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实验学复习纲要
车辆试验学复习
1、汽车试验学的包含要素与研究内容实验要素: 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设备研究内容:(1)试验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特征分析 (2)传感器(3)信号的调理与传输(4)信号的记录、补偿与传输(5)试验数据的采集 (6)静态数据处理(7)动态数据处理 (8)虚拟仪器系统(9)试验设计与试验研究2、汽车试验的分类按试验特征分类:室内台架试验、汽车试验场试验、室外道路试验。
按试验对象分类:整车试验、总成及各系统试验、零部件试验。
按试验目的分类: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试验。
1、 测试系统组成及各自作用激励装置、被测对象、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记录、观察者2、测试系统静态特性定义:被测量不随时间而变或随时间缓变时,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3、测试系统静态特性评价指标及各自概念分辨率:测试系统能测量到最小输入量变化的能力,即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重复性:指用同一个测试系统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其各次测试结果的接近程度。
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灵敏度:当测试装置的输入x 有一增量△x,引起输出y 发生相应变化△y 时,定义: S=△y/△x 。
回程误差:又称迟滞性,指在实际测试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当输入信号由小至大与由大至小的变化时,测试系统输出因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值。
线性度:是指测试装置的输入和输出是否保持线性关系。
线性度=|输出的标定值-输出的理论值|/输出信号的变化范围 100%。
漂移: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由温度变化及元器件性能不稳定所引起的。
传递函数定义:在工程测试中,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时域)与输入信号(时域)之比。
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响应(即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或z 变换)与激励(即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记作H (s )=Y (s )/X (s ),其中Y (s )、X (s)分别为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
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数学工具之一,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都是建立在传递函数的基础之上。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
5
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 3-1、三维坐标系是汽车设计阶段建立的抽象的三个互相垂直的空间
平面所构成。这三个平面分别称之为X基准面、Y基准面、Z基准面, 这三个基准面只存在于图纸上,实际车身上并不可见;它们是决定汽
车外部尺寸和内部尺寸关系的基准。通常情况下,将车辆的纵向对称
面确定为Y基准面。 • 3-2、R点是制造厂确定座椅位置的基准点。 • 3-3、轮胎气压是汽车尺寸测定中极为重要的条件,它主要影响铅锤 方向的汽车尺寸,
铅锤 最大总质量
• (×)2、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在汽车整备质量状态下,用离地间隙仪
测量。
• (×)3、瞬态(多)工况主要包括:四工况、六工况、八工况、D-
WTVC 循环。
十五工况
• (×)4、汽车平顺性试验是评价汽车因振动汽车失控的试验。 • (×)5、滤纸式烟度计是一种直接测量仪器。 • (×)6、R点是驾驶员确定座椅位置的基准点。
• 4-5、牵引性能试验包括:一般牵引性能试验、最大拖钩牵引力试验。
• 4-6、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测量方法,根据对试验影响因素的控制程度 可分为:不控制的道路上的循环、控制的道路上的循环、底盘测功机
上的循环。
8
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 4-7、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测量方法,按是否需要拆卸发动机供油管路 串接传感器又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 4-8、直接测量法:直接将测量油耗的传感器串接在发动机供油管路 中,实时测出消耗的燃油量,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分为容积法和质量法。 • 4-9、间接测量法:又称为不拆卸、不解体测量法,通过测取表征燃 油消耗的特征参数经计算得出消耗的燃油量,目前间接测量法比较成 熟的方法是碳平衡法。 • 4-10、容积式油耗仪分为定容式和容量式两种。 • 4-11、汽车燃料经济性能试验的行驶工况有稳态工况和瞬态(多)工况 两大类。
汽车试验学复习.
第一章概论一、习题参考答案:1、汽车试验的定义是什么?进行汽车试验的目的和必要性是什么?汽车试验的定义:在专用试验场、试验室、常规道路和典型地域使用专用设备、设施,依照试验大纲及有关标准,对汽车或总成部件进行各种测试的工作过程。
汽车试验的目的:对产品的性能考核,使其缺陷和薄弱环节得到充分暴露,以便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汽车性能。
汽车试验的必要性:深入了解汽车在实际使用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及规律,推动技术进步,保证产品性能、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汽车标准是如何分类的?汽车试验标准的特点有哪些?汽车试验标准按适用范围分为:国际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汽车试验标准按性质分为:强制性试验标准和推荐性试验标准。
汽车试验标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1.汽车试验的分类:按实验条件分为——室内台架试验、汽车试验场试验、室外道路试验;按试验对象分为——整车性能试验、总成及各大系统试验、零部件试验;按试验的目的——分为质量检验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性试验。
2.汽车试验与汽车技术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⑴技术上的发现和突破,以及新设计等与试验的关系;⑵高效率、低成本的开发、制造汽车产品与试验的关系;⑶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与汽车试验研究的关系;⑷汽车试验在推动汽车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
详见:P1~P2有关论述。
3.汽车试验技术的发展:⑴汽车试验内容、试验方法方面;⑵汽车试验仪器设备方面;⑶试验环境室内再现方面;⑷试验精度与试验效率方面;⑸虚拟试验技术方面。
详见:P2~P3;P288~P289有关论述。
第二章汽车试验基础一、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测试系统?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其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试验获得所需物理量的系统,称为测试系统。
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应包括:传感器、信号调节器、显示和记录器以及数据处理器及外围设备,另外还有定度和校准等系统附加设备。
2010汽车测试基础复习大纲- (自动保存的)
2010汽车测试基础复习大纲第1章绪论1.测量与测试含义是否是一样?答:测量——是以被测对象属性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测试技术则是测量技术与实验技术的综合。
测试的过程是从客观事物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认识过程,测试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认识各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测试系统原理框图答:第2章信号分析1.信号一般有哪几种分类方法?各分为哪几类?请简要说明。
答:从信号描述上分——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从信号的幅值和能量上——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从分析域上——时域信号与频域信号;•从连续性——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从可实现性——物理可实现信号与物理不可实现信号。
•3.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图各有什么特点?答: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1)离散性(2)谐波性(3)收敛性非周期信号频谱特点:频谱是连续的,它是由无限多个、频率无限接近的频率成分所组成。
谱线幅值在各频率上趋于无穷小。
4.简要说明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
答:(P10)表示随机函数的单个时间历程称为样本函数:一般用概率统计的特征量来描述。
特点为:(1)不能用精确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时间函数;(2)不能预测它未来任何时刻的准确值;(3)每次观测这种信号,结果都不同。
第3章测试装置1.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
答:信号的传感部分,信号的调理部分,信号的显示与存储部分。
(P12)2.测量装置有哪些静态特性指标;何谓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答:重复性,灵敏度,回程误差,线性度;分辨力与分辨率,零点漂移,测量范围,零点漂移。
(P13)系统的动态特性:指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其输出随输入而变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正确性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3.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
(P17)答:定义:在初始状态为零的条件下,输出量和输入量两者的拉式变换之比定义为传递函数H(s):特点:(1)H(s)描述了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它与输入量和初始条件无关。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对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汽车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
它能够让我们了解汽车的参数和性能,从而为汽车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些汽车试验的知识要点,以备期末考试之用。
第一部分:汽车试验概述汽车试验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测试、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车辆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静态和动态底盘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汽车试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国家标准试验、功能试验、功能整车试验、客观中立模拟试验等。
在进行汽车试验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试验的目的和方法,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并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和工具。
第二部分:车辆性能试验车辆性能试验是评估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包括加速、刹车、悬挂、转向、车身稳定性、巡航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加速性能试验、制动试验、制动距离试验、悬挂试验、方向稳定性试验等。
在进行车辆性能试验时,我们需要了解试验设备的规范、试验过程的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第三部分:汽车安全试验汽车安全性是用户购买汽车时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汽车安全试验是一种通过模拟操作中的实际情况,评估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的能力的方法。
汽车安全试验最常见的内容包括碰撞试验、侧面撞击试验、翻滚试验等。
进行汽车安全试验时,需要向车辆施加一定的经过科学计算的力,以测量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情况和安全性能指标。
第四部分:汽车经济性试验汽车的经济性试验是评估汽车燃料消耗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来测量车辆的平均油耗和综合油耗。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标准燃料消耗试验、平均油耗试验、综合油耗试验等。
在进行汽车经济性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部分:汽车底盘试验汽车底盘试验是汽车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底盘工况模拟和底盘性能测试。
汽车试验学复习资料缩印版(吉大)
汽车试验学复习资料缩印版(吉大)1.汽车试验的基本分类体系:(1)按实验目的分类: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探索类试验.(2)按实验对象分类: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3)按试验场所分类:室外道路试验、室内台架试验、试验场试验、使用试验.2.测试系统的主要部分组成。
对测试系统的基本要求:组成:传感器、信号调节器、记录与显示装置.要求:(1)具有单值确定的输出—输入关系(2)满足单向性(3)满足线性度。
3.测试系统的各主要静态特性的概念。
回程误差的含义和产生原因:(1)零点漂移: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零时,输出不为零。
(2)灵敏度:系统的输出增量△y与输入增量△x之比,也就是输出—输入关系曲线各点的斜率。
(3)分辨率:测试系统能将两个相邻的独立细节区分开的最小间隔。
(4)非线性度:测试系统的实际输出—输入关系与理想线性关系的偏差。
(5)回程误差:在同一输入量下,正向输入和反向输入时,所对应的输出量不同。
原因:各种滞后的物理效应、仪器设备存在不工作区(死区)(6)信噪比:信号幅值与噪声幅值之比。
4.从微分方程出发,求解系统频响特性的方法与步骤。
适用范围与局限:(1)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抽象,生成微分方程(2)由微分方程可以确定传递函数,进而写出频率响应函数,或者由微分方程直接写出频响函数(3)求频响函数的模,就是幅频特性;求频响函数的相角就是相频特性。
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就体现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5.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对于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具体要求:对于线性系统,要实现不失真测量就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呈线性。
一阶系统不失真测量的条件就是时间常数越小越好;二阶系统不失真测量的要求有三点:(1)阻尼比ξ≈0.7(2)频率比w/wn<<1,也就是固有频率wn足够高(3)固有频率也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灵敏度降低。
6.导线材料的灵敏系数K0和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的含义。
重庆理工《汽车试验技术》复习题
汽车试验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检测管理网络化2.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价值分类:国际标准、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特点: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3.汽车试验分类按试验目的分: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型试验按试验对象分: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按试验方法分:室内台架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4.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实施阶段(起动阶段、工况监测、等样读数、数据校核);试验总结阶段(定性分析、数据处理、评价结论、写实验报告)第二章1.整车外观检测的项目车辆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驾驶室内部尺寸、人机工程参数2.我国对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高w 4米;宽w 2.5米;长:货车、越野车、客车w 12米,铰接式客车w 18米, 半挂汽车列车w 16.5米,全挂汽车列车w 18米3.整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4.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参数测定的目的、质心水平位置的测定与计算1 )测定汽车的整车质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2)测定汽车的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及质心离地的高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a=m2(m1+m2)*L,b=m1/(m1+m2)*L (质心高度的测定方法:摇摆法和质量反应法)5.车轮滚动半径的测定方法:印迹法和车轮转数法第三章1.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以及特点稳态测功:测试结果准确,需在专门台架上进行,比较费时费力;动态测功:操作简单,所有仪器设备轻便,但测量精度不高。
2.无负荷测功的工作原理将发动机自身的以及所带动的所有运动部件等效的看作一个绕曲轴中心旋转的回转体,当发动机在低速情况下突然加大加速踏板时,所发出的转矩除了克服各种机械阻力外,其有效转矩将使发动机加速转动,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角加速度或者测量从低速到高速所有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包括瞬时功率测量原理和平均功率测量原理)3.K100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组成(微机系统、前端处理器以及信号提取系统)4.简述ZCA型转向参数测量仪结构和工作过程结构:操纵盘,主机箱,联接叉,联接转向盘。
汽车测与诊断技术复习纲要
汽车测与诊断技术复习纲要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总和。
2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与判断。
3汽车诊断参数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4伴随过程参数是伴随汽车,总成,机构工作过程输出的一些可测量。
例如: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噪声,异响,过热等,可提供诊断对象的局部信息,常用于复杂系统的深入诊断。
5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1).灵敏性:亦称灵敏度,是指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在从正常状态到进入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
Kr=dP/du.(2).稳定性: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
(3).信息性:指诊断参数对汽车技术状况具有的表征性。
6.汽车诊断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7.诊断参标准一般由初始值Pf,许用值Pd,和极限值Pn组成。
8.绝对误差:测量值和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9.相对误差:测量值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
10.检测设备一般采用最大引用误差不能超过的允许值,作为划分精度等级的尺度。
常见的精度有0.1, 0.2, 0.5,1.0, 1.5,2.0, 2.5,5.0级,精度等级为1.0的检测设备,在使用中其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正负1.0%。
11.检测发动机总成的主要设备:气缸压力表,发动机检测专用真空表,厚薄规。
12.汽车检测站的主要任务:(1).对在用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诊断。
(2).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车辆进行质量检测。
(3).接受委托,对车辆改装,改造,报废及其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等项目进行检测,提供检测结果。
(4).接受公安,环保,商检,计量和保险等部门的委托,为其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测,提供检测结果。
13.检测站按服务功能分为安全检测站,维修检测站和综合检测站。
汽车检测技术及设备复习提纲
汽车(qìchē)检测技术及设备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ɡài shù)汽车(qìchē)的检测——整车检测、发动机检测和底盘(dǐpán)及车身检测三大部分。
整车检测(jiǎn cè):①底盘输出功率的测定;②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测定;③车速表校验;④汽车噪声的测定;⑤前照灯检验;⑥汽车防雨密封性试验;⑦汽车外观检视。
发动机检测:①发动机功率;②燃油消耗量;③发动机密封性能;④发动机异响;⑤起动系统技术状况;⑥点火系统技术状况;⑦供油系统技术状况;⑧润滑系统技术状况;⑨冷却系统技术状况。
底盘及车身检测:①传动系技术状况:(1)离合器打滑;(2)传动系游动角度;(3)传动系异响;②转向系技术状况:转向盘包括自由行程和转向力;③制动系技术状况:(1)制动力;(2)制动距离;(3)制动减速度;④行驶系:(1)车轮定位包括前轮定位(侧滑量)和后轮定位;(2)悬架间隙;(3)车轮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⑤轿车车身整形(zhěng xíng)定位。
汽车的主要性能(xìngnéng)分为: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和行驶平顺(píngshùn)性等等。
汽车(qìchē)检测的主要内容有:①安全性——侧滑、转向(zhuǎnxiàng)、制动、前照灯;②环保性——噪声和尾气排放状况;③动力性——车速、加速时间、底盘输出功率、发动机功率、转矩和点火系、供油系的状况;④经济性——燃油消耗;⑤可靠性——异响、磨损、变形、裂纹。
汽车安全检测线(以下简称安检线):只检测汽车安全性、环保性和动力性指标中车速这一项的检测线;机动车安全检测内容:外观检测、车下检测、性能检测、机动车安全检测线检测、路试检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以下简称综检线):把检测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五种主要性能的检测线;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内容:整车部分的检测、发动机部分的检测、底盘部分的检测汽车技术发展决定的汽车检测维修设备的发展趋势(1)新系统、新方法、新的标准要求(yāoqiú)新的检测设备;(2)向单机智能化方向(fāngxiàng)发展;(3)向高精度传感技术和显示(xiǎnshì)技术方向发展;(4)向动态检测(jiǎn cè)技术方向发展;(5)向综合化方向(fāngxiàng)发展。
汽车实验学考试题及复习纲要
A、≥20° B、≥30° C、≥35° D、≥40° 2、安全环保检测线上的HX工位是指(C ) A、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 B、资料输入与安全装置检查工位 C、灯光尾气工位 D、底盘检查工位 3、安全环保检测线上的ABS工位是指( A ) A、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 B、资料输入与安全装置检查工位 C、灯光尾气工位 D、底盘检查工位 4、在底盘测功机上检测底盘输出功率时,轿车若能达到发动机输出 功率的(C ),则说明传动系技术状况良好。 A、90% B、80% C、70% D、60% 5、当机动车车速表只是值为40 km/h时,车速表检验台正常读数 应为(C )。 A、30~38km/h B、40~48 km/h C、32.8~40 km/h D、 45~50 km/h 6、由于转速对气缸压缩压力影响很大,因此,实际测试时要求发动 机转速不低于(B )r/min。 A、100 B、150 C、200 D、250 7、利用气缸漏气量检测仪检测发动机密封性时,若测试结果(C )时,即表示气缸密封性良好。 A、>400kPa B、>300 kPa C、>250 kPa D、>200 kPa 8、大修竣工汽油发动机怠速时,进气歧管真空度应在(A )范围 内。 A、57-70kPa B、41-60 kPa C、68-80 kPa D、30-50 kPa 9、对于传统点火系统,拔下高压线并与搭铁断开,通常其击穿电压 应不小于( C )kV。 A、10 B、15 C、20 D、30 10、对于传统喷油器,当三极管截止时,其线圈中感生出的电压通 常会高于( D )V。 A、1000 B、300 C、100 D、35 11、饱和开关型(电压驱动型)中的高阻型喷油器,其线圈电阻为 (C )Ω。
填空题: 1、根据检测诊断目的,汽车检测可分为 安全性能检测 、 综 合性能检测 、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 2、汽车维护作业中,对汽车运输业属于定期强制维护的是 二 级 维护。 3、VIN码作为车辆身份标识别,具有唯一性,通常由 17 位字 符组成,但不包含 I O Q 三个字母。 4、我国对一般公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规定车高≤ 4 m,车宽≤ 2.5 m。 5、整车干质量、冷却液质量、燃料(油箱90%容积)质量和随车 设备质量之和称为 整备 质量。 6、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在用车发动机功率不 允许小于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标明功率的 75 %;大修竣工 后,发动机功率不得低于原设计标定值的 90 %。 7、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主要可分为 静态 测功和 测功 两种。 8、在底盘测功机中,用于模拟汽车道路行驶时的惯性及动能的可 调装置是 飞轮组 。 9、某车最大爬坡度为100%,相当于 45 度的坡度角。 10、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滑行试验时,要求初速为 30 km/h,而 路试时要求初速为 50 km/h。 1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当车速表试验台的读数为 40km/h时,车速表指示值应为 40到48 km/h。 12、气缸漏气量检测时,变速器应挂入 最高档 ,拉紧手刹,防 止压缩空气推动活塞下行。 13、发动机大修后,气缸漏气率应不超过 10 %。 14、对于电控点火系统,随着转速升高,其点火闭合角应 增大 。(增大或变小)。
汽车实验学复习纲要
填空题:1、根据检测诊断目的,汽车检测可分为安全性能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
2、汽车维护作业中,对汽车运输业属于定期强制维护的是二级维护。
3、VIN码作为车辆身份标识别,具有唯一性,通常由17 位字符组成,但不包含I O Q 三个字母。
4、我国对一般公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规定车高≤ 4 m,车宽≤2.5 m。
5、整车干质量、冷却液质量、燃料(油箱90%容积)质量和随车设备质量之和称为整备质量。
6、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在用车发动机功率不允许小于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标明功率的75 %;大修竣工后,发动机功率不得低于原设计标定值的90 %。
7、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主要可分为静态测功和测功两种。
8、在底盘测功机中,用于模拟汽车道路行驶时的惯性及动能的可调装置是飞轮组。
9、某车最大爬坡度为100%,相当于45 度的坡度角。
10、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滑行试验时,要求初速为30 km/h,而路试时要求初速为50 km/h。
1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当车速表试验台的读数为40km/h时,车速表指示值应为40到48 km/h。
12、气缸漏气量检测时,变速器应挂入最高档,拉紧手刹,防止压缩空气推动活塞下行。
13、发动机大修后,气缸漏气率应不超过10 %。
14、对于电控点火系统,随着转速升高,其点火闭合角应增大。
(增大或变小)。
15、当点火系统高压线路绝缘不良或火花塞污损、破裂时,其击穿电压通常会变小。
(变大或变小)16、当点火线圈正负极反接时,发动机通常能否正常起动。
能(能或不能)17、拔下进气管上的真空软管,喷油时间应延长(延长或缩短)。
18、柴油机喷油器技术状态检测主要包括开启压力、喷雾质量和喷油器密封。
19、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随发动机负荷升高而增大。
20、根据《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规定,轮胎磨损:轿车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应大于 1.6 mm;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大于 3.8 mm。
06928-汽车试验学-复习题.doc
汽车试验学-复习提纲单选(部分)1、(1)按实验目的分类(2)按实验对象分类(3)按实验场所分类-------- P2表1-1:2、误差分类;根据误差的特点与性质不同,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P8;3、发动机性能试验分一般性能试验、性能匹配调整试验和研究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也称为专项试验,为某一目的专门测定其性能而进行,如对燃烧过程进行的专门研究和动态过程高速摄影等试验项目。
---------------- P42;4、离合器热负荷测定试验:试验目的是确定模拟汽车起步工况下,离合器平均结合一次的滑磨功及连续起步时的发热情况。
---------------- P69;5、车速表检测标准:车速表允许误差范围为・5%〜20%。
即当实际车速为40Km/h时,车速表指示值为38〜48Km/h或当车速表指示值为40Km/h时,实际车速应为33.3〜42.1 Km/h,否则为不合格--------------- P91;多选1、试验数据处理方法:通常采用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 P18;2、喷油器清洗试验方法包括:准备工作、超声波清洗、反向清洗、均匀性检测、雾化性观测、密封性测试、喷油呈测试 ------ P48、49;3、地盘测功机主要由加载装置、测量装置、滚筒装置及其它装置组成--------------------P92;4、快速可靠性试验的分类,按照原理分类:增大应力法、浓缩应力法、增加试样数目或采用分组最小值法、贝叶斯法 ---------------- P209;5、被动安全性试验,试验设备包含:移动壁障、固定壁障、午辆静态翻转试验装置、车辆动态翻滚试验装置、牵引系统、照明系统、侵车环境室 ----------------- P223-226;判断P30;1、频率域描述一一口动率谱密度函数和互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另一种是采用SAE标准的前照灯检测仪,只用于监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与前照灯的光束偏斜量。
汽车试验技术复习资料
汽车试验技术复习资料汽车试验分为定型试验、检查性试验和发展与研究性试验等几类。
型式试验:应在车辆批量生产前进行,以评估车辆或部件的性能、效率、可靠性、耐久性和适应性。
本试验一般用3~8辆样车进行。
样车试验完成后,对图纸进行修改,消除缺陷,然后制造20~50辆车进行较大规模的实际使用试验,以评估工艺的稳定性,然后投入生产。
检验测试: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抽查,以评定产品质量。
发展和研究性试验:借以对新型汽车包括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理论的开发研究、设计和试验。
汽车试验采用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和试验台试验等的试验方法.路试时,安装测试仪器,对车辆施加模拟载荷,并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行驶到规定里程。
规定了各种道路的里程数,并规定了在炎热、寒冷和高原地区的试验时间。
这种方法是早期的汽车测试方法,由于能够反映其他测试方法无法发现的真实情况,因此继续使用。
汽车试验场试验在场中有测定车速、加速性、制动距离和燃料消耗量等的平直试验路;进行平顺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的高速环形路、石块路、搓板路和其他典型路段;坡道、弯道、尘灰室、盐水池、淋水室和试验涉水性能的水池以及试验转向特性用的圆形场地或专用广场等。
在有的试验场中还有撞车试验场或试验室、横向风装置和方向稳定性的试验场,以及模拟-40~50℃气温和不同风速并装有转鼓试验台的全天候风洞试验室,无回声室和防电干扰室等。
试验台试验在模拟试验台上,飞轮用来代表车辆行驶时的惯性力,从而测试制动器的性能。
液压或电动测功机用于表示车辆运行时的各种阻力,以测试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国家汽车试验场有四个,分别是:1.海南汽车试验场隶属于一汽2.襄樊汽车试验场隶属于二汽3.中国定远汽车试验场隶属于解放军总装部4.北京通州汽车试验场(交通部).国家试验场具有车辆定型和质量检验功能。
其他测试站点仅用于设计和研发,其功能相对单一,当然更专业。
例如:上海大众汽车试验场、农安汽车试验场(一汽)。
汽车检测与试验总复习——合肥工业大学DOC
第一章绪论1 基本测试系统一般组成环节和各个环节的功能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与记录等四个典型环节。
1)传感器的作用是:当接受被测量的直接作用后,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
例如,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将机械应变值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电容式传感器测量位移时是将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等等。
2)中间变换中的信号调理环节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信号进行转换、放大和滤波,即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更适合于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信号。
例如,将幅值放大、将阻抗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等等。
在多数情况下是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3)中间变换中的信号处理环节接受来自信号调理环节的信号,并进行各种运算、滤波、分析,将结果输出至显示、记录或控制系统。
例如,为了对机械故障进行诊断,常常需要对测量的振动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使时域信号变成频率域信号,然后通过对其频谱特性分析判断其故障原因。
4)信号显示与记录环节以观察者易于识别的形式来显示测量的结果,或者将测量结果存储,供必要时使用。
5)激励装置环节是在系统的特性参数难于检测出来时,人为地对系统增加的激励环节,并非所有的测试系统均有之。
2 汽车试验标准的种类、应用价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1)统一规定了试验检测项目,试验检测规程。
可以作为制定试验检测大纲的依据。
2)规定了性能参数、技术要求、允许值。
可以为试验检测评价的指标。
3)规定了汽车各项试验检测规程、操作方法。
可以为汽车定型,合格产品出厂的检验标准。
3 汽车试验按其试验目的、试验对象和试验方法的分类按试验目的: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性试验按试验对象: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按试验方法:室内台架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4 汽车试验过程中各阶段的内容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实施阶段;试验总结阶段。
第二章信号的描述及分析基础1 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信号的分类信号按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两大类。
汽车试验学复习讲解
电感式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把被测量转化为磁 阻的变化,继而引起传感器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一种装置。
自感式传感器:
变气隙、变面积
L N2 Rm 2
Rm A 0
N—线圈匝数 L—线圈电感 Rm—磁路总磁阻 δ — 空气隙的厚度 μ0 —空气的导磁率 A —空气隙截面积
互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 U0 E21 E22 j(M1 M 2 )
按试验目的分 按试验对象分 按试验方法分
研究性试验 新产品定型试验 品质检查试验 零部件试验 机构总成试验 整车性能试验
室内台架试验 室外道路试验 试车场试验
三、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试验标准是对汽车试验方法提出的技术要求, 成为汽车试验时的依据和规范。
GB/T 12534-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重复性和可靠性
关于热电偶回路的几点结论:
(1)如果热电偶两电极A、B材料相同,则无论两端温度如 何,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EAB(t, t0)恒为零。
(2)如果热电偶两端温度相同(t=t0),即使两电极A、B 材料不同,热电偶回路内的总热电势EAB(t, t0)恒为零。
第1章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一、误差的概念
1、误差的定义 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2、误差的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
(3)允许误差:测量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比
允许误差是仪表按准确度划分级别的依据。
3、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
(引入修正值或修正函数) (统计特性服从正态分布) (发现并剔除)
六、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利用转换元件的电磁参量随温度变化 的特性,对温度和与温度有关的参量进行检测的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根据检测诊断目的,汽车检测可分为安全性能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
2、汽车维护作业中,对汽车运输业属于定期强制维护的是二级维护。
3、VIN码作为车辆身份标识别,具有唯一性,通常由17 位字符组成,但不包含I O Q 三个字母。
4、我国对一般公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规定车高≤ 4 m,车宽≤2.5 m。
5、整车干质量、冷却液质量、燃料(油箱90%容积)质量和随车设备质量之和称为整备质量。
6、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在用车发动机功率不允许小于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标明功率的75 %;大修竣工后,发动机功率不得低于原设计标定值的90 %。
7、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主要可分为静态测功和测功两种。
8、在底盘测功机中,用于模拟汽车道路行驶时的惯性及动能的可调装置是飞轮组。
9、某车最大爬坡度为100%,相当于45 度的坡度角。
10、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滑行试验时,要求初速为30 km/h,而路试时要求初速为50 km/h。
1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当车速表试验台的读数为40km/h时,车速表指示值应为40到48 km/h。
12、气缸漏气量检测时,变速器应挂入最高档,拉紧手刹,防止压缩空气推动活塞下行。
13、发动机大修后,气缸漏气率应不超过10 %。
14、对于电控点火系统,随着转速升高,其点火闭合角应增大。
(增大或变小)。
15、当点火系统高压线路绝缘不良或火花塞污损、破裂时,其击穿电压通常会变小。
(变大或变小)16、当点火线圈正负极反接时,发动机通常能否正常起动。
能(能或不能)17、拔下进气管上的真空软管,喷油时间应延长(延长或缩短)。
18、柴油机喷油器技术状态检测主要包括开启压力、喷雾质量和喷油器密封。
19、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随发动机负荷升高而增大。
20、根据《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规定,轮胎磨损:轿车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应大于 1.6 mm;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大于 3.8 mm。
21、车轮外倾角过大,将造成轮胎外侧单边磨损严重。
(内侧或外侧)22、前轮前束过大,将造成轮胎内侧磨损严重。
(内侧或外侧)23、轮胎动平衡机主要有就车式和离车式两种。
24、目前常用的制动试验台主要有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种。
25、有害排放物分析的取样方法主要有、、和定容取样法。
26、《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前轮侧滑量应不大于正负5 m/km。
27、采用光束刻度板法检测前束时,若前后刻度板离车轮中心距离分别为5倍轮胎直径,两刻度板读数差为35mm(后者减前者),则前束值为 3.5 mm。
28、对于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的机动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为20 °;29、《营运车综合性能检测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原地检测转向轻便性时,汽车转向轮置于轮角盘上,转动转向盘使转向轮达到原厂规定最大转角,全过程中操纵力不得大于120 N。
30、《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离合器分离时踏板力不得超过300 N。
31、制动过程可分为驾驶员反应、制动器起作用、持续制动和制动释放(或放松制动器)四个阶段。
32、制动距离是指制动器起作用和持续制动两个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
33、《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制动协调时间,对于液压制动系统不应大于0.35 s,气压制动系统不应大于0.6 s。
34、对于最大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空载下其驻车制动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15 %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均能固定5min(附着系数≥0.7)。
35、在台架上检测时,驻车制动力总和应大于20 %车重,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
36、用于转向轮定位参数动态测试的设备是侧滑试验台。
37、我国目前采用的碰撞试验方法是100%正面碰撞。
38、根据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柴油机应采用滤纸法或不透光烟度分析法,检查自由加速的烟度。
39、制动力台架试验时,各轮阻滞力不应大于车轮所在轴轴荷的5 %。
选择: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总质量为车辆装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车辆在空载、静态情况下,向左侧和右侧倾斜(B ),不得翻车。
A、≥20°B、≥30°C、≥35°D、≥40°2、安全环保检测线上的HX工位是指(C )A、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B、资料输入与安全装置检查工位C、灯光尾气工位D、底盘检查工位3、安全环保检测线上的ABS工位是指(A )A、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B、资料输入与安全装置检查工位C、灯光尾气工位D、底盘检查工位4、在底盘测功机上检测底盘输出功率时,轿车若能达到发动机输出功率的(C ),则说明传动系技术状况良好。
A、90%B、80%C、70%D、60%5、当机动车车速表只是值为40 km/h时,车速表检验台正常读数应为(C )。
A、30~38km/hB、40~48 km/hC、32.8~40 km/hD、45~50 km/h6、由于转速对气缸压缩压力影响很大,因此,实际测试时要求发动机转速不低于(B )r/min。
A、100 B、150 C、200 D、2507、利用气缸漏气量检测仪检测发动机密封性时,若测试结果(C )时,即表示气缸密封性良好。
A、>400kPaB、>300 kPaC、>250 kPaD、>200 kPa8、大修竣工汽油发动机怠速时,进气歧管真空度应在(A )范围内。
A、57-70kPaB、41-60 kPaC、68-80 kPaD、30-50 kPa9、对于传统点火系统,拔下高压线并与搭铁断开,通常其击穿电压应不小于( C )kV。
A、10 B、15 C、20 D、3010、对于传统喷油器,当三极管截止时,其线圈中感生出的电压通常会高于(D )V。
A、1000 B、300 C、100 D、3511、饱和开关型(电压驱动型)中的高阻型喷油器,其线圈电阻为(C )Ω。
A、24-30B、18-22C、12-15D、3-412、峰值保持型(电流驱动型)喷油器,其线圈电阻为(D )Ω。
A、24-30B、18-22C、12-15D、3-413、汽油机怠速时,拔下燃油压力调节器上的真空软管,油压应迅速上升大约(D )MPa。
A、0.25 B、0.15 C、0.1 D、0.0514、用导线跨接油泵检测插孔,打开点火开关但不起动,使油泵运转,油压通常比怠速时高(D )MPa。
A、0.25B、0.15C、0.1D、0.0515、起动汽油发动机并怠速运转,一般油压应迅速升至( A )MPa。
A、0.2-0.35B、0.3-0.45C、0.1-0.25D、0.45-0.516、当油泵柱塞、凸轮磨损时,低速小负荷容易出现(B )。
A、二次喷射B、隔次喷射C、提前滴漏D、喷油器不能关闭17、气缸压缩压力检查时,发现某缸压力偏低,向该缸火花塞或喷油器孔内注入20-30ml机油并重测,若与之前值相近,可能原因是(C )。
A、活塞磨损B、活塞环卡死C、气门积碳D、喷油器堵塞18、远光灯要求能照明车前(D )m的道路。
A、40B、60C、80D、10019、下列不属于五轮仪测量范围的是(B )A、车速B、制动力C、制动减速度D、行驶距离20、侧滑量实际上反映了转向轮定位参数中( B )之间的配合情况。
A、车轮外倾与主销后倾B、前束与车轮外倾C、前束与主销内倾D、车轮外倾与主销内倾21、使用下列哪种检测仪器,可以检测离合器是否打滑。
(A )A、点火正时灯B、角间隙仪C、转角盘D、五轮仪22、用指针式角间隙仪检测传动系游动角间隙时,要求转动力矩不应小于(A )N.m。
A、30B、40C、20D、5023、《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乘用车制动初速为50km/h时,满载制动距离应(C )。
A、≤30mB、≤25mC、≤20mD、≤15m24、对于9座以下的乘用车,满载时制动踏板力要求(C )A、≤700NB、≤600NC、≤500ND、≤400N25、在台架上检测制动力时,对于乘用车和总质量≤3500kg的货车,其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百分比(%)满载时应(A )。
A、≥60B、≥50C、≥45D、≥5526、在台架上检测制动力时,对于乘用车和总质量≤3500kg的货车,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前轴应(D )。
A、≥45B、≥50C、≥55D、≥6027、汽车排放检测双怠速法中的高怠速指(D )倍的额定转速。
A、0.8B、0.7C、0.6D、0.528、关于实车碰撞试验说法错误的是(D )A、试验车质量必须达到整车整备质量B、为保安全,应将油箱里的油换成水C、试验车变速杆应置空挡位置D、车门应关闭并锁止29、GB 1495-2002中对机动车噪音限值为(A )dB(A)A、74B、64C、54D、4430、汽车试验跑道中的比利时石路面是测试车辆的(C )A、制动性B、动力性C、耐久性D、车架抗扭性31、对于四灯制的车辆,在用车每只灯的发光强度应为(B )cd以上。
A、10000B、12000C、15000D、20000判断:1、在电涡流测功器上可以对发动机进行反拖试验。
(N )2、转向轮主销后倾角增大,汽车回正能力变强,但转向会变得沉重。
(Y )3、外倾与前束合格时,侧滑一定合格;但侧滑合格时,外倾和前束未必合格。
(Y )4、诊断参数的稳定性是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
(Y )5、前照灯远光光束照射在距离10m 屏幕上时,要求在屏幕光束中心离地高度,对乘用车为0.75H~0.8H (N )6、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在距离10m 屏幕上时,要求在屏幕光束中心离地高度,对乘用车为0.7H~0.9H (N )7、进行轮胎动平衡试验前,应先将原轮胎上的平衡块去掉。
(Y )8、如需对车轮进行修理,则应先做动平衡,后做四轮定位。
(Y )9、无论使用何种型号的前照灯检测仪,检测时,检测仪放在距前照灯前方3m处。
(N )10、进行滑行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刹车,但可适当转动方向盘,以确保汽车处于直线行驶状态。
(N )1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车体应周正,其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应大于40mm。
(Y )12、使用自动追光式前照灯检测仪检测灯光时,不必使用车辆找准仪使仪器和车辆对正。
(N )13、GB 12676《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规定,轿车最大爬坡度应大于30%。
(N )14、GB 12676《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规定,越野车最大爬坡度应大于100%。
(N )15、台试制动试验时,要求满载时其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百分比不应小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