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语言学派

合集下载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5)译作的生命在于更新。在动手翻译之前,读者最好先了解一下当代通用的语言形式在何种程度上适应于他的翻译,而不必煞费苦心地考虑这些词过去的功过。
英国二十年代的另一位著名翻译理论家是菲利莫尔(J.S.Philimore)。他发表了《略谈翻译和译者》(Some Remarks on Translators)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英语翻译论著,比同时代人的见解高出一筹。
1.4 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
1.5 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
2.伦敦学派
创始人弗斯(J.R.Firth,1890—1960)。
西奥多.萨瓦里是一位语言学者,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进而把文学翻译比作绘画,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按照他的观点,翻译可分为四类:(1)完美翻译(perfect translation);(2)等值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3)综合翻译(composite translation);(4)科技翻译(translation of learned,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matter)。
这是一本漫谈翻译的小册子,主要论述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译文词汇的合理选择以及文学译作的欣赏性、文学性等方面的问题。
其后英国还有一位重要的译论家斯图尔特.贝次(E.Stuart Bates),他著有《现代翻译》(Modern Translation),193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翻译的主要同波斯盖特相似,但涉及的问题更广泛更系统。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
*新时期的翻译理论
新时期的翻译理论—新时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两大特点:(1)理论研究被纳入语言学的范畴,受到现代 语言学和信息论的影响 ,因而明显地带有语言学色彩,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2)打破了以往理论家闭门造车、互不交流的局面。现代西欧和美国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派:(1)布拉格派;(2)伦敦派;(3)美国结构派;(4)交际理论派。

翻译流派的划分(自己总结)

翻译流派的划分(自己总结)

第一次《翻译理论》课作业:Classifications of Schools of TranslationTheories参阅了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之后,了解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可划分为5大流派,即:TheNorth AmericanTranslation Workshop, The“Sc ience”of Translation,Early TranslationStudies, Polysystem Transla tion, Deconstruction.(1)北美培训学派(TheNorthAmericanTranslation Workshop):侧重实践,强调译文的品味及文学价值,但译论局限于美学经验和指令性翻译规则,缺乏系统化理论。

代表人物有: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理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

(2)翻译科学学派(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也可称额为翻译的语言学派,其特点就是有加强翻译的理论研究的意识,并想使之称为一门“学科”,但结果又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成为了别的学科的附属,具体点就是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才有人把这段的翻译研究称为“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有:Jakobuson, Nida, J.C.Catford, Wolfram Wills, Newmark,Reiss,Vermeer(3)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Translation Studies):该学派兴起于70年代的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主要探讨译文产生与作用。

该学派主要采取译入文学文化研究手段,侧重直观法和文学翻译,到80年代,该学派学者Jose Lambert转向了译学客观描述个案研究,英国的SusanBassnett,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为Translation Stud ies 和比利时学者Andre Lefevere,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则转向文化研究模式(4)多元体系学派(Polysystem Translation):其翻译理论反战与早期研究学派,是翻译研究学派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展。

纽马克

纽马克
纽马克对翻译中一些翻译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如 翻译的定义、性质、翻译标准、翻译的目的、翻译 的批评功能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丰富了 当代翻译理论。其主要论点可概括如下。
二、语言意义
纽马克从语言意义入手把翻译定义为“把 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断,即文本或 文本的一部分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的行为”。他比较关注如何用意义理论来解 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1)语言学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包括 同义词、阐释意义,翻译最能体现该意义;
(2)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3)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
(4)音美意义(phonaesthetic meaning),包 括原文中的节奏、声音等产生的意义,如象声词、 半韵、头韵、文字游戏、节奏等直接或间接表达的 意义。
虽然文本的意思都能翻译出来,但由于多种因
素的影响,意思的走失就更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
(1)原文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 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意思就必然走失。译者可 采用音译、意译、译借或在译语中采用一个意义类 似的名称,或借译与音译相结合,以及采用释义的 方法,把意思在括号或注释里说明。但无论如何, 译文都很难和原文意义完全吻合。
在纽马克看来,每一种意义变体都是可译的,换 句话说,“一切都是可译的”,这同奈达的观点非 常一致。但译者在翻译中无须反映所有的意义层面。
纽马克进而认为,这些还不是文本的全部 意义。既然翻译是信息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 程,文本的意义还必须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 影响和制约。纽马克用下图表现影响语义的 诸多因素:
纽马克把意义归纳为三种类型:
(1)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

翻译流派

翻译流派

• • • • • • • • •
西方翻译理论分为九大类型: 等值和等效理论(Equivalence and Equivalent effect) 翻译转换方法(The translation shift approach) 翻译的功能理论学派(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话语及语域分析方法(Discourse and register analysis approaches) 系统理论(Systems theories) 文化研究的类型(Varieties of cultural studies) 异化翻译:翻译的隐身(显身)(Translation the foreign: the invisibility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哲学理论(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 J. 曼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Schools this course will cover:
• • • • • • • 翻译的语言学派 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功能学派 多元系统及规范学派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女性主义翻译与后殖民翻译理论
Homework:
(1)西方古典翻译理论 (古代至中世纪结束)
• • • • • • 西塞罗(Cicero) 贺拉斯 昆体良 哲罗姆 奥古斯丁 但丁
• • • • • •
语文学派:德莱顿、泰特勒 诠释学派:施莱尔马赫、斯坦纳 语言学派:奈达、纽马克 目的学派:弗米尔、诺德 文化学派:霍姆斯、埃文-左哈尔、图里、朗贝尔 解构学派:本雅明、德里达、德曼、文努迪、欧 阳祯 ----陈德鸿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 翻译的文艺学派 • 语言学派 • 翻译研究学派(早期翻译研究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 学派、文化学派、中和学派以及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 殖民研究) • 翻译阐释学派 • 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 • 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 • 法国释意理论学派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

当代西方主要翻译流派及其理论家

当代西方主要翻译流派及其理论家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主要翻译流派及学者语言学派翻译理论Roman Jakobson 罗曼·雅科布逊原籍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国籍Peter Newmark 彼得·纽马克J. C. Catford 约翰·卡特福特,英国Eugene Nida尤金·奈达,美国Basil Hatim巴兹尔·哈蒂姆Mary Snell-Hornby玛丽·斯奈尔—霍恩比阐释学派翻译理论George Steiner乔治·斯坦纳,英国Antoine Berman安托瓦纳·贝尔曼,法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Katharina Reiss 凯瑟琳娜·莱斯,德国Hans Vermeer 汉斯·弗米尔,德国Christiane Nord 克里斯汀娜·诺德,德国文化学派翻译理论James Holmes 詹姆斯·霍姆斯Itamar Even-Zohar伊塔玛·埃文—佐哈,以色列Gideon Toury 吉迪恩·图里AndréLefevere安德烈·勒菲弗尔Susan Bassnett苏珊·巴斯奈特,英国Theo Hermans西奥·赫曼斯,荷兰解构学派翻译理论Walter Benjamin瓦尔特·本雅明,德国J. Jacques Derrida 雅克·德里达,法国Paul de Man保罗·德曼,美国Lawrence Venuti劳伦斯·韦努蒂,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Sherry Simon雪莉·西蒙,加拿大Lori Chamberlain劳丽·钱伯伦Barbara Godard 巴巴拉·格达德,加拿大Luise von Flotow 路易斯·冯·弗罗托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Douglas Robinson 道格拉斯·罗宾逊,美国Tejaswini Niranjana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印度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印度裔美学Else Ribeiro Pires Vieira埃尔斯·丽贝罗·皮尔斯·维埃拉,巴西苏东学派翻译理论安德烈·费道罗夫吉维·加切奇拉泽吉里·列维安娜·里洛娃。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见解,见《翻译入门》、《翻译教程》。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奈达(Nida) ◆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 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该派观点反 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 卡特福德 (Catford):著有《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 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 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 ◆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二、 翻译的语言学派
4、首次提出对等概念,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5、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 语言进行处理。
6、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

翻译的语言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
语义理论的双重功能: (1)规定或描述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 (2)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12
纽马克 (1916 ---):英国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他提出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和关联翻译。他的观点大多反映 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论文中。
4
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Prague学会 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Dwight Bollinger
Prague 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 发了音位学(phonology)。
他们对语言的基本观点是:
1. 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不是千千万万毫不相干 的孤立现象的汇合。因此,要分析语言成分 与其他成分的关系,考虑语言成分在交际中的 功能,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和评价成分。
该学派把对语言所持的观点御用到翻译研究上。 他们对翻译的主要观点是:
6
1. 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识功能、 表达功能、工具功能等;
2.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和文 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该翻译观在Prague学派的主要成员Jacobson和 后来的穆南、维内、马尔勃兰克、列维等重要 的翻译理论家的著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3. 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8
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对等概念。 在语际翻译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符号与符号 之间的对应(即逐词对应),而且也关注符号与 符号组合的对等。
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符号的对等信息,因此 他把翻译定义为:
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解释语言符号
他认为双语符号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对 等关系存在于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际翻译 不是符号转换。而是信息转换。
3
有学者对翻译的语言学派做了起止时间的划分, 认为是从1959年Jacobson发表他的著名论文 《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1972年结束的。

纽马克

纽马克
在纽马克看来,每一种意义变体都是可译的,换 句话说,“一切都是可译的”,这同奈达的观点非 常一致。但译者在翻译中无须反映所有的意义层面。
纽马克进而认为,这些还不是文本的全部 意义。既然翻译是信息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 程,文本的意义还必须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 影响和制约。纽马克用下图表现影响语义的 诸多因素: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及其翻译理论
一、纽马克其人 二、语言意义 三、翻译的性能 四、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五、关联翻译法 六、翻译批评
一、纽马克其人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 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曾任 英国语言学会研究会会长,中伦敦理工学院现 代语言学教授,语言学院系主任,毕生从事英 德、英法互译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他 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如格语法、功能语法、符号学和交际理论运用 到翻译研究中,对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 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非标准语言往往有许多正确译法,允许有各种 选择,各种译法,怎么挑选合适的译 法得靠译者自
身的眼光和能力体现了翻译是艺术和品位的性质。 但译文也必须得到科学的检验,以便一方面避免明 显的内容和用词错误,另一方面保证译文同原文一 样行文自然,符合语言环境的要求。
要充分体现翻译的艺术性、技巧性,译者必须 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译者在本国语方面要能 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句型,并能运用母语写出优 美、活泼、简练的文章;(2)精通外语,能够分辨常 见说法的原著的立意创新之处;(3)能够顺利地 吧自己理解的原文意义准确的用母语表达出来。在 文学翻译中,对原作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必须有锐 利的眼光,必须懂得如何在译作中运用这些手段, 这同时也体现了翻译是艺术和品位的性质的一面。

翻译定义

翻译定义

1. 前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2. 前苏联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家索伯列夫说:“翻译的目的就是把一种语言中的内容和形式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3.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

”4. 尤金?奈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Tran 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mess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meaning , and secondly in style.《中国翻译辞典》(林煌天主编,1997)在引用了数位前苏联学者和尤金?奈达对翻译下的定义后,尝试着给翻译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这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甚至不如《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辞典》的定义更句概括力。

George Steiner在其《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Aspects of Translation说:“按适当的理解,翻译是一个特定语言之内任何一次成功的言语行为所包含的交际过程。

”…translation, properly understood,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arc of communication which every successful speech-act closes within a given language.” (After Babel P. 49)尼兰贾娜(Tejaswini Niranjana):翻译自始至终是个政治行为。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汇总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汇总

谭载喜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四大学派:1布拉格学派;2 伦敦派; 3 美国结构派;4 交际理论派。

而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1.语言学派;2 交际学派;3 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4文学-文化学派;5结构学派;6社会符号学派。

下文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

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1)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

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德国译学界受构造主义语言 学旳影响,形成了以纽伯特(A. Neubert)、卡德 (O. Kade)维代表旳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 和以威尔斯(W. Wilss)为代表旳萨尔派 (Saarbrücken School)。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 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别不变旳认知原因与可变旳 语用原因;后者是奈达学说旳追随者,主张建立 翻译科学。
奈达理论旳关键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 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旳死板相应,而要在 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旳对等。
尤金.奈达Eugene Nida
为使源语和目旳语旳之间旳转换有一种原则,降低差别,尤 金·A·奈达从语言学旳角度出发,根据翻译旳本质,提出了著名 旳“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旳语言从语义到文 体再现源语旳信息”(郭建中,2023 , P65) 。
在这本书中,莱斯把功能范围引入翻译批评,将 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络,发展了 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旳翻译批评模式, 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旳雏形。她以为理想 旳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 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并把这么旳翻译称为综合性 交际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然而在实践中,她又意识到等值不但不可能实现, 而且有时并非是人们所期望旳,所以应该优先考 虑译本旳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到了中世纪,阐释学成为《圣经》研究旳一种分支,经 过对宗教典籍旳注释、阐明向人们澄清上帝旳意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阐释学旳研究领域不再拘泥 于宗教经典,而是扩大到对整个古代文化经典旳阐释。 这一时期能够被看做古典阐释课时期。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要点笔记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要点笔记
8
5、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 )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 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 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 具有的通顺。
5
2、贺拉斯(Horatius) • 提倡“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这句话经常被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6
3、哲罗姆(Jerome) •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 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 • 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 圣经用直译”。
25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 佐哈尔(Even-Zohar)创立的术语“多元体系”是指在一 定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主要和次要的文学系统,而高雅文学 在其中又居于重要地位。在研究翻译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时,他指出,翻译文学并非在所有国家均处于无足轻重或 边缘的地位。翻译文学作品不仅引进新的思想,而且还提 供新的形式和模仿的样板。如果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中处 于次要地位,译者就常常牺牲原作的形式,竭力使译文与 接受文化的现行标准保持一致。
15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2、翻译性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 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 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03
西蒙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 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因此 ,她主张在翻译中要考虑文化、政治 和社会背景,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 异和共性。同时,她还倡导一种“文 化间性”的翻译策略,即尊重不同文 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并通过翻译 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07
总结与展望
各流派之间的比较与融合
05
解构主义学派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学派概述
01
解构主义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后结构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该学派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内在的 复杂性和矛盾性。
03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认为翻译 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写过程。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主要观点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 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研究方法
文化学派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关注翻译作品在 目标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文 化因素。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
理论框架
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 译是一种文化改写行为,受 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1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 翻译观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延异”(différance)的过程,即语言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和变化。
03
他主张打破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译文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0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 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课件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课件
奈达的学术活动及成就是多方 面的, 但他的翻译理论最引人注目, 在西方翻译界, 甚至在东欧、苏联和 我国翻译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中国,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代 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得最早、最多, 影响也最大。他主要的理论贡献 “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 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 以增进 人类之间的相互语言交流和了解”。
在这本著作中, 他立足于社会符 号学的翻译理论, 强调与译文有关的 一切都具有意义。他认为形式具有 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 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用“功 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 法, 使含义更加清楚;同时又将意义 重新细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 词汇意义, 各类意义又各分为指称意 义与联想意义两个层次。还阐述了 意义与大脑、意义与心理的关系, 提 出了意义产生过程中的“同构” (Isomorph)概念。
3.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于书面形 式
奈达提出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 于书面形式, 主要受到翻译《圣经》 的目的与经验的影响。为了译文听 众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 奈达认为译 者要尽量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词、 发音容易引起误解的词、书面形式 并不一定粗俗但发音粗俗的词以及 双关语等等, 以使译文简明易懂。译 文如果能听懂, 那么就肯定能看懂, 这就是在翻译时优先考虑口头形式 的一个最大的好处。
需要说明的是,奈达翻译定义 中的“信息”一词应该包括原语传 达的各种信息: 语义的、文体的、文 学形象上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 面的等等,也包括作品本身成功的 或不成功的信息。同时,这一定义 也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
1)传达信息;
2)传达作品的精神和风格;
3)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 语规范和惯例;
这一阶段的主要论著有《论翻译的社
会语言学理论》、《修辞学与文化》、 《符号、意义和翻译》、《译意》以及与 他人合著的《跨文化表达意义》、《文体 与话语》、《论翻译》、《从一种语言到 另一种语言》。其中, 1986年出版的新作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集中反映了 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对以前的观点有所改 变和发展。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划分根茨勒根据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五个学派: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Eugene A. Nida is a distinguished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as well as a linguist.He is regarded as “the patriarch of translation study and a founder of the discipline”(Snell-Hornby 1988:1; Baker 1998:277).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为了调查《圣经》在世界各地的翻译情况,奈达的足迹遍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作品有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翻译科学探索》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coauthored with Taber 1969《翻译理论与实践》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Meaning 1975《语义的成分分析》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Essays by E. A. Nida 1975《语言结构与翻译:奈达文集》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86《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1996《跨语交际的社会语言学视角》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2001《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Three Stages:Descriptive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描写语言学阶段)Communica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交际理论阶段)Sociosemiotic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社会符号学阶段)Stage 1:Descriptive Linguistics(formative years of his ideas) 初创时期1943: A Synopsis of English Syntax 《英语句法概要》1959: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 《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奈达语言学翻译观形成的重要基础阶段。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交际理论派(Communicative Theory)是翻译的语言学派中的重要派别之一,它是由丹麦语言学家路迪·杨森(Louis Hjelmslev)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交际理论派的基本观点是,语言是一种交际系统,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动力和功能,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其目的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交际理论的核心概念交际理论派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概念:交际交际是指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语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的活动。

交际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同时还包括交际双方的互动和合作。

文化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翻译过程中,交际双方的文化会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文化差异。

上下位关系交际理论派认为,语言中的词汇和结构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的上下位关系,以保持信息的连贯与准确。

动态对等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交际理论派提出的一种翻译方法。

它强调翻译应该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表面上的语言转换。

翻译的交际理论派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的交际理论派中,有一些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目的导向翻译交际理论派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目的导向,根据目标读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上下位关系的处理在交际理论派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的上下位关系,并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这需要翻译者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对原文的深入理解。

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交际理论派强调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歧义。

动态对等的运用在交际理论派中,动态对等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它强调翻译应该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字面上的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所在,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 成部分。
语义翻译: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 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 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34
(1)两者的区别: a.语义翻译比较客观;交际翻译较主观; b.两者在表达形式上也有差异; c.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两者的侧重不 同; d.两者长度不同。 e.两者效果不同。
a.文本所体现出的作者个人的风格和个人习语; b.f.题材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原语言文本和目的语言
文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c.g.表达原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言的文化特有内容的词 汇;
d.h.受原语言和目的语言的文风时尚和传统所制约的 特定的文体形式(书籍、期刊、杂志等);
e. 作者对假定的读者或听众对该学科知识或语言文 体的了解所作的预测;
卡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没必要区分语言不可译 性和文化不可译性,因为有些文化上不可译的词语 也归于语言不可译性。
24
卡的“等值”翻译理论的意义
(一)从某一侧面反映翻译的本质在于确立“等值” 关系;
(二)等值关系确立并非静态地而是动态地把握; (三)对于从翻译学角度探讨双语转换机制的建立
具有借鉴作用; (四)区别了翻译和转换两个概念。
32
(2)译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a.译者在本国语方面要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句型, 并能运用母语写出优美、活泼、简练的文章; b.精通外语,能够分辨常见的说法的原著的立鄣创 新之处; c.能够顺利地把自己理解的原文意义准确地用母语 表达出来。
33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
• 一方面,各种语言都有同等的表达能力; • 另一方面,如果语言形式也表达意义,如诗歌和
双关语等,可译性就受到了限制。
11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一)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创始
人为弗斯(J.R.Firth 1890-1960) 该派的语言观点: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
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所 决定的,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 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语的意义;后者是将原语的意义移植到译语文本中。 (四)翻译等值的条件 (1)音位翻译等值关系的基础是原语和译语的音位单
肯有同一语音实体; (2)字形翻译的等值关系的基础是原语与译语有相同
的字形实体; (3)语法、词汇翻译等值关系的基础同样也是“同一
语境实体”。
20
(五)翻译的转换 (1)翻译等值关系的两个限度:
22
(六)翻译的限度 可译性的绝对限度:媒介层次之间不能翻译以及
媒介层次与语法同词汇层次之间不能翻译之外。 可译性的相对限度包括: (1)语言不可译是指译 语没有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 言形式特征。 语言的不可译性来自两个方面: a.原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或单词共用一 个语言形式;
23
b.原语单位一词多义而译语没有相应的一词多义。 例 :有双关语特征的词在翻译时就很难译出 。 (2) 文化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 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
17
(三)翻译的等值问题 (1)文本等值指特定的语境中的任何译语文本成部
分文本成为一定原语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等值成分。 (2)形式对应关系是指任何译语范畴(单位、类别、
结构成分等等)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 与该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同等地位。
18
(3)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两个最重要关系就是 形式关系和语境关系:
a.SL writer
b.SL norms c.SL culture d.SL setting and tradition
1.TEXT j.The translator
e.TL readership
f.TL norms
g.TL culture h.TL setting and tradition
28
26
纽马克的主要翻译观点
(一)语言意义 (1)翻译定义: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 断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 达出来的行为。(语言意义角度,纽马克) (2)意义的三种类型: a.认知意义 b.交际意义 c.联想意义
27
(3)影响语义的诸多因素:
i.The moral and factual truth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语言学派
2008年6月
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三、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 四、交际理论派与奈达和威尔斯 五、德国功能派与诺德
2
总论
• 西方翻译的两大翻译学派——语言学派和文艺学 派贯穿了整个西方翻译史。
• 翻译的语言学派又被称作“翻译科学派”。 • 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
16
(3)等级(ranks): a.逐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建立在 单词“级上”的等值关系 b.意译(free translation):不受限制……可以在上 下级阶变动,总是趋于向较高级的等级变动…… 甚至比句子更大; c.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介于逐字翻译和意译 之间
35
(2)两者的共同点: a.都必须服从译入语的语法结构和某些固定的文体 特征; b.都必须采取逐词翻译的具体方法; c.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征,用语 义翻译或交际翻译都会产生相似的效果; d.二者互为补充 。
• 1959年《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的论文,体现了雅可布逊 对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被西方翻译理论界奉为翻 译研究的经典作品之一 。
7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五个方面 的内容
(一)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翻译: 即语内翻译、语际翻 译和符际翻译。
(1)语内翻译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 上些语言符号,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
(2)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 语言的语义的翻符来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符,这就是人 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译。
8
(3)符际翻译(亦称跨类翻译),就是通过非语言 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 语言符号,比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 或音乐来表达。
30
c.译者和原语作者在语言的运用方式上有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词句和写作风格; d.译者和原作者具有不同的语义理论和价值观念。 此外,原作有时晦涩难懂,意思不清;译者翻译 水平不高,理解有限。
31
(二)翻译的性质 (1)纽马克对翻译性质的认识:
a.1981 年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也是技巧。 b.1988年 他又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部分是技巧, 部分是艺术,部分是个人品位的问题。
a.媒介之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b.无论是媒介层次(音位学或字形学)之间还是 语法和词汇层次之间的翻译都是不可能的。(即 不能把原语音位译语语法,或把原语词汇译成译 语字形等等)
21
(2)转换(shifts)主要有两种类型:层次转换和范 畴转换。 a.层次转换(level shifts)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 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 译等值成分”,即指在语法层次和词汇层次之间转 换。 b.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 可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或级转换、 系统内部转换。
(三)研究分析各种功能的语体,如:口语和书面语之 间的关系以及交际需要。
(四)从语言功能入手,去研究语言形成。
5
对翻译的主要论点
(一)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识功能, 表达功能,工具功能等。
(二)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 体裁方面的比较。
6
雅可布逊 简介
• 罗曼·雅可布逊是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 的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 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
• 布拉格语言学派是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 其突出的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
• 由于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 所以又常被称作功能主义者或功能语法学派。
4
对语言的基本观点
(一)历时语言研究和共时语言研究两者都十分重视, 强调用分析比较方法去研究当代语言。
(二)分析语言成分与其他成分的关系,考虑语言成分 在交际中的功能,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和评价一个成分。
能的,翻译总是存在着某种可译性限度。 (二)翻译的分类 (1)程度(extent):
a.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原语文本的每一部分 都要用译语文本的材料来替代。
15
b.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 原语文本的某一 部分或某些部分是来翻译的,只需把它们简单的转 移并掺和到译语文本中即可,部分翻译并非“节 译”。 (2)层次(levels): a.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原语从语法结构到 词汇都有译文的等值形式; b.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反映原语的 文本材料仅仅在一个层次(如语音翻译、词形翻译、 语法翻译和词汇翻译)上被等值的译语文本材料所 替换。
观》开始到1972年结束。 • 西方译论的一大特点即与语言学同步发展 。
3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
• 成立:1926年10月6日,布拉格语方学会(The Linguistic Circle of Prague)召开第一次会议,布 拉格卡罗林大学的英语语言和文学教授维伦·马泰 休斯宣布了该学会的成立,也标志着布拉格语言学 派的诞生。
9
(二)对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 (三)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他首次提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