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腋静脉穿刺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Nichalls RWD.A new percutaneous infraclaricular approach to the axillary vein[J]. Anesthesia,1987,42(2):151.
胸锁乳突肌 颈内静脉
喙突 胸小肌 锁骨下静脉 静脉穿刺针 腋静脉 腋动脉
Nichalls穿刺法 穿刺法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
张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简介
腋静脉的解剖 腋静脉穿刺历史与现状 腋静脉穿刺方法 问题与展望
解剖图
腋静脉是锁骨下静脉向 外的延续, 外的延续,在锁骨内侧 称为锁骨下静脉, 称为锁骨下静脉,出锁 骨称为腋静脉
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 腋静脉的分段(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1-2
第一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 第一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内、外侧分别为正中 神经内、外侧根,前方为胸肌筋膜深层, 神经内、外侧根,前方为胸肌筋膜深层,后方为腋动脉 长39.3±3.2mm,外径7.8±1.6mm ± ,外径 ± 第二段:胸小肌上、下缘之间,内侧为第二肋及其肋间隙, 第二段:胸小肌上、下缘之间,内侧为第二肋及其肋间隙, 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前方为胸小肌, 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前方为胸小肌,后方为臂丛内侧束 长31.9±2.9mm,外径 ±2.5mm ± ,外径9.5± 第三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缘,内侧为第一肋间隙, 第三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缘,内侧为第一肋间隙, 外侧为腋动脉,前方为锁胸筋膜,后方为第一肋间隙外侧部, 外侧为腋动脉,前方为锁胸筋膜,后方为第一肋间隙外侧部, 腋动脉和腋静脉在第三段被前斜角肌隔开 长19.5±4.2mm,外径 ± ,外径12.5±2.7mm ±
1995年 1995年Varnagy
1995年 1995年Fyke
)
1996年 1996年Gayle
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技术( 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技术(
)
视差导航下腋静脉穿刺技术(2007年 视差导航下腋静脉穿刺技术(2007年LAU.EW)
腋静脉穿刺方法中的问题
腋静脉盲穿的体表定位方法复杂,不易掌握。 腋静脉盲穿的体表定位方法复杂,不易掌握。 常用于协助腋静脉穿刺的手段有: 线 常用于协助腋静脉穿刺的手段有:x线、静脉 造影、分离腋静脉、 造影、分离腋静脉、Doppler血流探测仪及腋 血流探测仪及腋 静脉超声,不能适应床边临时起搏。 静脉超声,不能适应床边临时起搏。 腋静脉穿刺无明确的体表标志可依赖。 腋静脉穿刺无明确的体表标志可依赖。
10.Byrd CL.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extrathoracic introducer insertion technique[J].PACE,1993.16:1 781
Byrd穿刺法 Byrd穿刺法
90°
Belott盲穿法 Belott盲穿法
1999年 提出了改良腋静脉盲穿法, 如下: 1999 年 Belott 14 提出了改良腋静脉盲穿法 , 如下 : 该技术选胸三角沟和喙突作为基本体表标志。 该技术选胸三角沟和喙突作为基本体表标志。在喙 突水平垂直于胸三角沟做一约2cm的切口,在胸三角 突水平垂直于胸三角沟做一约2cm的切口, 2cm的切口 沟内侧1 2cm处进针穿刺,如未能进入静脉, 沟内侧1-2cm处进针穿刺,如未能进入静脉,则在透 处进针穿刺 视下找到第一肋,针头指向第一肋, 视下找到第一肋,针头指向第一肋,由内向外不断 进针直至进入静脉。
15.王龙.腋静脉穿刺技术[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OO6,2O(3):271
1.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 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 解剖位置相对固定 2.腋动脉损伤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容易压迫止血 腋动脉损伤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 腋动脉损伤时 3.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 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 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 有肋骨的屏障作用, 有肋骨的屏障作用,穿刺进入胸 腔的可能性低 4.远离胸膜顶,穿刺时比较 远离胸膜顶, 远离胸膜顶 安全, 安全,不易造成气胸 5.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 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 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距离 大,不形成挤压 6.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窦)形成硬折 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 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 7.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误穿动脉几率低 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 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
11. Magney JE,Staplin DH,Flynn DM,et al [J].PACE,1993,16:2 133
Byrd穿刺法 Byrd穿刺法
1993年Byrd10提出在透视下应用18号针指向第一肋 1993年 提出在透视下应用18号针指向第一肋 18 的中部,针垂直于第一肋, 的中部,针垂直于第一肋,向外行直至穿刺到腋静 抽出静脉血可以证实,报道了213 213例应用该方 脉,抽出静脉血可以证实,报道了213例应用该方 法穿刺腋静脉均获成功,且无气胸。 法穿刺腋静脉均获成功,且无气胸。 国内万征等也从1998年开始应用此法。 国内万征等也从1998年开始应用此法。 1998年开始应用此法
腋静脉穿刺历史
1995年Fyke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血流探测 1995年Fyke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血流探测 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 仪进行Doppler 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技术 仪进行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技术12。 1996年Gayle等报道了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 1996年Gayle等报道了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 技术13。 1999年Belott对Byrd和Magney的方法进行改 1999年Belott对Byrd和Magney的方法进行改 良,提出盲穿法14。
7. Nichalls RWD. [J].Anesthesia,1987,42:151 8.Taylor BL,Yellowlees I [J].Anesthesiology,1990,72:75 9. Higano ST,Hayes DL,Spittell PC,et al [J].PACE,1992,15:731 10. Byrd CL.[J].PACE,1993.16:1 781 11. Magney JE,Staplin DH,Flynn DM,et al [J].PACE,1993,16:2 133
Magney定位 Magney定位
1993年Magney等11提出如下: 年 等 提出如下:
①先取两条线:一条是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的连线(A线),一条 先取两条线:一条是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的连线(A线 (A 是胸骨角中心与肩胛骨喙突的连线(B线 是胸骨角中心与肩胛骨喙突的连线(B线);两个点分别是A线的 (B 两个点分别是A 内、中1/3交点(C点)和B线的外中1/3交点(D点); 交点(C点 线的外中1 交点(D点 (C (D ② 取D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C点,与皮肤成30-45°,在X线引 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C 与皮肤成30-45° 30 导下, 导下,在C点处刺入静脉,此点为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移行处, 点处刺入静脉,此点为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移行处, 深度以锁骨和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 深度以锁骨和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
3.杨琳,高英茂译.格氏解剖学[M].第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590
腋静脉第三段与腋动脉及前斜角肌的关系
优点 头静脉
缺点
解剖位置固定,体 变异大,发育细小缺如、 解剖位置固定, 变异大,发育细小缺如、 表标志明确, 走行扭曲或狭窄, 表标志明确,位置 走行扭曲或狭窄,损伤 固定, 出血多, 深、固定,不易脱 大,出血多,难度大4 位 方法简单、操作快、 血胸、 锁骨下静脉 方法简单、操作快、 血胸、气胸5、误入动 成功率高、 挤压综合征” 成功率高、可置入 脉、“挤压综合征”的 多根电极、重复使 风险6、穿刺部位过于 多根电极、 用 靠近胸骨导致起搏电极 操作困难
1.王啸.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8(4):201 2.杨琳,高英茂译.格氏解剖学[M].第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590
第三段
第二段
第一段
腋静脉第三段的优势3
腋静脉走行在胸廓外 位置表浅, 位置表浅,表面只有一层锁胸筋膜 没有神经伴行 在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有前斜角肌将 腋静脉与腋动脉隔开,该肌肉厚1 腋静脉与腋动脉隔开,该肌肉厚1-1.5cm 该段静脉直径粗,外径1.2cm 该段静脉直径粗,外径1.2cm
4.Tse HF.Lau CP,Leung SK.A cephalic vein cutdown and venography technique to facilitate pacemaker and defibrillator lead Implantation [J].PACE.2001.24(4 Pt I):469-473 5.Aggarwal RK,Connelly DT,Ray SG.Early complications of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Nodifference between dual and single chamber systems[J].Br Heart J,1995,73:571. 6.王方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见陈新主编.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97-1616.
腋静脉穿刺历史
1987年Nichalls首先报道 1987年Nichalls首先报道7 1990年Taylor和Yellowlees证实了该经验 1990年Taylor和Yellowlees证实了该经验8 1992年Higano等首次报告了通过静脉造影指导 1992年Higano等首次报告了通过静脉造影指导 进针途径穿刺腋静脉9 1993年Byrd提出在透视下行腋静脉穿刺 1993年Byrd提出在透视下行腋静脉穿刺10;同年 Magney等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 Magney等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11
腋静脉穿刺的优势
腋静脉定位
通过尸解推出腋静脉体表标志为: Niehalls7通过尸解推出腋静脉体表标志为: 腋静脉在锁骨下方和第一肋间隙的出处可以触 向外大约延伸三指到达喙突下方, 及,向外大约延伸三指到达喙突下方,在胸小 肌内侧缘静脉上的皮肤穿刺点, 肌内侧缘静脉上的皮肤穿刺点,沿体表走行方 在第一肋前方穿刺,方向为向后向内, 向,在第一肋前方穿刺,方向为向后向内,操 45° 作时上臂外展 45°。
14. Belott PH.Blind axillary venous access [J].PACE, 1999,22:1085-1089
Belott盲穿法 Belott盲穿法
其他腋静脉穿刺技术
静脉造影指导进针途径( 静脉造影指导进针途径(
1992年 1992年Higano
) )
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 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 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 分离腋静脉技术( 分离腋静脉技术(
12.Fyke FE III[J].PACE,1995,18:1017 13. Gayle DD,Bailey JR,Haistey WK,et al[J].PACE,1996,19:700 14.Belott PH [J].PACE,1999,22:1085-1089
腋静脉穿刺技术现状
植入式起搏器的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 植入式起搏器的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 1987 始使用,但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后, 始使用,但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后,随 着双腔、三腔、ICD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 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 着双腔、三腔、ICD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 由于锁骨下间隙相对狭小,腋静脉穿刺的地 由于锁骨下间隙相对狭小, 位逐渐升高15。
胸锁乳突肌 颈内静脉
喙突 胸小肌 锁骨下静脉 静脉穿刺针 腋静脉 腋动脉
Nichalls穿刺法 穿刺法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
张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简介
腋静脉的解剖 腋静脉穿刺历史与现状 腋静脉穿刺方法 问题与展望
解剖图
腋静脉是锁骨下静脉向 外的延续, 外的延续,在锁骨内侧 称为锁骨下静脉, 称为锁骨下静脉,出锁 骨称为腋静脉
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 腋静脉的分段(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1-2
第一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 第一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内、外侧分别为正中 神经内、外侧根,前方为胸肌筋膜深层, 神经内、外侧根,前方为胸肌筋膜深层,后方为腋动脉 长39.3±3.2mm,外径7.8±1.6mm ± ,外径 ± 第二段:胸小肌上、下缘之间,内侧为第二肋及其肋间隙, 第二段:胸小肌上、下缘之间,内侧为第二肋及其肋间隙, 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前方为胸小肌, 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前方为胸小肌,后方为臂丛内侧束 长31.9±2.9mm,外径 ±2.5mm ± ,外径9.5± 第三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缘,内侧为第一肋间隙, 第三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缘,内侧为第一肋间隙, 外侧为腋动脉,前方为锁胸筋膜,后方为第一肋间隙外侧部, 外侧为腋动脉,前方为锁胸筋膜,后方为第一肋间隙外侧部, 腋动脉和腋静脉在第三段被前斜角肌隔开 长19.5±4.2mm,外径 ± ,外径12.5±2.7mm ±
1995年 1995年Varnagy
1995年 1995年Fyke
)
1996年 1996年Gayle
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技术( 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技术(
)
视差导航下腋静脉穿刺技术(2007年 视差导航下腋静脉穿刺技术(2007年LAU.EW)
腋静脉穿刺方法中的问题
腋静脉盲穿的体表定位方法复杂,不易掌握。 腋静脉盲穿的体表定位方法复杂,不易掌握。 常用于协助腋静脉穿刺的手段有: 线 常用于协助腋静脉穿刺的手段有:x线、静脉 造影、分离腋静脉、 造影、分离腋静脉、Doppler血流探测仪及腋 血流探测仪及腋 静脉超声,不能适应床边临时起搏。 静脉超声,不能适应床边临时起搏。 腋静脉穿刺无明确的体表标志可依赖。 腋静脉穿刺无明确的体表标志可依赖。
10.Byrd CL.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extrathoracic introducer insertion technique[J].PACE,1993.16:1 781
Byrd穿刺法 Byrd穿刺法
90°
Belott盲穿法 Belott盲穿法
1999年 提出了改良腋静脉盲穿法, 如下: 1999 年 Belott 14 提出了改良腋静脉盲穿法 , 如下 : 该技术选胸三角沟和喙突作为基本体表标志。 该技术选胸三角沟和喙突作为基本体表标志。在喙 突水平垂直于胸三角沟做一约2cm的切口,在胸三角 突水平垂直于胸三角沟做一约2cm的切口, 2cm的切口 沟内侧1 2cm处进针穿刺,如未能进入静脉, 沟内侧1-2cm处进针穿刺,如未能进入静脉,则在透 处进针穿刺 视下找到第一肋,针头指向第一肋, 视下找到第一肋,针头指向第一肋,由内向外不断 进针直至进入静脉。
15.王龙.腋静脉穿刺技术[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OO6,2O(3):271
1.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 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 解剖位置相对固定 2.腋动脉损伤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容易压迫止血 腋动脉损伤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 腋动脉损伤时 3.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 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 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 有肋骨的屏障作用, 有肋骨的屏障作用,穿刺进入胸 腔的可能性低 4.远离胸膜顶,穿刺时比较 远离胸膜顶, 远离胸膜顶 安全, 安全,不易造成气胸 5.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 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 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距离 大,不形成挤压 6.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窦)形成硬折 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 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 7.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误穿动脉几率低 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 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
11. Magney JE,Staplin DH,Flynn DM,et al [J].PACE,1993,16:2 133
Byrd穿刺法 Byrd穿刺法
1993年Byrd10提出在透视下应用18号针指向第一肋 1993年 提出在透视下应用18号针指向第一肋 18 的中部,针垂直于第一肋, 的中部,针垂直于第一肋,向外行直至穿刺到腋静 抽出静脉血可以证实,报道了213 213例应用该方 脉,抽出静脉血可以证实,报道了213例应用该方 法穿刺腋静脉均获成功,且无气胸。 法穿刺腋静脉均获成功,且无气胸。 国内万征等也从1998年开始应用此法。 国内万征等也从1998年开始应用此法。 1998年开始应用此法
腋静脉穿刺历史
1995年Fyke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血流探测 1995年Fyke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血流探测 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 仪进行Doppler 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技术 仪进行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技术12。 1996年Gayle等报道了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 1996年Gayle等报道了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 技术13。 1999年Belott对Byrd和Magney的方法进行改 1999年Belott对Byrd和Magney的方法进行改 良,提出盲穿法14。
7. Nichalls RWD. [J].Anesthesia,1987,42:151 8.Taylor BL,Yellowlees I [J].Anesthesiology,1990,72:75 9. Higano ST,Hayes DL,Spittell PC,et al [J].PACE,1992,15:731 10. Byrd CL.[J].PACE,1993.16:1 781 11. Magney JE,Staplin DH,Flynn DM,et al [J].PACE,1993,16:2 133
Magney定位 Magney定位
1993年Magney等11提出如下: 年 等 提出如下:
①先取两条线:一条是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的连线(A线),一条 先取两条线:一条是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的连线(A线 (A 是胸骨角中心与肩胛骨喙突的连线(B线 是胸骨角中心与肩胛骨喙突的连线(B线);两个点分别是A线的 (B 两个点分别是A 内、中1/3交点(C点)和B线的外中1/3交点(D点); 交点(C点 线的外中1 交点(D点 (C (D ② 取D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C点,与皮肤成30-45°,在X线引 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C 与皮肤成30-45° 30 导下, 导下,在C点处刺入静脉,此点为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移行处, 点处刺入静脉,此点为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移行处, 深度以锁骨和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 深度以锁骨和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
3.杨琳,高英茂译.格氏解剖学[M].第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590
腋静脉第三段与腋动脉及前斜角肌的关系
优点 头静脉
缺点
解剖位置固定,体 变异大,发育细小缺如、 解剖位置固定, 变异大,发育细小缺如、 表标志明确, 走行扭曲或狭窄, 表标志明确,位置 走行扭曲或狭窄,损伤 固定, 出血多, 深、固定,不易脱 大,出血多,难度大4 位 方法简单、操作快、 血胸、 锁骨下静脉 方法简单、操作快、 血胸、气胸5、误入动 成功率高、 挤压综合征” 成功率高、可置入 脉、“挤压综合征”的 多根电极、重复使 风险6、穿刺部位过于 多根电极、 用 靠近胸骨导致起搏电极 操作困难
1.王啸.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8(4):201 2.杨琳,高英茂译.格氏解剖学[M].第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590
第三段
第二段
第一段
腋静脉第三段的优势3
腋静脉走行在胸廓外 位置表浅, 位置表浅,表面只有一层锁胸筋膜 没有神经伴行 在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有前斜角肌将 腋静脉与腋动脉隔开,该肌肉厚1 腋静脉与腋动脉隔开,该肌肉厚1-1.5cm 该段静脉直径粗,外径1.2cm 该段静脉直径粗,外径1.2cm
4.Tse HF.Lau CP,Leung SK.A cephalic vein cutdown and venography technique to facilitate pacemaker and defibrillator lead Implantation [J].PACE.2001.24(4 Pt I):469-473 5.Aggarwal RK,Connelly DT,Ray SG.Early complications of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Nodifference between dual and single chamber systems[J].Br Heart J,1995,73:571. 6.王方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见陈新主编.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97-1616.
腋静脉穿刺历史
1987年Nichalls首先报道 1987年Nichalls首先报道7 1990年Taylor和Yellowlees证实了该经验 1990年Taylor和Yellowlees证实了该经验8 1992年Higano等首次报告了通过静脉造影指导 1992年Higano等首次报告了通过静脉造影指导 进针途径穿刺腋静脉9 1993年Byrd提出在透视下行腋静脉穿刺 1993年Byrd提出在透视下行腋静脉穿刺10;同年 Magney等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 Magney等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11
腋静脉穿刺的优势
腋静脉定位
通过尸解推出腋静脉体表标志为: Niehalls7通过尸解推出腋静脉体表标志为: 腋静脉在锁骨下方和第一肋间隙的出处可以触 向外大约延伸三指到达喙突下方, 及,向外大约延伸三指到达喙突下方,在胸小 肌内侧缘静脉上的皮肤穿刺点, 肌内侧缘静脉上的皮肤穿刺点,沿体表走行方 在第一肋前方穿刺,方向为向后向内, 向,在第一肋前方穿刺,方向为向后向内,操 45° 作时上臂外展 45°。
14. Belott PH.Blind axillary venous access [J].PACE, 1999,22:1085-1089
Belott盲穿法 Belott盲穿法
其他腋静脉穿刺技术
静脉造影指导进针途径( 静脉造影指导进针途径(
1992年 1992年Higano
) )
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 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 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 分离腋静脉技术( 分离腋静脉技术(
12.Fyke FE III[J].PACE,1995,18:1017 13. Gayle DD,Bailey JR,Haistey WK,et al[J].PACE,1996,19:700 14.Belott PH [J].PACE,1999,22:1085-1089
腋静脉穿刺技术现状
植入式起搏器的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 植入式起搏器的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 1987 始使用,但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后, 始使用,但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后,随 着双腔、三腔、ICD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 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 着双腔、三腔、ICD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 由于锁骨下间隙相对狭小,腋静脉穿刺的地 由于锁骨下间隙相对狭小, 位逐渐升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