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合集下载

毛概八至十二章重点

毛概八至十二章重点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 P145不完全内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依据,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在经济调节中都有各自的优势,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们可以和各种社会制度结合起来,并且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地位: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确立依据和坚持的“两个毫不动摇”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依据:1)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的主要物质条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为前提的2)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坚持(两条原则):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3、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机遇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机遇:经济增长虽然放慢,但经济规模决定的事急增量依然可观,大消费、大市场的“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显现。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主要是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基
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等问题。

以下是本人对该章节的重点总结: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对外来压迫和民族剥削,解决土地问题和建立民主
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阶段,决定中国命运的基本变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独立和发展,打破了旧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革命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革命。

2.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即土地改革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计划经济为主导。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1.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以发展生产、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现代化。

2.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强调生产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以人为本,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

3.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主创新,不搞封闭和依赖。

4.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统一规划,区别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实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L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两大理论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六: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毛概重点8—13章

毛概重点8—13章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当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注意区别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5、考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6、为什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

B: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C:外资企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与社会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由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注意:按劳分配实行的前提是公有制经济环境下!8、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2)按资本要素分配(3)按管理和知识产权要素分配。

9、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1)正确认识“先富”、“后富”的关系(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0、创新型国家:科技史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11、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P20712、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3、为什么要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1)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2)我国目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精选可编辑ppt
15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
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精选可编辑ppt
16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 资产中有量的优势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 资产中有质的优势
精选可编辑ppt
17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p.151)
精选可编辑ppt
41
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p16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
觉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精选可编辑ppt
42
切愿望;
➢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远远不相适应。
精选可编辑ppt
36
(三)从历史视角看: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
盛。
➢丘吉尔说: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
个莎士比亚 。
精选可编辑ppt
37
(四)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看:
党中央三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工作 :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
精选可编辑ppt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p.145)
1、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 志的传统观念,把它们看作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精选可编辑ppt
3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有自己的 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计划经济
特点——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 长处——能迅速集中、调动资源;

毛概第8到12章考试重点(本人整理知识压缩版)

毛概第8到12章考试重点(本人整理知识压缩版)

毛概第8到12章考试重点(14、15无重点)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一,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第二,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3.为什么要提高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 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4.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积极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要素。

4.怎么去创新?①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②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毛概”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知识要点(1)

“毛概”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知识要点(1)

“毛中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知识要点说明:《知识要点》供同学们复习时梳理知识线索使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考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第八章第一节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理解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4.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及确立依据5.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6.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7.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原因8.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必要性9.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10.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11.经济新常态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第八章第二节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4.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5.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第八章第三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5.文化强国的内涵及建设途径第八章第四节1.和谐社会的内涵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3.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思路第八章第五节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内容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途径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举措第九章1.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重要主张第十章1.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2.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3.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7.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第十一章1.为什么说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新时期爱国统一展现的实质、内容和基本任务第十二章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4.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5.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6.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系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要性8.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9.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作者:————————————————————————————————日期:209~10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来源:王浩祯的日志为了让大家省去繁杂的整理工作,我用三天时间,把上周五毛概课所划重点一一总结如下,希望同学们分享给其他同学。

如有缺漏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指出,我会及时反馈。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毛概复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了解)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

2、1979年,邓小平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4、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1992年5月29日,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6、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其中第八章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规律的章节。

本文将对毛概第八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八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等。

毛概第八章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同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矛盾。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基础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应当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为经济基础的发展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也是毛概第八章的重点内容。

阶级斗争是哲学的基础,生产斗争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必须积极开展阶级斗争,同时推动生产斗争的不断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毛概第八章所强调的重点。

社会主义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而社会主义建设则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是一篇系统总结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内容的重要章节。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读者对毛泽东思想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第2篇示例:毛概第八章是一本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学科书籍,其内容主要涉及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

毛概思想第8章知识点总结

毛概思想第8章知识点总结

毛概思想第8章知识点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第8章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原则,具体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8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条件下,农民是革命的领导力量,而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则是主要的反动力量。

因此,农民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通过农村武装斗争,形成农村根据地,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二、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化毛泽东强调土地革命是农民革命的基础,必须实现土地制度的彻底革命。

他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鼓励广大农民起来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

接着,毛泽东提出实行农村合作化,将小农经济逐步发展成集体经济,并通过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毛泽东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他提出了“四大现代化”的目标,即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通过统一计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力量,加快经济建设的进程。

四、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建设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要批判传统的封建文化,倡导民族自尊、民族自信的精神,提倡大众化的教育,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五、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理论,指出人民是战争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他强调要善于运用经验主义和理论的结合,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打破敌人“进攻只能阵地战”的思想,实行积极进攻。

毛概每章重点

毛概每章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时代: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第一次提出基本内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背景:第一、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深入的哲学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髓:实事求是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二、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三、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的看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又斗争又联合,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统一战线的形成:党的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思想。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经济命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过渡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

毛概课后题答案8-12章简版

毛概课后题答案8-12章简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大建设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理论意义:如同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意义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论不断升华的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重点归纳思维导图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重点归纳思维导图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重点归纳思维导图一、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理论1.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对象–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革命的动力和任务–动力: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推翻封建主义压迫、推翻官僚资本主义压迫3.革命的两个阶段和两个任务–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4.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人民统一战线–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人民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革命联合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阶级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社会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3.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革命的战略:两个阶段的革命–革命的策略:武装夺取政权4.革命的领导核心和动员群众–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工农联盟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革命力量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1.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任务–形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任务:完成全国工业化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阶级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社会基础: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3.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建设–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战略–革命任务:消灭剥削、消灭资产阶级法权–革命战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战线为基础四、知识点重点总结毛概第八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的两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别对应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通过人民统一战线来实现革命的胜利。

毛概(8-15章)主要考试内容归纳

毛概(8-15章)主要考试内容归纳

---------------------------------------------------------------最新资料推荐------------------------------------------------------ 毛概(8-15章)主要考试内容归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在企业劳动者的地位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作为企业的主人,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劳1 / 24动者,他们必然要行使管理企业,当家作主的权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P185)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依据是:(P187)答: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013版毛概8-12章重点归纳整理

2013版毛概8-12章重点归纳整理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设计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5、单选:(1)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3)2007年,十七大提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4)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标志着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辨析:(1)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

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特点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指向的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继承性与创新性结合:科学发展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在创新中发展。

•问题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全面思考: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统筹,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全面进步和全面协调相统一。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全面协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福祉。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践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要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毛概重点(八—十二章)

毛概重点(八—十二章)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答: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真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答: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5、改善党的领导应该怎么做?答: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性质。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6、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7、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答: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十四章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毛概8-12

毛概8-12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2.社会主义初级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对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认识。

;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答: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8-14章)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8-14章)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性:1.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4.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作者:————————————————————————————————日期:209~10学年度大三第一学期毛概考试重点(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来源:王浩祯的日志为了让大家省去繁杂的整理工作,我用三天时间,把上周五毛概课所划重点一一总结如下,希望同学们分享给其他同学。

如有缺漏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指出,我会及时反馈。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毛概复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了解)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

2、1979年,邓小平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4、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1992年5月29日,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6、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特殊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制度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党的十二大,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3、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4、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原因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神七),自然垄断的行业(金融),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天然气),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6、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我们过去总以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7、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

(作用P168)(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了解)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3、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社会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另一类是人的劳动。

2、按生产要素分配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看)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放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了解)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提出)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4、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是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五、统筹区域发展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如何理解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人民民主专政1、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3、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