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 车钩的分类
自动车钩
车钩
按车钩连接方法不同分 非自动车钩
非刚性车钩 按车钩特点的不同分
刚性车钩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车辆构成→车钩缓冲装置
非自动车钩和自动车钩的不同点在于:
1.非自动车钩解钩时,机械和气动部分可气动也可 手动操作完成,但不能在司机室集中控制;
2.电气连接装置只能用于手动操作。 3.在非自动车钩上设有贯通道支撑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 车辆的构成
• 车体 • 车门 • 车钩缓冲装置 • 转向架 I. 制动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轨道交通车辆结构示意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问题???
• 车辆由哪几部分构成? 底架
• 车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侧墙
车体
车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3)车体的构成→底架
• 车体底架由地板、侧梁、枕梁、小横梁和牵引梁 组成。
• 枕梁用于连接走行部,牵引梁设在底架的两端, 用来安装车钩缓冲装置。
1-端梁;2、7-枕梁;3-纵梁;4-侧梁;5-横梁;6-中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4)车体的承载方式
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

对重量限制较为严格,以降低高架线路的工
程投资。

车体采用轻量化设计。

车体的防火要求严格。

车体的隔音和减噪措施有严格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2)车体的材料 轨道交通车辆对于车体材料的要求包括:
•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 要耐腐蚀。 • 采用轻量化设计,能大大节约制造材料、降低牵

《城市轨道交通》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PPT课件

2 道岔的形式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道岔其基本形式有单开、双开、三开及五开等几种。 依据行车组织设计,组合成单渡线、交叉渡线等多种不同的形式。下面 为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道岔:
(1)单渡线道岔 可移动的道岔分两组,供上下行线间设单渡线使用。道岔区长度约 40m。
单渡线道岔示意图
(2)交叉渡线道岔 形式I: 用于上下行线交叉渡线处,中间两节短道岔梁为 固定式,另有2租活动道岔梁,通过不同组合连接, 可构成4条通路。道岔区长约为40 m,列车通过速 度可达25 km/h。
另一方面,在法国所属的10家厂商与法国国铁及巴黎捷运局 (PATP )共同努力下,1960年2月底在巴黎南方奥尔良市附近的Chateauneut 完成了1.4公里长的一种新式悬挂式单轨系统的试验,根据参与厂商所 属的集团名称缩写字母定为“SAFEGE”型单轨系统。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SAFEGE”型单轨系统的国家,于1964年在 名古屋的东山动物园建成日本都市单轨系统。
2 救援措施
单轨交通一般都采用高架桥结构形式,桥下净空通常在8 m以上,列 车在单轨上行驶,一旦在区间发生故障或灾情时,救援比较困难。跨 座式单轨交通轨道只是一根很窄的轨道梁,乘客无法从轨道上疏散逃 生。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底下就是高高的空间,更是无法直接逃生。 因此,必须考虑车辆在区间万一出现故障和遇有灾情的情况下的救援 措施。
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列车牵引至邻近车站解救
②另派列车救援
③地面救援
④其他方法
4.2.5 车站建筑
单轨交通的车站型式,与传统型城市轨道交通一样,可分为侧式站台 车站,岛式站台车站和混合式站台车站等。在客流大而集中和位置重要 的站点,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一般车站为使两端轨道结构简化和降低车 站建设成本基本都采用侧式站台车站。在折返站中有的凶行车组织要求, 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混合式站台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课件

06
详细描述
优化算法和模型,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 效率,以便更快地得出车辆限界结果。
提高车辆限界测量精度
总结词
采用先进测量技术
详细描述
利用激光雷达、红外线、超 声波等高精度测量设备,提 高车辆限界的测量精度,确
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词
定期校准测量设备
详细描述
建立设备校准制度,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 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线路短、站间距小、客流量大、运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对车辆限界的要求更加严格。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规范要求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规定了更加详细的车辆限界要求,包括车辆长度、宽度、高度、设备安装位置等 方面的限制。
04
CHAPTER
车辆限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 影响
车辆限界对线路设计的影响
适应不同类型车辆的要求
限界应适应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要求,如地铁、 轻轨、有轨电车等,以满足不同车辆的尺寸和重量参数限 制。
考虑设备安装和维护的需求
限界应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装和维护的需求,为 设备的安装和日常维护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便利性。
限界的标准与规范
国际标准
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限界的标准和规范由国际铁路联盟(UIC)制定和发布,被各国广 泛采用。
国际标准与规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车辆限界标准
ISO 14971《轨道交通车辆限界》是国际上通用的车辆限界标准,规定了不同类 型轨道交通车辆的尺寸限制和技术要求。
国际铁路联盟(UIC)车辆限界规范
UIC 505-2《铁路应用-铁路车辆限界》是UIC制定的车辆限界规范,与ISO 14971标准类似,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PPT41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PPT41页)
部载荷并传递给整个车体;承受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横向力 和走行部传来的各种振动和冲击;
底架中部断面较大并沿其纵向中心线贯通全车的梁称为 中梁,它是底架的骨干。底架两侧边沿的纵向梁称为侧梁, 侧墙固定其上。底架两端部的横向梁称缓冲梁(或称为端梁), 端墙固定其上。在转向架的支承处设有枕梁,为横向梁中断 面最大的梁。在两枕梁之间设有两根以上的大横梁。为了吊 挂设备,铺设地板,底架上还设有若干小横梁和纵向辅助梁, 同时达到了增强底架强度和刚度的目的,其中,中梁和枕梁 承担载荷最大,因而最为重要。
不锈钢
材料
C(max) Si(max) Mn(max)
Ni
Cr
S(max) P(max) N(max)
SUS301L 0.03
1.00
2.00 6.00~8.00 16.00~18.00 0.030 0.045 0.20
SUS304
0.08
1.00
2.00 6.00~10.50 16.00~20.00 0.030 0.045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2.车体的结构形式 按照车体结构承受载荷的方式不同,车体可分为底架承载 结构、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结构和整体承载结构三类。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图2-1 整体承载结构车体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模块化车体结构
模块化车体设计是将整个车体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图 2-2所示,在每个模块的制造过程中完成整车需要的内装、 布管与布线的预组装(见图2-3)并解决相互之间的接口问 题。各模块完成后即可进行整车组装。每一模块的结构部 分本身采用焊接,而各模块之间的总成采用机械连接,如 图2-4所示。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模块化结构的缺点 ①模块化结构的个别部件(如司机室框架)采用了部分钢材 制造,各部件之间又采用了钢制螺栓连接,所以车体自重 要比全焊结构稍重; ②为保证隔热、隔声性能,组装后,内部需喷涂隔声阻尼 浆和安装玻璃棉或其他隔热、隔声材料; ③车体结构在使用中仅对表面涂装进行必要的维修,在正 常工况下可以满足使用寿命30年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ppt

城市轨道交通.ppt

美丽的青藏铁路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具有交通、展 示、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于2002年12月31日 启用,由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德国 总理施罗德,主持剪彩仪式。 磁浮示范运营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 路站,东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站,主要解决连 接浦东机场和市区的大运量高速交通需求。线 路正线全长约30公里,双线上下折返运行,设 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单线运行 时间约8分钟。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第二节 轨道构造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特点及选择 三、国内外铁路的发展 四、磁悬浮交通
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
水、交通和环境是城市发展的三大要素。 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城市交通的发展在于发展城市 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优点 运量大、舒适性好、对环境污染小、能 源利用率高等,快速、安全、便捷,誉 模城市用以 更适合低运量场合 补充巴士运输。 补充巴士运输。 (4)大部分线路按右行规则隔离时 , 在混合 大部分线路按右行规则隔离时, 大部分线路按右行规则隔离时 交通条件下的平均行车速度可以更高,从而 交通条件下的平均行车速度可以更高, 比巴士更具吸引力。 比巴士更具吸引力。 (5)轻轨铁路技术成熟 , 并已有丰富经验 , 轻轨铁路技术成熟, 并已有丰富经验, 轻轨铁路技术成熟 不存在机械风险或大的费用过载问题。 不存在机械风险或大的费用过载问题。
地下铁道
地铁站
2. 轻轨交通 (Light Rail Transit)
是原城市有轨电车的发展而来,采用中等载客 容量的车箱,每小时单向交通流量在1.5→3万 人左右。 轻轨交通车辆轴重较轻, 轻轨交通车辆轴重较轻,施加在轨道上的荷载 相对于市郊铁路或地铁的荷载来说比较轻, 相对于市郊铁路或地铁的荷载来说比较轻,故 称轻轨。 称轻轨。是一种介于有轨电车和地铁之间的中 运量的轨道交通工具。 运量的轨道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课件——城轨车辆的“脚”——轮对轴箱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课件——城轨车辆的“脚”——轮对轴箱装置
广州地铁车辆车轮采用的踏面形式为磨耗形踏面,磨耗形踏面是在锥型踏面的基 础上,一开始就把车轮踏面做成类似磨耗后的稳定形状,即磨耗型踏面。
其优点如下: 在相同的行走公里下,可明显减少踏面的磨耗量,延长了轮对的使用寿命,减 少了换轮、选轮的工作。 磨耗形踏面可减小轮轨接触应力,提高车辆运行的横向稳定性和抗脱轨安全性。
2、在直线上运行时轮对能自动调中。车轮在直线线路上运行时,如果车辆中心 线与轨道中心线不一致,轮对在滚动过程中能自动纠正偏离位置。
3、使磨耗踏面更为均匀。由于踏面与钢轨接触面的滚动直径在不断变化,致使 轮轨的接触点也在不断的变换位置,从而使踏面磨耗沿宽度方向比较均匀 。
轮对轴箱装置 三 车轮
轮对轴箱装置 三 车轮
城轨车辆的“脚”
——轮对轴箱装置
目录
01 轮 对 02 车 轴 03 车 轮 04 轴 箱
轮对轴箱装置 一 轮对
轮对是由一根车轴和两个同型号车轮通 过过盈配合组装而成。轮对组装过程通常 采用冷压或热套的工艺,使车轮与车轴牢 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过程中也不允许有 松脱现象。
轮对轴箱装置 一 轮对
并从而保证车轴正常安装位置; ➢ 5.保持轴承油脂,保证轴承良好的润滑性能,并具
有良好密封性,防止尘土、雨水等物浸入或油脂甩 出,从而防止油脂润滑作用破坏,避免燃轴事故。
感谢聆听
1 车轴;2 车轮
轮对的内侧距是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一个 重要参数。轮对在钢轨上滚动时,轮对内侧距 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车轮踏面在钢轨上 仍有足够的安全搭接量,不致造成掉道,同时 还应保证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轮缘与钢轨之间 有一定的游隙。轮缘与钢轨之间的游隙太小, 可能会造成轮缘与钢轨的严重磨耗;轮缘与钢 轨之间的游隙太大,会使轮对蛇行运动的振幅 增大,影响车辆运行品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课件——盘型制动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课件——盘型制动原理
动相比,盘形制动有下列主要优点:
1. 可以大大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对车轮的机械磨耗。 2. 可按制动要求选择最佳“摩擦副”(采用闸瓦制动时,作为“摩擦副”一方
的车轮的构造和材质不能根据制动的要求来选择),盘形制动的制动盘可以 设计成带散热筋的,旋转时它具有半强迫通风的作用,以改善散热性能,为 采用摩擦性能较好的合成材料闸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适宜于高速列车。 3. 制动平稳,制动作用力大,几乎没有噪声。
盘型制动的优缺点
但是,盘形制动也有它不足之处
1. 车轮踏面没有闸瓦的磨刮,轮轨粘着将恶化,所以,还要考虑加装踏面清扫 器(或称清扫闸瓦),或采用以盘形为主、盘形加闸瓦的混合制动方式,否 则,即使有防滑器,制动距离也比闸瓦制动要长。
2. 制动盘使簧下重量及其引起的冲击振动增大,运行中还要消耗牵引功率。
盘型制动原理
目录
01 什么是盘型制动 02 盘型制动分类 03 盘型制动工作原理 04 盘型制动的优缺点
什么是盘型制动
盘型制动属于一种摩擦制动方式。制动时,制动缸通过制动夹钳使闸片夹紧 制动盘,使闸片与制动盘产生摩擦,把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热能,热能通过制 动盘与闸片逸散于大气。
什么是盘型制动
盘型制动方式可以选择高性能的摩擦副材料和良好的散热结构,可以获得比 闸瓦制动大得多的制动功率。
盘型制动工作原理
盘形制动装置的构造由单元制动缸、 夹钳装置,闸片和制动盘组成。
制动时,制动缸活塞杆推出,制动 缸缸体和活塞杆带动两根杠杆,通 过杠杆和支点拉板组成的夹钳,使 装在闸片托上的闸片同时夹紧制动 盘的两个摩擦面,产生制动作用。
缓解时,制动缸排气,活塞杆回缩, 使闸片释放制动盘,形成缓解作用。
盘型制动工作原理
盘形制动是随着高速列车而产生并 发展起来的。要想列车从很高的速 度下降到低速或停止,必然要求有 一个高效的基础制动装置,而盘形 制动采用制动盘和制动闸片相互摩 擦作用,将动能转化成热能消耗掉, 制动高效,而且不会损伤轮对的踏 面。这种制动方式在高速列车和动 车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城市轨道车辆》PPT课件

《城市轨道车辆》PPT课件

精选ppt
12
地铁车辆车内布置
精选ppt
13
3. 轻 轨
轻轨交通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 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型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 英文称为Light Rail Transit(简称:LRT)。 当享有专用路权时称为轻轨快速交通 (Light Rail rapid Transit),与有轨电车 (不享有专用路权)做区分。
精选ppt
15
早期的有轨电车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 2006年底,天津滨海新区开通了法国引进的胶轮电车 Translohr,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使用胶轮电车的城市。
• 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也开通了胶轮有轨电车。
精选ppt
18
• 与早期有轨电车相比,当今的有轨电车是 高科技的结晶,使用先进的牵引、制动设 备。它一般为两节车厢编组,可容纳180人 至190人,是普通单节公交车的两倍。 新型 有轨电车平均时速20公里,比城市中公交 车平均时速快30%;同时,有轨电车普遍 使用长钢轨,基本没有接头,行驶中车轮 与钢轨的摩擦噪声较低。
• 市郊铁路在能源消耗、投资费用等方面的 指标也明显优于其他交通方式。根据日本 的研究资料,市郊铁路的投资大概是地铁 的1/10~1/5。每千米的能源消耗是汽车的 1/7,是一种十分经济可行的交通方式。
精选ppt
8
日本JR山手线
精选ppt
9
2. 地 铁
地下铁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 形式,是指线路建设在地下隧道的轨 道交通。部分路段也可建在地面或高 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中南大学 2012年
精选ppt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PPT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PPT

1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3)车站中心线的两种确定方法: (1)按区间实际里程比率确定 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例来画横线。 (2)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
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时分的比例来画横线。
1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2)列车停站时间 3)列车折返站停留时间 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 5)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

(2)二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2min为单位,以细竖线加以划分。 常用于市郊铁路运行图。

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3)十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格用虚线 表示,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

主要供调度在日常指挥中绘制实绩运行图使用。
5 3 1 8 51 6 6 0 9 4 6 04 9
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不受干扰的最小间
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2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影响追踪列车间隔的主要因素包括: 列车停站时间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列车间隔距离 列车运行速度 接近车站线路的平纵断面 车站是否设置配线

行车组织方法等
2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10
9
3 6
3 7
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4)小时格运行图

横轴以h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
35
32 13
46 20
31 5
23
6
56
44
33
20
46
6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PPT通用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PPT通用课件
14条主线,2条支线,380个车站,87个交汇 站,总长221.6km
年客运量9.76亿人次
路网分三个阶段扩展,于1990年完工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地下轨道系统
12条线路,171个车站,87个交汇站,总长 287km
➢服务区间: 主要在市区,也可延伸到市郊
➢站间距较密,电力驱动,线路全封闭,信号自动化控制, 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节约城市土地 资源等特征
序号
项目
技术参数
序 号
1
高峰小时单向运 送能力
30000~70000人
9
2
列车编组
4~8节,最多11节 10
项目 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小曲线半径
世界上少数使用胶轮路轨系统的重铁系统
世界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
4.圣保罗地铁
1、2、3、5号线全长61.3km,车站55个, 日客运量330万人次
7~12号线全长260.8km,车站93个 世界最清洁的地铁系统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起始阶段 开始建设阶段 建设高潮阶段 建设调整阶段 蓬勃发展阶段
部分城市,如:东京、莫斯科、大阪开始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汽车过度增加造成了道路拥堵,空气、噪声污 染,能源危机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
许多国家开始修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国家
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 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具有大运量、高效率、节约 土地资源的优势
8
与地面交通隔离 率
100%
(2)适应范围
大运量 准时性和速达性 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相互干扰 噪声小,污染少 节约土地资源 建设费用高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用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用课件

发展阶段
地铁、轻轨等多样化城市轨道 交通系统的涌现与扩展。
技术革新阶段
引入现代化技术,如电力牵引、 自动控制、磁悬浮等。
高速发展阶段
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迅 速扩展与普及。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与结构
车体
承载乘客及设备的主体结构,包括车顶、车窗、 车门等。
01
02
转向架
支撑车体,并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的关键部 件。
技术实现
自动驾驶技术包括传感器融合、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通过感知、决策、执 行等多个环节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
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多个城市已经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自动驾驶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和经验。
新能源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
优点
新能源技术能够降低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的能耗和污染排 放,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性, 同时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采用低噪声轮轨、隔音材料等降噪措施,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对沿 线居民的生活影响。
废水回收与处理技术
对车辆清洗、冷却等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和处理,避免直接排放 对环境造成污染。
0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 趋势与前沿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包括自动 驾驶、智能调度等方面,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绿色化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将更加注重 绿色化发展,采用更加环保的动力系统和材料,降低对环 境的影响。
多元化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包括车型、服 务等方面的多样化,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
优点
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提高 乘客的出行体验。

《城市轨道车辆》课件

《城市轨道车辆》课件
轻轨
类似于地铁,但通常是地面或低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城市。
有轨电车
以电力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通常在城市街道上行驶。
城市轨道车辆的发展历程
1
19世纪
第一些城市开始使用马车铁道,为城市
20世纪
2
轨道交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条地铁线路在伦敦开通,随后世界
各地的城市相继建设了地铁和有轨电车
系统。
3
2 1 世纪
城市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出现了更 先进、更环保的技术创新。
城市轨道车辆的技术创新
磁悬浮列车摩擦阻力。
无人驾驶地铁
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无需 人工驾驶,提高安全性和运行效 率。
电车太阳能板
在电车车顶安装太阳能板,以减 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
《城市轨道车辆》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城市轨道车辆的类型、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其在现代城 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城市轨道车辆简介
城市轨道车辆是指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类车辆,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它们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 公共交通服务。
城市轨道车辆的类型
地铁
地下或高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由列车和地下车站组成。
城市轨道车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高效、便捷和可持续的公共交通服务,促进了城 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交通需求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将继续发展。未来的城市 轨道车辆可能采用更先进的能源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升运行效率和乘坐 体验。
城市轨道车辆的环保优势
城市轨道车辆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着环保的优势。它们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并能够减少对有限资 源的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系统 轻轨系统
分类 路条件
/h)
备注
运营速度v(km/h)
车长:18.9~30
车宽: 定员:200~315人
线路半径:≥
N:1.0~3.0万 v:25~35
中运量 适用于地下、地面
或高架
线路坡度:≤60‰
车长: 车宽: 直线电机C型车辆 定员:150人 线路半径:≥ 线路坡度:≤60‰
6.车体的外形特点 断面形状为类似鼓形,提高车辆在圆隧道内获 得最大的空间截面积,也提高了车辆在圆隧道 内的“活塞”效应,加强隧道的自然通风能力
18
(一)、车体
7.车体的防撞设计 带司机室的拖车底架的前端设有撞击能量耗散区
带司机室的拖车前端安装防爬器
19
(二)、转向架
1.转向架的作用
增加车辆载重、长度和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通过转向架的轴承装置使车轮沿着钢轨的滚动转
B型车辆
车长: 车宽:
定员:230~245人
线路半径:≥250m
线路坡度≤35‰
N:3.0~5.0万 v:≥35
大运量 适用于地下、地面
或高架
直线电机B型车辆
车长:/ 车宽:
定员:215~240人 线路半径:≥100m 线路坡度:≤60‰
N:2.5~4.0万 v:≥35
大运量 适用于地面高 架或地下
7
系统 磁浮系统
分类 低速磁浮车辆
客运能力N(人
车辆和线路条
次/h)

运营速度v
(km/h)
备注
车长:12~15
车宽:2.6~ 定员:150人 线路半径:≥ 线路坡度:
N:1.5~3.0万
中运量
最高运行速度: 主要适用于高架
100
≤70‰
高速磁浮车辆
车长:24~ 车宽:
定员:100人 线路半径:≥ 线路坡度:
≤100‰
N:1.0~2.5万 最高运行速度:
430
中运量
主要适用于郊 区高架
8
系统
分类
客运能力N(人
车辆和线路条
次/h)

运营速度v
(km/h)
备注
车长:
自动导 胶轮导向车
向系统

车宽:≤ 定员:75人 线路半径:≥ 线路坡度:
N:0.6~1.5万 v:≥25
低运量
主要适用于高 架
≤60‰ 车长:22~
区域快 速系统
特型车辆
车宽:≤ 定员:≥120人 线路半径:≥
线路坡度:
N: v:120~160
大运量
适用于城市区 域交通方式
≤30‰
9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
客流特点 客流量
旅行速度 线路条件
10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 总体结构
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DC1500V
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 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制动有电气制 动和空气制动作用,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 速,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和空 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ATC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
两种,容量大,舒适性较好
11
上海地铁车辆
A车—带驾驶室的 拖车
B车—带受电弓的 动车
C车—不带受电弓 的动车
12
13
(一)、车体
1.车体的特征
车体的外观造型、色彩协调于城市市容规划;座位少、车门 多且开度大,服务于乘客的设施较简单。
重量限制较严格,以降低高架线路的工程投资。
车体采用轻量化设计,其他辅助设施尽量采用轻型高科技 新材料
采用了防火、阻燃、低烟和低毒的材料
隔音和减噪措施有严格要求
N:1.0~3.0万 v:25~35
中运量
适用于地面高架或 地下
有轨电车系统(单 车或铰接车)
车长:/ 车宽:≤ 定员:110/260人 线路半径:≥ 线路坡度:≤60‰
N:0.6~1.0万 v:15~25
低运量
适用于地面道路混 行
6
系统 单轨系统
分类
车辆和线路条 件
车长:
客运能力N(人 次/h)
2.密接式车钩
图4-9 密接式车钩
28
(三)、车钩及缓冲装置
3.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和半永久车钩
图4-10 全自动车钩
29
30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方式
31
3.三种制动方式的制动程序
电制动
电阻制动
气制动
32
4.空气制动系统 空气制动系统由供气设备、基础制动装置、防滑装
14
(一)、车体
2.车体的材料 碳素钢车体 不锈钢车体 铝合金车体
15
(一)、车体
3.车体的制造工艺 一般采用焊接和铆接,焊接和铆接两种工艺交 替使用,但大部件之间组装以铆接为主。 4.车体的构成 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部件组成的封闭 筒形结构
16
17
(一)、车体
5.车体的承载方式
一般有底架承载和整体承载两种方式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的发展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部件的结构和 原理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部件的结构和 原理
4.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地的布局、 作用及一般检修项目
1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殊要求
容量大、安全、快速、舒适、美观、节能 较高的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 减少能耗、减少发热设备 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
21
(二)、转向架
2.转向架的种类 动车转向架 拖车转向架
22
(二)、转向架
3.转向架的结构、组成
构架 弹性悬挂装置 轮对、轴箱装置 单元制动装置 中央牵引装置
驱动系统
23
24
25
26
(三)、车钩及缓冲装置
1.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
图4-8 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
27
(三)、车钩及缓冲装置
化为车辆沿线路运动的平动 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
轴重均匀分配
20
(二)、转向架
1.转向架的作用
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 利地通过曲线
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 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运营速度v (km/h)
备注
车宽:
跨座式单轨车 辆GJ231
定员:150~170 人
线路半径:≥
N:1.0~3.0万 v:≥35
中运量 主要适用于高架
线路坡度:
≤60‰ 车长:
车宽:
悬挂式单轨车 辆
定员:80~100 人
线路半径:≥
N:0.8~1.5万 v:≥20
中运量 主要适用于高架
线路坡度:
≤60‰
2
图4-1 上海轨道三号线车头外观
3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
地铁车辆
拖车(T) 动车(M)
4
系统 地铁系统
分类 A型车辆
客运能力N(人次
车辆和线路条件
/h)
运营速度v(km/h)
备注
车长:/ 车宽: 定员:310人
线路半径:≥300m
线路坡度≤35‰
N:4.0~7.5万 v:≥35
高运量
适用于地下、地面 或高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