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第六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六答案
练习四一解释下列名词: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NEW)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之亚常卍受严隣巡希幽胡怡攻书民煎者茁贰郊望平术答: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阝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以上各字需首先找到这些字对应的繁体字,才能在《康熙字典》中查找,如“严”的繁体字为“嚴”。
另外,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答:(1)“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2)不一致。
(3)“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答:1.曾,副词,乃、竟。
2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与“非”连用。
6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郭锡良《古代汉语》教材“练习六”参考答案
郭锡良《古代汉语》教材“练习六”参考答案
赵同舟
【期刊名称】《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四、(题目略,下同。
)孤平拗救:在平收的句子中(指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全句除韵脚是平声外只有一个平声,这种情形便是犯孤平。
犯孤平后需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赵同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3
【相关文献】
1.郭锡良本《古代汉语》“通”字用语用法试析
2.郭锡良《古代汉语》中古今字被误释为通假字现象指正
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释商兑
4.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教材译注指瑕
5.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中通假字音韵特点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古代汉语第六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六一“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
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
所以说“叶音说”是错误的。
二熟记先秦古韵三十部和“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韵目。
1.先秦古韵三十部是: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第一类之部职部蒸部第二类幽部觉部冬部第三类宵部药部第四类侯部屋部东部第五类鱼部铎部阳部第六类支部锡部耕部第七类歌部月部元部第八类脂部质部真部第九类微部物部文部第十类缉部侵部第十一类葉部谈部2.“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的韵目是:上平声入声下平声入声一东一屋一先九屑二冬二沃二萧三江三觉三肴四支四豪五微五歌六鱼六麻七虞七阳十药八齐八庚十一陌九佳九青十二锡十灰十蒸十一真四质十一尤十二文五物十二侵十四缉十三元六月十三覃十五合十四寒七曷十四盐十六葉十五删八黠十五咸十七洽三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
1.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解释下列名词:孤平拗救: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即全句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是“拗”的一种形式)。
但“孤平”可以救,即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变平。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 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六)
《古代漢語》(郭錫良本)參考答案練習六一、“葉音說”爲什麽是錯誤的?“葉音說”是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強改字音以求押韻和諧,並非探明了韻字的本音。
其根本錯誤,就在於對古韻採取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而非歷史的觀點,不懂得語音是發展變化的。
其後果,則是一個字可葉出許多的音,造成漢字讀音的極大混亂。
所以說“葉音說”是錯誤的。
二、熟記先秦古韻三十部和“平水韻”的平聲韻與入聲韻韻目。
1. 先秦古韻三十部是:陰聲韻入聲韻陽聲韻第一類之部職部蒸部第二類幽部覺部冬部第三類宵部藥部第四類侯部屋部東部第五類魚部鐸部陽部第六類支部錫部耕部第七類歌部月部元部第八類脂部質部真部第九類微部物部文部第十類緝部侵部第十一類葉部談部2. “平水韻”的平聲韻與入聲韻的韻目是:上平聲入聲下平聲入聲一東一屋一先九屑二冬二沃二蕭三江三覺三肴四支四豪五微五歌六魚六麻七虞七陽十藥八齊八庚十一陌九佳九青十二錫十灰十蒸十一真四質十一尤十二文五物十二侵十四緝十三元六月十三覃十五合十四寒七曷十四鹽十六葉十五刪八黠十五鹹十七洽三、寫出五言律詩“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種格式的平仄。
1.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 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解釋下列名詞:孤平拗救:五言詩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詩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必須是平聲字,否則就是“犯孤平”,即全句除韻腳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是“拗”的一種形式)。
但“孤平”可以救,即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變平。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练习四~六【圣才出品】
3 / 36
圣才电子书
贾谊《吊屈原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枚乘《七发》
晁错《论贵粟疏》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欧阳修《泷冈阡表》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曾巩《墨池记》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 划线):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 也。(《荀子·天论》)
1 / 3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十三经注疏,是古人对十三部儒家经典的解释。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 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 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 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 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 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4-6答案
古代汉语(下)练习参考答案第四单元一解释下列名词: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
《古代汉语》通论[郭锡良主编第六章古书的注解
《古代汉语》通论[郭锡良主编第六章古书的注解《古代汉语》通论 [郭锡良主编第六章古书的注解第六章古书的注解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化,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继承和发展。
但是,由于语⾔⽂字⽅⾯的隔阂,今⼈阅读前⼈的著作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
从汉代起,⼈们即开始了对古书的注解⼯作。
古注是阅读古代⽂献、掌握古代⽂化知识的桥梁。
古注本⾝牵涉到体例、术语等诸多⽅⾯的问题,要利⽤古注,⾸先必须了解古注。
这⼀章,我们围绕古注主要讲古注的重要性、古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古注的分类、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古注的风格和古注的术语等七个⽅⾯的问题。
⼀、古注的重要性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献产⽣的时代背景、⽂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
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的注释,我们不是⽆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例如:《左傅·隐公元年》:祭仲⽈:“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丈⽈堵,三堵⽈雉,⼀雉之墙长三丈,⾼⼀丈。
侯伯之城,⽅五⾥,径三百雉,故其⼤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雉墙的体积,⽽且知道了三百雉并⾮指诸侯国⾸都城墙的周长,⽽是指⾸都城墙⼀⾯的长度。
⼜如:《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君⼦好逑。
”⽑传:“窈窕,幽闲也。
淑,善。
逑,匹也。
⾔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宜为君⼦之好匹。
”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
淑,善也。
⼥者,未嫁之称。
盖指⽂王之妃⼤姒为处⼦时⽽⾔也。
君⼦,则指⽂王也。
好,亦善也。
逑,匹也。
”根据《⽑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义项。
古注并⾮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不能盲⽬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步。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惊姜⽒。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最新大学《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详解】第1~6单元【圣才出品】
第1单元古代汉语常识(1~4)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之亚常卍受严隣巡希幽胡怡攻书民煎者茁贰郊望平术答:(1)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2)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阝部)(3)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4)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5)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6)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以上各字需首先找到这些字对应的繁体字,才能在《康熙字典》中查找,如“严”的繁体字为“嚴”。
另外,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答:(1)“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2)“行窳(yǔ)”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答:(1)曾,副词,乃、竟。
(2)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
郭錫良《古代漢語》練習題參考答案(此答案來自網上。
今改爲繁體,加以校訂,稍作改動。
若發現錯誤,請及時告知:*******************)[可作考研或期末考試參考之用]練習一(P123)一查閱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辭源》修訂本)中所屬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亞(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嚴(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書(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貳(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術(行部)[按:繁體字“隣”與“鄰”爲異體字,都簡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辭源》修訂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辭源》中各有幾種讀音?兩者是否一致?“行窳(yǔ)”的“行”讀什麼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種讀音,在《辭源》中有4種讀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還引了《集韻》的一條注音“乎監切”(讀音爲xián)。
“行窳”的“行”讀xíng。
三從《詞詮》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教材引文下加△處,本答案改爲加粗,下同):1.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列子·湯問》)曾,副詞,乃、竟。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則……則……,承接連詞,表文中對舉關係,就、那麼。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淵明《桃花源記》)既,時間副詞,表過去,已經。
4.或圓如簞,或方似笥。
(《水經注·巫山、巫峽》)或,無定代詞,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注·巫山、巫峽》)自,假設連詞,苟、如果。
常“自非”連用。
6.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副詞,皆、都。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
郭錫良《古代漢語》練習題參考答案(此答案來自網上。
今改爲繁體,加以校訂,稍作改動。
若發現錯誤,請及時告知:*******************)[可作考研或期末考試參考之用]練習一(P123)一查閱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辭源》修訂本)中所屬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亞(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嚴(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書(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貳(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術(行部)[按:繁體字“隣”與“鄰”爲異體字,都簡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辭源》修訂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辭源》中各有幾種讀音?兩者是否一致?“行窳(yǔ)”的“行”讀什麼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種讀音,在《辭源》中有4種讀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還引了《集韻》的一條注音“乎監切”(讀音爲xián)。
“行窳”的“行”讀xíng。
三從《詞詮》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教材引文下加△處,本答案改爲加粗,下同):1.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列子·湯問》)曾,副詞,乃、竟。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則……則……,承接連詞,表文中對舉關係,就、那麼。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淵明《桃花源記》)既,時間副詞,表過去,已經。
4.或圓如簞,或方似笥。
(《水經注·巫山、巫峽》)或,無定代詞,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注·巫山、巫峽》)自,假設連詞,苟、如果。
常“自非”連用。
6.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副詞,皆、都。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六一“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
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
所以说“叶音说”是错误的。
二熟记先秦古韵三十部和“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韵目。
先秦古韵三十部是: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第一类之部职部蒸部第二类幽部觉部冬部第三类宵部药部第四类侯部屋部东部第五类鱼部铎部阳部第六类支部锡部耕部第七类歌部月部元部第八类脂部质部真部第九类微部物部文部第十类缉部侵部第十一类葉部谈部“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的韵目是:上平声入声下平声入声一东一屋一先九屑二冬二沃二萧三江三觉三肴四支四豪五微五歌六鱼六麻七虞七阳十药八齐八庚十一陌九佳九青十二锡十灰十蒸十一真四质十一尤十二文五物十二侵十四缉十三元六月十三覃十五合十四寒七曷十四盐十六葉十五删八黠十五咸十七洽三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解释下列名词:孤平拗救: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即全句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是“拗”的一种形式)。
但“孤平”可以救,即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变平。
这就是“孤平拗救”。
破读: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
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中破读为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
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三十六字母”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时的三十六个声母,包括: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
相传这三十六字母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大体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
出韵:近体诗用韵,要求必须用“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叫“出韵”。
双调:词的一种,指包含两段的词。
这两段叫前后阙或上下阙、上下片等。
借对:近体诗特有的一种对仗,指利用一字多义或两字同音的特点来构成对仗。
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
近体诗:诗体名,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长律。
是唐初形成的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主要特点的诗,也叫“格律诗”。
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
律诗和绝句的句数是固定的,每两句构成一联,律诗四联八句,绝句二联四句。
长律超过四联,数量不限。
一字豆:词当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领起作用的单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逗”。
一字豆在语气上有短暂停顿,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不出现在一首词首句和末句。
常见于《沁园春》、《望海潮》、《六州歌头》、《扬州慢》、《寿楼春》、《忆旧游》等双调词中。
重唇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双唇音”,发音时气流在双唇间受阻而成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重唇音是“帮滂並明”。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全诗共四句,是律诗的一半,故称“绝句”。
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分别简称“五绝”、“七绝”。
排律:又叫长律,近体诗的一种。
句式、用韵、平仄等方面与律诗相同,但句数超过八句,为偶数句。
对仗要求严格,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
以五言为常见,七言较少见。
多人联句的诗常用排律。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破读字。
假借字请说明此字的本义,破读字请说明其本音,并说明与本音、破读音相应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逑,通“仇”,匹,相匹、相对的意思,这里指配偶。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氓》)泮,通“畔”,边界的意思。
3.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诗经·豳风·七月》)塞,本音sāi,用作动词,堵塞、塞住的意思,此句即用“塞”的本义。
破读作sài,名词,意思是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因边界上的险要处有人把守(即堵塞住),故“塞”由本音本义引申出破读音的边塞义。
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诗经·豳风·七月》)壶,通“瓠”。
毛传:“壶,瓠也。
”瓠是一种瓜类蔬菜,茎蔓生,花白色,果实长圆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供食用,今称瓠子。
一说为葫芦。
5.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诗经·豳风·七月》)食,破读为sì,动词,义为“给……东西吃”。
其本音读作shí,动词兼名词,意思是吃,也指吃的东西。
动词“食”用为使动,便由本音的意义引申出破读音的“给……吃”义。
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诗经·小雅·采薇》)常,通“棠”,棠梨树。
7.择有三事,亶侯多藏。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藏,破读为zàng,用作名词,义为储存的珍贵的东西。
其本音读作cáng,动词,义为把东西储存起来。
由本音的动词义“储存”引申出破读音的“储存的东西”义。
8.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曹植《赠白马王彪》)分,破读为fèn,用作名词,义为情分。
其本音读fēn,动词,义为分开,分配。
破读音的“情分”义是由本音的意义引申而来的。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并分别注明其上古的声母和韵部。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双声联绵词,见母。
苍苍,双声叠韵联绵词,清母阳部。
2.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双声联绵词,明母。
3.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诗经·大雅·生民》)匍匐,双声联绵词,定母。
4.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诗经·豳风·七月》)觱发,双声联绵词,帮母。
栗烈,双声联绵词,来母。
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郁邑,双声联绵词,影母。
侘傺,双声联绵词,透母。
6.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屈原《哀郢》)荒忽,双声联绵词,晓母。
7.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宋玉《风赋》)萧条,叠韵联绵词,幽部。
8.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
(宋玉《风赋》)憯凄,双声联绵词,清母。
惏栗,双声联绵词,来母。
9.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
(枚乘《七发》)怫郁,叠韵联绵词,物部。
10.瀄汩潺湲,披扬流洒。
(枚乘《七发》)潺湲,叠韵联绵词,元部。
流洒,双声联绵词,来母。
七利用工具书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哪些是同源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A)组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氓》)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诗经·卫风·伐檀》)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4.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
(枚乘《七发》)5.若华夕曜,岩泽气通。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岸,《广韵》:“岸,水涯高者。
”《尔雅·释丘》:“重厓,岸。
”《小尔雅·广诂》:“岸,高也。
”《诗经·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
”干,《易·渐卦》:“鸿渐于干。
”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
”又引陆注:“水畔称干。
”又引翟注:“干,涯也。
”《史记·春申君传》:“而不知干队之败。
”《索隐》:“干,水边也。
”圻,《说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
圻,垠或从斤。
”《广雅·释丘》:“垠,厓也。
”《广韵》:“圻,圻堮,又岸也。
”《玉篇》:“圻,圻堮也。
”岩,《说文解字》:“岩,岸也。
”《书·说命·序》:“得诸传岩。
”疏:“岩是山崖之名。
”《广雅·释诂四》:“岩,高也。
”裔,《说文解字》:“裔,衣裾也。
”徐锴系传:“裾,衣边也。
”后泛指边缘。
《淮南子·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
”高诱注:“裔,边也。
”从意义上来看,“岸、干、裔、圻、岩”都有“边”义。
从读音方面看,这几个字也有音近关系。
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岸、圻、岩”都是牙音疑母字,双声;“干”是牙音见母字,“裔”是喉音喻母字。
见疑旁纽,喉牙音有邻纽关系。
从古韵方面看,“岸、干”元部叠韵,“岩”属谈部,“圻”属文部,“裔”属月部。
元文旁转,元谈通转,元月对转。
“岸、干、裔、圻、岩”音近义通,是一组同源词。
(B)组1.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诗经·豳风·七月》)2.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诗经·大雅·生民》)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屈原《离骚》)4.骚人之文,自兹而作。
(萧统《文选序》)5.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子,《广韵》:“子,子息。
”《诗经·大雅·生民》:“居然生子。
”字,《说文解字》:“字,乳也。
”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
”《广雅·释诂》:“字,生也。
”《山海经·中山经》:“若山有木,服之不字。
”注:“字,生也。
”滋,《说文解字》:“滋,益也。
”《左传·襄公八年》:“事滋未成。
”注:“滋,益也。
”《文选·东京赋》:“鸟兽阜滋。
”薛注:“滋,益也。
”兹,《说文解字》:“兹,草木多益。
”《尔雅·释诂》:“兹,此也。
”《左传·昭公元年》:“兹心不爽。
”注:“兹,此也。
”《论语·子罕》:“文不在兹乎!”皇侃疏:“兹,此也。
”耔,《广韵》:“耔,拥苗本也。
”义为以土培苗根。
《诗经·小雅·甫田》:“或耘或耔。
”从语音上看,这几个字古音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