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

合集下载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任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有利弊的两个方面,当然长江三峡工程也不例外。

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的的利与弊有利于我们对一项水利工程的正确认识。

一、三峡工程的背景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

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左右,累计有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于1993年进入施工阶段,1994年开始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计划至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7年。

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下面就防洪、发电、航运来分析三峡工程的有利的几个方面。

二、三峡工程的积极作用(一)防洪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历史记载。

从汉代至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

进入20世纪,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大洪水,分别淹地340万和150万公顷,死亡人口14.5万和14.2万。

新中国成立以来,1954年的特大洪水,虽采取分洪措施,仍死亡3万多人,淹没良田300多万公顷,京广铁路有100天不能正常通车;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续出现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

百万军民奋力抗洪,虽然保持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

论三峡工程的利与弊概述

论三峡工程的利与弊概述

三峡工程利与弊学校:汕头市飞厦中学班级:初二三班姓名:陈思畅参赛号:002024753 指导老师:方旭乔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随着工程的一步步进行,三峡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为整个长江流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三峡的作用第一.防洪三峡修筑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洪。

它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其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有效的控制长江上游的洪水。

第二.调水三峡工程可以有效的调控长江的水流。

在汛期可以蓄水,减小长江下游的水量;在枯水期就可以加大下游水的供应。

从而起到为下游地区调控流水,协调下游地区防洪抗旱。

第三.发电对于三峡的发电功能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它还促进了节能减排,相当于每年节约燃煤数千万吨,减少大量有害气体排放,为我国创造了无法供量的经济效益。

三峡工程有防洪,发电等作用,在养殖,航运等方面也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在三峡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弊端。

三峡的弊端第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三峡水库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态,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给洄游鱼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使长江的生物链以受到巨大破坏。

第二.地质灾害三峡很多地区的地层主要是土层,结构松散,在持续的暴雨影响下,土层会因为吸水而发胀,会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第三.文化遗产在三峡地区,在这块土地上曾存在灿烂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三峡库区蓄水后,长江沿岸的文化遗产遗失,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

总结综合三峡上述的作用与弊端,我认为其作用还是占主体位置。

至于其所出现的弊端,其影响虽大,但是人们正一步步的解决缓解,对上下游带来的问题也一直在认真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理,使工程多利少弊,长治久安,全面发挥综合效益,使三峡工程成为造福人民的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近年来,中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备受争议。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也有人担心它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以全面了解这个备受关注的工程项目。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其利多于弊。

首先,它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绿色能源。

三峡水利工程的发电能力达到了22500MW,成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源之一。

该项目的发电量占据了全国总发电量的10%,有效地促进了中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三峡水利工程有助于改善航运条件。

工程建设后,三峡大坝水位上升,水位深度相应增加。

这对于改善长江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非常重要。

河道变得更深更宽,为大型船只提供了更加安全和高效的运输通道。

这不仅促进了地区内外贸易的发展,还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此外,三峡水利工程以其对洪水的防控和灾害减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流域遭受了多次严重洪涝灾害,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

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释放,三峡工程实现了对长江水流的有效控制,降低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它不仅提高了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保护了土地资源和农田的安全。

然而,三峡水利工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

首先,工程目前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大坝建设导致了大量土地的淹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湿地的大面积退化和珍稀物种的减少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外,由于长期水库蓄水,三峡地区也面临着滑坡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管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次,三峡水利工程对古迹的保护产生了影响。

三峡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聚集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

由于水位上升,一些重要的古迹和文物被迫进行了迁移和保护。

尽管努力保护,但一些古迹的原始风貌可能已经无法完整地保存下来。

综上所述,三峡水利工程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带来了众多的利益和弊端。

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和运行期若干重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和运行期若干重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和运行期若干重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王建平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24()8
【摘要】大藤峡水利枢纽是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

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过程中面临围堰拆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围堰“Z”形水下拆除方案;针对运行期间面临泄水闸调度方式复杂、船闸下游航道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变化以及坝前排漂等问题,优化了闸门分区首启原则,提出了填筑透水堤改善船闸下游航道连接段水流条件以及构建自动排漂装置等解决思路。

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大藤峡及其他水利枢纽建设及运行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王建平
【作者单位】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1
【相关文献】
1.大藤峡水利枢纽洪水调节计算若干问题
2.匠心铸“重器”——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记略
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围堰拆除施工难点及对策
4.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黔江主坝导流施工难点及对策5.大藤峡水利枢纽规划勘测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藤峡水利枢纽的水运命运

大藤峡水利枢纽的水运命运
2 0 年3 在京 召开为期4 0 9 月, 天的大藤
货运 量 仅为9 0 3万吨 。 ” 还可 渠化 柳黔 江 11 9公里 、 红水 河8 8
级船 舶 过 闸要求 。 为这 一重大 调 整 作 出重 要 贡献 的 ,
峡 水 利枢 纽 工 程项 目 议书 审查会 上 , 建 广西 自治区政 府副主席 陈章 良明确要求 , “ 工程 的建 设要尽量扩 大航运 能力 ! ” 工程 坝 址 所在 地 的贵 港 、 平两 市 桂
林 国光 看 来 , 随着 国家西 部 大开 发 战略 热 情 高涨 , 已分 别 成 立 了前 期 工作 领 早
然而, 根据2 0年未 经复审 的 《 07 大藤 的深 入 实施 , 南地 区 经济 社 会 持 续发 导 机 构 , 西 配合 做 好 各 项 工作 。 西 政 协 广
峡水 利枢 纽 的项 目建议书》, 原设计 船 闸
公里 航段 , 从根本 上改善 柳黔 江、 水河 不 仅 林 国光 , 有 广 西 交 通 等 政 府 部 红 还 下游 航道 的通航 条 件 , 2 o n 级船 舶 使 o oq  ̄ 门。 而客 观 上 起 决 定 性 推 动 作用 的, 在
从广 上溯 深入广西柳 州、 州 来宾等腹 地 。
因此 ,“ 防 洪 、 电 和 水 资 源 配 以 发
建 议书 获 得 国家 发 改委 正 式 批 复 , 标志 置 为主 , 合 航 运 , 顾 灌溉 等综 合利 结 兼 项 目前 期 工作 迈 出了实质 性 步 伐 。 即 随 用 ”的工 程功 能 定位 是 否 必要 谨慎 重 新
全 面启 动可 研 阶 段 各项 工 作 , 有 今 论 证 , 并 从远 期 考虑 2 0  ̄ 级船 闸建 设规 00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机电工程学院10机械(现代)1班蔡天文 102261014009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利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1)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201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关情况一、项目名称: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二、项目申报单位:水利部、广西自治区三、建设地点:广西自治区贵港市四、淹没范围:涉及广西自治区贵港市、来宾市和柳州市五、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拟水库总库容30.1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61.0米,电站装机160万千瓦,过坝船闸2000吨级。

六、建设目标和项目功能:该工程的建设将提高浔江河段沿江市县及西江河段部分市县的防洪能力,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压力;利用水能发电,年均可提供70亿千瓦时左右的清洁电量;可承担部分补水压咸任务,提高下游地区枯季供水保证率;提高坝址以上河段通航标准;改善灌溉用水条件。

七、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按照2009年价格水平初步估算,工程总投资约280亿元,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具体落实。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一、工程基本情况(一)工程规模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桂平市区上游12公里处的大藤峡峡谷出口,工程开发主要有防洪、航运、水资源配置、发电、灌溉、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功能。

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61米,死水位及防洪起调水位47.6米,总库容30.1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5亿立方米设置在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年发电量71.96亿千瓦时,水库渠化533.6公里航道,使柳州—来宾—桂平能够航行千吨级以上船舶。

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11.78万亩(淹没及工程占用耕地7.28万亩),迁移人口2.46万人(2016年水平)。

工程总工期为9年,估算静态投资240亿元、动态投资280亿元。

(二)工程功能作用一是调控西江洪水,提高梧州等市及浔江沿岸防洪能力。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死水位及防洪起调水位47.6米,防洪库容15亿立方米设置在正常蓄水位以下,可有效调节西江洪水,将梧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防御100—200年一遇洪水、浔江两岸四座县城(桂平、平南、藤县、苍梧)与长洲岛的防洪能力提高到防御40—100年一遇洪水,结合库区防护工程,使目前不设防的武宣县城、石龙镇达到防御20—50年一遇洪水能力,进一步保障沿江各市县的防洪安全。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前发生的。

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头蓄水,之后三峡船闸试运行,三峡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2006年5月20 日三峡大坝全部完工。

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后发生的。

现在要向黄万里先生报告的是:"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地凉起来了。

穿着新衣的皇帝感觉到有点凉了。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峻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

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峻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我国防总汇报险情。

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爰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心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修理。

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状况特别相像。

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心为此召开中心工作会议加以争辩,打算转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头改造。

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峻性。

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 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平稳觉。

其次: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

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力量立刻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力量不行能达到每年深不超过15米,冬季不超过20米,泥沙简单在坝前淤积。

但是假如泥沙淤积量过大,前置库削减消落带生态危机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前置库形成后,假如不依据三峡工程环保要求严格处理上游垃圾和污水,对于开县来说尽管开县盼望将来成为一个滨水城市,但是有可能面临的又是一湖臭水。

大藤峡水利枢纽及在珠江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地位与作用

大藤峡水利枢纽及在珠江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地位与作用

Poet h a e a e e ea it u t n t h o d fnt n fte D t g i i od cnrla d rjc.T e p p rm k s a gn rl nr ci o te rl a u ci s o h a n xa n f o o t n o d o en o e l o
岸 厂 房 . 厂 房 段 长 10 . 厂 房 段 左 8m 右
8 2 m :按 照 2 8h 2 0年 一遇 的洪水 标准 .
水 库 淹 没影 响 人 口 34 8人 . 中淹 43 其 没人 口 17 4人 .坍 岸影 响 3 3 65 14人 .
浸 没 影 响 18 5 7人 .淹 没 耕 地影 响搬
c mp e e sv t ia i n o t rr s u c s i h e d Ri e sn o r h n ie u i z to f l wa e e o r e n t e P a v rBa i . Ke r s t e P a v rBa i y wo d : h e d Ri e sn;Dae g i ae mp e ;fo d c n r l wae e o r e t n x a W t rCo l x l o o to ; t rr s u c s
A s a tD tn xaWa rC mpe stebc b n ae t cuei h i t a f h nin ie nte b t c : aeg i r t o lx i h a k o ew t sr tr ntemansr m o eXi a gR vri h e r u e t j
迁 1 9 3人 对 武 宣 县 城 按 5 26 0年 一
大 藤 峡 水 利 枢 纽 坝 址 位 于 西 江 干

论三峡大坝修建的利与弊

论三峡大坝修建的利与弊

《论三峡大坝修建的利与弊》北雅中学1302班黄佳彬指导老师:严若菲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大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洪灌溉:三峡工程建成后,当正常蓄水位到175米时,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能够控制百年一遇的洪水,如遇千年一遇洪水时,配合运用沿江各分蓄洪区,可以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发电: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发电,效益相当可观,设计年发电846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建了10座大亚湾核电站。

养殖致富:1150平方公里的库面形成,除去航道,仍有近700平方公里水面,库区将成为虾、贝、鱼、鹅、鸭等庞大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开发性移民:兴建三峡工程,实施百万大移民,这将给库区两岸带来千载难逢的经济腾飞的良机,并有力地促进一个个优质工业新区在库区崛起。

可以看出,三峡工程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但是,它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

首先,三峡大坝的修建,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

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

虽说垃圾的出现,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如影随形,但是,每当洪水季节或三峡大坝蓄水时,大量的垃圾便会浮现于我们的眼前。

整个大坝周围的江面,到处都漂浮着各色破鞋、塑料瓶、酒瓶等垃圾,场面极为“惨烈”,恶臭不已。

再者,三峡大坝的修建,也影响到了生态的平衡。

中华鲟,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活化石,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

它们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平时生活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中生长发育。

而三峡大坝,正是阻挡了中华鲟从江入海,从海回江的路途。

(完整版)浅析三峡大坝工程影响

(完整版)浅析三峡大坝工程影响

浅析三峡大坝工程的影响作为一个生活在湖北宜昌近二十年的人来说,对于三峡大坝的情结从小就根深蒂固。

家住长江边,从阳台上就能看到葛洲坝,更因为三峡大坝建成在宜昌而感到自豪.但是,周围的人除了告诉我三峡大坝的伟大外,也时常提醒我它对于环境和人的影响。

拦河大坝是人类开发河水资源、征服大自然的杰作,大坝的主要功能是蓄水、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大坝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从公元前3 000年前人类开始筑坝至今,地球表面的 0.3%已被水库覆盖。

世界上主要河流已被1 0万多座水坝截断,其中高度超过15m的大坝有4万多座,高度大于 150m的主坝有 300多座,高度超过 200m的高坝有 20多座,其中我国的三峡工程在规模、工程量以及防洪效益等方面均排行世界第一。

在过去的20年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大坝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破坏,少数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发起了反对筑坝的运动,一些国家出现了民众抗议修建水坝的浪潮,荷兰人甚至炸掉了1 6世纪修建在莱茵河上的大坝。

而我国的三峡工程自建成以来也广受关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宜昌人,我也因为三峡大坝在宜昌而感到骄傲。

然而,大型水利工程对于一个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三峡大坝的存在无疑对周边城市乃至下游环境存在较大影响,经过一番查证后发现三峡大坝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下游地区的地形地貌都有一定影响。

从气候方面来看,三峡地区气候既有别于纬度相当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不同于西部的四川盆地,具有不同气候过渡带的特征,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同时库区西北部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季风气候不如东部明显。

三峡工程建成后,集中的大面积的水体改变了地表形态,周边地区空气中的水汽较之前都有所增加,因而在降水上也会使周边地区降水量增多.除了降水,三峡工程还对周边地区气温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水体的热容量更大,因此温度更难以改变。

由于三峡工程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其湿润性气候明显。

300亿级大藤峡水利工程拉锯28年

300亿级大藤峡水利工程拉锯28年

300亿级大藤峡水利工程拉锯28年“我觉得自己像只蚊子一样,上面一拍手,你说跑还是不跑?”40岁的武宣县三里镇五福村村民罗虎峰说了句很经典的话。

其实,要“跑”是因为,西江上的大藤峡水利枢纽终于要开建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珠江水利委员会获悉,如果没有意外,国家发改委将在近期批复大藤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旦工程上马,不出意外,9年之后,罗虎峰现在的家,将彻底没入水底。

为总投资逾300亿的大型水利项目让路,任谁都会心生渺小之感,觉得自己像只蚊子吧?罗虎峰和他武宣的6807名乡亲,已经为搬迁做了多年的心理建设。

从情感上讲,故土难离;但能从山里搬出来,包括孩子上学在内很多事情都会方便很多;更何况这一工程关乎下游梧州、“珠三角”地区的防洪甚至是饮用水安全。

防洪库容分歧致工程延宕28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处,下距广西桂平市黔江彩虹桥6.6公里,是珠江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红水河十大梯级规划中的最后一级。

不久前,广西为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而打响的西江基础设施大会战中,该项目是投资额最高的项目,可谓“头号工程”。

其实,早在1959年,珠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第一轮珠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中,就提出了大藤峡水利枢纽的轮廓性规划。

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再次提出大藤峡工程。

“但鲜为人知的是,20世纪初,孙中山的…治国方略‟中就提出了建设西江大藤峡的构想。

”珠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胥加仕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

如此说来,大藤峡水利枢纽,是不折不扣的“世纪工程”。

不过,这一“世纪工程”命途坎坷:即便自1986年纳入规划算起,至今也已过去近30年。

30年间,工程几起几落。

一位1950年代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广西、做大藤峡水利枢纽前期地质勘查的工程师,曾对同僚戏言:为大藤峡工作了大半辈子,不知道退休前能不能看到工程上马?而导致这一工程反复争议的核心,在于防洪库容。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机电工程学院10机械(现代)1班蔡天文102261014009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利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1)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
三峡水电站大坝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它的建成投产,将标志着中国人用智慧和力量铸就了又一个奇迹!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利与弊:
利:
1、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
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2、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

弊: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2、对生态的影响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

葛洲坝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至长江口至金沙江的洄游路线。

3、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

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需搬迁移民近8万人。

4、地质灾害问题
从1990年至2005年,共查获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处,总体积29.36亿立方米,查获泥石流沟90条。

初二(2)彭洲晟。

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

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

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摘要: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关键性枢纽工程,是流域关键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由桂澳合作、两广合作的重大工程。

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即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与桂平黔江大桥相距约6.6公里。

本文论述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的利与弊问题。

关键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利弊;可持续发展;前言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与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为了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水利工程从建设到建成之后的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都会有不可估计的影响。

在利与弊的权衡之下,会使不得不我们做出选择。

[1]1、大藤峡水利工程概况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为主要、水资源配置与发电并重,结合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

枢纽防洪库容14.97亿m3,电站总装机160 万kw, 多年平均发电量71.96亿kwh, 水库灌区总灌溉面积10.18万hm2,总库容25.29亿m3。

枢纽建筑物包括黔江主坝、南木江副坝及黔江副坝。

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发电建筑物及过鱼建筑物主要布置在黔江主坝;灌溉取水口及部分泄水闸布置在南木江副坝上;黔江副坝为单一挡水建筑物。

黔江拦河主坝坝顶高程 64.00m,坝顶长1224.34m。

主要由泄水闸、挡水坝段、船闸坝段、河床式发电厂房及其事故门库坝段组成。

工程正常蓄水位61m,死水位47.6m,防洪起调水位47.6m,水库总库容为34.3亿m3,防洪库容15亿 m3,调节库容16.07亿m3(具有日调节能力),死库容12.06亿m3。

工程与龙滩联合运用,有效地调节西江洪水,大大削减洪水重现期,加大抵御能力。

[2]工程设计总投资 303.48 亿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 4.18 亿元(不含水土保持投资),其中已经纳入主体工程的投资为 1.69 亿元,新增环保投资2.49 亿元,考虑水土保持投资3.38 亿元,本工程环境保护静态总投资为 7.56 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2.5%。

大藤峡水利枢纽

大藤峡水利枢纽

30/ 珠江水运·2019·01衡。

建市以来,武宣县水运一枝独秀,而合山市、忻城县运力发展为零,水运优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没能依托优势带沿江群众脱贫致富。

”黄春红表示,目前港航部门已经建议来宾市各级人民政府在航运发展壮大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及有实力的大型水运行业公司对来宾市水运发展进行投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

同时建议政府再出台水运发展的配套优惠政策,设立航运发展舶提供有利的通航条件,发展布局来宾市水运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刻不容缓,建议市政府要在辖区规划建设船舶修造厂,船舶水上加油站,船舶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站、船舶停靠服务站等。

为下一步来宾市水运持续健康发展鼓足劲。

同时要积极加大内河船舶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育,鼓励政府与本地大中院校合作,为来宾市的航运发展提供专业人才输出。

正在建设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付宇懋/摄)小知识大藤峡水利枢纽藤峡峡谷出口(即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距离桂平黔江大桥约6.6公里。

它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被喻为珠江流域上的“三峡工程”。

工程概算总投资357.36亿元;总工期9年,工程于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其船闸规模为3000吨级。

项目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61米,船闸单次通过载重量1.29万吨,年均运送货物5189万吨。

水库渠化279公里航道,红水河、柳江、黔江航道等级提升为二级航道,通航吨级将由当前500吨级提升至2000吨级,渠化后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实现3000吨级的船舶由来宾直达珠三角地区。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粤桂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

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 来宾市港航管理处主任黄春红(左三)调研兴来宾港象州港区猛山作业区。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所致后果
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 库区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天然产卵场之一,原有11个产卵 场,以忠县产卵场最大,蓄水后被破坏。白甲鱼、中华倒刺口、岩原鲤在渔 获物种比例减少。三峡库区分布41种鱼类,其中2/5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受 到极大的危害。铜鱼资源因不适应静水生态,资源明显下降。白鳍豚几乎灭 绝,白鲟、中华鲟、达氏鲟、江豚、胭脂鱼等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库区水污染加重 城镇岸边污染带、港口、河湾、坝前、支流(如香溪河等)、底泥 (汞污染)等污染更突岀。库区分布有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万州盐化工基地、 涪陵化工基地(天然气)、兴山化工总厂(黄磷、工业磷酸、二聚磷酸钠) 对库区水质构成巨大威胁;调查的23条支流中,半数以上出现水华,这是河 流变成湖泊型水库之后富营养化的表现。三峡库区水质改善与库区产业发展 将长期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矛盾。 坝下冲刷,对坝下河岸安全构成威胁 荆江南岸塌岸明显增加,部分河段冲刷量为建库前10倍。三峡工程 的第一个要务就是防洪,但是我认为清水对于坝下江岸(特别是在河曲江段) 冲刷,恰恰跟这样一个功能是相反的。所以这个问题在论证时虽被提及,但 沒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河口:土地减少、海岸冲刷、海水倒灌、渔场受损
三峡建设的益处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 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 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 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地处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是在干流上将长江 拦腰切断,改变了河流的形态,其影响包括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 到河口,甚至到东海邻近海域。影响到全流域水资源时空格局的变化、 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流域区域与部门利用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不可逆性。三峡工程造成对大量土地和耕地的淹没,对大批文物 古迹的淹没。库区及周边是巴蜀文化的重要中心,有很多重要的文化 遗迹,如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还有大量古墓群、古镇(如大昌古 镇)。很多文物和文化来不及系统研究就被淹没了。 长期性。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了比较大的扰动以后,要重新恢复到 一个新的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生态系统(库区水环境、生态系统重 构)、坝下侵蚀、河口生态、气候、山地灾害、地震、河流动力学过 程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今后的演替方向是正是负、是利是弊都需 要长期的观测。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利:1. 消灭了长江上游洪涝灾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地区山脉多、降雨多,洪灾频繁,长江流域的洪灾一直是一大灾害。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洪峰能被有效控制,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这对于减少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发挥了水能资源: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发挥了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3. 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紧张:三峡工程拦截了长江河道上游的洪水,使得下游水域有更多的水能够供应,减少了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为流域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弊: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蓄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系统、鱼类繁衍和鸟类迁徙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一些鱼类的数量锐减,湿地的面积也缩小了,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峡地区地貌多为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地壳应力加剧,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河床下降引发的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下游河床的淤积问题十分突出,河床下降,导致了下游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洪水风险加大,同时也造成了航运困难。

4. 农田、文物的淹没和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开展后,移民问题成为了长期困扰该项目的问题,同时移民后未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总体来看,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工程的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措施,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三峡工程能够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摘要: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关键性枢纽工程,是流域关键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由桂澳合作、两广合作的重大工程。

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即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与桂平黔江大桥相距约6.6公里。

本文论述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的利与弊问题。

关键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利弊;可持续发展;前言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与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为了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水利工程从建设到建成之后的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都会有不可估计的影响。

在利与弊的权衡之下,会使不得不我们做出选择。

[1]一、大藤峡水利工程概况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为主要、水资源配置与发电并重,结合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

枢纽防洪库容14.97亿m3,电站总装机160 万kw, 多年平均发电量71.96亿kwh, 水库灌区总灌溉面积10.18万hm2,总库容25.29亿m3。

枢纽建筑物包括黔江主坝、南木江副坝及黔江副坝。

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发电建筑物及过鱼建筑物主要布置在黔江主坝;灌溉取水口及部分泄水闸布置在南木江副坝上;黔江副坝为单一挡水建筑物。

黔江拦河主坝坝顶高程64.00m,坝顶长1224.34m。

主要由泄水闸、挡水坝段、船闸坝段、河床式发电厂房及其事故门库坝段组成。

工程正常蓄水位61m,死水位47.6m,防洪起调水位47.6m,水库总库容为34.3亿m3,防洪库容15亿 m3,调节库容16.07亿m3(具有日调节能力),死库容12.06亿m3。

工程与龙滩联合运用,有效地调节西江洪水,大大削减洪水重现期,加大抵御能力。

[2]工程设计总投资 303.48 亿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 4.18 亿元(不含水土保持投资),其中已经纳入主体工程的投资为 1.69 亿元,新增环保投资 2.49 亿元,考虑水土保持投资 3.38 亿元,本工程环境保护静态总投资为 7.56 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2.5%。

[3]二、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1、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在可研阶段由河流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有两个备选坝址:一个是上坝址,在大藤峡谷出口下游约1000m 处;一个是下坝址,在距上坝址下游约1080m处。

对两坝址的地质地形条件、水库淹没及占地、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综合进行比较和选择,下坝址优于上坝址。

根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意见、梯级水位衔接、防洪、水库淹没、航运、水资源配置等对水位的要求,大藤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阶段正常蓄水位比选拟定59.0m﹑60.0m﹑61.0m﹑62.0m四个方案。

从环境影响方面,随着蓄水位的升高淹没面积的增大,环境影响也增大,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综合梯级水位衔接、防洪、水库淹没、航运、水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考虑,选取61m的蓄水位是合理的。

工程的库区不在生态功能区的范围。

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航运发展、旅游等相关规划和工程相协调。

[4]大藤峡的库区地表水水质状况良好,均能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的II-III 类水质要求。

地下水位受降水渗透并且和河水水位关系密切,总趋势比河水水位高,地下水以补给河水为主,流向与地形坡降一致。

地下水的水质符合III类标准。

珠江水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对库区和坝下的河流底泥分别在2009、2011、2012年进行监测,库区各河段中河流地质的重金属含量都比较低,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在项目所在的区域布置42个监测点,其中有22个监测点符合标准要求,20个略有超标,其主要噪音源是交通噪音及生活噪音。

2011年12月对大藤峡库区的林地、耕地和采集园地的土壤进行监测,由评价结果显示评价区内土壤环境良好,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大藤峡库区周围人类活动频繁,现存的各种植被属于次生型,工程建设区与风景区、森林区有一定的距离,施工不会影响到区域生态功能和景观。

[5]2、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大藤峡水利枢纽控制流域的防洪控制断面——梧州以上流域面积和洪水总量的60%或65%,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珠江流域的防洪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程实施后,在防洪方面,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结合,调洪运行不会产生超蓄淹没,与西江上游的龙滩水库和下游堤防工程联合运用,能够有效地调控洪水,提高了西江中下游及西北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浔江河段的防洪的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还能充分开发并利用梯级资源。

自日本地震核泄漏之后,人们都在追求清洁能源,水能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广西自治区和广东省一直以来电力资源一直很紧张,而广西、广东缺乏煤炭资源, 且电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 受制于煤运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保压力, 电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此次的水利工程可向其提供清洁能源,可缓解广西供电需求,实现西电东送,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可抑制咸湖上游,保障河道生态环境流量,保障广东、澳门25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安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藤峡水利枢纽, 还可以动用15亿m3 调节库容,紧急向下游输水,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影响程度和历时的同时, 还可以保障沿江城镇水供给安全。

在航运方面,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的航运可预计从500万吨左右提高到3000万吨左右,航运载力大大提高。

当前是我国内河水运改革、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期,在深入实施珠江水运之际大藤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望为珠江的绿色航运保驾护航,发挥其“黄金水道”的作用,为地区的建设产生“黄金效应”。

筑坝提高水位,提高了黔江通航能力,渠化航道,贯通西江航线,优化航线,发展沿江航运。

可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稳定增长、促进改革、调节结构、防御风险、惠民生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证及支撑。

[6]在灌溉方面,大藤峡库区与下游属于干旱片区,目前实际的灌溉面积仅有积3.81万hm2,然而仍然有6.67万hm2的耕地未得到灌溉,易发生干旱使得当地的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牵制。

大藤峡水利枢纽将黔江水位抬高到30m以上, 不仅有利于发展库区周围的提水灌溉, 还可以发展坝下自流灌溉, 使整个灌区灌溉面积可达10.18万hm2, 水库直接补充4.97 万hm2耕地的灌溉问题, 不仅能使灌区用水、供电提供保障, 还可以大大降低库区的提水扬程, 减少灌区的运行费用, 进而减轻了农民的用水负担。

水利枢纽还可以促进渔业、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

[7]三、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弊工程仅具有日调节性能,总体对坝址下游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

库区有铅锌矿,且在采样监测时略有超标,在尾矿库的设置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工程施工以后及蓄水以后,可能会对坝上游以上两岸植物淹没。

可能被淹没和影响资源植物种类约280余种,占评价区已知种类的32.67%。

根据植被的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和可能淹没及影响的面积估算,工程建设的影响土地面积 1628.02hm2,由此而破坏的生态生物量损失69382.25t。

此外吗,工程的建设对于河谷的动物群落影响也较大,对于在河两岸觅食的动物大部分被迫迁离。

据分析,工程建成后,库区浮游植物种类预计仍为硅藻门等为主,生物量、密度比建坝前将提高。

库湾和沿岸带水域增加的比例将大于库中水带。

浮游植物种类尤其甲藻门数量的增加,将引起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升高。

大藤峡梯级建成库后,坝底阻隔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态,库区的原主要种类红河疣螺及红河方格螺数量分布将大幅度下降,库区底栖动物密度及生物量也将大幅下降。

大藤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将阻隔流域上下游、干支流间鱼类的交流,对于洄游鱼类中华鲟、花鳗鲡等,及半洄游性鱼类也有很强的阻隔效应。

对鱼类的产卵和幼仔鱼等产生很大影响,对鱼类的繁殖很不利。

[5]由于工程量大,施工区集中,施工时间长,施工的机械和运输车辆将对施工区周围一定范围内影响程度较大,持续的时间也长,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施工产生的噪声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亦需要采取措施。

工程的建设需要对周边居民进行迁移安置,需要合理可行的安置措施。

迁移后对新开垦地区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8]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地表面积,破坏原水土保持,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废渣量,若不采取措施将会造成水土流失。

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给人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有:大量人员的迁移、历史古迹的破坏等等,这样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长远发展的模式,它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同时,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目前人为调控在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仍起着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控生态系统而形成互利共生网络;促进系统的良性循环,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9]五、结论通过上述阐述可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会人类带来很多方面上的的效益,但产生效益的同时总是会伴随着一些问题。

在合理的控制,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避免、减小产生的不良影响,实现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那么这个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义的。

[10]当然,在做出是否开展这个工程之前需要全局考虑,对各个方面的资料和研究须了解掌握,综合然后统筹规划,在不断的探索中还需考虑后续中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如何解决。

【参考文献】[1]于博李凤鸣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view/65453b4d33687e21af45a910.html[3]庞伟东大藤峡水利枢纽的水命运[4]黄小兵海平莉大藤峡水利枢纽方案优化对促进我国发展低水头综合利用水利枢纽的几点启示[5]赵显龙郭建光姜凤霞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分析[6]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14/1115/20/AB4BM4GM00014AEE.html[7]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处.大藤峡水利枢纽及在珠江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地位与作用[8]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国环评证甲字第 2805 号[9]钟红春.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10]卢津津. 杨波. 浅谈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