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
初一生物教案认识生物的自然选择
初一生物教案认识生物的自然选择初一生物教案认识生物的自然选择引言:生物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
而这种多样性常常是通过自然选择的机制来实现的。
本教案将介绍生物的自然选择及其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关键作用。
一、什么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在繁殖和生存方面具有更好的成功率,从而逐渐传递有利的特征给下一代的过程。
二、自然选择的原理1. 遗传变异: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的变异和基因的重组来实现。
2. 适应与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下,个体对于资源的获取和逃避捕食者的能力存在差异。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3. 繁殖与继承:适应环境的个体通常能够繁殖更多的后代,并将其优良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4. 演化与物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不同的物种会逐渐发生演化,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特征。
三、自然选择的作用1. 促进适应性进化:自然选择能够使物种逐渐演化出适应特定环境的特征,从而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2. 保持种群多样性:自然选择可以维持种群内部的基因多样性,避免过度适应或灭绝。
3. 探索新生态位:自然选择使生物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占据新的生态位。
四、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鸟类的嘴型适应性不同种类的鸟类在进食方式上有所区别,嘴型也有明显的差异。
提供不同类型的鸟食,观察不同嘴型的鸟类选择进食的效果。
让学生发现嘴型与进食方式的适应性之间的联系。
案例二:毒素抗性的昆虫某种农业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性,使得原本有效的农药失去了杀虫效果。
通过给学生提供抗性昆虫与普通昆虫的供给,观察不同类型昆虫的生存能力。
让学生理解抗性基因的传递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五、思考问题1. 为什么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2. 自然选择是如何推动物种进化的?3. 你能找到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自然选择的原理吗?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自然选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2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2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进化理论的核心。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知道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以《自然选择》为主题,通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的意义。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教学策略
(一)情境创设
1.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达尔文生平事迹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课堂导入:通过播放达尔文探险历程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选择学说的兴趣。
3.情境模拟:设置“生存大挑战”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生。
2.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共同探究生物进化的证据。
3.成果分享: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达尔文探险历程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选择学说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自然选择》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自然选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五节,主题为"自然选择"。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原理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中的演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然选择对物种适应环境的作用,并能举例说明。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例子中。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对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适应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和引导。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如沙漠中的骆驼、雪地中的北极熊、森林中的树懒等。
同时,老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不同?-这些特征是否与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有关?第二环节:概念讲解老师开始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1. 自然选择的概念: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会在物种中逐渐积累,不利特征则会逐渐减少的进化过程。
2. 自然选择的原理: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特征传给后代。
第三环节:实例解析1. 鸟类的喙形状:老师通过展示不同鸟类的喙形状的图片,解释不同喙形状适应不同食物来源的原理。
-例如,长而尖的喙适合捕食昆虫的鸟类,扁平而宽的喙适合捕食坚果的鸟类。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实物,如鹰嘴豆和蜜蜂的蜜嘴,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形状和功能。
2. 昆虫的颜色:老师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昆虫的图片,解释不同颜色对于逃避捕食者和隐藏的作用。
-例如,绿色的昆虫更容易在绿叶中隐藏,从而减少被捕食的风险。
自然选择教案高中生物
自然选择教案高中生物目标: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掌握自然选择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3. 能够运用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物种适应环境的现象。
教学重点:1. 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2. 理解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1. 讲义和PPT。
2. 实验材料(如图鉴、标本等)。
3. 视频资源(如纪录片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在生物界中有什么作用?第二步:介绍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20分钟)通过讲义和PPT向学生介绍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并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如何影响物种的进化。
第三步:展示案例(20分钟)通过实验材料和视频资源展示一些典型的自然选择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第四步:讨论与分析(2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之间的区别,以及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第五步: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然选择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延伸: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关于自然选择的案例,并进行分享和交流,加深对自然选择的理解。
评价与反馈:自然选择概念培习完毕后,教师可以布置自然选择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自然选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自然选择的原理,提高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自然选择初中生物教案
自然选择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2. 理解自然选择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3. 掌握自然选择的实例和影响。
教学重点:1. 自然选择的定义和原理;2. 自然选择的实例;3. 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性;2. 掌握自然选择实例的解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些生物能在自然环境下生存,而有些生物却无法存活?引出自然选择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自然选择的定义和原理: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进而传递其有利的特征给下一代,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积累的过程。
2. 自然选择的要素:变异、适应性和遗传。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长颈鹿的进化:通过长期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来解析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2. 鹰的飞行:鹰的翼展和飞行能力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四、讨论互动(15分钟)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如鸟类的羽毛、鱼类的鱼鳞等。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选择题: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自然选择是通过人工选择形成的特征;B. 自然选择是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的机制)2. 解答题:结合长颈鹿的例子,说明自然选择的过程和原理。
六、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进化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总结自然选择在不同动物群体中的具体应用;2. 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结合一组动物或植物,设计一个自然选择的实验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 生物优秀教案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一、内容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二、选题意图自然选择学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本微课程力图通过视频、动画等,使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预计时长6分四、设计思路1、介绍达尔文年轻时的经历以及1859年出版的巨著-----《物种起源》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2、介绍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1)、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后代中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
(3)、生物为了生存要进行斗争,斗争有的来自于环境,有的来自于其他生物。
(4)、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设计思路:通过分析归纳归纳自然选择的内容。
3、观看长颈鹿的进化动画并解释(1)、为什么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环境起了什么作用?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观看,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能力。
4、小结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前提;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学说的结果。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设计思路:通过归纳深入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各项内容间的联系。
五、反思1.本着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的原则,充分利用微视频、课件、网络等对知识进行探究、归纳、整理,唤起他们对新内容的思考,及时培养学生超前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2.本节选自生物学的重点内容,较为抽象、微观,集体学习不便于快速理解。
为突破难点,使知识更直观、形象和趣味化,选择了动画、逼真的图片、视频和巧妙的探究实验设计,学生可边看视频边自主实施小实验,有较好的互动性。
自然选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自然选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解释了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和机制。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选择,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1. 引入:向学生介绍自然选择的概念和背景。
可以通过讲述达尔文的研究和观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包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自然选择的现象。
2. 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和观察。
可以设计一个模拟自然选择的实验,比如以不同颜色的豆子为对象,放在不同颜色的地面上,观察哪种颜色的豆子较容易好似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的原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野外环境,比如树叶的颜色、鸟类的喙型等,让他们发现环境对物种适应性的影响。
3. 理论学习:介绍自然选择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包括适应性、遗传变异、生存竞争等。
可以通过投影仪或板书等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物种在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变异情况,加深理解。
4. 群体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和一种虚拟物种。
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模拟物种的进化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变异和竞争来适应环境和生存下去。
最后,组织学生分享和比较各组的结果,让学生发现自然选择对物种的影响。
5. 总结和应用: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总结自然选择的原理和机制,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让学生思考水稻的品种改良、细菌对抗抗生素的适应等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融入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通过介绍雀类的进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鸟嘴的适应性和演化,进一步理解自然选择的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选择的概念,我还将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练习题和实践机会。
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生物学专业的书籍、科普文章和学术研究,让他们深入了解自然选择的理论和应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4《自然选择》 粤教版
(1)工具与材料:回形针、纸片、电吹风
(2)制作模型
①用纸片折叠成各种翅膀,别上回形针,模拟制作普通翅昆虫。
②用纸片折叠成各种昆虫身体,别上回形针,模拟制作无翅昆虫。
(3)实验操作
①将课本堆叠起来,模拟“小岛”
②将这些“昆虫”随机放在“小岛”上
学生猜测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活动1:强风与翅膀
1、介绍马德拉岛基本情况:
马德拉岛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胜地、大西洋中美丽的海岛,常年刮着强风。岛上既不见任何山泉、溪水,地底下也没有暗河潜流,可是岛上逢夜降雨,每天不误,处处可闻流水潺潺。
2、岛上的昆虫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
科学家发现岛上有550多种昆虫,其中有200多种昆虫的翅膀几乎完全退化,不能飞行;而其他昆虫的翅膀却特别发达,与其他方大多是普通翅的昆虫不一样。
2、分析下面的资料,判断随着环境的改变,哪一类桦尺蛾更容易生存下来。
在1850年之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白桦树上的桦尺娥大多是浅色的。在1850年左右,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变成了工业化国家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树干上的苦藓消失了,树干的颜色变成了黑色。
教师点拨:
①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的桦尺蛾体表是以花斑型的为主。这是因为黑色型的桦尺蛾易被捕食者发现,而浅色的花斑型个体不易被发现。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生物能否生存下来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②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③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自然选择教案
北京教科院附中教案首页纸时间:_年_月_日第—周周_ 第_个教案感悟桦尺蛾的进化类群的原因。
演示:1950年桦尺蛾图片师:与前一张图片相比,有什么不同由于当地工业化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杀死了地衣,使树干呈现黑褐色,请同学们推测一下,100年后哪种桦尺蛾将占据主要类型,为什么演示:1950年桦尺蛾图片2师:正如同学们推测的,到1950年深色桦尺蛾已占到80%。
师:如果这时我们要想使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有没有可能,如果有应该怎样做探究实验: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1)提出问题:某些动物的体色为何会与环境的颜色相近(2)作出假设:动物体色与环境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而易存活下来。
(3)制定计划:每5人一组。
组长(1人):组织、监督、铺布、摆豆子。
组员(2人):随机捕食猎物(豆子),每人捕食10次。
计数员(2人):计数、接豆子。
(其中黑、黄两种豆子代表体色不同的某种昆虫,各15粒,共30粒。
条纹布代表这两种昆虫生存的环境)(4)实施计划: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组别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平均幸存数黑豆黄豆(方法与要求:组长将黑豆、黄豆各15粒均匀地平铺在黑白条纹布上,两名组员背对豆子,在转头的瞬间迅速抓取一粒豆子,交于计数员,恢复原位。
继续按上述方法抓取豆子,每人共计10次。
要求不得犹豫不决,不得刻意挑选豆子的颜色。
计数员接豆子,并在实验结束后分别统计黄豆和黑豆存留豆子的数目)(5)实验结果:黄豆存留数少,黑豆存留数多。
(6)得出结论:动物个体的体色与生存环境相似时,不谷易被天敌(捕食者)发现,谷易存活下来。
而体色与环境不同的个体,目标明显,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淘汰。
回到桦尺蛾体色变化的问题上。
白板上切换出两幅图片,一幅为深浅两只桦尺蛾停歇在未污染区灰色树干上;另一幅为深浅两只桦尺蛾停歇在污染区黑色树干上。
让学生回答两种环境中哪种体色的桦尺蛾容易被捕食,并解释原因。
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亲身探究,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也加深了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掌握。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1-2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描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的简单过程⑵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⑶通过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初步描述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自然学说的观点,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过程2.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能力3.情感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学习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三、教学难点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模型探究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认识了生物进化的趋势“化石”,对于学习本节课“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并且本节课利用探究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符合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将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了七、课前预设1.学生搜集关于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的资料2.教师准备探究实验的材料,以及与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八、教学过程四、生物进化的原因过渡繁殖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学说生物的适应性适者生存二、教学反思三、四、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因何而发生?我认为,那么,生活中,若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所谓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关键是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需要如何写。
培根曾经提到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一般来说,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
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剩心跳的声音,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那么,卡耐基曾经提到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
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生物学家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小男孩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小男孩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小男孩充满疑惑地问。
妈妈说:“是上帝!”小男孩又问:“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小男孩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同学们能猜出这个生物学家是谁吗?二、讲授新课1、达尔文简介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科学进化论的奠基人。
1825~1827年在爱丁堡大学学医,1827~1831年在剑桥大学学神学。
1831年12月27日,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5年的环球航行。
2、展示: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贝格尔号”首先沿着南美洲海岸线航行,在巴西和阿根廷,达尔文看到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动物。
在南美洲西海岸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
例如: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特有的,海生鱼类有15种是新种,25种甲壳虫中只有2~3种在其他地区有分布,185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100种是新种。
达尔文还发现,群岛上的鬣蜥和南美洲大陆上的鬣晰在形态特征上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组图片(展示幻灯片鬣蜥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这两种鬣蜥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哪些呢?(学生回答:主要是颜色和爪的大小不同。
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鬣蜥体色为绿色,爪比较小;而生活在群岛上的鬣蜥爪比较大。
小学科学214《自然选择》(教案)
小学科学214《自然选择》(教案)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原理,它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在环境中适应和演化的过程。
在小学科学214的教案中,我们将通过探索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一原理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在观察和推理方面的能力。
【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出发,例如:为什么老鼠和猫的数量很多,而树懒则很少见?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探究】介绍概念: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重要的生物概念,叫做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够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演变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和性状。
观察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我们将观察一些实例并进行分析。
例如,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校园中的鸟类的羽毛颜色各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鸟类羽毛颜色较为鲜艳,而另一些则较为暗淡。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分析推理:同学们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思考和讨论。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中,鸟类的羽毛颜色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似乎较为鲜艳的羽毛更容易被人类注意到,但是在自然界中,这可能对鸟类的生存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羽毛较为暗淡的鸟类数量较多?引导思考: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考,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鸟类羽毛颜色的差异可能与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关。
在某些环境下,较为鲜艳的羽毛可能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从而对鸟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相反,较为暗淡的羽毛则可以更好地进行伪装,有助于鸟类逃避捕食者的注意。
总结规律:通过实例的观察和分析,学生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在不同的环境中,具备适应特征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而不适应特征的生物则更容易被淘汰。
【拓展应用】在引入概念并进行实例分析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应用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一:角色扮演同学们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并设计一个特征,例如:较长的腿、颜色较暗等。
《自然选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自然选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自然选择的观点和原理。
2. 掌握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能够运用自然选择理论诠释生物界的现象。
导学内容:1. 什么是自然选择?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3. 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4. 自然选择在生物界的应用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有什么作用?二、进修(20分钟)1. 什么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过程。
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传递其有利的遗传特征给后代,逐渐使整个种群适应环境的特征得以保存和传承。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界的变化和进化是由于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生存优势,从而逐渐改变了整个种群的特征。
这一理论被称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竞争,使得物种逐渐进化出更适应环境的特征。
4. 自然选择在生物界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生物种群的特征都与适应环境有关,比如长颈鹿的颈部演化、食草动物的牙齿结构等都可以通过自然选择来诠释。
三、讨论(15分钟)1. 请同砚们讨论一下自然选择在以下情况中的应用:细菌对抗抗生素的进化、食草动物的牙齿结构、高海拔植物的适应性等。
2. 请同砚们分享一下自己对自然选择理论的理解和看法。
四、总结(5分钟)自然选择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通过适应环境和生存竞争,使得物种逐渐进化出更适应环境的特征。
理解自然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界的进化和多样性。
五、作业(无时间限制)请同砚们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生物现象,运用自然选择理论进行诠释,并写成一篇短文。
八年级生物下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教案、教学设计
3.实践活动,加深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模拟实验,如观察蝴蝶的变异、模拟生存斗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选择的力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对自然选择学说有更直观的认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选择学说在生物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选择一种生物,分析其适应性特征与自然选择的关系,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报告中包含生物的基本信息、适应性特征、自然选择对该生物进化的影响等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自然选择原理解释生物进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学生对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地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生物学素养。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成长,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自然界的敬畏、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生物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意图: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作业布置时,教师需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和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通过以上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能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梳理知识体系。然后,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选择-粤教粤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自然选择-粤教粤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知识目标
1.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
2.掌握自然选择的过程
3.了解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自然选择的概念
2.自然选择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自然选择的影响
2.让学生理解进化的概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法
2.小组讨论法
3.观察分析法
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20分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植物或动物的特征和它们生存的环境很相似?•为什么会这样?
2.学习自然选择的概念(30分钟)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自然选择,它是什么过程。
•模拟自然选择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
3.学习自然选择的过程(30分钟)
•深入讲解自然选择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
•通过观察分析法,让学生看到和了解自然选择的影响。
4.自主探究(30分钟)
•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想了解的有关自然选择的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在自然界的作用。
5.总结(20分钟)
•学生在小组中总结讨论出的问题,并报告给全班。
•教师在总结中进一步解释并强化整个学习内容,并帮助学生总结自然选择的影响。
教学评价
1.学生对于自然选择的概念理解情况
2.学生对于自然选择过程的理解情况
3.学生成果报告和展示情况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探究生物进化的更多细节和原理。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自然选择的过程。
自然选择教案及练习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1课《自然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然选择”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5课。
生物繁殖的代虽然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能进化和发展。
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现象比比皆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也会有一些困惑,因此,让学生学习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
“自然选择”一课,通过模拟实验、阅读分析资料,让学生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现象,尝试解释自然选择学说。
本课共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1“强风与翅膀”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强风环境对马德拉群岛的昆虫的翅膀出现分化的影响,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初步感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现象。
活动2“大自然的‘选择’”通过阅读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环境的改变,从而引起当地桦尺蛾体色群改变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下,哪一类桦尺蛾更容易生存下来,尝试解释适者生存的现象。
活动3“海龟与‘自然选择’”让学生尝试用海龟从孵化到生存下来的例子解释自然选择学说,强化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的能力,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本课的模拟实验,分析归纳资料的活动。
但是由于自然选择现象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学生无法亲眼看见或亲身体验获得感知,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比较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本课遇到的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尊重客观事实,探索自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现象。
【教学难点】用海龟的例子尝试解释自然选择学说。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回形针、纸片、电吹风、记录单、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初中语文《达尔文自然选择论》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达尔文自然选择论》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论对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 教学内容1. 达尔文自然选择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2.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例证;3. 自然选择的影响和意义;4.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对达尔文自然选择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难点:学生对自然选择的例证的分析和思考。
四.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现象,理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2. 讨论演练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和评价自然选择的例证;3. 案例研究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案例,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的影响和意义;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自然选择相关问题。
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界的例子引起学生对自然选择的好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有些不能?”2. 知识讲解(10分钟):简要介绍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论的背景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案例,分析自然选择的例证,帮助他们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和重要性。
4. 讨论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自然选择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思考扩展(1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展开思考,引导他们对自然选择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6. 总结归纳(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总结,强调自然选择对进化理论的贡献和重要性。
7.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选择的文章,加强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讨论质量、观点逻辑性等;2. 学生的作业表现:文章的思路清晰度、语言表达准确度、文学素养等。
生物的进化与自然选择教学教案
01
02
03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 学研究进展
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与 挑战
保护生物学理论与实践 创新
拓展延伸: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人工智能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 应用前景
利用AI技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
AI辅助解析复杂生物性状演化 规律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保存有利变异, 淘汰不利变异,使生物不断进化。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 生物进化的方向。
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关系
遗传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 础。
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 ,且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 现型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 变,进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引入了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达尔文在阐述自然选择时,主要关注个体水平上的变异和选择。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引入了种群和物种的 概念,将生物进化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评价及争议
01
解释了许多生物现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够解释许多生物现象,如物种多样性 、生物适应性以及生物进化的趋势等。
0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进化论补充和发展
丰富了遗传变异的来源
达尔文认为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但他对遗传变异的来源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 指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阐明了自然选择的机制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概念,但没有详细阐述其机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阐明了自然选择的机制,即适 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从而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 展,如遗传学、生态学、行为学等。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教学设计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如何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体会生物进化理论对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遗传和变异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实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图片,如长颈鹿的长脖子、仙人掌的刺状叶、北极熊厚厚的皮毛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适应性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2、讲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举例说明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如一棵蒲公英可以产生大量的种子,一条鱼可以产下成千上万的卵。
引导学生思考过度繁殖会带来什么后果。
(2)生存斗争解释生存斗争的概念,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通过展示生物之间竞争食物、空间等资源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存斗争的存在。
(3)遗传和变异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强调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通过实例,如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变异的普遍性。
(4)适者生存阐述适者生存的含义,即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结合具体的生物进化案例,如工业黑化现象,说明适者生存的过程。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自然选择中,遗传和变异是如何起作用的?(2)自然选择是如何导致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的?(3)人类活动对自然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生物学家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小男孩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小男孩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小男孩充满疑惑地问。
妈妈说:“是上帝!”小男孩又问:“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小男孩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同学们能猜出这个生物学家是谁吗?二、讲授新课1、达尔文简介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科学进化论的奠基人。
1825~1827年在爱丁堡大学学医,1827~1831年在剑桥大学学神学。
1831年12月27日,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5年的环球航行。
2、展示: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贝格尔号”首先沿着南美洲海岸线航行,在巴西和阿根廷,达尔文看到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动物。
在南美洲西海岸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
例如: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特有的,海生鱼类有15种是新种,25种甲壳虫中只有2~3种在其他地区有分布,185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100种是新种。
达尔文还发现,群岛上的鬣蜥和南美洲大陆上的鬣晰在形态特征上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组图片(展示幻灯片鬣蜥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这两种鬣蜥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哪些呢?(学生回答:主要是颜色和爪的大小不同。
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鬣蜥体色为绿色,爪比较小;而生活在群岛上的鬣蜥爪比较大。
)达尔文还注意到,群岛上栖息着13种地雀,(展示地雀图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这13种地雀的喙形是否一样呢?(学生齐回答:不一样)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13种地雀来源于共同的祖先,但为什么它们的喙形会不一样?(学生回答:地雀是通过喙来啄食的,它们的喙形不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食物不同。
)对,也就是说,每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是和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的。
除此之外,达尔文还发现不同岛屿上龟壳的形态不同.。
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
(展示龟图片)3、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食物也不同。
)达尔文进一步观察发现:存在差异的后代之间食物来源和生活环境不同。
于是达尔文意识到群岛上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环境的影响和大自然的选择。
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不同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个体不同,生物的变化显示出大自然的选择作用。
4、那么达尔文是怎样来论证这一过程的?达尔文在结束了长达5年的环球航行,回到英国后,他继续思索着环球航行和考察的见闻,并试图弄明白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
(展示幻灯片金鱼、宠物狗等图片)像金鱼、宠物狗、不同品种的鸡、菊花、毛质优良的绵羊等。
那么什么叫做人工选择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人工选择就是人们对动植物的培育总是选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品种)好,这位同学答得不错,但还不全面。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叫做人工选择(出示人工选择概念的幻灯片)(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那么达尔文从人工选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对,(展示幻灯片)也就是说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的动植物品种,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应同样能够促进生物进化。
5、大自然是怎样对生物的变化进行选择的呢?达尔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受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为生存而斗争的观点的启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那么,什么叫做自然选择呢?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学生回答:自然选择就是,自然环境对生存在里面的生物进行了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环境的就能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就被淘汰掉。
)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还不全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概念:(出示幻灯片)(全班齐读)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就是自然选择。
在进化论研究的历史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曾经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出示长颈鹿幻灯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能否说出长颈鹿的颈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长?(学生回答:因为长颈的个体容易吃到树上的树叶,获得充足的能量而存活,短颈的个体吃不到树叶而被饿死。
)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
对于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按照自然选择学说是这样解释的:(解说:古代长颈鹿的颈,有的长、有的短,颈的长短可遗传。
长颈者可以吃到树叶,短颈者吃不到树叶。
短颈者因为吃不到树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所以长颈鹿的颈才会这么长。
也就是说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么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通过阅读课本的内容,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回答: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环境等。
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
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
)那么现在我们简单地来概括一下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那现在我们来观察几组图片,看看你是否能辨认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哪个内容。
(展示幻灯片)(全班一起回答)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活动:模拟自然选择(展示幻灯片)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曾有4种“豆豆鸟”,它们长相近似,但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
先前生存的3 各豆豆鸟喙形分别像晾衣夹子、镊子、解剖针。
后来又出现了像汤匙一样的喙形。
今天我们就让同学们来扮演这4种豆豆鸟。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活动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好,那么现在有哪些同学愿意来参与这个活动呢?从这个活动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哪种喙形的豆豆鸟在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这个活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出示幻灯片)请你填空。
(学生回答: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说,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选择是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展示幻灯片桦尺蛾图片)这分别是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和1950年的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的种群特点。
这两张图片中显示了桦尺蛾的种群特点是否一样?(学生回答:不一样,左边图片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了一只黑色蛾,仔细看还能发现有很多跟树皮颜色相似的浅色蛾。
而右边图片能明显看到的是一只白色蛾,仔细地看同样能发现有很多跟树皮颜色相近的深色蛾。
)这位同学观察得很入微,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改变,这里的桦尺蛾的种群特点会发生改变呢?(学生回答:因为桦尺蛾所栖息的树皮颜色发生了变化,树皮由原来的浅色变成了黑褐色。
)回答得很好。
18世纪的曼彻斯特地区山青水秀、绿树成阴。
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
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绝大多数桦尺蛾的颜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
这些深色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类型。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
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
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
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
从桦尺蛾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
由此可见,是什么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呢?(学生回答: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展示幻灯片)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见上图),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学生回答:因为有翅膀的昆虫容易被大风吹走。
)对,由于有翅膀飞行,但翅膀不够强大的个体容易被海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
而残翅或无翅的昆虫不能飞翔,不容易被海风吹到海里,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这个海岛上的无翅昆虫就会变得特别多。
三、小结1、自然选择的概念2、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3、自然选择的特点四、作业课本P19~20 4、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