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全)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全)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全)

西方经济学习题

一、简答题

第二章

1、需求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总需求)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短期看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

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通过乘数引起

国民收入的变动额数倍于投资的变动。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

同方向变动关系。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2、试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影响因素不同

需求量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导致

需求变动——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货币收入,消费者偏好或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等。

2)变动不同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位移

3、试分析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出现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反之如此。

4、什么是弹性?举例说明弹性概念的现实意义。

弹性(elasticity), 物理学名词, 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

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或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程度)的概念。

?现实意义:对于任何存在函数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弹性关系或进行弹性分析。弹性分析是数量分析,对于难以数量化的因素便无法进行计算和精确考察。

第三章

1、 说明TU 和MU 的变动规律及二者间的关系。

总效用TU (T otal Utility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变动规律:

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

◆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

◆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关系:

2、 为什么说MUx/Px=MUy/Py 是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作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 约束条件:M = PxX + PyY

MUx MUy

均衡的实现条件:—— = —— = MUm =λ

Px Py

消费者均衡的数学推导:

消费者均衡问题, 用数学语言讲就是在消费者收入预算约束条件下求解效用函数的dQ Q dTU Q Q TU MU Q )()

(lim 0=??=→?Q Q TU MU ??=)

()(Q f TU =

极大值的问题。

设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分别为:

TU=U(X,Y)

PXX+PYY=M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Z=U(X,Y)+λ(M-PXX-PYY)

ZX =dZ/dx = UX –λPX = 0 ①

ZY =dZ/dY = UY–λPY = 0 ②

Zλ=dZ/dλ= M –PXX –PYY = 0 ③

UX =dU(X,Y)/dX= MUX,UY =dU(X,Y)/dY= MUY由①、②得

UX / UY =PX/PY→MUX / MUY = PX/ PY即为了使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价格之比。或UX /PX= UY /PY→MUX / PX = MUY / PY即为了使效用最大化, 所有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必须相等。这就是效用函数极大值的必要条件。

3、如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

4、如何理解恩格尔定律?

第四章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α、β的和各代表什么?

?a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0

?β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

2、如何确定短期内生产要素最佳投入区域?

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区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投入的第Ⅰ阶段为投入量由0到平均产量的最大,如图中的O

到L

1;第Ⅱ阶段由平均产量最大至边际产量为0,如图中的L

1

到L

2

;第Ⅲ阶段为边际产量为负

值阶段,如图中的L

2

之后。

在第Ⅰ阶段,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劳动的边际水平超过平均水平,因而理性的厂商不会把劳动投入量确定在这一区域。与这一区域对应的是第Ⅲ区域,在这一区域中变动投入的边际产量小于零,因而厂商业不会把投入确定在这一阶段上。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只会把劳动投入量选择在第Ⅱ阶段上。故第Ⅱ阶段为该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3、在长期,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在产量既定时实现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图形中,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表现为这两条曲线的切点,其满足的条件是:RTSL,K=rL/rK,rLL+rKK= c或:MPL/rL=MPK/rK,rLL+rKK= c。上述条件表明,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或者说,每单位成本用于任何要素的购买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

第五章

1、为什么边际成本必定通过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并与之相交?

?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相交,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这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2、长期平均成本是如何形成的?

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工厂规模可以变动条件下,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长期总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第六章

1、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和收益曲线有什么特点?

市场中,对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有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

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如何形成的?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获得正常利润

MR=LMC=LAC=SMC=SAC

第七章

1、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仍要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策。

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

2、垄断厂商实行差别定价的原因是什么?三级价格歧视分别是什么?原因:

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指每一单元产品以消费者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消费者所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

二级价格歧视(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指不同单元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而购买同一数量的不同消费者都付同一价格。最普遍的便是数量优惠,此时每一个消费者获得的价格因其购买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所有消费者所面临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

三级价格歧视(thir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指不同消费者可能付不同的价格,而同一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单元的价格是一样的。或者说,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的价格不一样,但在同一市场上则只有一个价格。

3、寡头市场有哪些主要特征?

(1)厂商数目——几个

(2)产品差别程度——有差别或无差别

(3)对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当程度

(4)进出难易程度——比较困难

(5)接近商品——钢、汽车、石油

第八章

1、为什么说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又称为收入分配理论?

由于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决定了各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相对重要性,因此,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也称为“收入分配理论”。

2、什么是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洛伦兹曲线

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通常把人口分为5组,每组占20%,然后看每类人口占社会收入的比例,以及从低到高累计每一定比例人口占社会收入的比例

(2)罗伦兹曲线直观地描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要对不同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不平等程度进行比较,我们就必须有一量化指标,这就是基尼系数

第十一章

1、为什么会存在市场失灵?

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外部性影响、不完全信息四个方面。①市场失灵的第一个原因按经济上有效率的水平生产,垄断缺乏降低成本,技术革新的动力。垄断价格出售商品会导致低效率,生产能力过剩,社会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②市场失灵的第二个原因是经济社会需要一类被称之为公共物品的商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③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外部性是指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4在经济社会中,在信息成本十分高昂的情况下,信息是不可能得到均匀分配,信息不完全可能造成垄断。

2、如何解决市场失灵?

①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②解决

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③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

3、什么是科斯定律?

如果产权的界定是适当的,那么,人们就会被迫偿付他们给别人带来的任何外部负效应,而且,市场交易将产生有效率的结果。关于什么是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

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即:假设交易成本为零,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市场将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且资源配置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

1、用支出法如何计算一国的GDP?

GDP=C+I+G+X-M

2、什么是奥肯定律?

如果现实增长超过潜在增长3%,则失业率下降1%;如果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就低于潜在产出的3%。

3、什么是菲力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第十三章:

1、在宏观经济中,“均衡”意味着什么?

均衡,是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

2、简述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

2、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

3、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

3、解释乘数的作用过程

作用: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的剑”。

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第十四章:

1、IS曲线的含义及移动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一)自发性消费(a)增加、自发性投资(I0)增加、政府支出(G)增加、政府转移支付(TR0)增加、政府税收(TX0)减少均会导致IS曲线向右平移;

(二)自发性消费(a)减少、自发性投资(I0)减少、政府支出(G)减少、政府转移支付(TR0)增加、政府税收(TX0)增加均会导致IS曲线向左平移

2、LM曲线的含义及移动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LM曲线的推导过程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3、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后者增加不如前者增加那么多,这就使两者之间出现一个差额。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组成。因此,要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真实投资来填补收入与这一收入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换言之,在消费需求已定的情况下,除非投资增加,人为地增加社会需求,否则就业是无法增加的。

第十五—十六章

1、“自动稳定器”是如何起作用的?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支付、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维持机制,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比如在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个人和公司所得税支出随之减少;而失业增加,政府失业救济和社会其它福利转移增加,从而缓和个人收入下降,减少需求下降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相反,此时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增加,个人和公司所得税支付随之增加,失业减少,政府的转移支付减少,从而缓和个人收入增加随之需求过度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其它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类似.

第十八章

2、通货膨胀是怎样形成的?

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3、简述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搞一点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

(二)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亦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它是一种不稳定的、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所以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

荡,所以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三)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这时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常的社会经济关系遭到破坏,最后容易导致社会崩溃,政府垮台。

(四)隐蔽的通货膨胀

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

二、计算题(20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2Q+P=6,求P=2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企业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当P=2时,Q=3-P/2=2

=-(-1/2).2/Q=1/2 (1分)

因为需求缺乏弹性,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策略。

2、假定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10P,成本函数为TC=40Q。求;

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其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厂商的需求函数

由Q=1000-10P 得P=100-0.1Q,

总收益TR=PQ=100Q-0.1Q^2

得边际收益函数MR=100-0.2Q

成本函数C=40Q=AC

利润最大化时有MC=MR,即40=100-0.2Q

得Q=300,P=70,利润л=TR-C=21000-40×300=9000

3、已知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

(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价格;

由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

知P=135-0.02

TR=PQ=135Q-0.02Q2

所以MR=(TR)′=135-0.04Q

由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

知:MC=(TC)′=0.05Q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MC

得135-0.04Q=0.05Q

解之得Q=1500

代入P=135-0.02Q得P=105

(2)最大利润是多少?

最大利润公式 TR-TC=135Q-0.02Q2 – 12000-0.025Q2

将Q=1500代入得

=135*1500-0.02*15002-0.025*15002

=202500-45000-12000-56250

=89250

最大利润为89250

4、设下列经济模型:Y=C+T+G,其中I=40+0.35Y,C=80+0.85Y,G=90,试求: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均衡的Y?

已知Y=C+T+G, I=40+0.35Y, C=80+0.85Y,G=90,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1,代入自己计算了。

5、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支出为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税收为T=250。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当达到均衡时:Y=C+I+G+NX

由题意知NX=0,C=100+0.8(Y+TR-TA)=100+0.8(Y+62.5-0.25Y)

所以:Y=100+0.8(Y+62.5-0.25Y)+200+50

解得Y=1000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

β是0.8,

投资乘数=政府投资乘数为1/1-β=5,

税收乘数=β/1-β=-4,

转移支付乘数=β/1-β=4

投资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5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经济学题库及答案(21)

Economics, 11e, Global Edition (Parkin) Part 4 Review 1 Firms and Markets 1) Ms. Lollipop opened a candy store in December 2013. She rented a building for $25,000 a year and used $30,000 from her savings account, which earned an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percent, to buy capital equipment. In December 2014, the market value of her capital equipment was $26,000. What is the economic depreciation of Lollipop's capital? A) $3,000 B) $4,000 C) $1,000 D) $25,000 Answer: B Topic: Economic Depreciation Skill: Conceptual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Part Review 4 AACSB: Analytical Skills 2) Ms. Lollipop opened a candy store in December 2013. She rented a building for $25,000 a year and used $30,000 from her savings account, which earned an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percent, to buy capital equip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operation, Lollipop paid $28,000 to her employees, $10,000 for utilities, and $16,000 for goods she bought from other firms. In December 2014, the market value of Lollipop's capital equipment was $26,000. Lollipop's best alternative to running her candy store is to work as a sales clerk at Winn-Dixie for $15,000 a year. What is Lollipop's total opportunity cost? A) $99,500 B) $94,000 C) $79,000 D) $20,500 Answer: A Topic: Opportunity Costs Skill: Conceptual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Part Review 4 AACSB: Analytical Skills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集中练习 第一章 简答或计算 1.试论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的区别,并简单举例。 2.下列事件对产品X 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产品X 变得更为流行 (2)产品X 的替代品Y 的价格下降 (3)预计居民收入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3.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5 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4.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 中小学教科书不用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 象。同时假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当P=1 时,若企业想 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策略? 5.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0-2P,供给函数为:Qs=-2+2P。求(1) 此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2)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 元的定量销售税,在这1 元的定量 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了多少? 6.美国的小型企业乐于建立煤炭的供给和需求快速估计曲线,公司的 研究机构提供的供给弹性约为0.5,需求弹性约为1.5,当前的价格和 交易量是40 元/吨,1200 吨/星期。 第2 页共3 页edited by Li An 20121026 (1)在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下,建立线性供给和需求曲线。 (2)若需求增加600 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何影响? (3)在第二问中,如果政府禁止涨价,将有多少缺口? 7.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Ep=1.3,需求收入弹性E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二章 简答或计算 1.根据基数效用论中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MU1/P1 不等于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为什么? (2)如果MUi/Pi 不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该如何调整该种 商品i 的消费数量,为什么? 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导致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 答: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 (3)这种措施对城市居民收入有何影响?有何补救方法? 3.用无差异曲线解释下列现象(香蕉用横轴度量,苹果用纵轴度量)。(1)无论价格如何,消费者对香蕉和苹果的消费总是按2:1 的比率;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需求曲线越是______,则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越敏感。 ( ) A.陡峭B.向右延伸 C.平缓D.靠近纵轴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时,他愿意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 A.0.5 B.2 C.1 D.1.5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8.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 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 A.10元B.5 元 C.15元D.7.5元 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微观经济学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 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 ?医生; B ?苹果; C ?铁矿石; D ?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 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 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 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 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 ?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C ?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7.经济学可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个量经济,总量经济D ?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D.个人的生财之道 A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 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 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 计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 值。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 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

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西方经济学的习题与答案

第1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判断题 1.经济学认为商品价格是影响其需求的唯一因素。() 2.在经济学中,商品的需求量一般不可能为负值。() 3.需求规律是对负斜率的需求曲线的反映。() 4.经济学上,市场供给指的是新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但现在还没有卖出去的产品。() 5.供给曲线是企业对于不同数量的某商品所愿接受的最低价格的轨迹。() 6.需求价格弹性为负,除了说明需求与价格反向运行外,在经济学上没有其他的意义。 7.|E d|→∞,意味着需求曲线是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8.需求弹性越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9.需求随消费者收入提高而减少的商品就是低档商品。() 10.一般来说,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其供给弹性较大。() 11.对任何商品来说,长期性的需求弹性总是比短期性的需求弹性要大。() 12.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增税比例就越小。() 13.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14.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15.正常情况下,Qs=a+bP可以用来表示某产品的供给函数(a和b均为大于0的常数)。() 1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17.如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纵轴代表价格P,则dP/dQ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 率。() 18.若需求曲线为直线,则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之绝对值都是相等的。() 19.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 增长,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 20.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必定为负值,但理论分析上一般取其绝对值。() 21.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22.某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产品的需求会上升。() 23.一般而言,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新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2分)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3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3分)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分)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经济”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节约和避免浪费。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经济学研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足,或以同样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如果社会能以更便宜的方法生产,这意味着这个社会将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但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年代——的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并没有摆脱稀缺性,这是事实。但是,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第一,事实上,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潜在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反映了人还没有充分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还不具备利用无限资源的充分知识。第二,不能把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商品经济)的特定阶级(资产阶级)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之心当作既定存在的事实,或者当作自然的合理的现象,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或助长其无限膨胀。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个生理的范畴,还具有社会的内容。道德、理想追求、教育、文化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因此,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的关键在人本身,在于人的智慧、能力的解放。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由于这些决策是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西方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学 2、解释现象 3、验证 答案: 1、经济学:研究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现象的科学。 2、解释现象: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对现象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并由此推出可验证的含义,然后加以验证。 3、验证:用观测到的事实与理论含义对照,以确定理论是否错误的过程。 二、判断题 1、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 2、检验经济模型就要比较它的预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 ) 3、“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一门经济学课程”是实证表述。() 4、“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 答案:1、错2、对3、错4、错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2、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都是 3、下列假设小不属于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 A.人们有偏好 B.人们要实现最优化或经济化 C.人们要受既定的资源与技术的限制 D.人们的选择是不协调的 答案:1、C 2、A 3、C 四、问答题 1、下面的论述中哪些是实证的,哪些是规范的?为什么? (1)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 (2)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3)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 (4)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5)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 答案:(1)是规范表述。了含价值判断,表述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是实证表述。不涉及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 (3)是实证表述。因为这也是对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不涉及收入差别扩大是否应该的问题。 (4)是规范表述。因为强调效率更重要就表明认为一个经济应该实现效率优先。 (5)是实证表述。因为它只说明了效率是什么。 2、解释现象包含哪四个过程? 答案:提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推出可验证的含义、验证。 第二章成本与收益 一、名词解释 1、理性人假设 2、成本 3、收益 答案: 1、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2、成本:是指人们选择时放弃的最大利益. 3、收益:指人们获得的稀缺资源。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_____________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_______ 。 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变动的比率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 变动的比率。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_________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法。 4.停止营业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_______________ 动,而生产技术 的变动引起_________________ ■勺变动。 8.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9.当边际产量为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最大。 10.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_________________ 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______________ 别。 答案: 1.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2.需求量价格 3.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4.平均可变成本价格水平 5.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6.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7.供给量供给 8.计量并加总求和 9.总产量 10.无有 单项选择题 1.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精心整理 《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________,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________。 2.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__________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_________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3 4.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5 6.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1 7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 分,共30分) 1 A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 A.增加10%B.减少10%C.增加90%D.减少90% 3.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 A.等于0B.等于1C,降至最小D.达到最大

4.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A.产量将保持不变B.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C.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D.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5.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 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 6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B 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D 7 A C.劳伦斯曲线向45 8 A C 9 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内生产总值 10.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1.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均衡 D、完全竞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因为() A、研究方法不同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判别标准不同 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2、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没有影响 3、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4、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所 引起 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是一回事. 5、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6、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的减少 D、价格下降 7、按照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 ) A、垂直直线 B、水平直线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 服装 C .食盐 D .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 .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 .不变 C. 递增 D .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 产量增加 B. 产量减少 C. 产量不变 D .价格提高 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10分。) 1.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 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 引起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 .厂商之间的合作 C.综合利用 D .行业扶植 E. 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E. 滞胀理论 5.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 .投资增加 C 信用扩 D.价格水平上升 E. 失业严重 三. 名词解释 ( 每小题5分 , 共20分 ) 1 . 供给的变动 2 . 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 20分 ) 1 .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 . 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 . 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西方经济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第一章国民收入得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考察一个民族(包括人力与非人力得)全部财富时,下列哪项不应包括进来[ ] A、国家公路 B、海洋中得鱼 C、某一公司股票得所有权 D、一个大得发电机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2、当在某一时期,产出没能全部消费时,国民财富将[ ] A、增加 B、保持不变 C、减少 D、增加或减少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3、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得货币价值量得就是[ ]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与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4、下列哪一项不就是要素收入[ ] A、业主收入 B、雇员报酬 C、公司转移支付 D、股息 E、个人租金收入 5、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公司间接税[ ]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E、以上各项都不就是 6、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 A、社会保障金 B、公债利息 C、公司利润税 D、公司未分配利润 E、以上各项都不就是 7、下列哪一项不就是转移支付[ ] A、退伍军人津贴 B、失业救济金 C、贫困家庭补贴 D、退休人员得退休金 E、以上答案都不对

8、1955年得GDP以当年价计算为3980亿元,1965年得GDP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亿元,相当得价格指数1955年为91,1965年为111,那么,1955年与1965年得GDP实际值[ ] A、保持不变 B、增长约40% C、增长约70% D、增长约90% E、增长约20% 9、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得就是[ ] A、国内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内生产总值 10、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中[ ] A、面包厂购买得面粉 B、购买40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得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 11、已知:消费额=6亿,投资额=1亿,间接税=1亿,政府用于商品与劳务得支出额=1、5亿,出口额=2亿,进口额=1、8亿[ ] A、NDP=8、7亿 B、GDP=7、7亿 C、GDP=8、7亿 D、NDP=5亿 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 12、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得有[ ] A、家庭主妇得家务劳动折合成得收入 B、拍卖毕加索作品得收入 C、出售股票得收入 D、晚上为邻居瞧儿童得收入 E、从政府那里获得得困难补助收入 13、已知某国得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元得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就是300亿元、这样,该国在本年度得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就是( ) A、500与200亿元 B、2500与2200亿元 C、500与300亿元 D、2300与500亿元 E、以上结果都不对 1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得政府支出就是指( ) A、政府购买物品得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加上政府得转移支出之与 D、政府工作人员得薪金与政府转移支出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上篇: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 1.稀缺 2.自由物品 3.经济物品 3.机会成本 4.生产可能性边界 5.自给经济 6. 计划经济 7.市场经济 8.混合经济 9.微观经济学 10.宏观经济学 11.实证分析 12. 规范分析 13.存量 14.流量 15.局部均衡 16.一般均衡 17.理性人 18.内生变量 19.外生变量。 二、单选题: 1.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 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 B.个体行为 C.总体经济活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 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 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