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八章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第八章 干燥

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第八章 干燥

t 湿球温度计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12/22
§8.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6.绝热饱和温度tas 在与外界绝热情况下,空气 与大量水经过无限长时间接触后, 空气温度与水温相等,称这一稳 定的温度为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 度,用tas表示。
tas
补充水 tas 饱和空气
tas,Has, Ias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2/22
§8 概述
传导干燥 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传给物料,产生的湿 分蒸气被气相(又称干燥介质)带走,或用真空泵 排走。例如纸制品可以铺在热滚筒上进行干燥。 对流干燥
以干燥介质:热空气、 湿分:水为例
干 燥 法
热能以对流方式加入物料,产生的蒸气被干燥介质所带走。
cH cg cv H 1.01 1.88 H
c H f H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9/22
§8.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4.湿空气的焓I
kJ/kg 干气
焓----kJ/kg
I I g Iv H
cg cv H t r0 H
1.01 1.88H t 2490H
50% 为宜;室温达18℃ 时,相对湿 度应控制在30%—40% 。 7/22
pv p s H 0.622 0.622 相对湿度代表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 P p s P pv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8.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1kg干空 气的体积 Hkg水气 体积 H 1kg干空 气
传质、传热同时发生
本章重点讨论以空气作干燥介质,以水为湿份的对流干燥过程。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8章总结

化工原理-8章总结

b 级式接触
图9-2 填料塔和板式塔
规整填料 散装填料 塑料丝网波纹填料 塑料鲍尔环填料
本章所做基本假定:
(1)气体混合物中只有一个组分溶于溶剂,其余组分可
视为一个惰性组分。
(2)溶剂的蒸气压很低,挥发损失可忽略不计。
——气相中仅包括一个惰性组分和一个可溶组分 液相中包含可溶组分和溶质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8.4 相际传质
8.4.1 相际传质速率(总传质速率)
气膜控制:
当1/ky>>m/kx时,Ky≈ky,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气相, 称为“气膜控制”,若要提高吸收速率,即增大气相湍动程度。
液膜控制:
当1/kx>>1/mky时,Kx≈kx,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液相,
称为“液膜控制”,若要提高吸收速率,即增大液相湍动程度。
反,通过截面净物质量为零,则称此扩散为等分子反向扩散。
2、主体流动
A可溶于液相 B完全不溶于液相 液相不挥发
主体移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单相主体向界面移动称为 总体流动,总体流动造成A,B向同一方向移动。 ——只要不满足等分子反向扩散条件,都必然出现主体流动
三、分子扩散的速率方程
漂流因子恒大与1,因此单向扩散传质速率大于等摩尔反向扩散。
物理吸收:吸收过程溶质与溶剂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如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用水吸收乙醇或丙醇蒸
汽、用洗油吸收芳烃等。 化学吸收:溶质与溶剂有显著的化学反应发生。 如用NaOH溶液吸收CO2、用稀硫酸吸收氨等过 程。化学反应能大大提高单位体积液体所能吸
收的气体量并加快吸收速率。但溶液解吸再生
较难。 ——被利用的条件:可逆性;较高的反 应速率
吸收速率方程式小结
1、以传质分系数表示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化工原理--第八章 气体吸收

化工原理--第八章  气体吸收

第八章气体吸收1.在温度为40℃、压力为101.3kPa 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kPa 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g (NH 3)/1000g(H 2O)。

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 、相平衡常数m 及溶解度系数H 。

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76.6170.07576.610001718x ==+由*p Ex=亨利系数为*15.0kPa 200.00.075p E x ===kPa 相平衡常数为t 200.0 1.974101.3E m p ===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

40℃时水的密度为992.2ρ=kg/m 3溶解度系数为kPa)kmol/(m 276.0kPa)kmol/(m 180.2002.99233S ⋅=⋅⨯==EM H ρ2.在温度为25℃及总压为101.3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g/m 3的水溶液接触。

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

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33350/1000kmol/m 0.008kmol/m 44c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3t 997.8kmol/m 55.4318c ==kmol/m 3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4t 0.008 1.4431055.43c x c -===⨯由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p故CO 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 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23.954 3.039)kPa 20.915p p p ∆=-=-=kPa3.在总压为110.5kPa 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化工原理,第8-9章

化工原理,第8-9章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 概述8-1 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均相物系的分离(提纯,回收)1.吸收2.气体的减湿3.液-液萃取4.固-液萃取(浸沥,浸取)5.结晶6.吸附(脱附)7.干燥 8精馏 目的:湿分离或混合8-2 相组成的表示法1. 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m m a A A =m ma B B = mm a C C = ………. ......+++=C B A m m m mA,B 两组分 a a -1 n n x A A =n nx B B = nn x C C = ……. ......+++=C B A n n n n .......1+++=C B A x x x互换 A A A A A m m a m m x ==BB B m ma x = ……. ∑=++=i i i B B A A m a m m m a m m a n ...... ()....,,C B A i = 故 ∑==i iiAAA A m a m a n n x iiiA A A m x m a a ∑=2.质量比和摩尔比质量比 B A m m a /=摩尔比 B A n n X =()a a a -=1 ()x x X -=1()X X x -=13.浓度质量浓度 V m C A A = 3/m kg摩尔浓度 V n C A A = 3/m k m o l均相混合物的密度ρ即为各组分质量浓度的总和(体积与混合物相等)∑=++=i B A C C C ........ρρA V ma V m C A A A ===C x V n x V n C A A A A ===混合气体 RTp V n C A A A ==RTp M V n M V m C AA A A A A ===气体总摩尔浓度 RTpV n C ==摩尔分率与分压分率相等 pp n n y AA A ==气体混合物摩尔比可用分压比表示 BB AA B B A A B A M p M p M n M n n n Y ===第二节 扩散原理8-3 基本概念和费克定律分子扩散: 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费克定律: 对双组分物系下表达为: dzdl D J AABA -= A J —分子A 的扩散通量 s m kmol ⋅2/ 方向与浓度样应相反 AB D —比例系数 组分A 在介质B 中的扩散系数 s m /2A c —组分A 浓度,3/m kmoldz dc A —组分A 的浓度梯度 4/m kmol RT p c A A =得 dzdp RT D J AAB A -= 定义A J 通过得截面是“分子对称”得,即有一个A 分子通过某一截面,就有一个B 分子反方向通过这一截面,填补原A 分子得空部位,这种分子对称面为固定时,较为简便。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固体干燥.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固体干燥.

第八章固体干燥第一节概述§8.1.1、固体去湿方法和干燥过程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轻工,食品工业等有关工业中,常常需要从湿固体物料中除去湿分(水或其他液体),这种操作称为”去湿”.例如:药物,食品中去湿,以防失效变质,中药冲剂,片剂,糖,咖啡等去湿(干燥) 塑料颗粒若含水超过规定,则在以后的注塑加工中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 其他如木材的干燥,纸的干燥.一、物料的去湿方法1、机械去湿:压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去除湿分,能耗底,但湿分的除去不完全。

2、吸附去湿: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如CaCl2,硅胶,沸石吸附剂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中水分相续经气相转入到干燥剂内。

如实验室中干燥剂中保有干物料;能耗几乎为零,且能达到较为完全的去湿程度,但干燥剂的成本高,干燥速率慢。

3、供热干燥:向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水分,并将产生的蒸汽排走。

干燥过程的实质是被除去的湿分从固相转移到气相中,固相为被干燥的物料,气相为干燥介质。

工业干燥操作多半是用热空气或其他高温气体作干燥介质(如过热蒸汽,烟道气)能量消耗大,所以工业生产中湿物料若含水较多则可先采用机械去湿,然后在进行供热干燥来制得合格的干品。

二、干燥操作的分类1、按操作压强来分:1)、常压干燥:多数物料的干燥采用常压干燥2)、真空干燥:适用于处理热敏性,易氯化或要求产品含湿量很低的物料2、按操作方式来分:1)、连续式:湿物料从干燥设备中连续投入,干品连续排出特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和劳动条件好。

2)、间歇式:湿物料分批加入干燥设备中,干燥完毕后卸下干品再加料如烘房,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较长的物料的干燥。

3、按供热方式来分:1)、对流干燥:使干燥介质直接与湿物料接触,介质在掠过物料表面时向物料供热,传热方式属于对流,产生的蒸汽由干燥介质带走。

如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喷雾干燥器。

2)、传导干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加热物料,产生的蒸汽被干燥介质带走,或是用真空泵排走(真空干燥),如烘房,滚筒干燥器。

化工原理-第8章 气体吸收

化工原理-第8章 气体吸收

8.3 扩散和单相传质
① 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两相界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
② 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界面上发生 的溶解过程
③ 溶质自界面被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 通常,第②步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很容易进行,其阻力很小
( 传质速率 小,
=
传质推动力 传质阻力
)故认为相界面上的溶解推动力亦很
8.1概述
①溶剂应对被分离组分(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或者说在 一定的温度与浓度下,溶质的平衡分压要低。这样,从平衡角度 来说,处理一定量混合气体所需溶剂量较少,气体中溶质的极限 残余浓度亦可降低;就过程数率而言,溶质平衡分压↓,过程推 动力大,传质数率快,所需设备尺寸小。
②溶剂对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的溶解度要小,即溶剂应具备 较高的选择性。若溶剂的选择性不高,将同时吸收混合物中的其 他组分,只能实现组分间某种程度的增浓而不能实现较为完全的 分离。
⑷工业吸收流程(见旧讲稿) 由流程图可见,采用吸收操作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必须解决下 列问题: ①选择合适的溶剂,使能选择性比溶解某个(或某些)被分离组 分; ②提供适当的传质设备(多位填料塔,也有板式塔)以实现气液 两相的接触,使被分离组分得以从气相转移到液相(吸收)或气相 (解吸);
8.1概述
注意:此时并非没有溶质分子继续进入液相,只是任何瞬间 进入液相的溶质分子数与从液相逸出的溶质分子数恰好相等,在 宏观上过程就象是停止了。这种状态称为相际动平衡,简称相平 衡。
8.2.1平衡溶解度
⑴溶解度曲线
对 单 组 分 物 理 吸 收 的 物 系 , 根 据相律 ,自 由度数F 为F=CΦ+2=3-2+2=3(C=3,溶质A,惰性组分B,溶剂S,Φ=2,气、液两 相),即在温度 t ,总压 p ,气、液相组成共4个变量中,由3个自 变量(独立变量),另1个是它们的函数,故可将平衡时溶质在气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化工原理 第八章
Y A = mX A
(8-11)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3)吸收平衡线 表明吸收过程中气、液相平衡关系 的图线称吸收平衡线。在吸收操作中,通常用图来表示。
图8-2吸收平衡线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式(8-10)是用比摩尔分数表示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它在坐标系中是一条经原点的曲线,称为吸收平衡线,如 图8-2(a)所示;式(8-11)在图坐标系中表示为一条经 原点、斜率为m的直线。如图8-2(b)所示。 (4)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①判断吸收能否进行。由于溶解平衡是吸收进行的极 限,所以,在一定温度下,吸收若能进行,则气相中溶质 的实际组成 YA 必须大于与液相中溶质含量成平衡时的组 成 Y ,即YA > Y 。若出现 YA < Y 时,则过程反向进行,为 解吸操作。图8-2中的A点,为操作(实际状态)点,若A Y 点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A > Y 为吸收过程;点在平衡线上,
本文由屮氼孖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吸收
第一节 概述
一、吸收剂的选择
实践证明,吸收的好坏与吸收剂用量关系很大,而吸 收剂用量又随吸收剂的种类而变。可见,选择吸收剂是吸 收操作的重要环节。选择吸收剂时,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 考虑: 1.溶解度 吸收剂对于溶质组分应具有较大的溶解度,这样可以 加快吸收过程并减少吸收剂本身的消耗量。 2.选择性 吸收剂要在对溶质组分有良好吸收能力的同时,对混 合气体中的其他组分却能基本上不吸收或吸收甚微,否则 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表8-1某些气体水溶液的亨利系数值(E×10-6/kPa)

化工原理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doc

化工原理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doc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概述8-1 物质传递过程(传质过程)传质过程• 相内传质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相内传质过程:物质在一个物相内部从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向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转移的过程。

实例:煤气、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等等。

相际传质过程:物质由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的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是分离均相混合物必须经历的过程,其作为化工单元操作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蒸馏、吸收、萃取等等。

几种典型的相际传质过程●吸收:物质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如图8-1所示A图8-1 吸收传质过程●蒸馏:不同物质在汽液两相间的相互转移,如图8-2所示。

相界面AB图8-2 蒸馏传质过程●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液-液萃取:物质从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

例如用四氯化碳从水溶液中萃取碘。

液-固萃取:物质从固相向液相转移。

●干燥:液体(通常为水)由固相向气相转移其它相际传质过程:如结晶、吸附、气体的增湿、减湿等等。

传质过程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过程比较有相似之处,但比后二者复杂。

例如与传热过程比较,主要差别为: (1)平衡差别传热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差,平衡时两物体的温度相等;传质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相的浓度差,平衡时两相的浓度不相等。

例如1atm,20ºC 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平衡时液相的浓度为0.582 kmol/m3 ,气相的浓度为3.28×10 - 4kmol/m3 ,两者相差5个数量级。

(2)推动力差别传热推动力为温度差,单位为ºC ,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单一;而传质过程推动力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无(例如可用气相分压、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等表示),不同的表示方法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均不相同。

8-2浓度及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质量分数:用w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w A = (8-1)● 质量分数:用x 或y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x A = (8-2)2. 质量比与摩尔比 ● 质量比:混合物中一个组分的质量对另一个组分的质量之比,用w 表示。

化工原理第八章

化工原理第八章

N A dz D
0

C A2
C A1
dC A CA 1 CM
D CM 积分后 N A C (C A1 C A 2 ) BM
C BM
C B 2 C B1 CB2 ln C B1
CM C M 1 , 低浓度吸收 漂流因子 1 C BM C BM
例题:在一个大气压和0℃的条件下CO2沿某一方
y yi x i x y yi m ( x i x ) NA 1 1 1 m ky kx k y kx y ye NA K y ( y ye ) 1 m k y kx
总传质系数
Ky
1 1 m k y kx
同样 NA=KX (xe-x)
2 4
4 N K ( y y ) 2 . 2 10 0.03 传质速率 A y e 6 2 6.6 10 kmol / m s
N A K x ( xe x ) 4.4 10 0.015 6.6 10 kmol / m s
2
4
6
E ②总压增加后,由 m 可知 P P 101.3 m' m 2 1.25 P' 162
Kx
1 1 1 mk y k x
mK y
Ky
1 1 m k y kx
有什么条件?
y mx b
4.2 阻力控制
总阻力

1 1 m K y k y kx
气相阻力控制
1 m ky kx
Ky≈ky , Kx≈mky , yi≈ye 条件: m很小(溶解度很大), 例如:水吸收 NH3 ,HCl 等易溶气体
1.388104 (44 28) 2.221103 kg /(m2 .h)

陈敏恒 化工原理 第八章(吸收)1

陈敏恒 化工原理 第八章(吸收)1

解:(1) m
E p

1 .2
1 .2
y
0 .08
x x e x 0.0147
(3)达到极限时气体浓度最低为
y min y e 0.006
8.3 扩散和单向传质 一、相际传质过程 (1)溶质由气体主体扩 散至两相界面 (2)溶质在界面上溶解
y i f ( xi )
N 0
N A J A D
定态时 :
dc A dz
NA C D D p A1 p A 2 N A c A1 c A 2 RT nA pA ( 理想气体 c A ) V RT
(2)单向扩散 NB 0
cA dc A N A 1 D dz cM D cM D p c A1 c A 2 p A1 p A 2 NA c BM RT p BM
8.2.2 相平衡与吸收关系 一、判断过程的方向
y ye 或 x xe
吸收
y ye 或 x xe
解吸
二、指明过程的极限 吸收过程的极限为平衡状态.即 y y e 或 x x e
x1 max x1e
y1 m
y 2 min y 2 e mx 2
三、计算过程推动力 过程推动力为实际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偏离程度
cM c A cB c Ai cBi C
c A c Ai 必有 cB cBi
A, B 反向扩散
(1)等分子反向扩散 当液相能以同一速率向界面供应组分 B 时, c Bi 保持恒定: J A J B 或 J A J B 0 通过截面 PQ 的净物量为零. (2)单向扩散 当液相不能向界面提供组分 B 时,发生的是 组分 A 的单向扩散。例如:吸收 在单向扩散中将产生主体流动 扩散流: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结果,纯组分 主体流动:宏观运动,同时带有组分 A 和 B 注意:在单向扩散中依然存在 J A J B

化工原理第八章 气体吸收

化工原理第八章 气体吸收

平衡关系与上式联立可求解界面浓度 xi 与 yi 。在用作图
3
三、工业吸收过程
工业的吸收过程常在吸收塔中进行。生产中除少部分直 接获得液体产品的吸收操作外,一般的吸收过程都要求 对吸收后的溶剂进行再生,即在另一称之为解析他的设 备中进行于吸收相反的操作-解吸。因此,一个完整地 吸收分离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
2024/3/25
4
8.2 吸收过程相平衡基础
对于单组分物理吸收,组分数c=3(溶质A、惰性 气体B、溶剂S),相数(气、液),自由度数F应为
F c23223
即在温度、总压和气、液组成共四个变量中,有三个是 自变量,另一个是它们的函数。
2024/3/25
6
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 度由其相中的组成决定。在总压不很高的情况下,可以 认为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只取决于该气体的分压pA , 而与总压无关。于是,cA*与 pA 得函数关系可写成
ky P kG
Ky m Kx KG HKL
13
二、界面浓度的求取
当m随浓度变化时,用分传质速率方程式计算更加方 便,界面浓度 xi 与 yi 存在关系有:
(1)有双膜模型理论,yi 与 xi 在平衡线上。如果平衡线以
y f (x) 表示,则 yi 。 f (xi )
(2)可导出
y yi kx x xi ky
2024/3/25
12
不同的推动力所对应的不同传质系数和速率方程。
浓度组成表示法
表8—1 传质速率方程的各种形式
摩尔分率
物质得量浓度或分压
传质速率方程 总传质系数
2024/3/25
N A ky ( y yi ) kx (xi x) ky (y y*) kx (x* x)

化工原理第八章气体吸收

化工原理第八章气体吸收

实验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0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误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讨论气体吸收过程中的传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措施。
实验结果讨论
总结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得出关于气体吸收实验的结论,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结论
过程模拟软件介绍
2
1
3
过程模拟软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值模拟工具,可以对化工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预测过程的性能和行为。
过程模拟软件可以用于气体吸收过程的建模和模拟,包括吸收塔的设计、操作条件的优化、过程性能的预测等。
在气体吸收中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模拟软件时,需要注意模型的准确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方面。
第二小节
气体吸收设备类型及特点
填料塔结构与工作原理
填料塔结构
主要包括塔体、填料、液体分布器、气体进出口管等部分。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吸收过程。
工作原理
气体从塔底进入,通过填料层时与从塔顶喷淋下来的吸收液充分接触,完成吸收过程。填料的存在使得气液两相在较小的空间内得到充分混合,提高了吸收效率。
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包括装置启动、气体和液体流量调节、温度控制、数据记录等。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装置搭建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使用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测量仪器,实时记录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计算,得到气体吸收量、吸收速率、传质系数等关键指标。
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气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姓名 学号1、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 的单元操作。

这种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此热量作为 使湿物料中湿分气化而被分离,从而获得含湿分较少的固体干物料。

2、干燥操作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操作压力的不同分为 和 ,按热能传给湿物料的方式分为 、 、 、 。

按操作的方式分为 、 。

3、干燥过程是一个 和 的过程。

干燥速率同时由 和 决定。

4、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5、掌握湿空气的十个性质及单位。

6、相对湿度百分数用ϕ表示,即ϕ= ,反映湿空气 的能力。

当ϕ=100%时,表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已达 ,真实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 。

ϕ值越低,则距离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 。

若ϕ= ,则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为零,即为绝干空气。

7、写出湿基含量和干基含量的互换式=X 、=w 。

8、单位质量的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 称为湿空气的湿容积。

V H = 。

从公式看出,湿空气的湿溶积系随湿度和温度的增加而 。

9、常压下,将1kg 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 的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总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热。

公式C H=。

10、湿球温度为湿空气的和的函数。

因此湿球温度是表明的一个参数。

11、绝热饱和温度t as是空气初始状态下和的函数,它是湿空气在等焓的情况下,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2、T-H图中的线群有、、、、、、、。

13、ф=100%的曲线称为,这时空气完全被水蒸气所饱和。

饱和空气线的左上方为,这时湿空气成雾状,故称为,不能用来干燥物料。

饱和空气线的右下方是,这时的空气可以用来干燥物料。

14、干燥过程中绝对干料的衡算式为,干燥器的总物料衡算式为,水分的物料衡算式为。

15、干燥中蒸发所需的干空气量为,单位空气消耗量H越大,则空气消耗量越。

即干燥过程中空气消为。

空气的耗量L在夏季要比冬季为。

16、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时,此时物料的含水量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

化工原理第8章

化工原理第8章
传质推动力 传质速率 = 传质阻力
8.3 扩散和单相传质
无论是气相还是液相,物质传递的机理包括以下 两种。 ⑴分子扩散。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统计结果。 混合物中存在温度梯度、压强梯度及浓度梯度都会产 生分子扩散,发生在静止或层流流体里的扩散就是分 子扩散。 ⑵对流传质。是凭藉流体质点的湍流和漩涡而引 起的扩散称为对流传质。发生在湍流流体里的传质除 分子扩散外更主要的是对流传质。 以下仅讨论定态条件下双组分物系的分子扩散和 对流传质。
传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率: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的物质量,记作N, kmol/(m2· s) 。
气相:
D dp A NA= J A = − RT dz
D NA = ( p A1 − p A2 ) RTz
液相:
NA= J A = − DAB
dc A dz
D N A = (c A1 − c A2 ) z
y2
x2
y 2 > y 2e
x2
y1
x1 < x1e
y1
x1
x 塔高 ↑,吸收剂用量 ↓ , 1 ↑ 即使 塔无限高,吸收剂用量很少, 1 也 x
不会无限增大,x1, max = x1e =
y 反之,当塔高 ↑ ,吸收剂用量↑ , 2 ↓, y 即使塔高无限高,吸收剂用量很大, 2
也不会无限减小, y2,max = y2e = mx2
k y = pkG
8.3.5对流传质理论
8.2气液相平衡
1.溶解度曲线 平衡状态:一定压力和温度,一定量的吸收剂与 混合气体充分接触,气相中的溶质向 溶剂中转移,长期充分接 触后,液相 中溶质组分的浓度不再增加,此时,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饱和浓度:平衡时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

化工原理第八章固体流态化

化工原理第八章固体流态化
分布板压降计算:

式中: u0 —ξ—= Cd分2 布阻板力小系孔数气(速当开孔率≤10 % 查图 6-12 P334)
为了增大△P干, 工业上常在开孔率一定下(0.4~1.4 %), 采用小孔布 气
2. 内部构件: 3. 型式: 挡网、档板 4. 作用: ① 抑制气泡成长和产生大气泡(“腾涌流化”) 5. ② 减小返混程度 6. ③ 增强两相接触 7. 粒度分布: 8. 主要影响临界流化速度umf及操作弹性比ut /umf,床层膨胀比L /Lmf及床层压降△P 9. 因此: 工业中常用小直径且粒径分布较宽的颗粒进行流化作业,粉粒可在其中起“润滑”
, ut , dp表示事出颗粒最小粒 径
3. 操作范围: (ut/umf)—— 亦可称操作弹性 比对于微细颗粒: 当 Rep<1 时,
对于大颗粒: 当 Re>1000 时,ξ = 0.44
1-4. 流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分布板结构形式(开孔率、孔径等)作用: ① 支承颗粒、防止漏料 ② 使气体均匀分布 ③ 分散气流,形成小气泡 要求: 分布板的干板压降足够大(≥3.5Kpa)以保障气体的均布(或△P干 / △P总≥10 %)
关系: 气体的放(吸)热 = 固体颗粒吸(放) 热
在微分床层高度dH内: 故:
即: 以
对H作图, 由斜率
G —— 质量流速 Kg/m2·s at —— 单位体积床层颗粒比表面
可求得α值
b.非定态法 假定: ① 任一时刻床层中气体温度等于其离开床层时温度(Tf离 = Tf1)
② 床层中任一时刻τ的颗粒温度Ts分布均匀,但随时间变化。 ③ 无热损失。(床层表面不散失热量)
第八章 固体流态化
第一节 流化(固体流态化)

化工原理(第八章传质基础)

化工原理(第八章传质基础)
D2 = D1 ( T2µ1 ) T1µ 2
3、生物物质的扩散系数 化 工 原 理 对于水溶液中生物溶质扩散系数的估算,当溶质的分子量 小于1000或其分子体积小于500 cm3/mol 时,可用下式计 算:
DAB
1/ T (φM B )T2 −15 = 7.4 ×10 µVA0.6
m2 / s
吉 首 大 学
吉 首 大 学
JA pA1 pB1 JB pA2 pB2
由于总压p=pA+pB为常数,微分则有:0=dpA+dpB DAB=DBA=D
二、扩散系数 化 工 原 理 扩散系数是衡量物质扩散能力的物理性质,单位:m2/s 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其系统、温度和压力有关,其数量级为 10-5m2/s 对于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估算,通常使用富勒(Fuller)公 式:
固相 C
固相 B+A
气相 C+A
液相 A
汽相 精 馏
干 燥
B+A A+B B
三、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 工 原 理 1.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 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mA占混合物总重量m的分率,称为 组分A的质量分率 。即: wA= mA/m 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摩尔数nA占混合物总摩尔数n的分率,称 为组分A的质量分率 。即: xA= nA/n 2.质量比和摩尔比 以B为参照组分,则质量比:w = mA/mB,摩尔比:X = nA/nB 3.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称为质量浓度,即: CA=mA/V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称为摩尔浓度,即: cA=nA/V
C (C -C ) A Ai CBm
CA CAi CAi’
δ δ’
’ D’ C (C’ C ) Ai- ’ A C’ δ’ Bm

化工原理第8章

化工原理第8章

化学反应工程导论
“化学反应工程”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 反应过程解析 • 反应技术开发 • 反应器设计 它涉及诸多有关学科理论,是一门多科性 的交叉学科。
化学反应工程涉及学科:
• 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 • 化工传递过程(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混合传热与 质) • 化学工艺学(反应工艺路线及设备) • 工程控制论(反应过程动态特性,反应过程的测 量与反应过程最佳化)
• 选择性

生成目的产物消耗关键组分的量 v A nP 已转化的关键组分量 v P n A,o n A
转化率x、收率φ、选择性β三者之间的关系
φ=βX
§3 流动系统的反应动力学
3-1 流动系统的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时间
• 设物料的总体积流量为qv,0,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 cA,0,当物料通过微元体积dVR时,反应物的转化 率由xA → xA+dxA
混流;当N=∞时,类似于活塞流反应器。
• 之所以要引入多釜串联模型,是因为釜数本身可 以反映出实际流动情况偏离活塞流或偏离全混流 的程度。
§5 反应器内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
“分布”的概念:
工程数学的分支之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是一门研究偶然现象规律性的学科。由于物料微
团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也是一种偶然现象。
§4 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模型 4-1 全混流模型
在连续搅拌釜内,可视为理想混合反应 器,或称为全混流反应器。在这种釜内,可 以认为进入反应器的物料瞬间混合均匀,立 即均匀分散在整个反应器里。由于连续进料 也连续出料,致使物料微团在反应期内的停 留时间长短不一,从0~∞都有。是一种极端流 动模型之一。
例如,公园入口处一下子进来了100名学生(红色运动服者), 公园出口处的人流量为200人/分钟,10分钟后,公园出口走出 了五名学生,学生在出口人流中所占的分率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下册试题八
1.多项选择题:
(1)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方划一横线)
①对解吸因数S=0.5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y*=mx,当塔高为无穷大时,y b将(A 大
于、B小于、C等于)y b*,塔顶气相出口浓度y a将(A大于、B小于、C等于)y a*。

(1)若系统压力减小一倍,二气液摩尔流量与进口组成均不变,则此时气体入口组成y b将(A大于、B小于、C等于)y b*。

②采用化学吸收可使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的液膜阻力(A增加、B减小、C不变),气
膜阻力(A增加、B减小、C不变)。

(2)原料的数量和浓度相同,用简单蒸馏得汽相总组成为X D1,用平衡蒸馏得汽相总组成为X D2。

若两种蒸馏方法所得得汽相量相同,则:()
(A)X D1> X D2;(B)X D1=X D2;(C)X D1<X D2;(D)不能判断
(3)指出下列哪些属于筛板精馏塔得设计参数:(A)h o(底隙高)(B)Ws(安定区宽)(C)Wc(边缘区宽)(D)d0(孔径)E)h L(板上清液层高)
(4)①在等速干燥阶段中,在给定得空气条件下,对干燥速率正确得判断是:()(A)干燥速率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
(B)干燥速率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
(C)各种不同物料的干燥速率实质上是相同的;
(D)不一定。

②湿空气在温度308K和总压1.52MPa下,已知其湿度H为0.0023Kg水/Kg绝干空气,
则其比容v H应为(单位均为m3/Kg绝干空气)()。

(A)0.0583;(B)1.673;(C)2.382;(D)0.0224。

2.填空题:
(1)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易溶组分,设备高为无穷大,入塔Y1=8%(体积),平衡关系Y=2X。

试问:(1)若液气比(摩尔比,下同)为2.5时,吸收率=%
(2)若液气比为1.5时,吸收率=%
(2某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汽组成y1,温度T,经全凝器恰好冷凝到泡点,部分回流入塔,组成x o,温度t,则y1x o,T t。

(>,=,<)
参见附图:t07a070.t
(3)填料塔设计时,空塔气速一般取气速的50%-
80%,理由是。

若填料层高度较高,为了有效润湿填料,塔内应设置
装置。

一般而言,塔料塔的压降板式塔压降。

(>,=,<)
(4)已知在常压及25℃下水份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
系为:相对湿度φ=100%时,平衡含水量X*=0.02Kg/Kg绝干料;相对湿度φ=40%时,平衡含水量X*=0.007。

现该物料含水量为0.23 Kg/Kg绝干料,令其与25℃,φ=40%的空气接触,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Kg/Kg绝干料,结合水含量为Kg/Kg绝干料,非结合水的含量为Kg/Kg绝干料。

[二]设计一台常压操作的填料塔,用清水吸收焦炉气中的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1.2x,气体流率为4480m3/㎡·h,入塔气体浓度为10g/N m3,要求回收率为95%,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为Kya=200kmol/ m3h。

试求:
①水用量(m3/㎡·h)(取ρ水1000kg/ m3);②出塔溶液中氨的浓度(mol%);
③填料层高度(m);④Kya正比于G0.8(G为摩尔流率),若回收率不变,塔内温度、压力、
均不变,在流量不变情况下,气体流率增加一倍,则填料层高度应变为多少?
[三] 某一正在操作的连续精馏塔,有塔板15块,塔顶设为全凝器,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液中含苯35%,泡点进料,馏出液含苯97%,残液含苯5%(以上皆为摩尔分率)(1)求最小回流比Rmin。

(2)如采用回流比R=4.3,求理论塔板数Nt及总板效率Et。

(3)如果单板效率等于总板效率,试求提馏段最下一块板上升蒸汽的组成。

参见附图:j07a003.t
[四]在一干燥器中干燥某湿物料,每小时处
理湿物料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量由
40%减至5%(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373K
的热空气,其中所含水汽的分压为
1.0KN/m2,空气在313K及相对湿度70%下
离开干燥器,试求所需要的空气量。

水在313K时的饱和蒸汽压可取为
7.4KN/m2,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

[五] j10b10040
某A、B混合液用纯溶剂S单级萃取。

已知:F=10Kg/h,X f=0.4(质量分率,下
同)。

K A=1,萃取相的组成X A/XB=1/3。

试求:(1)萃余液量;(2)溶剂量。

参见附图:j10b04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