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

合集下载

2007年高考四川理综试卷及答案

2007年高考四川理综试卷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D.“自己”和“非己”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下列有关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对N2的利用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D.尽管水稻生长在水生环境中,其吸水的主要动力仍是蒸腾拉力5.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

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2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 B 雌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5.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陕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7年陕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e 20 C u 6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B .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 .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 .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 --------+++++-------- --------+++++-------- ++++++++-----++++++++ S ++++++++-----++++++++ --------+++++-------- --------+++++-------- ++++++++-----++++++++S ++++++++-----++++++++ --------+++++-------- --------+++++-------- ++++++++-----++++++++ S ++++++++-----++++++++ --------+++++-------- --------+++++-------- ++++++++-----++++++++ S放 射 性 颗 粒 数/% 3 10 20 40 60 80 10010080 60 40 20 0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本 分泌小泡 | —高尔基本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分泌小泡 |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本 分泌小泡 | —高尔基本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分泌小泡 | B . 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 . 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 . 发酵液PH 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料在细胞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07全国理综物理Ⅱ

07全国理综物理Ⅱ

2007年全国理综(物理)Ⅱ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15、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x =0与x =1 cm 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 A .波长一定是4 cm B .波的周期一定是4 sC .波的振幅一定是2 cm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16、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在O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17、如图,P 是一偏振片,P 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 时能在P 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 .太阳光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18、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和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 .λ1+λ2B .λ1-λ2C .1212λλλλ+ D .1212λλλλ-OP SQ19、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图片版试卷文件较大,打开速度有些慢,请耐心等待。

查看更多2007高考试卷及答案提示:答案在第十四页点击查看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D4.C5.D6.A7.C8.B9.C10.D11.A12.B13.C二、选择题14.A15.BC16.A17.ABD18.CD19.AD20.BD21.C三、非选择题22.(1)AC(2)(ⅰ)R0滑动变阻器甲E2(ⅱ)偏小23.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mgR+12mv2①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的压力N。

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g+N=m2vR②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N≥0③由②③式得V④由①④式得H≥2.5R⑤按题的需求,N=5mg,由②式得V⑥由①⑥式得h≤5R⑦h的取值范围是2.5R≤h≤5R⑧24.设构成铍“副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 H。

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H ′。

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 =mv ′+m H v H ′①12mv 2=12mv ′2+12m H v H ′2②解得v H ′=2Hmvm m +③同理,对于质量为m N 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V N ′=2Nmv m m +④由③④式可得m =''''N N H H H N m v m v v v −−⑤根据题意可知v H ′=7.0v N ′⑥将上式与题给数据代入⑤式得m =1.2u⑦25.(1)以a 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qE =ma①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

设粒子从A 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 0,由A 点运动到C 点经历的时间为t ,则有h =12at 2②l =v 0t ③由②③式得v 0=l④设粒子从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v 垂直于x 轴的分量v 1⑤由①④⑤式得v 1⑥设粒子经过C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有tan α=10v v ⑦由④⑤⑦式得α=arctan2h l⑧(2)粒子经过C 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作速率为v 的圆周运动。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K 39 I 127 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 .是真核生物B .含有叶绿体C .是自养生物D .能有丝分裂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 序列D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3.科学家研究CO 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为a 时,造成曲线II 和III 光合作用 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 2 浓度不同 B .光照强度为 b 时,透成曲线 I 和 II 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C .光照强度为a ~b ,曲线 I 、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 .光照强度为a ~c ,曲线 I 、I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允合作用强皮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 ,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F 2-CF 2-”的连接方式 B .合成ETFE 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 .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F 2-CF 2-CF 2-CF -CF 3- ] [ nD .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 18O 和14N 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 +、Cl -、NO 3-、S 2-② K +、Fe 2+、I -、SO 42-③ Na +、Cl -、NO 3-、SO 42-④Na +、Ca 2+、Cl -、HCO 3-⑤ K +、Ba 2+、Cl -、NO 3-A .①③B .③⑤C .③④D .②⑤8.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O 、O 2 ② Cl 2、CH 4 ③ NO 2、O 2 ④ N 2、H 2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完整word版)2007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_新课标

(完整word版)2007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_新课标

种群 数 量 %(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绝密 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 .血浆CO 2浓度升高B 、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 .血浆渗透压升高D 、血糖浓度升高2.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裂间期发生DNA 复制B 、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 .分裂间期有RNA 合成D 、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3确的是A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 .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第C .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 .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 .物种进化 B 、外来物种入侵 C .群落演替 D 、垂直结构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 .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 .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 .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 .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 .3B .4C .5D .6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高考全国理综Ⅱ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高考全国理综Ⅱ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有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解析: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A 正确;根据TPV =常数,P 增大时,V 不一定变化,B 错;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ΔU =W +Q 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C 错误;Q =0的过程中,不能排除做功,D 错误。

15、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x =0与x =1cm 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A 、波长一定是4cm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C 、波的振幅一定是2cm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Q O PS 解析:根据振动图象两个最大值的横坐标之差为振动周期,则T =4s ,B 选项正确;从图象纵坐标可看出振幅A =2cm ,C 选项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可得如果波从0到1传播,则43T nT t +=,如果波从1到0传播,则4T nT t +=,根据tl =λ可计算出波速和波长可能是1cm/s 和4cm (波从1到0传播,n =0),A 、D 错误。

16、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41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

在O 、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有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解析:a 与b 运动的时间取决于竖直分速度,a 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为g ,b 做变速圆周运动,其竖直加速度由g 减小到0,可知ta <t b ,所以a 比b 先到达S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知,a 、b 到达S 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动量mv 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 选项正确。

最新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曲线甲、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v.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生物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第Ⅰ卷本试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解析】鱼排卵受雌激素的调节,淡水鱼不排卵说明其雌性激素不足。

但是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物中不可能含有雌激素,因此不能选B,垂体虽然不分泌雌激素,却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鱼排卵,因此垂体提取物中发挥作用的是促性腺激素。

【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垂体在激素调节中的作用及促性腺激素的功能。

【解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促进雌鱼排卵,应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只能在B与D之间选择,而题干说的是注射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到雌鱼体内,问的是垂体细胞合成了什么物质,雌激素主要是卵巢分泌的(肾上腺也能分泌少量的),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故选D。

【解析】垂体是动物体内分泌的枢纽,它除了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

题中用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可知其具有调节性腺活动作用,应该是促性腺激素。

【答案】D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解析】造血干细胞只有在胸腺中才能发育成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体液免疫中也有将经吞噬细胞处理而暴露出来的抗原决定簇传递给B淋巴细胞的作用,由于体液免疫中的抗原信息一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部分及解析两份(word版本))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部分及解析两份(word版本))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部分(河北河南山西广西湖南陕西湖北浙江安徽福建辽宁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II理科综合卷6.已知:C(s)+CO2(g)=2CO(g)△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7.0.1mol/LNaHCO3的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6B.7.0C.8.4D.13.0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 H2O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 2H2O+ CO32—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 CO2+ H2O=C6H5OH+CO32—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 H2O9.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①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0.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 H2O= CO2+ H2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Ag+Ba2+ Al3+阳离子OH-Cl- SO42-阴离子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e.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过量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e 20 C u 6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B .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 .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 --------+++++-------- ++++++++-----++++++++ S ++++++++-----++++++++ --------+++++-------- --------+++++-------- ++++++++-----++++++++S ++++++++-----++++++++ --------+++++-------- --------+++++-------- ++++++++-----++++++++ S ++++++++-----++++++++ --------+++++-------- --------+++++-------- ++++++++-----++++++++ S放 射 性 颗 粒 数/% 3 10 20 40 60 80 100 100 80 60 40 20 0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本 分泌小泡 | —高尔基本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分泌小泡 |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本 分泌小泡 | —高尔基本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分泌小泡 | D .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2007年高考理综答案

2007年高考理综答案

参考答案:1.C 2.D 3.D 4.C 5.C6. A7.C8.B9.D 10.B 11.A 12.B 13.C14.B 15.A 16.AC 17.C 18.C 19.AD 20.B 21.D22.(1)①竖直位移或↑↓ 衰减或衰减调节 y 增益② 扫描范围 1k 挡位 扫描微调(2)①P 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 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 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②小球从槽口C 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10op v t =1OM v t =2ON v t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200v =2110200v v ON OM ON OM e v v OP OP---===-- ③OP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 和ON 与小的质量有关23. 解:(1)设经过时间t ,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将v=9代入得到:t=3s,再有 v=at解得:a=3m/s 2(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 2/2代入数据得到 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24.解:设:小球m 的摆线长度为l所以在x 轴上的范围是2a x a≤≤26.(15分)⑪钙,氧⑫CaS CaC2⑬SO2SO3⑭CO2+CaO=CaCO327.(15分)A:Na2CO3B: Al2(SO4)3C: MgCl2 D: Ba(OH)2 E: NaHSO4(或Mg(HSO4)2) 28.(15分)⑪除去水蒸气除去CO2⑫氧化铜(CuO)CuO+H2△══Cu+H2O CuO+CO△══Cu+CO2⑬无水硫酸铜(CuSO4)检验H2O⑭(g-ab)-kj-hi-cd(或dc)-fe-lm⑮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⑯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9.(15分)29.(15分)⑪乙醇⑫CH3COOH+C2H5OH 浓H2SO4———→△CH3COOC2H5+H2O⑬C9H10O3CH2COOC2H5CH2OOCCH3水解反应COOHCHCH3CH3CH—COOHCOOHCH2CH2OH⑭ 3(填写其中一个结构简式即可)⑮CH2=CH2+H2O —CH2—CH2—n催化剂或CH2=CH2+H2O 催化剂———→CH3CH2OH(写任一个合理的反应式均可)30.叶肉细胞蓝色均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C4C3 C3和C4两四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II.(1)得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比方说10-8、10-4、10和蒸留水,分别处理相同扦枝入土端,生根较多的为最适宜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vi.已知:C(s)+CO2(g)2CO(g)△H>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vii.0.1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6 B.7.0 C.8.4 D.13.0viii.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B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C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CO32-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ix.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x.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 正极有O2逸出D 铜片上有H2逸出xi.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CO+H2O CO2+H2B 3NO2+H2O=2HNO3+NOC 2Na2O2+2H2O=4NaOH+O2↑D 2F2+2H2O=4HF+O2xii.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1 2 3 4 5 6 7 8 9 ……C2H2C2H4C2H6C3H4C3H6C3H8C4H6C4H8C4H10……A C6H12B C6H14C C7H12D C7H14xi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2OB Na2O2C Na2O和Na2O2D Na2O2和NaO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xiv.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xv .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x =0与x=1cm 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A 波长一定是4cm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C 波的振幅一定是2cm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xvi .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在S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xvii .如图,P 是一偏振片,P 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 时能在P 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 太阳光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xviii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和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 λ1+λ2B λ1-λ2C 1212λλλλ+D 1212λλλλ- xix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 0B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 0C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 0D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 0xx .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

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

用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 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E k 必须大于或等于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 .E k 小于W ,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 .E k =12W ,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D.E k=12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xxi.如图所示,在PO、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

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

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

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ε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C D第Ⅱ卷本试卷共10小题,共174分。

xxii.(17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其中对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①。

(2)有一电注表,量程为1mA,内阻r 1约为100Ω。

要求测量其内阻。

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以认为的内阻r g=R1,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①;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②;电源E应该选择③。

(ⅱ)认为内阻r g=R1,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④。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xxiii.(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

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xxiv.(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

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

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

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

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

(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

)xxv.(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速磁场,场强大小为E。

在其它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A是y 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