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性质

核酸分为两类: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前者是核苷酸的聚合物,后者是脱氧核苷酸的聚合物。

第一节DNA的结构

一、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tide)。脱氧核苷酸有三个组成成分:一个磷酸基团(phosphate),一个2’-脱氧核糖(2’-deoxyribose)和一个碱基(base)。

1、碱基

构成DNA的碱基可以分为两类,嘌呤(purine)和嘧啶(pyrimidine)。嘌呤为双环结构(Bicyclic),包括腺嘌呤(adenine)和鸟嘌呤(guanine),这两种嘌呤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只是附着的基团不同。而嘧啶为单环结构(monocyclic),包括胞嘧啶(cytosine)和胸腺嘧啶(thymine),它们同样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

2、脱氧核苷

嘌呤的N9和嘧啶的N1通过糖苷键与脱氧核糖结合形成4种脱氧核苷(deoxynucleoside),分别称为2’-脱氧腺苷,2’-脱氧胸苷,2’-脱氧鸟苷和2’-脱氧胞苷。

3、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由脱氧核苷和磷酸组成。磷酸与脱氧核苷5’-碳原子上的羟基缩水成5’-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单磷酸依次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polynucleotide),即一个核苷酸的2’-脱氧核糖上的3’-羟基与另一核苷酸上的5’-磷酸基形成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group)。多核苷酸链以磷酸二酯键为基础构成了规则的不断重复的糖-磷酸骨架,这是DNA结构的一个特点。核苷酸的一个末端有一个游离的5’基团,另一端的核苷酸有一游离的3’基团。人们习惯于从3’→5’方向书写核苷酸系列,即从左侧的5’端到右侧的3’端书写。二、DNA双螺旋

根据这一模型,双螺旋的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相缠绕,形成右手螺旋,一条是5’→3’,另一条3’→5’。磷酸与脱氧核糖彼此通过3’、5’-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构成DNA分子的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在双螺旋外侧,嘌呤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perpendicular to the helix axis),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

两条核苷酸链之间依靠碱基间的氢链结合在一起,形成碱基对。位于两条DNA单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是高度特异的:腺嘌呤只与胸腺嘧啶配对,而鸟嘌呤只与胞嘧啶配对,结果是双螺旋的两条链的碱基序列有互补关系(complementary),其中任何一条链的序列都严格决定了其对应链的序列。碱基对杂环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碱基堆积(base stacking),可增加双螺旋的稳定性。

氢键对于碱基配对的特异性也非常重要。设想我们试着使腺嘌呤和胞嘧啶配对,这样一个氢键受体(腺嘌呤的N1)对着另一氢键受体(胞嘧啶的N3)。同样,两个氢键供体,腺嘌呤的C6和胞嘧啶的C4上的氨基基团也彼此相对,所以,A∶C碱基配对是不稳定的,碱基对无法形成氢键。

每圈螺旋含10个核苷酸,碱基堆积距离0.34nm,螺距3.4 nm,双螺旋直径2nm。DNA的两条单链彼此缠绕时,沿着双螺旋的走向形成两个交替分布的凹槽,一个较宽较深的凹槽,称为大沟(major groove),另一个较窄较浅的为小沟(minor groove)。

每个碱基对的边缘都暴露于大沟、小沟中。在大沟中,每一碱基对边缘的化学基团都有自身独特的分布模式。因此,蛋白质可以根据大沟中的化学基团的排列方式准确地区分A ∶T碱基对、T ∶A碱基对、G ∶C碱基对与C ∶G 碱基对。这种区分非常重要,使得蛋白质无需解开双螺旋就可以识别DNA序列。

小沟的化学信息较少,对区分碱基对的作用不大。在小沟中,A ∶T碱基对与T ∶A碱基对,G ∶C碱基对与C ∶G碱基对看起来极其相似。另外由于体积较小,氨基酸的侧链不大能够进入小沟之中。

三、DNA结构的多态性

1、A-型双螺旋

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型双螺旋。然而以后的研究表明DNA的结构是动态的。

在相对湿度较低时,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给出的是A构象,A-DNA 的直径是2.6nm,每螺旋含11个碱基对,螺距3.2 nm。A型DNA的大沟变窄、

变深,小沟变宽、变浅。由于大沟、小沟是DNA行使功能时蛋白质的识别位点,所以由B-DNA变为A-DNA后,蛋白质对DNA分子的识别也发生了相应变化。RNA和DNA-RNA杂合体会形成A-型双螺旋。

2、Z-型双螺旋

除了A型DNA和B型DNA以外,还发现有一种Z型DNA。A.Rich在研究CGCGCG寡聚体的结构时发现了这类DNA。虽然,CGCGCG在晶体中也呈双螺旋结构,但它不是右手螺旋,而是左手螺旋(left handed),所以这种DNA称左旋DNA。

目前仍然不清楚Z-DNA究竟具有何种生物学功能。但实验证明,天然B-DNA的局部区域可以出现Z-DNA的结构,说明B-DNA与Z-DNA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并处于某种平衡状态,一旦破坏这种平衡,基因表达可能失控,所以推测Z-DNA可能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3.H-DNA

H-DNA是一种三股螺旋。能够形成三股螺旋的DNA序列呈镜像对称,并且一条链为多聚嘌呤链,另一条链为多聚嘧啶链,例如(CT/AG)n。

三、DNA双螺旋的变性和复性

1. DNA变性(denaturation)

指DNA分子由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松解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变性时维

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引起核酸分子变性。

2、复性(Renaturation)

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一种逆转过程。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annealing)。

不同来源的核酸变性后,合并在一处进行复性,这时,只要这些核酸分子核苷酸序列含有可以形成碱基互补配对的片段,复性也会发生于不同来源的核酸链之间,形成所谓的杂化双链(heteroduplex),这个过程称为杂交(hybridization) 。杂交可以发生于DNA与DNA之间,也可以发生于RNA与RNA之间和DNA 与RNA之间。核酸杂交技术是目前研究核酸结构、功能常用手段之一。

第二节DNA超螺旋(DNA Supercoil)

一、超螺旋DNA

许多病毒DNA以及所有的细菌DNA都是环状分子。环状DNA也出现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闭合环状DNA分子没有自由的末端。高温和碱性pH会破坏氢键和其他稳定DNA双螺旋的因素。然而,在变性条件下,ccc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分子的两条链不会彼此分离,而是形成相互连环、缠结的单链DNA。

分离出来的环状DNA分子,例如SV40的环形DNA分子,如果在DNA链上没有断裂,呈超螺旋结构(superhelix或supercoil)。超螺旋DNA是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是有方向的,左旋的超螺旋称为正超螺旋,右旋的超螺旋称为负超螺旋。一个DNA分子的螺旋状态可以用扭转数、缠绕数和连环数来精确描述。

扭转数,即一条链完全缠绕另一条链的次数。右手螺旋的扭转数被定义为正数。在三维空间里双螺旋的长轴经常在外力的作用下自我交叉,交叉的次数称为缠绕数。

扭转数和缠绕数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个cccDNA分子容易发生扭转变形,在不破坏任何共价键的情况下,部分扭转数转变为缠绕数或者部分缠绕数转变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