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合集下载

中国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全文)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孕产妇除产科因素外的主要死亡原因。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以及多胎多产比例的升高,PPCM发病率近年也明显上升。

临床医生对PPCM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漏诊率和误诊率也高,导致我国PPCM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PPCM在发病机制研究和诊断处理上均有较大进展,为此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简称本共识)。

本共识的内容主要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参考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孕产妇心血管疾病指南和2019年ESC围生期心肌病专家共识等,并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

孕产妇属于特殊群体,目前鲜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RCT),故本共识不使用通常的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类。

一、PPCM的定义与流行病学(一) PPCM的定义传统上PPCM定义强调的是女性于妊娠最后一个月和产后五个月内发生的心力衰竭(心衰)。

现在发现部分发病较早或稍迟的妊娠相关心肌病也完全符合PPCM的特点,所以2019年ESC更新后的专家共识把PPCM之前严格限定的时间范围放宽至妊娠晚期至产后数月内。

因此,PPCM是指心脏健康的女性在妊娠晚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衰,呈特发性心肌病表现,其突出特点是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

左心室多有扩大,但部分患者也可以不扩大。

部分LVEF超过45%的患者,如有明确的心功能受损和典型PPCM表现,有时也需诊断为PPCM。

诊断PPCM必须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衰。

国际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基因检测专家共识_中心肌病基因检测介绍_洪葵

国际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基因检测专家共识_中心肌病基因检测介绍_洪葵
Summary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and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recently publishe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about the genetic testing for the channelopathies and cardiomyopathies. This consensus statement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the use of genetic testing for heritable cardiac diseases,focused on the role of genetic testing for the 13distinct entities and the impact of genetic test result for each entity on the relative diagnosis,therapy and prognosis.The statement presented a good guidance for the cardiologist and researchers.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introduce the part of genetic testing for cardiomyopathies.
洪葵1△ 胡金柱1
[提要] 最近,美国节律学会和欧洲心脏节律学会联合颁布了国际首个《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 病 基 因检测专家共识》,该共识首次系统评估基因检测在遗传性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重点阐述基因检测对13 种 不 同心脏疾病的作用,及每种疾病的基因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该共识对心脏科临床医生与科 研 工 作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心肌病基因检测部分进行单独介绍。

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前 言 自1990年和1995年分别发现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第一个致病基因以来,对疑有遗传性心脏疾病的基因检测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发展过程。

目前,离子通道病或心肌病的基因检测在国外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国内尚未用于临床。

其发展成熟需要临床医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或与遗传学专家的联合攻关。

对临床医生来说,目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基因分析在这类疾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如何?何时需要进行家族成员基因筛查?如何根据基因筛查结果进行干预和治疗?就这些学术问题,目前观点尚不统一。

 10. 3760/cma. j. issn. 0253-3758. 2011. 12. 001・1074・・1075・・1076・・1077・・1078・・1079・ @@[ 1 ] Ackerman M J, Priori SG, Willems S, et al. HRS/EHRA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state of genetic testing for the channelopathies and cardiomyopathies. Heart Rhythm, 2011,8 : 1308-1339. @@[2] Tester DJ, Will ML, Hnglund CM, et al. Effect of clinical phenotype on yield of long QT syndrome genetic testing. J Am Coll Cardiol,2006 ,47 :764-768. @@[3] Jons C, Moss AJ, Goldenberg I, et al. Risk of fatal arrhythmic  events in long QT syndrome patients after syncope. J Am College Cardiol, 2010,55:783-788. @@[4] Abbott GW, Sesti F, Splawski I, et al. MiRPI forms Ikr potassium channesl with HERG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Cell, 1999,97 : 175-187. @@[5] Splawski I, Timothy KW, Sharpe LM, et al. Ca(V)1.2 calcium  channel dysfunction causese a multisystem disorder including arrhythmia and autism. Cell,2004,119 : 19-31. @@[6] Vatta M, Ackerman MJ, Ye B, et al. Mutant caveolin-3 induces persistent late sodium current and is associated with long-QT syndrome. Circulation, 2006,114:2104-2112. @@[7] Medeiros-Domingo A, Kaku T, Tester DJ, et al. SCN4B-encoded sodium channel beta4 subunit in congenital long-QT syndrome. Circulation, 2007,116:134-142. @@[8 ] Ueda K, Valdivia C, Medeiros-Domingo A, et al. Syntrophin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long QT syndrome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nNOS-SCN5A macromolecular complex.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105:9355-9360. @@[9] Priori SG,Barhanin J, Hauer RN, et al. Genetic and molecular  basis of cardiac arrhythmias: impact on clinical management part Ⅲ. Circulation, 1999,99:674-681.@@[10] Wang Q, Curran ME, Splawski I, et al. Positional cloning of a novel potassium channel gene: KVLQTI mutations cause cardiac arrhythmias. Nat Genet,1996,12:17-23.@@[ 11 ] Curran ME, Splawski I, Timothy KW, et al. A molecular basis for  cardiac arrhythmia: HERG mutations cause long QT syndrome. Cell, 1995,80:795-798.@@[12] Wang Q, Shen J, Splawski I, et al. SCN5A mutations assoicated  with an inherited cartiac arrhythmia, long QT syndrome. Cell, 1995,80:805-811.@@[13]康彩练,杨钧国,张守焰,等.先天性长QT综合征KVLQT1和 HERG基因新突变位点的检测.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 5:133-138.@@[ 14] Liu WL, Yang JG, Hu DY, et al. KCNQ1 and KCNH2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long QT syndrome. Human Mutation, 2002,20:475-476.@@[15]梁璐,杜忠东,蔡玲玲,等.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KCNQ1基 因的新突变.中华儿科杂志,2003,41:724-727.@@[16] Wang RR, Li N, Zhang YH, et al. Novel 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s T2C and 1149insT in the KCNQ1 gene cause Jervell and Lange-Nielsen syndrome. Int J Mol Med,2011,28:41-46.@@[17]杜戎,杨钧国,桂乐,等.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亚型JLN综合 征的基因突变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808-811.@@[18]刘文玲,胡大一,李萍,等.长QT综合征家系KCNQ1 S145L和 KCNH2 474C基因新突变.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63-466.@@[19]廉姜芳,黄辰,崔长琮,等.6个长QT综合征家系的分子遗传 学检测.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18-20.@@[20]梁鹏,胡大一,刘文玲,等.遗传性长QT综合征SCN5A基因 delD1790新突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 487-489.@@[21]杨海涛,孙超峰,薛小临,等.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家系一新 的错义突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561-562.@@[22]史瑞明,马爱群,张艳敏,等.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3型 一家系基因突变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926-930.@@[23] Sun Y, Zhang P, Li X, et al. A novel nonsense mutation Y652X in the S6/pore region of human ether-go-go gene found in a long QT syndrome family. Scand Cardiovasc J, 2009,43 : 181-186.@@[24]廉姜芳,周建庆,黄晓燕,等.长QT综合征KCNH2基因S4区 新移码突变L539fs/47的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0, 27:77-80.@@[ 25 ] Yang Y, Yang Y, Liang B,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Kir3.4 mutation in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 Am J Hum Genet, 2010,86:872-880.@@[ 26 ] Priori SG, napolitano C, Tiso N, et al. Mutations in the cardiac ryandoline receptor gene (hRyR2) underlie 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irculation, 2011,103 : 196- 200.@@[27] Lahat H, Pras E, Olender T, et al. A missense mutation in highly conserved region of CASQ2 is associated with autosomal recessive catecholamine-induced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Bedouin families from Israel. Am J Hum Genet,2011,6996:1378- 1384.@@[28] Priori SG,Napolitano C, Memmi M, et a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her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catecholaminergic polymn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irculation,2001,106:69-74.@@[29] Bai R, Napolitano C, Bloise R, et al. Yield of genetic screening in inherited cardiac channelopathies: how to prioritize access to genetic testing.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iiol,2009 ,2 :6-15.@@[30] Cheng Q, Kirsch GE, Zhang D, et al. Genetic basi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Nature, 1998, 392:293-296.@@[31] Watanabe H, Koopmann TT, Le Scouarnec S, et al. Sodium channel betal subunit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Brugada syndrome and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 in humans. J Clin Invest, 2008, 118:2260-2268.@@[32] Longdon B, Michalec M, Mehdi H, et al. Mutation in glycerol-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1 like gene( GPD-1 L) decreases cardiac Na + current and causes inherited arrhythmias. Circulation, 2007, 116:2260-2268.@@[33] Delpon E, Cordeiro JM, Nunez L, et al. Functional effects of KCNE3 muta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ugada syndrome.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08,1:209-218.@@[34] Wilders R, Verkerk AO. Role of the R1135H KCNH2 mutaiton in Brugada syndrome. Int J Cardiol, 2010,144:149-151.@@[35] Antzelevitch C, Pollevick GD, Cordeiro JM, et al. Loss-of- function mutations in the cardiac calcium channel underlie a new clinical entity characterized by ST-segment elevation, short QT intervals,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Circulation,2007,115:442- 449.@@[36] Kapplinger JD, Tester DJ, Alders M, et al. An international compendium of mutation in the SCN5A-encoded cardiac sodium channel in patients referred for Brugada syndrome genetic testing. Heart Rhythm,2010,1:33-46.@@[37]梁鹏,刘文玲,胡大一,等.Brugada综合征SC N5A基因的三 个新突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616-619.@@[38]任发鑫,杨均国,李伟,等.Brugada综合征相关基因SCN5A新 突变位点检测.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7:336-339.@@[39]陈君柱,郑良荣,李京湘,等.SCN5A基因移码突变导致 Brugada综合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538-541.@@[40]陈哲明,孟素荣,彭健,等.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分子遗传学 研究发现一个新的SCN5A突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 455-459.@@[41 ] Schott JJ,Benson DW, Basson CT, et al. Congenital bert disease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NKX2-5. Science, 1998,281 : 108-111.@@[42] Bezzina CR, Rook MB, Groenewegen WA, et al. Compound heterozygosity for mutations (W156X and R225W) in SCN5A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ardiac conduction disturbances and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conduction system. Circ Res, 2003, 92 : 159-168.@@[ 43 ] Makita N, Sasaki K, Groenewegen WA, et al. Congenital atrial standstill associated with coinheritance of a novel SCN5A mutation and connexin 40 polymorphisms. Heart Rhythm,2005,2: 1128- 1134.@@[44] Wang DW, Viswanathan PC, Balser JR, et al. Clinical, genetic, and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CN5A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block. Circulation, 2002, 105: 341-346.@@[45] Viswanathan PC, Benson DW, Balser JR. A common SCN5A polymorphism modulates the biophysical effects of an SCN5A mutation. J Clin Invest,2003,111:341-346.@@[46] Tan HL, Bink-Boelkens MT, Bezzina CR, et al. A sodiunchannel mutation causes isolated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 Nature, 2001,409 : 1043-1047.@@[47] Groenewegen WA, Firouzi M, Bezzina CR, et al. A cardiac sodium channel mutation cosegregates with a rare connexin40 genotype in familial atrial standstill. Circ Res, 2003, 92:14-22.@@[48] Surber R, Hensellek S, Prochnau D, et al. Combination of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 and long QT syndrome caused by mutation T1620K in the cardiac sodium channel. Cardiovasc Res, 2008,77 : 740-748.@@[49 ] Herfst LJ, Potet F, Beezina CR, et al. Na+ channel mutation leading to loss of function and non-progressive cardiac conduction defects. J Mol Cell Cardiol, 2003, 35: 549-557.@@[50 ] Smits JP, Koopmann TT, Wilders R, et al. A mutation in the human cardiac sodium channel (E161K) contributes to sick sinus syndrome, conduction disease and Brugada syndrome in two families. J Mol Cell Cardiol, 2005, 38: 969-981.@@[51] Watanabe H, Koopmann TT, Le Scouarnec S, et al. Sodium channel β1 subunit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Brugada syndrome and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 in humans. J Clin Invest, 2008, 118:2260-2268.@@[52] Zimmer A, Surber R. SCN5A channelopathies——an update on mutations and mechanisms. Progress in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8,98 : 120-136.@@[ 53 ] Kruse M, Schulze-Bahr E, Corfield V, et al. Impaired endocytosis of the ion channel TRPM4 is associated with human progressive familial heart block type Ⅰ. J Clin Invest, 2009,119:2737-2744.@@[54] Liu H, El Zein L, Kruse M, et al. 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in TRPM4 cause autosomal dominant isolated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 Circ Cardiovasc Genet,2010,3:374-385.@@[55] Schulze-Bahr E, Neu A, Friederich P, et al. Pacemaker channel dysfun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inus node disease. J Clin Invest, 2003,111 : 1537-1545.@@[56] Ueda K, Nakamura K, Hayashi T, et al.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afficking-defective HCN4 mutation, D553N,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J Biol Chem, 2004, 279: 27194-27198.@@[57] Jeroen PP, Marieke W, Arthur AM, et al. Mechanisms of inherited cardiac conduction disease. Europace,2005,7: 122-137.@@[58] Garg V, Kathiriya IS, Barnes R, et al. GATA4 mutations cause human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nd reveal an interaction with TBX5. Nature ,2003,424:443-447.@@[59]黄河,江洪,谭小军,等.遗传性心脏传导阻滞一家系.中国心 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3:513-516.@@[60] Gollob MH, Redpath C, Roberts JD, et al. The short QT syndrome: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J Am Coll Cardiol,2011, 57:802-812.@@[61] Brugada R, Hong K, Dumaine R, et al. Sudden death associated with short-QT syndrome linked to mutations in HERG. Circulation,2004,109 : 30-37.@@[ 62 ] Bellocq C, van Ginneken AC, Bezzina CR, et al. Mutation in the KCNQ1 gene leading to the short QT-interval syndrome. Circulation ,2004,109:2394-2397.@@[ 63 ] Priori SG, Pandit SV, Rivolta I, et al. A novel form of short QT syndrome( SQT3 ) is caused by a mutation in the KCNJ2 gene. Circ Res,2005,96:800-807.@@[64] Sun Y, Quan XQ, Fromme S, et al. A novel mutation in the KCNH2 gene associated with short QT syndrome. J Mol Cell Cardiol,2011,50 :433-441.@@[65] Chen YH, Xu SJ, Bendahhou S, et al. KCNQ1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in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ience, 2003, 299:251- 254.@@[66] Yang Y,Xia M, Jin Q,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KCNE2 gain-of- function mutaiton in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Am J Hum Genet,2004,75 : 899-905.@@[67 ] Xia M, Jin Q, Bendahhou S, et al. A kit2. 1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underlies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5,332 : 1012-1019.@@[68] Olson TTM, Alekseev AE, Liu XX, et al. Kv1.5 charneolopathy due to KCNA5 loss-of-function mutation causes human atrial fibrillation. Hum Mol Genet ,2006,15 : 2185-2191.@@[69] Gollob MH, Jones DL, Krabn AD, et al. Somatic mutations in the connexin 40 gene(Gja5) in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06, 354: 2677-2688.@@[70] Xiao J, Liang D, Chen YH. The genetic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 Annu Rev Genomios Hum Genet, 2011, 12:73-96.@@[71 ] Maron BJ, McKenna WJ, Danielson GK, et al.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hypertroophic cardiomyopath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go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 J Am Coll Cardiol,2003 ,42 :1687-1713. @@[72] Richard P, Charron P, Carrier L, et 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genes, spectrum of mutations, and implicatons for a molecular diagnosis strategy. Circulation,2003,107:2227-2232. @@[73] Wordsworth S, Leal J, Blair E, et al. DNA testing for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 cost-effectiveness model. Eur Heart J,2010,31:926-935. @@[74] Elliott PM, Poloniecki J, Dickie S, et al. Sudden death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dentification of high risk patients. J Am Coll Cardiol,2000,36:2212-2218. @@[ 75 ] Olivotto I, Girolami F, Ackerman M J, et al. Myofilament protein gene mutation screening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Mayo Clin Proc ,2008,83:630-638. @@[76 ] Qiu X, Liu W, Hu D, et al. Mutations of plakophilin-2 in Chinese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cardiomyopathy. Am J Cardiol,2009,103 : 1439-1444.@@[77] Wu SL, Wang PN, Hou YS, et al. Mutation of plakophilin-2 gene  in arrhythmogenic t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Chin Med J (Engl), 2009,122:403-407.@@[78] Baig MK, Goldman JH, Caforio AP, et al. 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ardiac abnormalities are common in asymptomatic relatives and may represent early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1998,31 : 195-201.@@[79] Hershberger RE, Lindenfeld J, Mestroni L, et al. Genetic evaluation of cardiomyopathy——a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n practice guidelin. J Card Fail,2009,15:83-97.@@[80] Jefferies JL, Towbin JA. Dilated cardiomyopathy. Lancet,2010, 375:752-762.@@[81] Zhang L, Hu A, Yuan H, et al. A missense mutation in the  CHRM2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irc Res,2008,102 : 1426-1432.@@[82] Ge J, Sun A, Paajanen V, et al. Molecular and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CN5A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itc Arrhythm Electrophysio1,2008,1 : 83-92.@@[83] Wang H, Wang J, Zheng W, et al. Mutation Glu82Lys in lamin A/C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myopathy and conduction defect.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344:17-24.@@[84]刘剑,田野,孟繁超.X-连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杜兴氏肌营养 不良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评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 14-16.@@[85]袁凤贤,邹德玲,郭津津,等.原发性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突变研究.医学研究通讯,2002,31:40-42.@@[86]刘星,饶莉,周斌,等.肌联蛋白基因突变与中国人扩张型心肌 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1066-1069.@@[87]李文,马沛然,汪翼,等.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线粒体DNA点突 变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1-2.@@[88 ] Spaendonck-Zwarts K, van Hessem L, Jongbloed JD, et al. Desmin-related myopathy: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Genet,2011, 80:354-366.@@[ 89 ] Towbin JA. Left ventticular noncompaction: a new form of heart failure. Heart Fail Clin,2010,6:453-469.@@[90] Ichida F. 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irc J,2009,73:19-26.@@[91]徐世全,葛洪,王祖良,等.家族性限制性心肌病一家系八例报 告.中国循环杂志,1990,5:241-242.@@[92] van der Werf C, Hofman N, Tan HL, et al. Diagnostic yeild in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and aborted cardiac arrest in the young: the experience of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in the Netherlands. Heart Rhythm, 2010,7 : 1381-1389.@@[ 93 ] Krahn AD, Healey JS, Chauhan V, et al.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cardiac arrest: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registry (CASPER). Criculaton, 2009,120:278-285.@@[94] Ackerman MJ, Tester DJ, Driscoll DJ. Molecular autopsy of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in the young. Am J Forensic Med Pathol, 2001,22 : 105-111.@@[95] Amestad M, Crotti L, Rognum TO, et al. Prevalence of long-QT  syndrome gene variants in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Circulaton,2007,115:361-367.2011-09-20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中国专家共识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作者单位:刊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年,卷(期):2011,39(12)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xxgb201112001.aspx。

4-常见心脏离子通道病的

4-常见心脏离子通道病的

长QT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一、QT间期延长 间期延长 ),排除引起 当QTC>0.47S(女>0.48S),排除引起 ( ),排除引起QT 延长的其它原因,无论是否伴有家族史或其它 延长的其它原因, 症状,均可诊断LQTS; 症状,均可诊断 ; 基因携带者QT间期正常 约12%LQTS基因携带者 间期正常( QTC 基因携带者 间期正常( ≤ 0.44S ),其中 ),其中 其中LQT2占17%,LQT1占 占 , 占 12%,LQT3占5%,因此 C正常并不意味 , 占 ,因此QT 不是LQTS;约30%的患者 C在临界范围 的患者QT 不是 ; 的患者 ),故约 (0.45~0.46S),故约 ),故约40%左右的患者不能 左右的患者不能 用心电图诊断。 用心电图诊断。
常见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心电图诊断
分类( 分类(一)
心血管离子通道病大致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心血管离子通道病大致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LQTS)。 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如长 综合征( )。Brugada综 综 综合征 )。 合征、先天性传导系统病、特发性心室颤动、 合征、先天性传导系统病、特发性心室颤动、家族性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和心房颤动等由特定的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 综合征和心房颤动等由特定的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 获得性心血管离子通道病诸如扩张性和肥厚性心肌病、高血 获得性心血管离子通道病诸如扩张性和肥厚性心肌病、 压病和动脉硬化、冠心病、药物诱发的长QT综合征等 综合征等, 压病和动脉硬化、冠心病、药物诱发的长 综合征等,是离子 通道异常—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或相互作用而致的疾病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或相互作用而致的疾病。 通道异常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或相互作用而致的疾病。

【心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

【心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

【心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国际上有关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专家共识最早发表在2006年由美国心脏协会(AHA)起草的“关于心肌病的最新定义和分类”中[1]。

2007年,美国国立心肺与血管研究所和罕见疾病办公室在Circulation上发表了关于基因突变影响离子通道功能所致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分子机制和治疗的专家共识报告[2]。

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欧洲心律学会发布了《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3]。

2013年,美国心律学会(HRS)/欧洲心律学会(EHRA)/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发布了《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治疗专家共识》[4]。

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发布过有关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纲领性文件。

但这类患者在中国人数可观,目前诊断与治疗尚不规范,有必要出台适合我国国情并尽量与国际接轨的指导性文件。

因此,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的倡议下,联合中国心律学会组织国内该领域的专家撰写了此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希望对全科医生、心内科医生的临床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该共识参照上述国际该领域的指导性文献及共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撰写而成,故上述指南和共识中的参考文献除必需外一般不再列出。

共识中的国内资料主要来自国内文献。

本文未纳入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基因检查的适应证及基因检测结果对于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指导作用,该部分内容已在2011年发表的“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2011中国专家共识”[5]中涉及,并仍具有指导意义。

鉴于特发性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心律失常猝死以及不明原因婴儿猝死的评估建议在先前的共识中未曾涉及,因此本共识将增加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基因诊断。

临床表现与遗传性心律失常相似而非单基因遗传病的心律失常不属于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的范畴,但二者在诊断与治疗上有相似之处,故可借鉴。

心脏离子通道疾病

心脏离子通道疾病
(2)以下情况可以诊断:12导联心电图检查QTc在480~499 ms, 伴有不明原因的晕厥,但未发现致病突变。
01 长 Q T 综 合 征
遗传学研究进展:LQTS 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AD), 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AR)。至今已发现至少 17个 致病基因,包括 KCNQ1、KCNH2、SCN5A、ANK2、KCNE1、KCNE2、KCNJ2、 CACNA1C、CAV3、SCN4B、AKAP9、SNTA1、KCNJ5、CALM1~3、TRDN [4,17-18]。 根据 2022 版“心脏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4],其中 11 个 是 LQTS 证 据 明 确 基 因(KCNQ1、KCNH2、SCN5A、CALM1~3、TRDN、KCNE1、KCNE2、 KCNJ2、CACNA1C,表 4),建议可对先证者进行有针对性的 检 测;另 外 6 个 (ANK2、CAV3、SCN4B、AKAP9、SNTA1、KCNJ5),证据有限或有争议, 不建议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测。
02 短 Q T 综 合 征
短QT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ST段消失:QRS波后紧接T波,ST段消失 T波对称、高尖:T波对称、高尖、基底窄,这为后续的ICD治疗带来一定问题,因T波常被无诊断为QRS波,而出 现ICD的误放电 QT间期心率反应异常:正常人QT间期会随心率而变化,心率减慢,QT间期延长,心率增快,QT间期缩短;而短 QT综合征患者即使在心率减慢时,QT间期也不会出现相应的延长,表现为持续的QT间期缩短 Tp-Te间期延长:虽然QT间期缩短,但T波顶点到T波终末(Tp-Te)间期延长,提示复极离散度增加,为恶性心律 失常发生的基础。
(3)年龄、性别及基因型 基因型明确的LQT2和LQT3、<40岁的女性LQT2、首次症状发作<10岁、LQT2女性产后均为高风险因素 [21]。一些特异基因变异导致的LQTS,如JLNS和极罕见的LQT8,其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常早发且治疗效果欠佳。同时携带两个或以 上突变的LQTS患者比携带单位点突变的LQTS患者临床表现更严重。年龄、性别及基因型风险因素可能并存[22]。

2024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2024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2024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专家共识要点(全文)摘要医学遗传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对包括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一系列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深入理解。

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渐渐融入了这类疾病的临床管理流程,其中涉及了基因检测的指征、方法和结果解读以及遗传咨询的原则和临床意义。

本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结合国内行业的应用成果,总结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理论和应用现状,提出了推荐与专家建议,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的决策性参考。

正文基因变异引起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分为心血管结构正常(如遗传性心律失常)和异常(如遗传性心肌病等)2大类,临床表型不一,从“貌似健康”到心力衰竭甚至心原性猝死。

如何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患者提供诊治专业意见和家族成员管理建议,属于医学遗传咨询的范畴。

心内科医生与遗传咨询团队相互合作,是提高这类疾病诊治能力的重要举措。

首部国际和国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1,2]颁布11年后,2022年发布了国际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3],总结了心血管病基因检测的现况,概述了基因检测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检测时间选择等科学问题,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结合国内行业的应用成果,总结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理论和应用现状,提出了推荐与专家建议,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的决策性参考。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常见遗传方式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分为2类:第一类是由单个基因变异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也称孟德尔遗传病)。

以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染色体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等方式遗传,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

代表性疾病有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等。

第二类是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基因变异共同作用,表型受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如环境、药物等)的双重影响,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心脏离子通道病-lwz-2

心脏离子通道病-lwz-2
浓度(钾电导显着增加),则促进Ikr外流,使 APD缩短
LQT2患者补充钾盐(血钾浓度>4mmol/L)可使 LQT2患者复极异常被纠治
尼可地尔(nicorandil)具有开放KATP通道作用 尼可地尔可以改善LQTS患者的复极异常
电生理显示,LQTS患者口服尼可地尔,3天后QTc明显缩 短,有效不应期延长;静脉注射尼可地尔可以抑制TdP的 频繁发作
治疗睡眠-心动过缓诱发晕厥者应安装起搏器,尤 其是LQT3病人,即心动过速时可缩短QT (adaptation)
-AR阻滞剂无效或有禁忌证者可 采用
LCSD可减少局部去甲肾上腺素释 放,从而阻止交感神经触发恶性室 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上述治疗无效或反复晕厥发作和心脏停搏复苏后 可置入ICD
基因
离子通道
KCNQ1 KCNH2 SCN5A Ankyrin-B(ANK2) KCNE1 KCNE2 KCNJ2 CACNA1C CAV3(caveolin-3) SCN4B AKAP9
IKs IKr INa Na-K ATPase,INa-Ca IKs IKr IKl ICa-L
INa INa IKs
发生,晕厥发作或猝死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亚地区和日本发病率最高,
已成为青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近年陆 续也有关于本征的报道
约20%~50%患者有晕厥、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家族史,有 明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Chen等(1998年)首先报告了Brugada综合征与基因突变有 关,发现3个家系在心脏Na+通道基因(SCN5A)有突变
特异治疗(specific treatment)
(1)-AR阻滞剂 (2)起搏器(bradycardia pacing) (3)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left

HRSEHRA关于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全文)

HRSEHRA关于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全文)

HRS/EHRA关于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全文)编者按:《HRS/EHRA关于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已经由心脏节律协会里的专家同行审核通过,并且获得的赞许和同意接受。

心脏节律协会将在《心脏节律杂志》上刊登本文件。

前言本国际共识旨在阐述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

它以国际专家工作组成员的个人经验为基础,同时回顾了有关基因检测在这些可能的遗传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及作用的大量文献后,对专家们的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这份共识主要针对13类不同的遗传性心脏病基因检测进行详细描述,这其中涉及到各种疾病的基因检测结果对其诊断、预后和治疗的相关影响。

本篇共识并没着重对每种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治疗措施的选择方案进行强调,而仅在某些病种(LQTS, HCM, DCM + CCD, RCM)中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因为在这些疾病中,基因检测结果对它们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对遗传性疾病书面建议的提出,不仅要有其他科学团体已经发表文件表明制定用来划分遗传疾病推荐强度的标准的必要性,而且需要按照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常规方法进行制定。

由于我们采用的绝大部分资料均来自登记在册随访患者及所记录的结果信息,而缺乏随机的和/或盲法试验的原则,因此,本共识的作者针对I类,IIa或b类和III类推荐制定了特定的标准,并采用AHA/ACC/ESC制定指南的习惯用语对每个推荐级别进行表述。

所有推荐的证据水平(LOE)均为C级(即基于专家的意见)。

I类推荐(推荐)是建议行基因检测的患者是针对临床上高度怀疑为离子通道疾病或心肌病的病例,因为对他们进行基因检测阳性预测值高(出现阳性结果的可能性>40%且信/噪比>10,见表3),和/或针对那些基因检测可以提供诊断和预后信息的患者,或针对那些如图1和表3反映的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影响治疗决策的制定的患者。

在排除以上情形的其他情况中,作者用“可能有用”来描述IIa类推荐,或用“可以考虑”来表述IIb类推荐。

快速上手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精选全文完整版

快速上手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快速上手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近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国心律学会组织国内该领域的专家撰写发布了《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期指导全科医生、心内科医生的临床工作。

现撰写读书笔记,整理要点,以供各位站友一睹为快。

长 QT 综合征遗传性长QT 综合征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心脏结构正常,QT 间期延长和 T 波异常,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典型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易发晕厥,抽搐和猝死。

(一)临床表现分为心律失常事件和心电图异常。

心律失常事件通常表现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者可引发晕厥、心脏骤停或室颤而猝死。

长QT 综合征患者可伴有房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心电图改变多样化,QT 间期延长是长 QT 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

(二)诊断(1)具备以下 1 种或多种情况,可明确诊断:①无 QT 间期延长的继发性因素、Schwartz 诊断评分≥ 3.5 分。

②存在明确的至 1 个基因的致病突变。

③无 QT 间期延长的继发性原因,12 导联心电图按心率校正的 QT 间期≥ 500 ms。

(2)以下情况可以诊断:有不明原因晕厥、无 QT 间期延长的继发原因、未发现致病性基因突变、12 导联心电图按心率校正的 QT 间期在 480—499 ms。

(三)治疗(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避免使用可延长 QT 间期的药物;纠正腹泻、呕吐、代谢性疾病及减肥导致饮食失衡,预防和治疗电解质紊乱。

(2)高危患者应避免参加竞技性运动。

(3)β 受体阻滞剂:无晕厥但按心率校正的 QT 间期≥ 470 ms,有晕厥或有记录到的室速或室颤者,应使用β 受体阻滞剂。

按心率校正的 QT 间期≤ 470 ms 且无症状者,可以使用。

(4)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存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仪禁忌证或拒绝应用;β 受体阻滞剂无效或不耐受;β 受体阻滞剂和(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仪治疗期间仍发生心脏事件。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
17
Brugada综合征--诊断
位于第2、3或4肋间的右胸导联,至
I型
少有1个记录到自发或由I类抗心律失
Brs
常药物诱发的I型ST段抬高≥2mm
第2、3或4肋间的右胸导联,至少有1 个记录到II型或III型ST段抬高,并且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激发试验可诱发ST 段抬高
II型 或III 型
Brs
临床 确诊 Brs·ຫໍສະໝຸດ 2CONTENTS
1 长QT综合征

2 Brugada综合征

3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4 短QT综合征
5 早复极综合征
·
3
CONTENTS
6 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性疾病 7 不明原因的心脏骤停 特发性VF 8 不明原因的SCD


9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ICD治疗注意事项
10 开设遗传性心律失常门诊
·
11
长QT综合症--诊断
LQTS诊断标准的建议 ➢ 以下情况可以诊断:有不明原因晕厥、无QT间期延长的
继发原因、未发现致病性基因突变、12导联心电图QTc在 480 -499ms
·
12
长QT综合症--危险分层
➢ 极高危:QTc>600 ms ➢ 高危 1. QTc>500 ms 2. 明显的T波改变,特别是治疗后仍有明显的T波改变时 3. 婴幼儿期即发生过晕厥或心脏骤停者 4. 低危:隐匿性突变阳性患者发生自发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
4
长QT综合症
➢ 定义 ➢ 临床表现 ➢ 诊断 ➢ 危险分层 ➢ 治疗
·
5
长QT综合症--定义
遗传性LQTS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 导致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心脏结构正常,QT间期 延长和T波异常,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典型的尖端扭 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易 发 晕厥、抽搐和猝死。

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心脏离子通道病

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心脏离子通道病

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心脏离子通道病概述由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一大类疾病称为离子通道病(cardiac ion channelopathies,CICP)。

CICP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遗传性CICP是由心脏特定的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如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 , BrS )、儿茶酚胺敏感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等。

该类疾病能引起多种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患者晕厥、心脏骤停,甚至心源性猝死。

现主要介绍遗传性离子通道病。

病因和流行病学LQTS 发病率估测为 1/2500 例活产婴儿。

SQTS 极为罕见,主要影响青壮年或婴儿,具体发病率不详。

由于BrS 患者异常心电图表现往往是间歇性的,并有明显的区域性,很难估计患病率,欧洲和美国的患病率较低,为1/10 000~1/3300。

欧洲国家CPVT 的患病率为1/10 000。

LQTS 中已有 13 种突变基因被发现,依次对应 KCNQ1、KCNH2、SCN5A、ANK2、KCNE1、KCNE2、KCNJ2、CACNA1C、CAV3、SCN4B、AKAP9、SNTA1和KCNJ5。

其中KCNQ1(LQT1)、KCNH2(LQT2)及SCN5A(LQT3)为常见的致病基因,约占遗传性 LQTS 基因检测确诊患者的 92%。

中国 LQTS 发病群体中,以 LQT2 型最为常见。

短的QT 间期反映了心肌细胞跨膜离子流的紊乱,表现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缩短。

在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心肌兴奋性增加,离散度增大,复极不均匀,较易出现折返激动和多种类型心律失常。

目前已经发现 SQTS的 7 种基因型,KCNH2(SQTS1),KCNQ1(SQTS2),KCNJ2(SQTS3),CACNA1C (SQTS4),CACNB2b(SQTS5),CACNA2D1(SQTS6)和SCN5A(SQTS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前言自1990年和1995年分别发现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第一个致病基因以来,对疑有遗传性心脏疾病的基因检测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发展过程。

目前,离子通道病或心肌病的基因检测在国外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国内尚未用于临床。

其发展成熟需要临床医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或与遗传学专家的联合攻关。

对临床医生来说,目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基因分析在这类疾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如何?何时需要进行家族成员基因筛查?如何根据基因筛查结果进行干预和治疗?就这些学术问题,目前观点尚不统一。

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欧洲心脏节律学会组织国际上遗传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病遗传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根据自身经验和文献回顾,发表了《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1],阐述基因检测在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中的作用,重点评估基因检测对13种心脏疾病的价值及基因检测结果对诊断、预后和治疗的影响。

基于基因检测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该共识主要对长QT综合征(LQTS)、肥厚型心肌病(HCM)、扩张型心肌病(DCM)、限制型心肌病(RCM)等进行了探讨,对体外受精胚胎种植前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未给出明确建议,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探索。

先证者致病基因突变的发现,为判断其亲属是否存在致病基因提供了金标准。

因此,对家族成员进行特定突变检测,具有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基因检测阴性的家族成员可以排外该疾病,基因检测阳性可以早期诊断尚无临床表现的家族成员,对预防与治疗更有价值。

对于无临床表现的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的年龄和意义需根据不同疾病而定。

但是,不管基因检测结果如何,对疾病的治疗不能仅依赖于基因检测结果,而更应该基于全面综合的临床评估。

本中国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是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的倡议下,由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们参照国际指南并结合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撰写而成。

共识中的国内资料主要来自国内文献或相关注册研究的随访结果。

基因检测推荐原则参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心脏节律学会指南标准,标识了本专家共识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

推荐类别:Ⅰ类(推荐)为已发现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及心肌病先证者基因突变,且发现基因检测结果能够影响其治疗策略、预防措施及生活方式的选择;Ⅱa类(可能有益)为基因检测结果对治疗或预防措施选择无影响,但对于生育咨询有益或者患者要求了解自身遗传基因状况;Ⅱb类(可以考虑)为基因检测结果对治疗或预防措施选择无意义,或者检测基因的范围太广而难以获得阳性结果;Ⅲ类(不推荐)指对可疑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的诊断与评估,其基因检测结果不能够提供任何益处甚至可能有害。

所有推荐为C级证据。

专家共识一般建议如下。

1.建议所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患者及亲属进行遗传咨询,包括临床和(或)基因检测的风险、获益和可行性。

2.治疗决策不能只依赖于基因检测结果而应基于全面的临床评估。

3.对离子通道病和心肌病的遗传评估和家族成员管理,包括咨询、基因检测和结果分析,需在有经验的医学中心进行。

LQTS基因检测一、定义LQTS患者心脏结构正常,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T波异常,心律失常发作时多呈典型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易发晕厥和心原性猝死(SCD)。

多数LQTS先证者的静息12导联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但也有10%~40%的患者静息时QT间期正常,称之为"QT间期正常"或"隐匿型"LQTS[2]。

除了须对心电图机给出QTc值进行手工复核外,有必要仔细观察T波和U波形态以捕捉一些存在LQTS的细微线索。

运动试验、儿茶酚胺激发试验以及Holter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以往建立起来的临床诊断评分体系仍然适用。

LQTS的患病率约为1/2500,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可以终身无症状或在婴儿期就发生猝死,LQTS 患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

男性多在青春期之前、女性多在青春期之后出现临床症状,不予治疗的有症状患者10年病死率可达50%[3]。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目前已发现13个LQTS致病基因[4,5,6,7,8,9]。

其中KCNQ1(LQT1)[10]、KCNH2 (LQT2)[11]及SCN5A(LQT3)[12]为常见的致病基因,约占遗传性LQTS患者的75%;如果加上KCNQ1和KCNH2拷贝数变异/基因重排检测手段后,这个值可达80%;其他4~13型LQTS 仅约占5%。

所以本指南内容主要涉及LQT1~3型。

即使检测所有已知13个基因,阴性率仍为15%~20%。

散发(或新发)突变的发生率小于5%~10%。

估计同时有耳聋表型的Jervell与Lange-Nielsen综合征患者的患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所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应进行特定突变基因检测。

如果基因检测、病史以及12导联心电图均为阴性,可以排外LQTS。

药物诱发的LQTS基因检测的作用与价值需要个体化考虑。

约10%~20%的患者存在LQTS致病基因突变,而在对照组为4%(即"意义不明的变异")。

药物诱发TdP的先证者应该考虑基因检测,对其一级亲属推荐12导联心电图筛查。

与LQTS有关的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以及尸检阴性的未预测猝死(SUDS)的基因检测,将在尸体遗传检测部分讨论。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已有LQTS的病例报告及家系分析。

最近10年,我国LQTS研究紧随国际研究进展,在临床诊治、基因筛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已公开发表的特异基因突变点42个,包括KCNQ1上17个、KCNH2上19个、SCN5A上4个、KCNE1上1个、KCNJ5上1个[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三、基因检测意义1.诊断意义:基于病史、家族史、T波形态、运动或儿茶酚胺激发试验等情况而被心脏病专家怀疑LQTS的患者,均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只有晕厥史的患者,未经咨询心脏专科医生不应进行LQTS基因检测,也不应该作为参加竞技运动之前的筛查或者作为普遍筛查的手段。

如果患者有运动诱发的心脏事件,QTc轻度延长或静息时正常(通常<460 ms),运动引起多形性室性早搏,应考虑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或Andersen-Tawil综合征(LQT7型)相鉴别。

对那些排除了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心脏肥大、传导阻滞、糖尿病等因素后,心电图上明确诊断QT延长者(青春期前的孩子QTc≥480 ms 或成人QTc≥500 ms),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对那些12导联心电图上(不是24 h QTc最大值)QTc≥460 ms的青少年或者QTc≥480 ms的成人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

这些QTc值是人为设定的,高于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律学会指南中规定的男性QTc≥450 ms、女性QTc≥460 ms的标准。

对2~4周婴儿,QTc≥470 ms者基因检测的阳性率为50%。

先证者筛查出特定突变后,不管有无临床表型,其一级亲属均应进行该突变的检查。

只有基因检测阴性才能排除LQTS,单纯QTc正常不能排除LQTS。

如果基因筛查阴性,但QTc延长,应重复基因筛查或在更广泛的致病基因上进行筛查。

2.预后判断意义: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发现,LQT1~3型均有基因型特异的心电图特征、触发因素、自然病史以及基因型特异的药物治疗反应。

基因筛查结果已经和传统的危险因素如性别、首次发病年龄、静息QTc值、晕厥史等一并成为独立的危险预测因素。

与常见的钾通道功能丧失LQT亚型(LQT1~2)相比,LQT3型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

对LQT1和LQT2两个亚型而言,突变发生在通道蛋白上的某些特定位置与QTc>500 ms一样,也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3.治疗的意义:β受体阻滞剂是多数LQTS患者的一线治疗。

在3种主要亚型中,β受体阻滞剂对LQT1最有效,对LQT2中等有效;而对于LQT3,普萘洛尔加上美西律或氟卡尼或雷诺嗪可能是首选。

治疗决策不能单纯基于基因型,也不能只依据某个特定致病突变,尤其是给一个无症状的LQT3患者安装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决定必须考虑包括基因型之外的危险因素。

四、专家共识建议1.以下情况推荐进行LQT 1~3(KCNQ1、KCNH2、SCN5A)的基因检测:基于病史、家族史及心电图表型[静息12导联心电图和(或)运动或儿茶酚胺应激试验]被心脏病专家高度怀疑LQTS的患者;无症状的特发性QT间期延长者,其中青春前期QTc>480 ms或成人QTc>500 ms;排除继发性QT间期延长因素,如电解质异常、药物因素、心肌肥厚、束支传导阻滞等(Ⅰ类推荐)。

2.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进行LQT1~3基因检测:无症状特发性QT间期延长者,其中青春前期QTc>460 ms,成人QTc>480 ms(Ⅱb类推荐)。

3.已在先证者发现LQTS致病基因突变者,推荐其家族成员及相关亲属进行该特定突变的检测(Ⅰ类推荐)。

4.对药物诱发TdP的先证者应考虑行基因检测(Ⅱb类推荐)。

5.如果LQT1~3突变检测阴性,但有QTc间期延长,应该考虑基因再评价,包括重复基因检测或进行其他更多致病基因检测(Ⅱb类推荐)。

CPVT基因检测一、定义CPVT常伴有晕厥、心跳骤停和SCD,好发年轻人,是心脏结构正常而对儿茶酚胺敏感的遗传性疾病。

运动或情感应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为CPVT最典型特征,通常患者静息心电图正常,运动激发试验可诱发出典型双向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然而,运动诱发的单个室性早搏或室性早搏二联律也可以为CPVT惟一表现。

少数个体还表现为运动或情感应激下发作心室颤动。

Holter监测对诊断儿茶酚胺相关心律失常有重要价值。

CPVT也常存在运动或情感应激诱发室上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单个房性早搏,连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房颤动(房颤)。

应该注意LQTS、Brugada 综合征(BrS)及HCM也常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CPVT发病年龄平均为8岁,一部分人首次晕厥发作可以到成年出现。

大约30%的CPVT患者10岁前发病,60%患者40岁以前至少有1次晕厥事件发作[26]。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目前,已发现2个与CPVT有关的致病基因。

分别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编码心脏兰尼碱受体2型的RYR2基因(称为CPVT1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编码心脏肌贮钙蛋白的CASQ2基因(称为CPVT2型)[26,27]。

国内未见相关致病基因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