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欧姆定律(2) 精品导学案
20-21版: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2课时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欧姆表的原理(步步高)
![20-21版: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2课时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欧姆表的原理(步步高)](https://img.taocdn.com/s3/m/8e8e7c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0.png)
图10
123
解析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A正确; 电流从红表笔进,黑表笔出,B错误; “∞”刻度在欧姆表表盘的最左端,C错误; 当欧姆表指针指在中间刻度值时, I2g=R0+RgE+r+Rx,Ig=R0+Er+Rg, 所以Rx=Rg+R0+r,即中间刻度值为R中=r+Rg+R0,D正确.
随堂演练
1.(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三只相同的灯泡L1、L2、
L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端移动时
A.L1变亮,L2、L3变暗
√B.L1、L2变亮,L3变暗
C.L1、L3变暗,L2变亮
D.L1、L3变亮,L2变暗
图8
123
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多选)如图9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
解析 当R2所在位置温度升高时R2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 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R1两端的电压U1=IR1增大,故A、C错误;
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则路端电压U=E-Ir减小,并联部分的电 压减小,所以灯泡L变暗,故B正确; 通过L的电流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则通过R2的电流增大,故D错误.
知识深化 闭合电路动态问题的分析方法 (1)程序法 ①分析电路,明确各部分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 对象; ②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 ③由 I=R+E r判断总电流的变化; ④据U=E-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 ⑤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各部分的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
图3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 由 I=R外E+r知总电流增大,通过 L2 的电流增大,L2 变亮; 由U并=E-I(RL2+r)知,滑动变阻器与L1并联部分电压减小,电压表示 数变小,L1变暗,D正确.
第2节 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2节 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b79037af45b307e87197f3.png)
第2节 欧姆定律课题欧姆定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与论证过程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的推导和理解 教具准备电池组、电阻(5Ω、10Ω、15Ω)多个、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计算 教学课时1.5课时课前预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UI R.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分别是:I :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电阻,单位是欧姆(Ω).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师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生1: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生2: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生3: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师 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被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发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进 行 新 课欧姆定律师 由上节课的结论可知: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板书: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 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 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UI R=式中的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这反映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公式I =U /R 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表达式U I R =及其变形式U=IR 、UR I =是电学计算的基本公式,应注意以下四点:(1)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的导电情况,对非纯电阻电路,如含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2)同一性:UI R=中的电流、电压、电阻是指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中,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电阻R1的电流111U I R =,通过电阻R2的电流222U I R =,电路的总电流UI R =,当电路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可以表示为U I R ''='.备课笔记特别提醒: 由U I R=可得到UR I=,但不能说R 与U 成正比,与I 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知识拓展:纯电阻电路就是用电器将全部的电能都转化为内能的电路.例如:电阻、滑动变阻器、电烙铁、电炉、电热丝、白炽灯等所在的电路,它们都是纯电阻电路,即这些用电器工作时,都是先将全部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注意:白炽灯工作时,先将全部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有部分内能转化为光能).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有一小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的电路就是非纯电阻电路,这时欧姆定律不适用.进 行 新 课(3)同时性: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间具有同时性,即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动,都将引起电路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因而公式UI 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不可将前后过程中的I 、U 、R 随意混用.(4)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即I 的单位是安培,U 的单位是伏特,R 的单位是欧姆.【例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 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解析:根据题意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解:由题可知U =12V ,R L =30Ω, 根据欧姆定律I =U /R =12V /30Ω=0.4A.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展示) (1)解物理题的一般步骤: ①题中找已知条件; ②注意写出原始公式;③公式中物理单位要统一,对物理符号尽量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④代入的数值要带单位;⑤最后说明所求的物理量,不必写答. (2)解电学题审题的一般思路: ①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 ③利用相应公式进行求解. 【例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电阻R 的阻值.解: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6V ,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0.3A. 所以6V 2003AU R I .Ω===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要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③解释U =IR 的意义:公式U=IR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备课笔记知识点知识点要素知识要点欧姆定律内容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U I R=变形公式:U =IR ,U R I=应用应用同一段导体,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已知任意两个量可计算出第三个量;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象问题和电表示数变化问题 注意事项(1)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 (2)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值; (3)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1V 1A=1Ω进行 新 课电压时,电流为零,电阻也成正比.④解释R =U /I 的物理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欧姆定律的应用师 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图象中电阻的大小,下面我们就试着分析一个电学I -U 图象的例题.【例3】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 ,将乙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 ,此时元件乙的电阻是 Ω.解析:如图所示为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但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求得电阻,观察元件甲的I -U 图象可知,电阻甲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不受温度或电压大小的影响),可从甲上任找一对应点,然后利用其电压、电流值计算出电阻,如当加在元件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1V50.2AU R I Ω=甲甲甲==.当元件甲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I -U 图象上对应的电流为0.4A ,则通过元件甲的电流为0.4A (也可利用欧姆定律求得2V 04A 5ΩU I .R ===).观察乙的I -U 的图象可知,元件乙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增大逐渐减小,猜想可能是受温度的影响,当将乙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此时对应的电流值为0.5A ,则此时,元件乙的电阻为 2.5V50.5AU R I Ω===乙乙乙 答案:5 0.4 0.5 5注意:教师在讲解该题时,速度尽量放慢,在分析乙的I -U 图象的变化情况时,教师要详细讲解,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乙元件电阻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压增加时,使得乙电阻的温度变化了,从而导致电阻降低.同时要提醒学生在解答有关I-U图象的题目时,一定要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中找出相关的有用信息,然后利用相应的规律进行求解.备课笔记教 学 板 书 课 堂 小 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简单的电学计算,这节课教 材 习 题 解 答动手动脑学物理(P 79)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220V 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解:220V =2.75A 80ΩU I R == 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mA ,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解:U =RI =10Ω×0.2A=2V3.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V ,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mA ,此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解: 2.5V 8330.3AU R .I Ω==≈ 4.某同学认为:“由U I R =变形可得U R I=.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解: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难 题 解 答【例4】如图所示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L 随R 变化的图象是( ).解析:由串联电路中的分压规律知灯泡两端的电压LL L R U U?R R=+,电源电压U 和灯泡的电阻R L 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 增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L 减小,备课笔记易错提醒:物理学中的公式有它的物理意义,不能光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难 题 解 答但又不成直线减小,变化的图象是C.答案:C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 学 反 思1.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并不是两个实验结论简单地综合而成的,同时要强调欧姆定律应用时必须符合“同一性”和“同时性”.在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I =U /R 和变形公式R =U /I 、U =IR 时,要将它们的含义区别开来,从物理意义上划清界限,这样可让学生从中加深对欧姆定律的认识和理解.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2.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本课的内容可自行调节,讲得适中才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认为还是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步子还是放慢一些,多举例多让他们上黑板板书演算过程,在众多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失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
12.2欧姆定律导学案.doc
![12.2欧姆定律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6d6a92c77da26925c5b0d2.png)
12.2 欧姆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课堂导学】1、通过上节课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当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 当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2、右表是第1节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利用上表的数据计算每组R U的值,并与相应的电流I 进行比较,我们发现:I RU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2、公式: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 — — R — — I — ——说明:(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性、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2)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成国际主单位。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课堂练习】1、指出下面这两个同学解题中的错误之处。
2、为了解题方便和避免错误,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交流讨论: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Ω,接在220V 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 变形得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 变形得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 ,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 ,,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电阻又是多少?思考:关于公式,你认为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有关吗?为什么?由例3可以看出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通过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的 和 ,然后应用公式 算出电阻的大小。
【课堂练习】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0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 ,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增大到4.0V ,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A2、将一个10欧的电阻和一个20欧的电阻分别接到同一个电源的两端,如果流过10欧的电阻的电流为1安,则流过20欧的电阻的电流为( )A.2.0AB.0.25AC.3.0AD.0.5A3、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下图甲所示。
12.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2.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92278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c.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执教:黄景茂一、教学目标:1.会分析区分闭合电路中的外电路和内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等。
2.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
体验功能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理解内、外电路的能量转化。
3.理解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学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和负载的关系,能对具体的电路和U-I图像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理解闭合电路中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三、教学难点:U-I图像分析,对具体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活动:复习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相关规律和电功率的基本知识。
(PPT展现)教师活动:问题,如电路图,依次闭合开关S1、S2、S3,第一个灯泡L1亮度变花情况。
教师活动:进行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果与以前学电学理论矛盾,引起疑问。
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发生改变呢?教师活动:得出实验结论:灯泡逐渐变暗,进而引出本节课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二、新课教学1.分析闭合电路的构成、电流、电势等教师活动:简单复习欧姆定律以及其应用范围,强调以前学习的局部电路欧姆定律是有对应范围,突出“局部电路”条件。
学生活动:复习回顾欧姆定律,强化对局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范围“局部”的理解。
教师活动:提出闭合电路(全电路)的概念和结构组成,并对闭合电路分为内电路和外电路进行分析。
外电路有外电阻,内电路有内电阻(内阻)学生活动:初步建立闭合电路的概念,区分内外电路、内外电阻,负载的概念。
教师活动:通过电路图等分析闭合电路电流方向。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引导分析闭合电路内外电路的电流方向。
教师活动:通过图像分析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分析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
2.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闭合电路中的内外电路消耗电能和电源非静电力做功进行计算。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8e5f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2.png)
12.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功能关系认识了电动势的概念,这仅是在内电路中。
然后把它推广到整个电路进而得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是整个电路知识的核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强化了能量守恒的普遍性,强化学生能量观念,能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解决电路问题,充分体会功能关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树立电路能量观念,能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科学思维: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体会它在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上的一致性。
科学探究:通过对生活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的分析,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喜爱。
领会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电路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应用定律进行有关讨论。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图中小灯泡的规格都相同,两个电路中的电池也相同。
多个并联的小灯泡的亮度明显比单独一个小灯泡暗。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播放动图,我们把小灯泡一个一个的接入电路,然后在一个一个的断开)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并联电路,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之前相比应该是都一样的,灯泡发光较之前也应该是一样的。
因为电源有内阻,我们学习完这节课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一)电动势1.认识电路①闭合电路:由导线、电源、用电器连成的电路。
②外电路:在电源外部的用电器和导线构成外电路。
③内电路:电源内部是内电路。
所以这个内外电路是相对电源来说的,外电路有电阻导线,内电路是有电阻的,简称内阻。
这是高中和初中认识电源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2.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其他导体中正电荷也是可以移动的,其实正负电荷移动的效果是一样的,为了描述方便我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欧姆定律2导学案
![欧姆定律2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a39b62a45177232f60a291.png)
三、快乐检测,体验成功。
1、关于公式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2.一个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安,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欧,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 ____安,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欧,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安。
滨江中学校本课程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题:欧姆定律2课时主备人:余小琼审核人: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需课时第学习小组组长王清江
目标展示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知识链接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14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的图像,其中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图(选填“甲”或“乙”)。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目的是。
(4)综合图14甲、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
交流整合,教师点拨:
目标反思
小组评价
评价内容
1号
2号
3号
4号5号6号参与来自况发言次数交互质量
2、导体的电阻对流有什么作用?
导学批注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
1、什么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学案(二)
![欧姆定律导学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af0596df28ea81c758f5788e.png)
欧姆定律导学案(二)一、预习★欧姆定律计算前应该将各个物理量统一单位。
电压单位:________电流单位:________电阻单位:________1V=________kV=________mV 1A=________mA=________μA1Ω=________kΩ=________MΩ欧姆定律公式:________;变形式:________、________二、复习1、0.03kV=________V2、300mA=________A3、50mA=________μA4、20kΩ=________Ω★在计算前一定要先统一单位,电压电流电阻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用国际单位统一都用国际单位,要用k、m、μ字头的都要用同样的字头,并且得数单位也同样是该单位。
1、0.2kV的电源电压下接一个50Ω的电阻,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A。
2、20kV的电压下50kΩ的电阻中的电流是________kA★计算题要注意计算的规范步骤: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电阻10Ω,则电流表A的示数是多少?2、如上图,电阻阻值为10Ω,电流表示数为0.6A,那么该电源电压是多少?3、两电阻串联,R1为10Ω,R2为20Ω,电源电压为6V,求通过R1的电流。
4、如上图,R1为10Ω,R2为20Ω,通过R2的电流是0.3A,则R1两端电压是多少?5、如图所示,R1=15Ω,R2=60Ω,电源电压为6V,求电流表示数。
6、如图,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如果小灯泡L的电阻是10Ω,整个电路里的电阻是30Ω。
求:1、小灯泡两端的电压: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3、电压表的示数。
测验:1、计数器中两节氧化银电池串联,计数器的电阻为500Ω。
则计数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毫安?2、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8所示,他所用的电源电压为12 V,电阻R2的阻值为4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请你帮他算出:(1)R1的阻值;(2)当他将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图183、如图,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R2的阻值是多少?。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54c0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f.png)
《欧姆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中的问题。
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假设有一个电路,其中有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压源,我们如何计算电流的大小呢?2. 提出问题:在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干系呢?二、观点诠释1. 介绍欧姆定律的观点: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干系。
即:I=U/R。
2. 诠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观点:电流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指的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阻指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水平。
三、欧姆定律的公式推导1. 根据欧姆定律的定义,推导出公式I=U/R的过程。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四、练习与应用1. 给出几个简单的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 提供一些扩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更复杂的电路问题。
五、实验设计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六、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作业安置1. 安置相关练习题,稳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
2. 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对欧姆定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欧姆定律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希望学生在进修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息提升自己的电路分析能力。
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导学案
![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0de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f.png)
年级:高二学科:物理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不知名编号:2023-17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电动势的定义式。
2、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理解内外电路的能量转化,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
3、理解内、外电压,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4、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会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5、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
预学案一、电动势(阅读教材p83、84并填空)1. 由导线、电源和用电器连成的电路叫作。
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电源内部是。
2. 在电源内部,存在着由的电场。
在这个电场中,静电力正电荷向正极移动。
因此,在电源内部要使正点荷向正极移动,就一定要有一种与静电力方向的力作用于电荷才行。
我们把这种力叫作。
也就是说,电源把正电荷从负极搬运到正极的过程中,这种非静电力在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的装置。
3. 在电源内部,所做的功与之比来表示电源的这种特性,叫作。
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如果移动电荷量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则电动势表示为。
单位:,简称伏,字母V。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阅读教材p86并填空)1. 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
2. 公式表示: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阅读教材p86、87并填空)1. 路端电压的表达式:2. 当外电阻增大时,由r R EI +=可知电流 ,路端电压 。
3. 当外电路断路时,电流 ,此时路端电压等于 ;当电源短路时,外电阻 ,此时探究案探究一:电动势1. 实验:课本P83问题中,用同一个电源对一个小灯泡、四个小灯泡供电,小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这样的现象,与同学们的认知是否一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2. 通过上一章《电源和电流》的学习我们知道,电源的外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doc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bf78896137ee06eff918fa.png)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知道电阻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
4、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5、会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活动一:知识梳理(一)忆海拾贝(课前完成):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即:a、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b、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④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电阻一定;电压一定,2、欧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同一时刻,还要注意三者都要用国际单位V、A、Ω)3、欧姆定律的应用: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4)实验步骤:(5)实验注意事项:○1 连接实物时,开关必须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在 处。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回顾电流、电压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2)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二)浓缩升华:师生互动,构建网络活动二:课前热身1、对于电阻的定义式R=U/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阻串并联测电阻的阻值内容方法电路图探究实验欧姆定律应用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 各物理量的单位适用范围变形公式原理 电路图安全用电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的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1:2,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1:4,则两个电阻器的电阻之比R 1:R 2等于( )A 、1:2B 、2:1C 、1:8D 、 8:1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欧姆定律二导学案
![欧姆定律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ae76058fafab069dc02c7.png)
课题第二节欧姆定律课时 2 课型新授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1、实验: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2、实验现象是: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当堂检测】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 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 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 _Ω。
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 _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 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 _Ω。
2.如图1所示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Ω,电流表的示数为__ __A,R1的阻值为_ ___Ω。
3.电阻R 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
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__ 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 A,R2的电压_________V。
4.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_ _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 _A。
5.为了得到10Ω的电阻,在30Ω、15Ω、8Ω、5Ω四个电阻中,可选_ ___的电阻,____联起来使用。
6.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串联,已知2Ω电阻两端电压是1 V,则3Ω电阻两端电压是_____ V,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 A。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及配套练习中本节内容2.两导体电阻R1=10Ω,R2=1Ω,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A.大于10Ω B.在1Ω与10Ω之间 C.小于1Ω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表的读数将( )A.A1不变,A2变大 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A2变小 D.A1变小,A2不变4.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 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5.电阻值分别为R1=40Ω、R2=20Ω的两个电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欧姆定律导学案之二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欧姆定律导学案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36208dd96c175f0e7dd13770.png)
“欧姆定律”导学案之二一、学习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2、知道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3、知道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学习难点: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三、学习流程〈一〉回忆知识1、欧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变形公式、。
2、欧姆定律公式中U表示,单位是;I表示,单位是;R表示,单位是。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电压的规律〈二〉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R1,R2组成的串联电路,已知通过R1电流是0.5A,①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②如果R1=20Ω,可求得R1的电压是多少?③电源电压是15 V,可求得U2的电压是多少? R2的电阻是多少?2、相互交流学习结果和收获3、你们组还有什么疑难问题需要其他同学帮助你们解决的?〈三〉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电压的规律。
2、用字母公式表示R1的电压R2的电压电源电压3、用电流和电阻表示串联电路上电压的关系4、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表示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是5、如果某一电路中需20Ω的电阻,现只有5Ω的电阻怎样可以使电阻变大?你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6、将4Ω和6Ω的电阻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上,求①电路中的总电阻②电路中的电流③R1两端的电压④R2两端的电压7、相交流学习结果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方法8、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需要其他同学帮助你们解决的?〈四〉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1、分析第6题的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中,电阻小,电压,电阻大,电压2、用字母表示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3、自主完成下列问题①R1与R2串联,已知R1∶R2=1∶4,可知I1∶I2= ,U1∶U2= 。
②R1、R2、R3的比值是1∶2∶3,串联接在10V的电源上,用比值求U1、U2、U3的电压各是多少?③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压表都有示数,而且指针完全相同,则U1∶U2R1∶R24、小组交流学习结果5、你们组还有什么疑难问题需要其他同学帮助你们解决的?四、小组交流总结你的收获。
《欧姆定律》 导学案
![《欧姆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c05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b.png)
《欧姆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知道电阻的定义、单位及换算。
3、会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重点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学习难点1、理解电阻的概念。
2、对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
四、知识链接1、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计算公式:I = Q/t (其中 I 表示电流,Q 表示电荷量,t 表示时间)五、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知识,那么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的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多个不同阻值)、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3、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2)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3)保持电压不变,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别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4、实验数据记录:|电阻 R(Ω)|电压 U(V)|电流 I(A)||||||5|1|02||5|2|04||5|3|06||10|2|02||10|4|04||10|6|06|5、数据分析:(1)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三)欧姆定律的内容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 = U/R (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四)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2、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3、换算关系: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五)欧姆定律的应用1、已知电压和电阻,求电流例题:一个电阻的阻值为10 Ω,两端的电压为 5 V,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2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2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4f02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b.png)
2.实验报告:根据课堂实验,撰写一份实验报告。报告中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结论等内容。
-要求:实验报告要规范、清晰,数据记录要准确,实验结论要合理。
3.拓展思考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在测量电阻时,如何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是否合适?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同学们,要注意实验中的细节,如电路连接、仪器使用等。遇到问题时,要学会从原理出发,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四)课堂练习
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实际操作测量导体电阻,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内容:“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给定导体的电阻,并记录实验数据。”
4.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
-讲解:“电压表、电流表是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常用工具。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连接方式、量程选择、读数方法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电阻,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讨论主题:“请同学们结合欧姆定律,思考如何测量导体电阻?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
![《12.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4615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7.png)
节课题 12.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 目标 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2.了解外电路、内电路,知道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其表达式.4.会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闭合电路的动态问题.师 生 互 动提炼与补充 预习案【课前预习】一、电动势1.非静电力:电源把正电荷从负极搬运到正极的力.2.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3.电动势:(1)定义: 所做的功与所移动的电荷量之比叫作电动势.(2)公式:E =W q. (3)单位: ,用“V ”表示.(4)电动势是电源的属性,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电源的 无关,跟外电路的组成及变化 (选填“有”或“无”)关.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能量分析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1)时间t 内电源输出的电能(等于非静电力做功的大小)为W =Eq = .(2)在时间t 内,外电路转化的内能为Q 外= .内电路转化的内能为Q 内=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非静电力做的功应有W =Q 外+Q 内,即EIt = ,进一步得:I =E R +r.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 成正比,跟 成反比.(2)表达式:I =E R +r. (3)另一种表达形式:E = .即: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 之和.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 = .训练案1.(多选)对于电动势的定义式E =W q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E 与W 成正比 B .E 与q 成反比C .E 的大小与W 、q 无关D .W 表示非静电力做的功2.(多选)(2020·鸡泽县期末)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就越多C.电源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D.电源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3.(多选)纯电阻电路中,若E表示电动势,U表示外电压,U′表示内电压,R 表示外电路的总电阻,r表示内电阻,I表示干路电流,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U′=IR B.U′=E-UC.U=E+Ir D.U=RR+rE4.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把R由2 Ω改为6 Ω时,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电源的内电阻应为()A.4 Ω B.8 ΩC.6 Ω D.2 Ω5.(多选)对于电动势和内阻确定的电源的路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U、R分别表示干路电流、路端电压和外电阻)()A.U随R的增大而减小B.当R=0时,U=0C.当电路断开时,I=0,U=0 D.当R增大时,U也会增大6.(多选)如图3所示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B.电源的内阻为12 Ω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D.电流为0.3 A时的外电阻是18 Ω7.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三只相同的灯泡L 1、L 2、L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 端移动时( )A .L 1变亮,L 2、L 3变暗B .L 1、L 2变亮,L 3变暗C .L 1、L 3变暗,L 2变亮D .L 1、L 3变亮,L 2变暗8.(多选)如图9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开关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L 1、L 2均变暗B .小灯泡L 1变亮,小灯泡L 2变暗C .电流表A 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 的读数变大D .电流表A 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 的读数变化量之比不变9.在如图8所示电路中,R 1、R 2为定值电阻,电源内阻为r ,闭合开关S ,电压表有示数,调节可变电阻R 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增加ΔU ,则在此过程中( )A .可变电阻R 阻值增大,通过它的电流增大B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减小,变化量等于ΔUC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减小,变化量大于ΔU R 2D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变化量小于ΔU10.(多选)欧姆表的内部电路如图10所示,已知电流计的电阻为R g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0,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B .电路图中左侧的表笔为黑表笔C .欧姆表表盘的最左端为欧姆“0”刻度D .欧姆表表盘的中间刻度值为R 中=r +R g +R 011.(多选)下列关于多用电表欧姆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盘刻度是不均匀的,从零刻度处开始,刻度值越大处,刻度线越疏B.红表笔是与表内的电源正极相连的C.测电阻时,首先要把红、黑表笔短接进行调零,然后再去测电阻D.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指针指在中间刻度附近12.如图9所示为一简单欧姆表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300 μA,内阻R g=100 Ω,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Ω,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________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 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 x=______ kΩ. (红5)13.(2020·扬州市期末)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9 Ω,R2=15 Ω,R3=30 Ω,电源内电阻r=1 Ω,闭合开关S,理想电流表的示数I2=0.4 A.求:(1)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 6 V(2)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的大小;0.6 A(3)电源的总功率P. 2 W14.如图6所示,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r=0.5 Ω,闭合开关S后标有“8 V 16 W”的灯泡L恰好能正常发光,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0=1 Ω,求:(1)电源的总功率;(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40 W12 W15.如图7所示,甲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中的AC、BC两直线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1)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像应分别为U-I图像中的哪一条直线?(2)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分别为多少?(3)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3 Ω12 Ω(3)8 V 1 Ω16.(多选)如图10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U1、ΔU2、ΔU3,理想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为ΔI,则()A.A的示数增大B.V2的示数增大C.ΔU3与ΔI的比值大于rD.ΔU1大于ΔU2。
12.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动态电路的分析 教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2.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动态电路的分析 教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47cf5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c.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动态电路的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掌握路端电压与电动势的区别,并感受路端电压受负载的影响。
3、能够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
教学重难点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及内电压、外电压、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2.掌握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动态电路的分析【知识回顾】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I=E/R+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2.外电压与负载的关系:U = IR =[E/(R+r)]R一、问题导入图中小灯泡的规格都相同,两个电路中的电池也相同。
多个并联的小灯泡的亮度明显比单独一个小灯泡暗。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二、典例精析问题1:如图所示,先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分析灯泡L1 的电流、电压、功率以及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情况。
(电压表为理想电表)问题2:闭合开关S稳定后,再闭合开关S1,分析灯泡L1 的电流、电压、功率以及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情况。
(电压表为理想电表)规律小结:1.解决电路动态变化的基本思路:“先总后分”——先判断总电阻和总电流如何变化。
“先干后支”——先分析干路部分,再分析支路部分。
“先定后变”——先分析定值电阻所在支路,再分析阻值变化的支路。
三、习题巩固【练1】闭合开关S和S1稳定后,将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分析灯泡L2的电流、电压、功率变化情况。
【练2】如图所示,a、b、c三盏灯都能发光,且在电路变化时,灯不会烧坏。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B.总电流变小C.a灯变暗D.c灯变亮A[分析电路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下移动时,并联电阻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A选项正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B选项错误;a灯在干路,干路电流增大,a灯一定变亮,C选项错误;由U=E-Ir可知,电源的输出电压减小,而a 分得的电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电压减小,c灯一定变暗,D选项错误。
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ea7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4.png)
第2节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1.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
2.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一.课堂导学,分析概括。
上一节课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是成立的,我们把上面的规律总结一下:1.为了纪念欧姆对电流规律发现的伟大贡献,我们上面的规律称之为:2.(1)公式:(2)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的是,国际单位是。
R的是,国际单位是。
I的是,国际单位是。
重点: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同一用电器)而言的。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得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得注意: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二.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计算题解题思路及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2.2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2.2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906f584acc22bcd127ff0c4f.png)
(2)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学生画电路图。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教师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的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放位置。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通过该题的计算,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
如何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呢?
这也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伏安法”测电阻。
(自然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2)请学生判断电流表及电压表所用量程。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进行引导:一种是用试触法判断;另一种是用欧姆定律判断。
(3)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填入表中。
3、分析与讨论
(1)交流:用口述展示3——5组的数据表格。
(2)讨论:实验中测量多次的意义。(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分析:
电压表指针偏得过了,出了刻度线以外,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所选量程较小,改用较大的。)
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小,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所选量程较大,改用较小的。)
电表指针反偏是为何?(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所起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以进行多次测量。)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2.2欧姆定律(2) 导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2.2欧姆定律(2)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70ae33186bceb19e8bb5d.png)
③题中的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的吗?(若电路中有甲、乙两个电阻,甲的电压为2V,乙的电阻为10Ω。能用“2V除以10Ω”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吗?据此你认为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④各物理量的单位满足欧姆定律计算公式的要求吗?
2、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个物理量分别表示______ _______ ________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_____ ______ _____.
4、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和。
5、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探究释疑
课本26页例题
讨论:把下面的四个问题解答后再完成例3
①题目中已知哪些物理量,求哪个物理量?
学科:物理年级:九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长审批:教研组长审批:周次:份数:序号:
课题
12.2欧姆定律(2)
课时1课型Fra bibliotek展示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
2、会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3)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4)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点拨:
(1)欧姆定律研究的是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在电流、电压、电阻这三者中,电流是结果,电压是电流变化的外部原因,电阻是电流变化的内部原因。
教学后记
四、归纳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惑
重难点
会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
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
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
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
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
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
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以后的研修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鲜花。
相信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