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新思考

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新思考
关子音乐课程 Nhomakorabea革韵新恩考
口 宛 煜
音 乐课 程改 革 ,是 广 大音乐 愿望 以及对 自然和社会 的责任感 , 教 育工作 者一个 沉甸 甸 而又充 满 为造 就德 、智 、体 、美等 全 面发 希望 的梦 。进 入 2 世 纪 ,中 国教 展 的社会 主义 事业 建设者 和接 班 1 育界 经过 艰苦探 索 ,终于 迎来 了 人奠 定基 础 ,是这次 音乐课 程 改 进 一步 的思想 解放 ,接受 了 “ 以 革 的主 要任务 。无论 在教 育 理论 人为本” “ 、 多元智能” “ 、 研究性 上 ,还是 在教 育实践 上 ,都有 很 学习” “ 、 知识能力建构 ” “ 、 学会 大转变 ,其具体表现为 : 生存 ” “ 、 学会学 习”等重要 的教 1音 乐课 程 性 质 和 价值 观 念 的 . 育原则 和思想 ,并通 过 以课程 改 转 变 革 为立 足 点 ,加 以实 践 和创 新 。 传统 的音 乐课 程 以学 科 知识 伴 随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步伐 , 为 中心 ,以体 系化 的学 科知识 的 音乐课 程改 革也 以前所 未有 的速 传 授为 贯穿 线 ,突出和 侧重 德育 度 向前 推 进 ,新 的 音 乐课 程 理 念 、 和智育 方面 的价 值 目标 。而 音乐 目标 、内容 和教学 评价 方式 像一 新课程 将其 性质 定位在 “ 文 学 人 、 实施美育 的主 股清新 的风吹进 了全 国各地 的中 科的重要领域 ” “ 、 基础教育阶段 的必修 小学 校 园 ,对基 础音乐 教育 带来 要途径 ” “ 课 ”等方 面 ,体 现和 突 出 了素 质 了一系列 的崭新 的变化。 基础 教 育 音 乐课 程 改革 教育 的 内涵与要 求 。音乐 新课 程 解 决 现行 音乐 课程 不 能完 全 强 调音乐 文化 素养 的提 高 和审养 适应 时代 发展 的 问题 ,是新 一 轮 能力 的 培养 ,因为这 是现 代社 会 基础 教育 音乐课 程 改革 的重要 出 中有 文化 的公 民应 该具备 或应 努 发 点 。在 总结课 程 建设 经验 的基 力 发展 的基 本素 养和能 力 。新课 础 上 ,构 建具有 中国特色 的现 代 程 的着 眼点 ,就在 于促进 学 生素 化 基础教 育音 乐课 程体 系 ,全 面 质 的全 面发 展 ,这 是一个 明确而 推 进素 质教 育 ,以提高 国 民素质 坚定 的 目标 。为此 ,这 次音 乐课 为 宗 旨,突 出培养 学生 的创新 精 程 改革 重新 审视 了音乐 课程 的 价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3篇)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今年8月10-12日,省里组织了中小学生音乐教师培训。

根据上级要求,我8月14日观看了培训视频。

通过观看和学习越来越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觉得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还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

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

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同样的重要,在我们这样的乡村学校,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基础是很差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小学的六年当中都没有上过音乐课,更别提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了,所以这也将成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方面,努力培养他们有一个好的习惯。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

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
引 言
理 论 思 考 , 在 音 乐 课 程 改 革 中 , 存 在 有 两种 截 然不 同 的观 点 。 必须澄清 、处理好如下若干关系。 种 观 点 认 为 : 音 乐 课 程 改

新课 程 与传 统课 程 的关 系 革 ,就是 对传 统音 乐课程 中存 在 什 么是 音乐新 课 程 ?这是 我 的某些 问题进 行小 修小 改 ,不 触 们首 先必须搞 清楚 的问题 。教育 及 问题 的本质 ,不 动摇音 乐传 统
关 立乐 程 革 若 题 考 于 / 改 的 干问 思 课
口 宛 煜
部颁布 的《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纲 要 解决 现行 课程 不 能完 全适 应 ( 试行)》 中明确指 出:由于我国基 时代发 展 的问题 ,是新一 轮基 础 础教 育总体 水平 还不 高 ,原 有 的 教育课 程改 革的重 要 出发点 。在 基 础教育课 程 已不能 完全适 应 时 总结课 程建设 经验 的基 础上 ,构 代发 展 的需 要 。为此 ,教育 部决 建具有 中国特色 的现代 化基础 教 定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育课 程体系 ,全 面推进素 质教育 ,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 的课程体 系、 以提高 国民素质 为宗 旨 ,突 出培 结 构 、内容 ,构建 符 合素质 教 育 养学生 的创新 精神 、实践 能力 和 要 求 的新 的基 础教 育 课 程 体 系 。 终身学 习 的愿 望 以及 对 自然和社 因此 ,可 以认为 ,这种 “ 合 素 符 会 的责任感 ,为造就德 、智 、体 、 质 教 育要求 的新 的基础 教育课 程 美 等全 面发展 的社会 主 义事业建 体 系” 中的音乐课 程 ,就是 音乐 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是这次课 新 课程 。音乐 新课 程不是 一 种新 程改革 的主要任务。音乐课程 ,作 设 课程 ,而是 新 的基础 教育课 程 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正在 体系 中的音 乐新 型课程 ;而 音乐 经历着这场改革 ,并以令人瞩 目的 课 程在 这次 课程改 革之 前 的旧 的 速 度顺 利推进 。新 的音 乐课 程理 基 础教 育 课 体 系 中就 早 已存 在 , 念 、目 、内容和教学及评价方式 我们姑且把它 叫做音乐传统课程 。 标 像一股清新的风 ,吹进 了实验区的 理解 了音乐新课程 这一概念 , 中小 学校 园 ,给基 础音 乐教 育带 将 有助 于我们 正确 理解 和处理 音 来 了一 系列 崭新 的变化 。结 合 目 乐 新课 程与音 乐传 统课程 之 间 的 前实 际 以及 学 习新 课标 的体会 与 关 系 。对 于这 两者 的关 系 , 目前

浅谈对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除 了播音 器材 方面 的基 础操 作 以外 ,就 是每 班所 选播 音 员的培 训 工 作 。播 音不 同于 平 时上语 文课 时 的读 和 朗诵 ,还要 求具 有一 些
浅谈对高中音乐课程改
磊 惰性显现而苦恼。 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渐渐感到:

( 恳 、真挚 、亲 切 );音 乐性 ( 音过 程 中 的语速 、节 奏 、强 诚 播 不 在课 堂上 教 学 ,也可 利用 一切 可利 用 的时 间 、环 弱 、 感情 处理 等等 ),每 一项 都和音 乐 关联 ,在 播音 过程 中学 生 境来 充分 体现 音乐 的魅 力 。 既 锻炼 了 自己 ,又培养 了他 们的音 乐素 养 。
教 育科学
2 第 期 0 年 7 1 O
担任 团委干 事 ~职 已十 年有 余 。期 间做 过班 主 任 ,也担 任 过音 乐教师 ,从 没影 响过 团委工 作 。
艺术教
又 如 :每天 的 “ 团队之 声 ”广播 。我们 实行 班级 轮流 制度 ,
随时随地体现音乐魅力

曾经 ,为 自己年 轻却 不 能到 一线 授课 而 难过 , 也 曾怕 所 学音 乐专 业知 识得 不 到及 时 的传 授 使我 的 常 规 的技 巧 。如 : 灵活 性 ( 天 的 开始 和 结 尾 语 ) ;感 情 性 : 每
耳挠 腮 等动 作 ( 跟上 台演 出规定 的一 样 ) ;走 时 : 齐 步走 、踏 步走 ,要 走 出点 儿 ( 音乐 中 的节 奏感 ,
神 、 一个 手势 ,一 首歌 曲当中字 母 的发音 ,都 让 我觉 得教 师所 教
以前 ,常认 为在 一线 教 书才 是真 正 的教师 ,现 在看 来 ,我 的 脚跟 手动 ( 这又 和舞 蹈动 作 联系 到 了一起 )。这 不 观 念 需要 改变 。原来 ,在二 线工 作也 可 随时 随地 运用 音乐 ,体 现 仅 是让 学 生的 动作 好看 到位 ,主要 是培 养 学生 的责 任意 识 、身体 音 乐 的魅 力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
读之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艺术观念,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提
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被更加重视,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也成为必要。

2、学生发展的需求。

随着学生的发展,他们对音乐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这就
需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得到相应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对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4 5所 普 通 高 校 作 为推 进 这 一 课 程 改 革 的 试 点 单位 。《 案 》 方 和 《 要 》 的 出 台 ,对 于 我 国 高 等 学 校 音 乐 学 ( 师 教 育 ) 纲 教 的专 业 建 设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音 乐 学 教 师 教 育 专业 的 为 改革 指 明 了方 向 。

和表现音乐,将 《 合唱 》《 指挥》整合为 《 合唱与指挥》 。整 合 后 的 课 程 使 其 比 原来 更具 有 连 贯 性 和 整 体 性 。
4 、增 加 了选 修 课 程 的 门类 。为 了让 学 生 根 据 自 己的基 础 、 兴趣 与 发 展 需 要 , 动 积 极 地 学 习 。增 加 了 选 修 课 程 的 主
为 了让 学 生 以音 乐 演 唱 者和 指挥 者 的双 重 身 份 来 理 解 、 验 体
和《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 《 纲要 》) 这两个重要 的教学指导
文 件 。 目前 ,以 《 方案 》和 《 要 》为 指 导 的课 改正 处 于 进 纲 步 具 体 化 和全 国性 试 点 的展 开 进 程 中 ,迄 今 已有 2 2省 的
史文 化 的 背景 中进 行 ,同 时使 音 乐 史 的教 学 内容、教学模 式、教学方法等方面 ,对教师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对音乐教师教育提 出了新的课题 。 为满足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师 资队伍建 设的需求 , 对 应
新 一轮 基础 教育 课 程 改革 的呼 唤 ,适 应 高 等 院校 音 乐 学 ( 教 师 教 育) 业 改 革 的 需 要 , 教 育 部 组织 有关 专家 ,经 过 充 分 专 调查研 究和反复征求意见,研制 了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 乐 学 ( 师 教 育) 科 专 业课 程 指 导方 案 》 ( 教 本 以下 简 称 《 案 》) 方

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感想

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感想
昏 鸫 漕 礤
- j l I l
t l
荨! 荨彀话

2 0 1 3年甄 1 1 强
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感想
张艳梅
( 安 阳 市第 三 中学 , 河南 安阳 4 5 5 0 0 0 )
我 国普通音乐教学源于 2 O世纪初 .至今 已有百年 的历 史 。建国以来 , 普通学校音乐教学 有了很好 的发展 . 在课 程地
学成为 完整 的审美 教育过 程 . 让“ 美” 渗透 于教 学 的符个 环 节. 贯穿于音乐教育 的全过程 。 3 . 音 乐教学方式需要 因课制 宜, 因课 而并。 音乐教学作为 普通学校 中的一 门课程 . 其 自身特 殊性决 定 了音乐 教学形式 的多 样性 与兼容性 . 不可能只是一 种形式
堂生动 . 活泼 . 有趣 。充 分调 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 主
动性 。
的结果 , 轻教学 的愉悦过程。近几十年来 , 许多音乐教育专家 和工作在第一 线的音乐教 师对音乐 教育教 学 的理 论及 实践 问题进 行了有效 的研究并 取得 了很好 的成绩 . 但对相 当一部
总之 . 以新课程 为标 志的音乐教学改 革是 一个渐进 的系
班” . “ 音乐加强班” 曾成 为我国音乐教学改革 的主潮 。然而 ,
由于许 多实验班 和加强班 缺乏对 基础音乐教学 本质的认识 ,
音乐是情感 的艺术 .其 本质在于对情感 的体验 与反映 . . 音乐感知 . 表现 , 鉴赏 , 创造无 不与情感 体验与反应过程 交织
在一起。 情感是展开音乐 审美 活动 的动力 . 中介与归宿 中学
2 . 要 注重音 乐审美 力的培养。
现行中学音乐教 学基 本沿用 了专业音乐 教学的模式 , 无 论在教学 内容 还是在教学要 求方 面均受 到专业 音乐学 院的 深刻影响 。 并追求 全面系统 的高难度 . 超 出 了中学 生 的现有

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点滴思考

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点滴思考
立乐 教学改革的 /教育 点滴思考
口 秦 霞
音 乐 ,作 为 一 门情 感 艺 术 , 下这也 是不 可能做 到 的 。既 然我 是人类生命体验 的精华 和再创造 , 们无 法改变 它 ,为何不好 好利 用 让 人 在审 美 中获得 感 悟 和 升华 , 它?流行 音乐 与所 谓 的 “ 正统 音 故而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 乐 ”相 比 ,流 行 音 乐 以其 生 动 , 组成部分。但在传统观念和高考制 活泼 ,多样 的形式更 贴 近学生 的 度的影响下,很多学校并不重视音 生 活 和 内心 世界 ,也 更容 易 打动
乐教育教学 ,原因是音 乐并未被纳 学 生们 的心 。且不论 它背 后 的功 入高考科 目。随着社会 的进步及人 利性 ,但作为一种音乐风格 ,流行 们认识 的不断提 高 ,本 人认 为音 音乐同样可以传播健康的思想和积 乐教育也必须适应教育制度改革 。 极的情感 。比如周杰伦的 《 蜗牛》 , 下 面 ,根据 自己的教学 经验 和理 表达了一种积极 向上 ,永不言败的 解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思考。 思想 ,此歌已人选上海市中学音乐 规范、改革教学内容 。正 教材 ,而他的《 听妈妈 的话》 更体现 确 引导 流行 音 乐 了一种对母亲浓厚的温情 ,此歌已 在 当今流 行 音乐 影 响下 ,音 人选 台湾小学 音乐教 材 。所 以完 乐课 堂上不可 避 免地 出现 了趋 俗 全没 必要 把流行 音乐 视 为音乐 教 化 的现象 。不少 的学 生只 知道周 学 中的 “ 洪水猛兽 ” ,适 当地 引进 杰伦 ,SH・ ,蔡依林 ,而不知 巴 ・ E 些 健康 、活泼 的流 行音 乐 ,既 赫 、莫 扎特 、施 特 劳斯等 音乐 大 符合 当代 中 、小 学生 的需 求 ,又 师 。在课 堂 中 ,有相 当多 的时 间 能让他们得到了适当的审美教育 。 二、营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 学生们 都要求 老师 播放 当下最 流 行 的音 乐——这 样 ,音 乐课 只 会 事实 已证 明, “ 灌输”式的教 距 目的——进 行 审美 教 育越 来 越 学模 式弊 大于利 ,对 于音乐 教学 远 。所 以 ,对教 材编 者和 老师来 则更 是如 此 。有 些基 础知识 ,如 基本 乐理 和一些 音乐 常识 ,需要 说,规范教育内容势在必行。 这并 不是说 我们 要 回避 流行 老师 单 向向学 生传授 ,但这 不能 音乐 ,在当今市 场经 济的 大形 势 成为 音乐教 学 的主要方 法 。因 为

为什么要进行音乐课程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音乐课程改革?

1、为什么要进行音乐课程改革?答:第一点,他认为我国的教育目标太单一,就是说在教学中中小学教师只关注学生在技能方面和识谱方面的发展。

这种音乐教育是被动的,只能让学生对音乐有些简单的了解,不能体现音乐的总体价值。

第二点我国的教学手段太单一。

各学校的音乐课只能放在教室里,老师在那儿教,学生在那儿学。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第三点就是教学内容太单一。

那时我国的课堂教学资源很匮乏,每一堂课就学一首很简短的歌曲,这种课堂传授的信息量远远不够,第四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兴趣爱好得不到了尊重,第五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被突出强调。

从现象到理论层面,取得的第一个成果,应该说是音乐教师观念的转变,这个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在教学目标的认识上有了转变。

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可能更注重某些特长学生的培养。

特别是中国的各种考级制度,各类学校的选拔制度,使得很多音乐教师只关注尖子生、特长生的培养。

但是从新课程标准推行和实施之后,教师着重着眼于普遍和普及的角度,对全面提高音乐教育质量有了特别充分的关注。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面向更多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说教师的音乐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学内容才会改变。

学生不再是以学一门专业的技能技巧为目的,不是作为音乐专家来培养,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能动性,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提高了,学习起来更有激情了。

2《标准》的研制具有怎样的背景?背景问题1、他认为我国的教育目标太单一2、我国的教学手段太单一3、教学内容太单一4、不能将音乐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与音乐审美活动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割裂开来。

5、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忽视教学内容的课程类型,被误认为是好课。

6、要加强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享受。

7、滥用多媒体,使原本生动活泼的音乐课程被局限在事先设定的操作程序之中。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从2003年起历经了八年的时间,这期间进行了征求意见的工作。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原来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聘请了一些其他领域的专家,进入到这个修订组来,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课标,来研究课程标准,他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思路,使得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更客观,更有力。

音乐教师课改心得体会

音乐教师课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音乐课程改革。

通过这次改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更新以及专业素质的提升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音乐课程改革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地感受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

过去,我总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而现在,我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生活乐趣为出发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尝试运用游戏、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其次,课改让我认识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进步。

通过交流,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技巧,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此外,课改还要求我们不断进步自身的专业素质。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逐渐树立了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总之,音乐课程改革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改革,我不仅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而且在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学生的音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解读

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解读

据 了主体 地位 , 民族 民间 传统 音 乐 的 比重 很轻 , 被看 仅 作 是一 串 串的音符 , 有注 重传 统 的继承 。在 许多 课堂 没 上“ 欧洲 音乐 是 先进 的音乐 , 中国 的传 统 音乐 是 落后 的 音乐 ” 等言论 时有 所 闻。在许 多学 生甚 至是 教 师 的头脑 中, 由于 价值 观 的失 落 , 乏 对 音乐 文 化 “ 缺 内应 机制 ” 的 基本认 知 , 在着 “ 总存 西为洋 为 雅 、 中为 土 为俗 ” 的观念 , 似乎 只有西 方 的 、 大型 的 、 响 的才能代 表 “ 交 高水 平 ” 在 。 音乐教 学 中 , 生们 往往 认识 了莫 扎特 、 学 了解 了贝 多芬 , 却 对我 们 自己的民族音 乐知 之甚 少 。 这种 知识谱 系 的缺
点 并且 可 以直 接感 受与 交流 的世 界文 化现 象 。因此 ,弘 “ 扬 民族 音 乐 , 解 多 元文 化 ” 成 为 了 音乐 教 育 的重 要 理 就 价值 观, 也是课 程 改革 的重要 理念 之一 。
“ 扬 民 族 音 乐 ” 要 树 立 以 中 华 文 化 弘 就 为 母 语 在 音 乐 教 育 体 系
族 音 乐, 解 多 元 文 化 ” 为 基 本 理 念 , 于 我 们 在 当今 理 作 对 多元 文 化 背 景 下 .认 识 和 了解 本 国 各 民 族 音 乐 文 化 . 理
( ) 二 目前 我 国民族 音乐 教学 中存在 的 问题
目前 在 我 国音 乐教 育体 系 中 , 西方音 乐 文化仍 然 占
活的 优秀音 乐 作 品作 为重要 的教学 内容 , 学 生 了解 和 使
热 爱祖 国 的音乐 文化 , 强 民族意 识 , 增 培养 爱 国主义情

关于中学音乐课改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学音乐课改的几点思考

存 在 重视 学生 精 神 愉 悦 的体 验 . 却淡化 了
乐 理 基础 知识 与技 能 的 传 授 . 往 往 一 节 课 仅 仅 只 有 几 分 钟 的时 间 在 讲 解 音 乐 理 论 知识 . 这显 然 不 符 合 这 阶 段 学 生认 知 的特
点 以及 学 生 学 习主 要 任 务 的要 求 . 不仅 不
模 式下 . 过 多 的讲 述 乐 理 知 识 , 单 一 的 让 学生背记 音符、 学唱歌 曲, 让 学 生 感 到 枯
燥 乏 味所 引起 的 这 一 观 点 具 有一 定 程 度 的 正确 性 . 但 是 并 不 是普 遍 存 在 所 有 的 中 学 音 乐 课 堂上 . 而 且 也 不 能将 这一 原 因过 分 的夸 大 . 这 会 导 致 中学 音 乐课 改 过 程 中
关于 中学音 乐课 改 的几 点思考
● 李 静 河南 省 夏 邑县 教 师 进修 学校
中 学 音 乐 课 改 革 主 要 内容 是 改 革 教 育 理 念 与 教 学 培养 目标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要 由传 统 的 “ 以 老 师 为 中心 ” 转 变为“ 以学 生 生 走 进 音 乐 .更 好 地 提 高 学 生 的 音 乐 水 平, 培 养 学 生 的音 乐 审 美情 怀

对 中 学音 乐课 课改 的 动 因评价 单
中都 没 有办 法 离 开 老 师 的 有 效 运 用 。 我 们
不 可 能让 电 脑 完 全 取 代 老 师在 课 堂 教 学 中 的主 导 地位 . 这 典 型 的是 舍 本逐 末 的 行

自从 新 课 程 改 革开 始 实施 以来 . 中 学 音 乐课 的改 革 也 在如 火如 荼 的进 行 。 但 是 在 对 音 乐课 课 改 的动 因评 价 时 . 却 明 显 存 在 以个 别 性 完 全 取代 普 遍 性 的 问题 很 多 音 乐 老 师在 分 析 学 生 对 音 乐 课 不 感 兴 趣 的 时候 . 往 往 人 云亦 云 的生 的音 乐水 平 . 还 不利 于

浅谈音乐课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反思

浅谈音乐课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反思

不 同 阶段 , 同环 境 的 学 生 有 着 不 同 特 点 。 如 果 用 一 不
种 教 学 方 式 和 方 法 ,显 然 不 可 能 每 次 都 收 到 好 的 教 学 效
九寨》 之后 , 将部分藏族锅பைடு நூலகம்教授给学生 , 还讲述 了一些藏
族 风 土 人情 , 生 边 学 习锅 庄 , 听 教 师 讲 藏 族 风 俗 , 堂 学 边 课 的 氛 围很 好 , 生 不 但 学 会 了 锅 庄 , 曲《 奇 的 九 寨 > 学 歌 神 也 唱得 很 不错 。虽 然 没有 用 到 多媒 体 , 是 用 了另 一 种 教 学 但 方 式 , 然 达 到 了教 学 的 目的 。 依
新 课 程 改 革 标 准 已经 实 施 了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 课 程 改 新
识 。教师其实可 以在课 中就进行反思 , 怎么样做到把 问题
简 单 化 , 初 中生 也 有 兴趣 进 行 探 索 。 让 近 些 年 , 乐 教 师 授课 大多 都 使 用 多 媒体 教 学 。有 一 音 次 教 研 活 动 安 排 的 学 校 乡 镇 中学 , 件 条 件 差 , 学 设 施 硬 办 不 完 善 。其 中有 一 位 教 师 准 备 的 内容 是 《 奇 的 九 寨 》 课 神 , 件 内容 有 九寨 沟 的风 光 介 绍 , 族 的服 饰 , 俗 等欣 赏 。但 藏 风
师 引导 , 生 自主 的 学 习 。可 最 后 变 成 了 “ 鸭式 ” 授 知 学 填 教
在 教 学 活 动 结 束 后 进 行 反 思 、 结 , 留 自 己 做 得 好 的 部 总 保 分 , 正 自 己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不 足 的部 分 ,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改 让 受 益 者 , 高 音 乐 教 学 的质 量 。 提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文化教 育
民 丽
菅一 年 斜

l 墨
高师音 乐教 育专业课 程改革 的思考
陈 宏超
Hale Waihona Puke ( 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 学院 ,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0 ) 5 00
摘 要: 高等师范教 育课程改革正火热的进行着 , 在课程研究上 , 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研 究, 更重要 的是深层次的思考。 在专业课 程的设置上应
该注重课程 内容的师范性 ;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综合 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音乐教 育; 课程改革 ; 能力; 师范性
为了 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宏观管理 , 教育部于 2 0 、 0 年先后下 0 52 6 0 进行课程改革的最终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走上中小学 发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 教师教育 )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简称 的音乐课堂, ( 而学生在校单一的获得学习能力是不够的。目前音乐教育专业 《 方案》和《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 也存在这大量的“ 高分低能” , , 学生 例如 钢琴水准已经达到了7 0 4 程度, 在钢 要》简称《 ( 纲要》 ) 两个文件。 虽然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有待探讨, 总 E 琴教学时却无从 但 体 讲, 下手, 不知所措; 还有的 学生在 E 课时歌儿唱的不错 , 而一到 两个文件的出台 规范课程结构、 对 加强教学建设具 有纲领性作用。随着新的 了舞台 , 上 却出现“ 凉凋” 锎 儿” ; ‘ 现象 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来自于学生“ 实践 教育方案和纲要的实行 ,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领域掀起了全方位的改革大浪, 能力的欠缺 。 学生的教学实践自 是检验教师 劝 是否合 格的—个重要的标尺, 包 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虽然改革的目 标明确,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 和课外的活动组织能力两个方面。音乐教育 中, 还有不明确和不清楚的地方。下面将阐述三个关于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方 专业的学生 , 在校期间只有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 育实习’ 墩 ’ —般安排在 机会, 面的问题, 希望通 ̄/- 问题的探讨, ,L- t 能够引起相关部门更深层次的思考和 大学三年级的 匕 半学期, 实习期限为 —个月左右。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 , 学生 实践研 , 究 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 程改革问题继续深入下去。 是很难了 解掌握基础教育音乐课堂的具体要求的, 更别说了解学生的 心理和 1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要体现‘ 范性” i 的特点 驾驭课堂了; 大多时候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就是到实习单位听几节老教师 何渭师范性,福建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耀华学者曾 说过: “ 师范性 , 的公开课, 然后与实习单位的教师合作或者被利用为排练节目的工具, 为实习 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 与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在培养 目 标方面的主要区 单位编排一场演出。 甚者, 更有 —些学生 自己 找关系, 对教学实习敷衍了 , 事 导 别”师范性的特点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 不能只是要求学生 致实习流于应付。 这样的—个月 怎么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怎么能让 ‘ ” 专 于某科专业技能课程, 而是要将基础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中应该 学生将 日 常生活中的所学随时的消化随时的实践随时的为我所用呢? 具备的各种技术技能熟练的掌握 , 便于更好的 以 适应未来的学习和教学工作 加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考虑 :) 1 需要; 同时, 师范性的牦 点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要盲 从上级到下级都要意识到音乐师范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 上级部门应该5 策 目的追随专业音乐院校( 例如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和力度上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在教学层面上看, 具体 的教学改革应该在课 等) 等学院的培养 目 标和机制 , 不要以专业知识的“ “ 来评定自己的能 程上明确的体现出来, 精”深” 不仅是课程} Ⅱ 拽 的改变, 更应该是具体的课程内 教 容、 力, 要端正自己的学习位置, 明确学习的方向 , 学习正规的音乐教育教学方 学方法、 教学任务 、 教学评价和教学步骤的明确和要求 , 要形成 E 下一致的局 法, 做到路子正确 , 学习质量高效。 把课程改革中课程所具有的师范性特点摆 面, 从课程的实效 抓课程改革, 把改革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 ) 2要针对学 在首位, 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们的教学。 目前在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能 在具体的课改中, 有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只是形式上进行了改革, 没有 够进行 社会实践方面的实习, 有两个途径, —个是学校安排的各种文艺演出, 从实质 匕 进行反思。比如, 设置了与师范教育能力相关的课程( 音乐教育学 、 可以锻炼学生的舞台和表演能力 ; 另—个途径就是大学生在业余时间, 在社 音乐教学方法 ) 等课程, 但在教学中 以 仍 专业技术课程( 钢琴、 声乐) 等课程为 会上进行“ 家教” 或者是“ 陪练” 。如果从学生的实践能力角度考虑 , 前者能够 主, 师范技能课程形同虚设 ; 还有的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在校期 间的学习却忽 让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课程知识 , 在舞台上得到巩 固, 同时让学生的理论与 略了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培养 ; 这些现象都说明, 改革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应 实践有机的结合 ; . 学生走上社会, 而彭 励 进行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学活动, 可以 该从根本人手, 真正的将师 f 生 这个目 标落实到具体教学的实处 。以下是在 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共时性的互补 ,对于学生从教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 要 此方面改革的 几 点建议 , 也许还不够成熟, 在此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某些 明显比前者好得多。在改革的过程中, 1 ) 要大力的提倡这种在校期间的社会实 专业课程的教学 目标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音乐教育专业在校四年的时间 践 , 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多接触社会, 多接触学生 , 身兼两种角色 , 对于毕业 里, 必修的技能课程有钢琴、 、 声乐 视唱练耳、 舞蹈等 , 理论课程有乐理 、 和声 以 后进入真正的教师岗位 , 有百益而无一害。 更何况现在的市场经济下, 音乐 等。由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毕业于大的专业音乐学院, 在教学 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 , 后 能够走进正规的中小学的人已经越老越少了, 有些 的过程中, 难免会将专业课程的教学 目 标定位的过高, 单纯的教授弹奏技法 , 还要在艺术学校等私立的学校就职, 练就一身过硬的 教学功夫就显得更加迫 追求纯粹的技术过硬, 这些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 要从长远考虑, 将学生 不及待了。 ) 3对于学生的教育实习要从严管理, 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师范院校 的弹奏学习与师范技能深度融合在一起。例如 , 钢琴教学应该与即兴伴奏教 现在都有 自 己的实习基地, 学生在实习时 , 于某些原因, 由 可以自己寻找合适 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 在学习教程和练习技术的同时, 将现行中小学音乐课堂 的实习地 , 这就让—些人钻了空子, 在实习期间不实习, 蒙混过关。 学校应该 中的歌曲伴奏练习也纳入到教学的正轨上, 并且及时的进行考核, 与学业考 对实习从严管理, 派专门的实习老师听课, 目 并 有专业的老师在实习的过程中 试挂钩。 ) 2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程学习与灵活有趣的专业课程学习相互渗透, 给学生及时地指导。 在学生实习完毕之后, 要让学生及时地总结。 学生教学 水 相互结合。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就是不愿意学习枯燥无味的理论课 平的增长一方面考在外实践 , 另一方面, 还要来 自于在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学 程, 相反非常愿意将乐理知识的学习与视唱练耳、 钢琴学习、 声乐学习等科 目 习, 学校要多组织“ 教学师范技能大赛” 这样的比赛, 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会 相结合 , 在钢琴教学中, 可以随时进行各种乐理知识的巩固和指导学习, 在声 到教学能力的差异所在, 促使学生进一步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师范 人 才。 乐学习时,包括合唱学习在内) ( 可以运用各种乐理知识进行指导, 辅助相关 3 刨设良好的 ^ 文环境 ,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科的学习, 这样可以—举两得。当然也可以在 个民族的伟大, 就在于公 民 ^ 格的品德层次。教师是 人 灵魂的工程 类 中 大做文章 , 例如, 可以将音乐欣赏课与音乐史学课进行合并综合 , 将音乐教 师 , 是塑造他 ^ 格的塑造者, . 品 如果教师本身品格不过硬 , 那将不仅仅会耽误

音乐新课改心得体会

音乐新课改心得体会

音乐新课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对音乐新课改有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新课改给予了我更多的自由和创造性的空间。

以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我需要按照教材的要求来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然而,新课改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让我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教学资源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其次,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传统的音乐教育更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而新课改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并通过创作、演奏、欣赏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另外,新课改鼓励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以前的音乐课堂多是教师单向传授,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较少。

而在新课改中,我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创作,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和体验,以及与他人互动交流。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总的来说,音乐新课改给予了我更多的教学自由和创造性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并鼓励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新课改的实施,我发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

我相信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音乐教育将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更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新教学理念下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教学理念下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

瑟烈整凰.新教学理念下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赖媛圆(襄樊学院音乐学院,湖北襄樊441000)喃要]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

而声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所占的地詹是非常重要的。

谈观我们一直以来的声乐教学模式,始终是单一固定的,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

原有的旧的教学模式逐渐的制约和E瞬了声乐教学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指出现状并提出新的声乐教学方案.构建新的声乐教学课程理念。

以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改革当代认知科学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反应”的强化训练,而是关于事物意义的积极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种创造。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现并构建起来的。

可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或书本上的知识,而应是通过主动选择和主动建构,将新的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并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判断。

这样看来,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才能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与他人交流、与情境交流,在交流中构建知识,在交流中发现情盛、塑造人格。

在新的时代,教学要超越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

为此,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重新理解“教学“这—概念,以适应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一、新教学观念的实施本次课程改革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动了一次“大手术“,一些新的课程形态姗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1,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习惯了按部就班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怎样才能成功地实施新课程呢?这就要求大家去重新理解”教学”这—概念,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实践新的教学方式。

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学”无非就是“讲课”,就是由教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

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

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1小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

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视角。

新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吸收了现实生活中新颖的音乐场景,构建了丰富的教学形式,教材汇集了许多新信息、新设想。

新教材还设计了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生动情景,如“音的强弱”、“音的长短”等,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

比如,“音的强弱”一课,以音乐故事的形式出现,先将动物的叫声引入,以自然界的声音引到生活直至音乐中,从生活开始、到生活结束。

这样的课,寓音乐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鉴赏、表现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尽量让学生参与,置身于具体情景之中。

二、转变学习方式。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三、转变教学重心。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比如,以唱歌为主的课,不光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还可以自主地选唱歌曲,并有当众表演的机会,有时甚至是以学生选唱为主。

农村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农村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研 制正是在这样一个 大的改革背景下进 行的 , 是适 应 当
前 基 础 教 育 整 体 改 革 和 音 乐 教 育 自身 发 展 的 一 大 举 措 。
教 材与 配套教 学软件 。 目前 我校 大部分 年级使 用
次上。
( )教 学 手段 、 备 不 佳 四 设
中 的主渠道地位 尚未确立 , 音乐还停 留在“ 三 门” 小 的档
的组成 部分 和必 修学 科 ,多年来 在取 得长 足发展 的 同 时 , 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 的问题 。因此 , 也 在音乐 教育面 临发展 机遇和严峻挑 战的今 天 , 如何加 强音乐 教
缘, 使许 多音乐 教师 中途改 弦易辙 , 从事 其他 学科 的教
学; 农村 学校 的音 乐教 师绝大 部分是 半路 出家 , 理论 水 平低 , 综合操作技能差 , 严重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
二 、 村 中学 音 乐 课 程 改 革 的 意 义 农
础也有差 距。农 村学生接受音乐 教育的层次参差不 齐 ,
基础稍好 点的能跟着 电子琴 唱出谱 子 , 能简单分析 出曲
子 的速度和 力度 ; 础差 的连谱都 不识 , 基 对于旋 律所描
绘 的音乐形 象 比较茫然 ,用他们 的话说 就是听不懂 ; 家
我 国有 1 亿人 口,亿 在农 村 。农 村人 口素 质 的提 3 9 高 , 于提高全 民族 的素质有 着直接 的影 响 。农村 教育 对
界, 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 良好 的基础 。
三 、 村 中 学 音 乐 课 存在 的 问题 农 ( )音 乐专 业 师 资 力量 严 重不 足 一
农村音 乐教师 的音乐专业 素质低 , 师资 队伍 力量严
中学音乐教育 的平稳过 渡 , 让农村与城镇 中学音乐 教学 的差距缩小 , 是一个值得 我们一线教 师思考和探 讨的 问

对新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新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践 讲 堂
2 0 1 4 年 第2 期( 总第 2 1 0 期)
对新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印东侠 ( 卢 龙县教 育局 仪器 电教站 , 河北
新 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 了绿 色的春天 它展现 出一种崭新的理论思路 本着立足于学生 的音乐学习方式 的改 革, 关注学生创意与实践 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 任何 一种理念 、 观点的确立, 都是对 已有 观点 、 模式 的冲击与挑战 最新提 出的 新课标 、 新理念 “ 主动 、 探究 、 合作” 是对 长期 习惯 于传统教学 的 音 乐教师 的巨大挑战 作 为一名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十多年 的教 师, 我有幸亲身参与 了音乐的新课程改革。 通过学 习及实践 , 我 对课改有 了初步的体会 现结合新课程在课堂 中的实例 . 谈谈 个 人 的一 些 看 法 。 前 些时间听了一节小学二年 级的音乐课 , 学 唱歌 曲 《 小海 军》 , 正当教师很投入地教 唱时 , 班 内有的学生却不 由自主地站 了起来 . 手舞足蹈 . 甚至有 的学 生离开座位 . 一边唱一边做 着各 种动作 而更 出乎教师意料的是班里 的一个“ 调皮生” 竟然趴在 地上做起 了开 大炮 瞄准的动作 , 而且嘴里还不停 地发 出“ 轰一 轰一轰” 的声音 .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 乱成 了一片。在这种 情景下 , 这位授课教师立刻站 了起来 , 严 肃地 看着他们 。顿 时, 学生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 默不作声地 回到了 自己的座位上 。 可 那个调皮生 的嘴里却依然嘀咕着 . 根本没有把这当 回事儿 看 教师的样子生气极 了. 感觉 真要想大声训斥学生一顿 对于这 突发 的课 堂变 故 . 这位 教师最终还是耐住 了性子 , 慢 慢地走到 那个调皮学生跟前说 : “ 刚才 . 你在做什么 ?” “ 我在模仿解放军 叔叔打敌人! ” 这位学生的一句话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 . 大家 又小声地议论起来了。 看到这种场面 . 教师因势利导 , 用鼓励 的 话语启发 他们根据歌词 自由发挥想象 . 创编 动作 . 指导学生根 据歌词 编舞蹈 . 学生一边学唱一边做着各种 动作 . 有的做开炮 动作 . 有 的做海 浪动作 . 有 的做开船动作 ……大家都开心地笑 起来 ……看着他们优美 的舞姿 , 所有听课 的教师也都受 到了感 染和鼓舞 在这欢快的舞蹈中 . 学 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这首歌 , 而且歌词记得非常熟练 针对这节课我进行了反思 . 我 认 为 每 个 学 生 都 渴 望 得 到别 人的赞赏和表扬 . 尤其是那些调皮 生 . 在课 堂中常会做 出一些 违反纪律 的行为 . 以引起教 师的注意 如果教师一味地板着面 孔. 采取粗暴的态度来解决 . 也许课 堂纪律会好些 , 但却打消了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从 而 对学 习 失 去 了 兴 趣 . 更 会 产 生 一 种 压 抑感和 自卑感 , 形成 自卑 、 叛逆等一些不 良心态。 甚至对教师也 产生反感 . 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 面对这种局 面, 教师要学会疏导 和引领 , 换种方式来解决好意外事件。 在这样 的课堂 中, 教师要 冷静处理课 堂的突发事件 . 不能当众批评任何 一个学生 . 更不 能面对全 班学 生大发雷霆 . 教师要发挥教育 机智 . 做好 课堂 的 及时调控 . 把握住课 堂的主要任务 , 从 而使课堂有序进 行 。试 想. 如果那位教 师当时对学生大声训斥 . 不是抹杀 了学生 的创 作欲望吗?这节课 教师的处理方式不仅保护 了学生的心灵 , 而 且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了. 劲头更足 了 通过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 我深深 体会 到 . 音乐新课程 改 革对教师 和学生都是非常有益 的。 因此 .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 , 我 们必须做到 以下几个方 面 . 方能促进音乐课程改革的不 断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教育工作者与广大的一线音乐教师大力贯彻其精神,积极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积极的态度去审视,用求实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指导课改不断深入。

[关键词] 音乐课程改革思考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音乐教师积极践行新观点、新理念,踊跃投身于课程改革中,让我们感到新课程改革确实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育,音乐课堂变得充满活力,极大地开拓了知识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一些音乐教师对新课标及其理念缺乏深层次的剖析与理解,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辩证地学习和有选择性地为己所用,因此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

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学科综合的互阐和渗透
新课改中强调学科综合,强调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综合起来以丰富音乐课程,拓宽学科视野,拓宽教育途径,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

于是音乐教师们纷纷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使得这一举措更具可行性,音乐教学的内容与空间得到大大扩展。

但这种综合联系不是生硬和机械的学科内容叠加,它在内容的选定、时间的安排甚至教学环节中的切人点上都应十分慎重,稍不
注意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

音乐课程的综合,应该始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音乐课中所采用的一切辅助手段都应该围绕音乐聆听、体验的过程,达到聆听音乐这一教学目的,同时学生的体验也应该主要是对音乐所得到的体验综合。

二、音乐教师的创新教学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这种教学创新又无不促使教师去探索、研究,这一教学活动又时刻在培养学生去探究、创新。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又是一把钥匙。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我们的教学要考虑怎样适应时代的变化去培养时代的新人,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追求、创造。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教师虽然极力地想让自己的教学更具创新精神,想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个性化,但由于缺乏对创新精神深层次的理解,只是很牵强地将最新的音乐理念纳入教学设计中。

由于观念与内容缺乏内在的融合渗透,只是外在的机械重组,所以不管教师的教学方法再怎么花样百出,教学语言再怎么妙语连珠,学生的参与仍旧是很被动的,学生似乎不能真正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认为极具创意的课堂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满意的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对于创新教学理解的极端。

创新教学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赶时髦。

由于中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音乐教学必须承认这种差异、适应这种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
首先解放自己的创造精神,因为教师的创造精神是个性化教学的灵魂。

在音乐教学中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序和固定模式,只有通过教师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但我们很多教师将创造性简单地理解为只要与众不同的教学就是创新。

很多时候忽略了教学是否真的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是否真的开发了学生的精神资源,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2.对于创新教学所要求的教师素质认识模糊。

我们不少音乐教师其实还没有完全具备个性化教学所需的素质,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清楚认识,完全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很合格的音乐教师了,不能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不足。

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具备音乐教师应有的一般教学能力外,还特别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在音乐学习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现代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为的是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增强合作学习整体的责任感,并引导他们对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寻求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在音乐课堂上,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许多课例也十分成功。

然而,音乐教学中有一些内容只要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提示,学生就能明了,何必要花足时间、花够力气
地反复讨论呢?这样的合作学习,从合作的开始到反复讨论的结束,学生并没有产生进一步对音乐的认识、体验,同时因为缺乏合作的兴趣和动机,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

新课标精神的实施将会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

在我们庆幸它为我们音乐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作为我们音乐教师——这一精神的直接贯彻实施者,更应该以客观的态度面对角色的变换,在发展的契机面前应该保持高度的清醒,应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程改革逐步走向完善。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第五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