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718c5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c.png)
课程编号:04021144《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48 学分:3一、教学大纲的说明1、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类必修课3、任务及要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EDA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EDA开发系统软件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EDA技术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子设计问题。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Java语言与程序设计后续课程:电子系统设计二、教学大纲1、课程内容:第一章EDA技术概述EDA技术的由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可编程逻辑器件产品简介、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EDA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章EDA设计流程及其工具设计流程、EDA开发工具简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常用EDA开发工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三章FPGA/CPLD结构与应用本章具体介绍数种可编程逻辑器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本章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Quartus II软件中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波形输入设计方法。
第五、六、七、八、九章VHDL设计VHDL程序结构、VHDL语言要素、VHDL顺序语句、VHDL并行语句、VHDL的描述风格、仿真、综合。
本章内容是介绍一种通用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
该语言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有相似之处,但是它是以硬件为目标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VHDL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上机操作,学会编程方法。
第十章设计优化和设计方法介绍面积优化、速度优化的常用方法,并详细介绍如何在Quartus II软件中实现上述优化。
第十一章EDA工具软件接口介绍Quartus II软件与常用第三方EDA软件如Synplify、ModelSim的接口方法。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6a2d3c0912a21614792915.png)
《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64(讲课:32学时;实验:32学时)适用专业: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教材:《EDA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开课院系: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第一章绪论内容:EDA技术简介重点:EDA的含义、范畴及发展现状教学要求:对EDA具有初步了解第二章EWB内容:EWB软件的使用重点:EWB的基本操作,EWB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常用分析方法难点:电路仿真常用基本方法实验:EWB的基本操作教学要求:学会使用EWB电路仿真软件,初步能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分析第三章Protel内容:原理图的绘制,PCB的设计重点:SCH原理图和PCB电路板图的绘制难点:PCB的设计实验:原理图的绘制及PCB的设计教学要求:掌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学会使用Protel来设计PCB电路板,主要是掌握PCB的设计规则第四章VHDL内容:学会使用MAXPLUS II软件,了解VHDL编程语言,能进行至少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的设计重点:MAXPLUS II的使用,VHDL编程语言难点:VHDL编程语言实验:VHDL语言,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三、建议教材与参考书1、《EDA技术基础》郭勇、许戈、刘豫东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2、《EDA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四、说明1、本课程的教学需由熟悉电子技术、EDA技术的教师担任,以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2、本课程开设之前应开设《电子技术》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4、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员掌握常用的EDA软件及简单的应用系统开发5、本教学大纲也适用于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
EDA教学大纲
![EDA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205e65caaedd3383c4d3ab.png)
《EDA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EDA技术课程编码: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学时:72 学分:考试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电路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制定人:批准人:一课程简介: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工程设计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EDA)。
在21世纪EDA已经是电子设计的必经之路,也是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EDA技术》课程分为电路仿真技术和电子CAD技术两大部分,分别选用Multisim10.0和Protel99SE软件教学。
电路仿真技术共32学时,每周2学时;电子CAD技术共40学时,采用集中教学周形式,教学周数为1周。
学生通过学习考核,取得“电子CAD中级工”证书。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信工程系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项目式教学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通过教学Multisim10.0和Protel99SE软件,使学生了解现代EDA技术的基本流程,学会进行电路仿真,学会绘制原理图和PCB图,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和设计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自动化设计和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10.0的使用方法和仿真的应用。
(2)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 99SE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自动布线技术的方法。
能力目标:(1)运用Multisim10.0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仿真。
(2)能熟练运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
(3)能熟练运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PCB设计。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部分:电路仿真技术1. Multisim10.0基础知识(1)了解EDA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特征、工程应用范畴、发展趋势、EDA工具软件、EDA技术所面临的工艺技术的挑战;(2)熟悉Multisim10.0软件的基本界面;(3)掌握Multisim10.0软件的常用设置;(4)学会Multisim10.0软件的基本操作;2.虚拟仪器的使用(1)熟悉仪器仪表的基本操作方法;(2)掌握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功率计、双踪示波器、波特图示仪等使用方法;(3)熟悉其它常用仿真操作方法;3.常用仿真分析(1)熟悉仿真分析基本设置和分析显示图的使用方法;(2)学会常用的仿真分析方法;4.仿真分析实例实例一-------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定;实例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及频率特性;实例三------- 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实例四------- 直流电源的仿真;实例五------- 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实例六------- 计数器电路的仿真;第二部分:电子CAD技术项目一初识Protel 99SE软件任务1 Protel 99SE简介任务2 初识Protel 99SE任务3 创建一个新的“.ddB”设计文件(1)了解Protel 99SE的组成;(2)熟悉Protel 99SE的安装与启动方法;(2)熟悉系统参数设置;(3)熟悉Protel 99SE项目设计组管理;项目二原理图的绘制任务1 绘制原理图的准备工作任务2 单级放大电路的原理图设计任务3 8031单片机存储器小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任务4 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设计(1)掌握Protel 99SE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2)熟悉电路原理图编辑器;(3)熟悉加载原理图元件库;(4)掌握层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5)熟悉报表文件的生成;(6)掌握文件的保存与输出。
《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36b50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b.png)
《EDA技术》课程教学⼤纲《EDA技术》课程教学⼤纲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电⼦产品的设计技术发⽣了⾰命的变化,这就是国外已⼴泛采⽤的电⼦设计⾃动化(EDA)技术。
利⽤EDA技术,电⼦系统⼯程师可快速⽅便地实现数字系统的集成。
为了适应电⼦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和国际竞争对⼈材的需要,在⾼职⾼专应⽤电⼦专业中进⾏EDA技术的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学⽣实际实验和课程设计的锻炼,使学⽣掌握EDA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法,并具有动⼿设计简单电⼦系统的能⼒。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C语⾔程序设计”、模拟电⼦技术和数字电⼦技术基础。
学习“计算机基础”和“C语⾔程序设计”可以使学⽣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设计思想有⼀个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模拟电⼦技术和数字电⼦技术基础则是学⽣对电⼦线路的理解、分析、测试以及进⾏设计的基本基础。
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具,利⽤EDA软件进⾏电⼦电路的设计,它使得硬件设计软件化,是现代电⼦产品设计的核⼼技术。
2、教学内容和学时课程教学共82学时,其中项⽬教学53课时,课程设计30学时。
3、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CPLD/FPGA与ASIC设计实践教程》陈赜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9⽉2)参考资料①《⽤Verilog HDL设计电⼦线路》 Stefan Sjoholm, Lennart Lindh著,边计年薛宏熙译,清华⼤学出版社②《CPLD技术及其应⽤》宋万杰等编著,西安电⼦科技⼤学出版③《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侯伯亨顾新编著,西安电⼦科技⼤学出版社④《VHDL实⽤教程》潘松编著,电⼦科技⼤学出版社4.考核课程考试考核的模式,由以往单⼀的理论考试模式向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门课程多次、多⽅⾯的“模块化”考核模式转变,采⽤这种新型的考核模式,注重学⽣学习过程,更能激发学⽣的学习动⼒,培养学⽣实践能⼒,“考”出学⽣的综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26c74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2.png)
《EDA 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EDA 技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 分:2.5总 学 时:45其中,理论学时:27 实验(上机)学时: 18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初步掌握常用EDA 工具的使用方法、FPGA 的开发技术以及VHDL 语言的编程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QuartusII 等常用EDA 软件对FPGA 和CPLD 作一些简单电路系统的设计,同时能较好地使用VHDL 语言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和逻辑系统,学会行为仿真、时序仿真和硬件测试技术,为现代EDA 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学习,ASIC 器件设计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实验上机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实验(上机)学时总学时1第一章 绪论332第二章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3334第三章 VHDL 编程基础126184第四章 VHDL 设计应用实例91221合计学时数801045三、各章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3学时)第一节 EDA 技术的涵义第二节 EDA 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EDA 技术的主要内容一、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二、硬件描述语言(HDL )三、EDA 软件开发工具四、EDA 实验开发系统第四节 EDA 软件系统的构成第五节 EDA 工具发展趋势第六节 EDA 的工程设计流程一、FPGA/CPLD 工程设计流程二、ASIC 工程设计流程第七节 数字系统的设计一、数字系统的设计模型二、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三、数字系统的设计准则四、数字系统的设计步骤第八节 EDA技术的应用展望本章重点:1、EDA技术的特点2、EDA技术的发展及应用3、数字系统的设计流程本章难点:1、EDA技术的主要特点2、ASIC技术本章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EDA的概念2、掌握EDA技术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3、了解EDA技术的发展历程4、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流程 第二章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3学时)第一节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一、PLD的发展进程二、PLD的分类方法三、常用的CPLD和FPGA标识的含义第二节 Altera公司的CPLD和FPGA器件一、Altera公司的CPLD和FPGA概述二、MAX系列CPLD结构三、MAXII系列CPLD结构四、Cyclone系列FPGA结构五、Stratix系列FPGA结构第三节 CPLD和FPGA的编程与配置一、CPLD和FPGA的编程配置二、CPLD和FPGA的下载接口三、CPLD器件的编程电路四、FPGA器件的编程电路第四节 FPGA和CPLD的开发应用选择本章重点:1、CPL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本章难点:1、CPL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发展和分类2、理解简单PLD3、掌握CPLD和FPGA 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4、了解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第三章 VHDL编程基础(18学时)第一节 概述一、常用硬件描述语言简介二、VHDL的优点三、VHDL程序设计约定第二节 VHDL程序基本结构一、VHDL程序设计举例二、VHDL程序的基本结构三、库、程序包使用说明四、实体描述五、结构体描述六、结构体配置第三节 VHDL语言要素一、VHDL文字规则二、VHDL数据对象三、VHDL数据类型四、VHDL操作符第四节 VHDL顺序语句一、赋值语句二、转向控制语句三、等待语句四、子程序调用语句五、返回语句六、空操作语句七、其他语句和说明第五节 VHDL并行语句一、进程语句二、块语句三、并行信号赋值语句四、并行过程调用语句五、元件例化语句六、生成语句第六节子程序一、函数二、重载函数三、过程四、重载过程第七节程序包第八节 VHDL描述风格一、行为描述3二、数据流描述三、结构描述第九节基本逻辑电路设计一、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三、存储器电路设计第十节状态机的VHDL设计一、状态机的基本结构格功能二、一般状态机的VHDL设计三、摩尔状态机的VHDL设计四、米立状态机的VHDL设计本章实验:Quartus II操作使用( 3学时)数码管扫描电路设计( 3学时)本章重点:1、VHDL程序结构2、VHDL语言要素3、VHDL基本描述语句4、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5、状态机和存储器的VHDL设计本章难点:1、程序包的应用和配置 2、数据类型转换3、状态机和FIFO设计本章教学要求:1、理解VHDL语言的特点2、掌握VHDL程序的结构、语言要素和语句描述,能够正确书写VHDL程序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4、熟悉状态机的应用5、正确理解存储器电路的设计第四章 VHDL程序设计基础(21学时)第一节 电子数字钟一、系统功能分析和模块划分二、分频器和计数器的设计三、数码管动态扫描电路的设计四、顶层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二节 乒乓球游戏机一、系统功能分析和模块划分二、分频器和计数器的设计三、状态机电路设计四、顶层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三节 简单电子琴一、系统功能分析和模块划分二、音频控制系统设计三、顶层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四节 16×16LED点阵汉字滚屏显示一、系统功能分析和模块划分二、LED点阵汉字显示系统设计三、顶层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本章实验: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3 学时) 数字秒表的设计( 3 学时)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3 学时) 16×16点阵汉字显示系统( 3 学时)本章重点:1、数字系统的综合设计2、VHDL语言的综合应用本章难点:1、系统模块的划分和设计分析2、顶层电路的描述和编程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应用VHDL语言描述不同逻辑功能的电路2、理解数字系统的设计四、成绩与考核方式 1、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其末考试成绩(7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和考勤以及期中考试成绩和单元测验。
EDA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EDA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50a8e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e.png)
EDA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t0800022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课程名称:EDA英文名称:Electronics DesignAutomation Technology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开设学期:第5学期实验学时/总学时:18/50 实验学分/总学分:1/3大纲拟定人:课程实验内容简介《EDA技术》实验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电子及通信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拓展课程,是《EDA技术》理论课程的同步实验课,共12学时。
本课程的对象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开设本实验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熟悉使用常用的EDA 开发软件和硬件描述语言(HDL)与其他描述方法,通过FPGA/CPLD器件进行EDA设计的一般原理及开发过程。
培养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开发能力,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及以后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可编程器件EDA设计的一般方法;2、掌握文本设计输入方法及原理图设计输入方法;掌握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电子系统的方法;掌握层次化设计方案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了解利用多种设计方式综合设计复杂电子系统的一般方法。
3、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完整实验报告。
二、实验项目三、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1、PC机一台;2、QuartusII软件一套,EDA-V型实验箱一套。
四、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实验预习和表现(20分)、实验报告(20分)、实验考试(实际操作和理论问答)(60分)。
1、实验预习和表现: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具体题目,制定实验计划,并罗列出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预习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学生使用仪器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主动排除故障的能力、实验结果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实验室卫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学生实验的原始数据须由教师签字认可。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04117086c85ec3a87c2c573.png)
《EDA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3315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学时:36学分:2 大纲执笔人:郭明良大纲审定人:郭明良大纲审批人:付家才一、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电气技术及通讯工程类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在21世纪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计算机、数字通讯、数字电视、遥控遥测、航天、军工、自动控制、检测仪表等诸多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要使学生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能在计算机电路的功能设计、逻辑设计、性能分析、时序测试。
学会EDA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要使学生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能在计算机电路的功能设计、逻辑设计、性能分析、时序测试。
学会数字系统设计和EDA技术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PSPICE8.01.绘制电路图2.仿真分析3.使用范例重点和难点:绘制电路图,仿真分析四、考核方式平时作业:20% 期末考试:80%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机房上课。
教材:付家才,《EDA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参考书:(1)周政新等,《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践与训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9(2)侯伯亨等,《VHDL 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4八、执行大纲时应注意的说明本大纲适用二表、三表及定向学生,可以根据参考教材适当的增加和减少部分内容。
EDA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EDA应用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45af7f4b73f242336c5f8a.png)
《EDA应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EDA应用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概述了EDA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阐述了EDA工具的开发、EDA工具应用于PCB设计、FPGA设计、ASIC设计、SOC设计的方法。
先修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二、课程目标1. 了解EDA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初步熟悉和掌握EDA工程方法,涉及行为描述、SOC设计方法、IP复用、ASIC设计方法、虚拟机、测试平台设计方法、软硬件协同验证等。
3. 掌握VHDL语法基础,以及程序设计方法。
4.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以及专业EDA开发软件的应用。
5. EDA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应特别重视培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
理解——是指运用已了解的基本原理说明、解释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
掌握——是指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一些较复杂的电子产品进行设计开发。
学会——是指在具体设计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一般情况下,包括实验共安排54学时,其中讲授42学时,实验12学时。
分一学期完(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有时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指导阅读等。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注意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4.可以在多媒体课室上课。
借助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声情并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由多途径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100069e518964bce847c13.png)
《EDA技术与HDL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一、《EDA技术与HDL语言》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711018(二)课程英文名称:EDA technology and HDL language(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的一门后续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PLD器件的使用方法,培养HDL语言的编程能力,形成数字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五)教学目的:本课程让学生掌握PLD器件的使用方法,培养HDL语言的编程能力,形成数字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PLD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PLD的种类;HDL语言相关语法、设计方法以及调试软件QUARTUSⅡ的使用方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10%,期末成绩占7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1章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EDA的基本知识、常用的EDA基本工具使用方法和目标器件的结构原理。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EDA技术第二节 EDA技术应用对象第三节 VHDL第四节 EDA的优势第五节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一设计输入二综合三适配(布线布局)四仿真第六节 PLD一 PLD的分类二 PROM可编程原理三 GAL第七节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第八节 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查找表逻辑结构二 FPGA的结构与原理第九节硬件测试技术一内部逻辑测试二 JTAG边界扫描测试第十节 FPGA/CPLD产品概述一 Altera公司FPGA和CPLD器件系列二 Lattice公司CPLD器件系列三 Xilinx公司FPGA和CPID器件系列第十一节编程与配置第十二节 FPGA配置器件第十三节 Quartus II2第十四节 IP核第十五节 EDA的发展趋势第2章 Quartus II设计向导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Quartus II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图形输入法的EDA 设计过程。
eda课程设计大纲
![eda课程设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9587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8.png)
eda课程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eda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eda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eda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eda工具的使用和操作;了解eda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eda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能够分析电路性能,优化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eda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eda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eda工具的使用和操作。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1章:eda概述1.1 eda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eda工具的分类和功能1.3 eda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第2章:电路设计基础2.1 电路图的表示方法2.2 电路图的绘制工具2.3 电路图的解析和分析第3章:逻辑电路设计3.1 逻辑门及其符号表示3.2 逻辑电路的组合规则3.3 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第4章:数字电路仿真4.1 数字电路仿真的原理4.2 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4.3 数字电路仿真案例分析第5章:电路性能分析与优化5.1 电路性能指标的定义和计算5.2 电路性能分析的方法5.3 电路性能优化的策略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eda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设备用于开展实践操作。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立体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A技术与HDL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一、《EDA技术与HDL语言》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711018(二)课程英文名称:EDA technology and HDL language(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的一门后续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PLD器件的使用方法,培养HDL语言的编程能力,形成数字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五)教学目的:本课程让学生掌握PLD器件的使用方法,培养HDL语言的编程能力,形成数字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PLD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PLD的种类;HDL语言相关语法、设计方法以及调试软件QUARTUSⅡ的使用方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10%,期末成绩占7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1章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EDA的基本知识、常用的EDA基本工具使用方法和目标器件的结构原理。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EDA技术第二节 EDA技术应用对象第三节 VHDL第四节 EDA的优势第五节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一设计输入二综合三适配(布线布局)四仿真第六节 PLD一 PLD的分类二 PROM可编程原理三 GAL第七节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第八节 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查找表逻辑结构二 FPGA的结构与原理第九节硬件测试技术一内部逻辑测试二 JTAG边界扫描测试第十节 FPGA/CPLD产品概述一 Altera公司FPGA和CPLD器件系列二 Lattice公司CPLD器件系列三 Xilinx公司FPGA和CPID器件系列第十一节编程与配置第十二节 FPGA配置器件第十三节 Quartus II第十四节 IP核第十五节 EDA的发展趋势第2章 Quartus II设计向导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Quartus II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图形输入法的EDA 设计过程。
理解常用电路,例如半加器、三人表决器、计数器等电路的设计。
教学时数:1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的特点第二节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初步一建立工作库文件夹和编辑设计文件二创建工程三功能分析四编译前设置五全程编译六功能测试第三节引脚设置和下载一引脚锁定二配置文件下载三 AS模式直接编程配置器件四 JTAG间接模式编程配置器件五 USB-Blaster编程配置器件使用方法第四节层次化设计一 8位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二硬件测试与实验第五节 8位十进制频率计设计一时序控制器设计二顶层电路设计与测试第3章宏功能模块应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宏功能模块的概念、调用方法,掌握采用LPM元件设计简单的工程项目。
重点学习加法模块、ROM模块、计数器模块的调用方法。
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流水线乘法累加器设计一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二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三电路时序仿真与测试第二节逻辑数据采样电路设计第三节在系统存储器数据读写编辑器应用第四节简易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一工作原理二定制初始化数据文件三定制LPM元件四完成顶层设计第五节嵌入式逻辑分析仪使用方法一 SignalTap II一般使用方法和实例二编辑SignalTapⅡ的触发信号第六节 FIFO模块定制第七节嵌入式锁相环ALTPLL调用一建立嵌入式锁相环元件二测试锁相环第八节优化设计一流水线设计二寄存器平衡技术第九节时序设置与分析一时序约束设置二查看时序分析结果第4章应用VHDL设计数字系统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VHDL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要素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对实体、结构体概念的理解以及IF语句、when语句、case语句、process语句、元件例化语句的使用方法。
掌握常用的VHDL设计方法及Quartus II软件的文本输入法的设计过程。
教学时数:3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一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二语句结构和语法说明第二节寄存器描述的VHDL程序一 D触发器的描述二 VHDL描述的语言现象说明三实现时序电路的不同表述四异步时序电路设计第三节 1位全加器的VHDL描述一半加器描述二 CASE语句三全加器描述和例化语句第四节计数器设计一 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二整数类型三计数器设计的其他表述方法第五节一般加法计数器设计一相关语法说明二程序分析三含并行置位的移位寄存器设计第六节基于Quartus II的VHDL文本输入设计一建立工作库文件夹和编辑设计文件二创建工程三全程编译四时序仿真五应用RTL电路图观察器六硬件测试第5章 VHDL设计技术深入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VHDL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要素及其使用方法,提高VHDL语言的编写能力。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深入讨论数据对象一常量二变量三信号四进程中的信号与变量赋值第二节双向和三态电路信号赋值一三态门设计二双向端口设计三三态总线电路设计第三节IF语句概述第四节深入了解进程语句一进程语句格式二进程结构组成三进程要点第五节并行语句特点第六节仿真延时一固有延时二传输延时三仿真8第七节实体与相关语句语法一实体语句结构二参数传递说明语句三参数传递映射语句第八节直接数字综合器(DDS)设计第6章实用状态机设计技术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状态机的概念,理解状态机的分类、优点及状态机的状态编码,包括Moore状态机、Mealy状态机的设计思路。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有限状态机设计初步一为什么要使用状态机二数据类型定义语句三一般有限状态机的结构第二节Moore型有限状态机设计一多进程有限状态机二单进程.Moore型有限状态机第三节 Mealy型有限状态机设计第四节状态编码一状态位直接输出型编码二顺序编码三一位热码编码第五节非法状态处理考核要求:1 概述1.1 EDA技术(识记)1.2 EDA技术应用对象(识记)1.3 VHDL(识记)1.4 EDA的优势(识记)1.5 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1.5.1 设计输入(识记)1.5.2 综合(领会)1.5.3 适配(布线布局) (识记)1.5.4 仿真(识记)1.6 PLD1.6.1 PLD的分类(识记)1.6.2 PROM可编程原理(识记)1.6.3 GAL(识记)1.7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领会)1.8 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8.1查找表逻辑结构(领会)1.8.2 FPGA的结构与原理(领会)1.9硬件测试技术1.9.1内部逻辑测试(识记)1.9.2 JTAG边界扫描测试(识记)1.10 FPGA/CPLD产品概述1.10.1 Altera公司FPGA和CPLD器件系列(识记)1.10.2 Lattice公司CPLD器件系列(识记)1.10.3 Xilinx公司FPGA和CPID器件系列(识记)1.11 编程与配置(识记)1.12 FPGA配置器件(识记)1.13 Quartus II (识记)1.14 IP核(识记)1.15 EDA的发展趋势(识记)2 Quartus II设计向导2.1 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的特点(识记)2.2 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初步2.2.1 建立工作库文件夹和编辑设计文件(领会)2.2.2 创建工程(领会)2.2.3 功能分析(领会)2.2.4 编译前设置(领会)2.2.5 全程编译(领会)2.2.6 功能测试(领会)2.3 引脚设置和下载2.3.1 引脚锁定(领会)2.3.2 配置文件下载(领会)2.3.3 AS模式直接编程配置器件(识记)2.3.4 JTAG间接模式编程配置器件(识记)2.3.5 USB-Blaster编程配置器件使用方法(识记)2.4 层次化设计2.4.1 8位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领会)2.4.2 硬件测试与实验(领会)2.5 8位十进制频率计设计2.5.1 时序控制器设计(领会)2.5.2 顶层电路设计与测试(领会)3 宏功能模块应用3.1 流水线乘法累加器设计3.1.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识记)3.1.2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识记)3.1.3 电路时序仿真与测试(识记)3.2 逻辑数据采样电路设计(识记)3.3 在系统存储器数据读写编辑器应用(识记)3.4 简易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3.4.1 工作原理(领会)3.4.2 定制初始化数据文件(领会)3.4.3 定制LPM元件(领会)3.4.4 完成顶层设计(领会)3.5 嵌入式逻辑分析仪使用方法3.5.1 SignalTap II一般使用方法和实例(识记)3.5.2 编辑SignalTapⅡ的触发信号(识记)3.6 FIFO模块定制(识记)3.7 嵌入式锁相环ALTPLL调用3.7.1 建立嵌入式锁相环元件(领会)3.7.2 测试锁相环(领会)3.8 优化设计3.8.1 流水线设计(识记)3.8.2 寄存器平衡技术(识记)3.9 时序设置与分析3.9.1 时序约束设置(识记)3.9.2 查看时序分析结果4 应用VHDL设计数字系统4.1 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4.1.1 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领会)4.1.2 语句结构和语法说明(领会)4.2 寄存器描述的VHDL程序4.2.1 D触发器的描述(应用)4.2.2 VHDL描述的语言现象说明(领会)4.2.3 实现时序电路的不同表述(领会)4.2.4 异步时序电路设计(领会)4.3 1位全加器的VHDL描述4.3.1 半加器描述(领会)4.3.2 CASE语句(应用)4.3.3 全加器描述和例化语句(领会)4.4 计数器设计4.4.1 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领会)4.4.2 整数类型(领会)4.4.3 计数器设计的其他表述方法(领会)4.5 一般加法计数器设计4.5.1 相关语法说明(领会)4.5.2 程序分析(领会)4.5.3 含并行置位的移位寄存器设计(领会)4.6 基于Quartus II的VHDL文本输入设计4.6.1 建立工作库文件夹和编辑设计文件(领会)4.6.2 创建工程(领会)4.6.3 全程编译(领会)4.6.4 时序仿真(领会)4.6.5 应用RTL电路图观察器(领会)4.6.6 硬件测试(领会)5 VHDL设计技术深入5.1 深入讨论数据对象5.1.1 常量(领会)5.1.2 变量(领会)5.1.3 信号(领会)5.1.4 进程中的信号与变量赋值(领会)5.2 双向和三态电路信号赋值5.2.1 三态门设计(识记)5.2.2 双向端口设计(识记)5.2.3 三态总线电路设计(识记)5.3 IF语句概述(应用)5.4 深入了解进程语句5.4.1 进程语句格式(应用)5.4.2 进程结构组成(应用)5.4.3 进程要点(应用)5.5 并行语句特点(领会)5.6 仿真延时5.6.1 固有延时(识记)5.6.2 传输延时(识记)5.6.3 仿真8(识记)5.7实体与相关语句语法5.7.1实体语句结构(识记)5.7.2参数传递说明语句(识记)5.7.3参数传递映射语句(识记)5.8直接数字综合器(DDS)设计(识记)6 实用状态机设计技术6.1 有限状态机设计初步6.1.1 为什么要使用状态机(领会)6.1.2 数据类型定义语句(领会)6.1.3 一般有限状态机的结构(领会)6.2 Moore型有限状态机设计6.2.1 多进程有限状态机(领会)6.2.2 单进程.Moore型有限状态机(领会)6.3 Mealy型有限状态机设计(领会)6.4 状态编码6.4.1 状态位直接输出型编码(识记)6.4.2 顺序编码(识记)6.4.3 一位热码编码(识记)6.5 非法状态处理(识记)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EDA技术》,潘松等编,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EDA应用技术》,曾全胜,第一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3、《SOPC技术实用教程》,潘松编,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EDA技术及其应用》,潘松编,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