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学模式的转变.ppt

合集下载

现代化医学模式2-oimc课件

现代化医学模式2-oimc课件

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疗安全意识强化
加强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不良事件监测与处理
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监测与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过程 中的问题。
04 OIMC医学模式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跨学科合作的障碍与应对策略
现代化医学模式2-OIMC课件
目 录
• 现代化医学模式概述 • OIMC医学模式的核心概念 • OIMC医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 OIMC医学模式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OIMC医学模式的未来展望
01 现代化医学模式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化医学模式是一种以病人为 中心,结合预防、医疗、保健、 康复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医疗服 务模式。
段,推动了现代化医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健康观念的转变
03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多
元化需求转变,促使医学模式向现代化转变。
02 OIMC医学模式的核心概 念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患者需求至上
医疗服务的核心是满足患 者的需求,包括生理、心 理和社会层面。
患者参与决策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 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满意 度。
05 OIMC医学模式的未来展 望
人工智能在OIMC医学模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OIMC医学模式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但不限于辅助诊 断、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等方面。
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预测模型,对患 者的病情进行预测,提前采取干预措 施,降低疾病恶化的风险。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挖 掘等技术,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从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从医学模式的演变
个体化预防
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以提高预 防效果和降低医疗成本。
整合治疗与预防
在治疗过程中融入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降低复发风险。
未来医学模式的发展
04
趋势
பைடு நூலகம்
个性化医疗
总结词
个性化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为其量身定制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随着基因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逐渐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方向。通过对 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其患病风险,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 基因特点,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诊断与治疗手段的革新
科技进步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如影像学检查 、内窥镜技术、微创手术等,这些手段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 更准确地诊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社会文化变迁
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这促使 医学模式从单纯的治疗疾病向关注人的整体健康转变。
创新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PBL教学等,以提高医生 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医药研发的创新方向
个性化药物研发
随着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增加, 医药研发需要加强个性化药物的 研发,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 求。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医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方 向,医药研发需要加强精准医疗相 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医疗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学研究伦理
在医学研究中,必须遵循伦理原则,尊重受试者 的权益和尊严,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性和安全性。

医学教育发展与课程模式转变ppt课件

医学教育发展与课程模式转变ppt课件
03110100
12
形势与政策 内科学(甲)Ⅱ 外科学(甲)Ⅱ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中医学 全科医学 传染病学 皮肤性病学 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 医学英语 医学综合课程Ⅱ 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类选修课程
高级医患沟通 临床医学类选修课 临床系列讲座 个性课程
体质测试Ⅲ 学分小计
周学时 0--1 3--3 2.5--3 1.5--1 1.5--1 2--1 1.5--0 1.5--1 1--1 2--0
通识(导论类) 通识教育实践 其他通识类 最低学分小计
周学时
2--1 2--1 0--1 2--2 2--2 0--2 0--2 2--2 2--2 2--2 2--2 1.5--1 4--1 4--2 0--4 0--3 4--0 4--0 1.5--1 3--2
学分
秋冬春 夏
2.5
2.5


3
3
周学时
0--1 1--7 1.5--3 4--0
2--1 3--2 1.5--1 2--0 1.5--1 1--1 2--2 3--3 2.5--3 2.5--3 2.5--3
学分
秋冬春 夏


备注
4.5 3
4 1
2.5 2
2 3
2
4 2
第四学年春夏至第五学年春夏进行临床见 习教学,由于临床教学的特殊性,具体教 学过程将另行安排。
1
1
3
3
3
3
2
4.5
5
2
1.5
4
4
2
4
2
1
1.5
25
24.5
备注
必修1门(3学分) 选修2学分
建议修读医学史、人类学

最新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幻灯片

最新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幻灯片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3
第四,现代医学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尚 存在某些缺陷
(二)重视生命质量与新的优先选择
世 界 银 行 1993 年 “ 向 健 康 投 资 ” ( Investing HeaIth)的报告被评为90年代世界卫生界最重要的 报告之一,其原因是报告表达的经济伦理总是下一 世纪人类最沉重最尖锐最核心的道德问题。这个报 告提出DALY(DisabiIity Ajusted LifeYear) 可 作为疾病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的负担测度,利用 这一测度——校准生命年可以评估政府干预政策是 否符合成本-----效益分析,从而指导决策人进行资 源有效配置
2.医学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
医学目的对保护社会生产力具有双重 作用
第二,科学合理的医学目的能够促使医学与 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第三,切合实际的医学目的,能够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
3.医学目的与社会精神文明
医学目的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
•科学合理的医学目的倡导科学文明的 生命、疾病、健康、医学观
医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原始医学 经验医学 实验医学 现代医学
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第三节 现代医学模式 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
一、现代医学模式增加了医学的人文内涵 二、现代医学模式为医学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三、现代医学模式导致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四、现代医学模式将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 五、现代医学模式将促进医学和社会的可持续

第二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

第二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
临床医学导论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科 赵继华
第三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的 一种高度哲学概括,是一种特定的观念形 态。医学模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为 它并非客观存在的,但是医务工作者总是 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种观念模式来组织他 们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医学实践活动。一 定的医学模式还体现在医学教育、医学研 究、医学管理和医学著作中。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由于新的医学模式适应卫生革命的要 求,从多方位、多层次来揭示健康和疾病 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赋 予医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广阔的空 间和更高的境界;因此,不仅对推动现代 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将引 导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总的方向。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作用
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 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历来存在, 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一定历史 阶段医学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健康和疾病 问题的认识程度。在人类历史上,医学发 展过程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实验 医学和现代医学等几个阶段,医学模式也 随着医学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而不断演化。
从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根据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了过去医疗为主的做 法,将预防工作渗透到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全过程中,即进行“一级预防”(病因 预防),以防止发病;在疾病发生之后进行 “二级预防”,以实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患病后开展“三级预防”,即提供疾病的治 疗与康复服务,以减少失能和防止病残及死 亡的发生。
四、生物医学模式
同时,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菌 学、病理学、寄生虫学以及免疫学等学科的 形成和发展,使生物学科体系逐步形成。由 于生物医学方面的重大发现与成就,使人类 对生命现象及机体变化的认识逐步深化,越 来越多的揭示了各种疾病的病因、过程和机 制,医学由此进入了生物学时代。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演化的特点
• 重叠性:医学模式的演化并非是完全由一种模式 替代另一种模式,而是有交叉重叠, 替代另一种模式,而是有交叉重叠,只 是某种模式在一定阶段占主导地位。 是某种模式在一定阶段占主导地位。 • 竞争性:由于几种医学模式的重叠、并存,自然 竞争性:由于几种医学模式的重叠、并存, 会产生医学模式之间的竞争。 会产生医学模式之间的竞争。 • 渐进性:由于医学的复杂性,医学模式的演化也 渐进性:由于医学的复杂性, 呈现出复杂的曲线。 呈现出复杂的曲线。总体看医学模式的 演化是渐进的、而非革命性的。 演化是渐进的、而非革命性的。人体观 和健康疾病观是逐渐改变的。 和健康疾病观是逐渐改变的。
还原论(Reductionism): 还原论(Reductionism): 把生命现象还原为物理和化学现象, 把生命现象还原为物理和化学现象, 把化学现象还原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 和运动,把物理学还原为力学。 和运动,把物理学还原为力学。
立足于科学实验, 立足于科学实验,认为每种疾病都必 须而且可以在器官、 须而且可以在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 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结构或化学成 分上的改变,并可以确定出生物的和 分上的改变, /或理化的特定病因,找到相应的治 或理化的特定病因, 疗手段。 疗手段。
人体观、疾病观: 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 人体观、疾病观: 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 疾病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 疾病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 医学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医学水 医学模式: 平上形成,反映当时医学在人类生命、 平上形成,反映当时医学在人类生命、 健康和疾病认识上的总观点。与人体观、 健康和疾病认识上的总观点。与人体观、 疾病观相一致。 疾病观相一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医学课件医学模式和健康观

医学课件医学模式和健康观
特点: ① 这一时期医学,把人看着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 疾病——机器故障或失灵,需要维修和完善,忽视人 的生物复杂性和社会属性。 ② 基础医学有了很大发展 血液循环的发现(哈维) 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及微生物学创立 ③ 观察人体机械片面
(4)生物医学模式(18世纪末)
特点:
(Biomedical model)
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2、对保护人类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认识深化 ●对人的认识: 生物层次→
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层次 ●对人的属性: 自然人 →上升到社会人 ●对疾病的本质: 生物本质→社会本质 ●思维方式: 分析——综合 3、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我国人群前十位主要死因与四个主要要素的比例(%)
① 对疾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医生所医治的不仅是病 而是病人。
② 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出现
希波拉底四体液学说(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 解剖学、生理学出现、中国阴阳五行
③ 把疾病与健康同人类生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联系起来。
④主要是经验模式
(3)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文艺复兴)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6.65 67.34 18.20 19.00 18.74 23.96 43.94 20.00
20.04
保健 服务
6.15 5.05 3.78 11.98 12.95 27.42 58.16 19.17 17.68 6.67
10.80
中美人群前十位主要死因与四个主要因素的比较
国家 生活方式与行为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保健服务
健康
生活方式 消费类型
遗传
治疗
卫生

服务

康复
生活危害
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医学社会学ppt课件

医学社会学ppt课件
▪ 驱逐瘟神疫鬼
23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 用简单的物质元素,而不是超自然力量来解释健康和疾 病
▪ 具有整体医学思想的特点 ▪ 是经验医学 ▪ 医学分化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 使用植物、矿物和动物脏器作为治疗手段 ▪ 与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不完善;恐怖活动;犯罪活动;
18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
▪ 医学模式: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 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
▪ 医学模式的演变: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Spiritualism Medial Model) ▪ 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
24
自然哲学的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式
▪ 中国的阴阳五行学病理学说建立
25
▪ “四体液病理学说”。
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四种液体平衡,则身体健康, 反之则多病。
▪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37年)
26
机械论医学模式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38
38
比较: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
模式 医护人员 病人 临床应用
▪ 主动-被动 对病人做某事 ▪ 知道-合作 告诉病人做什么
接受 (不能反对)
合作者
麻醉、严重外伤 昏迷、谵妄等
急性感染者
▪ 共同参与 帮助病人自助 合作关系的参加者 多数慢性疾患 (利用专家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60+人口比例%
19.7
15
16.8 14.9
12.3 10 10.2 10.9
5
0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30000 60+人口数(亿)
25000
2.9
20000
2.4
2.1
15000
1.7
10000 1.3 1.4
的位置和原因
病灶
环境
病原
生物性 化学性 物理性
病理 解剖学
细胞 病理学分子病理学 精品宿主疾病三角模式图 9
生物医学模式的成就与缺陷
❖生物医学模式从其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细节、本质和规 律性的认识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它曾为人类的健康、 生存和繁衍立下了丰功伟绩。只几十年的工夫,就使急、 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城市化 工业化 经济增长 收入增加 教育普及 科技进步 生活提高 医疗改善
健康转型
人口模式的转变
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
传染病 发病死 亡下降
总和生 育率下

人口年 龄结构 老年化
慢性病 发病死 亡增加
医学伦理问题
经济和健康 不公平增加
传染性疾病 死灰复燃延迟-极化模型精品12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 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 二、疾病谱的变化 ❖ 三、传染病的新威胁 ❖ -
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为什么说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 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 代表----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和 明生理过程和疾病的 发展。把哲学思想与 医学实践直接联系起 来。利用朴素的辩证 法医学 (biomedical) 模式
❖ 时间----文艺复兴时代起至21世纪? ❖ 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生物科
医学史第一部分
医学模式么是医学模式 ❖ 四种不同的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 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 对医学目的的新认识 ❖ 新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 医学ical Model)
❖ 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逻辑 理论。后引入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手段。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 式。
❖20世纪以来,由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对医学的 渗透,心因性和社会因素性的疾病显著增加,日前暴露出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生物医学模式强调了人的生物性, 忽视了人的社会性,biopsychosocial)医学模式
时间---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恩格尔
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 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 标的国际比较
指标(2002年)
人均GDP(美元) 卫生总费用占GDP的% 人均卫生费用(美元) 政府占卫生总费用% 千人口床位数(张) 千人口医生数(张) 平均期望寿命(岁) 婴儿死亡率 (‰)
生物医学模式
(21世纪以前?)Leabharlann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
精品整体医学时代4神灵 (spiritual)医学模式
•时间----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 •背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薄 弱的医学知识积累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指导医学
实践------敬畏?猜度?(无知 无助 无奈)
❖ 医学模式:人类在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以及与疾病抗
争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是对人
类健康观和疾病观点的一种哲学概括,是认识和解
决医学代
神灵医学模式
经验医学时代
自然哲学
(文艺复兴时代以前)
四种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 和医学时代的
关系
实验医学时代
(Engel)首先提出。
特点---既从生物学方面,又从心理和社会方面看待人类健
康和疾病的模式。强调人的健康是由生物—心理—
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原因--疾病谱发生变化、社会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传染病的
新威胁、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困惑。
背景--对健康认识的深化;对精医品文学库 目的新认识。
11
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健康转型时期
•特点----医巫混杂的现象
南美洲 出土的 钻孔的 颅骨精品阿斯克 雷庇亚 神庙遗 址
5
自然哲学(nature philosophical) 的医学模式
* 时间----是伴随着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初步发 展而产生的,诞生于文化轴心时代(古希腊和中 国先秦诸子百家时代)。
* 特点----古典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阶 段,人们注重以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来观察和解释医学现象。
中国
970 5.8
63 34 2.5 1.6 71
32
低中收 入国家
1180 5.9 75 46
2.8 1.2
65
69
中等收 入国家
5350 6.0 84 45
3.8 1.9
69
36
高收入 国家
26570 11.1 3039 63
7.4 3.8
78 5
世界 平均
5130 10
524 60
3.9 1.7
学的进步,从实验医学建立起来的医学发展模式。 ❖ 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生物和机体,包括人体的
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及异常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研究 的主线和着眼点是人体的生物性。维萨里在上解剖课精品哈维和血液循环理论8
琴纳在接种牛痘
❖ 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论观点
心身二元论:躯体和精神分工不同 还原论:每一个疾病都可以找到特定
5000
0 2000 2005 2010 -疾病谱的变化
我国不同疾病死亡率(1/10万)及构成(%)变化
死因分类
全死因合计 第一类:感染疾
病 第二类:慢性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