、相同的情调,而且要求有相同的言语节奏 相同的言语节奏、 相同的意境、相同的情调,而且要求有相同的言语节奏、相同的 言语风格、相同的言语韵味、相同的言语美学价值。有人说: 言语风格、相同的言语韵味、相同的言语美学价值。有人说:译 文情调应该有所不同,译文要尽量保持异国情调。其实, 文情调应该有所不同,译文要尽量保持异国情调。其实,要求译 作的情调与原作相等,正是为了保存异国情调。 作的情调与原作相等,正是为了保存异国情调。原作既然使本国 读者感受喜闻乐见的本国情调, 读者感受喜闻乐见的本国情调,情调等值的译文就必然会使异国 读者感受到新颖别致的异国情调。言语形式的等值要求译作跟原 读者感受到新颖别致的异国情调。言语形式的等值要求译作跟原 同样地流畅地道,同样优美生动,同样鲜明准确。 作同样地流畅地道,同样优美生动,同样鲜明准确。言语形式的 等值还要求译作有同样的表现风格,原文藻丽不可译成平实; 还要求译作有同样的表现风格 等值还要求译作有同样的表现风格,原文藻丽不可译成平实;原 文明快不可译成含蓄;原文简洁不可译成繁丰,反之亦然。总之, 文明快不可译成含蓄;原文简洁不可译成繁丰,反之亦然。总之, 译作的言语文字要跟原作一样,给读者以相同的美的感受。 译作的言语文字要跟原作一样,给读者依存的。 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 , 互相依存的 。 思想 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形式等值转换的基础, 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形式等值转换的基础,而言语形式的等值 转换又是思想内容的等值转换的实现。 转换又是思想内容的等值转换的实现。翻译是一种改变语言形式 例如从英语转换成汉语) (例如从英语转换成汉语)而同时尽量保存思想内容和言语特征 的交际活动。等值论要求着重从 的交际活动。等值论要求着重从思想形象内容的等值转换
3从英汉等值翻译谈词的等值转化
![3从英汉等值翻译谈词的等值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ab2c3ac552d380eb63946d18.png)
1。着重词的语符表层等值,兼顾词的语用 修辞层和语义深层等值。 2。着重词的语用修辞层等值,兼顾词的语 符表层和语义深层等值。 3。着重词的语义深层等值,兼顾词的语用 修辞和语符表层等值。
着重词的语符表层等值,兼顾词的语用 修辞和语义深层等值
英汉翻译中大量的工作是,要找出原作与译作之间词
又如:“This paper is our passport to the gallows.But there’s
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关系比较
大、独立性比较小。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义。英
语词的确 切词义在 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 语言环境 (Linguistic
Context)(句中词的搭配,超句体关系和篇章段落关系),
语言环境不同,词的涵义也不同,比起英语来,就整体而论,
汉语词的词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差别就比较小,一词多
在指称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解释意义(或称内涵意义
connotation),解释意义主要包括联想意义和表情意义
(the associated and emotional meanings
of a word)联想意义是说话者由词的指称意义经过联想而产 生的意义,表情意义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评价和态度。
一、着重词的语符表层等值,兼顾词的语用修辞等值和
语义深层等值。
词的等值转换要兼顾三个层次,但根据英汉不同的词汇
在不同语境中,其着重的层次,可以是不同的。有的抓住词
的表层,从词的表层出发,兼顾其他层次就可以解决。
好的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是英汉词汇表层等值关系的最详尽
的材料,是英汉语言词汇的对比体系。这是广大英语学习者
义现象不如英语复杂。
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d28e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8.png)
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新校园XinXiaoYuan缤纷杏坛180?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粟湘云罗迪江(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摘要:在英汉互译中,在思考语义等值问题时应先充分认识到该问题的本质含义,因而也需要译者具有经由问题认识本质的意识。
语义等值比一般的翻译更注重涵义,单单只对表面的字句意思进行翻译并不可取,还应寻求语义层面的多种等值,如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对等、认知对等与模糊对等。
关键词:语义等值;文化对等;认知对等;模糊对等一、引言语义等值是翻译理论中的关键概念之一,与何为语义、何为对等、何为不对等紧密相关。
“对等”既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平行或超越于“直译”/“意译”或“归化”/“异化”的概念。
翻译里所谋求的更深一层的对等是语义等值,只有当译文符合表面对等的情况才能实现语义等值,即译文与原文应该对等。
所谓语义就是指语言的意义,再联系到翻译问题,则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的意思。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语义层面上的文化对等、认知对等与模糊对等自始至终牵涉着语义等值。
即翻译就是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传达原文真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其本质就是翻译意义(translating meaning),就是通向语义等值的过程。
二、语义等值的相对性与可实现性实际上,大多数翻译出来的译文与原文的形、声、意、神等方面都有较大出入,很难完全吻合。
除了诗歌以外,其他范围中要实现语义等值也会面临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从相对性的角度来看,语义等值要求翻译不必追求每个词都必须等值,而要统筹全文,站在全篇角度把原作等值的信息传达出来,使翻译的等值率最大化。
事实上,翻译的本质就是将一种语言信息用别的语言表达出来,即用译语表达原语,让那些懂得不同语言的人可以按照原文的意思重新表达,并和原文进行思想交流。
词义基本对等是翻译中实现语义等值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尽管英汉双语的社会和文化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似性,因而语义一致也一定存在于英汉语言中。
谚语翻译之文化等值探究
![谚语翻译之文化等值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ae429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c.png)
谚语翻译之文化等值探究谚语(Proverb)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
谚语是人类生活体验的累积,凡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类社会,在其日常生活中,均会使用这种特殊语言。
这种特殊语言,充分地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关照、感受、知识、经验、特性。
多数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1].翻译工作者除掌握两种语言外,还应具政治文化、行为文化、道德和美学文化及经济文化等知识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不了解外国的语言文化。
因此在一种语言文化中不加解释就能理解的事物,特别是在语际转换之时,若在另一种语言不加以说明,就容易产生可译却不可理解的问题,而这就产生了翻译结果之可译性和可理解性的不完全相等。
一、英语谚语翻译的意蕴与特征分析谚语虽是一句句简短的话,但是其中包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只有准确理解其意思才能进行翻译。
因此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同时,不完美的表达也将成为谚语翻译的败笔。
谚语的翻译不仅要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还要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更要简练。
因此,在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之后,还要仔细斟酌进行适当的修饰,以达到通顺、优美、得体[2].俗言、谚语,是普遍流传的话,为多数人了解、所惯用的,在语言生活当中是最受众人欢迎的。
因为义理深刻,语词简明,雅俗共赏,尤有助于谈话的兴趣,每一句俗话、谚语,都会博得大众的认同。
谚语是人类于各时期所累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为了便于保存和传达,乃自然地以一种具有意识、简短、均衡、和谐、机灵诸特征性的便于记忆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作为人类推理、交往以及行动时候的一种标准。
有时,英语谚语在汉语中无法找到对等的谚语表达法,采用直译法又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含义,就只能根据英语谚语的主要意思进行翻译,这时,原语中的词性、词义、结构等概念性因素难免需要做些调整和引申。
这里的意译转换法即指这样的情况。
当然,前面对等翻译法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意译转换翻译方法的一种。
论英汉等值翻译的标准
![论英汉等值翻译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0c0b37ee06eff9aef807cf.png)
作品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 不但要求译作与原作有相同的信息 作品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 : 不但要求译作与原作有 相同的信息 (message),相同的思想 , 相同的思想(ideology)、相同的形象 、 相同的形象(image)、相同的 、 意境(mood)、相同的情调 意境 、相同的情调(sentiment),而且要求有相同的言语节 ,而且要求有相同的言语节 相同的言语风格(style)、相同的言语韵味 奏(rhythm) 、相同的言语风格 、相同的言语韵味(lingering charm)、相同的言语美学价值 、相同的言语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 。 言语形式的等值:要求译作跟原作同样地流畅地道 同样地流畅地道(smooth 言语形式的等值 : 要求译作跟原作 同样地流畅地道 and pure),同样优美生动 , 同样优美生动(beautiful and vivid),同样鲜明准确 , (bright and accurate)。言语形式的等值还要求译作有同样的表现 还要求译作有同样的表现 。言语形式的等值还要求译作有 风 格 (style of expression) , 原 文 藻 丽 (flowery) 不 可 译 成 平 实 (pedestrian,plain) ; 原 文 明 快 (sprightly,bright) 不 可 译 成 含 蓄 (implicit,obscure); 原文简洁 不可译成繁丰(lengthy and ; 原文简洁(terse )不可译成繁丰 不可译成繁丰 tedious),反之亦然 。 总之 , 译作的言语文字要跟原作一样 , 给 , 反之亦然。总之,译作的言语文字要跟原作一样, 读者以相同的美的感受。 读者以相同的美的感受。 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 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 , 互相依存的 。 思想 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形式等值转换的基础, 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形式等值转换的基础,而言语形式的等值 转换又是思想内容的等值转换的实现(两者的辨证关系) 转换又是思想内容的等值转换的实现(两者的辨证关系)。
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
![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341dc5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a.png)
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
余郑璟
【期刊名称】《攀枝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4)001
【摘要】俚语作为英语文化中非正式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英语学习和英汉互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英语使用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俚语的突出特点,对其英汉翻译的细节提出了三点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词义、语体和文化等值性的思考,旨在能更准确、恰到、精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英语俚语.
【总页数】3页(P93-95)
【作者】余郑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自然与人性的冲突、失调、倾斜——对《李尔王》中nature的翻译思考 [J], 丁菲菲;
2.关于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思考 [J], 万莉;;
3.论等值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运用中的相对性 [J], 谢小琼
4.英汉翻译中不对等性的思考 [J], 丁迎
5.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哲学性思考 [J], 张雪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ca55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2.png)
美国俚语特点与等值翻译技巧
唐金燕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1(000)013
【摘要】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广泛地存在于各国的语言中,具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和十分悠久的历史.美国俚语亦不例外.本文拟从文化和翻译两个角度对美国俚语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基本特点及其翻译所应秉持之准则进行探讨.以希冀外语学习者在翻译俚语时,尽量将目标语言中所隐藏的相应文化信息表达出来,真正做到等值翻译.
【总页数】2页(P63-63,67)
【作者】唐金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公证处,山东烟台2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G623.3
【相关文献】
1.美国俚语特点及其盛行原因探析
2.中医典籍中英语等值翻译技巧研究
3.浅析美国俚语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
4.浅析美国俚语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
5.中医英语等值翻译技巧研究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余郑(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摘 要 俚语作为英语文化中非正式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英语学习和英汉互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英语使用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俚语的突出特点,对其英汉翻译的细节提出了三点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词义、语体和文化等值性的思考,旨在能更准确、恰到、精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英语俚语。
关键词 俚语;翻译;词义等值;语体等值;文化等值作者简介 余郑(1975 ),女,重庆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与外界接触机会的日渐频繁,在日常生活中,从书刊杂志或是电影电视上,随处都可以听到或看到英语俚语的使用。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和课本所选用的材料通常并没有把俚语列入学习范围内,所以在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中,往往会出现学了很多年英语的人没办法理解某些常用的俚语表达,造成了交流障碍的现象;或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也会因为俚语基本功的欠缺,而出现误译或错译的例子,这些都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那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并翻译好这些俚语以达到成功的交际,便成了值得各位译者思考的问题。
二、英语俚语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英语俚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通常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并富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和内在涵义(conno tation),常常在非正式或活泼、友好的场合中使用。
对于俚语的定义,!朗文现代汉英双解词典∀解释为#在严肃言语或文章中通常难以接受的字句;被视为很不正式或不礼貌的字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定义为#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之间谈话,但不适于好的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
∃从这两种版本的释义不难看出,作为英语学习者,如果只通过正规的课堂和严肃的课本教育,是很难真正体会到英语俚语的含义和魅力。
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多年的留学背景或在国外生活的经验,要全面掌握俚语的运用并做到英汉双语俚语自由的切换,的确是非常不容易。
(二)暗语、黑话、行话与俚语的关系与差异大部分俚语的形成源自黑话(argot)、暗语(cant)或行话(jar gon)。
但是随着使用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俚语同这三者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黑话∃(A rgo t)一词起源与法语,意为#为数很少的人才能理解的语言。
∃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起犯罪团伙或黑帮社会所用的语言。
#暗语∃(Cant)一词意为#某一阶层、宗派等所用的惯用语、隐语、或术语,目的是为了保守秘密防止他人知道而采用的一种语言形式。
∃而行话(Jargon)一词意为#因形式不好或是说得不好而使人难懂的话。
∃它通常指某个特殊的行业或某个门道专门的术语,而非此专业的人一般很难听懂。
虽然很多俚语来自这三种语言形式,但因其在日常用语中频繁的出现,早已被广大的本族语使用者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各自的语言中不断的重复和使用,所以它同黑话、暗语或行话便有着本质的区别。
例如单词#crash ∃,它原意有#猛烈的坠落或是发出声响的巨大的事故∃,但在俚语使用中它却意为#睡觉∃。
如词组#crash pad ∃,就是表示#紧急时睡觉之处∃的意思。
再例如词组#k ick off ∃,它本源自足球比赛,意为#以开球的方式开始一场球赛∃,但是现在#kick off ∃可以指开始任何一件事,而不仅仅只是球赛。
93 第24卷第1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年2月V o.l 24.N o .1 Journal o f P anzhihua U n i ve rsity F eb .2007第24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1期(三)俚语的特点困扰俚语英汉翻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俚语本身所独自具有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俚语的局限性。
毕竟俚语的使用要受到一定时间、一定场合的限制,其语言环境也会因人而定,因时而定,再加上它的使用本来就带有一定的排它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某种情况下使用统一的俚语。
这就会给某些人群带来某些俚语的陌生感,当然这也同样会给英汉俚语的翻译带来挑战。
其次,俚语具有文化性。
由于俚语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它反映的势必也是英语国家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翻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始终都是个大问题。
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交际失误,总是难以避免的。
(贾玉新,2004)同时还因为文化真空的原因,使一些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目标语,使得俚语的英汉翻译不得不变成意思的诠释和解释。
另外,俚语具有时效性。
由于俚语的产生和消亡可能具有#高出生∃和#高死亡∃的特点,对于翻译人员来说,要掌握最为实效、流行的俚语表达难度较大。
俚语字典因为其出版、发行的过程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某些用法早已过时;而从因特网上下载俚语也存在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问题。
正是因为以上述特点,才使英语俚语的翻译经常处在为求其意而舍其形,或是为求其形而舍其意的尴尬局面。
如何才能解决在此翻译过程中不知所措的状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对于俚语翻译的#形神兼备∃?如何才能实现翻译中的等值,克服文化冲突,添补文化真空?这些问题让人深思。
三、俚语翻译的等值性当人们在使用俚语去替代原本通常会使用的普通词汇时,俚语所传达的交流意义不仅仅是意思的交换,而是更多层次的信息交流,还有隐藏在俚语背后的情感交流。
这必然就要求俚语翻译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字面内容的简单互换,而应该是对整个俚语所涉及到的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再现,这样才能重现源语言的神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下面三种等值性,才能真正做到俚语翻译的准确和传神。
(一)语义等值尽管在英语俚语中会有一些词组的选词和汉语完全相同,例如:#dead-end street∃译为#死路,死巷子∃,但是绝大多数的俚语选词往往与汉语是不对等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就应对源语言所使用的场合和环境加以分析,结合上下文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并结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找出最佳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如在日常对话里会听到#ho w are you?∃#No t ver y w el,l I a m a littl e under the w eather.∃在这个问候中#under the w eat h er∃中#w eat h er∃就不能译为#天气∃,而整句俚语则应该译为#不太好,心情不佳,身体不适∃等等。
再例如:#H e got a cr ush onM ar y ever si n ce h i g h schoo.l∃在这个句子中#get a cr ush on so m ebod y∃可能就会成为一些译者的拦路虎,这里的#crush∃就不再是它原来字面#压碎、碾碎∃的意思,而是#迷上某人、迷恋某人、喜欢某人∃之意。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I really w ant to w atch tonights'm ov i e,but I w ant go to Dr.Bro w n s'lecture too.∃#You canno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如果直接将后一句译成#你不可能又吃蛋糕又拥有蛋糕。
∃就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任何一个中国人听了这句话都会有不适应、怪怪的感觉,那么这个翻译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这其中问题就出在了汉语的选词方面。
为了做到意思的全部传达,此时的翻译就应在汉语中寻找最能等值表达双语词义的短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
较好的译法可以是#鱼和熊掌无法兼得∃。
当然有些俚语的词义非常丰富且经常变化,在翻译中也会常常出现汉语中没法找到直接对应的词句,此时对于词义等值的把控,就要更加灵活、具体。
例如#drag∃一词,原义为#用力拖、拽、拉∃,但是在句子#The party w as a drag,so w e l e ft early.∃中,自然无法将其译为#那个聚会很拖,所以我们很早就走了。
∃如果把它译为#那个聚会很拖沓∃也没有完全表达出其原义。
比较理想的译法可为#那个聚会很无聊,所以我们很早就走了。
∃另外,#drag∃一词还可以表示#吸烟的动作∃,如句子#H e took a l o ng drag on his cigar.∃(他深深吸了一口雪茄烟)。
此外#drag∃还可以表示#穿异性的服装∃,如词组#a drag act∃,则只能译为#穿异性服装的演出∃,尽管对也不太符合汉语的习惯,但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二)文体等值在尽力做到词义等值的同时,文体等值也尤为重要。
毕竟俚语通常会使用在比较友好、休闲和非正式的场合,在英汉翻译中同样会选择具有相似文体的词语去替换,尽量避免采用生硬、正式的文体,从而94第24卷 余郑: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 第1期再现俚语的幽默、风趣、随和与口语化。
例如对比下面两组翻译:原文:And no w2000w o m en w ant his num ber.The guy cou l d be a crack head,a transvestite,a flasher,a j u nkie,a chain-sa w murder or so m eone rea ll y sick.译文一:现在有2000位女士想要他的电话号码。
那个人可能是瘾君子,易装癖者,暴露狂,吸毒者,电锯杀人犯,或者真的就是有病。
译文二:现在有两千多号女的想和他搭讪。
可那家伙没准儿是个烟鬼,娘娘腔,暴露狂,毒贩子,杀人狂,要不就真有病。
对于这个俚语堆砌的句子,如果译者仅仅通过查字典,生硬的把书本上的字句照搬出来,则失去了原文调侃、随便的风格,显得僵化、呆板。
但如果通过译者对于文体对等的思考,重新调整翻译的口气和用词,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传神效果。
(三)文化等值正如H alli d ay指出的,意义并不单纯存在于说话者之中,也不存在于环境的事件或物体之中,意义存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某一相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知觉和认识,会有不同解释的缘故。
在俚语的英汉翻译过程中,要保持两种文化的等值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东西文化中生活习惯、宗教礼仪、价值观念等等方面的差异,俚语的翻译尤其要重视文化的体现,力求文化的等值。
例如在词组#co m e through w ith fly i n g co lors∃中,许多译者可能就会大为不解,这里的#Co l o rs∃到底指代何物?其实这要从西方的旗语文化说起。
在古代,每艘船起程出港之时,桅杆上总会挂有许多彩旗,如果在经历海战,历经风雨之后,船只在返航之时仍然能够彩旗飞扬,就说明该船安然无恙。
所以这个俚语则可译为#大获全胜∃或#平安返航∃。
尽管在保持原文风格以达到文化等值方面有许多实际的困难,但对于任何跨文化信息交流的翻译者来说,尽量保持原文的文化色彩或是比喻象征仍然是俚语翻译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