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探索》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586c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c.png)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的关系,分析这两者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研究论点。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密切相关。
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负责协调村民的利益,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而农村金融服务则为村民提供了金融支持和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委会百姓监督调查显示,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村委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农民科学投资,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对于村委会治理的意义重大。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村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包括贷款、储蓄、支付等多方面,而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同时,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也可以提高村委会的治理能力,增加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影响力。
通过金融服务的创新,村委会可以更好地协调村民利益,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决策效率。
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密切相关,相互推动,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的问题。
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和村委会治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需要金融机构和政府加强合作,提供更加贴近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村民普遍认为金融服务创新还需要更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和网络支持,以便更便捷地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村委会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民意参与和民主决策,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
只有村委会和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研究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村委会治理的问题。
乡村振兴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085ed8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8.png)
乡村振兴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探索[摘要]基于乡村振兴这一背景之下,乡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同时对农村金融各项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振兴乡村,积极推进着农村地区总体经济发展,那么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优化方向及其路径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方向及其路径,可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村;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方向;路径前言: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背景之下,这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着全面的推动作用,为其创新优化提供更多方向和路径。
因而,针对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方向及其路径开展综合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农村金融产品及其服务发展现状(一)欠缺有力的金融支持对于近几年国内农业经济总体发展而言,资金缺口属于一方面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村镇银行在县域范围覆盖率上仅达到68%左右,金融机构在本外币的农村贷款方面约28.2万亿元,所有贷款总额当中占比仅在12.14%左右。
作为扶持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信贷总体发展增速相对迟缓,正规农业的支持渠道还需拓展,这也致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相对较大。
此外,国内农业总体现代化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和金融支持我国农业的发展程度之间有正相关性存在,金融支持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一些东部地区,其农业总体现代化水平明显比中西部的一些地区水平要高。
(二)欠缺较强的创新力为能够充分满足于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及集约化的创新发展根本需求,我国就需提升对农村金融方面的服务水平。
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还欠缺较强的创新性,且资金来源呈现明显的单一性,此外,符合金融市场当前发展趋势方面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金融服务单一化明显,且担保方面也备受限制。
据悉,农业机构及农户处于金融融资领域当中所面对的最大难题便是缺少与要求相符的担保机构、抵押物。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ca04e1172ded630b1cb61d.png)
持等 措 施 , 步建 立 和完 善 了 肉鸡 饲 养 、 宰 加工 、 品 评级 + 贷 ” 农 服务 模 式 。 过建 立 农 户信 用 信息 电子 逐 屠 产 信 支 通
直 金 硒 至Q簋 塑田 盐 融 窒Q 生 璺 】
探讨思考 , 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参考 。
一
育 产 生 17 农 机 服 务专 业 户 , 个 1 发展 壮 大 1 个 农 机科 技 8
重 点 示 范户 , 机 服 务 呈 现 出专 业 化 、 模 化 、 业化 动 农 规 产
点。
、
金 融创 新模 式 的运 作机 制
模 式之 一 :公 司+ 户 + 贷 ”壮 大龙 头 企业 , 进 作 态 势 , 为 具 有 区域 特 色 的农 村 经 济 发 展 新 的 增 长 “ 农 信 , 促 成
求 , 建运 行 “ 机 购置 补贴 + 贷 ” 农 服 务模 式 , 推 贷 款 64 元 , 持企 业 1 家 , 持农 户 69 户 。0 9 创 农 信 支 助 .亿 支 2 支 .万 20 年
农 机 产 品下 乡 。 融机 构 以享 受 购机 补 贴 政 策 的农 户 或 9 1 金 月 8日、0 0 6 3日, 票 市金 融 创 新 工作 分 别 在 21年 月 北 农 村 经 济 组 织 为 贷 款 对 象 , 所 购农 机 具 为 贷 款 条 件 , 朝 阳市 、 宁省 两 级 农 村金 融 产 品和 服务 方 式创 新 试 点 以 辽 补 贴 3 % 础 上 , 融 机 构 向农 机 购 买 户 提 供 购 机 总 价 0基 金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35191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2.png)
25经济研究【作者简介】周晓婷(1986—),女,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本科,泉州农商银行,研究方向: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研究周晓婷(泉州农商银行)【摘要】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有序构建起了多层次、覆盖面广泛、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与此同时,在发展实践中各大农村金融机构也不断建立起了更为明确的经营方针及市场定位,以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论述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原则,探讨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创新;改革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各大金融机构依托资金的流通融合,以提升农村经济活力,为农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对保障农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金融服务单一、组织结构不合理、资金流失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发展。
尽管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建设,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问题及局限性显然对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应立足于农村金融,通过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众多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广大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所提出的多元需求。
通过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可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需求,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资本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资本流动可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比如,资本可与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实现流通融合,激活农村生产要素。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分享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f3121d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9.png)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分享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加便利、普惠的金融服务。
下面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分享一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一、农产品电商平台与金融服务的融合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一些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始积极推广农村金融服务。
例如,某农产品电商平台与银行合作,提供农业信贷服务。
通过核对商家在平台上的交易记录、销售额等数据,银行可以为商家提供贷款。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出去,也解决了农民周转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在线小额信贷的推广为了满足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推广在线小额信贷服务。
例如,某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一款应用程序,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申请小额贷款。
根据用户的交易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系统自动评估用户的信用风险。
一旦贷款申请获批,资金往往会在几分钟内直接打到用户的银行账户上。
三、农村保险服务的创新传统的保险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农民对保险产品的理解不深,同时对保险金额和承保范围存在疑虑。
因此,在农村推广保险服务必须探索创新的模式。
例如,某地的农民合作社联合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定制的保险服务。
通过合作社发放贷款的农民,可以选择购买保险,以防止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四、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可以有效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活动,组织专家走进农村,为农民讲解金融知识。
同时,还开展一系列培训班,教授农民有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财投资。
五、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尽管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是在农村地区,依然需要建设金融服务网点。
由于农村地区的电子支付设施尚未完善,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有助于提供线下金融服务。
同时,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还可以提供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宣传介绍,促进农村金融意识的提升。
探索金融创新 服务“三农”发展——山东临沂供销合作社发展合作社资金互助
![探索金融创新 服务“三农”发展——山东临沂供销合作社发展合作社资金互助](https://img.taocdn.com/s3/m/b284a96827d3240c8447effa.png)
聚 力和 向心 力 。是 供 销 合 作社 参 与新 农 村 营 造 成 的 障碍 ,实现 不 同专 业 合 作 社 资 金 金监 督 办 公 室 以来 ,结 合 以 往 供 销 合 作 社
建 设 的 重要 切 入 点 。 同时 也 为 农 村 金 融 在 季 节 性 余 缺 的调 剂和 互 补 ,以 市 社 、各 县 系统 资金 互 助 业 务 发 展 的经 验 和 做 法 ,逐
但 不 参 与融 资 业 务 的盈 余 分 配 ,也 不 承 担 融 资 业 务 造成 的亏 损 ;股 东 社 员 可 按 要 求 入 股 一 定 数额 的股 本 。用 作 开 展 资 金 互 助
的股 本 金 。这 部分 股 本 金 只 允 许 继 承 或 在
合 作 社 内 部 转 让 ,不允 许 退 股 ,并 按 持 股
新 时 期 发 展壮 大 寻 求 、探 索 了 一 条 创 新 的 区 社 、基 层 社 及 部 分 专 业 合 作 社 为 主体 , 步 建 立起 以供 销 合 作 社 为主 导 、农 民 参 与
途径。
一
组 建 了 市 级 融 资 平 台 ,形 成 专 业 合 作 社 之 的 运 行机 制 。督 促 各县 区社 成 立 相 应 资金
比例参与资金互助业务的决策和盈余分配
( 或 弥 补 亏损 ) 。同 时 ,所 有社 员借 款 必须
由 2名 以上 社 员 作 担保 。 资金 互 助 业 务基 本都 建 立在 地 缘 、血 缘 和 业缘 基 础 上 ,实 行社 员担 保 ,并 将 借 款 社 员 的 专 业 生 产经 营 设 施作 为辅 助 担 保 或 抵 押 物 ,并确 定 了 借款 不超 过 5 万 元 最 高 额 度 ,同 时借 款社
支持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索
![支持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e32b53ca32d7375a4178018.png)
宁 波 辖 内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机 构 充 分 发 挥 主 力 军 作 用 ,坚 持 面 向 “ 三 农 ” 面 向农 村 城 镇 化 建 设 、 向 农 、 面 村 中 小 企 业 的 经 营 思 路 , 绕 “ 业 围 农
务 领 域 中存 在 的较 多 问题 ,如 何 根
据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加 快 金 融
服 务 创 新 , 高 金 融 服 务 质 量 , 急 提 是 需研 究解 决 的 问题 。
一
平 均 每 年 增 长 l .%。其 中 , 村 合 17 农 作 金 融 机 构 投 放 农 村 的贷 款 总 量 首
4农村 潜在 的 消 费大市场 , . 迫切 级 金 融 机 构 新 增 存 款 转 化 为 当 地 信
需 要 启 动 农 村 消 费信 贷 。 国 是 农 我
庞 大 的 消 费 群 体 。 近 几 年 , 然 农 虽
二 、建 设 新 农 村 向 农 村 金 融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改 革 开 放 带 动 了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但 目前 的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在 国 民 经 济 总 体 格 局 中 依 然 较 低 , 二 “
款 两 个 金 融 产 品 的 广 泛 推 广 ,大 大 末 , 内 农 村 信 用 社 机 构 共 2 7家 , 辖 8 资 产 总 额 2 11 亿 元 ,各 项 贷 款 2. 4 1 12 4 .3亿 元 , 比年 初 增 加 1 . 元 , 02亿 增 长 77 % 。 鄞 州 、 姚 、 溪 3家 .8 余 慈 共 有 7 0 万 户 农 户 获 得 了 贷 款 支 00 持 , 全 国 农 户 的 3 %, 占 1 占有 贷 款 需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cc2c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c.png)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长期推行的一项战略举措,对于农村金融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旨在深化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应当着力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农村金融服务逐渐重视,但在服务的普及性和便捷性方面仍存在瓶颈。
因此,可以通过引入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科技手段,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智慧农村,推动金融科技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其次,在农村金融创新研究中,应当注重打通金融服务“痛点”。
农村居民在获得信贷、储蓄、支付等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痛点,例如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
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可以引入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产品,为农村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同时,也可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户风险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创新还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注重适度金融发展,避免金融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投入逐渐增加,但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竞争和不当刺激所带来的风险。
因此,在研究农村金融创新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机构风险、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确保金融服务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要注重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
随着乡村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农村金融创新也需要顺应绿色发展理念,引导资金投向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循环农业等领域,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对策探索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对策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0c3de74a26925c52cc5bf80.png)
新型 农村金融机构服 务三农对策探 索
杨 志 强
( 福建省泉州市委党校 ,福建 泉州 3 2 0 ) 600
摘
要 :长期 以来农村金 融供 需矛盾突 出,正规 的金融机构 无法满足广大农 民对资金 的需求。村镇
 ̄--  ̄5、小额贷款公 司及 农村 资金 互助社 等各种 形式的新型农村金 融机 构的 出现有 效地缓 解 了农村资金短 . 4 缺 的情 况。因此 ,新型农村金 融机 构开展 农村 小额信 贷服务三农 业务 有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将成为 完善
3 .新 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根据实 际需 求改 善农 村地 区金融机构覆 盖率低 、 金融服务不完 善、竞 争不充分的状况。银监会 于 2 0 0 6年公布 了
求。
2 .农村金融机构 资金供给不足 。与 旺盛 的需 求相反 , 农村地 区的资金不进 反退 , 各家金融机构
《 于调整放 宽农村地 区银行业 金融机构 准入政 关
约为 1 万亿元 , 并有大量 资金 流出农村 。 农村金融
必然形成对资金 的大量需求 。 对农 村基础设施金融
需求 而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 的开展 、 农村城镇化建 设步伐不断加快 , 在政府财政投入 十分有 限的情况 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对农村 金融有更大 的需
仍 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块短 板。
行 的再贷款 , 只靠股本金 向外贷款 , 可是农 民对资 金 的需求量很大 ,当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不足时 ,
通常不从其他金融机构拆借 , 较高 的利息使得小额
贷款公 司的成本增加 。 资金不足 限制 了小额贷款公
司的发展 。
2 .贷款利率较 高。各 新型农 村金融机构面对 的客户 为分散 的广大农户 , 其经 营成本高于其他金 融机构 , 只有通过较高 的贷款利率来覆盖其运 营成 本实现效益 。 对新 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支农是服务 目标 , 盈利是它 的经营 目标 ,只有实现效益才 能促
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6f560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f.png)
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数字农业模式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数字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等。
研究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字农业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数字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精确匹配,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农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实现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精确调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农产品质量:数字农业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数字农业可以带动农村电商、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生态环境:数字农业可以通过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手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和问题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
由于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相对较窄,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
这导致农民在融资、投资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高。
部分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金融时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金融服务与农民需求脱节。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281fc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6.png)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成为了关键环节。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信用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服务需要不断创新。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挑战(一)金融服务覆盖面有限尽管近年来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网点有所增加,但仍有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难以享受到基础的金融服务。
许多农村居民为了办理简单的金融业务,需要长途跋涉到城镇,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二)金融产品与农村需求不匹配现有的金融产品大多是基于城市金融需求设计的,难以满足农村产业的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求。
例如,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需要灵活的信贷产品和还款方式,但目前的信贷产品往往较为僵化。
(三)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地区信用信息收集困难,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用状况,增加了金融风险,也制约了金融服务的供给。
(四)金融风险防控难度大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市场波动频繁,使得农村金融业务面临较高的风险。
同时,农村抵押物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压力。
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的农村金融服务能够为农村产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帮助农民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三)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创新能够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速乡村振兴的进程。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式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da544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3.png)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式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然而,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信息不对称、融资难等问题。
为了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创新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式。
一、发展金融科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金融科技(Fintech)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可以提供更便捷、高效且安全的金融服务。
例如,利用手机支付和微信支付等技术,可以实现农民的快速结算和便捷的贷款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
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是一种创新方式,可以集中整合各类金融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该平台可以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多家金融机构的服务,覆盖贷款、存款、保险、投资等多个领域。
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可以方便地获得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三、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为了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需要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应当具备专业化、规模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可以提供更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其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金融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较低,因此需要加强金融服务的宣传和教育。
这可以通过举办金融知识培训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
同时,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推广金融知识,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认知和理解,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金融服务的创新方式。
五、支持农村金融创业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创业。
提供创业资金、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等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投身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领域。
同时,还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村金融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
![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cf09c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1.png)
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乡村振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农村金融服务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为了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农村金融服务必须迎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
本文将探讨几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成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
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实现便捷的金融服务。
例如,在农村金融平台上,农民可以申请贷款、进行支付结算等操作,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经营。
此外,数字化金融服务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政府部门和农民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金融服务与电商的深度融合电商的兴起为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电商平台的流量和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将农产品推向市场。
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实现农产品的高价值销售。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民提供电商数字支付、物流保障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与电商的融合。
三、农村金融服务与保险业的创新合作农村金融服务与保险业的创新合作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传统农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如自然灾害、疫病等,这些风险往往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可以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风险保障服务。
例如,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推广农业保险产品,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保险服务,帮助其转移农业生产风险。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保险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投资和理财服务,促进农村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增值。
四、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还可以通过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来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勇参与 慎运营 农村金融服务舞台大——关于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勇参与 慎运营 农村金融服务舞台大——关于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探索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37fe41510a6f524ccbf85a6.png)
启示 l I = 】 l l 、 2 t
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 , 必须把
形式定位住多元拓展, | : 。
江 苏 省 供 销 合 作 社 系统 参 与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主 要 在 三 个
系和农村 服 务体 系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的 改 革 总 思 路 。所 有 这些, 都 为 供 销 合 作 社 参 与 农 村 金 融 改 革 和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改 革 了信 贷 管 理 体 制 , 普 遍实行经营 战略转移 , 信 贷 投 放 向
中心 城 市 、 优质客户集 中 , 而 对 特 色 农 业 生 产 及 农 业 深 加 工
詹 囊
供销合作社参 与农村 金融服务 , 必须把 承
体系” 等 具体要 求 。强调要 “ 鼓 励农 村发 展合作 经济 , 扶 持 发 展规模 化 、 专 业化 、 现 代化经 营 , 允 许 合 作 社 开 展 信 用 合 作。 ” 2 0 1 3 年 中央 1 号文件 提 出 : 要“ 充 分 发 挥 供 销 合 作 社 在
等企 业发放 的贷 款寥 寥无 几 , 支 农 作 用 较 弱 。 二 是 在 商 业 化改革 导向的影 响下 , 农 村信用社 为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 化 , 贷 款 结 构 表 现 出 了 日趋 “ 非农化 ” 和“ 城市化 ” 倾向, 一 般 农 户 获 得 贷 款 的可 能 性 不 断 降 低 , 为 农 户 提 供 金 融 服 务 的 覆
i 论道改革i T h e o r i e s a b o u t R e f o r m
勇参 与 慎 运营 农村 金融服 务舞 台大
关于供销合作社参 与农村金 融服务 的探 索与思考
近年来 ,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 , 紧紧抓住农村金融 发展机遇 , 对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 , 促进 了涉农企业快速发展 壮大 , 发挥 了金 融机 构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 同 时提升 了供 销合 作社 为 农服 务 的水平 。
加快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基于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视角
![加快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基于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7230414f69eae009581bec40.png)
2 1 年 第 6期 01
农 村 金 融
岁之 间的 占 42 %,0 9 .1 8 — 0岁 之 间 的 占 09 %; .8 学 历上 , 未接受 正规教 育 的农户 占到 47 %, 有小 . 4 具
学 学 历 的 农 户 占到 3 . % , 有 初 中 学 历 的 农 户 33 3 具 占到 3 . % ,具 有 高 中 或 中 专 学 历 的 农 户 占 到 98 2
成 为发 展农 村经 济 、 务 “ 服 三农 ” 重要环 节 。 的 然 而 目前 关 于 农 村金 融 服 务 改 革 方 向 的研
究 多 是从 改 进金 融 服 务供 给 的角 性 ,%的为女 性 ; 龄上 , 2 8 年 2 — 0岁 之 间 的 占 29 % ,0 4 03 . 4 3 — 0岁 之 间 的 占
保 险 , 它保 险项 目基 本 不涉 及 , 其 即便 如 此 , 户 农 对 于 医疗 保 险 也存 在 诸 多 怨 言 ( 调查 情 况 见 图
2 , 达 3 %和 3 %的被调 查者 分别 表示 保 费太 )高 0 4
高 以及保 险 公 司赔 付 的太 少 ,2 1%的人 表示 保 险
场创 新路 径 的研 究 并不 多 , 此 本 文将 直 接 对农 为
论 文 受 国 家 自然基 金 重 点 项 目( 0 3 0 3 、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青 年 项 目( 0 0 0 7 、 育 部 科技 创 新 工程 7 920 )国 7 9 13 )教
重 大 项 目培 育 资 金 项 目 ( 0 0 4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 9 J Z 6 ) 教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7 84 ) 0 Y C H0 1 、 (0 0 0 12 0 0 、 2 10 9 1 0 5 ) 江苏省社 会科 学基金 项 目( O Y O 9 支持 。 IE C 1 )
乡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
![乡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bf5b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1.png)
乡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在现代社会,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城市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发达,但仍有很多乡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地方开始探索乡村金融服务创新。
以下将介绍一些乡村金融服务创新案例。
一、智慧村镇银行智慧村镇银行是乡村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形式。
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等,智慧村镇银行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比如,有的智慧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进行贷款申请和还款,让村民不再需要跑到城市去办理金融业务,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二、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合作社是一种金融服务合作机构,旨在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通过合作,信用社可以共同承担风险、分享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比如,有的合作社可以提供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理财等服务,帮助乡村居民解决资金周转和风险保障等问题。
三、金融科技应用金融科技在乡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金融科技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减少风险。
比如,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溯源透明度。
四、金融扶贫项目金融扶贫项目是乡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供小额贷款、金融教育、创业培训等服务,金融扶贫项目可以帮助贫困乡村居民脱贫致富。
比如,有的项目将金融扶贫与农村电商结合起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五、基层金融服务窗口基层金融服务窗口是乡村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乡村居民可以办理各类金融业务、获取金融信息、享受金融服务。
比如,有的基层金融服务窗口设置了金融知识普及区、金融产品展示区、金融服务办理区等功能区,让乡村居民能够全面了解金融服务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六、金融服务协作机制金融服务协作机制是实现乡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有力保障。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5ed2711711cc7931b71655.png)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 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 互联网 ‘ 三网融合 ’,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
国 家信 息 基 础 设 施 ” 。所 谓 “ 网融 合 ” ,是 指机和机顶盒并不是
金融专用设备 ,也无须银行投入 ,这些设备的运营和维
护也由网络运营商来提供。
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全村使用电子化 的金融服务产 品。同时 ,积极探索和创新转账 电话 的小额现金流转 模式 当农户需要小额存取现金时 ,就可通过安装转 账 电话的商店店主进行现金取存 ,然后利用惠农卡用 转账 电话进行逆向转账,实现农户的现金存取 ,商店 店主适当收取费用 ,而商店店主可将 日常经营的周转 资金用于小额现金流转 ,并在去县城或镇里进货 时进 行调剂 ( 见图1 )。这种机制使 电子化金融服务 的外部 经济 得到体现 ,大大节约了农户往返物理网点的时间 和经济成本,也可使商店店主得到适 当的经济回报, 实现农村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通过这种服务机制和 技术 的创新 ,电子化金融服务解决 了无法提供现金服 务的弊端,使其功能大大加强。 第三 ,有 重点地布放ATM机及 自助银行 。 由于
家理财等功能,能够满足农户对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 为了实现电子化渠道建设的规模经济,应将惠农卡覆盖
全 国每个 农 户家庭 。 ・
( ) 四 农村金融信息化服务模式在推广中遇到的 困难及建议
信 息化 服务 模式 在推 广 中遇到 的主 要 困难是 :在县
第二 ,积极推广和创新转账 电话的小额现金流转 机制 。转账电话是一种 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地 区的金融 电子机具 ,具有账 户查询 、转账 、缴费等金融服务功 能。根据各乡 、各村的实际情况 ,将购置和使用维护 成本较低 的转账 电话布放到人 口流动相对较大的农 资 商店、百货店等地方 ,供全村使 用,从而为惠农卡各 种功能的实现创造 良好 的渠道条件。另外 ,转账 电话 也可布放在种养殖 大户等村 内 “ 能人”的家里 ,通过
农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
![农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654ef6cf5335a8102d22083.png)
力下 , 此次 “ 行动计划” 工作取得 了成效 ,
基本实现 了政 府满意 、 银行增效 、 产业 发 展 、农民增收 的多赢 目标 , 我省的 “ 对 新
积极为双方合 作提供必要 的支挣 中国农
业银行承诺 向云南省涉农企业提供广泛的 金融 服务 , 在未来 四年提 供 2 0 元人 民 6亿
维普资讯
农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夏一仁 特约记者 傅灼 良/ 昆明报道
¨ 新农 村建设”作为我 国 “ 十一 五”
规 划纲要 中农村 工作 的重点 ,是 党 和国家对 “ 三农”工作 的高度重 视。早
服务领域进 行了积极探索 , 为金融如何服
银 政合作 的 “ 行动计 划” 以顺利实 得
的 日子 。农 行针对这一特 点 ,因地制宜 , 走“ 公司~基地一 农户”的路子 , 小额 把 信贷扶贫资金 的重点投放在发展酿酒产业
和猪仔 产业 上 。20 — 2 0 年农 行牟 定 00 04
区则支持其发挥粮食 生产优势 , 发展大宗
多赢的 “ 三农”金 融服务 : 农 业信贷要 因地 制宜
截止 2 0 0 5年末 ,中国农业银行 云南
( 以下简称 “ 行动计划 ” ) 取得重大进展 。
云南省 副省长孔 垂柱这样 评价 “ 行 动计划” :在银政双方精诚 合作和共同努
省分行各项存 、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15 , 0 8 9 ' 元 和8 5 8 ' 元 , 3L [ 4 , 7L 新增存 、 [ 贷款 17 7,
准化程 度和农业产 品国际竞争力 。 中部地
制;探讨了金融 服务 ‘ 三农 ’ 的具体方式; 积极支持 了一批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和基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支持乡村振兴与金融普惠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支持乡村振兴与金融普惠](https://img.taocdn.com/s3/m/8527bde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3.png)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乡村振兴与金融普惠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成为了支持乡村振兴与实现金融普惠的关键引擎。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不足,许多农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在农村地区的适应性较差,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布局和建设,推广电子支付、移动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方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金融业务,甚至通过手机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关键之举。
根据农村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例如,针对农业生产周期,推出灵活的信贷产品;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发展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同时,要简化金融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农民能够轻松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支撑。
通过建立健全农户信用档案,综合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信用依据。
加强信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精准画像,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线上金融服务平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不可或缺。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顾虑。
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
![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f1a5a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0.png)
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提高乡村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我国应该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第一,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应当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步伐,打破区域限制,形成覆盖城乡的全国性金融服务网络。
同时,通过加大对乡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农村地区,提供贷款、储蓄、支付等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第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
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应当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导向,满足乡村人民的实际需求。
可以推出定制化的农业贷款产品,服务农民的种植和养殖业,提供风险保障和信用担保,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三,推行农村金融科技创新。
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应当重点关注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便利化。
可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推广移动支付、线上理财等金融科技工具,提高农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第四,加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包括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和金融技能培训、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等。
只有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体。
第五,发展农村金融社会组织。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外,应该鼓励发展农村金融社会组织,如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这些组织可以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提供贷款、储蓄、保险等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六,探索乡村金融创新领域。
除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外,还可以在乡村金融服务中探索新的领域。
比如,开展农村旅游金融服务,为乡村旅游业提供金融支持;开展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等。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七,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
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提供贷款、储蓄、支付等金融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探索》一、前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农村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是中国农村工业化最早也最富庶的农村地区。
区别于传统内地的农村,大湾区县市、村镇利用集体土地招商,形成了“三来一补”企业的加工基地,吸引了大量加工制造业涌入,成为“世界工厂”。
本文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及需求,从而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二、村集体和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大湾区有其地理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内的农村采用工业化模式,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村集体将土地出租给外来资本,以此获得土地租金收入或物业收入。
具体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集体土地的租金收入,或土地上修建物业的物业收入;另一部分来自于村集体自主创办的村办企业经济实体。
因此,村办产业经营、物业及土地租赁成为湾区村集体经济体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部分收入属于村集体,一般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村集体成员,村民通常每年分红金额少则2万元,高的每人达10万元。
除了分红收入外,当地村民还可以靠出租住房给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租金收入,加上自身经营收入来源,生活相当富裕,有些村民的生活水准甚至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
部分城中村被改组为集体所有制的商贸公司,人口就地消化,就业就地解决,土地产权性质不变,仍归集体所有。
对需要占用的土地,采用土地入股或出租的方式,保证当地村民年年有收入。
单在广州,类似的城中村就不少于100个。
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已不再是农村居民管理收入的唯一选择,农村居民的财富管理意识被逐渐培养,从储蓄型单一偏好向多元产品配置转化。
此外,大湾区内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城中村”是特别普遍的现象。
大量富裕的“城中村”,就像是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珊瑚礁”由原村民和外来移民共同创造了一个适合流动性移民临时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生态环境。
针对此现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情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根据《xx年广东省统计年鉴》,xx年至xx年,农村消费平均增速9%,比城市高出3.1%。
但农村消费者平均月消费支出仅为2177.2元,消费不足是阻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居民保障日益完善促进农村消费。
伴随着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投资基金等的兴起与完善,农村居民在人身安全、子女教育、未来养老等方面得到的保障日益完备,可以不必对日后不可预见的支出过度担忧,安心将部分储蓄用于当期消费,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农村信贷引导农村居民消费预期。
农村信贷可极大地减缓居民暂时性收入不足引发的谨慎消费和滞后消费。
一方面,农村信贷使得村民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当期收入,促使传统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不当消费引发的经济伪繁荣,从而实现以金融促消费、以消费为经济提速的良性循环。
因此,引导消费预期也是提振农村经济的重要一环。
(三)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仍面临诸多难题。
一是农村居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农村消费信贷供给却普遍存在“慎贷”现象,供求失衡不断加剧。
二是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不够多元化,未能针对特定的消费信贷需求“量身定制”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三是农村消费信贷的规定过于苛刻。
四是农村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不够完善。
五是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信息采集困难、数据不完备,收集农户信息模式以实地调查为主,而农户对外提供担保、申请贷款、加入保险等信息则严重缺失,信息采集凭个人主观印象填报,导致部分农村居民的征信信息不具备充分的可信赖性,抑制了农村居民向银行主动提供信息的积极性。
综上可知,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其消费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另一方面,市场上有关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服务不尽如人意,很多金融服务场景并未完全覆盖农村群体,且大多数金融服务都是针对农业方面的,不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农村工业发展的需求。
农村消费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整体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地发展。
四、开放银行在农村金融生态下的场景金融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银行不断加强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探索“开放银行+垂直行业生态场景”的全新模式,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农村群体,以农村特色金融服务为核心,构建绿色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银行通过开放api等技术实现银行与金融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服务与产品的即插即用,实现银行服务无处不在、永远在线。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金融服务创新。
银行要从最初的只做存贷汇的“行业聚焦”向“行业穿透”转变,利用整体服务平台,成为客户业务链条、资金链条和数据链条等价值链上的参与方,帮助客户提升资产价值,从提供管理工具向提供经营服务转变。
通过技术和场景的融合,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也将是银行业界的一次互联网金融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刺激信贷消费,完善民生服务,如图1所示。
本文提到的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是以粤港澳大湾区村集体、村办企业、村民及股东等重要客群为中心,围绕村集体经济体的产业经营、主要营收、村民管理、村集体及村民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面的立体服务。
(二)满足村集体经济体经营管理的线上一体化服务需求。
大湾区村集体主要的营收来源是村集体土地租赁收入和土地上修建物业的物业租赁收入。
一方面,创新服务平台要提供物业管理、合同管理、商户管理、账单管理、收款管理、对账服务等管理功能,解决其管理需要;另一方面,将开放银行架构下的账户服务、支付结算、资金清算等金融服务无缝融合,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其金融需求,打通村集体经济管理经营和银行金融服务的壁垒,提供线上一体化服务整体方案,解决村集体经营及收入管理困难的痛点。
(三)提供村民信息及股份管理的信息化全流程服务。
股份制改革后,村民持有股份享受分红,各村集体对于股份均有其不同的管理制度。
股份可分割、可继承、可转让,同时,股份的管理需要考虑以持有人为单位和以户为单位等不同的分配模式。
股份管理主要用于村集体对村民的分红,这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除股份分红外,在村民福利方面,村集体还需要向村民发放教育福利、医疗福利等各种补贴。
通过向村民提供信息管理、户籍管理、股份管理、分红管理、福利管理等多个维度的服务,整合村集体账户服务、村民账户服务、平台自动发放分红及福利补贴、提供村民收入清单管理等银行金融服务,解决村集体股改后,村民管理和利润分配上管理困难的痛点。
(四)建立场景生态下村民信贷及财富金融服务。
市场上村民信用卡、村民消费贷等金融产品仍十分缺乏。
根据实地调研,由于金融服务缺乏,在村民有紧急资金需求的时候,部分村集体基于对村民的了解和评估,会提供资金借款以解燃眉之急,如到期村民无法还款,则用未来预期的分红款进行抵扣,控制风险。
而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生态场景,具备村集体的收支情况、村民的家庭结构、村民的信息、分红收入及租赁收入情况等各种数据,让村民的信用数据更加真实和完整。
在此场景下,银行可以通过联合村委推出村民委托贷款、担保贷款,或者根据村民在平台上分红及福利收入的交易流水,以及未来预期的分红收入,结合村集体的担保,提供量身定制的消费信用贷款,解除居民消费预算限额,促进传统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同时,除了信贷产品外,针对农村居民提供保障、增值类保险及财富产品也是平台一体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是将村集体、村办产业、村民等经营活动的整体信息管理、结算、交易进行闭环跟踪,既满足村集体经营管理中收支两方面的过程管理,也针对村民的消费金融需求及财富增值需求提供线上一体化服务。
这种综合服务模式只是“开放银行”接入场景的一个实例,通过不断丰富生态服务场景,可以持续构建医疗、教育、商超等多方服务,实现不断扩展的独具特色的新农村泛银行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快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银村互联”产品。
利用金融科技对农村地区的货币流通及信用活动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化,对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与建设形成金融支持。
五、结语国家正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努力改善民生水平,加大优质公共产品和金融服务供给,力求让大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农村金融服务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之举。
参考文献:[1]韩笑.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2):[2]潘锡泉. 新金融业态视角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2020(1):37-43.[3]王一婕. 以互联网金融推动乡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j]. 人民论坛,2020(1):100-101.[4]舒凯彤.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长春:吉林大学,xx.[5]牛润苗.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研究[j]. 现代商业,2020(6):89-90.[6]刘静.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xx. [7]周翼璇.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xx. [8]寇忠政.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j]. 农业经济,xx(7):296-297.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