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模试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从细胞到生态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界井然有序,蕴藏了许多的奥秘和规律,下列对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二中所示的四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③和①在结构层次上区别是③多了系统这个层次,这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图一是图二中①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图二中其他生物的细胞组成多了叶绿体等结构
D.④的一个箭头指向①代表着消费者让物质和能量重新回到了生产者体内
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表现出这一特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片上的保卫细胞扁平整齐利于保护内部组织
B.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C.神经细胞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红细胞无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3.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关于玉米和大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的
B.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C.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叶
D.玉米和大豆的胚的组成是一样的
4.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患者输血时应以输同血型为原则
B.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囊滤过
C.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D.皮肤出汗属于排泄
5.如图示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C.若b为小肠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静脉血,营养物质明显增多
D.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6.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Y表示人体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二、识图填空题(本部分包括四道题,共23分)
7.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曲线c~d的成因是.
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过程①表示,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2)过程②表示B系统的与C系统的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外界气体的氧进入血液后与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产生的大部分物质进入D系统,依次经过③④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④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3)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即表现为尿血现象.如果肾有疾病,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9.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5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它们位于.
(2)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可见至少伤到了皮肤的.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的凝血作用.
(3)某同学在疏散到安全位置后,手不小心触碰到一枚圆钉后,会突然缩回(如图),然后才感受到疼痛.该过程的反射弧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10.探究实验题: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但现在很多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田中施用大量化肥.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大小、长势等均相同的15条蚯蚓,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相同的三个透明装置中,并根据下表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实施实验:
组别/土层条件 A B
甲无光碳酸氢铵溶液土壤满足蚯蚓生
存需要
乙无光水
丙有光水
②观察并记录三组中同时均匀滴加6mL液体后蚯蚓从A爬向B的时间.
请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有个.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一处不足是.(2)若要探究“化肥对蚯蚓的生活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和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如果甲组中蚯蚓先爬向B,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根据实验设计的表格,你还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4)对于实验后还处在碳酸氢铵溶液中的蚯蚓,你的处理方法是.
2015年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从细胞到生态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界井然有序,蕴藏了许多的奥秘和规律,下列对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二中所示的四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③和①在结构层次上区别是③多了系统这个层次,这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图一是图二中①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图二中其他生物的细胞组成多了叶绿体等结构
D.④的一个箭头指向①代表着消费者让物质和能量重新回到了生产者体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解答】解: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图二
中①是生产者,②、③是消费者,④分解者.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③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①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这是因为动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不同而导致的.故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一中具有叶绿体这个结构可以判断出,图一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它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植物细胞比其它生物的结构多了叶绿体等结构故不符合题意.
D、④是分解者,它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所以能量不会重新回到生产者体内.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表现出这一特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片上的保卫细胞扁平整齐利于保护内部组织
B.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C.神经细胞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红细胞无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光合作用的概念.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A、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保卫细胞能够控制气孔的开闭,由于保卫细胞的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而不是具有保护作用,故符合题意.
B、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不符合题意.
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利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解不同细胞的特点、功能.
3.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关于玉米和大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的
B.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C.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叶
D.玉米和大豆的胚的组成是一样的
【考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分析】玉米的胚中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菜豆种子有2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由种皮和胚组成.
【解答】解:A、由于玉米的果皮与种皮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一粒玉米其实是玉米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A错误.
B、玉米的胚乳内含有大量的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B错误.
C、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C错误.
D、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都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四部分组成,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即能正确答题.
4.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患者输血时应以输同血型为原则
B.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囊滤过
C.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D.皮肤出汗属于排泄
【考点】输血的原则;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尿液的形成;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2、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4、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解答】解: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 型血,A正确.
B、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错误.
C、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是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C正确.
D、又分析知,皮肤出汗属于排泄,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5.如图示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C.若b为小肠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静脉血,营养物质明显增多
D.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
【解答】解:A、肾小球的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即若b为肾小球,则c是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
C、消化道壁毛细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即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营养物质明显增多,C正确.
D、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D错误.
故选:C
【点评】毛细血管的一端是动脉血管,另一端是静脉血管,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肾小球毛细血管的两端都是小动脉.
6.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Y表示人体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物质Y依次经过器官Ⅰ、Ⅱ、Ⅲ时含量逐渐减少.
【解答】解: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但是含量不仅减少而且减少为0,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因此若Y表示二氧化碳气体,则Ⅰ是肺动脉、Ⅱ是肺部毛细血管、Ⅲ为肺静脉,B错误;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因此若Ⅱ表示肾小管,则Y应该是水或者无机盐,不会是尿素,C错误;
D、脂肪的消化是在小肠里进行的,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里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小肠内脂肪含量下降.因此,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D正确.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时要注意正确识图,理解曲线的含义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识图填空题(本部分包括四道题,共23分)
7.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种类、比例(或数量、浓度)等.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线c~d的成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无土栽培.
【专题】数据分析型图表题;演绎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运输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解答】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增加光照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环境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使用有机肥,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会产生二氧化碳,为温室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不同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种类、比例(或数量、浓度)等.
(4)由图示可知,温室密封后于第二天的凌晨4点开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幅下降,这是因为此时光照逐渐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线c~d的成因是到了夜间,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又逐渐增加.曲线的b~c 或d~e是每天的凌晨4点到下午的16点,此时段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通风可以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强度.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有机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3)种类、比例(或数量、浓度)等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过程①表示吸收,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过程②表示B系统的肺与C系统的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外界气体的氧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产生的大部分物质进入D系统,依次经过③④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④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即表现为尿血现象.如果肾有疾病,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球.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分析】图示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等生理过程,其中的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循环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吸收、②表示氧气、③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1)观察图示可知:过程①是物质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就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此过程叫做吸收.人体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和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了.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
(2)过程②表示B呼吸系统的肺与C循环系统的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外界气体的氧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产生的大部分物质进入D泌尿系统,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经过③④
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④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答案为:
(1)吸收;小肠;
(2)肺;血红蛋白;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球.
【点评】此题以血液循环为主线,考查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的等生理过程.
9.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5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条件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它们位于大脑皮层.
(2)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可见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3)某同学在疏散到安全位置后,手不小心触碰到一枚圆钉后,会突然缩回(如图),然后才感受到疼痛.该过程的反射弧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A→D→E→C→B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