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学案(三中薛晴方)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生态系统》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生态系统》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组织和共生体。

2. 请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3. 通过讨论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二、探究1.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列举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群落有哪些,以及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探究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并总结归纳。

3. 分组讨论并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三、实践1. 设置实践活动:在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进行生态系统观察和调查,记录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 引导学生根据实践结果分析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对策和改进建议。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1. 探讨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例如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

2. 分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分享探讨结果,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投身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五、应用1. 设计生态系统主题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和其他同学参与,展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

3. 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六、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2. 鼓励学生提出对本课程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3. 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态度。

七、总结1.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通过探究、实践、拓展和应用等环节,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重难点)
(3)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重点)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重难点)
二、学习过程
驱动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生态系统吗?它由哪些成分组成?是否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并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2、什么叫生态系统?
3、树林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吗?
(二)合作学习:
(1)通过观看PPT和小型辩论赛的方法,讲解生产者及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并回答问题:生产者与消费者哪个更重要?(通过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体现其重要性)
(2)教师展示教具,与学生互动讨论分解者,回答问题:分解者只具有腐烂其它事物的作用吗?
(3)结合生活常识分析非生物部分。

(4)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功能。

(5)一起看视频,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

(6)设问分析讨论:当某一种生物数量减少或增加时,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数量会有所变化吗?
(三)交流展示:
检测合作学习中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及其自动调节能力。

(四)播放PPT动画
希望在情感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五)课堂猜名游戏:
教师在PPT上面呈现出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名词,随机请两位同学做这个小游戏。

方法:
面对PPT的同学以肢体语言形象表现出以上的概念名词,而背对PPT 的同学则根据肢体语言猜测出这些概念名词。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

生态系统内有许多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学案将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分类、功能以及影响因素。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包括各种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共同组成的功能性系统。

生物群落是由一定类群的生物种群组成的,而非生物环境则提供了生物群落生存和繁衍所需的各种资源。

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式维持其内部稳定性和动态平衡。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1. 生物要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生物群落。

2. 非生物要素:包括土壤、水、空气、阳光等非生物环境因素。

3. 能量要素: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

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能量来源。

4. 物质要素:包括水、碳、氮、磷等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和转化过程。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1. 森林生态系统: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

2. 草原生态系统:包括草原、草甸、草地等各种类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3. 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湿地、河流、湖泊等各种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4.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海岸、海底等各种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物质循环过程维持了生态系统的运行。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保证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4. 环境影响调节:生态系统对环境影响具有缓冲和调节作用,保护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平衡。

五、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1. 气候: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分布和多样性产生影响。

薛晴方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

薛晴方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

【自学导航】1、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成就区有什么特点?2、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原因是成就区生有大量的;其次,成就区有了组织。

大量根毛对吸水的意义是,3、水分的运输的途径是:水是通过运输的。

水分进入根以后由根部的运输到茎,再由茎内的运输到叶脉的,从而渗透进入叶肉细胞。

4、茎的结构:观察茎的切面图,木本植物的茎包括和,木质部中有,韧皮部中有,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

形成层的作用,使茎不断长粗。

5、有机物的运输:有机物是通过运输的。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进入叶脉中的,再经过的筛管,最后到达根。

我们吃的甜甜的甘薯,那里面的有机物是由叶通过运输到,贮存起来的。

小麦、水稻等其它果实中的有机物也是从运输到其它器官。

【基础知识梳理】根尖的结构: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意义:成熟区有了;1、移栽植物时带土坨的原因?2、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什么结构里渗出来的?这些汁液是什么?这说明什么?3、判断并说明理由:有人说马铃薯是植物根光合作用的产物。

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4、小区里经常看见这种现象:有人在两棵树之间结铁丝凉晒衣服,在铁丝上方往往会形成瘤状物,请说明原因。

【能力提升】1、植物体主要的吸水器官和吸水部位是()A根尖和根冠B根尖和根尖C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D成熟区表皮细胞和根尖2、准备移栽的黄瓜苗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的目的是()A让幼苗有一个熟悉的环境B为幼苗带上足够的无机盐C防止损伤根毛和根尖D固定幼苗,防止被除数风吹倒3、热带雨林中一些植物长出气生根具有()A呼吸功能B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功能C支持功能D以上三种功能都有4、根尖成熟区最明显的特征是()A根部变粗B生有大量的根毛C颜色变深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5、将木本植物茎环剥,深至形成层,一段时间后,有机物堆积使切口上方细胞分裂加快,长出瘤状物。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韧皮部里输送有机物的导管受阻B韧皮部里输送有机物的筛管受阻C韧皮部里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受阻D韧皮部里输送水和无机盐的筛管受阻6、草本植物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A没有根毛B没有木质部C没有韧皮部D不有形成层7、构成导管的细胞是()A死细胞,不连通B活细胞,连通C活细胞,不连通D死细胞,连通8、甘薯和马铃薯中的淀粉是()A土壤中甘薯和马铃薯制造并积累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积累的C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D由根吸收制造而来的9、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A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C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D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10、取甲乙两盆已出现萎蔫现象的同种盆栽植物。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3)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2)利用模型或图表,展示生态系统的功能;(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原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保护意识;(2)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3)提高学生运用生态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类型(1)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2)讲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实例。

2. 生态系统的组成(1)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间关系、生物栖息地等;(2)分析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 生态系统的功能(1)物质循环:讲解物质循环的途径和过程;(2)能量流动:展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3)信息传递:介绍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机制。

4. 生态系统稳定性(1)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2)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如负反馈调节等。

5. 实例分析与讨论(1)选取典型生态系统实例,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功能;(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组成、功能及稳定性;2. 演示法:利用模型、图表等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态系统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生态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生态系统相关章节;2. 课件: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组成、功能及稳定性;3. 实例素材:典型生态系统实例;4. 模型、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知识的运用;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掌握;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引入生态系统概念。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知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 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及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态系统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识别。

2.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的奥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生态系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生态系统模型或实物,如生态瓶、校园生态系统等。

3. 准备相关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知程度。

4.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案例分析】1. 利用生态系统模型或实物,如生态瓶、校园生态系统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

2.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及相互关系。

【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提醒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调查周边环境的生态系统。

六、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14.3生态系统导学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14.3生态系统导学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14.3生态系统导学案北京课改版14、3生态系统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2)学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3)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预习范围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同一动物在不同食物链,所处营养级________、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________、三、预习检测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2、下列属于分解者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B、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C、属于自养型的微生物D、属于异养型的全部微生物3、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A、狼和兔B、兔和狼C、草和狐D、草和兔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同种动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________、2、生态系统中一般不超过________营养级二、随堂检测1、下列表示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A、阳光→植物→兔→狼B、草→牛→人→细菌C、植物←昆虫←食虫鸟←鹰D、草→兔→狼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是指绿色植物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属于第一营养级D、都是异养生物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因为它们()A、能释放氧气和吸收代谢废物B、能净化环境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D、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参考答案预习案1、A2、 A3、 C探究案1、D2、 D3、 C。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节生态系统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节生态系统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生态系统 2课时学习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能写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学习重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能写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增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学习难点:对“生产者”的理解。

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理解。

问题导学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概念阅读课本22—23页内容,在重点信息处作标记,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记住生态系统的成分。

(1)(理解、记忆)生态系统:2、组成(10)分析课本23页的图片资料,结合23页—24页的文字部分。

讨论(1)课本左图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

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为什么?(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3、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外还有什么?(阅读课本24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态系统概念),如。

生物部分总结:组成.真菌非生物部分:、、等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阅读课本24页最后一段,理解食物链的概念思考:食物链中有分解者吗?2、观察与思考:观察课本25页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图片,按照课本要求,完成讨论问题。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资料分析:阅读课本26页资料,分析课本上的讨论问题。

跟踪练习1、右图是某种生态系统图解,请据图回答:⑴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

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⑵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⑶图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生物部分缺少了。

⑷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草,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

交流展示问题检测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棵树B、一群羊C、一片草地D、一片树林中的所有鸟2、下列食物链中,不正确的是()A、小虾→小鱼→大鱼B、绿色植物→兔→狐C、松林→松毛虫→啄木鸟D、农作物(玉米)→老鼠→蛇→鹰3、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一口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 D.一块农田里的水稻4、从在生态系统中功能的角度分析,蘑菇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什么也不是5.下图示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作答:(1)图中标号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 掌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 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 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难点: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图表、模型等教具;2. 相关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题目。

学生准备:1. 预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2. 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实例。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态系统?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 教师提问: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环节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生态系统的特点;环节四: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怎样的过程?环节五: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利用教具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 各小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绘制生态系统的结构图;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3.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终结性评价:1. 评价学生作业(生态系统结构图和小论文)的质量;2. 考试或测试,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生物“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

七年级生物“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

教学案例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生态系统教材版本: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册(上)单位:盘锦市第三完全中学讲授者:赵秀云授课年级:初一·四班班级人数:62人课时分配:一课时授课时间:2005.9.23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作业,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0.5分钟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与往常不同,来了许多客人,还应该问候一声客人好。

我们重来一遍: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客人们好!师:请坐。

二、课前演讲:1.5分钟师:掌声欢迎李悦同学演讲。

李悦:走到讲台中间“大家好!我讲演的题目是‘植物也有血型’......”生:(李悦讲演完毕)掌声师:今天李悦同学的演讲,使我们大家又知道了一个新的生物学知识。

希望下次演讲的杜宏宇同学象她一样出色!三、导课:3分钟师:演讲过后,我们共同欣赏一段视频资料。

请看大屏幕。

(当你置身于森林中,你会看到什么呢?那高大的树木参天而立,直向云端,不知名的花草竞相开放斗艳。

大大小小的动物悠闲的过着自己日子,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因不同的食物维持着它们的生命。

阳光透过树叶,斑斑驳驳、闪闪烁烁,显得无限生机。

大自然在一年给涂抹不同的色彩,形成一幅幅漂亮的风景画。

在这你会听到什么呢?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林中,小溪潺潺,虫鸣鸟唱,像是一首交响乐。

有时一张蜘蛛网挡住了去路。

这时,你想过没有:这大森林无论是哪种因素的变化,都会使许多生物受到影响。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师:“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新的一课--《生态系统》。

谁愿意写课题?生:板书课题四、定向示标:1分钟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同学朗读一下。

生: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1.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1.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应用场景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因子等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1.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实例进行讲解1.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为什么生态系统重要?2. 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1.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1. 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2.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生长、竞争、捕食等2.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位、生态金字塔等2.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3. 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及其数学模型2.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实例进行讲解2.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态系统中有哪些基本过程?它们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2. 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2.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作用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与稳定性3.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稳定性机制2. 掌握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抵抗力和适应力3.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扰动、恢复等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等3.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3.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稳定性实例进行讲解3.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态系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稳定性是如何维持的?2. 讲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与稳定性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例3.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稳定性机制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四章: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4.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 掌握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的方法和技术4.2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等2. 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等3.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等4.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实例进行讲解4.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2. 讲解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实例4.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的方法和技术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五章: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与技术5.1 教学目标1. 掌握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 了解生态系统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5.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野外调查、室内实验、遥感监测等2. 生态系统研究的技术:GIS、DNA条形码、生态网络分析等3. 生态系统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5.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第六章:生态系统模型与模拟6.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模型的概念及其应用2. 掌握生态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6.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模型的类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等2. 生态系统模拟的方法:个体模拟、种群模拟、生态系统模拟等3. 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预测、决策支持等6.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模型与模拟的实例进行讲解6.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为什么需要建立生态系统模型?生态系统模型有哪些应用?2. 讲解生态系统模型与模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模型与模拟的实例6.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七章: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7.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价值2. 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7.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等2.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等3. 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恢复等7.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实例进行讲解7.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价值?如何进行生态系统管理?2. 讲解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实例7.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及其管理方法和策略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第八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8.1 教学目标1. 理解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 掌握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和反馈机制8.2 教学内容1. 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2.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物种分布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等3.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碳循环、氮循环等8.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实例进行讲解8.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生态系统如何适应全球变化?2. 讲解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及其适应和反馈机制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实例8.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和反馈机制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2. 掌握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9.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保护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等2. 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恢复等3.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9.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例进行讲解9.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为什么需要保护生态系统?如何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 讲解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例9.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十章: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与未来10.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领域2. 思考生态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10.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领域:生态系统建模、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2. 生态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等10.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引导思考:生态系统研究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11.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2. 掌握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健康的贡献11.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2.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清洁空气、水资源保护等3. 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疾病传播、环境污染等11.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实例进行讲解11.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健康有何贡献?2. 讲解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贡献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实例11.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贡献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十二章: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适应12.1 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 掌握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12.2 教学内容1.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物种分布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等2.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物种迁移、生态系统重建等3. 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的应用与实践12.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适应的实例进行讲解12.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如何适应气候变化?2. 讲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策略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适应的实例12.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策略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十三章: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政策13.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2. 掌握生态保护政策的基本内容13.2 教学内容1. 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维护等2. 生态保护政策的基本内容:法律法规、行动计划等3. 生态保护政策的实践与挑战13.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保护政策的实例进行讲解13.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性?生态保护政策有哪些基本内容?2. 讲解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保护政策的实例13.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十四章:生态系统教育与公众参与14.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公众参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14.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等2. 公众参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社区参与、志愿者行动等3. 生态系统教育与公众参与的实践案例14.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教育与公众参与的实例进行讲解14.4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态系统教育对公众有何重要性?公众如何参与生态系统保护?2. 讲解生态系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公众参与方法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教育与公众参与的实例14.5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生态系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公众参与方法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十五章:生态系统研究的伦理与责任15.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研究伦理的重要性2. 掌握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伦理原则与责任15.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研究伦理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等2. 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伦理原则与责任:尊重自然、科学诚信等3. 生态系统研究伦理与责任的实践案例15.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引入不同生态系统研究伦理与责任的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一、导入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是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一个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生态平衡、生态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观点。

二、观点诠释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是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一个整体。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种类型。

2.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分布和互相作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干系,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3.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生态角色或地位。

不同的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通过不同的生态位,物种之间可以避免直接竞争,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时,能够保持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生态位的分布等因素。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组成的群体,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群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无机环境: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群落之外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无机环境对生物群落的发展、繁殖、分布等具有重要影响,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营养链:营养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通过食物互相联系的一种结构。

营养链中的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生态角色和功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能够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再通过食物链传递能量。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学案人教版单元、章、节第2章教学内容生态系统需时:时第时型复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举例说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能力目标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并探究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讨论教学过程复备你想过这些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吗?你想过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吗?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这张网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之网”。

新授:(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师: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就像这片树林一样。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你们知道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吗?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说明原因。

师: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生产者。

师: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消费者。

师: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那么,在生态系统中,真菌等微生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分解者。

师:树桩在腐烂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类你们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那就是细菌。

通过细菌和真菌等的共同作用,动植物的尸体、植物的落叶以及熟透了掉落在地上的果实等被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所以它们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想一想,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地球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师:现在请你们再观察这幅图片。

图中除了有生命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外,还有什么?生:还有阳光等。

师: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非生物部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师:我们知道,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组成;掌握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运用生态系统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调查和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问题;设计和评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关爱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提升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组成;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方法的实践应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收集和整理实际生态系统的案例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讨论方案。

2. 学生准备:预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观察和描述身边的生态系统;准备问题和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自然景观图片或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内容: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组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分享实际生态系统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3. 学生活动:观察和描述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调查和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问题;提出问题和建议,参与讨论和交流。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强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2. 选择一个实际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和困惑;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1.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1.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与作用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实例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总结讲解:教师总结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强调其重要性。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填空题:生态系统是由()和()因素组成的。

2. 简答题:请简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结构2.1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2. 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2.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

2. 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时间结构(生物群落的时间变化)。

2.3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总结讲解:教师总结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和特点。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类型?()A. 森林B. 草原C. 城市D. 沙漠2. 简答题: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功能3.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掌握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 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途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3 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分享各自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三节生态系统
【课标要求】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绿色植物为什么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动物为什么被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为什么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你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吗?
第二课时:
1、什么是食物链?
2、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能举例一条食物链吗?
7、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8、你能结合教材说说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吗?
9、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造成什么后果?
【基础知识梳理】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有毒物质的积累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疑难辨析】
1、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我们知道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提高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4、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5、为什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单向、不循环且逐级递减?
【能力提升】
第一课时:
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C由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D由所有生物组成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B一片草地C一个公园D一个学校
3、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阳光→玉米→鼠
4、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几乎被虫吃光,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植物被破坏B环境污染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
5、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所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B由全部植物和动物组成
C由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D由所有生物组成
6、一般来说,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成分中不是必需的是()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7、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的是()
A消费者B分解者C光合作用D生产者
8、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阳光B草C羊D狼
9、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10、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

11、根据下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用箭头画出所有的食物链。

(2)这个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这个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指,分解者是。

(4)影响草生活的环境因素除了图中标出的外,还有。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鹰被大量捕杀,最先减少的是。

12、请完成下列概念图:
第二课时:
1、请举例分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2、在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这一条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高的生物是()
A水生植物B蜻蜓幼虫C大鱼D小鱼
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A数量不变B比例不变C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平衡D数量暂时平衡
4、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氧气B水C有机物D太阳能
5、对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B动物C细菌、真菌D病毒
6、下列哪种方法能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减少捕食者的数量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数量相等
C增加各种生物的种类D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7、草原上,夏季雨水充沛,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被吃掉;但过一段时间后,野兔的数量下降,草又多起来。

这种原因是()
A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草大量减少野兔饿死
C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D草比原来长得快
8、下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9、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蘑菇兔狐狸B草兔狼C蛇鼠鹰D植物蚜虫瓢虫
10、大量使用农药,反而使害虫增多的生态原因是()
A食虫鸟大量减少B环境污染严重C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D益虫被大量消灭
11、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生产者是,消费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的关系。

(2)此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3)在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它通过获得生物所需要的有机物和能量。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如果老鹰、蛇、狐狸受到保护,数量增加,则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会增加,而的数量会减少。

能力提升:
1、下表是一位生态学家收集的关于一个鹿群在30年内的数量变化数据。

试运用这些数据回答下列
(1)哪一年鹿群的数量达到最高值?哪一年为最低值?
(2)简要描述在30年间鹿数量的变化。

(3)从第16年开始,鹿数量开始下降,请推测有哪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可能引起这种变化?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

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 减少,增加。

若长期如此,草原将沙化。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

(3)我国现在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4)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结果遭受了自然界的惩罚(土地沙化)。

为纠正这一违背规律的行为,我国在西北地区正积极开展 。

3、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一个模拟生态系统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试说明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水草模拟;鱼和螺模拟;瓶、水、沙、空气模拟。

(2)该装置中的鱼与自然环境中鱼的生存状态有哪些不同?
(3)你预测瓶中的生物能生存多长时间?说明你的理由。

(4)在这个玻璃瓶中能够装自来水吗?为什么?
中考一瞥:
1、右面是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

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图中的光、空气、水、无机盐属于。

(2)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最高级的消费者是。

(3)图中有条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生物有。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其主要作用是。

在一个阳光和水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有多种动物在活动,还有真菌、细菌和腐朽的动植物残体。

岛上生物间的关系非常奇妙:老鼠、野兔以嫩草为食;老鼠有时会被蛇吃掉,野兔时常被狐狸捕食掉;而蛇和鼠又会成为老鹰的美餐、、、、、、请根据以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小鸟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请简要说明理由。

(2)在岛上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请写出其中最长的1条食物链。

(3)影响野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大量捕杀狐狸后,兔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因此,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比例必须保持。

(4)这个小鸟上的分解者是,其作用是。

【学习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