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厂区第5章 生产过程的柔性化组织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面 临 的特 定 问 题 。
, 二 、 企业管理中实施组织结构 柔性化的 必要性
随着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和社 会 环 境 的不 断 变 化 ,传 统 的组 织 结 构 理 论 已经 无 法 适 应新 的市 场经 济 的要 求 ,主 要 体 现 在 一下 几个 方面: 第一 , 简单 化 分 权 , 组织 中或 多或 少 带 有 集 权 主 义倾 向 。 这使 得 组 织 成 员 缺 乏 责 任感 、 自律 意 识 , 而 使 下 级 的 个 人 能 力 和 创造 从 性 往 往 无 法 得 到 体 现 和 发挥 。第 二 , 通成 本加 大 , 易 产 生 本 位 沟 容 主义 。组 织 间 信 息 传递 缓 慢 , 次 间 和 部 门 间 的协 调 任 务 重 , 层 这样 客 观上 延 长 了信 息 的 时 效性 . 产 生 “ 本 位 ” 识 , 形 中增 加 了 易 官 意 无 组织投入。 第 , 间 层 级 的 职 能管 理 缺 乏 。 中 常会 出现 有 层 级 、 职 无 能现 象 . 使 管 理 的科 学 、 范性 程 度 较 差 。第 四 , 业 人 文 问 题 。 致 规 企 这 些 问题 包 括 缺 乏 组织 政 策 认 识 上 的清 理 、员 工 的 文 化惯 性 等 为 组 织 变 革 和 战 略 转 型增 加 了新 的 困难 。

[] 磊. 于 竞 争 优 势 的 高 技 术 企 业 组 织 设 计[ ] 北 方 工 业 3邱 基 D. 大 学. 0 8 20 ( 任 编辑 : 责 张雄 辉 )
管 理 者在 企业 的运 行 、 展 中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发 如果 管 理 者 职 责不明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欠 佳 , 仅 会 影 响 工 作 任 务 的 完 成 , 低 企 业 运 行 的 不 降

任务4生产管理(参考答案)

任务4生产管理(参考答案)

任务4 生产管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B 5.A6.B 7.C 8.D 9.B 10.A11.C 12.B 13.C 14.A 15.B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CD 3.BCD 4.ABC 5.ABCD6.CD 7.ABC 8.ABCD 9.BCD 10.AD11.ABCD 12.ABC 13.BCD 14.ABCD 15.AVD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l0. √11. √ 12.√ 13.× 14.√ 15.×16.√ 17.√ 18. √ 19. × 20. ×三、简答题1.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和基本问题有哪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生产系统的设计。

生产系统是一种人造系统,在设计时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设施的选择、生产设施布置和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

(2)生产系统的运行。

主要是在现行生产系统中,组织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1)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

(2)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3)如何才能使产品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利润。

它涉及到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用,涉及生产率提高,资金的的运营和管理问题。

(4)如何提供独具特色的附加服务。

(5)如何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简述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

(2)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各基本生产单位(如车间、工段、班组),使生产活动能高效地顺利进行。

这里主要从生产车间的设备布置角度加以说明,设施布置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常见类型有工艺专业化形式、对象专业化形式、混合专业化形式等。

工业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

工业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

工业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

因此,工业柔性化生产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工业究竟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柔性化生产。

简单来说,柔性化生产是指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高效、灵活的方式调整生产流程和产品种类,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实现柔性化生产的关键之一在于优化生产流程。

传统的生产线往往是按照固定的流程和顺序进行生产,一旦要切换产品,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重新设置,这不仅耗费时间,还增加了成本。

为了实现柔性化,企业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具备模块化和可重组的特点。

例如,可以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能够根据生产任务的不同进行快速组合和调整。

这样,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只需对部分模块进行重新配置,就能迅速切换到新的产品生产。

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是实现柔性化生产的重要支撑。

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和指令,快速调整生产参数和工作模式,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要求。

例如,数控机床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对不同形状和尺寸零部件的加工,机器人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灵活切换,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

同时,这些设备还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能够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和集成,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生产体系。

信息化技术在柔性化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从订单的下达、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到产品的交付,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共享。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此外,培养具备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也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在当今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究竟以何种形态出现,怎样使组织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动荡的环境,这些在现有的组织结构理论中,仅为企业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思想、原则和参照性的模式,对解决实际的组织变革问题还远不够。

而这正是传统组织结构在不断调整中面临的新挑战,它要求新的组织形式应是一种具有较强弹性、灵活性、适应性、反应力的组织形态。

因此,创建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的组织系统,不仅成为管理创新、管理科学的任务,而且是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发挥组织职能的前提。

一、传统组织结构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起出现了大致六种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它们分别是: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分权结构,矩阵结构。

这些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在这以后的其他组织结构模式都是以工业经济为前提,共同体现了工业经济的特有属性,即按照工业经济社会工业生产的要求,组织与完善企业的微观结构。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各种组织结构理论越来越突显出共同的问题:第一,简单化分权,组织中或多或少带有集权主义倾向。

这使得组织成员缺乏责任感、自律意识,从而使下级的个人能力和创造性往往无法得到体现和发挥。

第二,沟通成本加大,容易产生本位主义。

组织间信息传递缓慢,层次间和部门间的协调任务重,这样客观上延长了信息的时效性,易产生“官本位”意识,无形中增加了组织投入。

第三,中间层级的职能管理缺乏。

常会出现有层级、无职能现象,致使管理的科学、规范性程度较差。

第四,企业人文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组织政策认识上的清理、员工的文化惯性等为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增加了新的困难。

传统组织结构模式的不足决定了它们与现代知识经济的不协调,也同样决定了其迟早将被现代知识经济所淘汰的命运。

当然,这并不是排除传统组织结构模式通过对自身进行必要的修补以暂时适应新经济要求的可能。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刚性组织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一定的限制。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实践中需要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以下是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几种途径和方法:1.重塑组织文化:柔性化组织结构的实践首先需要企业重塑组织文化,鼓励员工创新、学习和合作,提升员工对变革的接受度。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组织层面打破传统的等级差异,促进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

2.设立交叉功能团队:传统的刚性组织结构中,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流通较少,协作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组织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企业可以设立交叉功能团队。

这些团队由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组成,共同解决特定问题或开展创新项目。

交叉功能团队鼓励不同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员工合作,通过跨部门的协作,促进创新和知识的共享。

3.推行扁平化管理:传统的组织结构通常存在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决策流程冗长,权力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

为了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企业可以推行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通过减少层级、简化决策程序,提高组织的灵敏性和效率。

此外,扁平化管理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参与度,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4.建立灵活的工作岗位:柔性化组织结构需要建立灵活的工作岗位,使员工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变化进行多岗位轮岗、跨职能担任。

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和知识分享机制,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员工能够胜任不同职能岗位的工作。

这样能够有效增强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引入新的组织形式:为了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企业可以引入新的组织形式,如虚拟组织、网络组织等。

虚拟组织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机构的员工,实现虚拟协同工作。

网络组织则是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地理限制,促进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工业制造的柔性化生产

工业制造的柔性化生产

工业制造的柔性化生产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都被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来代替。

而工业制造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工业制造上,柔性化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发展趋势。

工业制造传统上非常注重生产效率和生产速度,而传统的生产过程通常是一个机器固定地完成一个产品的制造,不太适合生产小规模、高多样性、低批量的产品。

而现在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个性化需求的提高,企业亟待一种工作方式,能够快速地实现产品的转变,从而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是柔性化生产。

什么是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是一种可以快速更改生产工艺、配置不同型号设备,生产多种规格多样化的产品的生产方式。

柔性化生产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而不必通过修改生产设备或更改生产线工艺来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柔性化生产通常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柔性化生产中需要的技术为了实现柔性化生产,需要一些基础的技术支持。

1.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柔性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使用传感器、流程控制软件和程序控制器等技术,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从而达到了高效、精准的生产目的。

2.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可以增加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同时,依据这些数据的结果,将加工过程更有效率地优化。

它是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企业在柔性化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具备智能制造的支持,将面临无法将生产和客户需求紧密结合的问题。

3.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使工厂内、外的各个节点进行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交流的一种基础技术。

通过将设备、工具和生产过程中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可以实现生产重要信息的实时收集、跟踪和控制。

柔性化生产所带来的优势在实现了柔性化生产后,企业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经济利益。

下面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优势:1. 快速调整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不必像以前那样去重新引进新的设备及加入新的生产线等,而是仅需改变生产过程中的配置和流程,就可以轻易地面对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的巨大变化。

制造业中的柔性化生产

制造业中的柔性化生产

本文就大致讨论了“柔性化生产”是以顾客和成本为驱动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一大趋势,以汽车行业为例简要的描述了柔性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和面临的问题。

而实施精益生产和准时物流似乎是平衡其问题的一种出路所在。

柔性化生产是近些年来大多数产品密集型制造企业所极力推行的一种生产形态。

由于受市场变化、顾客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顾客交货期的遵守、生产成本缩减等因素的驱动,传统大批量“经济”生产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在大多数制造性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汽车行业尤为突出。

就汽车行业而言,它是柔性化生产概念体现得最为彻底的一个行业。

尽管目前国内大多数主流汽车厂家都宣称自己所拥有的生产线是如何先进,在同一个生产平台可以同时生产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车型,生产线上可同时组装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车辆,这些无不都是在宣称企业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之高,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费者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并从制造和管理水平方面推广了自己企业。

柔性化生产带来的改变:1、顾客——大大的缩短产品交货期,提高顾客满意度,贴近市场需求。

2、人力——平衡了工时,突破IE的局限。

3、库存——大大的降低原材料库存。

4、质量——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产品品质,将质量管理提升到全面质量跟踪的水平。

虽然都是在推行柔性化生产,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同企业柔性化水平可谓相差甚远。

大多数企业所谓的柔性化目前仍然停留在小批量生产方式上,只是将批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而已。

例如汽车行业中将一天生产单一车型变换为几个小时生产某单一车型,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柔性化。

从产品生产组织的流程来看,一般生产过程包含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材料的供给、物流输送、产品组装等环节。

除去生产线设备的通用化改造之外,所谓的柔性化应该包含两个环节的柔性化,一个是指广义的生产计划的柔性化,另一个则是狭义的产品生产装配过程的柔性化。

生产计划的柔性化对于类似于汽车制造的行业,由于产量大,生产节拍、流水浅的生产布局相对固定,人员相对密集,零配件装配种类繁多、供给周期长等等因素,从制定计划到原材料供给到最后生产需要一个相对长而稳定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零部件供给和生产能顺利进行。

柔性的组织结构

柔性的组织结构

柔性的组织结构柔性生产线,顾名思义,有许多弹性,可以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或同一类型产品的不同规格,满足市场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投资方只需要一条生产线就可以满足多种需求,并且比较容易地在不同产品之间转换。

但柔性生产线对于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要能满足不同的生产加工要求,完成多种加工任务,很多情况下,需要投资许多巨大的加工中心,同时,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培训员工的成本也较高。

刚性生产线,那就正相反,只能生产某一种产品,或某一类型产品的某一规格,因此投资方需要投资几条生产线,生产不同的产品。

但由于刚性生产线只生产某一特定的产品,因此对设备的要求比较简单,只需要从事单一的生产任务,同时,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应降低了,新员工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上岗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刚性与柔性的概念运用到管理上来,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刚性的而不是柔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2007年、2008年这二年经济状况非常好,很多公司都制定非常宏伟的未来发展计划,相应地各个职能的管理班子也搭起来了,但一到08年底,经济快速地下滑,也看不到什么未来的希望,各个公司开始了裁员的风暴,有弹性吗?没有。

公司本来的业务运行非常正常,最近突然出现了几起质量事故,所有的部门参与进来了,包括质量工程师、制造工程师、供应商的管理、客户服务工程师等等,各个部门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需要增加部门的人手。

可以批准吗?如果质量问题解决后,这些人怎么办?有弹性吗?这就提出了一个命题:如何建立一个柔性的组织结构?这个组织结构能够应付不同环境下对管理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我们的组织结构里也有类似于"加工中心"的部门,能够满足不同的管理要求,并且能够在不同要求间快速切换。

举个例子,"业务规划与发展部门",这个部门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关注于新的业务机会、投资机会、并购机会、业务拓展机会等等,不断地与公司内部不同的部门进行沟通,平衡外部的各种机会与内部的资源,最后确定公司下一步的战略。

工业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

工业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

工业如何实现柔性化生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工业生产需要向柔性化转变,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个性化的生产方式。

那么,什么是柔性化生产呢?简单来说,柔性化生产就是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不牺牲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以较小的成本调整生产流程和产品规格。

它强调的是生产系统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能够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甚至能够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

要实现工业柔性化生产,首先需要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作为支撑。

自动化生产线是柔性化生产的基础,通过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可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例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设备能够实现复杂的加工工艺,并且可以通过编程快速调整生产参数,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此外,数字化技术在柔性化生产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设计软件可以让设计师更方便地创建和修改产品模型,实现虚拟设计和仿真,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实际生产中的失误。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生产线上的各种信息,如设备运行状态、产品质量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

在生产管理方面,柔性化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系统是关键。

传统的生产计划往往是基于预测和固定的生产流程制定的,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

而柔性化的生产计划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订单信息、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快速制定和调整生产计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采用先进的排程算法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在满足交货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供应链的协同也是实现柔性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对于生产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因此,生产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

浅谈制造企业的柔性化生产

浅谈制造企业的柔性化生产

浅谈制造企业的柔性化生产摘要:社会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使得世界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竞争加剧,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即被迎合市场动态变化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所代替。

本文分析柔性生产给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带来的优势,探讨我国制造企业推行柔性生产制造之策略。

关键词:柔性生产制造系统;个性化消费;流程重组;“柔性”管理在工业化初期的短缺经济时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充分,产品的生产制造特点是:品种单一,产品生产周期长,每一品种生产批量大。

福特所发明的流水生产方式可以说是满足当时社会生产需要的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这种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组织方式组当时的社会带来了高效率与低成本。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西方工业国家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后,社会财富大量积累,加之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下降,最终消费疲软,形成了过剩状态,从而呈现买方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这种买方市场更加需要具有特色、符合个人需求样式和功能千差万别的产品;此外买方市场激烈的竞争也迫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改革。

传统的制造系统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需求,逐渐被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所代替。

一、柔性生产的概念1.生产柔性的含义柔性生产是一个制造技术上的概念。

生产的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质”的柔性,即生产系统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

生产系统能加工的品种(种类)越多,则生产制造的柔性越好;二是指“时间”上的柔性,即生产系统在不同的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生产系统的柔性则越强。

生产制造中的这种柔性是针对“刚性”而言的。

传统的“刚性”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实现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

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由于使用专用设备,所以生产利用率也很高,单件产品的成本低。

但设备价格高昂,且只能加工一种或几种相类似的零件,难以应付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需求。

2.生产系统柔性的内容生产系统的柔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机器柔性:当要求生产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产品时,机器随产品品种变化而加工不同的零件的难易程度。

柔性化班组建设架构

柔性化班组建设架构

化工五厂罐区工段工艺四班柔性化班组建设架构班组建设的意义:班组是由人,原材料,设备,工艺和环境五大因素有机构成的。

在企业的各种相互关系中,班组可以说是企业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总和,也是企业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阵地。

在企业这个生产经营性组织中,从纵向看,班组是企业层级管理不可缺少的基层单位,在组织金字塔中居于最底层,现代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组织管理原则,不管分几级管理,最基层的管理组织都是班组,生产第一线的大量工作要靠班组去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落实。

所以,班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石。

从横向看,班组又是企业整个生产和服务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企业的生产过程必须在时间,空间上互相衔接和协调,以保持其连续性,协调性,程序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计划。

一个班组在整个企业生产流程中,虽然只是一个局部环节,但无论处于哪一个环节,如果与企业的整个生产脱节,就会破坏整个企业的均衡生产,甚至造成企业生产中断。

所以从横向看,班组是保证企业均衡生产的关键。

2,目标:将班组中的每个人培养成为岗位中的“精锐”,再将其锤炼成为“精锐中的精锐”,即“獠牙”,故本班组取名为“獠牙小组”。

3.岗位人员的分工与联系a.分工王朝伟:班组长,负责将班组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诸因素进行高效的整合,建立一个和谐,竞争,高效的运行组织。

并分管班组的综合安全工作,组织内外的协调工作。

张智军:主操,负责完成各级领导下达的生产指标,并保证做到“文明生产”。

分管“中间岗位”及“主控岗位”的日常工作。

徐福田:副操,负责完成化学品岗位的日常工作。

陈超:班组安全员,质量监督员,负责班组安全及质量方面的人员培训及检查。

常甄珍:主控岗位,负责当班各工艺指标的监视和控制,分管班组的财务及物资台帐,<财务>。

葛君慧:中间岗位,负责完成本岗位的各项生产任务,分管班组的环保工作,<环保员>刘登科:化学品岗位,负责完成本岗位的各项生产任务,分管班组工会工作<工会小组长>张亚峰:化学品岗位,负责完成本岗位的各项生产任务,分管班组民主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要点总结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要点总结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要点总结(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第一章导论1.生产管理: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

(制造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2.运营管理目的: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力——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决策:战略(长期)决策战术(中期)决策产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职务与作业的设计、厂址选择、厂区与设备的平面布置、编制定员、年度与进度计划控制(短期)决策生产作业计划、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3.系统职能:计划、组织和控制。

4.企业管理的职能: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5.生产管理发展历程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生产线——霍桑实验——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与MRP —— JIT(准时化生产)、TQC(全面质量管理)、工厂自动化——服务质量和生产率—— TQM(TQC)、质量保证——BPR(企业管理过程重组) ——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6.生产管理的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科学技术的推动力)影响因素:外部原因——顾客需求偏好变化、技术、竞争对手、政治和法律。

内部原因——产品老化、设备老化、质量指标下降、成本上升、系统内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员工士气不高。

第二章运营战略与竞争力1.运营战略(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以支持长期竞争战略)产品选择 +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 工厂设备 + 技术水平 + 协作化水平 + 劳动力计划 + 质量管理 + 生产组织四个基本点:CQTF——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制造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两个观点:…(P30)2.生产系统的竞争能力①缺乏竞争力②竞争对峙③有竞争力④世界级制造系统CIMS——在计算机集成制造思想指导下、大量采用计算机、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使用信息集成管理技术、实现对全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浅谈制造企业的柔性化生产

浅谈制造企业的柔性化生产

浅谈制造企业的柔性化生产摘要:社会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使得世界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竞争加剧,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即被迎合市场动态变化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所代替。

本文分析柔性生产给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带来的优势,探讨我国制造企业推行柔性生产制造之策略。

关键词:柔性生产制造系统;个性化消费;流程重组;“柔性”管理在工业化初期的短缺经济时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充分,产品的生产制造特点是:品种单一,产品生产周期长,每一品种生产批量大。

福特所发明的流水生产方式可以说是满足当时社会生产需要的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这种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组织方式组当时的社会带来了高效率与低成本。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西方工业国家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后,社会财富大量积累,加之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下降,最终消费疲软,形成了过剩状态,从而呈现买方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这种买方市场更加需要具有特色、符合个人需求样式和功能千差万别的产品;此外买方市场激烈的竞争也迫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改革。

传统的制造系统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需求,逐渐被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所代替。

一、柔性生产的概念1.生产柔性的含义柔性生产是一个制造技术上的概念。

生产的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质”的柔性,即生产系统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

生产系统能加工的品种(种类)越多,则生产制造的柔性越好;二是指“时间”上的柔性,即生产系统在不同的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生产系统的柔性则越强。

生产制造中的这种柔性是针对“刚性”而言的。

传统的“刚性”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实现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

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由于使用专用设备,所以生产利用率也很高,单件产品的成本低。

但设备价格高昂,且只能加工一种或几种相类似的零件,难以应付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需求。

2.生产系统柔性的内容生产系统的柔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机器柔性:当要求生产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产品时,机器随产品品种变化而加工不同的零件的难易程度。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在当今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究竟以何种形态出现,怎样使组织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动荡的环境,这些在现有的组织结构理论中,仅为企业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思想、原则和参照性的模式,对解决实际的组织变革问题还远不够。

而这正是传统组织结构在不断调整中面临的新挑战,它要求新的组织形式应是一种具有较强弹性、灵活性、适应性、反应力的组织形态。

因此,创建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的组织系统,不仅成为管理创新、管理科学的任务,而且是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发挥组织职能的前提。

一、传统组织结构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起出现了大致六种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它们分别是: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分权结构,矩阵结构。

这些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在这以后的其他组织结构模式都是以工业经济为前提,共同体现了工业经济的特有属性,即按照工业经济社会工业生产的要求,组织与完善企业的微观结构。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各种组织结构理论越来越突显出共同的问题:第一,简单化分权,组织中或多或少带有集权主义倾向。

这使得组织成员缺乏责任感、自律意识,从而使下级的个人能力和创造性往往无法得到体现和发挥。

第二,沟通成本加大,容易产生本位主义。

组织间信息传递缓慢,层次间和部门间的协调任务重,这样客观上延长了信息的时效性,易产生“官本位”意识,无形中增加了组织投入。

第三,中间层级的职能管理缺乏。

常会出现有层级、无职能现象,致使管理的科学、规范性程度较差。

第四,企业人文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组织政策认识上的清理、员工的文化惯性等为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增加了新的困难。

传统组织结构模式的不足决定了它们与现代知识经济的不协调,也同样决定了其迟早将被现代知识经济所淘汰的命运。

当然,这并不是排除传统组织结构模式通过对自身进行必要的修补以暂时适应新经济要求的可能。

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

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


(2)基本生产过程。是指与企业的基本产品实体构成直接有关
的生产过程。所生产的产品以市场销售为目的。
(3)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实现,不直接
生 构成与基本产品实体有关的生产过程。例如,企业不以销售为目的, 产 仅为本企业的需要而进行的动力生产与供应、工具制造、设备修理等。
(4)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顺利进行而
过 (3)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 实行平行交叉作业。平行作业是指相同的零件同时在数台相同的机床上
程 加工;交叉作业是指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还未加工完时,将已完成的部 分零件转到下道工序加工,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二节 生产类型
第 五
二、生产类型的种类及划分方法

(二)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
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根据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生 划分;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产品产量的大小划分;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 侧面反映了生产类型的基本特征。

根据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时,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油企业、焦化企业等。 (4)调制型。是指通过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和性能而制成的产

品。 如橡胶厂、轧钢厂等。 (5)装配型。是指把零部件组装成产品。如机械制造企业等。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二节 生产类型


二、生产类型的种类及划分方法

2.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1)订货生产方式。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生产,生产完成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五章_柔性制造系统

第五章_柔性制造系统
(70’s)。
柔性DNC(Flexible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
DNC系统不仅用计算机来管理、调度和控制多台数控机床,
而且还与CAD/CAPP/CAM、物料输送和存贮、生产计划与控
制相结合,形成了柔性分布式数字控制(Flexible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FDNC)系统(80’s)。
有轨小车、自动导向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等。
物料管理功能
物料管理系统从物料进入系统,到最
终退出系统,能进行自动跟踪,保证
物料储运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FMS中的自动化物料传送设备
(1)传送带(Conveyer)
特点
控制简单、传送设备造价低;
具有连续输送的能力,单位时间
DNC发展过程
分布式数控(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系统实施分级控制,CNC计算机直接控制数控机床并
与DNC系统主机进行信息交互,DNC主机也可与其它计算机进
行信息的交互。DNC系统配置的这种发展,使DNC的含义由直
接数控变为分布式数控(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
2.1 机械加工工作站
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 or
Production Center)
一般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主要的机械
加工设备是加工中心,常带有机附刀库,
可实现主轴和机附刀库的刀具交换;
同时,MC还带有自动托盘交换装置。
集成加工中心到FMS的基本条件
硬接口:
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mated Pallet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适应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和适应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探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途径和方法。

1.建立平板组织结构平板组织结构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在平板组织结构中,管理层级较少,决策权下放到更低层次,员工可以更加自主地参与决策和管理。

这样可以加快决策的速度,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2.引入流程化管理流程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运作更加有序和规范,增强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通过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流程和信息流程,可以加快工作的进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同时,流程化管理还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满足市场需求。

3.培养员工的多能力在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过程中,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

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多能力,让他们具备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通过员工的多能力培养,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地调整组织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4.建立团队合作文化团队合作是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关键。

企业应该建立团队合作文化,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使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挑战。

5.引入新技术和管理工具新技术和管理工具的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决策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和管理工具,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

通过建立平板组织结构、引入流程化管理、培养员工的多能力、建立团队合作文化和引入新技术和管理工具等途径和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案例描述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5.2.2 柔性装配线的重组与布置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1.FMC的组成 简易的FMC一般具有如下的子模块。
(1)加工模块 加工模块由多台数控机床(FMC,以钻、镗为主的钻镗FMC等, 同时辅以其他加工,如车削FMC中可以有面铣或钻削、攻螺纹加 工。 (2)物料传输、存储模块 这是FMC与单台数控机床的显著区别。 (3)可编程模块 为适应加工件的变化,FMC是一个可编程系统。 (4)自动检验、监视模块 其可以完成刀具检测、工件在线(机)测 量、刀具破损或磨损检测和机床保护监视等。 2.柔性制造单元(FMC)的设备排序
5.1.2 生产过程柔性化组织的相关理论
1.企业物流合理化 企业物流是生产过程得以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伴随着生产物
流,原材料经各个加工点逐步被制造成半成品或成品。因此,生产物 流的改善可以为提高柔性化组织生产的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2.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的最佳状态是“一个流”,即从毛坯投入到成品产出 的全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始终处于不停顿、不堆集、不间断、不超 越、有节奏地一个接一个的流动状态。而实现均衡生产的主要措施 就是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柔性化组织。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运用FMC的加工一般为成组加工,根据成组技术按单元进行 制造。成组后零件的加工尽管过程是相似的,但加工工艺并不完 全相同,因此单元内设备之间的物料流动呈现多路、交叉回流等 情况,会影响设备的排列。为了获得最优的单元布置,可采用出/ 进卡分析方法,对单元中的设备进行流程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1)依据流程图数据,拟订在柔性制造单元的设备上零件加工的出/ 进卡,然后按出/进卡分别计算进的总和与出的总和。 2)确定每台设备的进/出比率,将其制成表。 3)按进/出比率从低到高列出的机床设备顺序,就是该单元的最佳 排列顺序。 4)平衡各设备的进出量,确定总输入/输出量和离线输出量,绘制 流程图。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过程系统一般由五个子系统组 成。每一个子系统对应一个生产子过程,具体如下。 (1)基本生产过程 所谓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改变物料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使之成为企业产出物即产成品的过程,如企业的毛坯 制造(铸件、锻件等)、零件加工(切削加工、热加工、电解加工等) 和部件、产品的装配过程等。
5.1.2 生产过程柔性化组织的相关理论
3.再造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与生产类型有关:生产类型变了,工艺流程也要随之变
化。订单生产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已有成熟的方 法,那就是成组加工工艺。 4.采用平行作业
取消流水线“单轨”运行方式,建立“多轨”或网络化的平行 作业流水线,以使生产过程不再因流水线上某个设备或工作站出现 故障停机后全线停机的事件发生,从而提高了流水线工作的可靠性。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表5-1 出/进卡(单位:千件)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表5-2 出/进总和统计表 (单位:千件)
表5-3 进/出比率表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3. FMC的现场布置 FMC的现场布置根据图5⁃1所示设备的最佳排序进行:把FMC加
5.1.1 生产过程系统
3.对生产过程系统的基本要求 对生产过程系统总的要求是在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
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以最少的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 此,生产过程系统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连续性要求 生产过程系统的连续性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各阶段 的移动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进行,没有或很少有中断现象。 (2)协调性要求 生产过程系统的协调性是指企业基本生产过程和其 他生产过程之间、基本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都 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如毛坯制造与加工装配之间生产能力的匹 配、生产设备数量与维修保养能力的匹配等都应符合生产需求。
第5章 生产过程的柔性化
组织
主编
5.1.1 生产过程系统
1.生产过程系统的含义 按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为完成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数量
和出产进度等指标而设置的保证产品制造流程最短、时间最省、 耗费最少的系统总体,称为生产过程系统。生产过程系统是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基础。 2.生产过程系统的组成
工模块中的四台CNC按主线一字排列;物料传输采用传送带,遇有 交叉时,其中一条传送带垂直传送越过;可编程模块的计算机站放 在一角处。自动检验、监视模块在设备上,图中无法直观表现。图5 ⁃2所示为柔性制造单元FMC的现场布置简图。
图5-1 柔性制造单元设备的最佳排序
5.2.1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重组与布置
5.1.1 生产过程系统
(2)辅助生产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辅助生产过程子系 统的支持,如机械设备维修、调整、更新与安装,工艺装备的制造, 动力和燃料的供应,物料的预处理等。 (3)生产服务过程 为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等进行的各种服 务过程,如对原材料、半成品、工具等的保管和运输、试验和理化 检验等过程。 (4)附属生产过程 为基本生产过程提供所需的附属材料等的生产过 程,如提供生产包装用的纸箱、袋、容器等。 (5)副业生产过程 副业生产过程是企业对物料进行充分利用,再创 价值的过程。
5.1.1 生产过程系统
(3)平行性要求 平行性要求是指生产过程系统的各阶段应尽可能地 组织平行生产。 (4)均衡性要求 均衡性是指生产过程系统的各个阶段和各道工序都 要按照规定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出等量的成品,并使各工作的 负荷相对均衡,从而可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还有利于建立正 常的生产秩序。 (5)适应性要求 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跟着市场走,这就是订单生产。 (6)柔性化要求 在订单生产方式下,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 创新进程的加快使生产过程经常随之改变。
图5-2 柔性制造单元FMC的现场布置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