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作业(3篇)
第1篇一、作业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近期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作业。
二、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3. 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作业内容1. 阅读教学实践(1)阅读教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拓展: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阅读分享: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教学实践(1)写作训练: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不同体裁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写作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
(3)写作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 口语表达教学实践(1)口语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口语活动:开展口语活动,如演讲、辩论、朗诵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
(3)口语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 家校合作实践(1)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家访: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家校共育。
(3)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
四、作业实施过程1. 阅读教学实践(1)课前准备:根据教材内容,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制作阅读清单。
(2)课堂实施: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课后巩固: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作教学实践(1)课前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体裁的写作训练。
(2)课堂实施: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23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23秋在线作业1-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题目】,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含糊,()明确,爱憎分明。
[选项.A]目地
[选项.B]态度
[选项.C]能力
[选项.D]水平
[正确选择]:B
二、多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7 分)
【题目】,教材内容是体现基础教育的()和学科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
[选项.A]方针
[选项.B]性质
[选项.C]任务
[选项.D]政策
[正确选择]:BC
【题目】,语文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是()的。
[选项.A]相互约束
[选项.B]紧密联系
[选项.C]相互影响
[选项.D]相互补充
[正确选择]:BCD
【题目】,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
[选项.A]诵读法
[选项.B]圈点法
[选项.C]标注法
[选项.D]串讲法
[正确选择]:ABCD
【题目】,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依据“()”的原则来安排的。
[选项.A]提出问题
[选项.B]分析问题
[选项.C]解决问题
[选项.D]总结问题
[正确选择]:ABC
【题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
[选项.A]严密。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作业2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作业2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作业21.在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的依据是什么?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
(4分)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
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
(3分)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
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
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几个类型?答:包括:(1)摘录精彩的句段。
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
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
(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
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3)写出文章提要。
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4)写心得体会。
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
以上四点各2。
5分。
3.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答: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
应该实现两个“贯穿”:第一,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之中,即和各学段语言交际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紧密结合;第二,贯穿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即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
4.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和辅线。
答: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
五年级语文研究性作业 - 宽正校园-宽正教研教学平台
五年级语文课程探究性作业
东埠郭小学高惠珍
背景:五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内容:搜集精彩的句段并仿写
今学期,你一定读过许多书,收获一定很大,回想一下,你记住了那些精彩的句子或片段,请你把他们记下来,并仿写,相信你的句子更精彩。
目的:让学生积累佳句
完成形式:独立完成
评价形式:小作评价
设计人:高惠镇
背景:五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内容:词语接龙大比拼
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许多词汇,自己回忆一下,今学期你记住了多少成语,自己在班里摆擂台,进行词语接龙大比拼,看看谁是最棒。
目的:让学生积累词语
完成形式:独立完成
评价形式:小作评价
设计人:高惠镇
五年级实践性作业一
背景:五年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
内容:名著知多少
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部分内容,同学们自己也在课后阅读了中国古典小说,想一想,你都读了哪些内容,简单写一下梗概。
目的:让学生了解名著,培养读书兴趣。
完成形式:独立完成
评价形式:集体评价
设计人:高惠镇
五年级实践性作业二
背景:五年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
内容:做一份手抄报:畅想西部
同学们,伴随着祖国开发大西北鼓点。
我们走进了西部,了解了西部,你对祖国的大西北有什么美好的期望吗,如果有,就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吧!目的:让学生了解西部,爱祖国。
完成形式:独立完成
评价形式:集体评价
设计人:高惠镇。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第一~第二章,15分)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
要求字数:800字。
【参考答案】:通过学习,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内在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甚至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如今,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也要求着人类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一谈几点体会:(一)重新认识语文的重要性一位大教育家曾说过,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进行全面剖析,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都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而小学一年级则侧重于识字与写字。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其次,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再次,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最后,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识字。
(二)转变教育理念,更新课堂授课模式目前最迫切转变的是老师的教育理念,要由"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能与老师平等对话;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探讨性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变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高评价建议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以往教学特别重视在考试中对人才选拔,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而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现在社会不仅仅要求与文人才具备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语言文字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下,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与之并存的还有新的挑战,对此,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的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第一~第二章15分)参考23
学习报告《》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前进。
它的推广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这场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
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和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经动摇。
而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才是教师诸多角色中最明显、最具时代性的核心特征。
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解放出来,进行,成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
通过这次专门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机会,我就谈谈对新课程的一点拙见。
一、加强学习,转变理念。
新课程确立之后,如何才能达到“理念转变成实践”,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素养的提高,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所以,教师必须对《》有个系统的认识。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使之对课改有个。
新课程中,课堂开放程度更大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广了,孩子们在平等、自主的氛围中爱思考,爱提问了。
教师如果想做一个合格的教学引导者,组织者,那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自我提高。
二、建立新型的,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当教师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爱等注入课堂时,就会不断领略到全新的体验: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出来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师生之间的心拉近了,老师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中,经常看到学生竞相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会大胆地站起来“考”老师,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范读”、“范写”,或对教学中的各种内容提出反对或补充的意见;甚至会勇敢地来质疑、挑战老师。
有时,他们还会为自己战胜老师而激动得欢呼蹦跳。
这样的课堂组织有别于以前的“规矩课堂”。
教师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学生则由接受者转化为主体者。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络课形考任务四和五题库及精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络课形考任务四和五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879)形考任务4每位学员联系自己的教学工作,根据各学段习作训练要求,为自己所教班级制订一份一学期的习作训练计划。
完成后在线提交。
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5%。
答:一、班级情况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有进步。
不少学生基本上能按习作要求去做,但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容不够具体,吾言和标点不够规范,词不达意等。
这主要是训练不够扎实形成的。
在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加强各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次习作教材共安排了8次习作,以“乐生、实际”为宗旨,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可以进行多元选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
三、教学基本要求: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过的表述清楚。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例文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照搬照抄,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
5、以例文为样式,主要是片断练习,根据每次习作的要求,例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
6、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四、教学采取措施:1、重视对课文范文、写作方法及要点的领会,学习。
2、利用好看图写话,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多看,多思,多想,坚持写日记。
4、通过剪贴小报、图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7、多读、多练、多思。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6(第九~十章15分)参考04
1.当前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新课程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自主学习,激励为先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说过: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因为兴趣可以引发需要和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变被动接受的要我学为主动探求知识的我要学。
例如,我在教学《称象》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读书,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自我感悟课文内容。
我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借助课件,再现了曹冲称象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明白曹冲以船代称的才华,这样就突破了重点、难点,又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我又创设了问题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曹冲来到了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能想出更好的称象办法吗?你们愿意学曹冲那样想出金点子,称出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白鼠重量吗?我在提问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还有《乌鸦喝水》教学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些问题:你能帮小乌鸦想出更好的办法吗?乌鸦把石子放到瓶里能喝到水,假如石子淹没水啥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了课文内容,大大地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不过,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时,我适当地放权,但是权利放到什么程度,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5(第七~八章15分)参考66
形考任务5:在第五次学习活动完成后,每位学员将自己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再进行修改,完成后在线提交。
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5%.答:“综合性学习”教学计划一一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学习内容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二、学习目的通过记录课余生活这一形式,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口结合起来,使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酐提高学习的语文素质。
三、学习时间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周期)为8-10天。
四、学习形式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画,总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做好交流的准备。
五、学习内容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一)导入活动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从多侧面给我们讲述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下面请同学们测览一下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刚才大家已经初步感知了这四篇课文的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我想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愿不愿意把它们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共同分享其中快乐呢?(二)确定专题1、出示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2、你想从哪个方面记录反映你快乐的课余生活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课余生活谈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内容)。
3、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归为体育锻炼,将上网查阅资料归为阅读欣赏,将洗碗、整理房间归为做家务,将弹琴、画画归为艺术修养等。
4、全体讨论填写下表活动主题:多彩的课余生活专题研究内容(1)体育爱好组(2)阅读欣赏组(3)学做家务组(4)艺术修养组(6)棋类爱好组(5)外语组(7)备注(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5(第七~八章15分)参考31
在第五次学习活动完成后,每位学员将自己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再进行修改,完成后在线提交。
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5%.一、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序列:制定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的序列,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认识活动的不同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三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除了抖音重视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另外,第一和第二段还应加强去直观性,知识性,第三学段还应强调应用性,逻辑性和哲理性,综合性学习要实现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还要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和口头语言比较发达,学习成果一用口头或原文结合的方式表述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写简单的文章,学习成果用书面语与口头结合的方式表达。
高年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抽象概念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学习成果,一用,活动计划活动总结专题演讲和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表述,正是出于科学的理性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三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分别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下面是根据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将目标序列表述如下:(一)情感与态度目标,第一学段: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的热情。
第二学段: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与关注。
培养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合作,对周围生活或大众传媒内容中热点问题的关注,并通过讨论学习辩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一学段:对周围事物和大自然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能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问题。
第二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能有目的地的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第三学段:能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能对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进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第一学段: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结合校园社区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4(第六章15分)参考45
小学五年级习作学习计划小学生作文训练计划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小学生作文训练计划。
学生要写好作文,少不了老师的训练。
作文训练是以学生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为表达形式,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就只是布置一道作文题目叫学生自己写,可是怎样去写好这篇作文,老师不做分析和讲解,学生东拼西凑,结果是文不对题。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训练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望同行赐教。
一、激发学生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要走近学生生活,多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进行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到亲近可信,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地写,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
前苏联教育家说过:“只有在学生情趣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氛围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遵循兴趣性原则。
在作文训练教学中,只有用活生生的生活例子和课文中的一些生活片段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时,写出来的作文才有价值。
二、积累生活素材平时,老师要要求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
工作计划除了多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要注意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只有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越丰富,写作内容就越充实,越生动。
常言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一定要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和整理一些典型材料,这一点要贯穿于整个作文训练的始终。
老师要训练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只有学生记的材料多了,写作时才能运用自如。
三、丰富写作语言写作语言是作文的重要表现形式。
如果学生的语言贫乏,心想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向别人表达,但是,写作时搜肠刮肚地找一些词语凑合在一起,总觉得不对劲,结果是写了涂,涂了改,还是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是词不达意。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题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统编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答:1、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的编写特点之一——单元结构体例灵活“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2、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
3、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4、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有单元设置,单元设计非常丰富,一般有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还有语文园地(包括: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等,有的还有书写提示)。
5、此外,就是“和大人一起读”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
6、“统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学校生活、童话世界、美好品质等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文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使“内容主题”与“训练要素”形成统一的整体。
7、“双线组元”这种灵活的结构体例,会对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点:三是有利于增强语文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系列性。
8、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语文课堂活跃得多。
9、但由于目标不明晰,教学中随意性强,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热热闹闹的感悟多,实实。
·题目、我国传统的写字教学有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答案】答:1.儿童入学集中识字为先蒙童入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识字,习惯于采取先集中识字再读书的方法。
《史籀篇》、《苍颉篇》就是秦汉以前的蒙童识字课本,这种先识字再读书的方法一直沿袭到明清。
清人王筠在《教童子法》中对此有所总结:“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第一~第二章15分)参考7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以“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有一股新兴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好好学”,才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势必与教师不厌其烦的细讲精练、单一以课堂为主的资源、没有多大激励作用的单调评价是格格不入的。
二、以“学”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是老师的“教”学生“学”,为了让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学生。
课标中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这些要求和理念,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学生的“学”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才能真正让她们掌握知识。
其次要让她们多读多思多讲。
其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预习,自主复习。
于是一些省市的《导学案》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再其次,就是要让学生面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主学习。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以新课标倡导多读书少做题,作业“变脸”尤其重要,只有从课业负担解放出来后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与书本接触,于是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得阅读兴趣并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全力支持。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3(第五章15分)参考73
答:1、多读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关于“怎样读”的谈话也不宜多,要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
在课堂上要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此时看似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实际上学生的内心却波涛汹涌,思绪翻飞。
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读的水平。
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对反复阅读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朗读、默读、诵读穿插;自由读、个人读、集体读交替;引读、听读、品读、演读、分角色读变换。
通过教师示范、同学评议、录音回放、必要的技巧指点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多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正处于感性阶段。
他们大多是形象思维多于逻辑思维,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分析推理。
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从事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的。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当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象、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是一种顿悟。
学生在阅读中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突发奇想,幡然醒悟,是一种突变和升华,它不是借助反复训练可以实现的。
但是,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助于这种突变和升华。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感悟。
3、多积累重积累,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多读多背,而不需要“讲深讲透”和“问个不休”。
有的句段和篇章学生一时一知半解也没有关系,应当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
重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在这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一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是“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
21春东师《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在线作业1-0002
1.语言的准确表现在:概念使用准确,状语、定语等()恰当。
A.修饰规则B.标志性成分C.辅助成分D.修饰成分参考答案:D2.学生的言语合力包括()。
A.常用语言B.口头语言C.体态语D.副语言参考答案:BCD3.课文分()。
A.必读课文B.精读课文C.略读课文D.选读课文参考答案:ACD4.使用语文教材应:()A.端正审美追求﹔提高语文素养B.树立正确的教材使用观C.提高自主使用教材的水平D.掌握自主使用教材的方法参考答案:BCD5.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区分语文教材有:()A.阅读教材B.作文教材C.口语交际教材D.朗读教材参考答案:ABC6.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包括:()A.劳动美B.革命斗争美C.人的自身美D.行为美参考答案:ABC7.现代社会是一个()的社会,它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A.高交际化B.高效率化C.高信息化D.高职业化参考答案:ABC8.教科书在承载传统美德时呈现的特点:()A.散落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以散落性为主B.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以隐性为主C.生动性与议论说理性相结合,以生动性为主D.正面彰显和负面批判相结合,以正面彰显为主参考答案:ABCD9.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一个维度上,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意识的和谐发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学生交流和合作的环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对自然美的审美评价,以形为美为主要标准,如对称、均衡、和谐、变化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依技能训练区分的语文教材:理解教材﹔作文教材﹔口语交际教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中,反映人心灵美的课文占的比重最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家庭关系﹔个人修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作业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作业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作业-比照《山中访友》课文和原文完成以下问题一、比照《山中访友》的课文和原文,完成以下问题:1、指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少于400字〕《山中访友》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
如,“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
又如,“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想象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
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
同时,作者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读着这篇散文,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想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
在表达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
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通篇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
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表达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表达,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写了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谈《山中访友》一文中“古桥〞、“年轮〞、“火山〞的象征意义《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
国开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6(第九~十章15分)参考28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指导思想1.课堂教学目标从强化应试转变为强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2.教学的依据从本本(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位)3.教学效果从只重视学习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4.从重视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二、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理论基础引起教育教学界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最深远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互相独立的智能组成,它们是言语一一语言智能、音乐一一节奏智能、逻辑一一数理智能、视觉一一空间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自知一一自省智能、交往一一交流智能。
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种多维的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那就是:各种智能只有领域之分,而没有优劣或轻重之别。
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有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和培养每-个学生,从而使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三、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指导原则新的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导向性原则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
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
2.实效性原则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首先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确立的标准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
比如对备课的评价,就要注重教师的内隐性(钻研教材、学情分析、语文素养)的发展。
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外显性(教案篇幅、字迹、格式和数量)的呈现。
实用性原则可避免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外显的展示上,造成“外虚内空”的局面,而是发挥自身内隐的功力,自觉进行教学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修炼上。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平时作业(华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作业1就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等)中的某一内容收集资料,进行调查或测量。
描述调查、测量的结果。
要求:提供调查和测量的事实和数据。
调查测量内容可以是: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特质学生的识字量;朗读速度;阅读速度;写字速度;说话速度等,语文学业成绩与智力/记忆力/性格等的关系。
B 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训练,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对我校三到六年级433名学生发放了《学生写字问卷调查》,对学生写字状况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从写字姿势、态度、笔划、及手写电脑打字等进行的,在各班班主任的配合下,学生们认真填写问卷,圆满完成调查任务。
通过汇总、分析,基本上了解了学生在写字方面的存在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借鉴。
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2份,根据统计分析:58%的同学自认为执笔方法正确,反映同学们掌握了写字基础方法,写字态度认真,说明正确的执笔方法就能写出规范漂亮的汉字。
约47%的同学写字经常涂改,原因是想写得更好,其次是因为写错字,可见同学们写字的态度是很认真的,总想写得最好。
约6%的同学写字时看一笔写一笔,是想把汉字写得正确率高一点,但这样写字很浪费时间,有时还影响休息。
86%的同学书写生字时先观察再动笔,可见同学们做作业十分仔细。
4%的同学用电脑写字,这样具有时代精神,但有的同学用电脑时间较短,写字较慢,时间长对视力有影响,93%的同学用手写字,可见同学们对汉字的书写还是很认真的。
50%的同学认为写字每一笔都要认真,5%的同学做不到,细节决定成败,想把语文学好,首先要把最基本的汉字练好。
79%的同学一致认为对高考错一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种方式认为很好,有利于他们平时注重把字练好,严厉的扣分规定能够规范同学们对待写字的态度,让大家不会有“白字先生”的机会。
大部分同学认为练好汉字很重要,汉字是我们的语言载体,规范的汉字象征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1任务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
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 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
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
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
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8. 比较并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
两者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
此外,还特别而具体地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从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的理念出发,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十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如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中,醒目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使得语文课程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两大目标维度改变为三大目标维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决不仅仅限于思想品德方面,仅以“思想性”是无法完全涵盖这种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文性”取代了原大纲中的“思想性”,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建议。
在课程目标中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
这样的结构组合,既能够反映语文课程阶段性,又能够加强其一致性与连贯性,对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四点各2.5分。
9.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10. 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
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以上五点各2分。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2任务答:案例1问题1:主要运用了“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教学策略。
在这堂课的这个教学片断中运用此策略是合理而有效的,因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用“猜字”游戏可以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来刺激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初学生字阶段,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迅速熟悉生字,巩固识字效果。
问题2:主要特点:第一,自觉地体现了汉字的文化性。
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是宝贵的文化宝库,识字教学的任务不光是教会认字,识字的过程应该成为文化积累的过程。
出示两个字的篆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识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二,具有趣味性。
“猜字”游戏的引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并保持学习积极性,同时猜字的过程需要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归类、联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开发孩子的识字潜能。
第三,具有审美性。
游戏使情绪变得轻松,篆字优美生动的字形启迪想象,而好奇心的满足、成功的愉悦、教师积极的评价都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
案例2问题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走,而是随着学生的质疑,敏锐而不失实机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思辩,学生们积极思考,学得很主动,收获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问题2: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压制不同意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思维。
教师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既落实阅读课的任务,又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4任务1. 在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的依据是什么?答: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
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
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
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
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几个类型?答:包括:(1)摘录精彩的句段。
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
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
(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
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3)写出文章提要。
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4)写心得体会。
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