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势、论战、论性)述评---周年洋

合集下载

因时而评 合时而著——中国时评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因时而评  合时而著——中国时评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评” 兴盛对“ 说 ” 时 的 论 文体 提 出 了 挑 战 。 报 刊 上 , 在 那
狄 楚 青 有 言 : 时评 者 , 时报 》 评 论 也 。 ” 时评 并 非 “ 《 之 但
《 报 》 创 , 非 独 此 一 家 。 据 复 旦 大 学 教 授 李 良荣 考 证 : 时 首 亦 从 历 史 渊 源 上 说 , 评 是 把 《 记 》 每 一 篇 传 记 后 面 的 一 时 史 中 段 评论 即“ 史公 日 ”《 斋志 异》 有 些故事 后 面的一段 太 、聊 中 评 论 即“ 史 氏 日” 独划 出来 。 加 以改造 , 之 独立成 异 单 并 使
有 时 评 或 类 似 时 评 的 专栏 。一 直 到 新 中 国成 立 前 夕 . 少 报 不
纸 还 设 此 专 栏 。 当 中 , 产 阶级 革 命 派 的 报 刊 把 时评 当作 这 资 锐 利 的 匕首 , 敌 人 嘲 讽 笑 骂 , 革 命 满 腔 激 情 。 1 1 年 7 对 对 91
革 的要 求 . 报 竞 起 模 各 仿, 风靡 一 时 。 当 时 无 论 大 报 小 报 , 大 多 数 绝
时报
闻 , 目具 体 , 事 一 议 , 门 见 山 , 则 二 百 来 字 , 则 几 题 一 开 长 短
十 字 。 “ 评 ” 量 且 集 中地 出 现 , 在 1 0 时 大 是 9 4年 上 海 的 《 时
报 》 。 这 份 近代 有 影 响 的 全 国性 日报 , 树 一 帜 地 配 合 新 上 独
闻 , 设 “ 评 ” , 日数 篇 , 小 灵 活 , 骋 自如 。 专 时 栏 每 短 驰
月2 6日, 武汉 《 大江报》 出的时评 《 乱者救 中 国之妙药 刊 大
也 》 是 当 时 影 响 较 大 的作 品 之 一 。 ,

两个口号的论争名词解释

两个口号的论争名词解释

两个口号的论争名词解释1. 什么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口号论争”“两个口号”的论争“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间的论争的简称。

是抗日战争前夕,革命作家内部就如何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的一场论争。

鉴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长征路上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同年8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季米特洛夫和王明都在会上作了报告,要求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法西斯主义。

根据这种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从 1935年冬天开始,在革命文艺界,提出了“国防文学”、“国难文学”、“民族自卫文学”等口号。

1936年春,各左翼文艺团体相继自动解散,“国防文学”口号逐渐为多数人所接受,同时又相应地产生了“国防戏剧”、“国防音乐”、“国防电影”等口号。

这时候,徐行连发两篇文章,不同意“国防文学”口号,认为“国防文学” 的“‘理论家’已经陷在爱国主义的污池里面”(《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文学》)。

6月1日,胡风发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据鲁迅后来讲,这个口号是鲁迅和几个人(包括冯雪峰、茅盾、胡风等)商议之后提出来的。

接着,周扬、鲁迅、茅盾等也陆续发表文章,展开“两个口号” 的激烈论争。

在上海,几乎所有的进步报刊都卷入了,北平以及东京等地的革命作家亦纷纷表态。

10月,鲁迅逝世以后,大规模的论争基本平息。

论争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党的策略的转变,即由国共分裂到争取建立联合战线的转变。

当时上海的革命文艺界因为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不可能及时地全面地领会这个重大决策的变化,各人的理解不同,行动也有差别。

还因为30年代左翼文艺界内部本来就有宗派主义;形势的变化和解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团体引起的隔阂,进一步激化了这种矛盾,扩大了这种分歧。

论争双方在要不要实行策略转变,要不要在全国、在文艺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基本没有分歧。

刘少奇与1936年“两个口号”论争

刘少奇与1936年“两个口号”论争

刘少奇与1936年“两个口号”论争作者:樊宪雷来源:《百年潮》2019年第01期“两个口号”论争,指的是1936年上海左翼文艺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国防文学”是由周扬等人为响应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而提出的文学口号,目的是团结各阶层、各派别的爱国作家致力于抗日救国的文学创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由鲁迅、冯雪峰等人基于无产阶级在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而提出的口号。

应该说,论争双方在文艺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上是没有异议的,分歧在于如何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对此,参与论争的徐懋庸曾回忆过毛泽东1938年的论述,毛泽东讲道:“我认为,首先应当肯定,这次争论的性质,是革命阵营内部的争论,不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争论。

”“这个争论,是在路线政策转变关头发生的。

从内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由于革命阵营内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的不平衡,认识有分歧,就要发生争论,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你们是有错误的,就是对鲁迅不尊重。

鲁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旗手,你们应该尊重他。

”在这场论争中,刘少奇于1936年10月以“莫文华”的笔名在《作家》杂志第2卷第1期上发表的《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一文,受到颇多关注。

全文共2000余字,但观点鲜明,立论周正,富有启迪。

文章开门见山点出主题,“这次论战的最大意义,我想,是在克服宗派主义或关门主义一点上罢”。

接着,刘少奇在文章中回顾了这次论争的发展过程,肯定了鲁迅和茅盾有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都可以用,二者并非对立的观点,接着重点批判文艺界存在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问题,强调“这次的论争的意义决不在争口号,而是在克服文坛上的关门主义与宗派主义”。

文章梳理了文艺界在宗派主义方面的历史根源,指出因为抗战形势的需要,“现在说明和克服关门主义的错误的必要了”。

上世纪80年代关于屈原问题的大论争探究

上世纪80年代关于屈原问题的大论争探究

上世纪80年代关于屈原问题的大论争探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屈原(约前310一约前278)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那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激励着中国儿千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

他的《楚辞》创作,开创了一代文风,成为中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

而自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以来,屈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也已举世所公认。

可是,上世纪下半叶,口本学者竟然提出“屈原否定论”,逼迫中国学者不得不奋起回击,与之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入的大论争。

一“屈原否定论”的前身是“屈原传说论”“屈原否定论”的前身乃是“屈原传说论”,它首先是在上世纪上半叶由少数中国学者始作俑的。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副教授稻烟耕一郎在《屈原否定论系谱》(见载于《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韩基国译)里说: 屈原的实际存在成为争论的问题已经很久。

廖季平的“否定论”(以下把怀疑屈原实际存在的观点称为否定论)经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介绍于世是民国12年(1923),至今已、卜个多世纪了。

……传说的一部分(如投水自沉)的主张和认为屈原作品的一部分系伪造的主张,在此以前,.L已出现;而否定屈原本身的存在,则似乎始于廖季平。

廖季平作学问一生多变,见解离奇,是众人皆知的。

他的大部分著述均收入《六译馆丛书》(民国10年,四川存古书局刊),其中关于《楚辞》的著述有《楚辞讲义》《高唐赋新解》《离骚释例(附楚辞跋)》,唯独不见熟悉的《楚辞新解》这一倡导“否定论”的矢之作。

现在看来,只有以谢无量《楚辞新论》的引文作为根据了。

在早,郭沫若先生也曾在《屈原研究》(文见郭沫若:《历史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106页)中,提到廖平(字季平)对屈原的否定论。

郭沫若写道: 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人,第一个是四川的廖季平,据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上说:“我}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第一个十年“八事”: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从不同角度针砭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阐述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革新的要求,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

“三大主义”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从启蒙角度抨击了旧文学之“阿谀夸张、虚伪迂阔”,认为文学与国民性是互为因果的。

学衡派以1922年1月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文学革命时期的守旧派,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相信靠传统伦理道德来凝聚中国,反感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质,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甲寅派文学革命时期的守旧派,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证白话文不能取代文言文,甚至断定白话文已成强弩之末,遭到新文学阵营一致反对,纷纷从不同角度批驳甲寅。

双簧戏文学革命长岛过程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汇集种种旧文人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刘半农福新辩驳,在《新青年》刊登,扩大文学革命影响。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弃医从文,《新青年》编辑,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彷徨》《呐喊》等,1930年发起成立做脸,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呐喊》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名字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明显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

《狂人日记》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百花短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开端。

《阿Q正传》鲁迅《呐喊》,展现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有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章回体,典型人物阿Q、赵太爷、吴妈、王胡、假洋鬼子……《野草》散文集,以诗的意向呈现作家这时期内心的紧张,与对绝望的反抗。

《朝花夕拾》10篇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作家步入中年后,对自己家乡和早年生活往事与道路的“反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五四时期,由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等12人在北京成立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文学社团,主张“文学为人生”,引领现实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2022考研历史学真题及答案

2022考研历史学真题及答案

2022考研历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答案】A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A.氐B.匈奴C.羌D.鲜卑【答案】D3.以下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A.北魏太武帝B.梁武帝C.唐武宗D.北周武帝【答案】B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A.张衡B.一行C.苏颂D.沈括【答案】C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

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A.成祖B.仁宗C.宣宗D.英宗【答案】D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A.伟烈亚力B.傅兰雅C.合信D.李提摩太【答案】B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

第一任台湾巡抚是A.姚莹B.沈葆桢C.刘铭传D.唐景崧【答案】C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开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A.?村治月刊?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D.中华教育促进社【答案】B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A.北京人遗址的开掘B.敦煌文书的发现C.殷墟的开掘D.半坡遗址的开掘【答案】C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视〞原那么的文献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结合政府?【答案】A11.以下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答案】A12.以下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A.斯多噶学派B.伊壁鸠鲁学派C.犬儒学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答案】D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A.图拉真B.哈德良C.奥列略D.涅尔瓦【答案】B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A.飞行寺B.超岩寺C.那烂陀寺D.大寺【答案】C15.以下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A.窝阔台汗国B.察合台汗国C.伊儿汗国D.钦察汗国【答案】D16.以下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A.麦迪逊B.富兰克林C.杰斐逊D.潘恩【答案】A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B.法国C.荷兰D.英国【答案】D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A.法国和俄国B.俄国和奥地利C.法国和西班牙D.俄国和英国【答案】A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预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A.捷克军团叛乱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答案】C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答案】B二、名词解释:第21-2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

傅衣凌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傅衣凌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青年傅衣凌的求学经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人们为了寻求革命的理论以指导革命的行动,首先在政治界掀起讨论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随着众多学者的参与,论战逐渐深入到中国社会形态历史的发展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社会史论战才得以结束。

1927年3月,16岁的傅衣凌进入福建省第一高级中学(1929年改称福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普通科(即普通高中)文史地系读书。

他与同班同学邓拓等,在大革命的洗礼下,“热情洋溢,追求真理,渴望新知”,开始接触《新青年》《新潮》《晨报副刊》等进步书报以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而“自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到蒋光赤的《短裤党》,也时常讽诵”,养成了“谈古论今,批评时政”的习惯。

1928年,同班同学发起组织“野草社”,“刊出过一期《野草》,自刻自印,做得津津有味。

”a 1929年9月,傅衣凌高中毕业后考入刚刚由“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改建而来的私立福建学院,就读于经济学系。

当时经济学系系主任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法国巴黎大学法科博士刘勉己担任。

傅衣凌在福建学院虽然只读了一学期,但初步学习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西洋经济史等课程,b 兴趣扩大到新兴的各种社会科学。

1930年2月,傅衣凌考入厦门大学。

c 此时厦门大学奉命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组织法》及大学规程,将文科改称为文学院,国学系改称中国文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分为史学系和社会学系。

傅衣凌入学并非有些人所说的“1930年考入厦门大学经作者简介 杨国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红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福建 厦门,361005)。

a 傅家麟:《青年时代的邓拓》,廖沫沙等:《忆邓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0、221页。

b 《私立福建学院二十周年纪念册》之“私立福建学院课程表·经济学系”,1931年,第13-14页。

周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评析

周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评析

周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评析周扬既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又是党在文艺战线上的主要领导人,这双重身份的重叠与糅杂,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史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先驱者和推动者。

周扬从20世纪30年代走上文坛开始,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索,并自觉根据中国革命文学的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木原理进行中国化改造,其中国化探索在其不同的文艺思想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20世纪30、40年代,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探索主要体现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系统化、中国化改造;在20世纪50、60年代,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官方代言人,周扬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全方位的阐释和宣传;新时期开始后,周扬又通过对自己文艺思想的反思继续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探索。

可以说,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探索的轨迹,浓缩了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尤其是他在20世纪30、40年代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引介和中国化改造更是深刻影响了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文艺运动的历史。

总之,在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演变并反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反两方而经验上,周扬是我们绕不开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

一、周扬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引介与阐发周扬一生都致力于苏俄文论的译介,并以苏俄文论为基底建构了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这在学界是不争的事实。

苏联文学、文论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观念,重塑了他的批评语言,改造了他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成为了他从事文学批评的最重要的批评方法。

周扬之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基于当时中国革命文学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求,因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引进之前,曾经名噪一时的无产阶级写实主义显示出明显的弊端:一方而,它没有实现与现实历史的、客观的结合;另一方而,它没有真正触及现实主义的核心,只是将旧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机械结合在一起。

近十年来中国文论现代性讨论综述

近十年来中国文论现代性讨论综述

近十年来中国文论现代性讨论综述
欧阳文风;胡平平
【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理论界讨论得比较激烈的一个话题。

1996年,杨春时、宋剑华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一文,在文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I!生,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只具有近代性,而不具备现代性。

”①由此便引发了一场深入持久的对文论现代性的全面讨论。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欧阳文风;胡平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中国文论现代性转型先天缺陷之反思 [J], 马汉广
2.中国文论话语重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近十年来"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及相关问题讨论述评 [J], 赖大仁
3.在冲突中延续——论中国文论现代性追求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 [J], 任传霞
4.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论话语的现代性追求 [J], 王伟
5.重回现代性的发生期与建设"别现代性"的中国文论 [J], 肖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盘西化”辨

“全盘西化”辨

“全盘西化”辨冯崇义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2005/2“全盘西化”在当代中国是广受诟病的一种思想观念。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和平演变”运动中,“全盘西化”成为一个主要的批判对象,受到中国当局与官方学界的全面批判。

从那之后,“中国不能搞全盘西化”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全盘西化”的实质是什么?反“全盘西化”实际上所反何物?国人其实马马虎虎、不甚了了。

人们已习惯于先入为主地将“全盘西化”作为一顶不受欢迎的帽子来扣人,对“全盘西化”论的精神实质则往往不加思索。

本文为“全盘西化”辨,有多层意思。

去伪存真,辨明“全盘西化”之本意,是最表面的一层;本文着力更多之处,是要辨明近代以来反“全盘西化”,举世滔滔,究竟所反何物?更进一层,“辨”通“辩”,因而本文的最后一层,是为“全盘西化”申辩、正名。

一、“全盘西化”的实质:向现代文明转型中国的“全盘西化”思想滥觞于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针对守旧派的冥顽不灵和洋务运动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当时维新君子们所提出的“一切制度悉从泰西”、“唯泰西是效”等主张,实是“全盘西化”论的最初表述[1]。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先进中国人的主攻方向是要移植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制度文明,从而赶上世界潮流。

与此同时,也有思想先驱如梁启超,大倡“新民说”,提出了在中国实现以独立自由为中心的现代精神文明的任务[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全盘西化”论有了完整的表述与论证,尽管提出这一主张的人们并未使用“全盘西化”这一概念。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导思想是,以已在西方实现的现代文明取代中国过时了的古代文明。

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总司令”陈独秀的话来说:“吾人倘以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不以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

[3]”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心目中,已在西方实现的现代文明的核心便是自由主义理想和科学理性,也就是“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所梦寐以求的Democracy(自由民主制度及其相应的思想观念)和Science(现代科学特别是科学理性)。

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作者:周兴陆来源:《学习与探索》 2019年第8期周兴陆(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082)摘要: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

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疑古”,继而采取“释古”的态度,注重对文学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辨厘析,借鉴欧美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对自身的传统进行新的阐释。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考据型研究遭到批判,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发生变革,转向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为核心的“阐释—评价型”,研究重点不在于文学史的事实本身,而在于抽取文学史的现代价值和当下意义,从新的理论观念和价值标准出发,审理古代文学的历史,注重对古代文学作现代意义的阐释和价值评判。

进入新时期以后,古代文学研究纠正了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僵化庸俗化理解,有意识地恢复过去的优良传统,确立文献考据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响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的需要,探索新的学术方向,逐渐形成了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心灵等多层次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范式,实现了研究范式的第二次转向。

关键词:新中国70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学术范式;中国文学批评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9)08-0163-09作者简介:周兴陆,197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70年里,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全方位地发生了伟大的变革。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参与时代的变革,并且紧随着时代的步伐,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笔者十余年前撰著过《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现撮捏旧篇,重理纲目,对新中国70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作简要的回顾和反思。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

历史历年高考论述评述题1、2010年湖南宁夏新课标卷(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

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

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

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13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2011年新课标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国外左翼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国外左翼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国外左翼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周穗明
【期刊名称】《理论视野》
【年(卷),期】2003(000)002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周穗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4.41
【相关文献】
1.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与社会主义》评介 [J], 林建华
2.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外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与反思 [J], 禚明亮
3.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J], 刘军
4.新冠疫情背景下国外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双重反思 [J], 韩欲立;陈学明
5.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西方左翼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若干理论的评析 [J], 俞可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势、论战、论性)述评---周年洋

(论势、论战、论性)述评---周年洋

曹仁超的投资智慧---曹仁超《论势》《论战》《论性》三书述评周年洋现在国内的投资书满天飞,鱼目混杂,投资者要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书也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判断一本投资书值不值得读,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那就是写书的人的投资业绩,那可以说是一本投资书的试金石。

从这个标准去看,巴菲特、林奇、坦普顿、聂夫等写的书值得一看。

华人中写投资书值得一看的作者,凭我有限的了解,有两个:一个是有日本“股神”之称的邱永汉;一个就是本文要谈的有香港“股神”之称的曹仁超。

不过,曹仁超先生是离我们最近的作者,他和我们同是中国籍,且在投资界和财经媒体界依然活跃。

以我多年阅读他的专栏《投资者日记》和他的几本主要著作看来,那些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财富自由的投资者,很有必要读读曹仁超的书。

曹仁超以贫穷小子起家,以5000港元入市,历经40年股海浮沉,从小兵升为元帅,已经晋升亿万富豪行列,其投资业绩已经证明他的投资哲学、投资策略的成功。

曹仁超写的投资书多来自《投资者日记》的精选,出版的书已经不少,而近期出版的《论势》《论战》《论性》三书是精华之精华,为其一生投资智慧的总结,其中瑰宝多多,有缘者将会从中掘得黄金。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机商杰西·利弗莫尔认为投资的三大难题分别是:时机、资金管理和情绪控制。

曹仁超《论势》《论战》《论性》三本书似乎分别回答了利弗莫尔的这三大难题。

《论势》是投资哲学,讲进出时机,《论战》是投资策略,讲如何管理资金,《论性》则是洞察人性弱点,重在情绪控制。

《论战》是曹氏的投资策略,就像将军在战场上调兵遣将,布防设阵一样,如何进行资金管理,这是好的战略最终能不能赢得胜利的关键。

《论势》其实是纸上谈兵,只有《论战》才是真正上战场实战,是战略的执行。

其经典的几句话是:止蚀不止赚、沟上不沟落(买涨不买跌)、宁买当头起、莫买当头跌。

这几句曹氏名言贯穿于他的整个《投资者日记》中,也是他自己投资操作的经验之谈。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几句话的话,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和人性反着的,如果一般投资者还没有忘记自己做散户(其实是傻瓜)的经历的话,你可能会记得,你总是赚了一点钱的股票赶快落袋为安,而亏损的则紧紧抱住不放,等着回本,往往在开始涨的时候不敢买,等涨到很高了开始下跌时觉得机会来了,买了进去套牢在山顶或者半山腰上。

论道德有效运作范围的变迁

论道德有效运作范围的变迁

作者: 周年洋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天津社会科学
页码: 60-61页
主题词: 有效运作;小团体;市场经济社会;运作范围;维持社会秩序;社会交往;道德感;社团组织;道德规范;社会评价
摘要: 论道德有效运作范围的变迁周年洋市场经济的建立导致了社会道德状况的巨大变化,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如何评价这一事实,理论界却存在着截然对立的意见:肯定者誉之为“道德爬坡”,否定者则毁之为“道德滑坡”。

但无论是毁是誉,却都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前提,那就是...。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周作芳2012-9-13 16:40:11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京)2005年02期作者简介:周作芳(1972-),男,湖南蓝山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2206内容提要:十月革命提出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问题。

从十月革命至今,这一问题就像一把悬挂在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

列宁回应了这一挑战,系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夺取政权、保存政权,在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理论。

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也是当今马克思主义者回答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问题的有力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列宁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马克思从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事实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是英法德美同时发生的革命,之所以把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范围局限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

然而,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机会主义盛行,没有革命形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导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在帝国主义论和对战争与革命的关系的详尽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国首先胜利”论,即一国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取得夺取政权的胜利的理论。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果断提出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战略策略,并做出十月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决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并不属于欧洲发达国家之列,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85%,文盲占总人口的85%,列宁称之为“半野蛮人的国家”。

百年中国言论史的几个时代

百年中国言论史的几个时代

百年中国言论史的几个时代
傅国涌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非常感谢这么多朋友冒着今天的严寒来到了三联书店,无论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朋友们。

我想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我所理解的言论史是什么?第二,我为什么关注百年言论史?第三,在百年言论史上曾经有过的几个时代及其主要特征。

【总页数】14页(P72-85)
【作者】傅国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大时代中的百年设计历史画卷——作为经验史的“中国现代设计文献展”及“20世纪上海百年设计智慧档案”研究 [J], 许平
2.笔底波澜——中国百年言论史的几个阶段 [J], 傅国涌
3.新时代、新征程呼唤中国百年工业文明史的研究——兼论山西百年工业史的研究意义 [J], 渠桂萍
4.中国农民乡土习性改造的百年史经验与新时代使命 [J], 肖凤翔;杨顺光
5.百炼成钢的中国共产党--关于百年党的建设史的几个问题 [J], 欧阳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有封建社会吗?

中国有封建社会吗?

中国有封建社会吗?
周东启
【期刊名称】《求是学刊》
【年(卷),期】1993(000)005
【总页数】4页(P95-98)
【作者】周东启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中国经历了世界上最长的封建社会--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角度看中国封建社会 [J], 刘芳;周玉兵;丁利民
2.论传统文化理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锁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意识形态原因 [J], 郭忠义
3.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宗族组织的法治功能初探——兼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法治" [J], 王胜国
4.一个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封建社会史体系——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述评 [J], 孟祥才
5.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周期──续《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王朝、分裂时期全国农民战争及更替关系浅析》 [J], 陈德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扬,建国,文学,其他论文文档]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

[周扬,建国,文学,其他论文文档]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

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的过程中,除了应当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批评外,还应当注意吸纳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合理因素。

这不仅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而且也包括了“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其中周扬的文学批评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建国前的周扬,以理论家和政策制订人的双重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出现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中。

正如周海波所说:“周扬正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权力话语的主要完成者和主要体现者”,因而“周扬所代表的文学批评就不仅仅是周扬本人的事情,而且也代表了一个时期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学批评。

”[101](P387)因此,无论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还是建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模式,都不能忽略周扬的批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化批评理论的建构(一)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艺术意识形态所具的认识功能,是与艺术真实性分不开的。

真实性,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共同具有的审美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家所特别推崇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个文艺学概念,艺术真实性反映的是创作关系中的客观方面,是用来衡量文艺与生活一致性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斗争中,确立了创作的真实性原则。

他们提倡从生活出发,用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观察方法进行创作,要求作家、艺术家“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103](P673),同时展现出生活在特定的“人类关系”或“现实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的本来面貌,描绘出处在一定条件下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的真实的风范,揭示出历史的具体的人的性格、思想和行为的生活根据。

周扬在进行文学批评时特别强调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

他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的学说以及列宁所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肯定阶级社会中艺术的阶级性、倾向性,肯定了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革命功利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仁超的投资智慧---曹仁超《论势》《论战》《论性》三书述评
周年洋现在国内的投资书满天飞,鱼目混杂,投资者要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书也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判断一本投资书值不值得读,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那就是写书的人的投资业绩,那可以说是一本投资书的试金石。

从这个标准去看,巴菲特、林奇、坦普顿、聂夫等写的书值得一看。

华人中写投资书值得一看的作者,凭我有限的了解,有两个:一个是有日本“股神”之称的邱永汉;一个就是本文要谈的有香港“股神”之称的曹仁超。

不过,曹仁超先生是离我们最近的作者,他和我们同是中国籍,且在投资界和财经媒体界依然活跃。

以我多年阅读他的专栏《投资者日记》和他的几本主要著作看来,那些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财富自由的投资者,很有必要读读曹仁超的书。

曹仁超以贫穷小子起家,以5000港元入市,历经40年股海浮沉,从小兵升为元帅,已经晋升亿万富豪行列,其投资业绩已经证明他的投资哲学、投资策略的成功。

曹仁超写的投资书多来自《投资者日记》的精选,出版的书已经不少,而近期出版的《论势》《论战》《论性》三书是精华之精华,为其一生投资智慧的总结,其中瑰宝多多,有缘者将会从中掘得黄金。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机商杰西·利弗莫尔认为投资的三大难题分别是:时机、资金管理和情绪控制。

曹仁超《论势》《论战》《论性》三本书似乎分别回答了利弗莫尔的这三大难题。

《论势》是投资哲学,讲进出时机,《论战》是投资策略,讲如何管理资金,《论性》则是洞察人性弱点,重在情绪控制。

《论战》是曹氏的投资策略,就像将军在战场上调兵遣将,布防设阵一样,如何进行资金管理,这是好的战略最终能不能赢得胜利的关键。

《论势》其实是纸上谈兵,只有《论战》才是真正上战场实战,是战略的执行。

其经典的几句话是:止蚀不止赚、沟上不沟落(买涨不买跌)、宁买当头起、莫买当头跌。

这几句曹氏名言贯穿于他的整个《投资者日记》中,也是他自己投资操作的经验之谈。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几句话的话,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和人性反着的,如果一般投资者还没有忘记自己做散户(其实是傻瓜)的经历的话,你可能会记得,你总是赚了一点钱的股票赶快落袋为安,而亏损的则紧紧抱住不放,等着回本,往往在开始涨的时候不敢买,等涨到很高了开始下跌时觉得机会来了,买了进去套牢在山顶或者半山腰上。

散户的做法是顺着人性的,但是股市中赚钱的人都是和自己的人性对着干。

止蚀不止赚,这一句话的华尔街版本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往前奔跑(cut loss short,let profits run)。

曹仁超用中文说出来,简短有力,易记难忘,对于股市中那些忘性很大的投资者来说,是一剂良药。

这句话,曹仁超还有具体详细的解释,那就是“任何时刻只要损失10%-15%必须行使止蚀,至于赚钱则如何多也不算多。

”看起来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其实蕴含大智慧。

大多数人都会卖掉盈利的股票,留住亏损的股票,因为盈利的股票不卖掉,股价一旦回落将会损失现有的利润,而亏损的股票总会回到买进的价位,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多数人
选择止赚不止蚀的结果是,盈利的股票只得到蝇头小利,而亏损的股票往往幅度达到40%以上,长期下来的投资业绩就是大幅亏损。

止蚀不止赚的结果是,控制亏损的幅度,比如每次10%,而赚钱的股票则达到30%或40%,一次的盈利就可以覆盖三四次的亏损,长期下来就能获得较大的盈利。

两者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止赚不止蚀的做法会因为亏损过大而侵蚀心灵,多次大幅亏损会挫败投资者信心,而止蚀不止赚则能保持平常心,保持交易所必要的理性。

但是止损似乎是人性遇到的最大挑战,这种做法和人的本性不符。

人类有一种厌恶损失的倾向,较之盈利,人们对损失要更为敏感。

失去100美元对他们造成的伤害需要获得两个100美元才能弥补。

但是另一方面,人类又有一种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资者在卖出价格已跌至自己买入价以下的资产时往往迟疑不决。

人们在已经付出代价的情况下,更可能会冒险。

在损失厌恶和处置效应的左右下,投资者要止蚀不止赚其实是一件心理上很艰难的事情。

在对无数的成功投资者进行研究后发现,是否具备接受亏损的能力是阻碍投资者成功的最大障碍。

止蚀不止赚的做法是理性的,但它要和人性对着干,克服人类的本能,而赚钱的行动恰恰是要克服人的情绪性反应而听从理性的决定。

如果理解了止蚀不止赚,也就理解了买涨不买跌,只有买涨(即已经赚钱的股票)才能继续赚钱,而买跌(已经亏损的股票)的话可能亏得更多,因为判断错误或者所买公司管理层存心欺诈投资者等等,可能导致巨亏,其中原因可能最后会弄明白,但那时亏损已经成定局。

宁买当头起和莫买当头跌是对买涨不买跌一句话的继续说明。

具体来说就是“任何项目上升10%—15%是买入时机,任何项目由高价回落10%-15%是最佳获利回吐时刻。

”对此,作者有过更具体的说明,“只选择股价略破10天移动平均线的股份去买,不买那种在250天、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下的股份,尤其是略为跌穿10天线支持者。

”对于这两句经典对子,是否适合于A股,笔者有幸见到曹先生本人,他当时告知,不能机械应用这个理论,他的经验来自于港股市场,A股波动情况跟港股有很大的差别,具体的止蚀比例需要个人自己去探索。

不过,笔者以为,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值得大陆投资者借鉴的。

在《论战》一书中,讲了很多历史上的军事案例,以战争来看待投资,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兵法,他认为《吴起兵法》好过《孙子兵法》。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曹仁超认为,要每一场都打胜仗,其实没有一个将军可以做到。

而《吴起兵法》的《国图篇》云:“战胜易,守胜难。

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

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

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这可能会让价值投资者想起巴菲特所说的打孔理论(当商学院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可以做一张印有20个孔的卡,每次做一次投资决策时,就在上面打一个孔,
那些打孔较少的人将会富有。

因为,如果你为大的想法而节省的话,你永远不会打光所有20个孔。

)对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关系,曹仁超在书中多处有论述,基本观点是技术分析辅助基本分析,最终走势必臣服于基本分析。

曹仁超自称自己是趋势投资者,但他对基本面的分析也很重视,特别重视对公司的选择。

但是战略战术都正确都有可能败北,原因在于情绪失控,这就需要学习情绪控制,曹仁超在《论性》一书中讲的就是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人生智慧。

归结为两句话就是“性格决定成败”和“奉天”“承运”。

要想投资成功,就要改变自己性格上弱点,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愿通过艰难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弱点,那就等于不想让自己发达。

“只有愿意改变性格者,才能改变生命。

”他引用著名神学家尼布尔的话说:“以平常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物,用勇气去改变自己可改变的一切;以及有智慧知道哪些可改变、哪些不可改变!”愿意通过投资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就会尽力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势,不断地追求投资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在学习和投资操作中,磨砺自己的性格,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在悟道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奉天承运”则代表了作者对待投资、对待人生顺其自然的态度。

他说的“奉天”的意思是“追随大自然、简化自己的生活、时常向上天感恩及祷告、常施恩惠、保持仁慈之心、不自我堕落、保持平常心对待事物。

”“承运”即“顺势而行、不逆天意。

”明了盛衰循环之道,顺应自然四季更替,颇具传统老庄的智慧。

投资本身是一件很难成功的事业,投资之时常常间接伤害别人,如果一辈子通过投资赚了钱,但没有生活,那样就会走向意义上的失败。

利弗莫尔在自杀之前写过一句话:“我的一生是一个失败。

”我称此为“利弗莫尔的诅咒”。

赚钱是一种创造,但通过交易赚钱总会受到主流社会的鄙视,如果性格不是非常坚强,定难在内心里说服自己超然于社会的评价之外。

如果在社会鄙视投机的压力下屈服,又遭遇投资上的失败,那么必然产生人生的整体沮丧和悲观。

曹仁超先生很早就认识到了纯粹赚钱中蕴含的意义风险,他早就领会到“追求财富真正目的是追求快乐。

拥有健康的身体、可爱的伴侣、乖巧的子女,爱你的邻居,宽恕所有得罪你的人,甚至欣赏人生中的苦难不公,以及过程中的颠簸,便可构成快乐人生。

”近年开始以自己的稿费和组织“曹仁超读者之友”向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捐献资金,开始自己的慈善事业。

曹仁超先生集投资家、作家和慈善家三位一体,融合了财富、创造和善良三大美德,这应该是所有投资者能够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既有财富上的丰盛,又有创造上的愉悦,更有回馈社会的贡献。

一个投资者要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曹仁超先生无疑是一个榜样!
2009-4-24晚到2009-4-25凌晨于通州大运河畔
2009-4-25改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