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猫 第二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8877d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4.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猫》一课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猫的性格、习性的描绘,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雇、倘、技、汽”等生字词,理解“性格、古怪、尽职”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性格、习性的描绘。
2.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词卡片3. 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讨论作者对猫的性格、习性的描绘。
3.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板书设计1. 课题:《猫》第二课时2. 课文内容梳理3. 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为猫写一段话。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084c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a.png)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猫》第二课时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https://img.taocdn.com/s3/m/14a77d3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1.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教学内容《猫》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
文章通过对猫的形态、习性、行为等方面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猫这一动物的特点和魅力。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细节理解和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猫的特点和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1. 对猫的形态、习性的理解。
2. 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文章《猫》的文本。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文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3. 词语讲解: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4. 文章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猫的特点和魅力。
5. 情感体验: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猫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文章的主旨,提升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和关爱之心。
板书设计1. 《猫》2. 正文:猫的形态、习性、行为等方面的描述。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猫的观察日记。
2. 画一幅猫的画像。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动物的认识和关爱之心也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教学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通常是指在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吸收和应用。
在《猫》这一课的教学中,对猫的形态、习性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 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 猫(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f1e7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3.png)
猫(第二课时详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上的效果。
2.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3.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本课重、难点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感受作家独特的语言特点。
三、课前准备PPt、课堂小练笔专用纸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介绍猫的性格特点(出示形容猫性格的关键词)看到这些词语,你想起了哪只小动物?你能选择一对矛盾的性格来介绍介绍它吗?2.提出本课学习任务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是表达爱猫之情,那这节课学什么呢?主要就研究一个问题:作家怎么通过文字来表达对小动物的感情的。
情感都藏在文字里呢!二、共学——解疑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提出共学提示: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1.学习第二自然段先来看第2自然段,细细读,你能从字里行间发现老舍对猫的喜爱吗?提起笔,圈一圈、画一画,与旁边的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语气词”体会怜爱之情。
(2)指导朗读,注意口语化,聊天似的语气。
2.总结“三读”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3-6自然段预设(1)赏析“小梅花”借助书中的泡泡图,体会到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就藏在这修辞中。
比较发现“小梅花”和“小霉花”“梅花”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预设(2)赏析“蹭”引导学生认识“蹭”带有亲切感,想象小猫蹭老舍先生的腿要表达些什么?进一步体会猫亲人,人爱猫的情感。
赏析“踩印”出示学生的问题:“印”这个字能去掉吗?引导学生发现:在作者眼中,这一个个小脚印就像一个个(印章)图章,轻轻沾满了(印泥)油墨印在稿纸上,很有美感。
去掉印,就体会不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了。
小结:爱猫之情藏在动词中呢!预设(3)赏析“丰富多腔……”“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看出了作者的认真观察,如果不爱猫,就不会认真观察。
字典里只有“丰富多彩”这个词,老舍呀就把这个词语里的最后一个字换了下,就写出了小猫的温柔可亲,可见写作的功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3猫》第2课时:市级一等奖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3猫》第2课时:市级一等奖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ba5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3.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3猫》第2课时:市级一等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猫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与人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对动物的认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重点内容- 猫的生活习性- 猫的性格特点- 人与猫的互动关系重点环节-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人与猫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难点难点内容- 学生对猫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理解。
难点环节-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猫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猫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猫的基本知识。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关于猫的知识。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猫的行为和表情,了解猫的情感需求。
-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猫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与人的互动关系。
-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 学生观察家中的猫,记录其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课后练习题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家中的猫,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与猫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导入和观察学习;阅读材料,用于自主学习和课后作业。
- 课后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课后观察和记录家中的猫。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https://img.taocdn.com/s3/m/bda49a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8.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猫》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章通过对猫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猫的性格特点和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本节课主要围绕文章的阅读、理解和赏析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把握猫的性格特点;学习并运用文中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体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描述猫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性。
2. 体会并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恰当地运用文中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猫的形象,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和关注。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猫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性,总结并分享。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赏析文章: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写作练习:学生仿照课文,运用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猫的描述。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猫》2. 主题:猫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性3. 关键词语:顽皮、温柔、敏捷、好奇、机敏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猫的短文,要求运用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表达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小组作业:分组调查校园或社区中的流浪猫,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保护流浪猫的建议。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a1b11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c.png)
教案:《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4. 细节描写: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5. 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2.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5. 细节描写: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6. 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1. 板书猫2. 板书内容:(1)课文结构:导入朗读解析描写表达(2)学习重点:生字词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3. 观察身边的事物,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ed28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2.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猫》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课主要描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家中养的一只猫,通过对猫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课文第二、三段,深入理解作者对猫的观察和描绘,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事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弱小生命的关爱,培养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猫的观察和描绘。
2.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猫》第一段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第一段,知道了作者童年时期家中养了一只猫。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三段,深入了解作者对猫的观察和描绘。
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三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两段中观察到了猫的哪些特点?是如何描绘的?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第二、三段中的重点句子,品味作者的语言表达。
2. 每组选取一句重点句子,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四、全班交流1.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互相学习。
2. 教师点评,总结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五、感悟作者情感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二、三段,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2. 学生分享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板书课文标题《猫》。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556e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a.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猫》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郑振铎。
文章通过对猫的外貌、习性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猫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第二、三段,进一步了解猫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可爱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古怪”、“尽职”等。
2.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猫的特点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猫》的PPT或实物投影。
2. 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3. 课堂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简要介绍猫的特点。
2. 提问:你们喜欢猫吗?为什么?3.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猫》,进一步了解猫的可爱之处。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2. 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分享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自主学习中的疑问。
2.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 分析课文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猫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 强调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猫》第二课时2. 猫的特点和作者情感3. 主要内容:课文第二、三段,重点词语,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猫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ab794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b.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猫》中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语的意思。
2.学习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念。
3.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一切,体会分享和友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猫》的内容和主题。
2.学习生字词语的意思。
3.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意义和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语境填空和造句。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学生家中养的宠物或者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猫》这篇课文。
2. 学习新课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
2.解释生字词语,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4.完成课文理解题和生字词语填空题。
3. 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关于猫的文章或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2.为学生展示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猫的生活习性。
3.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宠物猫的文章,可以描述自己家中的猫或朋友家的猫。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一天中与猫相处的经历。
要求使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着《猫》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使之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9f585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d.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第二课时)《猫》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生字词,梳理了课文脉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猫》。
(板书:猫)2.检查复习。
(1)课件出示词语,师指名认读。
(2)师指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猫的哪几种不同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写猫在成年时和满月时的不同的形象;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通过检查复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同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板块二品词析句,体会“古怪”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引导:“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课件出示段落。
(3)指名朗读。
师:这段话中,我们看到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结合图片以及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
(出示课件)①师指名描述图中猫的形象。
预设:猫很老实,喜欢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板书:老实)师:这真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猫啊!注意读句子时要读出你的感受。
②(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二幅图中猫的形象。
预设:猫很贪玩,决定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板书:贪玩)师:猫真贪玩,居然出走一天一夜也不肯回来。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师指名读)③(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三幅图中猫的形象。
预设:猫很尽职,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就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板书:尽职)师:猫多么尽职啊!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最有感触呢?认真地读一读。
(4)改写句子。
①(出示课件)师:谁能不改变句子意思,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师指名回答)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②师:这只猫多么有决心啊!师指名用“非……不可……”说一句话。
《13猫》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13猫》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237c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d.png)
《13 猫》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生气勃勃”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能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与同学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感情,学会尊重生命。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生动性。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生动性。
(2)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生动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挂图或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特点。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3 猫》,请大家说一说猫的特点是什么?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猫的哪些方面?3.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如“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4. 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记忆。
3.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3 猫》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猫的短文。
2. 家长签字确认。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13 猫》,让学生了解了猫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猫》第二课时-市级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猫》第二课时-市级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a6a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d.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猫》第二课时-市级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13猫》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13猫》的内容和主题。
-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13猫》- 阅读理解题目准备- 分组卡片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5分钟)- 让学生集体朗读《13猫》这篇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2.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阅读理解题目。
-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问题,并互相帮助。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小组展示(10分钟)-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解答和讨论过程。
-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提出不同的解答。
5. 拓展活动(15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新编写《13猫》的结局或创作一个新的情节。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创造力。
6.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故事,并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
参考资料-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13猫》。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b0cc15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4.png)
《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乐于写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描述的猫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意思,学会运用。
3. 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课文文本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猫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哪些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描述猫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 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观察与表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 学生结合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观察与表达等方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观察事物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efd36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e.png)
教学设计:13 猫第二课时(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阅读与分析。
3. 课文大意的理解。
4.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课文的阅读与分析。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具: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猫的哪些知识?同学们对猫有什么看法?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三、课文阅读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关于猫的哪些故事?从课文中我们能感受到猫的哪些特点?四、深入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 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课文?作者想通过这篇课文传达什么信息?五、拓展阅读(5分钟)1. 教师推荐与猫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猫的其他知识。
2.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猫的看法。
板书设计:1. 生字词板书: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课文结构板书:概括课文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2. 谈谈自己对猫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2.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引导?3. 课堂讨论是否热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4.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重点关注细节: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的原则1. 简洁性:板书应当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文字,用简短的词语或句子概括重点内容。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d6c8f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1.png)
教案:13 猫第二课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习本课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学习笔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分析课文结构(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3. 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四、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学生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5分钟)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词语写两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
六、课后反思(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3 猫性格特点:古怪贪玩尽职生活习性:吃饭睡觉玩耍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导入、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朗读课文等环节,使学生对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版第2课时《13猫》:四年级语文下册市级优质教案
![部编版第2课时《13猫》:四年级语文下册市级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0ca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6.png)
部编版第2课时《13猫》:四年级语文下册市级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13猫》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表达教学准备- 《13猫》课文教材- 黑板、粉笔- PPT或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简短的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句子结构。
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逐个呈现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跟读并尝试理解词义和用法。
3. 进行词汇练习和巩固,如填空、造句等。
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表达训练(15分钟)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编写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短小故事或对话。
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和环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保护的经验和观点。
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进行反思和分享。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理解题或写作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多读有关小动物保护的书籍和故事。
教学评价-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对课文中重要词汇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小动物保护的意识和态度教学反思通过此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小动物保护的话题,增强了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 第二课时教案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 第二课时教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bc8fa0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第二课时教案2023教学内容《猫》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通过对猫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猫的习性和特征。
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对自然界的尊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长句子。
2. 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猫》的PPT。
2. 生字词卡片。
3. 猫的图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
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或PPT,教授学生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5. 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图片或模型,了解猫的特征和习性。
6. 总结课文:通过回顾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总结课文的主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课题:《猫》2. 主要内容:猫的习性和特征3. 生字词:略4. 作者情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回答课后问题。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导不够深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需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解和掌握上的障碍,对于教学难点的准确识别和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285c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9.png)
3. 语法知识:学生能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知识,如动词的过去式等,掌握语法规则,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4. 思维品质: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即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5. 口语表达:学生能够通过口语表达练习,如复述故事情节、表达对课文的理解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存在主要问题
- 预习效果不佳:虽然通过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但学生的预习效果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改进。
- 课堂参与度不平衡: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3. 改进措施
- 加强预习指导: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预习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3猫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13猫》第二课时。本节课将学习以下内容:
1. 课文《13猫》的阅读理解:学生将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
2. 词语辨析:学生将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讲授法:教师将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13猫》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将重点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通过例句和语境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2. 小组讨论: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组将讨论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情节和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难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第二课时-市级优质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第二课时-市级优质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d44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c.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第二课时-市级优质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13猫》的基本内容和情节发展。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
-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 研究理解课文《13猫》中的主要情节。
- 研究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13猫》,教案,黑板,粉笔。
- 学生准备:课本,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13猫》这篇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13猫》。
2.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有多少只猫?- 猫们是怎么一只一只地消失的?- 故事最后留下了几只猫?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就刚才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隐含信息。
2. 教师总结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拓展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课堂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独立阅读、讨论与总结、拓展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然而,部分学生对于隐含信息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节课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合作,老师指点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了解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了观察的兴趣,培养了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训练了“摘句归纳法”,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板书
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古怪 高兴时 不高兴时
胆小 勇猛
屋里 院子里
齐读,体会喜爱之情。
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什么?
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猫的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
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丰富多腔地叫唤
给自己解闷。
喜爱之情: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
生表演。演老舍先生,演猫。
3.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
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
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听话 确实
如果
慢慢
越鸟
【唐】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鹰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放鹰
【唐】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暖和( )(hē hè huo huò)
玩耍( )(suǎ shuǎ yào)
折( )磨(zhé shé zé)
给句中括号前面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你知道哪些写动物的古诗?
(dí) (huo) (shuǎ) (zhé)
老舍笔下的猫你喜爱吗?为什么?
老舍笔下的猫不像猫,倒像小孩子。感情朗读
2.拓展提高
你喜欢这篇写动物的作文吗?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都让我喜爱,我最最喜欢的要属小狗了,但要说起小狗,还有一件让我快乐而又伤心的事。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妈妈为我要来了一只小狗,我非常高兴,这只小狗可可爱了,身上的毛,摸起来软软的,真舒服,而且他的毛也很漂亮,除了白色和黑色外,没有一点杂毛,白白的肚皮,以它的大鼻子为分界线,两边是对称的,那是两只黑黑的大耳朵,而鼻梁骨以下都是白色的,嘴巴却又是黑色的,这一点黑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生动。背上镶嵌着几块黑色的牡丹花样的花纹,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狗,妈妈给他取名小花,而我因为太喜欢他身上点缀得恰到好处的黑,固执地为他取名小黑。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学生分析朗读
学生理解
拓展提高
学生练习
齐读第二节
朗读第三节,读出疼爱赞赏的感情。
你认为这段文章哪些词句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更——特别得喜爱,“更”在这里有递进作用。
淘气——顽皮。把小猫当作了孩子。
绝不会——嬉闹的猫把家里搞得枝折花落,老舍并不生气,反倒觉得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读好词句) ②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
院子里——花草遭殃 请你用词素合成法理解“枝折花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且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了课文每段的段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听讲
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1.体会喜爱之情
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
的确 成天 无忧无虑 多么 屏息凝视 非……不可
任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小黑最喜欢吃红烧排骨和煎饼,可是我只喂他吃过两三次,至今我还记得他吃红烧排骨时的样子。每天早晚我都带他出去散步。早上,小黑的出现,让学校的操场上每天都增加好几个不认识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冲我的小黑来的,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呀,我们一群小伙伴玩得可开心了。小黑俨然成了这儿的焦点,我们跟着他一起跑,一起跳,这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快乐的一个暑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猫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虑、职”等8个字,会写“忧、虑”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2.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早上,我们正和小黑玩时,妈妈对我说:“把小黑送到奶奶家吧,你也快开学了,没那么多时间照顾他了,再说养在楼上实在是受不了,味太重了。”我大声抗议着,“就不送,我就是不送,我自己会照顾好他的,不用你们操心。”我紧紧地把小黑抱在怀里,生怕被妈妈抢走。妈妈给我做了一个星期的工作,我才勉强同意了,不太情愿地把小黑交给了奶奶,小黑呀,也不知道你现在怎样了,真希望暑假快点来,我好去接他回来。
随着你们的歌声。
攀上你们轻盈的翅膀,
我的生命也仿佛化成云彩,
在高空里无忧地飞翔。
青鸟
从久远的年代里--
人类就追寻青鸟,
青鸟,你在哪里?
青年人说:
青鸟在邱比特的箭簇上。
中年人说:
青鸟伴随着"玛门"。
老年人说:
别忘了,青鸟是有着一对
会飞的翅膀啊......
4.作业布置
分辨括号前面字的读音。
的( )确(de dí dì)
3.课堂练习
你知道哪些写动物的诗歌?
飞鸟
负驮着太阳,
负驮着云彩,
负驮着风......
你们的翅膀
因此而更为轻盈
当你们轻盈地翔舞,
大地也记不起它的负重。
你们带来的心灵的春天,
在我寂寥的窗上
横一幅初霁的蓝天。
我从疲乏的肩上,
卸下艰难的负荷:
屈辱、苦役......
和几个囚狱的寒冬。
将一切完全覆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你们欢乐的鸣唱;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你会用“说……吧……可是……”写一段话吗?
说小猫温柔吧,它的确有时候很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有时候又那么勇猛,别说老鼠和小虫,就是见到蛇也敢斗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