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

合集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足底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足底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足底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 针对我科新生儿足底采血成功率低的情况, 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 摘要: 握、 目标设定、 要因分析、 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 新生儿足底采血成功率有活动前 9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新生儿足底采 1. 1% 提 高 到 9 7% . 结 论 : 血成功率、 加强同事间的合作、 提升团队精神、 提升护士发现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产妇及家属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品管圈; 足底采血成功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 关键词: 2] , 是指同一工作现场、 同 一 性 质 相 似 的 基 层 人 行 筛 查[ .为母婴床旁护理足底采血流程标准化提供依据, 提升护士专业水平, 提高 品 管 圈( Q u a l i t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Q C C) y 员所组成的小集团, 自动自发地进行的品质管理活动, 作为一种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 产妇满意度.本次品管圈活动实施周期2 0 1 4 年 1-6 月 . [ 1] , . 方式 品管圈已不断融入到医院细节管理中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母婴床 旁 护 理 中 3现状把握 重要的一项操作, 需进行足底采血, 足底血量不足时, 常规方法为针刺后用力挤压, 如 据我们统计科室足底采血成功率( 一 阵 见 血, 2 0 1 4 年 1-3 月 为 现 状 调 查 阶 段 , 此易造成足底肿胀, 新生儿因疼痛哭闹明显, 采血人员耗时费力, 一次成功率低, 产妇 血自然滴出或稍加 挤 压 滴 出, 一次收集3个滤纸正反面血斑渗透直径达8 mm 以 [ 3] 及家属怨声载道, 住院期间满意度低, 为改善这一现状, 我科护士开 上 ) 仅为9 2 0 1 4 年 1-6 月 , 1. 1% . , , . 展了提高新生儿足底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活动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4分析原因 / 结合统计的数据, 根据8 圈员共同讨论, 通过鱼骨图从人、 材料、 方法、 1组成品管圈 0 2 0原则, , 我科2 命名为“ 圆爱圈” 共 有 7 名 成 员, 护 士 长 任 辅 导 和其他4个方面 0 1 4年1月成立品管圈, 员, 在圈长的组织下开展品管圈活动每两周开圈会一次, 集中圈员汇报活动进展情况 5设定目标 及商讨解决在品管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依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得分情况, 本期圈能力为7 7. 1% . 测 算 目 标 值 : 目标值=现况 值 +( 2选定主题 1- 现 况 值 ) × 圈 能 力 × 改 善 重 点 =9 1. 1% + ( 1-9 1. 1% ) 采用头脑风暴法, 每位圈员提出一个候选题目, 经过全体讨论, 根据上级政策、 重 x 7 7. 1% ×0. 8 3) =9 6. 8% 要性、 迫切性和圈能力打分, 最 后 确 定“ 提 高 新 生 儿 足 底 采 血 成 功 率” 作为品管圈活动 6拟定并实施对策 的主题.其选题理由主要是: 新生儿筛查是指通过特定的实验室对某些能 够 导 致 新 主要因素确定后, 圈员们运用头脑风暴进行讨论, 提议各项可实 施 的 对 策, 见下 生婴儿体格, 智能发育障碍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病进行群体筛查, 使他们在 表 临床症状尚未表现之前得以早诊断、 早治疗, 从而避免重要脏器, 如脑、 肝、 肾不可逆 的损伤所导致的生长及智能发育的落后.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 每个新生儿必须进 提高足底采血成功率对策拟订评分及 Q C C推进表

医疗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护理课件

医疗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护理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
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02
标准化流程制定
03
未来展望
05
总结与感谢
总结本次品管圈的经验与教训
本次品管圈活动成功降低了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 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团队 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数据收集不全、改进措施执行不 力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对参与本次品管圈的全体人员进行感谢
感谢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辛 勤付出,是你们的努力让本次 品管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感谢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 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这次有意 义的活动中来。
感谢其他科室和部门的协作与 配合,让我们能够共同为提高 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而努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3 采集时机不当
要因确 认
对护士操作规范性进行培训和考 核,确保护士掌握正确的血标本
采集方法。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确保患者在 采集血标本前做好充分准备。
规定合适的采集时机,避免在患 者刚进行剧烈运动后采集血标本。
03
制定与实施对策
对策一:制定血标本采集标准化流程
总结词
标准化流程
详细描述
制定详细的血标本采集标准化流程,明确每一步的规范操作,包括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时间、采血部位、采血量、抗凝剂使用等,以确保采血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 性。
对策二:加强护士培训
总结词:专业培训
详细描述:针对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问题,组织专业的培训课程,提高护士对 血标本采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采血技术、血液生理、抗凝剂 使用、标本保存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作为新生儿科护士,静脉采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对于年轻护士来说,能够提高采血的成功率,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和信心。

因此,在我们的品管圈中,我们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年轻护士的静脉采血成功率。

下面将介绍我们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于静脉采血知识的培训。

新生儿的静脉非常细小,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地操作。

我们邀请了专家进行专业、系统的静脉采血培训课程,让年轻护士掌握更加清晰的采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静脉位置的确定、技巧的掌握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我们制定了一套标准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采血工具。

在采血前,护士需要仔细阅读和熟悉操作步骤,减少误操作风险。

同时,我们采用的采血针、导管等工具都是经过专业认证,并且按照最高标准制定的,确保可以更加轻松快捷、准确地找到血管进行采血。

第三,我们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品质保证体系。

品质保证体系包含了护士质量控制、设备质量控制、操作过程流程检查等多个环节。

我们每周对于实施静脉采血的护士进行专业技能评估,对于每一个错误点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自我纠正和改进方向。

同时,我们对于采血器材进行定期检验和更换,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还对操作过程进行流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品质保证体系的水平。

最后,我们还建立了师徒制度,对于每位年轻护士都提供了有一个有经验的导师。

导师督促和指导新生儿科年轻护士,跟进新手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剖析问题根源,及时解决,让新手更快速地进入状态,提高自身技能水准。

通过以上的实践经验,我们大大提高了年轻护士的静脉采血成功率,不断巩固和提高品管圈品质保障体系,提高了工作质量、安全性和运营效率,让母婴更加放心、医护更加专业。

应用QCC管理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失误率的研究

应用QCC管理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失误率的研究

应用QCC管理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失误率的研究目的:探究QCC(品管圈)管理是否能够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的失误率。

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采取QCC护理管理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应用QCC 管理之后,临床采集血标本失误率明显较前降低67%。

结论:QCC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的失误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标签:QCC;血标本采集;临床护理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组织成数人一圈的团队,通过团队内的配合,按照特定的活动流程,并利用科学的品管手段,解决特定的问题,产生集体效益。

是从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出发,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的参与管理活动,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QCC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起源于近几年,其在临床采集血标本当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3]。

1临床采集血标本错误的常见原因分析在临床采集血标本当中,常常会因为多种因素引发采集失误,采集血标本的失误率较高,这些原因主要包括:1.1护士原因部分护士缺乏护理经验,采集血标本的技巧不够熟练,不能够合理把握采集的时机、方法和采血量,对某些特殊采血体位不熟悉,对某些采血试管温度要求不明白。

未检查采血试管是否在有效期内。

或者在采血后未能够进行有效的后续处理,还会出现贴错标签、通知运送中心不及时等错误。

1.2 医生原因部分医生下达急的采血医嘱,但是未能够及时联系护士,导致了采血不及时,医嘱采血项目不完善,护士未能打印出抽血条码。

1.3 运送原因血标本采集之后需要运送到相应的检验科,当运送中心将标本送错检验科时,血标本留置时间过长,运送不及时,运送过程中血标本震荡导致溶血,同样会引起失误。

1.4检验原因检验中心未能够及时检验新运送的血标本,血标本放置的地点不符合要求,温度过高或受到污染,对于一些运送出现错误的标本处理不当。

1.5标本采集制度原因血样的采集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并且要严格落实到位才能够降低失误率,个别护士未能有效落实血样标本采集制度,而引发了失误。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医疗行业中,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准确和规范的标本采集是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标本采集可能存在不合格的情况,例如采集不足、采集位置不正确、标本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的标本不合格可能影响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成为医疗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品管圈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品管圈,医疗机构可以监测和改进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标本采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分析其效果和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提供思路和方法。

1.2 问题提出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标本采集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

问题的根源在于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操作疏忽、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样本受污染、误差等情况,从而影响了后续的检验结果。

这不仅增加了医疗行业的风险,也给医疗机构和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1.3 研究意义在医疗行业,标本采集不合格是一种严重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错误。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如何有效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发生率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品管圈作为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品管圈体系,可以有效监控和控制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

研究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标本采集质量,减少患者误诊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推动医疗质量管理的不断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7页护理pdca循环品管圈案例汇报 降低采血标本不合格率

27页护理pdca循环品管圈案例汇报 降低采血标本不合格率

加强护士与患者沟通
在采血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确保患者了解 采血要求和注意事项。
持续改进计划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采血操作的质量和效果,及时发现和 解决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改进方案 ,提高采血操作的质量和效率。
培训与考核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采血操作的质量 和安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加强与检验科室的沟通协作
加强与检验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探 讨解决采血标本不合格问题的有效措
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推广经验至其他科室
将本次品管圈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相关科室,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服 务质量。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
未来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技 术手段提高采血标本的管理效率和合 格率。
06
总结与展望
实施成果总结
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护士操作技能提升
通过实施PDCA循环品管圈管理,采血标本 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10%降低至实施后的 3%,实现了较为显著的改进效果。
在品管圈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操作技能得 到了系统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更加标准 ,提高了采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患者满意度提高
的质量合格率。
通过定期的质控检查, 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确保采血标本质量符合
要求。
04
C(Check)检查阶段
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护士操作规范程度、患者满意度 等。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采血标本不合格的主 要原因,如护士操作不规范、患者准备不足等。
效果确认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确认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为后续的标准化流程制定提供依据。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采集错误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采集错误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采集错误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2-01T15:08:49.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汪黎霞何青竹[导读] 组织成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各抒己见,分工合作。

对护理人员团队意识的培养,管理能力及沟通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7】。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安徽宣城 242000)【摘要】目的降低儿科护士对住院患儿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发生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血标本采集错误率”为主题,通过品管圈各种QC手法,对活动前的2015年3-5月份血标本采集错误率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实施,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试管应用错误率、漏采血率、条形码错误率均为0.00%低于对照组5.38%、0.96% 、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的活动有效的降低了血标本采集错误率,改进了护理工作方法,增强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信心及团队凝聚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儿科;血标本采集;错误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国内多称为质量管理小组,起始于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和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1962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立。

品管圈是由基层人员自主参与的一种团队活动,旨在改善工作缺陷的同时促进圈员的自我成长【1-2】。

血标本是临床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治、判断的重要依据,而其采集错误常导致检验结果偏差或检验不出,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海可能延误危重病人的抢救时机【3-4】。

为降低我科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发生率于2015年5月成立儿科第二期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针对以“降低血标本采集错误率”这一主题,利用品管圈的手法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普儿科分别对对照组:QCC开展前(2015年3月1日~5月30日)三月内的520例出院患儿以及试验组:活动开展后(2015年3月1日~3月15日)520例出院患儿进行调查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经留置针采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经留置针采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
He a l t h Or g a n i z a t i o n( W HO )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my e —
l o i d n e o p l a s ms [ J ] . B l o o d , 2 0 0 2 , 1 0 0 ( 7 ) : 2 2 9 2 — 2 3 0 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 Mo r t o n L M, D o r e s G M, Tu c k e r MA, e t a 1 . E v o l v i n g r i s k
o f t h e r a p y - r e l a t e d a c ut e my e l oi d l e uk e mi a f o l l o wi ng c a nc
pl a s t i c s y ndr o me a nd a c u t e my e l o i d l e uke mi a po s t r a di a — t i on t r e a t me n t f or b r e a s t c a nc e r: a po pul a t i on — b a s e d s t ud y
后 , 并对治疗进行指导 。
参 考 文 献
报 道 的潜 伏 期 都 长 , 且 没 有 前 期 MDS史 , 可 能 与 该 患 者 治 疗
乳 腺 癌 时所 用 的 放 、 化 疗 剂 量 以及 患 者 本 身 的 身 体 素 质 有 关 。
t — AI 对化疗反应差 , 预 后 比原 发 性 AL 差 , 预 后 不 良因 素
有 AML都 要 做 F I T3基 因 突 变 分 析 。核 仁 磷 酸 蛋 白 ( Nu — c l e o p h o s mi n g e n e , NP M1 ) 是 一 种广 泛表 达 的磷 酸蛋 白, 通 常 穿梭于细胞核 和细胞质之 间 , 参 与 核 糖 体 的组 装 、 转 运 及 肿 瘤 抑 制 基 因 ARF的 调 控 。NP M 1突 变 率 为 2 5 ~3 5 。 研 究

PDCA循环管理血液科品管圈降低采集血液样本不合格率内容PPT汇报

PDCA循环管理血液科品管圈降低采集血液样本不合格率内容PPT汇报


冰箱配置不够
茅膏菜的表面绮丽,但也有些人觉得 它表面 可怕, 它有圆 叶和条 条叶子 的,我 养的是 条条叶 子的。 茅膏菜 ,属茅 膏菜属 绿色植 物,港 澳台地 区常称 之为毛 毡苔, 同科中 也有貉 藻属, 为食虫 植物。
茅膏菜的表面绮丽,但也有些人觉得 它表面 可怕, 它有圆 叶和条 条叶子 的,我 养的是 条条叶 子的。 茅膏菜 ,属茅 膏菜属 绿色植 物,港 澳台地 区常称 之为毛 毡苔, 同科中 也有貉 藻属, 为食虫 植物。
茅膏菜的表面绮丽,但也有些人觉得 它表面 可怕, 它有圆 叶和条 条叶子 的,我 养的是 条条叶 子的。 茅膏菜 ,属茅 膏菜属 绿色植 物,港 澳台地 区常称 之为毛 毡苔, 同科中 也有貉 藻属, 为食虫 植物。
1460
标本溶血
15
标本分类混乱
8
标本信息不匹配
6
标本量采集较少
3
标本遗失
1
标本不合格总数
茅膏菜的表面绮丽,但也有些人觉得 它表面 可怕, 它有圆 叶和条 条叶子 的,我 养的是 条条叶 子的。 茅膏菜 ,属茅 膏菜属 绿色植 物,港 澳台地 区常称 之为毛 毡苔, 同科中 也有貉 藻属, 为食虫 植物。
茅膏菜的表面绮丽,但也有些人觉得 它表面 可怕, 它有圆 叶和条 条叶子 的,我 养的是 条条叶 子的。 茅膏菜 ,属茅 膏菜属 绿色植 物,港 澳台地 区常称 之为毛 毡苔, 同科中 也有貉 藻属, 为食虫 植物。
3.00%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2.50%
茅膏菜的表面绮丽,但也有些人觉得 它表面 可怕, 它有圆 叶和条 条叶子 的,我 养的是 条条叶 子的。 茅膏菜 ,属茅 膏菜属 绿色植 物,港 澳台地 区常称 之为毛 毡苔, 同科中 也有貉 藻属, 为食虫 植物。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品管圈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方面的应用。

标本采集不合格不仅会影响医疗工作的质量,还会对病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品管圈的概念,品管圈的步骤,如何应用品管圈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以及品管圈的优点。

1. 品管圈的概念品管圈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包括四个步骤: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

通过这四个步骤,品管圈可以确保持续改进。

品管圈可以用于任何领域,包括医疗行业。

a. 计划计划阶段是品管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目标和范围,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实施阶段做好准备。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问题: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问题,比如标本采集过程中产生了误差,或者操作人员对采集过程缺乏了解等。

在计划阶段,需要明确问题。

- 确定目标:针对问题制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设定目标。

比如针对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制定明确的降低不合格发生率的目标。

- 确定范围:确定问题的具体范围,以及需要覆盖的业务范围等。

- 收集和分析数据:在这个阶段需要收集和分析与问题相关的数据。

b. 实施实施阶段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解决方案。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计划阶段的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 培训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采集标本的正确率。

- 实施操作:执行计划,并记录下相关数据,以供后续检查使用。

c. 检查- 收集数据:收集实施措施后的相关数据。

- 分析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 评估结果:评估实施措施的效果,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

d. 行动行动阶段是对检查阶段结果的反应。

主要包括调整和改进的措施,以使过程更加完善。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品管圈是一种可以用来帮助组织改进流程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循环的过程不断改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品管圈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特别是在标本采集方面。

在医疗行业中,标本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因此,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病人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品管圈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由四个阶段组成: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Plan-Do-Check-Act,PDCA)。

在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的过程中,品管圈的应用如下:第一阶段:计划在计划阶段,我们需要确定标本采集的目标和过程。

在目标方面,我们需要制定具体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的指标和目标。

例如,将不合格发生率降低到5%以下。

在过程方面,我们需要对标本采集的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点。

例如,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标本混淆、标本漏采和标本污染等。

第二阶段:执行在执行阶段,我们需要根据计划进行实际的标本采集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培训医护人员,使他们了解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标本采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为了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种措施,例如标本和病人的身份核对、采样部位和时间的确认等。

第三阶段:检查在检查阶段,我们需要对实际采集的标本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不合格标本。

检查的方式包括实验室检测和人工检查两种。

实验室检测可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人工检查则可以发现一些实验室测试无法检测到的问题,例如标本不清晰、标本容器不符合规定等。

第四阶段:改进在改进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培训和推广。

例如,如果检查发现标本混淆较多,我们可以加强医护人员对于标本容器的识别能力的培训,或者将标本容器的颜色和标识加强等。

此外,我们需要建立标本采集质量监测机制,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不断完善和更新。

血液科PDCA品管圈成品降低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护理课件

血液科PDCA品管圈成品降低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护理课件
血液科PDCA品管圈成品降低采集 血标本不合格率护理课件
• 引言 • PDCA品管圈介绍 • 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原因分析 • 降低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措施
• PDCA品管圈在降低采集血标本 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 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PDCA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科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计划阶段
01
02
03
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确定主题
通过收集数据,确定降低采集 血标本不合格率为改善主题。
目标设定
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 如将不合格率降低至5%。
原因分析
分析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如操作不规范、标识不清等

制定对策
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制定操作流程、加强培训
等。
实施阶段
实施改进措施
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改进 ,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监测与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策。
记录与整理
记录改进过程中的数据和 经验,整理成资料以便后 续总结。
检查阶段
效果评估
对比改进前后的数据,评估改进 措施的效果。
标准化
如果改进效果显著,将改进措施标 准化,形成制度化文件。
总结与反思
总结整个PDCA品管圈的经验和不 足,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02 PDCA品管圈介绍
PDCA品管圈定义
PDCA品管圈,即Plan-Do-Check-Act Cycle,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计 划、实施、检查、行动四个阶段,不断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医疗护理领域,PDCA品管圈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质量问题,如降低采集血 标本不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应用实践

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应用实践

(下转第270页)作者简介:方红丽(1992-),护师,主要从事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邓苙(1974-),副主任护师。

·医院管理·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应用实践方红丽,邓苙*(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云南 昆明)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手法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中的应用。

方法 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并围绕主题研究品管手法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作用,探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方法。

结果 健康管理中心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由活动前4.01%降低到1.81%,且品管小组成员在品管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

结论 实践证明“品管圈”活动对于健康管理中心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3.155本文引用格式:方红丽,邓苙. 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应用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266,270.0 引言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由日本石川馨于1950年首次提出[1]。

健康体检工作面对的是相对健康的人群,有别于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血液检查是体检内容中被人们公认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静脉采血在诸多体检项目中也是最容易引起体检者紧张的项目[2]。

因此体检客户的采血满意度是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静脉采血重复穿刺的问题也是体检客户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最不愿意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健康管理中心静脉采血项目中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3]。

经调查发现,健康管理中心采血护士由于各种原因存在静脉采血重复穿刺率较高的问题。

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实践分析

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实践分析

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实践分析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品管圈工作实效性。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为主题,通过现况调查,了解现况,设定目标值,分析出造成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为“血液标本溶血”、“血液标本凝血”“试管准备不合格”,针对主要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

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规范了护士血液标本采集各环节的流程,提升了护士完善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知晓率,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从7.12‰下降到2.7‰(P<0.05)。

结论:品管圈从标本采集的前馈控制环节面提高了检验标本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通过品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团队精神。

标签:品管圈;血液标本采集;合格率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判断疾病的一种诊断依据。

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标本采集的不合格,而标本检验的初始环节出现问题,从而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延误诊断和治疗,还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随着护理服务的发展,静脉采血已经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发展为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其专业性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改进静脉采血技术才能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

因此,我院内科系统2015年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血液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为主题,通过6个月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1个月的全院检验标本。

1.2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是我们第三次圈活动,圈员知晓品管圈的工作方法。

1.2.1圈组成本圈组是由来自内科系统神经内科、消化内科、门诊部、急诊科的8名护士组成,科系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圈名“和谐圈”,寓意:多部门团结协作,将工作中的各个问题逐一攻破。

1.2.2选定主题全体圈员从临床工作中找到问题,并对其研究背景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根据迫切性、可行性、重要性按照5\3\1进行赋分,最终确立“降低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圈主题。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儿科血标本合格率。

方法2014年2月~7月围绕儿科血标本合格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在辅导员护理部副主任指导下成立品管圈,具体内容包括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护士对标本采集流程及规范的认知率、静脉穿刺的合格率。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标本采集流程及规范的认知率、静脉穿刺的合格率明显提高。

结论品管圈活动既充分发挥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血标本的合格率。

标签:品管圈;儿科;血标本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1],品管圈在日本和台湾等医院中开展广泛[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护士34名,中级职称4名,护师15名,护士15名。

分别记录了2014年2月~7月在我科住院患儿的血标本数为1085份、1180份、1155份、1456份、1295份、1460份,其中不合格份数为15份、16份、8份、10份、8份、10份,不合格率分别为1.38%、1.36%、0.69%、0.69%、0.62%、0.68%。

1.2方法1.2.1品管圈的组建在本科室组建品管圈前,在辅导员护理部副主任的指导下组织护士学习品管圈的概念、特点、相关原则及方法,使护士对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了解。

以自愿的原则及能级分配组成圈员共9名,根据全员职称能力,圈长由护士长担任。

1.2.2选定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本病区目前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由组员提出多个主题,最后综合各方意见,确定”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作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主要选题依据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再次穿刺的痛苦,及时获得检验结果,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中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中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中的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为预防、明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疾病常需采大量血液标本。

但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且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故不管在哪个部位采血都非常困难。

因此一旦发生血液化验项目漏检,不仅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延误患儿治疗,更会增加患儿的痛苦。

为了降低我科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我科于20XX年6月开展了以"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XX年4~5月以及20XX年6~7月的血液化验项目漏检资料及数据,统计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

1.2方法科室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共6人,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定圈长,圈名,圈辉。

根据品管圈活动"十三步法"制定工作计划、掌握部门内的关键问题点、确定主题、现状调查、分析原因、掌握改善主题的重点、制定目标、提出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效果维持、活动总结与公布。

1.2.1确定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

1.2.2现状调查调查20XX年4~5月我科血液化验项目漏检情况,共收集漏检例数7例。

1.2.3原因分析及制定目标品管圈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总结出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的原因如护理人员未贴完条码,运输人员未送完条码或未扫描完条码,检验科漏检化验项目,电子病历程序中心条码设置不合理,反馈的不合格标本未处理等。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目标为"漏检率0"。

1.2.4提出对策及对策实施方案根据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如:加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查对意识、安全意识等培训,与运输队沟通解决送血环节问题,与检验科沟通杜绝漏检项目,与程序中心协调解决条码整合,加强护护沟通等等。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采血重复穿刺率的影响效果研究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采血重复穿刺率的影响效果研究

·临床监护·(下转第284页)0 引言在医疗单位,因检验以及其他相关的需要,会经常有采血活动,但是由于采血时候采血室护士存在着不按规程进行采血[1],没有很好地服务意识,还由于有些工作人员的技术不熟练,采血过程中手忙脚乱等原因,出现采血时重复穿刺的情况[2],反复穿刺给患者带了一定的痛苦,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降低了医疗体验[3]。

降低重复穿刺率不仅仅是可以给予患者更好的体验,同样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4],本院在2016年2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来降低采血重复穿刺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是在我血站进行治疗的200例需要进行采血的病例,时间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

2016年2月前的10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后的100例纳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1)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患者确有进行采血的必要;(3)患者均无不适合进行采血操作的病症。

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5~60岁,平均(28.7±2.5)岁;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54例,龄3~57岁,平均(29.6±2.8)岁。

2组患者的具体情况见表,2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均为2016年2月前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时候进行采血的病例,采用常规方式采血。

对采血用具进行严格消毒,严禁一次性用具重复使用,按照流程进行采取操作。

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采血。

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1)成立专门的品管圈活动小组,其组成共有6名成员,1名主任护师作为圈长,1名主管护师以2位护士,同时配给1名专业护师,并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圈长的职责是确定圈子的主题和圈名,对品管圈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对相关路程进行规范,并督促圈子成员严格蹲守要求,定时做工作和思想汇报,并主持专题研讨会,全面了解工作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工作中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拿出解决方案以及相关预案。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效果。

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对我院69名需要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数据统计、问题解析、制定目标、采取措施。

结果活动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由17.4 降至6.7 ,效果显著。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工作积极性。

标签:品管圈;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儿进行普查,从而及早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一旦确诊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

采取新生儿的足跟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与筛查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若采血失败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采血困难时用力反复挤压也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甚至有可能损伤局部组织,同时也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应尽可能避免[1]。

我院也曾经因为足跟采血一次失败引起过患者家属的投诉,因此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成为反应我科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或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2]。

我科自2014年12月开始开展了以”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2月22日~2015年1月22日内需要进行疾病筛查的69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1.2.1 QCC成立2013年05月建立品管圈,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2名,并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圈员各自设定圈名、圈徽,经投票选定”大小圈”为圈名。

1.2.2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3]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评价法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打分,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的品管圈活动主题。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率中的应用目的探討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6年1~7月我院产科的新生儿1336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8~12月份我院产科的新生儿1190例设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组织,对产科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干预、改进。

对两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率情况进行对比,并计算品管圈目标达成率及调查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中有28例出现采血遗漏,采血遗漏率为2.1%,观察组中无一例出现采血遗漏,采血遗漏率为0。

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率较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0.00%。

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79,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遗漏率,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减少了医疗纠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omission rate of blood sampling in screening 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 Methods 1336 neonates who were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1190 neonates who were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s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rganization was established. Omission of blood sampling in screening 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was given analysis,intervention and improvement. Blood sampling rates of screening 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addition,rate of target completion was calculated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surveyed.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28 cases were with blood sampling omission and the omission rate of blood sampling was 2.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re was no case with blood sampling omission and the omission rate of blood sampling was 0. Aft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the observation group),omission rate of blood sampling in screening 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Rate of target completion of this activity was 100.00%.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n two groups showed that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5.79,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blood sampling for screening 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omission rate of blood sampling in screening 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guarantee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of neonates and reduce medical disputes,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Neonatal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Screening;Omission rate of blood sampling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疾病三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其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对新生儿群体进行检测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从而能够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达到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预防小儿智能障碍及提高人口素质和患儿生存质量的目的[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效果。

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对我院69名需要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数据统计、问题解析、制定目标、采取措施。

结果活动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由17.4 降至6.7 ,效果显著。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工作积极性。

标签:品管圈;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儿进行普查,从而及早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一旦确诊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

采取新生儿的足跟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与筛查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若采血失败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采血困难时用力反复挤压也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甚至有可能损伤局部组织,同时也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应尽可能避免[1]。

我院也曾经因为足跟采血一次失败引起过患者家属的投诉,因此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成为反应我科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或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2]。

我科自2014年12月开始开展了以”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2月22日~2015年1月22日内需要进行疾病筛查的69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 QCC成立2013年05月建立品管圈,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2名,并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圈员各自设定圈名、圈徽,经投票选定”大小圈”为圈名。

1.2.2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3]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评价法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打分,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的品管圈活动主题。

见表1。

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为”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

选题理由:采血失败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引起家属的不满,同时也会影响护士工作效率。

主题选定后由圈员商量讨论活动计划。

1.2.3现况把握设计疾病筛查调查表格,其中包括日期、采血人数、一次性
采血成功人数及未能一次性采血人数,统计出2014年12月22日~2015年1月22日,共采集血标本69例,未能1针成功采血的人数為12人,所占比例为17.4%,其中护理人员采集位置不正确5例(41.7%),环境温度不达标3例(25%),纳奶量少至血容量不足2例(16.7%)等。

制作柏拉图(见图1),根据二八定律,将前三项作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1.2.4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17.4%-17.4%×83.4%×86.7%=4.8%。

圈能力由助产士投票算出,一共6人,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觉得我们能独立完成的得5分,需要一个部门帮助的得3分,需要两个或以上部门帮助的得1分,最后统计得分26,除以总分30,算得圈能力86.7%。

1.2.5解析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分析原因,运用鱼骨图(见图2)归纳总结后认为护士、环境、新生儿、其他4方面的因素导致新生儿未能一次成功采血。

1.2.6对策拟定、实施和检讨运用PDCA法按计划实施对策:①针对护理人员采集位置不正确这个问题,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加强对新护士的培训,做到人人掌握,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纳入绩效考核。

细化采血流程,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程,标明特殊注意事项,并解释清楚;②环境温度不达标,完善供暖设施,减少开关门次数,新生儿沐浴完立即用浴巾擦干全身,减少身体散热;
③沐浴班采血前评估新生儿体重、足部血运情况,对于特殊新生儿做好标记,喂养明显不足的新生儿,鼓励母乳喂养且采血前喂奶次数≥6次。

2 结果
2.1有形成果①2015年3月9日~4月9日,需要疾病筛查的新生儿59名,未能一次成功采血4人,所占比例为6.8%;②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流程,并使之标准化:告知新生儿采血相关事项并签订同意书→询问新生儿喂养情况→评价新生儿全身及足部情况→沐浴,使室温维持在26℃~28℃→按摩新生儿足跟后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手持棉签轻压采血部位止血。

2.2无形成果在圈长以及护士长的带领下,品管圈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会如何收集数据、制作柏拉图、利用鱼骨图分析原因,还提升了我们对工作的的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了提高,增强了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

品管圈活动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4]。

本次活动中,全员参与,共同找出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予打分选出主题。

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率复采率高,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采血流程,使之标准化;加强对新护士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由17.4%将
至6.8%。

此次活动中,全体全员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沟通交流,同心协力改善目标,提高了圈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圈员的持续质量改进意识[5]。

今后,我们会将品管圈持续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崔艳莉.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足跟采血的方法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4):469-470.
[2]金福年.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院,2007,11(8):63-65.
[3]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4]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1,9(12):1089-1090.
[5]杨红梅,郭俊艳,王兴萍,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77-579.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