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
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简答题思考题
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强度:指材料达到极限状态或出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或应力)。
3.疲劳曲线:各种疲劳应力的分布曲线。
4.小挠度弹性薄板:虽然板很薄,但仍然具有相当的弯曲刚度,因而其挠度远小于厚度。
5.冲突系数:振动轴载的最大峰值与静载之比称为冲击系数。
6.轴载谱:记录各种压力轴下,各种轴载的分布图。
7.容许弯沉:路面使用期末不利季节,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8.CBR: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和在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标准碎石的承载能力为标准,以相对值的百分数表示CBR值。
9.疲劳:材料强度下降的现象。
10.疲劳强度: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值。
11.疲劳原因:材料的不均质或存在局部缺陷。
12.疲劳寿命:材料出现疲劳破坏所对应的重复作用次数称为疲劳寿命。
13.疲劳极限:材料在某一重复应力作用次数后,经受多次作用也不产生疲劳破坏,该作用次数称为疲劳极限。
14.滑坡:边坡丧失其原有稳定性,一部分土体相对另一部分土体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15.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在墙后土体作用下向前发生移动,致使墙后填土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墙后土体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16.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向后发生移动而推挤填土,致使墙后土体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填土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17.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是指挡土墙不发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墙后土体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18.理想线弹性体:在一定应力范围内,应力与应变关系呈线性特征,且当应力消失,应变随之消失,恢复初始状态。
19.基层反射裂缝:指半刚性基层先于沥青层开裂,在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部开裂,而后向上扩张致使裂缝贯穿面层全厚度。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弯沉: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2.压实度: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3.最佳含水量: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挤压填土,使土体向后位移,当挡土墙向后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叫被动土压力。
5.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的适当距离,使墙后土中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到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6.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7.路面:是指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造物。
8.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路基中产生应力作用较大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9.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了保证路基稳定性,根据气候水文地质条件规定的路基边缘距离原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
10.静止土压力:挡土墙位于原来位置不动,处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11.一般路基:是指在正常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下,填土高度或挖方深度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路基。
12.石灰稳定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消解后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规范,经拌合后,在最佳含水量时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
13.水泥稳定基层:在经过筛选的土中,掺入适当水泥、水或碎石,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
14.潮湿系数: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的比值。
15.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建筑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
采用回弹模量作为路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16.湿软地基:天然含水量较高,胀缩性大,失陷性大,承载力低,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的地基。
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答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
1、路基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
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
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
候条件下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2、溜方
溜方通常指的是边坡上表面薄层土体下溜,主要是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
3、疲劳
对于弹性路面的设计材料承受重复应力作用时,可能在低于静载一次作用下
的极限应力值时出现破坏,这种材料强度的降低现象称为疲劳。
4、设计弯沉值
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
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测
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5、路基稠度
路基土的液限与含水量的差值与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的比值。
路基路面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公路自然区划:将自然条件大致相近并且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考者划分为同一区划。
2.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3.平均稠度:用以判别路基干湿类型的路槽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80cm)各分层土样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4.路拱: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减弱路面的结构强度,路面表面应做成直线型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5.柔性路面: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种沥青面层,碎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6.刚性路面:主要只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7.双圆荷载图示: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两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
相应车轮荷载计算图示为双圆荷载图示。
8.劲度模量:9.累计当量轴次:基于现有交通量,轴载组成以及增长规律的调查和估计,将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轴载与通行次数按照等效原则换算为当量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10.路基工作区:11.土基回弹模量:用以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可恢复变形性质的物理参数。
12.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3.加州承载比CBR:用以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与高质量标准碎石的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能力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14.疲劳破坏:由于材料为结构的局部不均匀,诱发应力集中而出现微损伤,在应力重复作用之下微量损伤逐步累计扩大,终于导致结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15.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16.MINER定律: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疲劳损坏具有线性可叠加性质,据此计算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的综合疲劳损伤。
17.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18.路基边坡坡度:边坡坡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边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它为路面横断面上某一宽度范围内实际受到轴载作用数占通过该车道断面的总轴数的比例。
设计弯沉:它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的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实际值,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劲度模量:就是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
路堤: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路基工作面: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压实度:现场干密度与室内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
水泥混凝土板的翘曲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当板顶与板底存在温度差,其胀缩变形不同时,因板的自重、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嵌制作用,使板翘曲变形受阻,从而在板内产生的应力称为翘曲应力。
CBR(加州承载比):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用对应于某一贯入度的土基单位压力P与相应贯入度的标准压力的比值表示CBR值。
累计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的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再根据确定的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r和设计年限计算的累计当量轴次。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
疲劳破坏:结构在低于极限强度的荷载应力作用下,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破坏现象。
车辙:车辙是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路堑: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答1、重力式挡土墙通常可能出现哪些破坏?稳定性验算主要有哪些项目?当抗滑或抗倾覆稳定性不足时,分别可采取哪些稳定措施?常见的破坏形式:1)沿基底滑动; 2)绕墙趾倾覆; 3)墙身被剪断;4)基底应力过大,引起不均匀沉降而使墙身倾斜;稳定性验算项目:抗滑稳定性验算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1)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方法:设置倾斜基底;采用凸榫基础。
完整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完整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道路建设中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基础工程和道路表面装修工程,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完整的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一、路基工程知识点1.路基的定义和作用:路基是道路工程中,路面装修之前需要为其建设的工程基础,主要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路基的组成部分:路基由路基土、过渡层、基层、基底四个部分组成。
3.路基土的选择和处理:选择路基土要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压缩性、风化性和水分敏感性等性质,处理包括土壤固化、夯实、挖填等方法。
4.过渡层的作用和材料:过渡层用于调整路基土和基层之间的性质差异,常用材料包括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5.基层和基底的作用和构造:基层起到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常用材料包括砂石垫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6.基底的选用和处理:基底是路基工程的最底层,需要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材料包括碎石、石质土等。
二、路面工程知识点1.路面的定义和作用:路面是指道路工程中最上部的表层,用于承载车辆荷载并提供平稳、安全的行车环境。
2.路面分类和选择:路面按照材料可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选择路面应考虑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
3.刚性路面的构造和材料:刚性路面主要由水泥混凝土构成,其构造包括混凝土层、基层、基底等部分。
4.柔性路面的构造和材料:柔性路面主要由沥青混凝土构成,其构造包括面层、基层、基底等部分。
5.路面施工和维护:路面施工包括碾压、铺设、压实等步骤,维护包括定期检查、修补、补充材料等。
6.路面平整度和纵向坡度:路面平整度主要指路面的垂直偏差,纵向坡度主要指路面的纵向坡降和坡度。
三、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其他知识点1.路基路面的设计标准:路基路面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
2.路基路面的计算方法:路基路面的计算涉及到荷载分析、土壤力学、排水等方面。
3.路基路面的水工建筑:与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水工建筑包括排水沟、桥梁、涵洞等。
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
1、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用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2、半刚性基层:主要使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做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3、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走向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强背的抗力称为被动如压力。
5、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6、车辙:路面的结构层与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与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7、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8、当量轴次: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9、当量土柱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相等压力等效替代车辆设计荷载的土层厚度。
10、当量高度: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
表示。
11、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12、陡坡路堤:修筑于地面横坡度大于1:2.0的陡峻山坡上的路堤。
13、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4、堤岸防护:针对沿河滨海,河滩路堤挤水泽路堤而采取的防止水流破坏和加固堤岸的防护措施。
15、第二破裂面:当挡土墙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的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16、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路基路面
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2、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3、冻胀与翻浆:集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在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翻浆。
4、路堤:全部由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5、路堑: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6、一般路基:一般路基是指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
通常认为一般路基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典型横断面图或设计规定。
但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须要进行个别论证和验算。
7、路基高度: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的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之差。
8、路基宽度:路基的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两侧路肩宽度之和(两边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
9、路基边坡坡度10、路基土的压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11、劲度模量:一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12、结构性破坏13、功能性破坏14、拥包: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沥青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则易产生推挤用包。
15、蠕变:材料在常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增长的现象。
16、应力松弛:材料在恒定变形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的现象。
17、弹性层状体系:由若干个弹性层组成,上面各层具有一定厚度,最下一层为弹性半空间体。
18、弹性半空间体:由无限水平面为边界,而深度方向也为无限的弹性均质体。
19、疲劳寿命:材料出现疲劳破坏所对应的重复作用次数。
20、容许弯沉: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累积当量轴载等确定的回弹弯沉值。
是柔性路面设计的主要指标。
21、疲劳开裂22、设计弯沉:所谓设计弯沉,是指路面竣工后第1个不利季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间的弯沉值23、收缩裂缝:当沥青面层中的平均温度低于其断裂温度,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在该温度时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即发生断裂。
路基路面复习名词解释
路基: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一种由多层次结构层组成的复合结构物,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肩:道路行车道两侧,承受车辆偶然停留作用,并对路面结构起侧向支承作用。
路拱:为保证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除,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湿和渗透,路面表面应做成两边低、中间高的路拱。
交通量: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驶经某道路横断面的数量。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临界高度:指土基在不理季节,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地基反应模量:压力与弯沉之比。
加州承载比: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他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强度:指材料达到极限状态或出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疲劳:对于弹性状态的路面材料承受重复应力作用时,可能在低于静载一次作用下的极限应力值时出现破坏,这种材料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破坏:材料微结构的局部不均匀,诱发应力集中出现微损伤,在应力重复作用之下微量损伤逐步累积扩大,终于导致结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疲劳强度:出现疲劳破坏的重复应力值。
疲劳极限:有些材料在应力重复作用一定次数后,疲劳强度不再下降,趋于稳定值,此稳定值称为疲劳极限。
Miner定律: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所出现的疲劳损坏可以线性叠加。
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在给定温度和加荷时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
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翻浆:春融时,路基上层的土首先化冻,应水分过多而变得极为湿软,在行车作用下泥浆就沿路面裂缝冒出,形成翻浆。
路基路面工程
一、名词解释:l. 路基临界高度:指在不利季节,土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或地表积水位的最小高度。
2.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3. 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它为路面横断面上某一宽度范围内实际受到轴载作用数占通过该车道断面的总轴数的比例。
4. 设计弯沉:它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的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实际值,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5.劲度模量:就是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
6、车辙: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的累积。
7、沥青路面垫层分类:防水、排水、防污、防冻。
1、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4、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 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 1/5~1/10时,该深度 z 范围内的路基。
5、路堤:是指高于原地面高程的填方路基。
6、路堑:是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7、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8、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9、碎、砾石路面:通常是指水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以及密级配的碎(砾)石路面等数种,这类路面通常只能用于中低等交通量的公路。
10、碎石路面:是用加工轧制的碎石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
11、块料路面: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P5)2、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P5)3、路基临界高度H: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P18)4、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 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时,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
(40)5、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6、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7、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8、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9、碎、砾石路面:通常是指水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以及密级配的碎(砾)石路面等数种,这类路面通常只能用于中低等交通量的公路。
10、碎石路面:是用加工轧制的碎石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
11、块料路面: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
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13、石灰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率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
14、水泥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及养护成型,起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122)一.名词解释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路线位置和设计断面的要求填筑或开挖,形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3. 交通量:是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横断面的数量。
4.动稳定度:在60℃的温度条件下,以一定荷载的轮子在同一轨迹上做一定时间的反复行走,形成一定的车辙深度,然后计算试件产生1mm变形所需试验车轮行车次数。
5.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占全部土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即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6. 蠕变:材料在固定的应力为一恒定值时,应变随时间发展的过程。
7.应力松弛:当应变为一恒定值时,应力随时间而衰减的过程。
8.沥青劲度模量: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和总应变的比值。
总应变包括弹性应变、延迟弹性应变与残余应变。
9.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是材料在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强度衰减积累所引起的一种现象。
10.透层:也叫粘层,为加强沥青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图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路面薄层。
11.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进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12.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面层、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在标准轴线lOOKN作用下路面温度为20℃时,测得的最大回弹模量。
13.温度梯度:水泥混凝土板顶面和底面的温度坡差。
(△t=Tgh)14.轮辙实验:是一种模拟实际车轮荷载在路面上行走而形成车辙的工程实验方法,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抵抗塑性流动变形能力的有效方法。
15.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里、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15.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16.路面可靠度: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将遇到的环境条和荷载作用下,路面能够发挥其预期功能的概率。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复习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复习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道路建设中,为保证路面的平坦度、强度和耐久度,以及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路基和路面进行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从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和路面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的复习。
一、路基设计1.路基的选择:根据道路的类型、交通流量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基类型,包括软基、半软基和硬基。
2.路基的厚度设计:根据交通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路基的厚度,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路基的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包括沟渠、排水管道和排水井等,以确保路基的干燥性和稳定性。
4.路基的防护设计:考虑到路基容易受到水流和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固路基和设置防滑带等。
二、路基施工1.路基土的处理:对路基土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填筑、夯实和加固等,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路基的基础层施工:在路基上铺设砂石层或碎石层,并进行夯实,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3.路基的表层施工:在基础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道路表层材料,并进行压实,以提高路面的平坦度和耐久度。
4.路基的边坡处理:对路基的边坡进行倾斜和护坡处理,以防止边坡塌方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三、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砂石路面等。
2.路面厚度设计:根据交通荷载和路面材料的性能,确定路面的厚度,以保证路面的强度和耐久度。
3.路面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层和面层等,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路面标线设计: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规则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路面标线,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5.路面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路面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雨水篦子和下水道等,以确保路面的干燥性和舒适性。
总结起来,路基路面工程的知识点包括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和路面设计三个方面。
路基设计主要包括路基的选择、厚度设计、排水设计和防护设计等;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土的处理、基础层施工、表层施工和边坡处理等;路面设计主要包括路面材料选择、厚度设计、结构设计、标线设计和排水设计等。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
1.路基工作区P3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2.路基设计标高P28路基标高通常以路基边缘为准,即路基边缘标高。
3.最佳断面法P46在既定设计流量条件下,以容许最大流量通过时,使所得的水流横断面面积为最小,据以确定排水沟渠的横断面尺寸,称为最佳断面法。
4.路基稳定性P19指路基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
5.当量高度P65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
表示。
6.挡土墙P82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7.被动土压力P89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8.浸水路堤P75建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路堤。
9.最大安全电流P163指在通电5min左右而不引起爆炸的最大电流。
10.交通量PP15指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11.当量轴次PP17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12.最小准爆电流P163指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通电而使雷管爆炸的最小电流。
13.石灰稳定土PP30在粉碎的或远离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参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合,压实机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1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PP42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天然砂或破碎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在拌和机中热拌所得的混合料。
15.车辙试验PP48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16.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PP38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合、压实和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一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路基路面工程
1 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床: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80cm 深度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30cm 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30-80cm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2. 面层:直接与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
与基层和垫层相比,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垂直压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还受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温稳定性,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读和粗糙度。
3.路基干湿类型:路基的干湿类型是指路基在最不利季节所处的干湿状态。
路基的干湿类型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4.路基工作区: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路面重量引起的自重应力之比很小,仅为1/10—1/5 时,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可以忽略不计,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5.最佳含水量: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6.标准轴载:路面设计以汽车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用BZZ-100 表示,需要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的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
7. 第二破裂面:往往会遇到墙背俯斜很缓,即墙背倾角α很大的情况,如折线形挡土墙的上墙墙背,衡重式挡土墙上墙的假象墙背。
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这一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而远离墙的破裂面称为第一破裂面。
8. 基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压力,并把由面层传递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和土基,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平整度。
9.分离式加铺层:在旧混凝土面层与加铺层之间设置由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或油毡等材料的隔离层,这样的加铺层称为分离式加铺层。
10.设计弯沉:路面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公路建设中,针对地基和路面进行的一系列施工工程。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公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着重介绍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施工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一、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1.路基工程路基工程是指对于路基进行改造和加固,使其适应所要求的公路使用功能和使用条件的工程。
路基工程主要包括勘测、设计、开挖、填方、压实和排水等。
其中,勘测和设计是路基工程的前提,它们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其他工序。
2.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指对于路面进行改造和加固,使其具备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以及在使用寿命期内各项性能指标稳定达标的工程。
路面工程主要包括面层和底层两部分。
其中,面层是公路的直接行车面,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力的作用;而底层则是托底、分散荷载和限制不均匀沉降的层次。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1.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1)勘测与设计路基的勘测与设计是路基工程的前提,它们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之后的其他工序。
在勘测过程中,要对路基的地质和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综合采用现场勘测、试验,比较各种勘测资料,进行初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则要根据勘测结果,结合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制定路基的工程方案。
(2)开挖与填方在进行路基的开挖和填方时,要根据勘测和设计确定的施工总量、施工的时间和工艺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另外,还要对挖方土进行分级、分类、搬运、堆置和填方土进行均匀分层、压实等处理。
(3)压实分层路基的压实分层是路基工程的重要工序。
在进行压实分层时,要控制压实的厚度、振动力、振幅和振动频率,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后的检验和评价,以保证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排水工程路基的排水工程是路基工程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排水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采取各种排水设施,控制土壤含水量,使路基能够在不良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2.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1)面层的施工在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时,要均匀分布沥青混合料,精确控制施工厚度和表面平整度,并在施工过程中适时加湿、加热和振动等操作,以保证路面的均匀性和紧实度。
路基路面工程(专)
路基路面工程(专)一、名词解释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湿、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劲度模量: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于总应变之比值:S tT=(σ/ε)tT3、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刚性路面设计中,在设计车道上,50cm宽度范围内所受到的轮迹作用与通过该车道横断面的轮迹总作用次数之比。
4、设计弯沉: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5、翘曲变形:指混凝土在气温变化时,使板顶和板底产生温差,而胀缩变形的大小不等,引起板的隆起和凹陷变化现象。
6、压实度:压实度是路基填方施工的质量控制标准,它是工地实测压实土体的干容重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干容重之比,用公式表示:K=r/r07、路基工作区:有称为应力作用区,它是路基基层对于支承路面并经受行车荷载作用有较大影响的土基范围,其计算公式:Zɑ=3rknp8、应力松弛:是指变形物体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而自动降低的过程,沥青混合料在应力、应变状态下呈现这种现象9、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与标准轴载(BB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称为当量轴次。
10、翘曲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顶与板底存在温度差,其胀缩变形大小不同时,因板的自重,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钳制作用,使半翘曲变形受阻,从而在板内产生的应力称为翘曲应力。
11、最佳含水量:即路基碾压20、时,或室内击实实验中,对应于某一压实功土体获得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2曲线顶点所对应于横坐标的含水量。
12、累计当量轴次:按弯沉等效或拉力等效原则,在使用期内,所有不同的轴次作用次数换算为某一标准轴载相当的作用次数。
13、临界荷位:是指产生最大综合疲劳破坏的荷载位置,水泥混凝土路面为纵缝边缘中部。
14、半刚性路面: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含有一层或一层以上厚度大于10cm的半刚性材料层且能发挥其特性时,此沥青路面结构称为半刚性路二、填空题:1、路基土按其粒径大小和外表形状分为巨粒组、粗粒组、细粒组三种粒组。
路基路面工程概念-张课件 (一)
路基路面工程概念-张课件 (一)路基路面工程概念-张课件是关于公路工程相关知识的一份教育资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事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公路交通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路建设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点。
而公路建设中涉及到最基本的就是路基路面工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路基路面工程概念-张课件中的相关知识。
1.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是指道路的基础工程,主要是对路面下的路基进行填筑、加固、排水等处理。
路基工程的设计应以负荷传递、路基稳定、排水设计等为主要设计要素。
路基工程施工前,还需进行土壤和地质勘测、工程地质等专项调查和评估。
2.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指对道路表面进行的设计和施工工程。
在路面设计中,主要考虑了路面所承受的交通载荷、地面自然环境、道路使用年限等因素,通过根据道路不同颜色进行划分,进行道路交通运输的分类。
而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路面类型和使用环境,采取不同的施工材料和技术手段。
3. 路基路面工程的关系路基路面工程之间有紧密的关联,路基的结构和性能会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使用年限。
因此,对路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路面工程的需求和要求。
4. 常见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磨石路面、碎石路面、沥青路面、环保路面、混凝土建筑路面等。
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良好的抗滑性和良好的防水性,因此成为城市公路应用广泛的路面类型。
总之,路基路面工程概念-张课件中涵盖了关于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交通事业也将更加重视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以保障交通的安全和舒适性。
路基路面工程复试
路基路面工程复试
路基路面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之一,是指在道路建设中构造的路床和路面的工程。
路基指的是路面下面的路床,通常由填方、挖方或者局部填挖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路面则是指道路上面行车的部分,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设。
路基路面工程复试是评价交通工程学生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在路基路面工程复试中,考生通常需要进行设计方案的解析和评价、问题分析和解决、原理应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察。
其中,重难点包括设计规范的熟练掌握、CAD等工具的熟练运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等。
考生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不合理的方案需要恰当的问题解决思路。
同时,路基路面工程复试还需要考生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往往需要念书、实践相结合才能练就。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
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设计原则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气候条 件等因素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确 保路面的安全、舒适、耐久性。
质量检测与验收
对施工完成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测 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标准和使 用要求。
材料选择
根据路面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 适的材料,如沥青、水泥、砖、 石材等。
施工工艺
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进行路面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 合设计要求。
路面的类型
沥青路面
采用沥青材料作为主要铺装材料, 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滑、降噪等 性能。
天然石材路面
采用天然石材铺装而成,具有自 然、古朴的外观和良好的防滑性 能。
水泥混凝土路面
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铺装材 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 性。
砖路面
采用各种类型的砖块铺装而成, 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和历史文化 价值。
定期检查与维修Leabharlann 对路基、路面进行定期检 1
测,评估其状况,确定维 修方案。
4
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如 压实、换填等,提高其承 载能力。
2 对损坏的路面结构层进行
修复,如沥青混凝土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等。
3 修复损坏的路缘石、排水
沟等附属设施,保持其完 好有效。
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在遭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时, 及时疏通积水,修复受损的路基、 路面和附属设施。
材料储存
合理安排材料的储存和运输,避免材料损坏或变 质。
Part
04
路基路面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与保养
清理路面积水、落叶、杂物,保 持路面整洁。
巡查路基、路面是否有裂缝、沉 陷等病害,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
检查路缘石、排水沟等设施是否 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用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2、半刚性基层:主要使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做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3、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走向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强背的抗力称为被动如压力。
5、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6、车辙: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7、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8、当量轴次: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9、当量土柱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相等压力等效替代车辆设计荷载的土层厚度。
10、当量高度: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
表示。
11、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12、陡坡路堤:修筑于地面横坡度大于1:2.0的陡峻山坡上的路堤。
13、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4、堤岸防护:针对沿河滨海,河滩路堤挤水泽路堤而采取的防止水流破坏和加固堤岸的防护措施。
15、第二破裂面:当挡土墙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的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16、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17、翻浆:春融时,路基上层的土首先化冻,应水分过多而变得极为湿软,在行车作用下泥浆就沿路面裂缝冒出,形成翻浆。
18、高路堤:填土高度高于18m的土质路堤和大于20m的石质路堤。
19、刚性基层: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筑基层混凝土板而形成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20、刚性路面:主要只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21、工程地质法:对照当地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而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天然山坡和人工边坡的情况,据以推断路基的设计断面是否稳定。
22、公路自然区划:将自然条件大致相近并且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考者划分为同一区划。
23、工程地质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不同的土质类别及其所处状态下的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实际工程边坡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值作为设计值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24、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25、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26、化学加固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加固目的。
27、换填土层法: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的湿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砂,碎石,灰土或素土等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的材料,并予以压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28、交通量: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29、极限平衡法:近似把岩土看作本身无变形的钢塑性材料,计算岩土体在破坏面上达到极限平衡时的安全系数,以判断其稳定程度。
30、加州承载比CBR:用以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与高质量标准碎石的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能力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31、劲度: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随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而变化,将沥青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劲度。
32、截水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尽量与大多数水流方向垂直,用以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
33、抗前强度:指材料受剪切时的极限或最大应力。
34、路堤:全部用岩土填筑的路基。
35、路堑:全部在天然路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36、路肩:道路行车道两侧,承受车辆偶然停留作用,并对路面结构起侧向支承作用。
37、路基: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38、路面:一种由多层次结构层组成的复合结构物,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39、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40、路基设计标高:路基标高通常以路基边缘为准,即路基边缘标高。
41、路面回弹弯沉:是指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属相弹性变形。
42、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道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完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温度为20℃、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43、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标高与路面标高之差。
44、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45、路基临界高度:路基临界高度是指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46、路基边坡坡度:边坡坡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
通常高度取值为H=1,边坡坡率表达为1:n(路堑)或1:m(路堤)。
47、临界高度:指土基在不理季节,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48、临界荷位: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选取使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损伤的一个荷载位置作为应力计算的荷载位置,称为临界荷位,现行设计方法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49、路基稳定性:指路基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
50、路拱:为保证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除,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湿和渗透,路面表面应做成两边低、中间高的路拱。
50、路拱: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减弱路面的结构强度,路面表面应做成直线型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51、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在给定温度和加荷时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
52、沥青混合料:由集料和填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混合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总称。
5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天然砂或破碎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在拌和机中热拌所得的混合料。
54、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抵抗车辆反复作用,不会产生显著永久变形,保证沥青路面平整的特性。
55、沥青路面:用沥青材料做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
56、沥青路面垫层:位于基层以下主要用于路基状况不良路段确保路面结构不受路基中滞留自由水浸蚀以及冻融危害的沥青路面结构层。
57、累计当量轴次:基于现有交通量,轴载组成以及增长规律的调查和估计,将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轴载与通行次数按照等效原则换算为当量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58、力学—经验法:利用力学原理分析路面结构在荷载和环境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量(应力,应变,位移),建立力学响应量与路面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路面设计按使用要求,运用关系模型完成结构设计。
59、力学法(数解):假定几个不同的滑动面,按力学平衡性原理对每个滑动面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从中找出极限滑动面,按此极限滑动面的稳定程度来判断边坡稳定性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60、力学法(表解):在计算机和图解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成待查的参考数据表格,用查找参考数据表的方法来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61、MINER定律: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疲劳损坏具有线性可叠加性质,据此计算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的综合疲劳损伤。
62、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定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组成的一种组合挡土结构。
63、耐久性:指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环境不利因素的能力及承受行车荷载反复作用的能力,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抗疲劳性等方面。
64、疲劳强度:出现疲劳破坏的重复应力值。
65、疲劳:对于弹性状态的路面材料承受重复应力作用时,可能在低于静载一次作用下的极限应力值时出现破坏,这种材料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疲劳。
66、疲劳开裂:指路面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路表无显著永久变形而出现的裂缝。
67、疲劳破坏:路面材料在低于极限抗拉强度下经受重复拉应力或拉应变而最终导致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68、疲劳破坏:由于材料微结构的局部不均匀,诱发应力集中出现微损伤,在应力重复作用之下微量损伤逐步累积扩大,终于导致结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69、疲劳极限:有些材料在应力重复作用一定次数后,疲劳强度不再下降,趋于稳定值,此稳定值称为疲劳极限。
70、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指除接缝处和一些局部范围(如角隅和边缘)外板内不配置钢筋的水泥混凝土面层。
71、排水固结法:利用地基排水固结规律,采用各种排水技术措施处理饱和软弱土的一种方法。
72、排水沟:主要用于排除来自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并将其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73、平均稠度:用以判别路基干湿类型的路槽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80cm)各分层土样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74、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
75、强度:指材料达到极限状态或出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76、浸水路堤: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沿河路堤,河滩路堤等均称浸水路堤。
浸水路堤:建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路堤。
77、强夯法:利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路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78、柔性基层:主要采用沥青处置的级配碎石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石修筑的基层结构。
79、柔性路面: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种沥青面层,碎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80、双圆荷载图示: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两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
相应车轮荷载计算图示为双圆荷载图示。
81、石灰稳定土:在粉碎的或远离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参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合,压实机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