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民间传统艺术探析
民间剪纸中地域文化体现
民间剪纸中地域文化体现导读:本文民间剪纸中地域文化体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民间剪纸中地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论文应该要怎么写呢?可以从哪些的方面开始着手来写会比较的好呢?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民间剪纸中地域文化体现一、重庆民间剪纸文化环境拉策尔认为,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形成是地理分布的不同产生的,文化的源头只有一个,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只不过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支流,是地理环境使然。
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区域形成不同文化的特征,是人类文化特征点的多元化表现。
区域性文化传统,传承区域民族的文化演进,塑造区域民族的文化性格,形成区域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民俗生活中形成,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的民间美术形式。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生活的文化载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地方和民族性差异,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
重庆地处我国四川盆地边缘,这里气候湿热、山高水险、交通不便,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造就了重庆人"质直好义,风土敦厚"的群体价值取向,形成民风淳朴、勤奋进取的良好品德。
重庆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孕育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如巴渝文化、码头文化、三峡文化、山城文化等。
这些地域文化资源为重庆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彰显出重庆剪纸艺术的特色,形成重庆剪纸的文化特质。
二、重庆民间剪纸艺术特色据有关史料记载,重庆民间剪纸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1997年之前重庆隶属四川省,在四川省民间剪纸中,成都及广安武胜等地剪纸较有代表性,重庆民间剪纸相对沉寂。
重庆直辖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挖掘和整理,逐步彰显区域性特点。
2009年,重庆剪纸与河北、山西、甘肃等13个省市的剪纸联合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重庆剪纸成为继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之后的又一项世界遗产。
越剧服饰艺术地域性文化特色探析
越剧服饰艺术地域性文化特色探析越剧是我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源自浙江嵊县的嵊州戏,后来逐渐形成独特的越剧风格。
越剧服饰艺术是越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地域性文化特色对越剧的表演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越剧服饰的历史渊源、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特点等方面来探析越剧服饰艺术的地域性文化特色。
一、历史渊源越剧服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嵊州戏。
嵊州戏是一种流行于浙江嵊州地区的地方戏曲,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戏曲表演中,服饰是扮相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角色和不同时代的特点。
随着嵊州戏的发展,越剧服饰逐渐形成并且发展完善。
越剧服饰不仅吸取了嵊州戏的传统元素,还融合了其他地方戏曲的服饰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剧服饰。
二、地域文化特色越剧服饰艺术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致细腻:越剧服饰以其精致细腻而著称。
女性角色的服饰多以绸缎、丝绸等面料为主,色彩鲜艳,绣花镶边,配以金银首饰,给人一种华丽、高贵的感觉。
男性角色的服饰则注重线条的简洁和立体感,体现出刚毅、阳刚的形象。
2. 鲜明的地方特色:越剧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浙江地区的服饰多以绣花装饰,如腰带、鞋靴等都有独特的风格。
而在其他地区,服饰也会根据当地的传统文化特点进行调整,形成地方特色。
3. 历史传统的传承:越剧服饰艺术也是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
越剧服饰的设计、制作和佩戴方法都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的传统工艺流程。
制作工艺因地而异,每个地区的服饰制作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技艺和工艺流程。
三、艺术特点越剧服饰艺术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还在于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色彩搭配:越剧服饰的色彩搭配非常讲究,通常是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和明暗变化来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角色性格刚毅的通常服饰颜色会比较深沉,而性格柔和的则服饰颜色会比较柔和。
2. 精湛的绣花工艺:越剧服饰上的绣花工艺精湛细腻,花样繁复,富有变化。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地域性特点。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多民族文化交融,使得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西南地区的彝族舞蹈以踏步明快、动作矫健为特点,表达出彝族人民的豪放和热情;而东北地区的蒙古族舞蹈则注重舞者的柔美动作和耐力,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坚韧和朴实。
不同地域的舞蹈通过动作、音乐和服饰等元素的独特组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和演出带来了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巨大,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在题材选择和创作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
北方地区的舞蹈作品常以描绘农民劳动和生活为主题,表现出北方人民的勤劳和朴实;而南方地区的舞蹈则更加注重表现自然景观和山水之美,展示了南方人民的柔美和豪情。
各地的舞蹈演出还会根据当地特有的乐器、舞台布景和服饰等元素进行适应和改变,使得舞蹈作品更加贴近当地风俗和文化。
地域性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多源于民间,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地方群众中广泛流传。
地域性让不同地区的舞蹈有机会在当地得到延续和发展。
西南地区的藏族舞蹈经历了世代相传,得以保留并得到国家级的保护和传承;而东南沿海地区的闽南舞蹈则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地域性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成为各地人民展示自己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也为后人学习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体现在舞蹈的风格、题材和传承发展上。
通过地域性的独特性,中国各地的舞蹈形成了多样的风格和形式,表达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特色。
地域性也推动了舞蹈创作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并促进了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地域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中国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域文化论文】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民歌风格分析
【地域文化论文】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民歌风格分析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凝聚地域文化的艺术展现形式,民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地域文化影响民歌唱词内容和民歌曲调形式。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我国民歌具有不同的音乐特色,比如我国内蒙古草原的音乐非常的浑厚,而江南水乡的音乐非常悠扬。
不同的地理文化正是音乐多样性的根源。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歌风格;民歌文化音乐是被文化洗礼的声音。
作为艺术作品呈现的民歌,也渗透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极尽笔墨地描述了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以致后人将他的理论总结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失偏颇,但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
一、民歌风格的特点“风格”意义广泛,在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艺术领域中,“风格”指的是作品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色。
民歌在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在发展的人类社会中得以流传,在迥异的地理环境中得以发展,慢慢地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色鲜明的民歌风格。
民歌风格是民间歌曲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的、相对稳定的艺术作品呈现。
民歌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演变,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完整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民歌风格并非独立存在的单一体,而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紧密的统一体。
民歌风格既包括内容的展示,还包括形式的呈现;民歌风格既表达了民歌形成的客观要素,也衬托出了创作者的主观态度;民歌风格既有外显性,也有内隐性。
从构成要素来看,民歌风格包括歌词、曲调和演唱方法三个要素。
歌词从内容方面表达创作者的情怀和意境;曲调从韵律方面展现艺术构思,是听众获取音乐内容的主要媒介;演唱方法则是对歌词内容和曲调的完美演绎。
如果演唱方法不科学,那么民歌风格就有可能被断章取义甚至完全曲解。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素有“风筝之都”、“泉城南门”等美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民间艺术。
潍坊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地方性和文化特色,是潍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新生代对传统文化鲜有关注等因素的影响,潍坊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被遗忘、消失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基于地域文化视野,深入探讨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现状、特色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通过研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梳理,从而进一步推动其保护和传承。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潍坊传统民间艺术概述: 对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的定义、特征、类别等进行简要阐述;2. 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传承:对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重点阐述其传承路径和遗产传承现状;3. 民间艺术的现状与问题:针对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界定其现存问题所在,找出根本原因;4. 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分析问题所在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潍坊传统民间艺术未来的方向发展,为其推广和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
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计划制定: 对研究主题、研究时间、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明确和制定;2. 研究前期调查: 进行与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相关的文献查询,了解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对潍坊进行历史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调研掌握研究基础和背景;3. 实地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采访、拍摄等方式,了解潍坊传统民间艺术实际情况,记录并整理其发展历程、现状、问题等内容;4. 调查数据处理: 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计算、整理与分析,进行结果展示;5. 结论总结与提出对策建议: 在分析实现数据基础上,对潍坊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的为其保护和发展提供指导。
探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探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典型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以下是我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的探析。
一、韵律舒缓,充满力量感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以优美的曲线为特色,舞姿流畅舒展,步伐有节奏感,舞蹈节奏韵律舒缓、充满力量感,具备很强的感染力。
摆手舞的舞姿要求优美而自然,通过各种手部动作以及脚步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二、姿态优美,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具有姿态优美的特征,每一个动作都富有弹性和舞蹈表现力,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
舞蹈中大量运用手部动作,描绘出民族革命历程中重大事件以及土家族传统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手部动作独特,形态多变
摆手舞是以手部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舞蹈,摆手舞的手部动作是独特的,形态多变,通过手部动作展示出对民族生活的理解和演唱能力,捕捉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是摆手舞的一大特点。
四、服装特色鲜明,亮丽多彩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在服装上的特色十分鲜明,一般以彩色绸缎制成,颜色鲜艳亮丽,有着独特的民族元素和特色。
摆手舞舞员的
服装讲究细节,以手工刺绣为主要特色,有着装饰丰富、色彩艳丽、样式别致等多种特点。
总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具有韵律舒缓、姿态优美、手部动作
独特、服装特色鲜明等多种独特的艺术特征。
它不仅展示了湖南地
区特有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更是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魅力与个性。
宣汉“薅草锣鼓”地域文化研究
宣汉“薅草锣鼓”地域文化研究宣汉“薅草锣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宣汉地区民间传统乐舞文化的生动代表。
自古以来,“薅草锣鼓”就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成为宣汉地区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对宣汉“薅草锣鼓”地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宣汉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探索其文化内涵,传承其传统价值观念,推动宣汉地区文化的发展。
一、“薅草锣鼓”的起源和发展宣汉“薅草锣鼓”起源于当地的劳动生产实践和宗教信仰活动。
古时,宣汉地区多为山区和农村,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生活艰辛,劳动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
他们在劳动之余,往往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来放松身心,丰富业余生活。
“薅草锣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当地的农民在农忙的间隙或过年过节之时,会组织“薅草锣鼓”队伍,挑选出一些年轻有活力的青年人,手持竹竿和编织的草绳,上面系着铜钱、彩纸、锣鼓等各种饰品,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
锣鼓声嘹亮、草绳飘飘,整个队伍踩着土地,翩翩起舞,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愉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薅草锣鼓”文化逐渐得到发展和传承。
它不仅在农村广泛流传,也成为了宣汉地区各种文艺表演的重要内容,成为了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薅草锣鼓”文化的意义和特点“薅草锣鼓”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是一种民间文化形式,承载着宣汉地区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薅草锣鼓”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娱乐性质,是一种集宗教信仰、社交娱乐、文艺表演于一体的民间活动。
“薅草锣鼓”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节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成为了宣汉地区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这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使得“薅草锣鼓”文化在宣汉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是宣汉地区民俗文化传统的生动表现,传承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遗产;它也是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
传统手工艺的地域特色与风格
传统手工艺的地域特色与风格手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不同地区的手工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风格,这不仅是因为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差异,更是源于各地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分析几种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探讨它们的地域特色与风格。
一、陶瓷工艺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不同地区的陶瓷工艺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景德镇陶瓷以其精美的创作工艺和色彩艳丽的手绘花纹而闻名于世。
这些瓷器往往采用传统的青花、粉彩等绘画技法,配以恢弘的纹饰和富有气势的造型,呈现出浓郁的汉唐文化风格。
相比之下,日本的瓷器则注重简约和自然之美,常以素雅的纹饰和淡雅的色彩呈现,表达出一种内敛而典雅的美感。
二、刺绣艺术刺绣是一种通过针线绣制图案的手工艺,各地的刺绣工艺在材料、样式和技法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苏绣以其绣线细腻、色彩丰富和纹样繁复而著称。
苏绣注重在绣制过程中融入文化内涵,常以花鸟虫鱼等自然图案为题材,展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意境。
相比之下,西班牙的刺绣工艺则更加注重线条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其风格大胆而富有现代感。
三、木雕艺术木雕是利用木材进行雕刻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各地的木雕风格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审美观念。
中国的木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细腻的雕工和独特的题材塑造而著称。
南方地区的木雕常以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态,富有神秘感和戏剧性。
与之不同,北方地区的木雕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常以生活场景和日常用品为题材,展现出纯朴和沉稳的艺术风格。
四、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指通过纺织手段将纤维材料编织成织物的一种手工艺。
不同地区的纺织工艺在材料、图案和技法方面有着独特之处。
印度的手染手织工艺以其丰富多彩的颜色、精细的纹饰和独特的工艺而享誉全球。
印度的手织织物常采用天然植物染料,通过细致的手工技艺织出复杂而华丽的花纹,丰富了纺织品的质感和层次感。
相比之下,北欧的纺织工艺则更加注重简约和实用性,常以几何图案和独特的线条设计为主,展现出北欧地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地域文化对艺术重要影响论文
地域文化对艺术重要影响论文地域文化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民族特色,这些特点都会在艺术创作中得到体现。
本文将探讨地域文化对艺术的重要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体现在不同地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上。
例如,在西部地区的表现形式多为壮观、开放和豁达,而东部地区则偏向于内敛、细致和精致。
另外,由于地区之间的民族和文化差异,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绣花、刺绣、挑花等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
其次,地域文化还对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产生影响。
首先,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会影响作品主题的选择。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中原地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文学和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常以原生态生活和传统民俗为主题。
其次,地域文化也会影响作品的内容。
例如,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上,当地居民常以宗教和神话为创作素材,创作出了众多具有独特气息的艺术作品。
最后,地域文化还对艺术家的审美和创作观念产生影响。
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和价值观念会塑造艺术家的个性和审美取向。
例如,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文学、书画和音乐都注重“内敛”、“含蓄”和“雅致”,而江南地区则强调“柔美”、“清丽”和“风雅”,这些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会对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地域文化对艺术家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和创作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影响艺术家的视角和创作思路。
总之,地域文化对艺术有着重要影响。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地域文化是构成整个文化系统的重要一环。
不同地方的文化背景和传统都会影响艺术的表现形式、主题和内容,甚至对艺术家的审美和创作观念产生影响。
因此,艺术创作需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表达其独特气息和风格。
浅谈中原民间美术的地域特征与审美意涵
浅谈中原民间美术的地域特征与审美意涵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方,其中的民间艺术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审美意涵。
中原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中原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浅谈中原民间美术的地域特征与审美意涵。
一、地域特征1. 历史底蕴深厚。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
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中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
中原民间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2. 民俗风情浓郁。
中原地区地广人众,各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民俗和风情。
这些民俗和风情在民间美术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日常生活。
比如,郑州的皮影戏、开封的裱画、洛阳的陶艺等,都是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代表作品。
3. 形式多样,技艺精湛。
中原地区民间艺术形式多样,技艺精湛。
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中原的民间艺术作品在材料选择、工艺技法、题材表现等方面,都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比如,开封的剪纸艺术、郑州的面塑技艺等,都代表了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高度发展和创新。
二、审美意涵1. 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原地区的民间美术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历史和当代融合在一起。
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民间艺术家们用色彩和图案刻画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其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信仰等元素,展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表达美好情感。
中原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描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绘画、雕塑、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珍视。
这种美意味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3. 反映社会现实。
中原民间美术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和现实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表现了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研究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
研究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东北的地域文化中有突出的喜剧感,以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为例,是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其表演特点热烈火爆、粗犷豪放,是东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
也是在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民族文化。
其反映了东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寒冷气候、闭塞环境以及文化积淀贫瘩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及特征。
【关键词】:二人转;地域文化;东北地区前言;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它以一种独特形式、独特角色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土壤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多姿多彩的风景线。
东北地域广阔,气候寒冷,环境闭塞,因此文化积淀较为贫瘩,也是这几种较为突出的因素生产出了东北“二人转”这一文化艺术,也成为了当代中国人最火爆的、最具幽默感的笑料的语言特征,更是现代文娱节目舞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东北老百姓口头中,广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舎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在东北老百姓的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经过三百年“二人转”历史进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根植于东北,响彻中华大地。
例如,近几年在电视上广泛热播的《刘老根》、《马大帅》等,对于这一地方艺术,人们的评价众说纷纭,有褒有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丢开老一套的“雅俗”观念,以直观的眼光看待“二人转”这一独特的传承的文化习俗,我们会发现,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真切地诠释了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并且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
一、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二人转”以“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绽放舞台中央,深入曲艺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并逐渐走向了新时代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当中,是具有“土香土色的民间艺术之花”。
二人转在东北农村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它诞生在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形态之中,以东北大秧歌为基础,与河北说唱艺术莲花落、太平鼓、霸王鞭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它以鲜明灵快的艺术形式唱遍了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东北村户人家的小院子,东北人“猫冬”的热炕头。
梁平年画的地域文化和艺术传统分析
梁平年画的地域文化和艺术传统分析梁平年画在我国历史悠久,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本文从梁平年画的发展历程、地域文化、艺术传统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了梁平年画的悠久历史和艺术魅力。
梁平年画在我国已有500年的历史,梁平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在清末明初达到发展鼎盛时期。
梁平木板年画是一种木刻水印年画,最早是百姓用于庆祝民间的节庆而印刻的年画,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艺术。
梁平年画与四川的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并称为西南三大年画,曾在20XX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梁平年画的作品内容大体分为门神类、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这三大类。
《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等都是梁平年画中门神类题材的代表作品,门神类也是最主要的题材内容;《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都是神话故事题材的梁平年画;《四郎探母》、《钟馗嫁妹》这些作品属于戏曲故事类。
梁平年画的制作技法主要结合了传统水印木板年画的精髓,继承了传统四川本地的雕刻技术,在此基础上又融合了徽派、金陵派的雕版套色技术。
除此以外,还吸收了西洋绘画技巧。
梁平年画在构图上具有简洁、饱满的特点,年画整体色彩注重明暗对比,人物造型以古朴为主。
梁平年画于清代就十分有名,畅销东南亚。
抗战时期,又被带到苏、美、法等国家的博物馆进行展览,还被西方收藏爱好者个人收藏。
梁平年画还被收到《中国美术全集》等权威著作中。
由于受到我国“文革”等历史时期的影响,梁平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几近“灭绝”。
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重点关注濒临消失的民间传统艺术,梁平年画才被重视和保护。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梁平年画的地域文化和艺术传统,领略梁平年画的艺术魅力。
梁平年画的发展历程梁平县在我国古代就是三峡地区有名的县城,梁平县因盛产竹子而被称为“百里竹海”,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纸张生产地。
明末清初时期,梁平县屏锦镇最早出现了刷制红纸的刷房,刷房也为百姓刷制带有图案的红纸,此时木板年画逐渐由单色发展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画册,至此以后,木板年画又将手工彩绘和印刷相结合,工艺不断发展,品种不断创新。
浅析四川民间传统舞蹈
浅析四川民间传统舞蹈四川民间传统舞蹈是四川省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
凭借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表现力以及融合了民族、地域、历史等多种元素的特点,四川民间传统舞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一、四川民间传统舞蹈的历史渊源四川民间传统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巴蜀文化。
巴蜀地区属于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在这里得以融合与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四川民间传统舞蹈正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二、四川民间传统舞蹈的特点1.独特的舞蹈风格:四川民间传统舞蹈以轻盈、自由、舒展为特点,充满了四川人民天性中的豪放与热情。
舞者们常常以舞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生活态度。
2.多样的形式和题材:四川民间传统舞蹈形式多样,有舞龙、舞狮、舞剑、舞蹈、踏歌等等。
舞蹈内容也包含了民间传说故事、节日庆典、农耕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题材。
3.浓厚的地域特色:四川民间传统舞蹈深深融入了四川地区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元素,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中常常可见对四川自然风光、农耕生活以及历史传统的描绘与致敬。
三、四川民间传统舞蹈的表现方式四川民间传统舞蹈使用了多种表现方式,既有身体动作的表达,也有面具、服饰、道具等其他元素的辅助。
例如,在舞狮表演中,舞者们会穿上狮子的面具和服装,模仿狮子的奔跑、腾跃、攀爬等动作,结合鼓乐的节奏,将狮子的神态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四川民间传统舞蹈的艺术价值1.文化传承:四川民间传统舞蹈是四川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艺术形式上对后代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四川地域文化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2.艺术表达:四川民间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也能够传递出深邃的文化内涵。
3.文化交流:四川民间传统舞蹈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形式,不仅可以在本地传承与发展,也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向其他地区和国家展示四川的文化魅力,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友谊。
家乡的民间传统艺术
家乡的民间传统艺术民间传统艺术是指在家乡流传已久,代代相传的非正规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了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以我家乡的民间传统艺术为例,探讨其起源、特点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1.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在我家乡的民间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绘画作品大多以水墨为媒介,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貌、历史故事以及人们的生活场景。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千里画江山”和“花鸟画”。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线条和浓郁的笔墨,展现出家乡的独特气息和艺术魅力。
2. 折纸艺术折纸艺术是我家乡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通过折叠纸张,创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包括动物、植物、建筑等。
折纸艺术在我家乡追求简约的审美观念下得以发展壮大,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 雕刻艺术雕刻艺术是我家乡的又一重要传统艺术形式。
木雕和石雕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这些雕刻作品多以家乡的山水风光、民间传说和人物形象为题材,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展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
4. 曲艺表演曲艺表演是我家乡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这种艺术形式通常由一组艺人组成,他们通过歌唱、说唱、舞蹈等形式,将家乡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生动有趣地呈现给观众。
曲艺表演神秘而富有魅力,使人们在欢笑与泪水中回味家乡的辉煌与人文。
5. 刺绣艺术刺绣艺术在我家乡也非常盛行。
这种艺术形式以精致的线条和独特的刺绣技巧,将各种图案绣在绸缎、丝绸等材料上,表达了家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保护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家乡的民间传统艺术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保护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对于维护家乡文化的完整性和传统的延续至关重要。
首先,保护民间传统艺术可以增强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些艺术形式是家乡独有的文化特色,通过保护和弘扬它们,可以让家乡的人们更加珍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其次,保护民间传统艺术有助于传承家乡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探寻地域文化视域下的穹窿号子
张奇伟探寻地域文化视域下的穹窿号子穹窿号子,亦称抬工号子,是源于四川川南地区穹窿地貌下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原本是农耕文明时期伴随着抬工行业而产生的劳动歌谣,随着现代工业进程加快,抬工与抬工号子本已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穹窿号子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重获生机而回归大众眼前。
本文将从穹窿号子的由来、艺术特征、多元功能和地域文化解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这传承已久的古韵新声。
一、窿号子的由来概述穹窿号子作为“号子”这一音乐体裁的分支,在探寻其奥秘之前,必须先从号子着手,为“号子”溯源。
(一)号子的由来远在农耕文明时期,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劳动中,为追求集体协作效率、缓解劳动带来的疲劳感,由一人依照劳动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领声吆喝,劳动群体附和而歌,从而造就了音乐的早期形式。
在《吕氏春秋·审应览》中有“今举大木者,前乎舆謣,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者善矣。
”的描述,其中的“舆謣”,原是惠子给魏惠王治国理政制定的“法令”之比喻,但究其本源,则是众人扛重物时所发出的口号声。
这一表述在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也有体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此举重动力之歌也。
”当“邪许”这类劳动口号加之以旋律,就慢慢发展为能够为劳动者带来精神慰藉减轻精神疲劳的号子。
号子的构成一领众和,曲调简单,内容大都根据劳动场景和劳动种类的不同而即兴创作。
根据劳动场景的变化可大致将号子分为装卸、挑担、抬杠等场景下的搬运号子,打夯、伐木、采石等场景下的工程号子,打麦、车水、舂米等场景下的农事号子和摇橹、捕鱼、水运等场景下的船渔号子。
而在这些不同种类的号子中,不同的地域特征又赋予了号子形态万千的艺术风格,本文所研究的穹窿号子即是搬运号子在川南地区地域特征影响下而流传的文化产物。
(二)穹窿号子的源流穹窿号子,又称抬工号子,是广泛传播于四川盆地威远、荣县、仁寿、资中、井研交界地的荣威穹窿地貌区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地域特色
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地域特色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传统技艺展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本文将就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地域特色进行探讨。
一、中国戏曲艺术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繁复的艺术技艺脱颖而出。
中国戏曲根据地域不同,分为京剧、豫剧、粤剧、越剧等不同戏种。
这些戏曲表演形式通过声腔唱腔、舞蹈、表演和面具等元素的结合,展现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故事。
比如京剧以唱腔、表演、化妆和武打为主要表现手段,讲究线条和色彩的和谐搭配,体现出北方地域的豪放和刚强;而越剧则以优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反映了江南地域的柔情和细腻。
二、传统民间舞蹈传统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其表演形式和地域特色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例如,广东的舞龙舞狮以狮子和龙为形象,体现了广东人民的勇敢和豪迈;四川的变脸舞以快速换脸的技艺吸引了无数观众,展现了川剧的独特魅力。
此外,云南的泼水节舞蹈、西藏的藏戏等都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各自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三、传统民间绘画传统民间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地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中国南方的水墨画以细腻的线条和淡雅的色调为特点,常常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美景和田园风光;而中国北方的年画则以鲜艳的色彩和朴素的形象,展现了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
四、传统民间音乐传统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地域特色,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
比如云南的花灯节音乐,以其独特的乐器和节奏,展现了云南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陕西的秧歌音乐则以欢快的节奏和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示了陕西地区民俗音乐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地域特色密不可分,各地的民间艺术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传统技艺,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论文】地域文化下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地域文化论文】地域文化下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舞蹈是用于表达情感、强健身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化内涵厚重,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外,还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间舞蹈的节奏和动作是根据地域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习俗演变而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舞蹈的地域特点决定其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载体,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民间舞蹈的传承迫在眉睫。
文章先分析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之后探讨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托地域文化进行民间舞蹈传承的探讨,以供参考。
民间舞蹈艺术;地域文化;重要性;问题;对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舞蹈是其中的一种,具有深厚的地域色彩。
民间舞蹈以其艺术性为区域工作和生活增添色彩,也是民间交流的工具。
民间舞蹈在创造时是以民间的生活场景为依托,以交流为核心进行的,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多样,能增强各区域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依托地域文化进行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能突出民间舞蹈的本质,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一、民间舞蹈起源及价值民间舞蹈是民间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编自导的反映民族及区域文化及群众精神面貌的艺术形式。
民间舞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歌舞进行表演,具有强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
民间舞蹈多样、生动,既古老,又富有青春活力,展示的是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据不完全统计,民间舞蹈形式和种类大概有100多种,如汉族“狮子舞”、蒙古族“安代舞”、鄂温克族“打猎舞”、壮族“火猫舞”、瑶族“黄泥鼓舞”、土家族“摆手舞”、苗族“木鼓舞”、傣族“孔雀舞”等都独具特色,或展示风俗,或表达愿望,都是区域内人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痕迹。
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无一不反映区域民族的生活状态、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精神追求等,是最为深沉的历史记录。
民间舞蹈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历经数千年的沉浮,却一直保持着完整的结构和体系。
民间舞蹈以集体舞蹈形式为主,依托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集表演生活化、节奏化、综合化为一体,既抒情,又有仪式感,呈现着美学的最高思想。
民间工艺传承视角下徐州香包的艺术探析
绘術烈谒右究民间工艺传承视角下徐州香包的艺术探析□朱晓洁摘要:香包蕴含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调。
徐州香包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吸取了汉代文化中的精髓,在造型特点、纹样内涵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凸显出浓浓的地域特色。
徐卅香包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代代优秀的民间艺人传承,他们将香包带出家门,使其走上国际舞台。
徐州香包在造型、纹样、色彩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其独特的欣赏价值融入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民间工艺徐州香包艺术香包,古时又名“香囊”“佩帷”“容臭”“香袋”等。
它是一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绣囊,富有寓意的图案纹样被绣制在绸布上,内部装有各种中草药研制的粉末,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香包蕴含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调,承载了人们祈求祥瑞的美好愿望。
徐州香包以其丰富的纹饰、精湛的工艺及地方特色,在中国传统香包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徐州香包的历史背景香包的制作和佩戴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就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人们在香包内装满中草药,利用其散发的香味驱虫杀菌,这一用途被沿用至今。
1.徐州香包溯源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两汉文化成就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徐州香包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制作和使用兴盛于汉代,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相传古代有位徐州商人,在回家过端午节的途中偶遇一位老人。
这位商人邀请老人搭乘自已的马车,而后得知这位老人是一位仙人,要去徐州放毒虫。
商人便询问免除灾难的方法,老人告诉他回家后将香包悬挂于门上。
商人回家后挨家挨户地通知了全城的人,自己却忘记将香包挂上。
第二天全城百姓来道谢,发现这家人没有逃脱厄运。
为表纪念,百姓修建了“五毒庙”,每逢端午便会到庙里上香。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商人舍身救人的故事代代相传,驱邪避毒的中草药香包也成为五毒庙会最受欢迎的物品之一。
2.徐州香包与地域文化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在此发掘出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彰显了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
中国民间艺术的地域风格与文化身份
中国民间艺术的地域风格与文化身份中国民间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地域风格和文化身份。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传统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人们的文化身份。
中国的地域风格在民间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造就了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风貌。
例如,北方的民间艺术注重形式的简洁和实用性,如陶瓷、刺绣等艺术形式,以及京剧、评书等表演艺术形式。
而南方的民间艺术则更加注重细腻和精致,如剪纸、蜡染等艺术形式,以及粤剧、婺剧等表演艺术形式。
这些不同的地域风格形成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与地域风格相伴随的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身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
民间艺术是这种文化身份的重要表达方式。
例如,在西南地区的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他们的传统服饰、织锦、木雕等艺术形式都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而在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他们的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则更多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些不同的文化身份构成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民间艺术的地域风格和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逐渐消失或者发生了改变。
然而,这并没有削弱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反而使得它更加多样和丰富。
现代的中国民间艺术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一些年轻人开始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当代的音乐、舞蹈等形式结合起来,创作出了独具个性的作品,这既展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他们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中国民间艺术的地域风格和文化身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间艺术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一、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西部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地,高原草地和沙漠地貌的特点决定了当地的舞蹈形式多以轻盈跳跃、旋转转身等形式为主,如西藏的《藏舞》、维吾尔族的《独舞》等。
而在东部地区,如江南地区,其多水乡河网,溪涧鱼米之乡,当地的舞蹈形式则以流畅柔美、如水如花的形式为主,如江南水乡的《水袖舞》、《秧歌》等。
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舞蹈动作的形成和舞蹈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充分展现了地域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二、气候条件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明显,气候条件的差异也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影响。
在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多雨,气候条件炎热潮湿,当地的舞蹈多以轻盈婉转的形式为主,如广东的《广东舞》、《燕子舞》等,它们都充分体现了南方舞蹈的婉约、柔美、灵动和清新的特点。
而在北方地区,气候干燥严寒,所以当地的舞蹈形式则以刚健、豪迈、明快为主,如东北的《高跷舞》、《二胡舞》等。
气候条件的不同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提供了多样性,使得不同地域的舞蹈呈现出所处地理气候条件的独特特点。
三、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在广大的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多山地形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造就了西南地区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如彝族的《芦笙舞》、藏族的《格萨尔舞》、苗族的《芦笙舞》等。
而在东北地区,有着浓厚的东北民俗文化,当地的舞蹈形式则注重舞蹈动作的刚健、豪放。
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对当地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域的舞蹈形式各具特色。
四、社会习俗的影响不同地域的社会习俗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有所影响。
在广大的西北地区,有着充分体现草原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的舞蹈形式,如蒙古族的《草原舞》、哈萨克族的《哈萨克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视角下民间传统艺术探析
作者:杨於树
来源:《大观》2019年第07期
摘要: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的吴侬语系曲艺讽刺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始于清光绪年间。
小热昏本意是指一个人发烧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后发展为一种马路说唱艺术。
2006年杭州小热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传统艺术;小热昏;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小热昏的发展历史
(一)小热昏一词来历及含义
杭州城是一座历史文化传承连续、传统民间美术发达的城市。
从小我们就在老师的口中知道古杭州拥有种类多样的民间美术传统,例如杭州小热昏、南词、浦江乱弹、海宁皮影戏、绍兴莲花落等等。
作为一个杭州人,笔者从小就从家里老人嘴中得知杭州小热昏是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曲艺谐谑形式,是一种吴语说唱艺术。
小热昏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宋元时期宁波便已经有了“说诨话”,这种表演形式距今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另一种也是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小热昏最早起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
朝报即当时临安府(今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当时技术所限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揽潜在顾客,就手持一面小锣,在大路上边敲边喊新闻,因此小热昏又名“小锣书”。
随后,吃门腔饭的(说书人的诨名)又将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导自演。
由于形式风趣幽默,内容取材于杭州市民身边的市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唱词使用本地方言且通俗易懂,唱腔又来源于当时流行的民歌小曲,小热昏很快便被民众接纳。
小热昏用地道的杭州方言演唱,一般以紅绳铜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三巧赋”“五更”等流行小调。
其演唱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一般都在集市人流密集处演唱。
而且演出时间也不固定,在一边唱了两三个钟头,听曲人气不减,继续唱下去,如果听众稀少,那就换个地方,因而小热昏表演者也自嘲跑码头。
那个年代老百姓普遍缺少文体娱乐活动,因江南杭州一带水体发达且人口分布也较为散漫,因此表演者们演出地点多集中在渡船码头、汽车火车站点以及定期举办的农村大集市上。
(二)小热昏的发展历程
1905年,杜宝林先生又将这种“小锣书”的形式运用于梨膏糖的售卖上,一改往日里卖糖艺人们那种单纯唱支小曲的销售方式,将原先机械复读的喊新闻发展成为风趣地描述老百姓日常生活市井故事的节目。
其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锣先锋、卖口、说唱、长篇”等众多的表演形式,因多数情节都体现了对当时世道的不满情绪,经常招致官府衙门官差的刁难和追赶,为逃避邢责,故将这种形式用杭州方言取名为“小热昏”,
“热昏”是杭州方言中的一个用来形容温度高低的词汇,《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写:“‘热昏’本义是贬义词,但有时也把故作胡言乱语的笑谈和匪夷所思的笑话称作热昏,不是贬义。
”由于小热昏的灵感来源起初来自于“说朝报”的喊新闻,内容多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下层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市井新闻,最贴合听众的情感需求,并且因其讽刺的元素,成为为百姓代言及出口气的窗口,用艺术的手段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深受听众追捧。
二、小热昏的传承
(一)开山鼻祖杜宝林
在1928年(民国17年),浙江六艺书局出版的《杭俗遗风·补辑》中就收录了词条“小热昏”,其中注释就有杜宝林先生在杭州表演的记载。
杜宝林先生虽然受自身文化水平局限,但是作为小热昏开山祖师,他十分擅长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加入更多吴语系方言和口技技巧等元素,使得小热昏在当时十分流行。
前后几年中,杜宝林先生自编自演的《家庭恶产》二十四本,每每唱到伤心处,观众无不捶胸顿足,说到幽默处,整场都欢声笑语,体现出非凡的功力。
杜宝林后来应聘长期在“大世界共和厅小舞台”献艺,其中部分骨灰级粉丝成了他的门徒。
通过杜宝林及其门徒的努力,杭州小热昏这种曲艺形式的影响逐渐扩散到杭州周边。
可是转折往往就是猝不及防,艺术造诣逐渐成熟的杜宝林先生英年早逝,年仅40便与世长辞,并未将小热昏带入全盛且本人未留下其创作、表演的任何手稿、影像资料,十分可惜。
(二)师徒传承历史
丁友生,男,杭州人,是杜宝林先生的第二代嫡传弟子,自他伊始,朱克勤、赵文生、俞笑飞等第三代“小热昏”艺人开始在杭州及周边地区开花落叶。
而俞笑飞曾任杭州市、浙江省第一届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并在离开舞台后潜心于创作戏曲的工作当中去。
其嫡传弟子安忠文便是杭州市家喻户晓的小热昏表演明星,在其艺术生涯的60多年中为杭州观众贡献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表演。
1958年,在故宫怀仁堂,安文忠根据曾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的顾锡东创作的文学作品《比媳妇》改编的戏曲,为中央部门领导表演并收获一致好评。
“我叫安忠文,来自浙江省,手拿三巧板,专唱小热昏……”在表演结束时他即兴用小热昏作自我介绍,给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其后安忠文先生在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
1960年的徐长根出生于曲艺世家,是安忠文先生的儿子,杭州小热昏第五代嫡传弟子。
他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艺名——徐筱安。
徐先生在戏曲创作上继承了他父亲的才华,代表作《婚礼变奏曲》荣获全国人口文化奖,其他作品也连续斩获杭州政府文艺奖三次,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两次,浙江省奖累计五次。
周志华先生是继徐筱安先生之后,杭州小热昏的第六代传承人并且与安忠文先生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其在1986年“江浙沪著名滑稽演员大客串”中被评为“十八笑星”。
2012年4月8日,周志华在杭州剧院自编自导自演举行了《开心不开心——周志华从艺50周年曲艺专场》,这是杭州小热昏曲艺史上第一个规格如此之高的个人专场。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专程前往祝贺。
在共计三个小时的演出中,周志华先生带来了自己获得中国曲艺个人最高荣誉的牡丹奖的作品《永远是个拆迁户》。
三、小热昏的发展现状
与笔者同时代的家里有老杭州人可能都有同样的回忆,就是每天晚上九点半钟等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准时播报的半个钟头的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里面的两位主持人便是杭州小热昏第五、六代传人徐筱安和周志華,《阿六头说新闻》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及主持表演上都能看到杭州小热昏中的精髓,在文化传承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文化小热昏不会遇到一
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的窘境,反而使杭州人热情高涨。
其自2004年元旦开播后收视率稳步增长。
随后在9点播出的《我和你说》更是超越了传统新闻节目的严肃刻板形象,用杭州话主持的节目以及节目最后的一段戏曲表演,使得杭州人看了更有自豪感。
如今在杭州著名历史文化景点——拱宸桥旁小河口路边老台门中,便是杭州小热昏戏曲表演馆——开心茶馆的所在地(图1),每周六晚上六点都会有老开心徐筱安表演。
而在南宋便已是御街的清河坊,自然有杭州小热昏的痕迹,卖梨膏糖的老爷子自小就在清河坊一带跟随家里人卖梨膏糖,如今有了自己的店面便久在此处扎下了根,每当天气晴好游客如梭时便取出家藏小锣以及三巧板演唱。
机缘巧合之下笔者曾听闻周志华先生讲述他的学艺之路,从1961年在杭州师范学校放弃学业,为了学习小热昏,从销售梨膏糖做起,并且随后成功进入杭州曲艺团,拜师并跟随陈锦林先生深入社会进行表演,走遍了了浙江省周边多个省份一路卖艺谋生。
笔者深深地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为了个人志向、地域文化坚持而感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在,杭州地域文化才得以不断传承,并且借助他们的个人才华生生不息,与时俱进,让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也能够了解、学习、领悟、传承杭州小热昏这一地域文化戏剧。
参考文献:
[1]魏勤,杜亚雄.杭州“小热昏”初探[J].文化艺术研究,2009(1).
[2]陈萍.“小热昏”艺术的历史腔调与思潮:从艺术电视共荣看发展脉搏[J].戏剧之家,2015(5).
[3]沈嘉禄.小热昏唱卖梨膏糖[J].上海戏剧,2007(11).
[4]杨华生.滑稽“独角戏”的来龙去脉[J].上海戏剧,1980(6).
[5]徐筱安.浅谈杭州“小热昏”的过去与现在[J].曲艺,2014(8).
[6]张怡.从创演谈小热昏的保护与传承[J].音乐大观,2013(4).
[7]徐筱安.对于保护、传承杭州小热昏的思考[J].曲艺,2015(12).
[8]林化.小热昏,杭州街头一道淡去的风景[N].浙江工人日报,2015-11-30.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