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分布具体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划分专业

中国民族划分专业

中国民族划分专业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语言、传统和历史。

以下是关于中国民族划分专业的介绍:
根据地域和文化背景,中国的民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北方民系:普遍意义上的官话区,可以细分为:
- 东北民系:分布在东北三省除大连以外的地区,人口约1.2亿。

说东北官话,主食以大米为主,主要属于华北类型和满洲-朝鲜类型长相。

- 幽燕民系:分布在北京和河北北部,人口约2000万,说北京官话,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属于华北类型长相。

- 冀鲁民系:分布在山东中西部、天津郊县和河北东南部,人口约1亿,说冀鲁官话,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属于华北类型长相。

- 胶辽民系:分布在山东东部和辽宁南部,人口少于2000万,说胶辽官话,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属于华北类型长相。

- 中原民系:分布在河南、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人口约1.4亿,说中原官话,有大量人群以洪洞大槐树为认同,主食以面食为主。

属于华北类型和长江类型混合的长相。

- 关中民系:分布在陕西中部,人口约4000万,说中原官话关中片,主食以面食为主,长相主要属于华北类型。

- 兰银民系:分布在甘肃北部、宁夏北部,人口约3000万,说兰银官话,主食以面食为主,甘肃、宁夏、青海地区历史上经常被游牧或定居、来自青藏、蒙古和中原的各方势力交替统治,所以人群的来源比较复杂。

- 江淮民系:分布于安徽、江苏两省及湖北东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区,人口约7000万,说江淮官话。

主食大米、面食皆有,长相属于华北类型和长江类型的混合。

苗族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苗族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苗族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苗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全国有超过300万人口分布在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以及广西北部等地区,也称广西苗族。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史前的苗籍就可追溯至商朝,享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结合苗族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内容,详细介绍苗族。

一、苗族的风俗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

一般情况下,苗族在婚礼、葬礼、春节、成年礼、节日以及一些祭祀活动等都有相应的风俗习惯。

婚礼风俗:在苗族,婚礼是一种复杂的仪式,其目的是表达新组建的家庭的喜悦,也可以说是家族的重要仪式。

苗族的婚礼一般分为十八个步骤,其中有灯调、赠财、祀祖等程序。

葬礼风俗:葬礼是苗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礼俗,多以请朋友们相聚、叩首悼念、赐酒请人、鼓唱悲歌、拆棺行走棺等程式为主。

春节风俗:春节是苗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苗族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装扮布娃娃、发红包、互赠礼物等,以表示对新年的祝福。

二、苗族的语言苗语是苗族的母语,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一种,一般分为碧苗语、宁苗语、景颇苗语三个大支系,用途有许多,包括苗族的宗教信仰,文学审美观念、社会秩序,节日庆典等都以苗语为主。

三、苗族的节日苗族人民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有关农业活动的“祭祀俗”等。

春节:春节为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1月1日是苗族的春节,有着长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会有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如灯调、唱歌、跳舞等,来迎接新的一年。

元宵节:元宵节是一个民间节日,主要用于表达对家庭和社会的祝福。

苗族人会在此时做许多准备,如烹制美味的元宵、点起灯笼、贴春联等活动。

四、苗族的服饰苗族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衣着文化富有色彩,可以分为民族服饰和日常穿着两大类。

民族服饰,如婚礼、成年礼、节日庆典等服装,都会根据具体情况订制,呈现苗族的独特风情。

而日常服饰,则以华夷衣裳为主,由上衣、裤子、头巾等组成,十分美观大方。

中国各个民族分布

中国各个民族分布

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管彦波世界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殷商开拓边地,西周狁南下,秦汉移民戍边,两汉匈奴内附,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以降,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屯垦、商贸、移民等社会原因所导致的民族迁徙、汇聚、分解、融合和人口的分布与再分布,加之中国大陆地理连接的整体性、辽阔性,地形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人类活动历史的悠久性,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建国后各民族的相互支援、进一步融合与交往,共同铸就了现今中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

一、“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互相插花、交错分布,是中国民族地理分布的基本格局。

从民族的空间表现形式——民族人口分布来看,中国各民族人口在地域上的集聚与扩散,呈现出既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态势。

主体民族遍及全国,但主要密集在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各省市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市;55个少数民族分布也很广泛,但又主要呈“C”字型地分布在从东北内蒙到新疆、西藏至云、贵、川、两广、海南、台湾这一占中国国土总面积62.5%的广阔地带,其主要部分在中国的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

各民族的水平空间分布形式,亦具有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

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回、壮等民族具有广阔的分布面和较为完整的聚居区。

如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部分地区,但分布于回族自治地方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散居全国各地。

满族近一半的人口分布于辽宁省,其余则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苗、瑶、彝等民族分隔在互不相连的地域上,有聚居区又散居各地。

布依、白、傣、哈萨克等民族的主体(98%以上)有着明显的聚居区。

畲、仡佬、乌孜别克等族分散居住在各地。

56个民族常识大全整理

56个民族常识大全整理

56个民族常识大全整理1.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原地区,使用汉字和汉语。

2. 壮族:是中国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使用汉字和壮语。

3.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使用汉字和满语。

4.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地,使用苗字和苗语。

5.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使用侗字和侗语。

6.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各个省份,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之一。

7.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地,使用苗字和苗语。

8.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俗、节日和习俗,例如汉族的春节、苗族的苗年、藏族的藏历新年等。

9. 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使用藏字和藏语。

10. 维吾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维吾尔字母和维吾尔语。

11.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使用蒙古字母和蒙古语。

12. 哈萨克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使用哈萨克字母和哈萨克语。

13.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使用汉字和布依语。

14.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使用朝鲜字母和朝鲜语。

15. 纳西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使用纳西字母和纳西语。

16.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使用汉字和土家语。

17. 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使用水字和水语。

18.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等地,使用柯尔克孜字母和柯尔克孜语。

19. 土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等地,使用汉字和土语。

20. 辽宁民族:主要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分布在辽宁省。

毛概第9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毛概第9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九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任何民族的生息繁衍都离不开具体的生存空间,都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地域,并随着其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中华大地的地理环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西部是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帕米尔高原,西北部和北部是难以穿越的沙漠和草原,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南是山高谷深的滇西岭谷地带,覆盖着难以通行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宽广,地势差异明显,气候多样,自然环境各具特色,因而不仅有适合各民族先民生存和居住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容纳各民族迁徙和回旋的广袤空间。

数千年来,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内,少数民族从周边地区向中原大规模内迁,汉民族从中原腹心地带向周边地区大量辐射的人口流动从未停止过。

正是在这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得以形成。

本文试图从宏观上梳理我国民族分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求客观认识我国今天的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客观认识我国历史上民族互动的真实面貌。

一、先秦时期中国的民族分布情形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古文明最早、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迄今为止,在中华大地上发现的原始人类的遗迹的地理分布非常广泛,在今陕西、北京、湖北、安徽、山西、辽宁、广东等地发现了很多古人类化石和遗址。

大量考古学成果证明,处于黄河流域中部地带的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都是华夏民族集团及其文化最初形成的阶段,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则分别属于蛮、夷、戎、狄等民族集团的原始文化。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指出:“按地区及文化遗物来推测,新石器时代的人,就是后来构成中华民族各族的祖先。

”[1] 这些文化遗址的分布,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也是我们探寻中国早期民族分布格局的源头。

我国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故事及华夏与蛮夷戎狄民族集团情况的记载,据此可以推知中国早期的民族分布情形。

《史记•五帝本纪》言及帝尧统治时说:“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民族识别的相关问题

民族识别的相关问题

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

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僳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民族学家黄现璠对壮族的确认,方国瑜对纳西族的确认,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

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

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民族识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工作。

它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标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在民族识别三个阶段的工作里,费孝通、黄现璠、夏康农、秋浦、翁独健、李有义、李安宅、吴泽霖、方国瑜、杨成志、杨堃、吴文藻、江应梁、刘咸、林耀华等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名家,及大批学者、民族工作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于民族的界定民族识别在世界上是一个创举,没有借鉴可言。

因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民族”的概念或定义的理论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科学地界定一个族类共同体。

有关民族的界定问题,我国学术界历来有争议,但也有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仍是对民族概念最简明的科学概括。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一、中国民族的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服饰、习俗和传统。

1.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和华中地区。

他们的文化和语言由统一的汉字书写系统组成,尽管方言和习俗有所不同。

2.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人口第二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北方地区。

他们是游牧民族,以骑马、狩猎和畜牧为生。

3.满族:满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他们的传统服装和文化对中国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壮族:壮族是中国的壮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东等地区。

他们以农耕为生,有丰富的民俗和美丽的歌舞文化。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1.语言: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其中汉语是最主要的语言。

2.服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如中国传统的汉服、蒙古族的牛仔装和满族的满族服饰。

3.饮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菜肴,如粤菜、川菜、东北菜等。

4.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5.音乐和舞蹈: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形式,例如西藏的藏族舞蹈和云南的傣族舞蹈。

三、民族融合与多元发展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流和交融中形成多元发展的状况。

这种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认同。

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有很多的文化交流和婚姻联姻。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2.少数民族的特色保护: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例如,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自治区,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

宪法学自考题-18_真题-无答案

宪法学自考题-18_真题-无答案

宪法学自考题-18(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特定国家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指的是______A.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B. 国家结构形式C. 国家形式D. 政党形式2. 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中,最重要的是解决______A. 如何划分领土B. 整体和部分的利益划分C. 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划分D. 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3. 国家政权侧重解决的问题不包括______A. 国家政权的构成B. 国家政权具体包含的内容C.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 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4. 体现政权横向关系的是______A.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B. 国家结构形式C. 国家形式D. 政党形式5. 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家交往的唯一主体的国家,实行的是______A. 单一制B. 联邦制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6. 国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是______A. 单一制B. 联邦制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7. 典型的联邦制国家是______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8. 影响国家结构的客观因素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历史因素和______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民族因素D. 文化因素9. 就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是______A. 文化因素B. 历史因素C. 政治因素D. 民族因素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______A. 联邦制B. 单一制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11. 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不包括______A. 大杂居B. 小聚居C. 相互交错D. 各自独立12. 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采取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前提下,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______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共同发展、共同繁荣C.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D.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13. ______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级标准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级标准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中国,少数民族是指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民族群体,他们通常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习俗。

为了便于管理和统计,我国对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进行了分级标准。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标准。

我国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大少数民族、中等少数民族、小少数民族和微少数民族。

大少数民族是指人口数量较多,具有一定规模和自治能力的少数民族。

他们在地理上分布广泛,拥有比较完整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组织。

目前,大少数民族包括汉族、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苗族、彝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哈萨克族、傣族、侗族、羌族等共56个民族。

小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分布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有些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已经面临严重的危机。

目前,小少数民族包括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京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鄂伦春族、门巴族等。

微少数民族是指人口数量极少的民族群体,他们在地理上局限在特定的地区,语言和文化传统濒危。

目前,微少数民族有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等。

我国对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进行分级标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

这也有利于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共同建设美好的中华民族家园。

【2000字】第二篇示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符合实际情况的分级标准。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人口的特点、分布情况和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级标准。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特点少数民族是我国特有的人口群体,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

他们通常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保留着传统的民族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一些濒临灭绝的民族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和传统。

以下是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一些资料收集:1. 民族概况,中国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其中,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

2. 民族分布,不同民族在中国的分布各不相同。

一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区,如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等。

3. 文化特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例如,藏族有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壮族有激情四溢的歌舞文化,哈萨克族有独特的骑马文化等。

4. 语言,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一些民族还使用自己的文字系统。

除了普通话(汉语的标准语言形式)外,其他民族的语言也在相应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5. 风俗习惯,不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例如,苗族有独特的“大寨节”庆典活动,彝族有盛大的“火把节”等。

6. 传统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藏历新年、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

7. 历史与传统,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了古老的生产方式、服饰、建筑等传统元素。

8. 宗教信仰,中国的少数民族信仰多样,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9. 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地区也在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了特色产业,如藏区的旅游业、壮族的农业等。

总之,中国56个民族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贡献,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
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1总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具体的说:汉族遍及全国,东部、中部最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中国少数民族如何分布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在1990年,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壮、蒙古、回等
18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等15个民族;其他不足10万。

中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主要分布在广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等省区。

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陲边地区。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人口普查种族定义

中国人口普查种族定义

中国人口普查种族定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人口普查种族定义人口普查是统计和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居民的人口信息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人口种族的定义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族群的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中国,人口普查种族定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将我国的人口分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两大类别。

汉族是我国最大的民族群体,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人口比例,分布于全国各地。

而少数民族则是指我国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56个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部和边远地区。

在中国人口普查种族定义中,少数民族又可以细分为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人口普查种族定义对于了解我国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流动等方面的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政策,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人口普查种族定义也为少数民族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构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人口普查种族定义是一个体现我国多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统计指标,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传统,也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未来的人口普查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口种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完】第二篇示例:中国人口普查是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国家的人口状况,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文化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文化地理特点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相互影响:地理环境对各民 族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 响,如气候、地形、水源等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如 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山地 文化等,各具特色
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 农业文化、渔业文化、游牧 文化等,各具特色
相互影响:地理环境与文化 传承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 影响:地理环境决定了 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宗教信仰等
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 不同民族分布在不同 的地理环境中,形成 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 的传承:地理环境对 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 了重要作用,如气候 、地形、水源等
民族文化的地理环境 适应性:民族文化具 有适应地理环境的能 力,如适应气候、地 形、水源等
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等
水资源:中国水资源丰富,但 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中国拥 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包括耕地、林地、 草地等
水资源:中国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包 括河流、湖泊、地 下水等
矿产资源:中国拥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包括煤炭、石油、 天然气等
生物资源:中国拥 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包括动植物、微生 物等
佛教:中国最大的宗教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强调自然、和谐、养生 伊斯兰教:在中国有广泛的信仰群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基督教:在中国也有一定的信仰群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艺术形式
书法:中国特 有的艺术形式, 具有独特的审 美价值和文化
内涵
绘画:中国绘 画历史悠久, 风格多样,包 括山水画、花 鸟画、人物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民族》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民族》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民族>》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各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树立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观念,促进人地和谐发展。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中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文化特色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区域认知:了解不同民族的分布区域,增强对中国不同民族地区的认知。

4.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了解身边的民族文化,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

2.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民族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四、教学资源1.教材、地图册。

2.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音乐等。

3.民族文化实物展示,如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2.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民族分布图,总结分布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民族案例分析民族文化特色。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保护。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各民族歌舞表演的视频。

2.提问:视频中展示了哪些民族的歌舞?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引导学生对中国民族产生兴趣。

3.引出课题:从世界看中国——民族。

2.新课教学1.中国民族的构成1.讲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 个民族。

2.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

3.列举一些主要的少数民族,如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等。

2.中国民族的分布特点1.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

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结合地图具体分析不同民族的分布情况,如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3.强调民族分布的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3.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1.蒙古族:1.介绍蒙古族的传统服饰、饮食(如奶茶、手把肉)、居住方式(蒙古包)。

2.讲述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包括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活动。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时主要是民族团结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要维护民族团结。

同时理解我们新型的民族关系。

学会与少数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中华民族的人团结如一家。

本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民主,和谐的观点。

二、说学情由于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不高,有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可能会出现偏差,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并且能够学习到新型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从而从我做起,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说教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中华民族大家庭】1、民族知识知多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呢?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2、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91.5%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3-1福建少数民族

3-1福建少数民族

第三章福建少数民族及特异民俗第一节福建省少数民族概况福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历史悠久。

福建现有人口3488万,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有53个少数民族(缺基诺族、赫哲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是祖国大陆畲族人口最多和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也是回族发祥地之一。

全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其次为福州市,再次为泉州市。

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7个(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罗源、晋江、惠安、连江等);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个;有18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7个,回族乡1个)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2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世居福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和高山族。

畲族是福建省的主体少数民族,共有37.51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2.87%,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4.27%,其中约49%分布在宁德市,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18.3万全国三大畲族聚居县(市):福安6万多人,霞浦、福鼎各4万人。

福安市是全国畲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

回族人口大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古阿拉伯、波斯人的后裔,共有10.98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8.82%,主要分布在泉州、莆田等市;满族人口7094人,约70%分布在泉州和福州两市;蒙古族人口6114人,约45%居住在泉州市;高山族人口416人,约占大陆高山族人口的9%,近40%分布在漳州市。

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农村,绝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民,70%分布在边远山区或半山区。

福建全省九个设区市少数民族人口具体分布情况:宁德市18.9万,泉州市10万,福州市6.2万,漳州市5.3万,龙岩市4.3万,南平市3.9万,三明市2.4万,莆田市2.3万,厦门市0.9万。

全省有18个民族乡(17个畲族乡,1个回族乡)。

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32%,具体是:宁德市:福安市:穆云、康厝、坂中畲族乡;霞浦县:盐田、崇儒、水门畲族乡;福鼎市:硖门畲族乡;蕉城区:金涵畲族乡;泉州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漳州市:漳浦县:湖西、赤岭畲族乡;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龙岩市:上杭县:庐丰、官庄畲族乡;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宁化县:治平畲族乡。

八上地理知识点默写之人口和民族

八上地理知识点默写之人口和民族

人口和民族第二节人口(1)现状:中国是,20 年统计的数据为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

(3)人口增长:年前,人口增长较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4)众多人口的影响:利:1. 2.弊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利:(5)弊:1. 2. 3. 4.(6)计划生育:目的:地位:具体政策:20世纪70年代,现状:具体政策:2016年,2021年,(7)人口密度: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是(8)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9)人口地理界线:()------ ()。

(又叫:)黑河腾冲一线占全国土地总面积:人口占:(10)人口之最: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

第三节民族一、56个民族:(1)我国共有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少数民族个。

(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主要分布在西藏)。

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B、台湾省-- ,海南省-- ,东北地区-- 。

(5)民族政策:原则:具体政策:(6)民族文化:那达慕大会---------古尔邦节--------三月三-------苗年--------泼水节------木卡姆艺术-----大歌-------呼麦-------格萨尔王传-------雪顿节-------摆手舞-------。

特征和特点

特征和特点

特征和特点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感觉的特点与概念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感觉的特点感觉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主观的。

就是说,从感觉的来源和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即反映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但是从感觉的形成和表现来看,它又是主观的,即在一定的主体身上形成、表现和存在着。

所以,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

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

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

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感觉器是脑的工具,脑是借助于感觉器来反映外部世界的。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从空间上看,感觉所反映的事物,是人的感官直接触及的范围;从时间上看,感觉所反映的对象是此时此刻正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而不是过去或将来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民族分布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

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

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

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

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

(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予以更新)。

分布地区
壮族: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中国各民族分布
蒙古族: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河北,河南。

回族:宁夏、甘肃、河南、山西、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黑龙江、陕西、吉林、江苏、贵州、四川、西藏、海南。

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维吾尔族:新疆、湖南、河南、北京、上海。

满族: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新疆、安徽。

朝鲜族:吉林、辽宁、黑龙江。

苗族: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湖北。

彝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布依族:贵州。

侗族:贵州、湖南、广西。

瑶族:湖南、广西、云南、广东、贵州。

白族:云南、贵州、湖南。

土家族:湖北、湖南、重庆、贵州。

哈萨克族:新疆。

哈尼族:云南。

傣族:云南。

黎族:海南。

傈僳族:云南、四川。

佤族:云南。

畲族:浙江、福建。

高山族:台湾、福建。

拉祜族:云南。

水族:贵州、广西。

东乡族:甘肃、青海、宁夏。

纳西族:云南、四川。

景颇族:云南。

柯尔克孜族:新疆、黑龙江。

土族:青海、四川。

达斡尔族:内蒙古、新疆、黑龙江。

仫佬族:广西。

羌族:四川。

布朗族:云南。

撒拉族:青海、甘肃。

毛南族:广西。

仡佬族:贵州、广西。

锡伯族:辽宁、新疆、吉林、黑龙江。

阿昌族:云南。

塔吉克族:新疆。

普米族:云南。

乌兹别克族:新疆。

俄罗斯族:新疆、黑龙江、内蒙古。

鄂温克族:内蒙古和黑龙江。

德昂族:云南。

保安族:甘肃。

裕固族:甘肃。

京族:广西。

塔塔尔族:新疆。

独龙族:云南。

鄂伦春族:内蒙古和黑龙江。

赫哲族:黑龙江。

基诺族:云南。

门巴族:西藏。

珞巴族:西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