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5动物传染病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传染病学基础知识
一、相关概念
1、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
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过程,称为传染。
感染:感染是传染的第一步,即病原微生物侵入易感动物。感染的类型:A、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动
物表现出该病特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某病的特征性症状的称为典型感染,反之称为非典型感染。机体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呈隐蔽经过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动物体内的病理变化,依病原体种类和机体状态而不同,有些被感染动物虽然外表看不到症状,但体内可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而另一些隐性感染动物既无临床症状又无病理变化,一般只能通过微生物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开始症状较轻,特征性症状未出现就恢复的感染过程称为消散型感染(或称一过型)。开始症状较重,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康复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型感染。感染临诊表现比较轻缓的称为温和型感染。B、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C、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D、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E、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继发感染和协同感染。F、良性感染和
恶性感染。G、持续性感染与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在入
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
衡时,感染动物可在一定时期内带毒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
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仅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相关症状的一种感染状态。持续性感染包括潜伏性感染、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等。疱疹病毒、披膜病毒、副粘病毒、反转录病毒和朊病毒等科属的成员常能导致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经过最终以死亡转归的感染过程。慢病毒感染时,被感染动物的病情发展缓慢,但不断恶化且最后以死亡而告终。朊病毒和慢病毒引起的感染多属此类。常见的慢病毒感染性传染病有牛海绵状脑病、绵羊痒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和克雅病等。
2、传染病:凡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
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传染病、隐性传染和抗传染免疫虽然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并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传染和抗传染免疫是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斗争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了解传染和免疫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其转化的条件,对于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3、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
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等。
二、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有五点:
1、传染病是由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
有其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如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没有猪瘟病毒就不会发生猪瘟。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抵抗力是一对矛盾。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弱时,动物体在临床上就出现了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为显性传染;相反,动物就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为隐性传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者或带毒者。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中,不一定会发病。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动物体内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者消灭,从而不会出现可见的病理瓜和临床症状,这种状态为抗传染免疫。动物对某一种病原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这种动物叫做易感动物。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
生物,侵入另一易感动物,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条件适宜,在一定期间内,某地区易感动物群可能被感染,形成流行。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传染发展过程中,由
于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作用,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利用这种特异性抗体,我们可以用血清学的方法监测疾病,准确性很高。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动物耐过传染病后,能产
生特异性免疫,使动物机体在一定时期或终生不再感染该种传染病。
5、具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如温和型瘟猪表现高热稽留、皮肤点状出血等、急性猪丹毒表现皮肤疹块状出血、口蹄疫表现鼻盘、四肢蹄部的水泡,溃烂、跛脚等。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和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
1、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起,直到疾病的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潜伏期,就是同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化。如:猪瘟为3-20天,多数为1周左右,口蹄疫为2-4天,最短为24小时内。
2、前驱期:是疾病的症兆阶段。其特点是临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表现为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能常只有数小时到1-2天。
3、明显期(发病期):前驱期后,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4、转归期:病原体和动物体这到一对矛盾,在传染过程中,依据一定条件,而发生转化。如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而相对地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治疗不适当,常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增强,加强饲养管理和科学治疗,则机体便逐
步恢复健康,但在病后一定时间内还有带菌排菌现象存在,但最后病原体可被消灭清除。
四、动物传染病的分类
1、按病原体的种类分类: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立克氏体病和霉菌病等。其中除病毒病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称为细菌性传染病。
2、按动物的种类分类:可分为猪传染病、鸡传染病、鸭传染病、鹅传染病、牛传染病、羊传染病、犬传染病、猫传染病、兔传染病以及人畜共患传染病等。
3、按动物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分类
国内通常根据动物传染病对人和动物的严重程度、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和国家扑灭措施的需要,我国政府将动物传染病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一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
二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三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传染病。
五、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