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道路项目施工工艺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它具有平整、耐久、便于维护等优点,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材料要求1.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2. 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的细砂;3. 石子: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的石子;4.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848-2017;5. 外加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17的外加剂。
三、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1)基础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平整、坚实。
(2)基础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洒水养护,保持基础湿润。
2. 模板安装(1)模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50176-2012的钢模板或木模板。
(2)模板安装前,应检查模板尺寸和平整度,确保模板安装平整、牢固。
(3)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整,确保模板平整度符合要求。
3. 配合比确定(1)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2)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之间。
(3)配合比调整应在试块试验后进行,确保配合比合理。
4. 搅拌与运输(1)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
(2)混凝土应在拌制后1.5h内运输到施工现场,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5. 浇筑与振捣(1)混凝土应在模板内连续浇筑,每次浇筑宜控制在8-10m3。
(2)混凝土应在浇筑后及时进行振捣,混凝土的振捣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02的要求。
6. 养护(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的快速干燥。
(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湿润。
四、质量控制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进行基础处理前的检查,确保基础平整、坚实。
2.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1.1 现场勘测在施工前,必须对道路进行勘测。
勘测包括道路路面的情况、地形、地貌等。
根据勘测结果,制定施工方案。
1.2 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图纸,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施工图纸包括路面厚度、混凝土强度等。
1.3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要的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
混凝土按照设计配合比和强度等级进行配制。
二、施工步骤2.1 基础处理在施工道路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坚固平稳。
处理包括清理、压实、填土等。
2.2 铺设骨架铺设骨架,包括铺设石灰石、砂石、碎石等。
骨架的厚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2.3 布设钢筋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铺设好的骨架进行钢筋布设。
钢筋的间距、直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浇筑混凝土在铺设好骨架和钢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应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无空鼓、无裂缝。
混凝土浇筑分为初浇和二次浇筑。
2.5 毛面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后,使用毛刷对路面进行毛面处理。
毛面处理可以增加混凝土和基层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路面的抗滑性。
2.6 翻模、伸缩缝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翻模和伸缩缝的处理。
翻模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翻模机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增加路面的平整度。
伸缩缝的处理是为了避免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等原因造成路面开裂。
2.7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进行养护。
养护的时间一般为28天。
养护时,要保持路面湿润,避免日晒雨淋。
三、质量控制3.1 施工质量检查施工中要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检查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路面平整度检测、路面厚度检测等。
3.2 质量管控在施工中,要加强对质量的管控。
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等进行管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安全管理4.1 安全教育在施工中,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施工安全、危险预防等。
4.2 安全防护在施工中,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工人的安全。
安全防护包括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3 安全检查在施工中,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
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混凝土道路平整、美观、无积水、无裂缝。
胀缩缝设置规范,宽度一致且成线,边角无破损。
一、一般规定(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连同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上报文件未获批准以前,不得施工,一经批准应严格按照批准文件进行施工。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在基层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铺筑,同时铺筑前应清理下承层。
(三)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相关规定。
二、材料(一)所使用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二)主干路应采用42.5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支路及次干路的路面,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不应低于32.5级。
(三)水泥储存时间超过三个月或水泥受潮,应重新取样检验,并应按其检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对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四)细集料应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其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应具有良好级配。
(五)粗集料采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并应具有良好级配。
颗粒应多棱角,接近立方体,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9mm。
(六)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
(七)钢筋应顺直、表面洁净,不得有裂纹、断伤和刻痕,表面有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干净。
(八)钢筋应按品种、级别、规格等分别堆放,并应避免油污、锈蚀。
(九)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断口毛茬应磨平。
(十)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与收缩、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软质木材、纤维板、泡沫橡胶板、泡沫树脂板等。
(十一)钢纤维可选用剪切型钢纤维,熔抽型钢纤维和铣削型钢纤维。
钢纤维的横截面可为矩形、月牙形及不规则形等。
钢纤维的外形可为平直形、扭曲形及端钩形等。
混凝土路面的规范施工
混凝土路面的规范施工一、前言混凝土路面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规范施工是确保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施工准备、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路面的规范施工标准。
二、材料选用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
2.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骨料或机制砂,骨料应具有一定的坚硬度和稳定性,不得含有过多的粉状物质。
3.粉煤灰: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粉煤灰掺量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
4.膨胀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膨胀剂,掺量应按照材料性能和地区气候条件确定。
5.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三、施工准备1.检查工作:在施工前应对道路基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基础平整、无明显缺陷,基础强度符合要求。
2.道路标志:在施工前应按照规定对道路进行标志,包括道路中心线、边线、桥梁、隧道等标志。
3.施工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平板振动器等设备,设备应保持良好,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四、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1.摊铺:混凝土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摊铺到道路上,并采用搅拌机、输送泵等设备进行输送。
2.振捣:振捣应在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性质和厚度而定,通常为20-30秒。
3.初养护:振捣完成后,应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或覆盖湿布进行初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湿度而定。
4.割缝:混凝土路面应按照规定进行割缝,割缝距离和深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5.终养护: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终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湿度而定,一般为7-14天。
五、混凝土路面质量验收1.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不得有波浪、垫肩、裂缝等缺陷。
2.混凝土路面强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不得有剥落、开裂等缺陷。
3.混凝土路面割缝应符合规定要求,割缝距离和深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4.混凝土路面养护应符合规定要求,养护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
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规范
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保证混凝土道路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规范混凝土道路工程的施工行为,提高施工水平,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
1.3 施工单位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文件,掌握工程特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技术要求。
2.2 施工前,应完成施工场地、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用气等准备工作。
2.3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2.4 施工前,应检查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三、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3.1 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
3.2 原材料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并经过试验确定。
3.3 混凝土拌合应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4 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拌合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3.5 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泵送方式,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分离、不漏浆、不变质。
四、混凝土浇筑与施工控制4.1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等杂物,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4.2 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确保混凝土密实。
4.4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抹平、压光、切缝等,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美观。
4.5 混凝土养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5.2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5.3 竣工验收应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1]_GD-2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路面因其耐久性、可靠性、平整度等特点,是公路、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确保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路面设计、混凝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路面设计1. 路面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混凝土路面可分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机场道面、港口码头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路面应根据其使用要求进行综合设计,包括路面厚度、抗冻性、耐久性等指标。
2. 路面厚度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车速、荷载和路面类型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路面厚度应在20cm以上,普通公路路面厚度应在18cm以上,城市道路路面厚度应在15cm以上,机场道面路面厚度应在35cm以上。
3. 路面材料混凝土路面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水泥、骨料、矿粉、外加剂等。
在选材时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因素,保证路面质量。
4. 路面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路面基底应平整、坚实,且表面应无松散物质。
(2) 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浇注前试块,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均匀浇注、连续浇注的工艺,保证混凝土质量。
(4)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开裂或表面龟裂。
三、混凝土材料1.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水泥的品种应根据路面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泥在强度、耐久性、早期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2. 骨料混凝土路面的骨料一般采用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其种类、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骨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
3. 矿粉矿粉是一种细粉状物料,可用于混凝土中替代部分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粉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应控制其掺量,避免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4. 外加剂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本项目道路工程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及硬化工程,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水泥混凝土采用商品水泥混凝土,由商混站供应。
具体施工工艺方法如下:(1)基层的准备及放样将基层上的杂物及浮土清除干净,并复核基层标高、坡度及平整度,达到施工规范标准。
然后恢复中线,每10m一桩,放出边桩,再拉出混凝土路面边桩,测量标高,在桩上标出路面设计标线位置。
(2)模板安装根据路面标高线安装混凝土路面边模,模板安装好,再测量模板顶面标高,根据测量标高再调整模板。
调整后,再测量模板顶标高,如不符合要求,再调整,直至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3)拌和料的运输道路工程所需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选定的商品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
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4)混凝土摊铺摊铺时,用人工配合三辊摊铺机摊铺混凝土拌和料。
每次摊铺一个车道宽,在摊铺前,检查模板标高,并使基层顶面保持湿润、清洁,保证混凝土面层与基层的良好结合。
粗平后,用振动梁震捣,然后人工拉毛、压缝。
根据砂浆厚度、气温情况、初凝时间掌握好拉毛、压缝时间。
拉毛要求整齐,不起毛为度,压缝要求整齐,且满足构造缝深度要求。
(5)混凝土养生采用湿润法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
养生在压缝后紧接着进行,用湿草帘或麻袋等覆盖在混凝土板表面,每天洒水喷湿3-5次,保持湿润。
(6)面板切缝在养生期间,混凝土震捣6-8小时左右进行切缝。
切缝的原则为:先横缝,后纵缝;先大块,再小块。
切缝后,立即把湿草帘或麻袋还原,继续进行养生。
(7)模板拆除模板在浇筑混凝土20h内拆除。
拆模时,不应损坏混凝土板和模板。
(8)接缝施工1)纵缝。
纵缝为纵向施工缝,其构造形式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平缝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预先在模板上制作拉杆置放孔,并在缝壁一侧涂刷隔离剂,拉杆采用HRB335的直径14的螺纹钢筋,长70cm,间距70cm。
顶面的缝槽用切缝机切成深度为3~4cm的缝槽,并用填料填满。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与质量验收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与质量验收混凝土路面是现代交通建设中常用的道路结构形式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为了确保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维护交通运输的顺畅和安全,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规范要求以及质量验收的相关内容。
一、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要求1. 施工前准备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场地清理,确保基础平整,清除任何垃圾、松散物和污水。
对于存在坑洼、沉降等地方,应进行适当的修复。
此外,还需要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配合比应根据路面的使用条件和交通荷载确定,并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指标。
为了防止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应通过现场试验进行调整。
3. 施工工艺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按照规范要求的工艺进行,包括搅拌、浇筑、均匀压实等。
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浇筑温度等参数也需要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 现场管理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合适的现场管理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材料的储存和保护、施工设备的维护等。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污水对施工造成影响。
二、混凝土路面质量验收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跟踪,包括对混凝土拌和、浇筑、压实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工艺是否正确、施工人员是否操作规范等。
2. 终验收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终验收。
终验收的内容包括路面的几何形状、平整度、厚度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专用仪器和设备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规范要求。
3. 质量评定标准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评定标准可以参考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
常用的评定标准包括路面平整度、厚度偏差、抗滑性能、抗裂性能等,根据不同的评定指标进行评估和判定。
4. 验收合格证书当混凝土路面完成施工并通过终验收后,验收单位将颁发一份验收合格证书,作为合格的证明。
城乡乡村地区公路混凝土路面规划项目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工作1、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和质量检测仪器1)主要机械(压路机、推土机、装载机、洒水车、混合料运输车、搅拌机、振动梁、振捣棒、压纹器等等)的数量、型号、性能及配套施工能力应满足施工的最少配置要求,同时还要求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2)试试验检测设备应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本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源头控制,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报请试验室对原材料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不允许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必须清除出场。
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明显标识,主要包括原材料名称、产地、进场日期、数量、检验是否合格等。
3、堆料场、拌和场1)拌和场的粗、细集料的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处理隔水隔泥,隔仓并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水泥、生石灰、熟石灰分仓堆放,生石灰硝化场达到环保要求。
水泥、石灰、细集料要求有防雨措施。
2)、拌和场要有明确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砂浆、砂灰碎石等混合料配合比牌子,内容包括设计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4、混合料组成设计、配合比承包人必须到试验室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组成设计包括:根据稳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水泥和石灰,确定合格的集料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水泥和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
5、认真检查每块模板高度,高度不够的模板应清除出场。
二、试验检测按规定频率检查原材料(砂石级配、含水量、含泥量、石灰、水泥)、水泥用量、石灰剂量、混合料强度、弯沉、压实度、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等。
三、施工过程控制(一)、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A、试铺试验路段1.下承层的检查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铺筑前,应对土路基(或片石垫层)的表面进行检查。
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1)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一、前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其施工工艺与质量检验验收标准对于保障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进行论述。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1. 原材料准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需要准备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细集料和外加剂等。
这些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路面基底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基底进行处理,包括清理、修复和平整等工作。
保证路面基底的平整度和强度对于后续水泥混凝土施工至关重要。
3. 水泥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水泥、骨料、细集料和外加剂的配合比例。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2)浇筑施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机械浇筑或人工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出现冷接和夹渣等问题。
(3)表面平整处理:浇筑完水泥混凝土后,应及时进行表面平整处理,采用摊铺机、振动棒等工具,确保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4. 养护与硬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养护与硬化处理。
使用喷水降温、覆盖防护层等方式,保持路面湿润并进行持续养护,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1. 原材料检验(1)水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初凝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
(2)骨料:进行颗粒分析、强度检测等,确保骨料的物理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细集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泥量检测等,保证细集料的质量吻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检验(1)基底处理:测量基底平整度,以确保路面基底满足工艺要求。
(2)混凝土浇筑:进行浇筑质量检验,包括坍落度、密实性和均匀性等指标。
(3)表面平整度:通过取样测量,判断路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路面质量验收标准(1)路面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实测和取样检测,确保路面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施工工艺规范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1)、基层验收:基层表面应平整,表面高程、横坡度、宽度、平整度、密实度及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现场监理工程师工序验收的合格签认。
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做全面检查,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
2)、拌合站人员、配套机械设备、材料、原材料试验设备及人员都已齐备。
经试拌、生产的混凝土符合要求。
3)、施工设备:混凝土施工现场配置三辊轴摊铺机、运输设备、测量仪器等。
4)、砂石料准备:砂子要求含泥量不超过3%,细度模数大于2.5,级配良好;石子要求级配良好,针片状含量控制在10%以内,最大粒径控制在30mm以内。
5)、水泥准备:宜用终凝时间不超过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结块水泥严禁使用。
6)、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对所选用的砂石料、水、水泥抽检取样,进行试配,制作试样,根据试件养护7天的抗压强度,得出试配结果,做为控制指标(附后)。
7)、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采用自卸车进行运输,车厢要求平整、光滑、严密、不漏浆,使用前后冲洗干净。
混凝土拌和料在搅拌机出料后,蓬布覆盖并运输过程中防颠簸导致离析,运至现场浇筑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小时,在气温30-35摄氏度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
运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坍落度和均匀性。
车辆倒车及卸料时,设专人进行指挥,分多堆进行卸料,卸料到位后运输车迅速离开现场。
2、支立模板支立模板:模板采用槽钢,槽钢高度与砼高度相同。
每米模板应设置1处支撑固定装置。
横向施工缝端模板应按设计规定的传力杆直径和间距设置传力杆插入孔和定位套管。
两边缘传力杆到自由边距离不宜小于150mm。
每米设置一个垂直固定孔套。
按照事先分好的板块铺设模板,模板安装稳固、直顺、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有底部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
模板应能承受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进行、冲击和震动时不发生移位。
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暗转模板。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标准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类型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标准,对于提高道路建设水平、保障道路使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2.1.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2.2. 制定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2.3. 路面基础处理2.4. 设备及材料准备2.5.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三、施工工艺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3.3. 路面模板安装3.4. 混凝土浇筑3.5. 路面振捣3.6. 路面抹平3.7. 混凝土养护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材料质量控制4.2. 施工质量控制4.3. 混凝土强度检测4.4. 路面平整度检测4.5. 路面耐久性检测五、施工安全要求5.1. 设备安全5.2. 人员安全5.3. 现场安全5.4. 应急措施六、验收标准6.1. 混凝土路面验收6.2. 施工工艺验收6.3. 质量验收6.4. 安全验收七、施工注意事项7.1. 混凝土搅拌时间7.2. 路面模板安装7.3. 混凝土浇筑7.4. 混凝土养护7.5. 现场环境保护八、施工经验总结8.1. 成功经验8.2. 失败经验8.3. 总结与反思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在道路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路面类型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度,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标准,对于提高道路建设水平、保障道路使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2.1.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在施工前,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顺畅。
2.2. 制定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包括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路面振捣、路面抹平、混凝土养护等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2.3. 路面基础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基础进行处理,确保路面基础的坚实和平整,避免路面反弹变形等问题。
混凝土碾压路面施工工艺规范
混凝土碾压路面施工工艺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碾压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工程技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耐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各类路面工程中。
为了保障混凝土碾压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特制定本规范,明确混凝土碾压路面施工的工艺规范。
二、材料要求1、混凝土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材料;2、钢筋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材料,钢筋直径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3、碾压机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碾压机设备,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和稳定性;4、其他材料:包括水泥、石子、沙子、膨胀剂、膨胀剂等,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1、工程准备(1)确定施工区域范围,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度和水平度;(2)进行基础处理,清理基础表面,打磨打磨,确保基础表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3)进行预埋件的安装和固定,确保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进行混凝土坯料的配制和搅拌,确保混凝土坯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流程(1)混凝土坯料的浇筑:在进行浇筑前,应先在基础表面上铺设一层薄沙,以免混凝土与基础表面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不平整和裂缝。
混凝土坯料应从一端开始依次浇筑,浇筑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时应避免混凝土坯料的分层、夹杂和波动现象,坯料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凸起和凹陷。
(2)碾压:在混凝土坯料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碾压,碾压机的轮胎应调整至适当的胎压和轮距,以确保碾压机的施工效率和稳定性。
碾压时,应从路面的中央向两侧进行,碾压的次数和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碾压时应避免碾压机的漏压和压坏现象。
(3)浇筑表层:在进行碾压后,应在混凝土坯料表面再次浇筑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表层后,应立即进行碾压,碾压次数和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碾压时应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夹杂和波动现象。
(4)养护:在进行混凝土碾压路面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道路施工规范
混凝土道路施工规范混凝土道路施工规范是为了确保道路建设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具体内容如下:一、施工前工作1.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确保道路设计尺寸和标高的准确性。
2.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并报监理或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3. 施工前应按要求进行施工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方法1. 混凝土道路施工应分段进行,每段分别浇筑,避免大面积同时浇筑引起温度裂缝。
2. 施工时应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严禁乱堆乱放材料或垃圾。
3. 浇筑混凝土时应均匀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严禁局部不振捣或振捣不足。
4. 边坡、护坡等地形较复杂的区域,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模板或构建支撑结构,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1.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配合比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2.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的制作和养护,试块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浇筑过程中发生分层、脱水等现象。
四、施工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要求,禁止违章操作,确保道路建设质量。
3. 对混凝土各项工作指标进行现场检测和记录,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五、养护和验收1. 混凝土道路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龟裂、开裂等现象的发生。
2. 养护期间,严禁车辆和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施工区域。
3. 养护结束后,应进行道路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车使用。
六、施工安全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施工标识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以上是混凝土道路施工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道路建设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1.1.1混凝土道路的结构及要求要控制施工首先要了解水泥混凝土道路的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构成上一般分为路基、垫层、基层和混凝上面板。
1.1.1.1 路基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路面的基础。
因此,路基的密实、均匀、稳定及排水是路基设计、施工时必须妥善处理和解决的问题。
1.1.1.2 垫层在路基水温状况不良的路段上,路基与基层之间加设垫层,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混凝上板和基层强度稳定性及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和变形。
1.1.1.3 基层在混凝上板下修筑基层,提高基础的综合回弹模量,可以保证混凝上路面整体强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要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断面正确、表面平整。
1.1.1.4 混凝土面板混凝上面板的弯拉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平整、耐磨、抗滑。
表面平整主要是为了行车舒适、耐磨。
抗滑主要是为了防止试车打滑,以便行车安全。
1.1.2道路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道路路基是道路质量的根基,无论是填土路堤,还是挖方路槽,如果路基处理不好,道路的施工质量就根本谈不上,对于这一点往往只是理论上的认识,而实际上往往被忽视。
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需从土方的调配;沟槽回填;土基的密实度、平整度、土基横坡、盲沟及辗压三个方面考虑。
1.1.2.1 土方的调配原则上是在每段路基施工时,尽可能地利用该段挖余土方(包括路基挖方和管网剩余土方),不足部分借土填方,以减少运输费用,节省投资。
路基挖方,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对可利用的土,就近摊铺在路面上,不可利用的土,运至弃土场。
填方路基施工时,填方段以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核子密度仪检测。
路基填筑按每层松散土厚30cm,分层填筑压实,以保证路基压实度。
每层土填筑压实后进行密实度检测,路基压实度要求为:(1)填方段:50厘米以下不少于93%;(2)挖方段:30厘米不少于95%。
每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路基土方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并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和防护措施,保证雨季期间排水畅通,路基稳定,环境不受污染。
1.1.2.2 沟槽回填施工工艺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住往会遇到某些沟槽回填施工,在回填复上中、往往不按要求进行,会给道路质量留下严重的隐患。
如沟槽内水不处理于净就回填土,使槽内回填上方含水量过高,有的将返建的旧油路油块、混凝土及其他大块旧料填入沟槽内、造成大块间的空隙很大;有的虽有沟槽根基土方。
但没有经过压实处理或夯实处理不合格就回填等。
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是:很多道路建成后不久沟槽部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沉陷,出现沟槽两边的纵向裂缝及沟槽部位出现明显的凹槽现象。
要解决这类问题也并不困难。
首先是领导重视,施工人员(从施工人员到班组工人)严格把关,不准带水回填土,沥青块不准填入沟槽内,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撼沙方法处理,另外分层夯实,这一点必须坚持。
不论填干粘土或其他材料,都必须夯实,目前人工夯实已很少采用、而又无其他措施,大多采用将填沟材料填到土基表面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辗压,已是唯—的方案。
这种方法使道路表面密实很好、其实不然,因为既使采用了振动压路机也受到实深度的限制,有的也受宽度的约束、根本振实不了,应对于深沟槽仍采取分层的夯实,最好不要采用木夯。
我们应采用轻巧方便的机械夯实工具。
以解决沟槽填土夯实问题。
1.1.2.3 土基的密实度、平整度、土基横坡、盲沟及辗压近几年在道路施工中,对于土路基的横坡的整理及辗压比较疏忽大意,认为土基何必花那么大精力之规规矩矩地按标高去整平辗压,更不用说整出路拱来,一般都是用挖掘机挖土稍加平整后,或者用推土机推推,辗压—下,就开始铺筑路面底(基层)结构材料.同时对于绝对标高较低的土路基不加修整、只顾抢进度,而不考虑路基的盲沟及其他排水设施。
这样的施工后果是: 路基干整度差,标高不准,不是低便是高,低的地方造成筑路材料浪费;高地方承重层的厚度不够。
而引起承重层强度不足使路面出现龟裂现象。
由于路基横坡不准或平整度差(土基横坡应与路面横坡一致),造成重层(结构层)或面层的厚度下均。
因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限或者达不到设计年限要求,或者由于土路基的横坡未做好,或整平后未当天辗压,有的路段根本未布置盲沟的开设,遇雨天后排水不畅,大量水分被土基吸收,使路基在水中泡汤、面无法辗压、或者成为“弹簧土”、使路基形成同部翻浆现象,严重影响道路路面综合质量。
1.1.3道路垫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垫层是路面结构的底层,起着隔水、防水、传递路面荷栽的作用。
垫层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砂砾垫层和碎石垫层等,碎石垫层按级配不同可分为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垫层。
根据不同公路等级要求选用不同材料及结构类型。
级配碎石可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和垫层,天然砂砾和未筛分碎石垫层一般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和垫层。
在垫层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质量的控制,很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如坑槽、翻浆、弯沉达不到设计要求等,不仅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利影响。
垫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弯沉达不到设计要求、平整度差等。
在道路施工中为了保证路面结构层中的自由水及时排除,并满足防冻的要求,在水温条件不好的地段,需要设置垫层。
对路面垫层的质量,一般要求相同于同类材料的底基层。
只有在路面设计规范中要求路面垫层含泥量小于5%。
一般在具体施工中,参照级配碎(砾)石底基层。
但是,这种垫层对材料及施工的要求与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并不相同,它只是满足规范中对级配碎(砾)石底基层的要求,并不能满足垫层的质量要求。
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垫层几乎没有真正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
为此对路面垫层制定专门的技术要求是必要的。
1.1.3.1 现如今路面垫层存在的缺点由于以上所讲的垫层要求材料粘聚性小,并且缺少用于填充孔隙的细颗粒的特点,因此其在压实后与常见的级配碎(砾)石底基层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 1压实后表现始终处于松散状态,只要行车,平整的表面马上会被破坏。
2 标高难以控制,由于主要是粗骨料、细料相对较少,因此难以用细料找平顶面,影响标高控制精度。
3 压实度难以准确检测,由于结构层处于松散状态,在挖坑过程中不能保证坑壁稳定,无法用灌砂法等办法检测,采用核子宇航局度仪,也只能用表面散射法检测其密实度,而且无法校验。
4 弯觉悟检测因难,砂砾垫层经常担负处理挖方段软弱路槽的作用,路基强度无法检测,就换为检测垫层顶面的弯沉,由于汽车车轮着地面积小,在车轮作用下,表层的部分砂砾可能会发生轻微变位,就会导致弯沉检测结果不准确。
5 其他诸如平整度、厚度、横坡等的指标控制难度也相对较大。
由于以上原因,施工单位在具体实施时一般倾向于选择国颗粒较多、具有一定粘性、易于压实和成型的级配,尽管表面看效果非常好,但却影响了垫层的使用效果。
1.1.3.2 路面垫层质量标准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这里提出以下质量检验标准,能够达到优良水平为标准,以供参考。
1.1.3.2.1材料要求1优先选用优质砂砾或用石料破碎的碎石,但粉尘大的石料不宜采用。
2材料应洁净,采用破碎碎石时,碎石破碎时间不能过长,表面沾有大量石粉的石料不宜于垫层。
3骨料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应满足三级以上石料的标准。
4小于5mm部分应基本没有塑性,建议塑性指数小于2。
其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应尽可能少,最好少于3%,受条件限制进也不宜超过5%,并应具有足够的渗透系数。
5 对级配要求不需要太严,但应保证稳定性要求。
1.1.3.2.2施工工艺要求1天然混合砂砾或未筛分碎石,可直接摊铺碾压,分级准备的材料宜用拌和机拌和均匀后方可摊铺。
2应采用机械摊铺,在摊铺过程中应避免离折,对于局部发生离折的部位,应通过补充拌和保证其均匀性,严重离折的应局部换料。
3摊铺后的垫层应具有合适的路拱和均一致的初始密实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如果是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摊铺,应用推土机充分排压后再整平,方可碾压。
初始压实度不均的后果将是局部压实度不足。
4 应在适当含水量下压实,适当的含水量可以保证压实效果。
5压实合格的标准是自重10~12t的振动压路机在20~22t激振力下进行碾压,表面无明显推移和轮迹。
6在进行下一层施工前,必须封闭交通,缺少粘聚力的垫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表面必然会被破坏,如果长期大量行车,受影响深度将相当大。
在下一层施工时,车辆应尽可能少在垫层上行走。
7表面的破坏不会对其整体强度产生影响,但在下一层施工时必须注意切实压实,使受破坏的表面重新处于稳定状态。
1.1.3.2.3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垫层施工采用人工和机械结合施工、自卸汽车运天然砂砾混合料,装载机粗平,再用人工精平。
2在铺筑垫层前,在放样好的桩位挂线施工,应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
3 摊铺天然砂砾混合料时无明显离析现象,或采用细集料作嵌缝处理。
经过平整和整修后,采用20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度至重型击实最大密度的96%以上。
每段路碾压完后质检员进行检测,并把试验资料交经监理工程师审批。
4凡压路机不能压到处都要采用夯实机进行夯实,直到符合规范要求止。
5 严禁压路机在已经完成的或正在施工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1.1.3.2.4施工中的质量监控在路槽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在现场监理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砂砾垫层的摊铺施工。
其质量监控主要包括:1对材料质量的监控,主要检验材料的物化性质、颗粒级配和液塑限指数,只有以上指标均达标才能使用;2施工中主要控制摊铺宽度、厚度、高程、平整度、横坡度,并控制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以便使碾压达到最佳效果,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在摊铺碾压完毕后,工程处进行质量自检并整理有关资料,自检合格后请监理进一步检查并请求进行弯沉测试,在监理认为各方面合格后申请下一工序的施工。
1.1.4道路基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基层的作用是找平,防止上部不均匀沉降;保护基础,充当底模,方便施工放线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混凝土碎石基层得到了很快的推广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抗渗水、抗冲刷、干缩变形小和成型快等优点,也是目前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基层结构形式,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在对水泥剂量、含水量及延迟时间限制上都有严格要求,受拌和机械的限制和人为操作的影响,施工操作中难度较大,所以要确保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不出问题,必须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
1.1.4.1 原材料控制严把原材料的进场,首先材料进场前要对料场进行平整和硬化,进场的砂、石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同规格的材料要分格堆放,界限分明,对超粒径、山皮水锈、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等明显超规范的砂、石料一律不准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