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知识框架图
公共行政学1第一章《绪论》参考PPT
![公共行政学1第一章《绪论》参考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7766a20b4e767f5acfceea.png)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二、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4)怀特
1926年出版了《行政学导论》
(5)魏洛比
1928年发表了《行政学原理》
(6)费富纳
1946年出版了《行政学》
(7)古立克和厄威克
28
管理七职能论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三、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时间范围 这一时期以艾顿•梅奥(Elton Mayo)1933年
11
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概述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 2.实践性 3.系统性 4.技术性 5.发展性
12
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概述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公共行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
2.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
所有的工商企业组织中都存在六大类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 计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活动又分为计划(Planning)、组织 (organizing)、指挥(commanding)、协调(c oordinating)和控制(controlling)五种。 24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3.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
4.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
13
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概述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一)现代行政现象 1.行政职能扩展。 行政国家(Administrative State) 2.不良行政现象增加。 “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 3.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14
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概述
的社会问题、矛盾冲突甚至对抗对国家控制和管理
行政管理学知识结构树型图
![行政管理学知识结构树型图](https://img.taocdn.com/s3/m/acbc0b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4.png)
第一章绪论知识结构图行政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含义与特点公共行政的特点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公共行政的作用科学管理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绪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公共行政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论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迄今)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公共行政学的含义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结构图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概述行政环境的特点行行政环境的作用政环境一般行政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行政环境与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具体行政环境具体行政环境的概念与内容与公共行政组织文化知识结构图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职能概述政府职能的特点政府职能的类型市场失效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政府失效政政府干预府政府的政治职能职政府的经济职能能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新中国政府机构的沿革我国政府职能要彻底转变政府管理的观念的转变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第四章行政体制知识结构图行政体制的含义行政体制概述行政体制的特点行政体制的作用内阁制行总统制政半总统制中央政府体制体委员会制制部长会议体制国务院体制自治体地方政府(英国)行政体制的类型地方政府体制行政体地方政府(德国)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中国)中央集权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地方分权制行政区划体制的原则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的类型组织组织展组织组织式任行政领导知识结构图人事行政的含义法治化人事行政的特点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人事行政概述德才兼备原则知人善任原则人事行政的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原则依法管理原则人事行政机关的含义人人事行政机关人事行政机关的类型从人事行政到人力资源管理事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人力资源的特点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政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内容国家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的任用任用与更新制度国家公务员的调配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与退休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奖励与升降激励与保障制度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保险与福利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与惩戒知识结构图机关行政的含义机关行政的事务性机关行政的特征机关行政的综合性机关行政的时效性机关行政概述机关行政的基本任务参与政务机关行政的职责处理事务搞好服务机机关行政的作用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管理会议的含义和功能关会议管理会议的种类会议的控制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公文管理公文与档案管理行档案管理行政经费管理机关总务后勤管理政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办公自动化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对机关行政的作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信息时代的机关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公文处理电子邮件信息技术在机关行政中的应用会议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知识结构图行政决策的含义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特点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行政决策概述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行政决策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的作用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机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科学预测原则信息原则关可行性原则行政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公平与民主原则行政决策的法制原则原则与类型实现公共利益原则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行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行政决策的类型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危机决策领导决策系统政行政决策体制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确定决策目标行政决策体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制与程序行政决策程序拟定决策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评估决策行政决策参与知识结构图行政执行的含义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执行概述行政执行的特点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原则与作用行政执行的作用准备阶段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实施阶段行总结阶段行政指挥及其作用行政指挥行政指挥的原则政行政指挥的方式行政控制的概念、作用和类型行政执行的步骤行政控制行政控制的过程和控制重点行政沟通及其作用执行政沟通行政沟通的分类行政沟通的改善行政协调的含义与作用行行政协调行政协调的原则行政协调的类型行政评估的含义行政评估的含义与作用行政评估的作用行政评估的原则行政评估行政评估的原则与方法行政评估的方法行政评估的内容行政评估的内容与程序行政评估的程序知识结构图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特点行政监督的特点行政监督的原则行政监督概述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作用行政监督的作用依监督的主体行政监督的类型依监督的过程一般行政监督的含义行一般行政监督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政行政监察概述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行政监察行政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和领导体制监行政监察对象与管辖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督我国的审计体制审计体制我国审计体制的特点审计监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法制监督的的概念法制监督法制监督的特征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的含义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理论基础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知识结构图公共财政的含义公共财政概述公共财政的职能国家预算与公共预算公共预算与决算概述公共预算的分类公公共预算与决算国家决算的含义与意义公共预算的编制共公共预算与决算的管理公共预算的审批公共预算的执行财公共预算的决算税收的含义政税收税收的特征税收的分类税收的制度财政收支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原则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采购的含义和特点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知识结构图中国古代的“人治”人治、德治与法治德治与道德规范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治的渊源法治行政概述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治行政的特点法律优先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立法的含义法行政立法的含义和原则行政立法的含义行政立法的原则规划治起草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程序审查决定行签署公布备案行政法规政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行政规章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行政复议范围行政诉讼制度的概述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依法行政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管辖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赔偿的渊源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范围行政赔偿程序知识结构图行政方法的含义行政方法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方法概述行政方法的特点行政方法的作用行政基本方法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点行传统行政方法行政程序优化行政程序的方法政行政计划的含义行政计划行政计划的类型方编制行政计划的步骤目标管理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法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程序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概念战略管理方法现代行政方法公共组织战略管理过程标杆管理的含义标杆管理方法标杆瞄准的类型标杆瞄准的流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知识结构图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效率概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行行政效率测定的必要性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政行政费用测量法行政效率的测定传统的测定方法行政职能测量法效标准比较法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率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含义绩效评估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分析公共行政的目的与价值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行策政改革革。
最新北京大学
![最新北京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aa006a84254b35effd345a.png)
北京大学
《公共行政学》—张国庆
学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行政职能
↘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行政组织↘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行政决策↘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行政执行↘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行政监督↘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行政领导↘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人事行政
↘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公共财政↘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机关管理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公共危机管理 知识结构图
第十二章政府绩效管理↘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行政方法↘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行政文化
↘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知识结构图。
行政管理学知识结构树型图
![行政管理学知识结构树型图](https://img.taocdn.com/s3/m/e90056c1dd88d0d232d46a45.png)
第一章绪论知识结构图行政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含义与特点公共行政的特点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公共行政的作用科学管理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绪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公共行政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论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迄今)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公共行政学的含义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行政环境知识结构图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概述行政环境的特点行行政环境的作用政环境一般行政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行政环境与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具体行政环境具体行政环境的概念与容与公共行政组织文化第三章政府职能知识结构图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职能概述政府职能的特点政府职能的类型市场失效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政府失效政政府干预府政府的政治职能职政府的经济职能能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新中国政府机构的沿革我国政府职能要彻底转变政府管理的观念的转变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第四章行政体制知识结构图行政体制的含义行政体制概述行政体制的特点行政体制的作用阁制行总统制政半总统制中央政府体制体委员会制制部长会议体制国务院体制自治体地方政府(英国)行政体制的类型地方政府体制行政体地方政府(德国)集中制地方政府(中国)中央集权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地方分权制行政区划体制的原则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的类型第五章公共组织知识结构图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概述公共组织的特点公共组织的作用集权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分权制完整制完整制与分离制公共组织的类型分离制首长制首长制与委员会制委员会制公层级制层级制与机能制共机能制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结构组公共组织结构公共组织结构的分部结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织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新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新公共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点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NPO)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西方公共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与特点理论的新发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五项核心修炼创新型组织的含义与特点创新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的六项核心修炼第六章行政领导知识结构图领导和领导者的含义行政领导的含义行政领导与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概述行政领导的特点行政领导的作用行政领导者的类型行政领导者的类型与产生方式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的构成行政领导的权力与责任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行政领导责任的含义行政领导的责任行行政领导责任的容领导特质理论四分图理论政领导方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 PM型领导模式领导系统模式领领导作风理论行政领导理论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菲德勒的权变模式导领导权变理论通路—目标模式领导—参与模型不成熟—成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巴斯的变革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豪斯的个人魅力型领导理论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含义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行政领导者素质的特点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素质与能力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行政领导者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技术能力第七章人事行政知识结构图人事行政的含义法治化人事行政的特点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人事行政概述德才兼备原则知人善任原则人事行政的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原则依法管理原则人事行政机关的含义人人事行政机关人事行政机关的类型从人事行政到人力资源管理事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人力资源的特点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政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容国家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的任用任用与更新制度国家公务员的调配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与退休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奖励与升降激励与保障制度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保险与福利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与惩戒第八章机关行政知识结构图机关行政的含义机关行政的事务性机关行政的特征机关行政的综合性机关行政的时效性机关行政概述机关行政的基本任务参与政务机关行政的职责处理事务搞好服务机机关行政的作用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管理会议的含义和功能关会议管理会议的种类会议的控制机关行政的主要容公文管理公文与档案管理行档案管理行政经费管理机关总务后勤管理政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办公自动化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对机关行政的作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信息时代的机关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公文处理电子信息技术在机关行政中的应用会议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第九章机关行政知识结构图行政决策的含义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特点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行政决策概述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行政决策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的作用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机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科学预测原则信息原则关可行性原则行政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公平与原则行政决策的法制原则原则与类型实现公共利益原则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行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行政决策的类型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危机决策领导决策系统政行政决策体制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确定决策目标行政决策体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制与程序行政决策程序拟定决策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评估决策行政决策参与第十章行政执行知识结构图行政执行的含义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执行概述行政执行的特点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原则与作用行政执行的作用准备阶段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实施阶段行总结阶段行政指挥及其作用行政指挥行政指挥的原则政行政指挥的方式行政控制的概念、作用和类型行政执行的步骤行政控制行政控制的过程和控制重点行政沟通及其作用执行政沟通行政沟通的分类行政沟通的改善行政协调的含义与作用行行政协调行政协调的原则行政协调的类型行政评估的含义行政评估的含义与作用行政评估的作用行政评估的原则行政评估行政评估的原则与方法行政评估的方法行政评估的容行政评估的容与程序行政评估的程序第十一章行政监督知识结构图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特点行政监督的特点行政监督的原则行政监督概述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作用行政监督的作用依监督的主体行政监督的类型依监督的过程一般行政监督的含义行一般行政监督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政行政监察概述行政系统的部监督行政监察行政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和领导体制监行政监察对象与管辖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督我国的审计体制审计体制我国审计体制的特点审计监督的对象、容和方式法制监督的的概念法制监督法制监督的特征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的含义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理论基础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第十二章公共财政知识结构图公共财政的含义公共财政概述公共财政的职能国家预算与公共预算公共预算与决算概述公共预算的分类公公共预算与决算国家决算的含义与意义公共预算的编制共公共预算与决算的管理公共预算的审批公共预算的执行财公共预算的决算税收的含义政税收税收的特征税收的分类税收的制度财政收支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原则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采购的含义和特点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第十三章法治行政知识结构图中国古代的“人治”人治、德治与法治德治与道德规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治的渊源法治行政概述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治行政的特点法律优先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立法的含义法行政立法的含义和原则行政立法的含义行政立法的原则规划治起草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程序审查决定行签署公布备案行政法规政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行政规章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行政复议围行政诉讼制度的概述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依法行政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受案围行政诉讼管辖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赔偿的渊源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围行政赔偿程序第十四章行政方法知识结构图行政方法的含义行政方法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方法概述行政方法的特点行政方法的作用行政基本方法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点行传统行政方法行政程序优化行政程序的方法政行政计划的含义行政计划行政计划的类型方编制行政计划的步骤目标管理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法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程序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概念战略管理方法现代行政方法公共组织战略管理过程标杆管理的含义标杆管理方法标杆瞄准的类型标杆瞄准的流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第十五章行政效率知识结构图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效率概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行行政效率测定的必要性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政行政费用测量法行政效率的测定传统的测定方法行政职能测量法效标准比较法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率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含义绩效评估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容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分析公共行政的目的与价值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十六章行政改革知识结构图行政改革的含义行政改革概述行政改革的原则行政改革的取向行行政改革的阻力行政改革的阻力、动力与对策行政改革的动力政行政改革的对策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改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政府再造新的政府模式革向行政的嬗变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电子政府市场机制和民营化的引进。
《公共行政学》课件
![《公共行政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bfd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f.png)
20XX/01/01
Ppt
公共行政学 PPT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公共行政学概述 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体制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公共行政学概述
章节副标题
公共行政学的定义
绩效管理: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反馈和激励
薪酬与福利: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吸引和留住人 才
劳动关系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组织发展与变革:推动组织变革,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 争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数字化、智能化、网 络化
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人 性化
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制 定、执行、评估等
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的理 论、方法、实践等
公共行政人员:研究公共行政 人员的素质、能力、行为等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案例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行政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和原因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政策制定:确定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措施等 政策执行: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包括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政策调整等 政策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 政策效果: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等
公共政策调整与终结
政策调整的原因: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不符,政策环境变化等 政策调整的方式:政策修正、政策废止、政策替代等 政策终结的原因:政策目标实现,政策环境变化,政策效果不佳等 政策终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转移等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框架图[1]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框架图[1]](https://img.taocdn.com/s3/m/040c7d3604a1b0717ed5ddac.png)
政府能力 政府能力的特点 政府能力的相关性
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现代政府宏观能力的适用范围
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的要件 公共危机的类型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
经济管理能力 政治和社会管理能力 行政组织管理能力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内涵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界说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范畴
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 完善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程序的路径
行政执行的概述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的特点 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执行类别
行政执行能力 行政执行的能力和有效性 行政执行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行政执行研究的基本线索 行政执行的研究途径 行政执行的理论模型
行政执行的方式
一般社会环境 特定社会环境 团体社会环境 组织气候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过程 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成功变革的条件和原则
行政领导 优秀领导者的品格
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领导力
领导力的五种行为和十种使命 领导力的层次 提升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概述
人事行政及要义 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势 现代人事行政的特征
组织目标 组织结构
组织目标的功用 组织目标的层次 组织目标合理的条件 行政组织目标的基本特征;合理的行政组织目标 目标管理——概念;性质;实施条件
组织结构的性质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行政组织体制
领导的基本功能;领导与管理 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
组织原则 几种典型的组织原则 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组织环境 组织变革
参与管理方法
参与管理的层次 行政机关参与管理的主要途径
公共行政学.ppt
![公共行政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7046c5172ded630b1cb6e3.png)
第一章:绪论
一. 公共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行政: 指政府处理政务. 也就是处理社会
公共事务. 公共行政: 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 理.
2. 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
a. 公共行政的特点。 (1). 公共性.(2). 政治性.
(3). 法制性.(4) 民主性. (5) 公平性.(6) 高效性.
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 并支配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b组织文化的作用 第一. 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第二. 是管理的基础. 管理的灵魂. 第三. 是组织的个性 第四. 为组织和组织成员提供精神动力 第五. 组织文化的稳定性
c组织文化的特征 第一. 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 第二. 团队精神 第三. 对人的关心程度 第四. 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 第五. 风险承受程度 第六. 民主程度 第七. 报酬标准 第八. 重视结果 第九. 控制程度
的惰性。 第五, 历史的继承性。
3. 行政体制的作用
第一, 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 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 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全面地促 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第三, 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 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
第四, 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 保证。
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联系实际. 结合国情.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d哲学研究方法 c 就是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公
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e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f实证研究方法 实际调查研究. 模拟实验. 个案研究等 g比较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行政环境
一. 行政环境概述 1. 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
第三, 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 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 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公共行政学最新课件
![公共行政学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a84f9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d.png)
2、部内制 实行部内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德国和瑞士等。 3、折中制 折中制是英国实行的一种人事行政管理体制。 4、党统一领导制 这是中国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事行政体制。
《公共行政学》PPT课件 (2)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
一、从人事行政到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行政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以人为本 2、把人力当成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当成能带来更多 价值的价值。 3、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 4、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战略高度来对待。 二、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
《公共行政学》PPT课件 (2)
(四)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与退休 1、国家公务员的辞职 2、国家公务员的辞退 3、国家公务员的退休 概括起来,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年龄条件 (2)工龄和缴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 (3)身体与精神状况 四、激励与保障制度 (一)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奖励与升降 1、公务员的考核
英国为加强对文官考试业务的管理,于1855年成立了文 官委员会,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独立的、职业化的 人事行政机关。
(二)人事行政机关的类型
1、部外制
这类机构典型的有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
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 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公共行政学》PPT课件 (2)
《公共行政学》PPT课件 (2)
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有两种:一种是品位分类, 为英国、法国等国家所采用。另一种是职位分类,美国、 日本等国家采用此种人事分类制度。职位分类最早产生 于19世纪的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二)职位分类的内容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个 序列。国家公务员的级别为十五级。
公共行政学第一章课件
![公共行政学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2c8c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c.png)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公共行政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单位等。
研究范围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人事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财务管理等方面。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发展
公共行政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当时是为了满足政府管理的需要
法律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公共行政的各 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
ABCD
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各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体规定了公 共行政的程序、权力和责任。
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对法律的解释和补充,有助于明确法律的具 体含义和应用。
公共行政的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相互补充
伦理和法律在公共行政中各有侧重,伦理强调内在的道德约束,法律 提供外在的强制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 新挑战
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发展,需 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公共部门人 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公共行政的伦理挑战
在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中,如 何坚守公共利益和职业道德成 为公共行政面临的重大挑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以等级和权威为基础,强调 分工和专业化,注重规则和 程序。
公共选择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治理理论
将经济学方法引入公共行政, 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共领域的 作用,关注公共服务的供给 与需求。
主张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方 法,强调绩效和结果导向, 推动公共部门的市场化改革。
强调多元主体的合作与参与, 通过建立伙伴关系和网络来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优点
为公共行政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公共行政学教学课件》第二章 行政组织(定稿)
![《公共行政学教学课件》第二章 行政组织(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681e52e009581b6bd9ebed.png)
ppt课件
15
五、行政组织的体制
(一)从权力的统属性质来划分
1.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首长制: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形
式并负责的组织体制。
典型:美国。
委员会制:指行政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 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或 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 制。
典型:瑞士(唯一)
ppt课件
25
温州官场地震:出逃门、安置门与差价门
考察结束前,杨湘洪托人带回一封信,“说要 交给市里”。一名考察团成员透露,信的内容 他并未看过,但根据其他知情成员的介绍,主 要内容是,以自己病情紧急无法胜任工作为由, 要求辞去现职。杨湘洪历任温州市委组织部干 部一处处长、副部长、鹿城区委书记等职。在 区委书记任上启动江滨路改造和中心区建设等 重点地产项目。有关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滞法 不归的小道消息在温州民间迅速传开,“人们 纷纷传说他出逃了”。
ppt课件
8
三、行政组织的类型
1.中枢机构
又称首脑机关、领导班子
核心决策机关,制定总目标和长远规划,颁布大政 方针政策,对辖区内的重大问题进行统一指挥和领 导。
2.职能机构
在中枢机关的直接领导下,各级政府负责分管专业 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
3.辅助机构
协调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
2.行政结构
机构设置 人员构成 权责体系 法规制度
ppt课件
6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3.物质要素
经费适中 硬件适用
4.精神要素
行政价值观的整合
5.环境要素
大的社会环境 小的机关环境
ppt课件
7
二、行政组织的原则
1.命令统一
第六章 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学》PPT课件
![第六章 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5575c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7.png)
(2)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一个行政组织系统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组成要素之间有机结合、整体运行的 方式。
①直线结构形式 直线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 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一个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 与相邻的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与服从关系。
1)机构设置不合理 2)政府职能配置不合理 3)执法体系不完善 4)机构编制立法滞后
6.3.3 我国行政组织变革的途径
1)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3)推进综合执法 4)加快编制立法进程
1)行政组织的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组织”一词可以作名词使用,指人们 围 绕一定的目标而组建的有序活动的群体;也可以作动词使 用,指人们为完成一定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活动。人们在使 用“行政组织”这一概念时,通常是作名词理解,如果要 作 动词使用,通常要在“行政组织”后加上“活动”、“行 为”。 本章从名词的角度界定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是指为 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组建而成
6.3 中国行政组织的变革
6.3.1中国行政组织体系的弊端
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行政职能做出相应的变革, 行政职能的转变必然引起行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我国原 来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经济基 础相适应,发挥了其管理职能。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转变过程中,行政组织体系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
第6章 公共行政监督
6.1 公共行政组织概述
6.1.1 行政组织的含义、特征及类型
组织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广泛的现象之一。 通过组织,人们得以联合起来,采取集体行动, 实现某些共同目标。组织是管理的物质存在形式, 任何行政管理问题都与行政组织相联系,社会事 务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已成为一种行政组织的活动 过程。
公共行政学.ppt(一、二、三章)
![公共行政学.ppt(一、二、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2ab597f74693daef5ef73d26.png)
第一节 行政学概述
3、工业大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 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二)功能 管制功能 服务功能 维护功能 扶助功能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一、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是 公共行政学的发端.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三、知识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 1、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 2、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 3、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 四、公共行政的研究趋向 1、分析西方的行政理论,使之本土化的趋向 2、公共行政研究的技术化和专业化趋向 3、公共行政研究的国际合作化趋向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3、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以行为科学学派为代表 哈佛大学的教授梅奥的霍 桑实验 4、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权变理论 E=f(L,F,S)E=Efficiency L=Leader F=Follow S=Surrounding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二、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 1、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化(委托—代理关系) 2、政府职能和角色的变化 3、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政府开始关注自身 的利益 4、政府观念的变化(成本效益、服务、有效 性、时间、顾客、利益等)
第三节
组织冲突管理
(二)解决组织冲突的方法 1、协商解决 2、仲裁解决 3、权威解决 4、调整政策法 5、求同存异 6、暂缓解决 7、另寻出路 一般说来,组织冲突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冲突 激化;二是冲突得到解决。组织冲突一般有四种 情况:一是一方被另一方说服;二是双方僵持; 三是双方保留意见,寻找新的出路;四是相互补 充,达到新的统一。
公共行政学第三章行政组织与体制PPT课件
![公共行政学第三章行政组织与体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2707a46137ee06eff9188f.png)
一、中国现有行政体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六次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 ,在民主政治等方面已有显著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政府职能正在转变,远未到位,行政审批和对企业的行政干 预仍然过多,政企关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2. 政府机构总量仍然偏多,职责交叉重复现象仍然存在,行政 执法体制中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严重。 3. 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中央及 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条块矛盾 突出。 4. 政府与企业、事业、中介组织以第三部门等其他社会主体的 关系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理顺。 5. 行政法制建设之后。
第六章完 谢谢!
古典组织理论
LOGO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共同 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强调自制的层级结构、权 责系统、同一目标、适当人员配置等,从静态 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组织。
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科层制官 僚组织理论
官僚制的结构性特征:专业化;权威性;稳 定性;成员的晋升与培养;大型组织
理论主要有:
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系统权变组织理论
第一节 行政组织
LOGO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组织和结构按特定的 形式结合起来,兵役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进行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 可从不同角度理解: 一.广义与侠义的理解 二.静态与动态的理解 三.生态与心态的理解 四.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的理解
3. 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有助于造就更多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4. 科学合理的行政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的长 效久安。
第三节 行政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国家预算
机关管理概述
机关管理 机关管理的事务的特征 机关管理的意义 机关管理的原则 机关管理的现代化 机关文书 文书的优越性 机关文书管理 机关会议及特点 机关会议的管理 公共财政
机关文书管理 机关管理 机关会议管理
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 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 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 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 公共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 公共财政收入 公共财政收入的分类 税收 税收的特征 国家税收 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要素 税收的原则 公共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公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功能
行政职业道德
行政职业道德概述 行政职业道德规范
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及内容 公共政策伦理及伦理观 行政伦理失范及类型 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困境 行政伦理的管理及原则 行政伦理立法的基本内容
行政伦理制度化
政府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 政府能力问题的现实缘由 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 现代政府能力 政府能力 政府能力的特点 政府能力的相关性
行政执行的概述
行政执行的能力和有效性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行政执行研究的基本线索 行政执行的研究途径 行政执行的理论模型
行政执行的方式
行政执行的管理方式 行政执行的政治方式 行政执行的法律方式 行政执行的市场方式 行政执行的伦理方式
行政方法概述
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传统行政方法和现代行政方法 强制性行政方法 行政指令方法及特征 法律方法及特征 经济方法及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途径 行为激励方法及方式 参与管理的层次 行政机关参与管理的主要途径 机关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
行政技术
行政效率概述
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的类型 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测定与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新概念 绩效评估在管理中的功能 绩效评估对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的好处 公共部门的特点(绩效评估的困难) 公共财政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职能 国家预算的分类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的原则
行政责任的特征 基本权利 行政责任的内在实施条件 一般权利 行政责任的基本范畴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官员 行政责任的主体 政府机关 确定行政责任的依据 行政责任追究 公民依法追究 法院依法追究 追究的实体问题 行政裁决 行政诉讼 行政惩处 行政赔偿
行政责任的确定
立法监督—议会 司法监督—具体方式 检查监督 党的监督
行政诉讼(广义、狭义)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特征 诉愿与诉讼 行政诉讼制度的通则 社会监督 行政伦理 社会监督的特征 社会监督的主体及形式 监督的局限性
行政伦理概述
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 行政伦理的涵义 行政伦理关系 行政伦理的理论模型 公务人员的个人品德 公务人员的思想态度 公务人员的思想品德
社会监督Βιβλιοθήκη 行政行为法制行政概述
法制与法治 法制行政的基本法则 现代法治行政的特征
行政责任概述
行政责任 理解行政责任意义的两方面 行政责任的历史演变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四种监督部类 行政监督的基本功能 行政责任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的内在机制及表现 行政监督的组织机制及涵义 行政监督的心理机制及必要性、实现途径 法制行政 法制监督 法制监督 法制监督的特征 法制监督的主体
行政组织的涵义——广义与狭义;动态与静态;阶级性与社会性 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依据;效力;程序 行政组织的种类 组织目标的功用 组织目标的层次 组织目标合理的条件 行政组织目标的基本特征;合理的行政组织目标 目标管理——概念;性质;实施条件 组织结构的性质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行政组织体制
行政基本方法
诱导性行政方法 参与管理方法 行政责任方法
行政方法 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的特性 行政工作程序化
行政工作程序化的内容 行政工作程序化的意义和作用 行政程序的极端化 行政程序简化
行政计划
行政计划及因素 行政计划的编制过程 行政计划编制的技术方法——综合平衡法;规划计划预算系统;计划评审法;关键路径法 系统工程 电子政务 PDCA循环技术 ABC管理法 平衡计分卡
我国公务员制度
行政决策概述
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决策的常见分类 行政决策的地位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特点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任务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的类型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体制
国外行政决策咨询系统的类型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服务政府的咨询机构的特点 咨询机构及其人员的作用 行政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混合扫描决策模型 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我国行政决策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 完善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程序的路径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的特点 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执行类别 行政执行能力 行政执行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 市场经济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的特性与政府改革的内在价值联系 政府改革与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途径 政府改革与制度环境 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 政府能力是我国政府改革的行为诉求 公共政策能力 行政管理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由来与发展
东亚经济奇迹 东亚金融危机
行政职能
行政职能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论
行政权力概述
行政权力和包括的五方面内容 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 行政权力的结构——静态和动态 行政权力的特性 行政国家——传统行政权力和现代行政权力;行政国家现象 21世纪行政权力发展趋势 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 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行政权力再分配——外源型和内源型 行政权力的人格化 行政权力分配原则
国家公务员制度
职位分类
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
人事行政
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
现代人事行政的行为调控机制
当代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 与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 职位分类制度 新陈代谢制度——考试录用;交流;辞职;辞退;退休 激励约束制度——考核;奖励;处分;职务升降;回避 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培训;工资;保险;福利
公共财政收入 机关后勤管理 机关后勤 机关后勤管理——机关环境的管理
公共财政政策
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
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缘起 依法行政的形成 依法行政的发展
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
依法行政的思想源流 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特性与依法行政的内在联系 依法行政的法政基础
公共权力分立、制约的由来 行政权力的特性(依法行政的原因) 依法行政的制度机制 公共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原因 依法行政的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构成要素 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的特点 行政行为的种类 行政行为的功能 维护功能;监管功能;裁判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 行政检查——种类;方法 行政执法行为 行政许可及种类 行政决定 行政奖励及种类 行政行为的基本方式 行政处罚及种类 行政合同行为及种类 行政强制执及种类 行政调解 行政司法行为 行政裁决及种类 行政复议及范围、不复议的范围 行政行为合法的实质要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合法的形式要件 行政行为的生效方式 行政违法——定义;特征;分类; 行政违法、行政不当以及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不当——定义;特征;分类 行政责任——定义;特征;分类;形式(惩罚性和补偿性);免除
现代政府宏观能力的适用范围 经济管理能力 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政治和社会管理能力 行政组织管理能力 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公共危机的要件 公共危机的类型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 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内涵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界说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范畴 法理和法律层面的行政改革 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层面的行政改革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
公共行政 学科功效 研究范畴
概述
研究方法 学科特点 现代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精神
绪论 演进
早期:威尔逊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两分法 传统: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韦伯—官僚科层组织理论 修正:梅奥—霍桑实验;西蒙—科学决策理论 整合:系统论 权变观
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基础 主体和客体 主要方式 罗斯福新政
组织环境
组织变革
人事行政概述
人事行政及要义 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势 现代人事行政的特征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标志 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 职位分类的程序 职位分类与品味分类 考任制——定义;基本原则 培训制——定义;分类;特点 退休制——退休条件;退休的方式 考核制——定义;考勤和考绩 奖励和晋升——奖励定义和种类; 晋升的基本原则和形式 工资和福利——定义;理想工资制度的原则 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的义务 公务员的道德要求 监督制——定义;监督内容;监督渠道 惩戒制——定义;违法犯纪行为
组织目标
领导的基本功能;领导与管理 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 行政领导 优秀领导者的品格 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领导力
领导力的五种行为和十种使命 领导力的层次 提升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行政组织
组织结构
组织原则
几种典型的组织原则 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般社会环境 特定社会环境 团体社会环境 组织气候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过程 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成功变革的条件和原则
行政权力分配 行政权力
行政授权
行政授权 行政授权的主要特征 行政 授权的方式(按三方面分类) 行政授权的条件 行政授权的程序 行政授权过程中要处理的障碍 行政权力行使的基础(相应的权利基础) 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 权利和权威 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的因素 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及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