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课程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乐社团课程纲要

一、前言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的民族音乐,有助于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进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民族器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民族精神正是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语气,感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民。

因此,明确本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是学生的“爱国心、民族情”在民族音乐的教育中“萌芽、开花、枝繁叶茂”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既是培养社会新一代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开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学习、熏陶、传承活动是必要的。

二、课程性质与价值

器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音乐、走进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纯粹的欣赏音乐、延长音乐相比较有许多独特之处:它让学习真正体会到演绎音乐和欣赏音乐结合的乐趣,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喜悦,用音乐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神秘感,展示和表演的自豪感等等。在这里枯燥的阅历只是不再是“纸上谈兵”,是看的见摸得到的试试,是在不停的起作用的有力工具。

三、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民乐社团活动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民乐社团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社团活动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民乐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重视音乐实践

民乐社的活动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2.能够用正确的意识参与乐队的训练和演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团队意识。

3.通过自己的乐器演奏,建立乐队中乐器合奏的概念和聆听不同乐器同时演奏的审美意识。

授课时间:两学期(每周两课时,每学期16-17周)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学生

教学内容和学时(见附表)

《魅力东海民乐社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十、课程实施: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示范讲解、范奏、范唱

学习方法:模仿、体验、练习、合作、演出

课时数:32 -34课时/学期,共两学期

场地:音乐教室

规模:12-14人

十一、评价建议

(一)考核内容:

个人技能(占40%)合作训练(占40%)平时成绩(占20%)(二)考核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