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用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2、半刚性基层:主要使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做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3、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走向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强背的抗力称为被动如压力。
5、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6、车辙: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7、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8、当量轴次: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9、当量土柱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相等压力等效替代车辆设计荷载的土层厚度。
10、当量高度: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表示。
11、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12、陡坡路堤:修筑于地面横坡度大于1:2.0的陡峻山坡上的路堤。
13、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4、堤岸防护:针对沿河滨海,河滩路堤挤水泽路堤而采取的防止水流破坏和加固堤岸的防护措施。
15、第二破裂面:当挡土墙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的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16、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17、翻浆:春融时,路基上层的土首先化冻,应水分过多而变得极为湿软,在行车作用下泥浆就沿路面裂缝冒出,形成翻浆。
18、高路堤:填土高度高于18m的土质路堤和大于20m的石质路堤。
19、刚性基层: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筑基层混凝土板而形成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20、刚性路面:主要只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21、工程地质法:对照当地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而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天然山坡和人工边坡的情况,据以推断路基的设计断面是否稳定。
22、公路自然区划:将自然条件大致相近并且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考者划分为同一区划。
23、工程地质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不同的土质类别及其所处状态下的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实际工程边坡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值作为设计值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24、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25、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26、化学加固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加固目的。
27、换填土层法: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的湿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砂,碎石,灰土或素土等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的材料,并予以压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28、交通量: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29、极限平衡法:近似把岩土看作本身无变形的钢塑性材料,计算岩土体在破坏面上达到极限平衡时的安全系数,以判断其稳定程度。
30、加州承载比CBR:用以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与高质量标准碎石的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能力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31、劲度: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随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而变化,将沥青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劲度。
32、截水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尽量与大多数水流方向垂直,用以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
33、抗前强度:指材料受剪切时的极限或最大应力。
34、路堤:全部用岩土填筑的路基。
35、路堑:全部在天然路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36、路肩:道路行车道两侧,承受车辆偶然停留作用,并对路面结构起侧向支承作用。
37、路基: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38、路面:一种由多层次结构层组成的复合结构物,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39、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
40、路基设计标高:路基标高通常以路基边缘为准,即路基边缘标高。
41、路面回弹弯沉:是指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属相弹性变形。
42、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道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完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温度为20℃、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43、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标高与路面标高之差。
44、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45、路基临界高度:路基临界高度是指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46、路基边坡坡度:边坡坡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通常高度取值为H=1,边坡坡率表达为1:n(路堑)或1:m(路堤)。
47、临界高度:指土基在不理季节,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48、临界荷位: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选取使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损伤的一个荷载位置作为应力计算的荷载位置,称为临界荷位,现行设计方法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49、路基稳定性:指路基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
50、路拱:为保证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除,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湿和渗透,路面表面应做成两边低、中间高的路拱。
50、路拱: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减弱路面的结构强度,路面表面应做成直线型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51、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在给定温度和加荷时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
52、沥青混合料:由集料和填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混合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