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论文【最新版】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5d629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2.png)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农民增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篇1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
解决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县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我们最近根据县人大会主任会议安排,围绕我县«农业法»的贯彻执行和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结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我县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民权益保护,到漠滨、若水、黄茅、洒溪等乡镇、村组、农户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召开座谈会8次,听取了县人大代表、乡(镇)村组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的意见,收回调查问卷80份。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增收少的是思路,愁的是销路,缺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我县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制约,加之受军事禁区影响,农村资源开发整合利用缓慢。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市场繁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法治农、科技兴农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农民增收仍较缓慢。
我县34万人口中有农业人口304800人,XX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097元,XX年农民人均收入2223元,收入仅增长5.6%,农民仍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
根据调查,影响农民增收原因较多,在我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之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部分农民劳而无效。
在全县346个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偏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这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漠滨乡洞头塘村总人口1164人,11个组就有8个组不通公路,农产品进出全靠农民肩挑背驮,大量的竹木、柑桔等农副产品调不出,除自己消费外,多余的只好烂在家中,增产不增收,挫伤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该村很多农民装不起电话,接一个电话要跑5华里。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ea17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6.png)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中国人口中最大的群体,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农民增收的状况、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民的增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进行。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在乡镇和村庄的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位农民作为样本,并针对他们的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与农民代表、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等进行深入交流,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 农民收入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副业和务工。
其中,农业生产依旧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活动,但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副业和务工则成为了一些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2. 农民收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整体上仍然相对较低。
大部分农民家庭的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农民收入差距也较大,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甚至低于贫困线。
3. 农民收入分配: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大规模农业企业垄断土地资源,导致一部分农民无法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农民工人数的增加也使得农村副业和务工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农民仍然面临着就业和收入的困难。
四、问题和挑战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的问题和挑战:1. 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受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难以依靠传统农业增收。
2. 农村副业和务工就业压力大:尽管农村副业和务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加剧,一些农民难以找到稳定的副业和务工机会。
3. 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大规模农业企业垄断土地资源,一些农民无法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限制了其增收的空间。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f3c0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6.png)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精选(4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
我们会经常使用到报告,书面报告主要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打算等几个方面,可行性的报告是怎么写的?为您准备了全部有关“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的内容请阅读,感谢您选择阅读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开拓您的视野!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篇1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于10月8日至13日、10月16日至2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别带领调研组,赴、等六县开展农民增收情况调研。
调研期间,共下到6个乡、村、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随机走访了解了30多户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听取了、、、、、六县政府及涉农部门领导的情况介绍;综合分析了市统计局、农调队农民增收问题的有关资料。
现在,我受调研组的委托,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调查了解,年1—9月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89元,比增元,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三位,连续五年在全省前列。
特别是今年遭受“’’特大洪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仍保持稳定增长。
一是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种植业上持续增收。
1—9月份农业产值亿元,比增%。
主要农作物生产平稳增长。
粮食生产基本稳定,茶叶、烟叶、水果增产增收,蔬菜稳产增收,食用菌稳步增长,效益显著。
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发展空间。
二是完成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林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投入增加,促进了林业收入持续增收,林业效益明显,同比增长%。
三是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工业带动农业取得进展。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木竹加工,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两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了农民在一产业的收入,并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岗位。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优秀7篇】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e23a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5.png)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优秀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农民增收调查报告【优秀7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最后用调查报告将调查成果展示出来。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2篇)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b701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6.png)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2篇)农民增收调查报告(通用12篇)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篇1连山镇是四川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
连山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就农民增收情况调查如下:一、1997年至20__年农民收入情况表:(略)二、近三年市镇两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情况:1、荒滩地整改投入120万元。
2、农灌机沉井投入4万元(其中机井30眼,每眼补助600元,计1.8万元;沉井11口,每口20__元,计2.2万元)。
3、农村机耕道投入40万元(石梯村1.5公里,锦花村0.8公里,向阳村0.4公里,清河村0.8公里)。
4、河堤修复投入30万元。
以上四项合计194万元。
三、我镇20__年专业大户、专业协会发展情况:20__年,我镇有专业大户20户(其中种植业7户,养殖业9户,加工业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
有两个协会:1、鸭业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56户,年销售额达335万元,利润48万元,会员直接增收3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元。
2、薯类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05户,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利润60万元,会员增收4000元,带动农户增收502元。
四、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原因:1、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
2、农业投入成本高,特别是农灌抽水费用大。
3、大多数农户还处于传统农业耕种方式,不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4、本地从事农副产品营销的大户太少。
五、市、镇两级政府对农民的增收的规划和将要采取的具体措施:1、要根据连山镇农业现状,配合德阳下旌湖改造,对上柳梢(9.7公里),下柳梢(12公里)整个渠系工程进行改造,实现自流灌溉达70%以上,减轻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种、养、加”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政府制定了对“种、养、加”大户扶持的优惠政策)。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0192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d.png)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确保农民增收,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性问题。
一是我市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
20xx、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长3.4%、7.6%。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
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20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
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
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
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
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
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玉铃”牌马铃薯、“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优秀8篇)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19c8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a.png)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优秀8篇)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
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各社会层次上的人士却有着不同的认识。
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同时随着近几年炒房炒楼、炒绿豆、大蒜的一些“专业”人士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见乐观。
在我们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
“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
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
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
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
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
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ae53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4.png)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精选5篇)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篇1为了摸清当前农民增收现状、构成与变化趋势,各项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方案,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趋势。
(一)经济资源情况。
1、根本情况。
该村393户,1501人。
按文化程度分类:不识字的11人,占0.7;小学的604人,占40;初中的525人,占35;高中以上的361人,占24.1。
按劳力结构分类:总劳力731人,占总人口的48.7,其中满劳力518人,占劳力总数的71,男劳力464人,占63.5。
在劳力中受过培训的325人,占总劳力的44.5,有技术特长的218人,占总劳力的29.8,在外打工的384人,占劳力总数的52.5。
土地构成分类:全村土地总面积697.6亩,其中耕地498亩,林地199.6亩,在耕地中水田面积441亩,旱地57亩。
生活设施建设享受程度:全村通电户390户,占总户数的99.2;通公路户325户,占总户数的82.7;通电话121户,占总户数的30.8。
人均纯收构成;全村20xx年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村级人均纯收估计2500元。
10户调查汇总,共计42人。
其中男25人,女17人,按年龄分0-16岁11人,17-22岁7人,23-40岁7人,41-50岁14人;按文化程度分:不识字的2人,小学20人,初中17人,高中3人。
劳力28.5人,其中男劳力20人,劳力中受过培训的2人,在本资料版权属于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外打工的18人,占劳力总数的63.2。
按人平纯收层次划分,人平纯收在1201-1800元的有3户,1801-6500元的有6户,6501元以上的1户。
2、土地总面积10户合计160.5亩,其中耕地46.3亩,林地17.2亩,药材93亩,在耕地中水田29.3亩,旱地4.9亩。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修改版]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d64be652d380eb63946db5.png)
第一篇: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年=月==日)是个农业县,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
我到锻炼期间,把从理论上解决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此次到农村锻炼的主要任务之一,多次深入乡镇、深入各村民小组和部分农户家中,采取向群众了解情况和同群众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了专题的调研,调研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
具体表现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
(二)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
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
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称。
因此,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甚至没有什么收入。
(四)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
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
因此,我们的农民难以充分业变,就业困难很大。
(五)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
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
因此,在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58f20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7.png)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农民收入篇11、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
XX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
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XX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
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
XX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同XX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
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
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
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
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
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
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
XX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
到2023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
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
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
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精彩6篇)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精彩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ddba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c.png)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精彩6篇)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篇一目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粮食作物的交换。
小麦、玉米、大米等。
是农民的生活资料,他们同时被出售必须留出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指花生种植较多的地区)。
粮食收入后,农民卖本该卖的,留本该留的,可以赚四五千。
副业也是农民收入之一。
在农村,除了牛、羊、鸡等家禽之外,几乎每个家庭都养两三头猪。
这些卖了以后,大部分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所以农村每年的毛收入是六七千元。
在种植中,种子、肥料、灌溉等方面都被去除了。
养殖中,除去种苗、饲料、家禽的医药费,农民年纯收入也可以四五千元。
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农民对钱不是很满意,然后钱就拿出来了。
到年底,村里要统筹规划,每年都要留出。
家里给孩子们添置了一些新衣服。
拖拉机的大轮子已经用了好几年了,应该换了。
剩下的要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过年可能还要借有些人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一年。
万一闹饥荒,天气不好,又没有粮食。
交了公粮恐怕不够填饱肚子。
家里有人生病不借钱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借了这个,家里就债台高筑了,每年还要攒钱,少吃好饭,少穿新衣服,还钱才能放松。
农民的收入,除了开销,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
遇到天灾人祸,他们要借钱,但不是这样。
借的钱要还。
孩子读书花的钱最多,还要赶上一些乱收费的学校。
农民就更惨了。
国家政策整天都在呼吁减轻人民负担,但农民还是不堪重负。
政策的关键是执行。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入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支出没有太大变化,农民负担将更加沉重。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篇二我的家乡灵峰黄村是位于浙江温州苍南金乡镇的一个村子,我的爷爷奶奶生活在村子里。
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是农民,因此我爷爷奶奶了解农民的变化,当我征求我爷爷奶奶的意见时,爷爷说,以前农民是谁都不想当啊,又穷又累,现在情况可是不一样了。
你可以到我们村子调查一下,不就可以知道农民的收入有什么变化了吗?我想想觉得可行,就准备到村里家庭去做调查了。
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
![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cdd0e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2.png)
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2023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精选篇1)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选取__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
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
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
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
三是思想观念。
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
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
2023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3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438b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d.png)
2023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2023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1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我们X乡调研组遵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采取听汇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到村到户,广泛接触群众,对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乡的基本概况:X乡共有12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有5465户、0人,耕地面积21030亩。
人均纯收入3002元,是个人多地少、工业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
在种植结构方面,全乡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小麦面积11000亩,总产4194吨,亩产360公斤。
玉米面积5029亩,总产3021吨,亩产量601公斤。
蔬菜面积10210亩,总产25000吨。
复播作物主要以蔬菜、油料、豆类为主。
在养殖业方面,全乡牛存栏1774头,其中奶牛1413头,55头以上养殖户69户。
猪存栏7146头,100头以上养殖户3户。
鸡存栏174790只,300头以上养殖户115户。
羊存栏达到2565头,50头以上养这植产24户。
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全乡有加工企业134个,从业人员352人,其中:产值在20万元以下的81个,产值在20——100万元48个,产值在100万元以上5个,产品主要销往本县和周边县市。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乡有机井168眼,其中深井142眼,15年以上井61眼,拍卖改制机井128眼;节水管道109.5公里,节水面积17000亩,连片亩以上节水片的有南社、河湾、王村、祁城五个村。
全乡有造林面积2134亩,其中木材林979亩,经济林1155亩。
有大型收割机20台,播种机90台,旋耕机62台,基本实现机播,道路硬化31条、19824米,10个村安装路灯760盏。
农民收入比例构成情况是:全乡种植业收入2238万元,养殖业收入3208万元,林果业收入18万元,工业收入24335万元,建筑业收入1000万元,服务业收入28万元,其它收入1119万元,农业方面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7%。
有关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5篇
![有关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aa63f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f.png)
有关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5篇有关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篇1)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在发展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本文结合贫困山区的实际,分析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就我县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现状我县既是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更是省移民大县。
(一)从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看。
全县有贫困人口12.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28.5%,占全县总人口19%;65%分布在全县13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35%分散在全县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基础设施落后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
(二)从收入结构情况看。
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474元(和全省比相差1680元)。
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297元,占87.5%,第二、三产业收入177元,占12.5%;年,全县人均收入1595元,(和全省相比差1672元)。
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325元,占83.8%,第二、三产业收入270元,占17.2%。
(三)从脱贫、返贫情况看。
年,全县脱贫人口1万人,其中:51个“整村推进”村占45%,相对贫困人口占70%,绝对贫困人口占30%;返贫人口1万人,返贫率高达1.94%,其中:库区移民占30%,资源贫乏、交通落后地区占45.4%,其它因灾返贫占24.6%。
年,全县脱贫人口7000人,其中:51个“整村推进”村占48%,相对贫困人口占69.5%,绝对贫困人口占30.5%;返贫人口8000人,返贫率1.5%,其中:库区移民占32.4%,资源贫乏、交通落后地区占42.5%,其它因灾返贫占25.1%。
二、原因及其分析帮助农民快速增产增收,是我县“十二五”期间的重大课题。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县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是相当突出的。
(一)人多耕地少、增产难以增收。
农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最新7篇
![农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d2c2e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农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最新7篇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篇一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ss机遇?02年4月份开始,我所在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10个镇处、50个村庄和500个农户,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节器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9.8%。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10.4%;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8.7%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壹伍2元,与上年持平。
其主要特点是: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反弹。
19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6.6%,20xx年6.3%,20xx年反弹明显,达到9.8%。
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
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xx 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一⑦1.5%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5%,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125.2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73.1%,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
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xx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一叁7.8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3.7%,比上年增长一⑦.5%,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5%。
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论文(范文大全)
![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论文(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f723f7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4.png)
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论文XXX地区农牧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一、地区农牧民收入概述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XX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克服金融危机和各类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牧民定居、农业产业化、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实现突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
“十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3000元大关,由2001年的2355元增加到2005年的3544元,年均递增10.37%。
“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4000元大关,“十一五”末接近5000元大关,由2006年的3805元增加到2009年的4772元,年均递增7.72%,预计2010年人均收入将会突破5000元大关。
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速较“十五”期间有所放缓,这主要是受到各类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的影响,特别是受告别短缺后地区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因素影响。
从近五年农牧民收入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种植业收入比较稳定,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25.24%上升到2009年25.80%;畜牧业收入比重下降,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47.96%下降到2009年的42.45%;非农收入比重增大,由2006年的26.49%增长到2009年的31.34%,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较快,由2006年的9.47%上升到2009年的16.79%,外出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的重要增收来源之一。
从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趋势看,一方面说明自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也说明注重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来源逐步趋向多元化。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ba37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9.png)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面临较大难题。
针对农民增收问题,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我们在农村地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并结合专家、农民合作社的意见进行访谈,有效地获得了相关数据和意见反馈。
三、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1.收入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以农业收入为主,但其增长率较低。
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都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2.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农民普遍面临
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
这些制约
因素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导致农民收入无法显著提高。
3.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也是农民增收的难题之一。
农村道路、通
信设施、市场网络等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困难,
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和附加值的提升。
四、农民增收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是农民增收面临的重要挑战。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年龄结构的改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
了不小的压力。
2.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消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农民创造了新的增收机遇。
同时,国家农业政策的积极扶
持和农技进步的推动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6531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f.png)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篇一」今年十月中旬,我们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先后在全镇9个行政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和年报、问卷等多种形式,围绕农民收入现状,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以及增收的途径、举措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力求找到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种困难,破解农民持续增收的难题。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民收入现状和特点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虽然经受了去年“7.28”水灾的影响但我镇农民收入还是大幅度提高。
1、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xxxx镇辖9个行政村,136个村民,4027户16021人,现有耕地9311.5亩,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270.9万元,人均纯收入1935元,比20xx年净增203元11.7个百分点,继上年以10.6%的速度快速增长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从20xx年我镇经济发展状况的组成机构看,劳务输出收入为1009.3万元,净增119.8万元,增长13.7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4097.2万元,净增803.6万元,增长24.4个百分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增速明显加快。
二、三产业收入也明显增加,尤其是马蜂沟和黄龙洞农家乐开张营业,为当地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力量。
3、农民的整体富裕程度提高。
从调查户的收入分组情况看,农民的整体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低收入户的比例在逐步缩小,高收入户的比例继续增加。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
由于镇政府强化减负管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强化承包管理、强化财务管理、提高村务公开水平、积极实施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f32bb96bd97f192379e998.png)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
我县同样也面临着农民增收难的困惑,因此,找准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制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时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与人大相关委室同志先后到赵庄、欢口、师寨、孙楼等镇进行调研,分别采取了入户调查、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县农民增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民增收基本情况根据今年夏秋两季形势初步分析,全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态势呈现“四增一平”,即:家庭经营收入增、劳务与工资性收入增、转移性收入增、财产性收入增,农民负担平。
今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5.6元,同比增加694.2元,增长13.6%,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收360.2元,劳务输入增收140.2元,转移性收入增收72元,财产性收入增收121.8元。
其增收特点为: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强劲。
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23.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0.2元,增长9.45%,对今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0.19%;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549.2元,增加193.8元,增长52.75%,是今年农民收入各项收入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三是家庭经营收入中牧业收入增速加快。
今年牧业人均收入增加131元。
增长29.57%,增速较快。
取得如此成效,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深化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促增收。
今年,全县夏粮作物面积55万亩,单产382公斤,总产21.01万吨,因单产比去年同期增加24公斤,价格较去年收购价格上升3分,总收入增加1980万元,人均增收20元,大(苔)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苔蒜2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亩收益2088元,总效益4.17亿元,比去年增收2976万元,人均增收31元。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3df4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5.png)
展望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
未来,应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以满 足市场需求。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需 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 民的劳动素质和就业能力,帮 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 和农村经济发展。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
鼓励和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引 导农民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 兴业态,拓宽增收渠道。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农民收入现状 • 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分析 •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 农民增收对策建议 • 调查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 转型升级的需求迫切
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 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但效果有待检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基本公 共服务,降低农民生活成本,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基础设施因素
农村道路交通
农村道路交通的改善可以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田水利设施
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抗灾能力 ,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电力通讯设施
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完善可以提供更好的生产生 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收益。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02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
解决资金难题。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03
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激发农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论文
为了摸清当前农民增收现状、构成与变化趋势,各项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方案,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趋势。
(一)经济资源情况。
1、基本情况。
该村393户,1501人。
按文化程度分类:不识字的11人,占0.7%;小学的604人,占40%;初中的525人,占35%;高中以上的361人,占24.1%。
按劳力结构分类:总劳力731人,占总人口的48.7%,其中满劳力518人,占劳力总数的71%,男劳力464人,占63.5%。
在劳力中受过培训的325人,占总劳力的44.5%,有技术特长的218人,占总劳力的29.8%,在外打工的384人,占劳力总数的52.5%。
土地构成分类:全村土地总面积697.6亩,其中耕地498亩,林地199.6亩,在耕地中水田面积441亩,旱地57亩。
生活设施建设享受
程度:全村通电户390户,占总户数的99.2%;通公路户325户,占总户数的82.7%;通电话121户,占总户数的30.8%。
人均纯收构成;全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2350元,2008年村级人均纯收预计2500元。
10户调查汇总,共计42人。
其中男25人,女17人,按年龄分0-16岁11人,17-22岁7人,23-40岁7人,41-50岁14人;按文化程度分:不识字的2人,小学20人,初中17人,高中3人。
劳力28.5人,其中男劳力20人,劳力中受过培训的2人,在本资料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外打工的18人,占劳力总数的63.2%。
按人平纯收层次划分,人平纯收在1201-1800元的有3户,1801-6500元的有6户,6501元以上的1户。
2、土地总面积10户合计160.5亩,其中耕地46.3亩,林地17.2亩,药材93亩,在耕地中水田29.3亩,旱地4.9亩。
3、物资总价值10户累计419090元,其中房屋价值370400元,家庭耐用品41670元,生产用固定资产900元,存货折款6120元。
养殖业10户中共计养猪20头,户平2头,养鸡62只,户平6.2只。
家庭生活耐用品10户中共计拥有电视机9台,电冰箱2台,洗衣机2台,热水器2台,摩托车2辆,电话机7部,自行车7辆,家具16组。
存货数量调查,10户共计存粮4450公斤,折款5400元;存油料420公斤,折款980元;存药材50公斤,折款250元,其它农产品275公斤,折款160元。
房屋建筑面积1822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995平方米,砖木结构147平方米,土木结构680平方米。
4、金融资产:合计85500元,其中存款9000元,现金6500元,应收外欠款70000元。
5、粮食平衡。
当年收入累计22205公斤,其中购入2100公斤,当年支出口粮4770公斤,种粮145公斤,饲料6250公斤,其它7550公斤,年未结余6575公斤。
6、债权债务累计17.1万元,其中债权7万元,债务10.1
万元。
(二)种植业结构与效益。
1、种植结构:10户累计2008年全年农作物复种指数188.9亩,其中粮食作物65.3亩,经济作物116.5亩,蔬菜0.6亩,油料5.5亩。
2、经营收入:10户累计经营收入144317元,其中粮食27254元,经济作物114150元,蔬菜1190元,油料1723元。
3、经营支出;10户累计经营支出71081元,其中粮食4394元,经济作物66300元,蔬菜123元,油料244元。
4、净收入。
10户累计净收入72460元,其中粮食22464元,经济作物47450元,蔬菜1087元,油料1459元。
每元投入净收3.09元,亩平净收入392元,每工净收27.8元。
(三)家庭纯收入。
1、总收入。
10户累计267238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4218万元,工资性收入59820元,转移性收入45000元。
2、纯收入。
10户累计189025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84105元,工资性纯收入59820元,转移性收入45000元,2008年人平纯收入3685元。
(四)家庭总支出。
累计支出31753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234720元,家庭经营支出72937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9000元,税费1368元,其它452元。
(五)家庭纯收预测。
2008年家庭纯收10户累计187271.4
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97451.4元,工资性纯收21820元,转移性纯收68000元。
2008年人平纯收预计4458元,较上年3684元增774元,增长21%。
二、制约因素。
1、文化素质较差。
抽查10户调查,文盲2人,占抽查样本的 4.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7人,占抽查样本的88.1%,高中以上的3人,占7.1%。
2、专业技能人员少。
抽查10户中,劳力28.5人,其中受过培训的仅2人,占劳力总数的4.8%,在打工收入当中,基本是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因此打工收入较低。
3、技术含量普遍低。
抽查10户中,种植结构调整比较优良,其粮经比为1:1.8,但在经营过程中受市场价格下跌和技术投入跟不上等因素影响,致使家庭收入出现负增长。
4、人口素质相对差。
全村1501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58人,占总人的3.9%。
其中弱智人口27人,重病人口31人,这将给平稳增收带来一定的影响。
5、村办企业无发展。
调查结果,全村没有突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更谈不上有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积累的生产加工企业,固此,农民增收潜力不大。
6、交通通讯条件差。
全村393户,通公路的325户,还有68户人家住在偏高偏远的地方,这部分人口因交通条件差而限止了生产发展。
通电视信号的仅172户,还有121户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因此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掌握科技知识。
这些因素制约着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增收途径与对策。
10户调查结果,2008年总收入267238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2418元,占总收入的60.8%,转移性收入104820元,占总收入的39.2%。
由此可见,其主要增收途径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开发。
富余劳力外出务工,不仅学到了技术,挣回了票子,而且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树立和增强了发展市场经济的胆识和气魄,调查实事也充分证明了打工经济在近期内仍然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撑,是农民脱贫致富,改造居住条件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有效捷径。
2、认真做好耕地资源开发。
一是要有效利用和开发现有耕地资源,保护基本农田,坚决杜绝滥占滥用耕地;二是要下力抓好耕地利用,杜绝抛蔬、撂荒现象;三是要调整好作物
布局,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要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高效益;四是切实抓好旱地农业开发;五是要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耕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农民增收水平的稳定提高。
3、认真做好山场资源开发。
在山场资源利用上,一是要对25度以上宜退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重点抓好茶叶、干鲜果、生态林、用材林、药材、魔芋为主的基地建设;二是开发利用草场资源,发展牛、羊畜牧养殖业。
4、认真做好养猪业的发展。
调查结果10户中,养猪的20头,养鸡62只,户平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人平养殖业纯收在380-400元,占年人均纯收的10%以上。
可见养殖业对人均纯收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要在养殖业上下大功夫,实现户平4头猪,10只鸡的养殖目标,立争养殖业步入一条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