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选材:选取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经典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

2. 诗词解析: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意境等进行简要介绍。

3. 诵读技巧:教授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停顿、语气等技巧。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讲解法:教师对每首诗词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词诵读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和朗读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朗读:教师朗读一首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教师对这首诗词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4. 诵读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停顿、语气等技巧。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词诵读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和朗读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兴趣程度。

2. 学生诵读水平:评估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词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诗词接龙:学生分组进行诗词接龙游戏,要求每组学生连续背诵的古诗词要符合主题和韵律。

2. 诗词表演: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表演,包括动作、表情和语言表达,以此展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古诗词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集,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诗词学习资源,如古诗词网站、在线诗词数据库等,方便学生查询和阅读。

八、教学拓展1.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并组织诗词创作分享会,让学生相互交流和欣赏。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

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教案)-副本章节一:诵读导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诵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介绍古诗词的音韵规律,分析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诵读:教师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模仿诵读:学生模仿教师的诵读,加强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悟。

3. 分析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章节二:豪放派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豪放派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豪放派诗词的特点:介绍豪放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豪放派诗词的案例分析:分析一首豪放派诗词,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1. 教师讲解豪放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讲解豪放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豪放派诗词:学生阅读一首豪放派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境。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豪放派诗词的案例,深入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章节三:婉约派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婉约派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介绍婉约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婉约派诗词的案例分析:分析一首婉约派诗词,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讲解婉约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婉约派诗词:学生阅读一首婉约派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境。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婉约派诗词的案例,深入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章节四:唐代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唐代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九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九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九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四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多样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4.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这四首古诗词的作者、写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月夜忆舍弟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一)文本知识1.作者简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谁吗?预设:杜甫(出示课件4)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唐代诗人。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因此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等。

2.诗歌背景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吧。

预设:(出示课件6)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客居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

)朗读提示: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能够正确地朗读《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现;4.培养六年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古诗词;2.理解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2.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4.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2、教学方法1.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2.请学生对《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解析;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和对比;3、教学流程安排环节内容1课前准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导入让学生朗读《早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解析。

4创作分组讨论和展示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解析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2.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来评估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语文》(六年级下册);2.中国文化网。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解析以及创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思考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诗歌创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外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古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诗词选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适合的古诗词进行诵读。

如《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诗词解析: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意境等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所选古诗词。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2. 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朗读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解析: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意境等进行简要介绍。

3. 朗读训练: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5. 展示环节: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其他组成员评价。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背诵所学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水平、讨论表现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诗词的情况,以及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4. 期末考试评价:设置有关古诗词的题目,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演能力。

2. 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古诗词,扩大阅读面,提高文学素养。

八、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教案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品读中华优秀古诗词,热爱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语言运用: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思维能力: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展开想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点)◎审美创造:欣赏诗人描述的画面,体会意境美。

(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首唐诗都是绝句。

这四首诗像四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

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诗歌,透过文字,欣赏诗人描述的画面,领会诗人的情怀,感受诗歌的魅力。

(板书:课外古诗词诵读)【设计意图】本环节用简短直白的语言,让学生明确学习这四首诗歌所需达成的目标。

二、诵读诗歌品韵味1.读准字音自由朗读这四首诗歌,结合注释及资料,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诗后交流生字)课件出示:平羌.(qiānɡ)渝.州(yú)岐.王(qí)岑参..(cén shēn)芦.管(lú)2.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体会节奏。

(2)根据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五言诗节奏:五言诗按“二三”格式或者“二二一”格式朗诵,如“举头/望明月”“离离/原上/草”。

七言诗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格式,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按节奏也可划分为“二二三”格式,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格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听读,明确节奏。

(听名家朗读录音,学生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课件出示: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齐读,体会节奏。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教案)第一章:《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长沙》。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掌握诗词的基本朗读技巧。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作者毛泽东,创作时间、背景。

2. 诗词逐句解析:意象、修辞手法、情感分析。

3. 诗词朗读技巧讲解:语气、节奏、停顿等。

教学步骤:1. 介绍诗词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逐句解析诗词,帮助学生理解意象和情感。

3. 示范朗读,讲解朗读技巧。

4.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背诵《沁园春·长沙》)。

第二章:《荆轲刺秦王》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荆轲刺秦王》。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掌握诗词的基本朗读技巧。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作者李白,创作时间、背景。

2. 诗词逐句解析:意象、修辞手法、情感分析。

3. 诗词朗读技巧讲解:语气、节奏、停顿等。

教学步骤:1. 介绍诗词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逐句解析诗词,帮助学生理解意象和情感。

3. 示范朗读,讲解朗读技巧。

4.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背诵《荆轲刺秦王》)。

第三章:《登高》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登高》。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掌握诗词的基本朗读技巧。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作者杜甫,创作时间、背景。

2. 诗词逐句解析:意象、修辞手法、情感分析。

3. 诗词朗读技巧讲解:语气、节奏、停顿等。

教学步骤:1. 介绍诗词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逐句解析诗词,帮助学生理解意象和情感。

3. 示范朗读,讲解朗读技巧。

4.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背诵《登高》)。

第四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古诗诵读》教案(精选5篇)

《古诗诵读》教案(精选5篇)

《古诗诵读》教案(精选5篇)《古诗诵读》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诵读》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有一定节奏。

2.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背诵这两首古诗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2.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1.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2.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3.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4.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5.听录音,跟着读(两遍)6.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7.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教案)第一章:《登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登高》这首诗。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登高》的诗意,背诵这首诗。

2.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学生预习《登高》这首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朗读《登高》,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师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诗句的意义。

4. 学生讨论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背诵《登高》。

2. 写一篇关于《登高》的诗意解析文章。

第二章:《江城子·密州出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

2. 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其豪放洒脱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意,背诵这首词。

2. 难点: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学生预习《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师讲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词句的意义。

4. 学生讨论词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 写一篇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意解析文章。

第三章:《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课外古诗词诵读》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尝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韵律特点,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部分内容可能还需要更生动的例子或者更直观的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具象,便于学生吸收。
2.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学会品味和欣赏诗词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朗读技巧与节奏感: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掌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包括它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这首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这首诗如何通过短短的几行字,展现出壮阔的景象和深刻的哲理。
举例:《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平仄和节奏。
(2)诗词基本意思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掌握诗词的主题思想。
举例:《望庐山瀑布》中描绘了瀑布壮丽的景象,要求学生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分析古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效果。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学习《秋词》,依循初读、品读、深读、研读的步骤循序渐进、不断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课外自主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教材提供的讲解短文,对诗歌涵泳推敲、理解赏析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导入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秋词》为例,教给自主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方法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笔
【师生活动】点评学生课堂练笔
3
分钟
四、多篇探究、研读诗歌
【学生活动】在多篇联读中,走近刘禹锡,了解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再一次全班齐诵诗歌。
3分钟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齐读,推敲,品读诗歌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楷体字的讲解短文,理清脉络,提要钩玄
【学生活动】依循讲解短文提供的信息,对诗歌涵泳推敲、理解赏析,并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活动】理解“鹤”的意象的深刻内涵
【教师提问】朗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时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什么?
【学生活动】涵泳、推敲,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句
8分钟
三知人论世,深读诗歌
【教师引导】布置课堂练笔:请你结合诗人当时的境遇,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景色,揣摩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发挥想象,续写下面的文字,不少于100字:“刘禹锡带着行李和家眷,迎着深秋的凉风,离开长安,奔赴遥远荒凉的朗州……”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3.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背景、作者、意境等。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古诗词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词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词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诗词的特点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展示第一首古诗词,讲解其背景和作者。

3.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4. 意境解析:讲解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和想象。

5.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6. 背诵练习:学生自主背诵,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的重要性和价值。

8.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回家后继续背诵和理解古诗词。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课堂参与度来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能够理解并描述古诗词的意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素养。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

九、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课外古诗词的诵读,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律、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3. 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选择: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词,包括唐宋诗词、明清诗词等。

2. 古诗词的翻译和解释:对选定的古诗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

3. 古诗词的诵读和鉴赏: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选定的古诗词进行翻译和解释,讲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诵读法: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语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鉴赏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欣赏和评价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和讨论等。

2. 诵读表现:评估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发音、停顿和语调的准确性,以及对诗词韵律的把握程度。

3. 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欣赏和评价古诗词时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选取一首简单的古诗词进行学习和诵读。

第二周:学习一首稍微复杂的古诗词,深入了解其意境和情感,进行诵读和鉴赏。

第三周:学习一首含有修辞手法的古诗词,分析其修辞效果,进行诵读和鉴赏。

第四周:学习一首表达自然景色的古诗词,感受其描绘的景色和情感,进行诵读和鉴赏。

第五周:学习一首表达人物情感的古诗词,理解其情感表达方式和手法,进行诵读和鉴赏。

六、教学资源1. 古诗词选集:教师准备一份适合学生的古诗词选集,包括不同朝代的经典诗词。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诗词的文本、翻译、注释和图片等。

3. 音频资源:收集或录制一些名家的古诗词诵读音频,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第一章:古诗词的韵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如韵律、对仗、意境等。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1.2 教学内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介绍。

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进行诵读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的韵律、对仗和意境。

1.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韵律、对仗和意境。

3. 诵读: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词,感受其韵味。

4. 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诵读和分析。

5. 总结:对学生的诵读和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二章:古诗词的情感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培养学生通过古诗词感知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创作体会古诗词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古诗词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介绍。

选取几首具有不同情感表达特点的古诗词进行诵读和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2.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词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分析其情感表达方式。

3. 诵读: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词,感知其情感。

4. 创作: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创作一首古诗词。

5. 总结:对学生的诵读和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古诗词的意境描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意境描绘的手法,如写景、写意等。

培养学生通过古诗词感知和描绘意境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创作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3.2 教学内容:古诗词中意境描绘的手法介绍。

选取几首具有不同意境描绘特点的古诗词进行诵读和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创作描绘自己的意境。

3.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词中意境描绘的手法,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分析其意境描绘手法。

3. 诵读: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词,感知其意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第一章:古诗词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分类及其历史发展。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定义与分类:诗、词、赋、散文等。

2. 古诗词的历史发展: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等。

3. 古诗词的基本特点:韵律、对仗、意象、情感等。

4. 古诗词的欣赏方法:语音、节奏、意境、修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难点:古诗词的历史发展及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词,引导学生欣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古诗词阅读心得。

4. 视听结合法:播放古诗词朗诵视频,感受古诗词韵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讲解:分析古诗词的分类、历史发展、基本特点等。

3. 欣赏:分析经典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其韵味。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古诗词的韵律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词的韵律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古诗词的节奏划分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韵律与节奏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韵律类型:平水韵、词林正韵等。

2. 古诗词的韵律特点:平仄、押韵、对仗等。

3. 古诗词的节奏划分:根据句子成分、语音停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诗词的韵律类型及其特点。

2. 难点:古诗词的节奏划分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韵律类型及其特点。

2. 实践法:让学生朗读古诗词,感受韵律与节奏。

3. 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词,引导学生划分节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古诗词韵律类型及其特点。

《古诗词诵读》(教案)-【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教案)-【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积累文化常识。

2.初步鉴赏四首诗歌的艺术技巧,感悟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3.准确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思想情感,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4.熟读成诵,完成相应的理解性默写任务。

【教学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感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第一首诗歌:《静女》一、文化常识1.了解《诗经》《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①《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②《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③《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④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⑤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⑥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二、诵读感悟1.明确字音姝(shū)俟(sì)隅(yú)踟蹰(chí chú)娈(luán)贻(yí)炜(wěi)荑(tí)2.解释词义①见:通“现”,出现。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

2. 对每首古诗词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教授古诗词的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正确诵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对古诗词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朗读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提高诵读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古诗词,解析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 示范朗读,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诵读。

4.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纠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表现,评价学生的诵读水平。

2. 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3. 对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进行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古诗词文本材料,包括《静夜思》、《春晓》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古诗词解析资料,帮助教师讲解诗意。

4. 朗读技巧指导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编排以小组形式为主,便于学生相互交流、互相纠正。

3. 教学设备正常运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家长参加古诗词诵读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3.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十、教学计划:1. 制定每节课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步骤。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资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诗词鉴赏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古诗词学习,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和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诗词的产生与发展1. 了解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习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第二单元:诗歌的韵律与节奏1. 学习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2. 分析诗歌的韵脚、韵律类型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

2. 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词的特点、魅力。

四、教学步骤1. 诗词的产生与发展:讲解诗词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学习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分析诗歌的韵脚、韵律类型及作用。

3. 诗词鉴赏:通过对具体诗词的鉴赏,使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诗词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课堂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拓宽知识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诗词诵读能力:通过课堂诵读,检查学生的发音、语调、节奏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诵读能力。

2. 学生诗词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学生诗词创作能力: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2. 参考书籍:《古诗词鉴赏》、《中国古代诗词选读》等3. 网络资源:古诗词网站、诗词鉴赏博客等4. 音频资源:古诗词诵读音频、古筝音乐等5. 视频资源:古诗词朗诵视频、诗词解读视频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3课时3. 诗词鉴赏:4课时4. 诗词创作:2课时5. 课堂讨论与交流:每课时预留10分钟八、作业与练习1. 诵读作业:每天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诵读,注意把握韵律和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①理解“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出示课件4】柳树图片。

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②理解“昔我往矣”。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

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

这是为什么? 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

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但是“我”能回家吗?为什么?本是两年的兵役却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

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引读“今我来思”。

③理解“雨雪霏霏”。

【出示课件4】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

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

生读。

④【出示课件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后四句,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

短短16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及沧桑心声。

4.你能试着背一背吗?【出示课件5】指名试背。

全班试背。

2 《送元二使安西》【出示课件6】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生齐读课题。

)能力。

学习古典诗词要咬文爵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韵味,所以,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理解诗词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

想象画面,从诗中悟情。

不断诵读,增强理解与记忆,更深地体会诗歌情感。

理解作者生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7、8】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

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2.初读a.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

b.按节奏读诗。

【出示课件9】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指名读诗,评价。

3.理解诗句。

【出示课件9】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出示课件10】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平才能更好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对于作者介绍必不可少。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初读诗歌要求做到读正确,然后读流畅,才能掌握诗歌的内涵,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借助问题理解诗句,产生丰富的想象。

3 《春夜喜雨》1.一说到“诗”你会想起哪个朝代?对唐朝。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最有名的诗人非“李杜”莫属。

“李”是(李白),“杜”是(杜甫)。

【出示课件11】对,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杜工部集》。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2】二、初读1.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

2.按节奏读诗。

【出示课件13】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指名读诗,评价。

师: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这是古诗学习的第一步,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得到的。

所以,我们还要沉下心来,静静地读,细细地品。

我们可以借助注释,赏通过学生的情境体验和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春雨的企盼。

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析和工具书认真地品读理解,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4.生自主理解诗句。

三、品析1.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①理解“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

②从哪儿看出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为什么说它及时呢?(知时节,播种的时节)④指导朗读此句。

2.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①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讨论:为什么用“潜”?能换成别的词吗?(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③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呀!你喜欢这样的雨吗?3.现在我们来看下面两句,它们和这场雨有关系吗?①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指名说说看。

②天上乌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

这时诗人在想什么呢?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慢慢地走进诗人的心里去了。

【出示课件14】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当时对春雨的企盼。

(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③指名反馈作者当时会想些什么?4.是呀,好一场及时的雨呀!下吧,下吧!多下会儿吧!把干涸的土地彻底滋润。

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明天早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根据学生储备的已有知识,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题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为体验诗情奠定基础。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读懂诗的意思。

读着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图片欣赏)万紫千红、娇艳欲滴、花团锦簇。

你喜欢这场春雨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我们刚刚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

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

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背诵。

【出示课件15】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一年这计在于春,一年之景始于春”,春的诗歌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早春的诗歌。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6】2.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出示课件17】3.范读,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5.理解注释:【出示课件18】①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

古人经常用排行或官职来称呼对方,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也称“张水部”。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学生既理解“泪”的含义,为理解诗人劫后狂喜做情感铺垫。

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人欣喜若狂的喜悦之情。

呈:恭敬地送上。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酥油。

④处:时。

⑤绝胜:远远胜过。

6.译文:【出示课件19】京城大道上空雨丝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

7.赏析①“天街小雨润如酥”写出了春雨哪些惹人喜爱之处?明确:春雨细密润泽万物,带来生机,空气清新,使人倍感舒适。

②前两句先写“小雨”、再写“草色”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经过春雨的润泽,小草才会显得青翠。

③哪一句最能体现“早春”特色?明确:“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

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可以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喜悦之情。

⑤哪句诗句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⑥诗人为什么会说早春要胜过“烟柳满皇都”?明确:这是对早春美景的品评和抒情。

可以体现出早春草芽初萌时景色的可爱,及作者对这种景色的惊喜和喜爱之情。

⑦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以突出春色的特征。

8.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课件20】5 《江上渔者》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掌握学习诗歌的根本:积累。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创设情境,渗透教育,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即利1.导入。

【出示课件21】提到范仲淹,就会想起他《岳阳楼记》里的一句流传至今的大气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意思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第一位。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千古名句(师生齐读)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江上渔者》(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2】从诗题看,范仲淹关心谁?(江上渔者、渔民)“渔者”是什么意思?(明确:指打鱼的人)2.初读诗歌。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理解词语。

【出示课件23】(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4.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出示课件24】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惊险啊!5.读了这首古诗,你体会到了什么?当往来的客人们不停地称赞鲈鱼的美味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