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驿传制度与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的主要事迹
李自成的主要事迹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是中国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也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被他推翻后建立的大顺政权的皇帝。
他的主要事迹是领导了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皇权,建立了短暂的大顺政权。
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事迹的详细介绍:李自成出生在明朝崇祯皇帝时期的陕西省蒲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从小就对明朝的官吏贪污腐败和压迫农民感到愤慨,并希望能够为农民争取权益。
在他20多岁时,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张献忠的农民,两人决定发动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起初,李自成和张献忠只是在附近的农村进行零星的抗税活动,但他们的声势很快蔓延开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他们的队伍。
1628年,他们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军队迅速壮大并占领了蒲城。
此后,他们开始向陕西的其他地区扩张,吸收了更多的起义军和农民。
1630年左右,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关系逐渐破裂,他们的目标和理念有所不同。
最终,张献忠带领一部分起义军离开,离开了李自成的领导。
自此以后,李自成独立领导起义军行动,并逐渐成为起义军的领袖。
他号召农民团结起来,一起反抗明朝政府的压迫。
1633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了陕西省的凤翔府,建立了农民政权。
此后,他开始向东发展,占领了宝鸡和兰州等地。
1638年,他的起义军攻占了陕西省的西安,此后李自成自封为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
然而,李自成的政权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他的政权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内部腐败和军队失控。
其次,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军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来抵抗明朝政府的进攻。
明朝政府派出大军镇压起义,迫使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陷入困境。
1644年,明朝的统治者明思宗逃离首都北京,李自成乘机攻占了北京并于同年自封为大顺皇帝。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清朝的入侵者李自成攻入北京,并俘虏了他。
1645年,李自成被处决,大顺政权彻底崩溃。
李自成的主要事迹是带领起义军进行军事行动,推翻明朝政权,并在短暂的时间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他的农民起义对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历史具有深远意义。
李自成的文化遗产考察农民起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
李自成的文化遗产考察农民起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李自成的文化遗产:考察农民起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的农民起义不仅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以及他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以探讨农民起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
一、农民起义与社会阶层动荡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发生在明朝末年,时值社会阶层动荡的时期。
当时的明朝统治日益腐败,民众遭受着土地兼并、赋税繁重等问题的困扰。
农民阶层因此积极寻求反抗的出路,而李自成的起义正是这种反抗的产物。
农民起义的兴起使得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旧有的社会结构开始崩溃,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李自成的文化遗产1.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尤其是儒家传统。
在李自成的领导下,起义军发表了《大同宣言》,提出了实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理念。
这种理念对传统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等不平等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对中国儒家文化传统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2. 对艺术和文学的影响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本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他对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造诣,这使他的起义活动融合了丰富的艺术元素。
同时,李自成的起义也激发了广大农民以及一些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对起义军的支持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
3. 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影响李自成本人崇拜道教,他的起义活动中融入了丰富的道教元素。
而在起义军的统治下,道教和一些民间信仰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扬。
这种影响使得中国的宗教信仰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对政治与社会的改革思潮的影响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事件,它对中国传统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对中国的政治与社会改革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中历史观点题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观点题答题模板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观点题。
其实,这类题目就是让我们在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出对某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看法。
想要答得既清晰又有说服力,咱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写:1. 理解题目,搞清楚要求1.1 细读题目首先,咱们得好好读一遍题目,弄清楚它问的是啥。
比如说,题目问“你怎么看待某个历史事件的影响?”那咱们就得明确这个历史事件是什么,影响到底是什么。
1.2 确定观点在搞清楚题目后,咱们要在脑子里理清自己的观点。
这里可别偷懒,得认真想想,不能随便说说。
可以考虑一些影响深远的方面,比如社会、政治、经济等等。
2. 理清思路,构建大纲2.1 引言部分一开始,咱们得简单介绍一下所讨论的历史事件。
就像跟朋友聊天时先简单描述一下事情的背景一样。
比如:“在明朝末期,李自成起义成为了当时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
”2.2 阐述观点然后,就得开始详细说说你的观点了。
可以分成几部分,先说说你认为这个事件有什么影响,再说说为什么这么认为。
每一点都要有理有据,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看法。
2.3 总结观点最后,总结一下你的观点,重申一下你认为这个事件的重要性或者影响。
比如:“综上所述,李自成的起义不仅推动了明清更替,也对后来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举例说明,增强说服力3.1 历史背景在阐述观点时,咱们可以加上一些背景知识,这样能让人觉得你说得有理有据。
比如说:“明朝末期,国家经济逐渐衰退,农民起义频繁,李自成的起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3.2 影响分析除了背景,咱们还得具体分析这个事件带来的影响。
例如:“李自成的起义不仅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还引发了清朝的建立,改变了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
”4. 注意语言,确保清晰4.1 简洁明了写作时要注意用词简洁,不要啰嗦。
比如说,“这次起义造成了很多变化”要比“这次起义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变化”更直接明了。
4.2 使用成语和俗语在文章中适当使用一些成语和俗语,可以让内容更生动,读起来也更有趣。
七年级历史选择题练习
七年级选择题练习1.李华同学在“古代人物竞猜”活动中,抽取到一组“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的关键词。
据此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B.司马光C.司马迁D.曹雪芹2.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这座城市是A.唐代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元代大都3.《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记录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东游沿途见闻的著作。
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是A.读到了李自珍的《本草纲目》B.目睹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C.拜见了扬州地方的布政使司D.见到了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4.如果为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选择特务机构所佩戴的令牌道具,应选择下面中的A.东罗马金币B.西夏符牌C.急逆铺令牌D.锦衣卫腰牌5.《明史·郑和传》写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特点C.影响D.过程6.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明朝统治者推行上述措施的负面影响是A.阻碍社会进步B.强化君主专制C.促进教育发展D.推动阶层流动7.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二十五日,收复雅克萨的战争终于打响……提督刘兆奇在城北架设红衣大炮,向城内轰击;护军参领率军用神威将军炮从东西两侧夹攻……侵略军惊慌失色,遂打出白旗,开城投降。
这里的“侵略军”来自A.英国B.俄国C.葡萄牙D.荷兰8.这部名著最吸引人的魅力在于: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著作是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9.右边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
李自成简介 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 揭秘闯王李自成的资料介绍
李自成简介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揭秘闯王李自成的资料介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闯王李自成,明朝末期著名的造反家,攻破北京,逼死崇祯皇帝。
百姓有云: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李自成,原名鸿基。
陕西米脂人。
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
人称闯王、李闯。
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任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卒,负责照看马匹。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崇祯元年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
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
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著,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两条人命在身,于是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二月到甘肃甘州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
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
同年在榆中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李自成-征战李自成起义后转战汉中,参加了王左掛的义军。
1629年,后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动,大将袁崇焕被皇帝凌迟处死。
1630年王佐掛被朝廷招降,李转投奔张存孟。
1631年4月,张存孟在陕北战败,也降明。
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称“闯将”。
也有这一说.崇禎七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是年六月,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
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误走兴安车箱峡。
峡谷之中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马乏多死,弓矢皆脱”,情势危殆,李自成用顾君恩之计,贿赂奇瑜左右人士,向官兵诈降。
此时陈奇瑜释放李自成等人,派五十多名安抚官将义军遣送回籍,甫出栈道,自成立刻杀安抚官复叛。
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滎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
历史趣闻闯王李自成为何要起义?李自成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闯王李自成为何要起义?李自成简介导语: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党项族。
原姓拓拔,原名鸿基。
以西夏党项族李继迁为太祖。
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党项族。
原姓拓拔,原名鸿基。
以西夏党项族李继迁为太祖。
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
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
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
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
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
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
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
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
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
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
父亲死后他去了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
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生活常识分享。
李自成起义详细介绍
李自成起义详细介绍一、历史背景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将领,原名鸿基,曾为银川驿卒。
1629年(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1643年(崇祯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
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定都长安,年号永昌;同年三月十八,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
1645年5月17日在通城九宫山玄帝庙拜神后因劳累过度熟睡,遭山民误当贼打死。
二、纲领政策起义军起义过程中,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攻占西安后,又以“贵贱均田”及“五年不征”相号召。
在河南等地到处传播“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
后因“均田免粮”纲领属于平均主义的空想,并未真正实行,只是个别地方官曾经实行过改变封建地权的措施。
如山东诸城县令到任之后,即以劫富济贫之说,令产不论远近,许业主认耕;在某些地区大顺地方官府还默许农民进行自发的夺地斗争。
起义军亦实行籍没富室政策,以解决军饷,兼济贫穷。
李自成初下洛阳,没收福王藩府及宦家巨室存积的粮食和大量金钱,以其中一部分赈济贫民。
以后每攻占一个城镇,常采取类似措施。
占领西安后,继续以“劫富济贫”相号召。
但在这一口号下,劫掠平民﹑殃及无辜之事亦时有发生。
起义军还针对地方为考中的举人进士树建牌坊,下“毁坊之令”。
起义军还实行平买平卖,保护工商的政策。
这种政策自崇祯十四年占领河南起,始终执行。
起义军进北京后,令市民照常营业,不少地区工商业照常进行。
山东畿辅运河航行的商船不绝。
三、起义过程当时正是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
明末政治腐败,农村破产,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
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了。
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中无食,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从前车马慢,没有车站,只有驿站”——细说古代驿站的千年风尘
“从前车马慢,没有车站,只有驿站”——细说古代驿站的千年风尘引言“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知道木心的人不多,但知道这首《从前慢》的人却不少。
是的,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车、马、邮件最快的地方大概就是驿站了。
“驿站”在很多古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江头日暮痛饮。
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这些文字,穿越时空,唤起了今天的我们对“驿站”这一古代基础设施的好奇和想象。
▲从前慢很多人对驿站的印象是“免费的旅馆”,而实际上“驿站”一词的释义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但其实,这些解释都是很片面的,“驿站”这一机构,几乎贯穿了整个的中国封建历史,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机构。
对于古代社会来说,驿站的作用无疑是重要而特殊的。
▲古代驿站本文将从驿站的发展史入手,通过对史料的研究评价驿站的功过与是非,并带来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驿站之兴——不须候吏沙头报,驿站悬知是古城像其它封建制度一样,驿站的存在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关于驿站的记录。
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有“使驿谒诸王。
”的字样。
《左传·文公六十年》又有“楚子乘驿。
”之句。
“驿”字的本意是马匹,可见驿站的雏形就是一个供应马匹的地方。
而真正意义上的驿站制度,是在秦朝建立起来的。
(1)始建于秦历史上,常常有人把“秦二世而亡”作为一个失败的经验教训,作为警示后人的素材和典例。
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秦始皇是个伟大的皇帝,几乎可以用“千古一帝”来形容。
因为秦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15年,但它所建立的很多制度,却给后面数千年的封建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秦始皇塑像驿站制度是秦朝众多制度创新中比较鲜为人知的一项。
秦朝最典型的驿道是有“南丝绸之路”之称的“五尺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明代驿递制度
明代驿递制度
一、组织管理
明代驿递制度在组织管理上采用了分级管理的形式。
中央由兵部主管驿递事务,地方上则由各级地方官员负责管理。
兵部设有驿传官员,以监察驿递运行情况,确保驿递的顺利运行。
二、法规制度
明代对驿递的法规制度十分严格。
规定了驿递的等级、使用范围、使用规定、费用支付等方面。
其中,驿递等级分为三等,以马匹数量和驿站设施的差异来划分。
同时,法规制度还规定了驿递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不得绕道或者擅自改变路线。
三、驿路分布
明代的驿路分布较为完善,覆盖了全国的主要交通要道。
据史书记载,明代共有驿站一千余个,分布在南北两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广、广东等地区。
这些驿站为来往的官员、军使、商人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四、服务内容
明代驿递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递送文书、传递消息、接待过往官员和使者等。
其中,递送文书是最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各级官府的公文、信函、邸报等。
此外,驿站还提供马匹、食宿等便利服务,以保障来往人员的顺利通行。
五、人员管理
明代驿递的人员管理包括驿夫、驿卒、驿丞等。
驿夫负责驿站的
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驿卒则负责驿路的巡视和保养工作,驿丞则负责驿站的行政管理和文书传递工作。
此外,为了确保驿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代还设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驿递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误的人员则进行惩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宋代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古代首屈一指,世俗生活丰富多彩。
下列同学们编写的反映宋代社会风貌的课本剧中,能完全支持这一说法的情境描述是() A.在热闹非凡的夜市吃宵夜B.在茶馆听人讲《水浒传》的故事C.在饭馆里品尝新鲜的玉米D.在瓦子的勾栏里观看《牡丹亭》2.《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由此可知元朝()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的联系B.丝绸之路畅通,贸易往来便利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3.观察《宋代海外贸易图》,提取历史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朝海外贸易路线直达欧洲B.宋朝在广州、泉州设立了市舶司C.宋朝首次开辟中亚到欧洲的商路D.宋朝政府派遣船队出使西洋诸国4.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
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是()5.“永乐三年,有海军两万七千余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
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6.以下是某本人物传记的章节目录。
据此可知,这本书所写的人物是()……第二章第一节初临抗倭前线第二节守浙东积累经验第三节募兵创立戚家军第四节战台州连获胜利……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7.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的分类,其中________处可选的作品是()历史类:《史记》《资治通鉴》医药类:《伤寒杂病论》《________》文学类:《三国演义》《红楼梦》A.《梦溪笔谈》B.《农政全书》C.《水浒传》D.《本草纲目》8.“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与这首明末歌谣直接相关的史实是()A.明朝设“三司”B.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C.李自成起义D.皇太极改国号为清9.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
中国古代驿传制度
龙场九驿
龙场九驿的意义:
明政府的腹地,可以由宽敞的驿道直 达云贵边疆,沟通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经 济文化联系。这是我国民族团结史上的一 段佳话,也是我国邮驿发展史上一件值得 大书特书的事,
古希腊史学家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希罗多德波斯驿站波斯驿站日本驿站日本驿站日本驿站日本驿站韩国驿站韩国驿站中国驿传制度中国驿传制度产生于奴隶社会产生于奴隶社会定制于秦汉定制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兴盛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鼎盛于元明清消亡于民国初年消亡于民国初年11公文传递军事政务信息公文传递军事政务信息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邮驿何谓何谓邮
急递金牌
岳飞一日之内在前线接到十二道金牌, 催他班师放弃抗金战争。
五、元明清时期
1、元代 驿传范围扩大: 在亚洲西部和东欧等地设有驿站,凡当时蒙 军控制地区,俱有驿站组织。最多时达1万多处。
《马可·波罗旅行记》,意大利旅行家,在中国游历 了17年,记述了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
2、明代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在他称帝
回顾旧知识
1、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是什么? 2、西周的社会调查形成的成果是什么?
中国古代驿传
驿传是什么?
我们先通过观看视频 《北京通州发现明代古 驿站遗址》,走进古代 驿站。
孟城驿 鸡鸣驿
孟城驿,在高邮市区南
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 于明洪武八年(1375 年),但绝大部分建筑 为清代重建。
鸡鸣驿,位于河北省怀 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是一处建于明代的驿站 遗存。
控制了我国的邮政事业,但此时的邮政已 经不以公文传递为主要业务了。
人物传记李自成
想到他与清军勾结的可能,在作战上却是 十分仓促,在清吴联军夹击下失败。吴三 桂引清兵入关,直指北京。
人物传记---李自成
退回北京的李自成,29日速即大顺帝 位。次日离京师向陕西撤退,在撤退的路
上受到满汉地主追击。在西安还没有站稳 脚跟,因潼关兵败,又忍痛放弃。
1645年正月,李自成和将士30万人, 别西安,经商洛、襄阳,4月抵武昌,准备 直取南京。他们为甩开追敌,5月又折入湖 北通山县,扎营于距县城90里外的九宫山。 一天,李自成带随从28人到山上巡查,行 至牛迹岭(今湖北通山县高湖乡),突然遭 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英勇牺牲,年仅 39岁。
人物传记---李自成
李自成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时的政府正
处于腐败专政时期,有权有势之人强占田地。 失去土地或拥有少量土地的广大农民依然要 交纳种种苛捐杂税。穷困潦倒的农民没有能 力交税,或饿死,或逃往异乡。
遇上灾年,农民更加悲惨。1628年(崇祯 元年),陕西、山西、河南诸地发生灾荒。陕 西地瘠灾重,百姓吃草根、树皮、白石粉, 甚直人食人。官府不顾人民死活,照旧逼税 催租。饥民走投无路,王二率众首先在陕北 澄县起事,高迎祥、张献忠等积极响应,明 末农民战争拉开了序幕。
人物传记---李自成
李自成,乳名“闯儿”。1606年(万历三 十四年)出生在陕西延安府。少年时代的李自 成就被迫出家为僧,21岁应募到银川当驿卒。 地主强行逼债,将李自成打入死牢。苦难的 生活,刻骨的仇恨,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的性 格。最后他在一狱卒的帮助下,越狱杀了仇 人,带侄儿李过赴甘肃当兵去了。
1629年冬,后金汗国打进锦州,李自成随 参将王国带兵开往北京。途经金县发生兵变, 李自成带头杀死克扣军饷、责打士兵的王国。 1630年李自成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投入闯王 高迎祥部下,号称“闯将”。
明朝的农民起义
明朝的农民起义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统治时间长达276年。
然而,在这漫长的统治期间,也发生了一系列农民起义,其中一些起义规模庞大,对明朝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介绍明朝的农民起义,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红巾起义红巾起义是明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
该起义发生在1368年至1382年之间,由明朝建立之初的朱元璋的早期统治阶段触发。
此起义以湖南一带为中心,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在这场起义中,农民群众要求减轻税赋,改善生活状况,并反抗明朝当时腐败的统治。
二、张献忠起义张献忠起义是明朝晚期最具影响力的农民起义之一。
该起义由张献忠于1644年在四川发起,迅速占领川康地区,并最终威胁到明朝的都城北京。
起义军队规模庞大,不仅包括农民,还包括许多游牧民族。
起义的原因之一是明朝政府对地方农民的压迫,导致民怨沸腾。
三、李自成起义李自成起义是明朝晚期另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
该起义在1630年代开始,最终于1644年攻入北京,结束了明朝。
李自成起义的成功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并建立了大西国。
起义的主要原因是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导致了农民的不满和抗议。
四、原因分析明朝农民起义的发生有多重原因。
首先,明朝的统治者推行了苛捐杂税的政策,使得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生活艰难。
其次,地方官员的腐败和压迫也加剧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此外,天灾频发,如干旱和洪水,使得农民生计更加困难。
最后,农民自身的阶级矛盾也是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起义对明朝的影响明朝的农民起义对朝廷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起义军队的崛起动摇了明朝的统治,使得朝廷的军队经常处于战乱状态。
其次,起义运动中形成的大量农民武装也加强了地方势力和地方政权的崛起,对明朝的中央统治造成了削弱。
最后,农民起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变革,推动了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总结:明朝的农民起义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红巾起义、张献忠起义和李自成起义是明朝时期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它们反映了明朝时期广泛存在的农民不满情绪和对统治阶层的抗议。
秦汉时的驿传制度考略
秦汉时的驿传制度考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过去六国的邮驿合并成了“信”,由宰相统一掌管,作为指挥全国政务的中枢,并在交通要道设立驿站。
当时全国共设有四十多处驿站,但每处驿站最多只能停留三天。
因此,往来的客人可以把文件或公文存放在驿站里。
这种做法直到唐宋时才被废止。
汉承秦制,而汉朝的驿传制度又有别于秦朝。
首先是驿站的布局不同,秦朝以县设站,到了汉代则以乡设站,这是其第一个差别。
其次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逐步取消了邮驿制度。
刘邦认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在打败项羽后,刘邦马上采纳了张良、陈平的建议,废除了秦朝的严刑峻法,结果使反对他的人都归顺了他。
随后他接受群臣意见,大规模地削减秦朝繁苛的法律条文,废除残酷的法律制度,提倡儒学,宽大为怀,允许人民自由活动。
他还派人把自己用来巡视全国的驿传全部取消,改由各郡设驿,经费由朝廷负责。
中央官署的文书传递,按照规定,依次用传车、骑马送达。
官吏们出京办事,则要带领仆役、随从坐骑,甚至携带妻儿眷属同行,长途跋涉,舟车劳顿。
这些人员不仅要花费很多金钱,而且还会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所以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一人飞书到京师,一家长幼皆牵连!”“驰驱疲力尽,功业竟何成?”驿站在地方上设置有相应的机构,叫作亭。
亭设有亭长,其职责是管理日常工作,并掌管来往文书。
“主簿”是专门管理文书的小吏。
这样的机构沿袭秦制,不过数量有所增加。
地方上除了有官吏外,还有豪强地主充任的保正。
这些保正往往用庄园的田亩来收取租税,兼任驿站的亭长和其它官职。
保正虽然职位低微,但权势很大,不仅可以扣押不按时完成税赋的人,而且还可以阻挠公文的传递。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才明令规定,必须把文书送到指定的驿站。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研究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研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是中国明朝末年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一、政治影响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起义动摇了明朝统治的根基。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们起义的目标之一就是反对腐败的明朝政府,对明朝统治者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起义军先后攻占了北京、开封等重要城市,明朝政权陷入混乱,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其次,农民起义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明朝的灭亡,顺治皇帝建立了清朝,实现了中原的统一。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官僚体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使得整个政治体制更加稳定和高效。
可以说,农民起义间接地为清朝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二、社会影响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起义带来了社会秩序的动荡。
起义军闯入城市,抢掠财物,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混乱和人员伤亡。
这使得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其次,农民起义改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起义军中的主力是由农民组成,他们通过农民起义成功地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这使得封建社会中地位低下的农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提升,从而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重构。
三、文化影响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民起义推动了新文化的崛起。
明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文人士大夫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专制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得社会的局势更加动荡,激发了人们的反思意识,进而促进了新文化的兴起。
其次,农民起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强调平等和公正,打破了传统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观念,对孔子等儒家思想提出了质疑。
这种新思潮的兴起为后来的文化革命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
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导学提纲一、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1.原因: (万历)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听政; 专权,政治黑暗。
2.表现:权贵大量侵占,农民变成了官绅地主的佃户;豪族对佃户进行残酷的剥削;明政府为摆脱,又巧立名目,大肆搜刮。
3.影响:政局十分动荡,异常尖锐。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直接原因:明朝末年,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税粮不减。
2.起义爆发:1627年,澄城农民揭竿而起,拉开明末农民起义序幕。
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张献忠等纷纷响应。
3.口号:“”“平买平卖”。
4.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农民政权,被拥戴为“新顺王”。
年初,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年号永昌。
5.灭亡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克,明朝灭亡。
三、起义军撤离北京1.原因:李自成东征山海关,被和清军击败。
2.结果:李自成被迫退回北京,1645年,李自成在通山遇难。
明末农民起义的高潮结束。
巩固训练1.黄仁宇先生写过一本《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
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A.万历皇帝的昏庸B.明末政治日益腐朽C.明朝实现君主立宪制D.官员结党营私2.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甚至军队也如此。
神宗一次性赐给福王200万亩的庄田。
加征“三饷”等。
以上史实反映了()A.宦官专权B.军队军纪松弛C.政治黑暗、人民苦不堪言D.豪族侵占民田3.在明末诸多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只( )A.张献忠B.李自成C.王自用D.罗汝才4.李自成在起义过程中提出了怎样的口号()A.平均地权B.打倒土豪C.均田免粮D.耕者有其田5.李自成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于1643年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政权名字是()A.大通B.大利C.大顺D.顺治6.明末农民起义,遍地开花,此起彼伏,发生如此情景,原因不包括()A.明末政治腐败B.天灾频发C内忧外患,加征“三饷” D.崇祯20年不上朝7.纪录片《公元1644》讲述了明末崇祯帝、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四人的恩怨情仇,其中李自成是被谁打败的()A.后金军和瓦剌军B.清兵和吴三桂军C.后金军和吴三桂军D.清兵和南明军队8.历史上的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 )①建立大顺政权②灭亡明朝③打退清兵,阻其于山海关外④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政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材料解析题。
历史趣谈:李自成起义推翻明崇祯 南明永历帝境外历险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崇祯南明永历帝境外历险记
导语:众所周知明朝并没有想宋朝那样迁都后,朝廷有得以延续。
南明的历史上很短,法理上并不受承认。
其实明朝前都另建新朝的先决条件是非常有力的
众所周知明朝并没有想宋朝那样迁都后,朝廷有得以延续。
南明的历史上很短,法理上并不受承认。
其实明朝前都另建新朝的先决条件是非常有力的,明朝是双都制,南京本身自己就读有朝臣体制。
大明皇帝南迁,应该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为何事情会演变成最后的结局呢?万永帝流落缅甸后又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
在顺治年间,永历帝因避难而逃到了缅甸境内,然而祸不单行,缅甸国王让永历帝明日度过咒水之河,并在咒水处结盟发誓。
永历帝心里很清楚,明白这是个陷阱,但毕竟是人在屋檐下嘛,不得不低头啊,他带着几个大臣赴约,结果果然不出朱由榔所料,他们一到,就瞬间被数千的缅甸军队包围,最终因人少而被杀死,这就是非常著名的"咒水之难"。
南明皇帝入缅甸被盘查
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崇祯所代表的政权,而仍有旧臣不甘心,借口复明,但在清廷强烈打压下,复明失败。
而后朱由榔到广东称帝,但无奈清朝实力强劲,朱由榔放弃广东转到云南一带,但在云南昆明还未立足,吴三桂便一路追击到此地,朱由榔无计可施,便听从手下的意见,逃往缅甸。
缅甸虽同意永历帝进入缅甸,但要求其随从都放下武器,因为缅甸国王知道,虽然朱由榔借口是宗主国,但是实际上是避难。
朱由榔也是走投无路了,便同意了。
这样,他们才得以进入缅甸苟且生存下来。
为了保险起见,缅甸国王要求朱由榔拿出证明身份的东西,朱由榔拿
生活常识分享。
舟驿天下:江南水驿
舟驿天下:江南水驿作者:董强周恺来源:《百科知识》2018年第15期春秋时期,吴越、荆楚毗居江南湿地,境内水网密布,河川纵横。
为固邦安本,防范敌军入境,凡主要的水运要道与江河湖口,均陈兵戍边,设驿栖憩。
吴王夫差凿通邗沟后,便在沿途险要之地设置驿站,以保障邗沟水运畅通与往来兵船给养。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创制了邮驿制度,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邮驿通道。
驿站十里设一亭,亭内置亭长管理。
刘邦在发迹之前,就在沛县担任泗水亭长。
秦代的驿站不仅具有军需后勤保障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传递朝廷公文与书函的职责。
两汉之际,驿站内设有驿馆,并委派驿使署理内务,还征发当地百姓充当驿卒、驿夫。
唐代诗人王建的《水夫谣》,“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描写了官府役使百姓充任驿夫的悲惨境遇。
宋代以后,缘于驿站所传递的公文、邸报皆属官府要件,且战时需置办军需粮草,为纾民困、严防机密,遂由军卒替代百姓充当驿夫。
江南山峦叠嶂、江河纵贯,水驿尤为发达。
三国时的孙吴,就在沿河的通衢要冲广置水驿。
孙刘联军为抗曹军,双方在柴桑(今江西九江)水驿密商军情。
东晋时,江州(今江西九江)、夏口(今湖北武昌)、江陵(今湖北荆州)等沿江各主要城镇与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往来,俱仰赖水驿。
当时,陆道日行不过百余里,而水道则奇速,最快可日行三百里。
驿道两旁还栽有垂柳,民间唤其为“官柳”。
迨至南朝,江南水驿愈发重要,为防范北兵奇袭,府兵皆驻守水道要冲,溯江而上,水驿甚至可直抵吐谷浑(今川藏一带)、交趾(今越南一带)等边陲僻壤。
南朝还在沿海港口设立有海上驿站,以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往来。
刘宋之际,中国与高丽、日本的海上通使十分频繁,两国“乘舶泛海,使驿常通”,驿使或经登州(今山东蓬莱)南渡,或抵达四明(今浙江宁波)北上。
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凿通,凡运河沿线均置水驿,江南水驿系统得以完备。
据《唐六典》所载,唐开元年间,每30里设一驿,全国共有馆驿1643所,其中陆驿1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者86所。
清代“邮”、“驿”为何合二为一
清代“邮”、“驿”为何合二为一中国邮驿制度由来已久,先秦时期驿传制度就已形成,并不断完善。
早在商代就有驿站。
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同年,清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
清代邮驿制度经历了重要改革,其最大的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
在清朝以前,虽说在某些文书上常常“邮驿”合称,但实际上邮和驿是两种职能不相同的组织机构。
从汉唐以来,一直是:“邮”负责传递公文,是一种通信组织,也称为“递”,或称为“传”;而“驿”,实际上是只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和通信工具,而兼有招待所的性质。
二者互为补充,但毕竟是两套组织系统。
清朝时候,这两种组织融为一体了。
驿站从间接地为通信使者服务,而变成直接办理通信事务的机构。
这样,实质上通信系统比先前简化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朝驿务的管理,归于中央兵部,专设一车驾司,任命官员七人,主管全国驿道驿站。
同时又在皇宫东华门附近设两个专门机构,由满汉两大臣会同管理京师和各地驿务联系,下有马馆,专管驿夫驿马,又设捷报处,收发来往公文和军事情报。
清朝驿站比明朝更为普遍,尤其在一些边远的县级地区,新设了“县递”。
这种邮递在县间通信,弥补了干线驿站的不足。
因为有县递的补充,清朝全国邮驿事业比前大大方便了。
雍正朝建立了军机处以后,清朝邮驿事业更有新的发展。
军机处可以直接向下发放皇帝的上谕或诏令。
有时候,这些上谕可以不经外廷内阁处理,由军机处直接交给兵部的捷报处发给驿站向下驰递。
可以肯定,假若那时没有发达的邮驿设施,清朝皇帝们若要及时了解前方军情,进行适时的决断,对前方战局实行有效的遥控,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把“邮”、“驿”合二为一,首先是加强中央皇权的需要。
皇帝要实时控制军机大事,对邮驿的效率要求空前提高。
其次,清朝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为“邮”、“驿”合二为一建立了组织基础。
军机处的设立使“邮”、“驿”两套系统处于一个中央机构的管辖范围之内。
参考书目:1、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商务印书馆,19912、王子今,《中国古代交通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3、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新华出版社,19934、藏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商务印书馆,19915、陈峰、张建民,《中国经济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周成,《中国古代交通图典》,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7、赵尔巽,《清史稿·职官志》,中华书局,19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驿传制度与李自成起义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
始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就很完备。
用马传送称“驿”,用车传送称“传”。
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传递公文、军政大事往往都是靠“马上飞递”,一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消息就是通过驿传用六天时间从范阳传到长安的。
古代驿传相当于现在全国各地的办事处、接待办、招待所、宾馆。
各级官员,只要手持“堪合”(相当于路条、疗养证、介绍信等)就可以免费吃住游玩。
汉代有“驿”、“邮”两称。
“邮”是边境的驿站,也称邮亭,它建设在主要通道上。
每三十里设一邮亭,邮亭也是驿站,驿站有驿马,还有住宿的传舍。
到唐代邮亭、传舍名称已不用,驿站称为驿馆。
当时有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
苏州横塘驿站。
就是古代的水陆驿。
韩愈诗中所形容的:“府西三百里,侯馆同鱼鳞。
”既形容驿站之多,也形容驿馆房屋建设之盛。
到了明代崇祯年间,设备更完善,全国共设驿传一千多处。
还算老实巴交的农民李自成就是当时银川的一个驿卒。
本来他打算想在驿卒岗位上终老一生,谁知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打碎了他的美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迹。
当时有个官员叫毛羽健,湖北省公安县人,在京城任御史。
毛羽健是一个敢于说话的人,但他有一大毛病:惧内。
那时代,讨小老婆是士大夫常有的亊情,毛羽健碍于河东狮不敢提起。
有一年,毛羽健好不容易把夫人哄回老家去探亲,夫人前脚刚走,他马上就偷偷纳了一房小妾。
不料风声走漏,这亊还是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夫人知道了。
夫人凭借当时发达的驿站系统,从千里之外火速杀回,给兴头上的老毛来了个措手不及。
毛御史郁闷之下,迁怒驿站,以节俭为由,劝崇祯予以取缔。
另一个叫刘懋的官员也跟着附和,节俭成性的崇祯皇帝下圣旨撤消了全国驿站,所有驿站工作人员统统下岗。
这样被迫下岗的李自成没法再在驿站混下去,要想活命,他就得另谋生路。
最终,驿卒李自成变成了明帝国的掘墓人。
毛羽健那个历害的夫人,无意之中成为那只引发龙卷风的蝴蝶。
打死崇祯帝他也弄不明白,他的行为会给李自成这样一个人带来伤害,更不会想到李自成这样一个人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