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常见物象的意义

合集下载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学生版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学生版

微主题: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整理整合:高三语文组(一)树木类1.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竹子——君子正直、坚贞的品德修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杨柳——留客、送别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芭蕉——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葛胜冲《点绛唇》)6.折桂——科举及第。

温庭筠“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7.怀桔——孝顺双亲。

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8.桑梓——故乡。

毛泽东《赠父亲》:“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二)花草类1.红叶——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2.黄叶——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3.采薇——①隐居生活。

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

”②表现坚守节操。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5.芳草——①香草。

屈原以香草自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②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6.落花——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7.菊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梅花——冰清玉洁、坚韧不屈。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9.莲——“怜”表达爱情。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0.咏絮——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1.杜鹃,源自望帝神话,每当人们漂泊在外,对故乡、故国魂牵梦绕时,常借其来表达难以抚平的愁思。

是悲思、哀苦的载体。

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秦观《画堂春》)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顾况《忆故园》)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郑思肖《怀归》)2.湘竹,诗词中常用湘妃竹(斑竹、湘竹、泪竹)意象来表达悲伤的情思。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岑参《秋夕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白居易《江上送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李商隐《泪》)湘竹几时休染泪,楚旌终日自摇风。

(刘筠《送客不及》)3.碧血,源自苌弘的传说。

是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的意象。

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

(郑允端《读文山丹心集》)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孟亮揆《于忠肃墓》)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蒋士铨《梅花岭吊史阁部》)4.巫山云雨,源于远古先民“天地交感,化生万物”的原始观念,其含义是男女幽会。

亦写作云雨巫山、阳台云雨、云雨等。

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行云行雨,非花非雾,为谁来为谁还去。

(贺铸《鸳鸯语》)相逢相笑今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刘禹锡《有所嗟二首》)岂知为云为雨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李商隐《深宫》)5.哀猿,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积淀下来,内涵是哀愁凄厉。

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

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愁猿。

(王昌龄《卢溪别人》)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刘禹锡《竹枝词》)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孟浩然《登万岁楼》)6.陇头流水,陇水(陇坂)意象是以思乡为意蕴,写征人的流离之苦,思归之痛。

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如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中“梅花”的形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竹”的形象。

另外,鉴赏物象应熟记特定物象(即意象)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如下:一、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将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于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建有亭子,以供行旅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诗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酒除了能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离别之情。

5.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

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离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有很多,以下是相关案例:春花:春花常被用来象征生机勃勃、希望和新生,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秋叶:秋叶常被用来象征衰老、离别和沉思,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明月:明月常被用来象征圆满、清澈和纯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江河:江河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表达对历史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山水:山水常被用来象征壮丽和恢弘,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

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被运用,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描写,传达诗人对生活、情感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些意象的托物言志,诗人能够借物抒情,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古古代诗歌中典型意象

古古代诗歌中典型意象
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3、动物类









动物类—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 哥”,极容易勾起 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
象 腔的离愁别绪。
的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
特 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定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
意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花草类









花草类—梅花
梅—最先开放, 傲霜斗雪 —敢为人先 ,
意 不畏权贵—君 子

的 特 定 意
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 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 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 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花草类









花草类—菊花
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
古典诗歌鉴赏
意象篇
意 象 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 解 情的客观物象。 读
1、树木类









树木类--松柏
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
意 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 象 在文人笔下,松是 坚贞、孤直和高洁 的象 的 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 特 节的赞美和追求。 定 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 意 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 义 ,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
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一)自然万物1.山川风物类。

“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事人非的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冰雪”、“冰心”意象: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洞庭青草》)“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

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

如“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

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黄鹤楼》)③沉醉田园,恬淡洒脱。

如“明月清风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2.天地草木类。

“草木”意象:①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②乐景写哀。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1. 杨柳原因、含义:源于《诗经 ·小雅·采薇》“昔我亡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恩,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神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恩。

例句:《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 长亭原因、含义: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代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例句:《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 南浦原因、含义: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例句: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 酒原因、含义: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

例句: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芳草原因、含义:喻离恨、离愁。

例句:汉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恩远道。

6. 鹧鸪原因、含义: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 “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句: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江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 吹笛、吹箫、吹笙原因、含义: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例句: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思乡类1. 月亮原因、含义: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句: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鸿雁原因、含义: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4、自然
这种风格的诗词,没有雕琢的痕迹, 这种风格的诗词,没有雕琢的痕迹,不 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 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 然去雕饰”来说明这种风格,荷花是美的, 然去雕饰”来说明这种风格,荷花是美的, 在清水之上,天然而成,这才更美。 在清水之上,天然而成,这才更美。 王安石《石家夜休》 王安石《石家夜休》中“欲别更携手, 欲别更携手, 月明洲渚生。 写离别,又不忍离别, 月明洲渚生。”写离别,又不忍离别,月照 着洲渚,更加烘托了友情的深厚,抒情、 着洲渚,更加烘托了友情的深厚,抒情、写 景为所想、所见,不加雕饰,是自然的。 景为所想、所见,不加雕饰,是自然的。

• 落叶:表示悲秋,含 落叶:表示悲秋, 有悲苦之意。 有悲苦之意。 •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 游子思念故乡。 游子思念故乡。 •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 忧愁之绪。 忧愁之绪。 •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 坚强之意。 坚强之意。 • 牡丹:表示富贵、大 牡丹:表示富贵、 方。 •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 荷花:表示夏季,清 荷花:表示夏季, 雅高洁。 雅高洁。 • 兰草:表示高洁、友 兰草:表示高洁、 谊。 • 芳草:喻离恨。 芳草:喻离恨。 •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 芭蕉: 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 联系。 联系。 • 梧桐:一种凄苦之音。 梧桐:一种凄苦之音。 • • 梅花:“以花贵,自 梅花: 以花贵, 战国始” 战国始”,后成为一 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 松柏: 的品格。 的品格。 •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 菊花: 质。 • 桃花:象征美人。 桃花:象征美人。 • 牡丹:寄寓富贵。 牡丹:寄寓富贵。

(完整版)诗词鉴赏意象大全

(完整版)诗词鉴赏意象大全

诗歌常见意象归类(一)草木类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

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兰花诗如: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竹子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

(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拟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

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

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君子。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大全+《步出夏门行》曹操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大全+《步出夏门行》曹操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大全中学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本文拟就几种最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

一、“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极研尽态,形神俱似。

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思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思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思1、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1)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3)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希冀和渴盼。

(4)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5)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

古代神话中,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猿猴:它让人感觉到哀伤,凄厉。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雁:是一种候鸟,它要随季节迁徙,它又是古人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于是就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意义。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如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中“梅花”的形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竹”的形象。

另外,鉴赏物象应熟记特定物象(即意象)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如下:一、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将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于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建有亭子,以供行旅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诗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酒除了能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离别之情。

5.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

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离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1、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XXX《山园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XXX《卜算子·咏梅》)2、XXX: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XXX: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

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1、杜鹃——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XXX,愁空山。

(XXX《蜀道难》)其间旦暮闻何物,XXX啼血猿哀鸣。

(XXX《琵琶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XXX。

(XXX《锦瑟》)2、杜鹃啼啼声像是“不如回去,不如回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偶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XXX: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1、羌笛、XXX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四、送别场所: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寄托思乡之情是常用的笔法。
0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02
月亮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意象
01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02
“象”——物象、形象。
03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04
什么是意象
谢谢观看
THANK FOR YOU WATCHING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南浦、长亭 ——离别之所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01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02
芳草
浮云
用漂移不定的流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三、爱情类意象
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
2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3
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古代诗歌 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 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1.山水田园:在古代诗歌中,山水田园常被用作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载体。


人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2.梅兰竹菊:梅、兰、竹、菊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被用来象
征高洁、清雅的品质。

诗人通过描绘梅兰竹菊的景象,表达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

3.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因此也成
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诗人通过描绘琴棋书画的场景,表达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诗歌中的几种意象的含义

诗歌中的几种意象的含义

诗歌中的几种意象的含义張紅衛(一)草木类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

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兰花诗如: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竹子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

(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丹桂的《楼月·咏竹》将这种比拟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

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

无凋,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君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常见物象得意义名山中学2011年10月24日古代诗歌中常见物象得意义众所周知,诗歌得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得抒情往往不就是情感得直接流露,也不就是思想得直接灌输,而就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得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得完美结合,就就是“意象”。

它既就是现实生活得写照,又就是诗人审美创造得结晶与情感意念得载体。

诗人得聪明往往就在于她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得“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得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得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得内容,领会诗歌得主旨,进入诗歌得意境,感知诗人得情感。

所以,诗歌得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得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得意象主要有(一)1、树木类:树得曲直:事业、人生得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得美好“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梧桐:梧桐就是凄凉、凄苦、悲伤得象征。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得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得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得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 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得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得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得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得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得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3、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鹄::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得搏击事业得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 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庄周梦蝶:借指迷惑得梦幻与变化无常得事物。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得思念。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伤感。

鹧鸪鸟:鹧鸪得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得内蕴。

鹧鸪得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得联想与满腔得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得同义词。

鸳鸯,指恩爱得夫妇,燕子: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得起伏海浪得汹涌:人生得凶险江湖得诡谲江水:时光得流逝岁月得短暂绵长得愁苦。

历史得发展趋势烟雾:情感得朦胧、惨淡前途得迷惘、渺茫理想得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得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得力量荡涤污秽得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得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得恶劣,恶势力得猖狂人生途路得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得恶劣恶势力得猖狂露:人生得短促生命得易逝云: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金风:秋风5、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捣衣砧:妇女对丈夫得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能力汗青:史册;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三尺:法律; 寸管:笔;青鸟:信使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6、颜色类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与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与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得怀念命途得多舛7、关于人得品质、行为活动得。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得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峨眉:高尚得德行青青子矜:有才能得人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得血。

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也表现坚守节操。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得人。

咏絮:谓女子咏雪。

“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

8、地点: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与古人密切相联)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得胸襟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得地方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得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得人柳营:指军营。

后也代称纪律严明得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

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9、其她类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得渺小人生得短暂心胸得广阔情感得孤独浮生:表示短暂虚幻得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得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得摧残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月亮:人生得圆满、缺憾思乡思亲(二)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得月亮就是思乡得代名词。

2、菊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得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得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得气质。

3、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得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得敬仰与赞颂。

4、松、松树就是傲霜斗雪得典范,自然就是众人讴歌得对象。

5、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得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梧桐则就是凄凉悲伤得象征。

7、杜鹃鸟古诗中得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得象征了。

8、鹧鸪鸟鹧鸪得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得内蕴。

鹧鸪得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得联想与满腔得离愁别绪。

9、寒蝉秋后得蝉就是活不了多久得,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得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得同义词。

10、鸿雁鸿雁就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伤感。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得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得使者在诗歌中得运用也就普遍了。

11、另外还有以梅子得成熟比喻少女得怀春,12、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得游子,13、鸳鸯,指恩爱得夫妇,14、丁香,指愁思或情结,(三)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得深情。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得感慨。

南浦,水边得送别之所。

长亭,陆上得送别之所。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就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与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得象征。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得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得品质。

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有飘零之意。

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乌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得事物联系在一起。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得感情。

羌笛,就是出自古代西部得一种乐器,它所发出得就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羌笛发出得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得作用与此相同。

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就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与绵绵得愁丝连在一起。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与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得情谊。

鸿雁,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月老,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得迫切。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得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得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得比喻。

后来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青梅竹马,用来形容男女小得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得伴侣。

逐鹿,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三尺,也叫“三尺法”,就是法律得代名词。

称“三尺法”。

杜康,”后即以杜康为酒得代称。

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得人。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彭祖,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得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献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得礼品菲薄或所提得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得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

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作壁上观,不卷入其中。

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得信物。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得年纪为豆蔻年华。

精卫,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斗,“泰山北斗”得简称。

比喻杰出得可为榜样得人物。

玉成,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璧还,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得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得物品。

方家,原指深于道术得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得专家。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后来青鸟成为传书得信使。

梨园,后世得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她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问鼎,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

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得传国之宝九鼎得大小与轻重。

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

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

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后以喻为国忘家。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得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

还珠,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就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得地方去了。

东汉得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金鸡,古代传说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得罪犯集中在一起,向她们宣布大赦令。

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

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瞧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就是就坐下来听她们唱,小孩给她一个像枣核得东西,她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

过了—会儿,小孩催她回去,她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